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敬佩的。但是萧毅知道,此时已经形势大不一样,自己现在是这些人眼中的英雄,自然要在他们面前保持必要的威严。对于这些英雄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让他们人尽其才,让他们在疆场上能够发挥自己的本领。如此,才能不枉他们投靠自己一场。
萧毅问了一下,知道他们还带了不少原本的部将和士兵过来,此时都在城东大营中,陈子龙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营帐。
几人正说着话,徐琳带着几个丫鬟端着盘子将早膳送了上了。原本都是做好的东西,只需要稍微收拾一下就行了。夏天主要都是一些凉拌的小菜,再每人喝上一碗粥,卷上一个煎饼就差不多饱了。
这几人都是北方人,看见萧毅这早膳也都是胃口大开,很符合他们的口味,于是在稍微谦让下就都开始埋头吃了起来。毕竟是武将,吃起饭来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萧毅倒是很喜欢和这些武将打交道,比较自在舒服。反观徐华,吃的就比较斯文了。
徐琳看见老爹,俏脸一红,饭菜摆好之后便躲到一边去了。幸好徐华没看见萧毅那怪异的神色,否则又会用“火辣辣”眼神看着他了。
几人便说边聊,快要吃完的时候士兵来报,庐州刘全部下愿意留下继续参军的七千多士兵正向滁州而来,刘全等一干将领也会随后而来。
一百七十九章书生军训
诸将本来都是在辽东带兵的,来到江南也没有多长时间,对于江南的人事很多自然都不知道了。听到萧毅的亲卫说刘全的兵将正向滁州赶来,心中诧异,便都是看向萧毅。
萧毅微微一笑,并不说话。徐华会意,向几人道:“诸位将军想必都知道刘泽清的事情吧?”
刘泽清被萧毅派人干掉的事情轰动江淮,刘肇基四人自然也是听说过的。他们当时对于萧毅的狠辣果决也是极为佩服的。对于这些武将来说,他们对于让自己不爽的人,最喜欢的方式自然就是用刀枪解决,不像那些文官整人的时候只会下绊子,使阴招。萧毅解决掉刘泽清的办法虽然在一些眼中有些不够光明正大,但是却挺对这几人的脾气的,刘肇基还未说话,面相清秀的乙邦才已开口道:“那是自然。刘泽清那种草包,人渣,早都该死了。国公爷为百姓,为朝廷除了这么一个大害,自然是大快人心。”
刘肇基也笑道:“这刘泽清枉受朝廷隆恩,不思忠君报国,却祸害乡里,还意欲投靠鞑子,那自然是该死了。国公爷除了他,军中的兄弟们都是拍手称快,纷纷叫好呢!我们几个也是听的心中大呼痛快!””“
其他两人也是点头称是。
众人的话中虽然有些刻意奉承的味道,但是也却是真心认为刘泽清该死,该杀的。这话听在萧毅的耳中,自然也是颇为受用的。只是这是早膳,桌上没有备酒,萧毅看了看,端起身前的一碗汤对诸将道:“几位将军心怀坦荡,性情豪爽,本国共颇感投缘,今日就以汤代酒,敬各位一杯,但愿各位从此以后齐心戮力,共抗外敌,保我汉人江山千秋万载。”
诸将看国公爷如此豪爽,原本的一些拘束也是渐渐的没有了,都是端起自己的汤碗大声道:“齐心戮力,共抗外敌,干!”
