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毅说完自顾自的去了,只剩下徐琳一个人站在原地。徐琳虽然脸上嗔怒,但是却是心中喜悦不已。萧大哥既然让我代他见客,那自然是将我当作亲近的人。
这么一想,立刻满脸的桃花,走到旁边的一处厢房,让丫鬟打了些水匆匆洗漱一番,又对着镜子端详了半天,觉得满意了这才向前厅走去。
一百九十五章女中豪杰
江南夏天极为湿热,大户人家家里都盖有冲凉房。国公府当然也不例外。萧毅回到后院的时候,谢管家已经安排下人将水打好了。
萧毅进了冲凉房,脱的赤条条的,痛痛快快的冲了个凉水澡,觉得清爽舒服了很多。换了一身衣服,翠菊过来给他把头发梳好,这才匆匆的往前厅赶去。
萧毅刚刚走到门口,却听见里面传来了一阵银铃般的欢快的笑声。萧毅心中有些诧异,我们家琳儿这本事了得啊,跟一个陌生的女孩子竟然刚见面一会就聊得这么投机,真是看不出来啊,萧毅故意咳了一声,这才缓步走进厅中。
里面的人听见咳嗽声,笑声立刻停住了。萧毅走进去的时候,琳儿向他迎过来,憋着笑意道:“卑职参见部堂大人!”
萧毅瞪了这小妮子一眼,你耍什么宝啊。然后看向那站在不远处的贵客一眼,顿时一下子眼睛瞪圆了。
“是你!”这句话是萧毅说的。
“果真是你?”这句话是那白衣青年说的。”“
两人大眼瞪小眼,都是一脸不可思议的神情。只有徐琳在一旁笑吟吟的看着两人不说话。
“部堂大人,站着待客可不是我们国公府的待客之道啊。”徐琳嘻嘻的笑道。
萧毅这才反应过来,一扫脸上的惊讶神情,一脸灿烂的道:“真所谓人生何处不相逢,没想到今日又跟兄台会面了,真是有缘啊。快快请坐。”
只道这人是谁,竟能让堂堂国公爷说出这番话来?这就是那日在大街上替萧毅解了那一文钱之围的青年,也是如今的四川总兵官,镇东将军,大都督麾下都督佥事马茗月马大小姐。
马茗月官宦世家,虽然见到萧毅也是吃了一惊,但是立刻意识到人家是上官,而且是国公身份,立刻抱拳见礼道:“末将秦大都督麾下都督佥事马茗月参见秦国公!”
萧毅看她虽是女儿身,但是却没有一丝女子的忸怩之气,反而一派男儿作风,英姿飒爽,也是颇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另类风流,在心中叫了一声好。
萧毅笑呵呵的道:“这些俗礼就免了。那日要不是你在街上替我解围,那我可就出丑出大发了。别人要是知道了,还说我堂堂的总督大人在街上吃霸王糖葫芦呢。”
萧毅的随和让本来有些拘束的马茗月也是放松下来,被萧毅的话逗的也是莞尔一笑。这个时候的她才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子,而不是一个叱咤疆场的女将军。
萧毅并不想刻意的去表现自己堂堂总督的威严之气。人家又不是自己的部下,而且还是堂堂的大明正二品武官,没有必要装腔作势的。虽然她是个女子,但是却是一身男装,萧毅也就下意识的将他当成男子,这样自己也感觉轻松一些。
马茗月对于萧毅的这种与其他官员不一样的随和也是有些意外。根据外界的传闻和她自己的揣测,这位打的鞑子闻风丧胆的秦国公应该是一个严肃方正之人,没想到他不仅如此的年轻,随和,而且还和自己有过一面之缘。听了萧毅的话也不禁笑道:
“总督大人说笑了,就算当时没有我,您只要亮出你的身份,那小贩哪里还会找您要钱,恐怕激动之下将他手上所有的糖葫芦都送给您了。”
萧毅哈哈一笑,暗道这女将和女人就是不一样的。那股子豪爽劲还真是挺对自己胃口的。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谢谢你的。既然老天爷让我们今天再次重逢,那我就趁今日请兄台在我这里好好的喝上几杯,表达一下我的谢意。你可千万不要推辞啊!”