说话众人脖子一仰,便将一碗汤粥喝个一干二净。等放下汤碗,诸将再看萧毅的眼神就少了一些敬畏,多了一份亲近了。
几人再次坐定,徐华便将刘全愿意投降的事情说了一遍,几人这才了然。这秦国公的威势就是大,竟然让这刘全能够主动归降。几人心中也是啧啧赞叹。
很快的吃完了早膳,自由丫鬟们将碗筷收拾了下去。萧毅带着众人来到前厅,丫鬟又给几人每人上了一杯茶水。
萧毅端起茶杯,掀开茶盖,轻轻的嗅了一口茶香,长长的吸了一口气,满脸的陶醉。他轻轻的呷了一口茶,笑道:“诸位将军可要好好的尝尝这茶,这可是滁州的特产,有名的滁菊茶,清香扑鼻,有明目醒脑之功效。”
几位都是粗人,哪里品的出什么味道,也只是随口顺着萧毅的话赞道。
萧毅也不以为意,他一边喝茶一边在考虑如何安置这几人的问题。这几人的官衔最低的都是副总兵,要安排的话自然也得安排一个营的主将。但是自己现在七个营的主将都有了,自然不能因为他们几个而临时换人吧。
想了想,还是将几人先安排到新兵营吧。新兵营现在正是招兵买马的阶段,事务繁杂,正好也可以借机考查一下这几位的能力,以后有了合适的职位再行调整。之前自己虽说想亲自兼领新兵营,但是现在看来自己事务繁多,也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操持这些事情的。交给刘肇基等人正好合适。
刘肇基等人其实心中也在猜想萧毅会给自己等人一个什么样的安排。按照他们自己的猜想,自己这几人虽然品级高,但是却是手中没有多少兵的准光杆司令一个。再说了,自己刚来,又没有什么大功,自然不会得到什么重要的职位,最多是干个偏将,副将,甚至千户都愿意,只要能带兵就行。不管是什么职位,只要自己有本事,迟早也是会升上去的。
要想获得萧毅的信任和重用,自然是要靠真本事一步一步去证明和获取的。所以他们的期望值并不是很高。
萧毅放下茶杯肃容道:“诸位将军这次能从扬州赶来相助与我,本国公心中实在高兴。如今江南局势稍定,本国公正在招兵买马,如今正是用人之际。现在征兵的事情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新兵招收,训练的事情,正好缺几位得力干将主事。若是几位愿意的话,那本国公就将这招兵练兵之事全权交给诸位将军了。”
刘肇基等人一听,心中大喜,不由的起身离座跪拜道:“末将等多谢国公爷厚爱,定当竭尽全力,为国公爷,为朝廷练出一支精锐之师来。”
在科举当中,那些参加考试的士子和主考官之间之前就算素未蒙面,但是从考试那天开始就因为考试而形成了一种师生关系。这些士子入朝为官之后,自然打上了当年主考烙印。在朝中互相声援,互相照应。这军中带兵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些新兵都是从民间找来的,之前都是一章白纸,他们进了军营之后接触最多的,最熟悉的人自然就是操练他们的将领了。人是有感情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这些士兵也可以算作他们自己的势力。当然这种势力在一定的范围内,萧毅还是默许存在的。而且这样,一旦他们日后要领军上阵的话,这些兵将也用起来顺手。
所以,萧毅委任他们全权接管招兵,练兵的事情不光是对他们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对他们信任的表示。四人自然心中也是明白这些的,所以更是对萧毅的感激。
萧毅看见几人的反应,也是颇为满意,沉声道:“刘肇基上前听令!”
刘肇基身子一挺,沉声道:“末将听令!”
“本国公任命你为定北军新兵营统领,领总兵衔,总领招兵,练兵一事。”
“末将遵命!”
“马应魁,庄子固,乙邦才三人听令。”
“命你三人为新兵营参将,马应魁领左卫营,庄子固领中卫营,乙邦才领右卫营,协助刘总兵招兵,练兵!”
“末将遵命!”三人齐声道。
“至于新兵营各级将领,由你三人自行任命,倒时候将名单送陈参谋处备案即可。”
“末将遵命!”四人齐声跪谢道。
萧毅笑道:“几位将军请起,日后大家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了,不要说这些见外的话。回头我会安排陈参谋将相关情况解说给诸位。日后凡是军中所需一切物资钱粮直接来找陈参谋就可以了。等刘泽清那七千多名士兵到了之后直接划归到新兵营。这些人都要统一参加考核,若是考核不过关的全部发给盘缠打发回家。三日后,征兵事宜正式开始。诸位可要齐心协力,共同为本国公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啊!”
有了正式官职之后,意味着刘肇基等人正式的成为了萧毅的人了。
几人继续闲聊几句,萧毅又说晚上在醉翁楼给他们接风洗尘后便让亲卫带着他们去找陈子龙了。徐华却是留了下来,要向萧毅汇报关于遂发枪研制小组的选址情况。
“国公,下官在城内西南角找到一处废弃不用的道观,那里环境僻静,占地广阔,而且周围又无民居,还有一条河流,非常符合国公说的制作火器的条件。国公以为如何?”徐华道。
萧毅点点头道:“如此甚好,徐大人办事我是放心的。就选在那里吧。回头你去找萧勇,让他派亲卫营的人负责那里的警戒护卫。”顿了一下又道:“你可知道那马文涛现在召集了多少火器工匠?”