恰好这个时候管家谢宏进来道:“老爷,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用膳了。”
马茗月久在军中,也是习惯了直来直往。既然萧毅邀请,也不推辞,嫣然笑道:“国公盛情,末将却之不恭了。国公爷先请!”说着摆了个请的手势。
萧毅呵呵一笑,带头走了出去,马茗月紧随其后,徐琳最后。
三人来到偏厅,分宾主落座后萧毅笑道:“今日仓促,也没有准备一些好酒好菜款待贵宾,马兄就先将就一下。这些菜都是淮扬菜,恐怕有些不合你的味口,不要介意啊。”
马茗月轻笑道:“国公爷太客气了,末将平日里在军中也都是将就着吃饭,好久都没有见过这么丰盛的饭菜了。您要是在客套下去,末将就不敢吃了。”
萧毅一愣,笑道:“马兄真乃性情中人,来,不要客气。”
萧毅不像那些正经科班出身的官员,从小就要学习各种礼仪,待人接物的礼仪,宴会的礼仪,就餐的礼仪等。他今天高兴,只当一场朋友间的便饭,丝毫没有一点做国公觉悟。
萧毅是主,他放的开,其他两人也是放的开。三人边吃边聊,饭桌上不时的响起愉快的笑声。
自从那日在大街上见到马茗月第一面的时候,萧毅就时不时的想起那只白皙修长的手。记得徐琳后来跟他说觉得马茗月有些奇怪,但是却说不上来。今天他才知道奇怪到哪里了。
马茗月是女扮男装,这就是奇怪之处。她的扮相并不像徐琳和汪冰柔那样穿上男子的衣衫就行了。她扮的男子要是别人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很难第一眼就看出来的。最多看起来是一个非常俊俏的青年男子而已,不知道她到底是这么做到的。
人们在饭桌上总是容易快速增进感情的,很快的萧毅就搞清楚马茗月的来意了。
马茗月是秦良玉的亲孙女。她的父亲是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母亲张凤仪明末忠臣(尚书)张铨之女,母亲霍氏。受母亲霍氏和张铨影响,熟读兵书史集,能文善武。早年跟随母亲霍氏及爷爷(万历尚书)张五典(退休为农时)进行抗清活动。婚后跟随马祥麟四处征战。
后来马祥麟战死在襄阳,张凤仪也在了农民军的战斗中战死。留下一子一女在秦良玉膝下养育。
既然是将门之后,注定了马茗月的童年跟别的少女不一样。《明史》?秦良玉本传记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女中大丈夫,教育出来的子孙也是别的官宦人家的子孙不一样的。
马茗月小的时候,上午念书写字,下午练习武艺。稍大一些的时候就开始练习骑射。在秦良玉的悉心调教下,马茗月自然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女将了。下马能舞文弄墨,上马能开弓射箭,在石柱地区也是一朵水灵灵的玫瑰花,只不过是带刺的。
马茗月其实是有三个民族的血统的。她的祖母秦良玉是苗族人,她的祖父马千乘是土家族人。而她的母亲却是汉族人。所以在她的身上有一种多样的气质。待人接物落落大方,既没有一般官家小姐那种忸怩做作,也没有苗家女子那般大胆泼辣,体现在她身上的是一种非常和谐的气度,让人很舒心的那种感觉。所以萧毅今天看到她后就是一直笑声不断,让徐琳都有些吃味了。
去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上吊自杀。消息传来,深受明恩的秦良玉服孝痛哭,几次昏绝,哀动左右。张献忠所部此时尽陷楚地,又向四川杀来。秦良玉向当时的四川巡抚陈士奇呈献《全蜀形势图》,希望官军能增兵坚守蜀地十三处险隘。陈士奇不予采纳。秦良玉不死心,又推心泣血地向四川巡按刘之勃建议,刘巡按倒是同意她的计策,但他本人手中无兵可发。
张献忠农民军数十万长驱直犯夔州。秦良玉,由于众寡太悬殊,兵败而去。张献忠相继攻克万县、重庆、成都,并在当年年底称帝,建立“大西”朝……
张献忠占领蜀地,只有遵义、黎州及秦良玉的石柱地区未归于大西。慑于秦良玉威名,张献忠部无一兵一将敢于入犯石柱。投降张献忠的明朝官员屁颠颠向各地土司送去“大西”政权印信,各地土司大多畏惧接受。秦良玉接到印信,马上当众毁之,慷慨言道:“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地步,怎能以残余之年以事逆贼!石柱一地有敢从贼者,族诛之!”
不久,又有噩耗传来,秦良玉独子马祥麟,也就是马茗月的父亲。先前被明廷征调到湖广御敌,战死于襄阳。死前,他给母亲写信:“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见儿子绝笔血书,秦良玉泪下如雨,心如刀割,但她乃大义妇人,提笔在信纸上写道:“好!好!真吾儿!”秦氏、马氏二族,可称上是二门忠烈,数年之间,死于国事者甚众。
马祥麟死后不久,他的妻子张凤仪也战死了,剩下一儿一女。后来清军南下,而李自成也带着败军向东而行。和当时驻守武昌的左良玉因为害怕和李自成作战,所以就一把火烧了武昌,带着二十多万大军向南京进发。这一下子吓的马士英和弘光不知所措,一边将江北的兵调到江左抵御左良玉,一边派出使者四处传檄勤王。
秦良玉自然也是收到了朝廷勤王的诏书。收到诏书之后,她雄心勃勃,想立刻带兵驰援朝廷。但是因为年事已高,再加上张献忠虎视眈眈,所以未能成行。但是对于一生忠于大明的她来说,勤王是一定要去的,最后经过再三的考虑,便派孙女马茗月带着两千的白杆兵启程向南京而来,自己和孙子马万年坚守在石柱,抵挡张献忠。
马茗月带着两千白杆兵日夜兼程向南京赶去。可是当他们赶到武昌的时候,正遇上清军阿济格部南下,左良玉病死。多铎也带人逼向扬州。马茗月考虑到自己兵少将寡,又是劳师远征,认为不宜轻举妄动,所以就在武昌附近隐蔽了下来。
后来萧毅在滁州异军突起,解了扬州之围的消息传来,让马茗月异常振奋。她考虑后决定带兵前来与萧毅会合,共同抗击鞑子。但是她却是一个做事谨慎之人,在不了解萧毅为人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将部属直接带来的。
所以她将部属安顿好之后,自己便乔装进入滁州城中,暗暗的考查了一番,终于确定萧毅是个值得信任之人。这才返回去带着部属赶了过来。那日在街上遇到萧毅的时候,正好是她进入滁州前来暗访的第一天。
马茗月不隐瞒,不做作,将自己真正所思所想统统的告诉了萧毅一边,让萧毅是听得感慨不已。不愧是秦良玉的孙女,既有赤胆忠心,爽朗直率当中又不乏细腻,真的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对于大名鼎鼎,威名赫赫的白杆兵萧毅早都有所耳闻,但是没想到有一天他们却能够投到自己麾下,这让他是喜出望外。
萧毅正向问问如今白杆兵在何处的时候,一名侍卫禀告道:“大人,靖北侯和安南伯求见。”
此时几人已经吃完,萧毅起身对马茗月道:“正好,让萧贵和鼎维也认识一下咱们这位女英雄。”转头对那名侍卫道:“让他们在作战指挥室等我,本督有贵客要引见给他们。”
那名亲卫应声而去。马茗月却被萧毅的话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脸上泛起一丝绯红,也许是因为喝了几杯酒的缘故吧。
知道萧毅要商讨军事了,徐琳很自觉的吩咐小人收拾碗筷。
萧贵和刘肇基前来主要是给萧毅汇报一下上午的新兵测试情况。两人在厅中坐了一会,便听到那前去通报的侍卫道:“总督大人说他马上就来,而且还要为两位将军介绍认识一位贵客,请两位安心等待。”
两人对视一眼,不晓得萧毅要介绍什么人给他们认识,心下都各自猜测起来。
少顷,后面穿来了脚步声,萧毅的笑声也随之传出:“来,萧贵,鼎维,今天本督给你们介绍一个,巾帼英雄。”
两人闻言急忙站了起来,挺直了身子,便看到萧毅带着一位英姿勃勃的白衣青年从后堂走了出来。
一百九十六章 该给鞑子松松皮了
“末将参见部堂大人!”萧贵,刘肇基看见萧贵过来,抱拳道。