徐华道:“下官听马主事说好些已经着急了五百多名火器工匠了,现在还在继续召集。”
“嗯,关于火器研制的事情上你要大开方便之门,只要他们所要需要的物资都优先供给。”萧毅嘱咐道。
徐华虽是一介文人,但是也知道这火器研制的重要性,沉声道:“国公请放心,下官一定会多行方便的。”
说完了这火器的事情,两人又谈到了三日后纳贤之事。
徐华向萧毅汇报道:“这两日各地的文人士子依然有很多人赶往滁州而来。已经来了的士子很多已经在招贤馆投了帖子,填写了国公爷所制的那个报名表。现在报名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千多人。”
萧毅仔细听着,又问道:“这些报名的士子当中参加文选和武选的比例是多少?”
徐华道:“下官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参加文选的差不多有九成,剩下的都是参加武选的。”
萧毅叹口气道:“江南文风昌盛,这个结果也是很正常的。这些士子估计是以为我会让他们拿着刀去战场上跟鞑子互砍,所以才大部分选择了文选。这些个读书人一个个平日里都是满嘴的忠君救国,一到关键时刻就将脑袋缩了回去。”
徐华听了这话脸上却是有些不自然。萧毅一抬头忽然发现了,这才惊觉自己失言了。自己这个未来老丈人可也是读书人啊,当即讪讪一笑道:“我是一时失言,徐大人莫怪啊!”
徐华跟萧毅相处久了,自然知道他是无心之言。而且他也知道如今的文人士子当中有很多沽名钓誉之辈,萧毅所说的也是一个事实,所以淡淡一笑并不放在心上。
萧毅沉吟了一下道:“哼,这些书生想要求个安稳所在,本国公就偏偏不让他们如意。看他们那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身板,以后能否将差事干好还不一定了。这次,一定要将他们的身子好好打熬一番。不管是文选还是武选,都是一样。”
徐华一惊,问道:“国公爷的意思是?”
萧毅道:“这些读书人很多平日里满嘴风月之事,开口子曰,闭口古人云,谈起天下大事来一个个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好像那些鞑子就被自己手指头一指就烟消云散了,浑然不知道战场杀敌的凶险。这次就让他们也好好的体验一把当兵的感觉。这次凡是被录取的士子全部编入新兵营参加三个月的军训,军训合格后由总督府参谋处统一分配。”
徐华一愣,问道:“国公,那我们的考核分成文选武选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啊?”
萧毅摇摇头道:“当然有意义。三个月军训结束后分配的时候,那些报名参加武选的士子优先考虑分配到军中担任参谋。不够的名额再从那些剩下的士子中挑选。”
徐华有些担心的道:“国公,如此一来,恐怕会打击那些士子们报名应征的积极性啊。”
萧毅不以为然道:“这点苦都吃不了,将来还能指望他们做什么。治理天下,为官一方,不是坐在故纸堆中就能扒拉出一堆方法的。再说了,这个办法也是帮助他们锻炼身体,他们要感谢我才对。若是有人不满,尽可以不来应征。天下士子那么多,少了他这一盘胡萝卜难道还开不了席了吗?”