“免了,来,给你们两个介绍一下。”说着萧毅一指马茗月对两人介绍了起来。
萧贵倒是没有太大感觉,他可不知道秦良玉的赫赫威名,但是对于马茗月一介女流之辈竟然也能领军打仗也是感到有些惊讶。他看的出自家大人对这位女将军很欣赏,于是也很礼貌的和马明月寒暄了几句。
刘肇基则不一样,他久在军中,对于秦良玉的大名那是久仰了。今日冷不丁的看到秦良玉的亲孙女站在自己面前也是颇感意外。听说她不远千里,领兵前来勤王,心中是发自由衷的敬佩。两人也是按照军中礼节互相致礼。
几人寒暄完毕,萧毅忽然问道:“你们两个用过午膳了吗?”
两人支吾一下,说道:“用过了。”可这时萧贵的肚子不争气的发出了一阵轰鸣,让他有些尴尬。
萧毅一笑:“好你个萧贵,是不是封了个侯爷,也学会欺瞒上官了。我就知道你们俩个赶着这个点来就是想来蹭饭的。”
萧贵,刘肇基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
萧毅道:“饭菜厨房都给你们准备着呢,赶紧去偏厅,吃完了回来本督还有正经事情和你们商议。”
两人一听,道了声些,急匆匆的向偏厅走去。
萧毅刚才听说他们俩来了,便吩咐了厨房给准备饭菜。他也挺喜欢这种轻松不拘谨的日子的。
萧毅又叫来了几个侍卫吩咐道:“你们去将各营的主将都请过来,就说本督有要事商议。”侍卫们领命而去。
马茗月趁着萧毅说话的空,打量着作战指挥室的环境。眼睛虽然盯着那墙上的形势示意图和桌上的沙盘,但是耳朵却是竖起在仔细的听着萧毅他们几个说话。
她心中一直很奇怪,这个对待下属和和气气,对自己热情友善的总督大人真是那个在战场上铁血无敌,将鞑子杀的落花流水的那个秦国公么?为什么他和祖母给自己讲的的那些明朝的官员都不一样。在祖母的嘴中,那些明朝的官员对他们马家的人都是嫉恨猜疑防备,就算对着你笑,那也是虚假的笑。但是这个总督大人却让自己有一种很放松的感觉。自己能感觉出来他的和善是发自内心的。真是个有意思的人,少女的心中这样想到。
马茗月其实还是一个很单纯的女孩。虽然她能张弓射箭,上马杀敌,但是却没有太多的跟人交往的经验。她的谨慎是来自于祖母的教导。祖母从小就告诉她,打仗不仅要勇猛,而且也要用脑子去想。告诉她做事情要谋定而后动,而不能一时冲动。她牢牢的记住这些话,并且努力的去实践。所以她才会一个人跑到滁州城中来探听虚实。
其实萧毅也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人。这半年来的很多事情都不是出自于他的本性,只是因为外界的压力他也在逼迫自己修正一些性格上的不足。有时候可能需要说出一些违背他本心的话,作出一些违背他本心的事情。但是他知道,那都是必须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最伟大的,也不是最渺小的,所以很多时候要学会妥协。
同样的人总是会互相吸引,所以当他见到马茗月的时候他会觉得很开心,很放松,很舒服。
不一会儿,萧贵两人吃完饭匆匆赶过来了,萧勇,萧英,萧铁,李成栋等各营主将也都赶了过来。陈子龙因为下午还要巡视考场,所以没有过来。
这人一多,原本看起来有些空旷的作战指挥室里便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众将嘴中议论的都是今日军中测试的事情,闹哄哄的。
当然,处在这群男人当中万绿从中一点红的马茗月自然也是引起了众人的注意,都是好奇的打量着她。饶是她开朗率直,也被这帮大老爷们看的有些不好意思。
正在这时,门口的侍卫喊道:“总督大人到!”
诸将刷的一声全部变形,全部站到了自己的座位边。统一的敛笑肃容,身板挺得笔直。就连马茗月也被感染,挺立在了会议桌的末端。只是她一身白色武士装在这些甲胄齐全的将领中显得尤其的显眼。
萧毅一身武将常服,走到首位,诸将齐声呼喝道:“末将参见总督大人!”
萧毅肃容道:“诸位请坐!”说完自己先坐下了。
“谢大人!”诸将看到萧毅坐下,这才坐下,一个个腰板听的笔直,等着萧毅开始讲话。
萧毅扫视了一圈众人,道:“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有两件事情。第一,介绍一位新同僚给诸位。”
“马佥事!”萧毅看着马茗月道。
“末将到!”马茗月立刻起身道。
“诸位,这位是四川总兵官,镇东将军,大都督秦良玉秦老将军的嫡孙女,都督府都督佥事马茗月马将军。马佥事是受秦老将军委任,领兵出川前来和我等抗击鞑子,恢复中原的。诸位日后当同心协力,以诚相待。若是有人做出任何有损袍泽之情的龌龊事情,本督定斩不饶。都听明白了吗?”
“末将明白,日后定当互相扶持,以诚相待!”诸将齐声道。
然后萧毅转向马茗月,微笑道:“马佥事,和诸位同僚打个招呼吧。”
“马茗月见过各位将军!”马茗月抱拳落落大方的道。
众人听萧毅这么一介绍,才知道这位看着像个小白脸的人原来是个女将,而且还来头不小。有人心中佩服,有人则是不以为然,一个小小的黄毛丫头能当什么将军。若不是袭了父亲的职位,她说不定已经在家奶孩子了。但是他们这话可不敢说出口来。否则一定会被萧毅重罚的。他们都知道萧毅看着平时笑嘻嘻的,但是一旦发飙那可是很恐怖的。
众将不管心中如何想法,但是却都是一一和马茗月见过礼。
萧毅知道这群家伙当中,肯定会有人不服的。李成栋,刘肇基等外来户因为心中觉得自己是后来的,总是感觉有些低人一等,所以平时做事都是小心谨慎,自然不会有什么举动。反而是自己的那些嫡系将领肯定会有几个不服气的。他们可不知道什么秦良玉,只知道这么个黄毛丫头年纪轻轻就成了朝廷的正二品武官,从心底有些瞧不上她。但是萧毅已经下了严令,他们可不敢顶风作案。
诸将再次坐下的时候,萧毅这才又道:“第二件事情,就对付鞑子的事情。这一段时间我们都比较忙,被各种事情缠着无法脱身,让鞑子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不过,本督不打算让鞑子这么继续舒服下去,准备给鞑子松松皮,让他们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主将一听要打仗,立马神情兴奋起来了,尤其是萧铁,萧勇,那几个好战分子。这些日子没仗打,天天练兵,快把他们憋坏了。
“大人,您下令吧,要打哪里的鞑子,我们第二营第一个上,保证让鞑子哭爹喊娘,落荒而逃。”萧英第一个站起来大声的请战。
“你们第二营不行,还差点火候。还是我们一营来吧。”萧铁酷酷的摆着脸说道。
萧英一瞪萧铁,下巴一抬,摆出一副挑衅的样子,大有跟萧铁出去单练的意思。
萧毅对于他们的争执并没有生气,反而有些高兴。属下将领抢着请战,总比抢着避战强很多吧。他只是斜睨着两人一眼,淡淡道:“你们两个要是再打断本督说话,就去院子里站上两个时辰再回来请战。”
两人瞅瞅外面火辣辣的阳光,立刻闭口不言了,乖乖的坐下了。
萧毅继续说道:“虽然我军现在兵力无法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攻坚战,但是并非说明我们不能有所作为。诸位请看。”萧毅说着起身走到了墙边的地图旁,用边上的一根竹鞭在地图上比划着道:“鞑子经过扬州和清流关两场大败之后,暂时无力再南下了,只能采取守势。他们将大多数的兵力都收缩进了大城之中,而周边的小县城却是驻兵很少。现在离我们最近的,兵力最多的就是淮安的鞑子。另外一个就是龟缩在宿州的鞑子。所以,本督的意图是全面光复扬州府和凤阳府的全部城池,好让本督的这个总督当得更名副其实一些。”
看诸将都在认真的听着,萧毅点点头道:“总体形势就是这样,现在请诸位各抒己见,说说这仗该怎么打。要结合敌我双方的现状和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萧毅并不打算搞一言堂,他需要培养这些将领**思考的能力。他们并不能只满足于听令而行,也要学会分析形势,制定战略战术。这样日后才可以承担独挡一面的重任。
萧英站起来道:“末将认为,可以将鞑子诱出城池,然后伺机歼灭。”
萧英刚说完,萧铁就站起来道:“鞑子又不是白痴,怎么可能每次都上当。要知道鞑子可是在我军的引蛇出洞的战术下吃过很多次亏的。你以为他们蠢到还会继续上当吗?”
萧英被萧铁的话说的哑口无言,只是一脸郁闷的看了一眼萧铁坐下不说话了。
萧毅不知道这两位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爱斗牛了。他看向萧铁道:“你有什么想法?”
萧铁沉声道:“末将以为应该利用骑兵四处袭击鞑子的运粮队,从而破坏鞑子的后勤供应链,以达到低落鞑子军心,不战而溃的结果。”
李成栋站起来道:“末将以为不妥。要袭击鞑子的运粮队,必须以小股骑兵为主。若是人数一旦太多,鞑子必然会早早的发现我军踪迹,从而做出防备,偷袭自然不成。但是若是兵力太少,鞑子又派重兵保护运粮队的话,我军又难以得手。而且鞑子现在龟缩在淮安城中,所需要的军粮都会从运河中利用漕运从山东运过了,根本不会经过旱路。我军又无水军,如何劫粮?”
萧毅赞赏的看了一眼李成栋。这个李成栋不愧是让明清政府都头疼的一员悍将,肚子里还是有料啊。而且他以前在鞑子阵营待过,说的话却是有可信性。
萧毅问道:“那李总兵有什么好主意?”
李成栋道:“末将以为,鞑子如今将兵力收缩在大城中,虽然这样利用集中兵力守卫大城,但是却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说道这里,顿了一下,看见众人都在看着他。李成栋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这些城池修筑的时候,不论大小,都是有其作用的。这些大城池固然重要,但是他们周围的这些小城也不能忽视。鞑子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大城之中,但是同时也意味着周边的小城池的兵力空虚。如果我军一步步的将这些小城池攻克,就等于将鞑子大城周围的屏障一个个的拆除掉了。如此一来,鞑子所居的大城就被逐渐的孤立起来了。直到有一天,他们会发现自己周围的城池全都插上了我们的旗帜。那个时候他们也只能向后退却了。”
萧毅听了点点头,没有打断他,想听听他下一步如何去做。
这个时候萧贵终于说话了:“李将军的计策很妙,是采用步步蚕食的方法,将鞑子的实力一点点削弱。这种方法固然稳妥,但是却是比较耗时。而且也需要解决另一个问题。”
萧贵是萧毅之下的二号人物,他的话诸将都很重视,听到他说还有一个问题,都认真的看着他。
萧贵继续道:“我们占领鞑子城池的目的是为了削弱鞑子的实力。这个实力主要的体现在鞑子的兵力上面。诸位都应该很清楚。鞑子之前之所以能够猖狂那么久,号称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最大的依仗就是他们倚为精锐和中流砥柱的满洲兵。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满洲兵,所以才会有大批的明军兵将投降了鞑子。可以说,现在鞑子的威风主要的就是建立在这些满洲兵的基础上。俗话说,打蛇打七寸,若是让那些绿营兵离心离德,弃鞑子而去,最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削弱满洲兵的实力。
若是我们派兵围困那些大城周围的小县城,并且故意虚张声势,进行佯攻,诱使鞑子来救。若是鞑子敢来救援,我们就会用事先埋伏好的另外一支军队来打劫鞑子的援军。
鞑子派的援军若是绿营兵的话,那根本不堪一击,根本起不了救援的作用。若是他们派来满洲兵的话,那正好合我们的胃口。
若是鞑子不来救援的话,那也没关系,我们就假戏真做,趁机攻下那些小城池。但是这么一来,鞑子见死不救的消息就会传遍天下,那些早已经是人心浮动的绿营兵更是会人心惶惶。鞑子的威风更是会一落千丈。
所以说鞑子不管是救还是不救,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但是对我们来说却是只有好处而没有害处。”
萧贵说道这里,诸将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不愧是总督大人的心腹爱将,水平就是高。
萧毅也是满意的点点头,萧贵的想法和自己设想的基本一致。
他微笑道:“靖北侯说的很好。这个战术就叫做围点打援。若是有援就打援,没有援军那就直接打点。随时可以化虚为实,非常的灵活。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诸位牢记了。”
众人念叨着这句话,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心中对大老板更佩服了。
马茗月因为自己初来乍到,而且有是在座诸将中资历最浅,年龄最小的一个,所以只是认真的听着。诸将的论述让她感觉收获蛮多的,等到听到萧毅那句失地失人的话时,眼前一亮,不由的看向了站在地图前侃侃而谈,一脸自信的萧毅,对这位年轻的总督大人更是有了一分新的认识。
一百九十七章第二战场
萧毅的发言就等于确定了下一阶段的主要作战方针。紧接着他又道:“围点打援这个方针在实行的同时,我们也要同时开辟第二战场。”
第二战场?诸将都惊讶的看着萧毅,心想难道总督大人同时要两面作战吗?就以这不足十万人的兵力,既要驻守各处的城池,还要出兵作战,这有些困难?
看着诸将疑惑的眼神,萧毅微微一笑道:“第二战场并不是说要同时和鞑子在两条线进行正面战斗,而是指的是除过正面战斗之外的任何战斗方式。比如偷袭敌人的辎重队,破坏敌人的桥梁,船只,最重要的是发动对鞑子军中的绿营将领的策反和刺杀。”
暗杀和策反?诸将听到这里都是一愣,他们都是擅长于正面战斗,这种走偏锋的方式不是他们的强项,而且还隐隐有些鄙视这种方式,总是觉得有些不够正大光明。
萧毅不理他们的想法如何,继续说道:“因为我们的几场大胜,鞑子如今的威信在绿营兵中已经大不如从前。很多绿营兵将士现在都是人心惶惶,忐忑不安。而鞑子素来对绿营是多加防备和猜忌,每次作战都让他们去打头阵,当炮灰,这让绿营兵更是对他们离心离德。而这些就是我们对绿营兵将领进行策反的基础之所在。若是能有效的策反一些绿营兵将领,则会在所有的绿营中形成连锁反应。如此一来,敌消我涨,鞑子的实力就会得到极大的削弱。而我军的声势则会大涨,可以说如果运作的好的话,效果丝毫不亚于在正面战场的威力。””“
萧毅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扫视了一遍诸将,问道:“哪位将军有什么问题或者建议都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