徐华虽然不知道胡萝卜是什么,但是却明白萧毅的意思,于是道:“那下官就将这一条加进那纳贤的榜文中去。”
萧毅点点头,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问题徐华便告退了。
萧毅本来昨夜一宿没睡,早上也只是才睡了一个时辰,这吃过早饭,又有些困了,便吩咐了丫鬟一声,回到房中又回起了回笼觉。为了担心又被徐琳那丫头打扰,甚至将门闩都插上了。
对于徐琳,萧毅虽说已经表明了心迹,但是却没有做好完全的心理准备。虽然在这个时代那些事情以他如今的地位和权势,很多事情根本不是回事。但是他毕竟是在接受过后世教育二十多年的人,并不会因为穿越了就会立刻将原本的观念彻底抹去。今天早上那是个意外,如果徐华等人没有来,也许发生了就发生了。但是他心中毕竟还是过不了琦玉那一关,自然是不会主动去要求这种事情的。一切,顺其自然吧!。
一百八十章 夏完淳
在滁州城东门外的城墙边围着一堆人。人群挤在那里,指着城墙上贴的一张官府的告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一个脸上带着不忿的神色的士子 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嘴里嘟囔着这简直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紧接着又从人群中挤出来几个士子打扮的年轻人,也是一脸的忿然之色,好像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一般。
不远处一辆马车在城门不远处停了下来。车上的帘子掀了开来,当先跳下来一位身材修长,面像英俊的青年。他穿着一身文人士子燕居,出行时常穿的青色交领宽袖行衣,头戴东坡巾,手中提着一个包袱。腰间还挂着一柄精美的长剑。
在他跳下马车之后,又从车中跳下来两名差不多相同打扮的士子,每人手中都是提着一个包袱。那第二个从车上跳下的青年士子五官虽然长的俊秀,但是脸上却总是带着一种忧郁之气。最后一名跳下车的青年却是身量最矮,虽然长的也是极为英俊,但是很显然是却是三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人。他眼神明亮,笑容灿烂,一下马车便好奇的打量着四周的情景。
从三人的行装来看,显然是从其他地方刚刚来到滁州的。那名看起来最年长的士子回头跟车夫结算了车费之后,三人便并肩向城门口走去。
走了几步,城门口众人围观的景象引起了三人的注意。那名身量高大的士子虽然看起来比较粗壮,但是举动却十分的斯文。他上前几步,拦住一位刚刚从人群中挤出来的士子,施了一礼,然后问道敢问这位兄台,这里发生了何事?”
那名士子本来是脸上有着忿然之色,被人忽然拦住,心中有气,正想不耐烦的呵斥,但是看到对方彬彬有礼,自然也不能恶语相向,失了的身份。他上下打量了对方一遍后道看你的样子好像是从外乡来的吧?无小说网不少字”
“不,我三人正是从松江而来。听闻秦国公张榜纳贤,特意前来应招。”
“原来如此。不过,我劝你们还是不要去应征那贤士了。”那士子撇撇嘴说道。
那身量修长的青年闻言一惊道兄台何出此言?难道秦国公取消了招兵纳贤的命令了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取消倒是没有。不过,如今这应征贤士根本就是自讨苦吃,有辱斯文之事,不去也罢。”
那身量修长的青年闻言眉头一蹙,也不在相问,向那士子倒了声谢便转身向同行的那两人将听到的说了一遍。
两人听了之后,那名神情忧郁的青年脸上的神情更是忧郁了几分,但是那年龄最小的少年却只是一愣,但是随即笑道两位哥哥,不必在此胡乱猜测。秦国公名震天下,张榜招贤,又会做出有辱斯文的事情呢想事情的真相,我等一看就究竟了。”
这三人正是从松江府赶来应招的夏完淳和他的两个准妻兄。那个身量修长,年龄最大的是他的大妻兄钱熙,他比夏完淳大五岁左右。那个脸上一直有着忧郁神情的则是他的小妻兄钱默,比夏完淳大两岁。而夏完淳今年才十五岁而已。夏完淳虽然没有与萧毅见过面,但是他们的老师可都是跟萧毅渊源深厚。他的主要老师陈子龙现在是萧毅总督府的参谋。他的另一位老师史可法镇守扬州,而且蒙萧毅两次搭救。
萧毅发榜招贤征兵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江南。当时收到这个消息夏完淳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前来滁州。后来又接到了的老师陈子龙写个他父亲夏允彝的信,说是秦国公邀请他们父子二人前来相助,心中更是激动不已。他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虽说在江南也是小有才名,但是却没有想到现在名震天下,打的鞑子落花流水的秦国公也他的名字,让他能不激动。
夏完淳很小便由父母作主订了亲,他的岳父钱彦林是嘉善一带极有名望的才子,而且性格豪爽,被称做钱长公。这位岳父可谓为完淳的师表,明亡时他积极参加抗清,组织义军,后来因掩护过完淳的老师、抗清义士陈子龙而被捕,和夏完淳同一天为国捐躯。浩然正气,可歌可泣他死后,妻子徐氏不愿独活,亦投水自尽。其两个都是有才名的人,和完淳也非常要好。长子钱熙风姿玉立,才气纵横,也是夏完淳最敬重的同辈人之一,在完淳16岁时便因参加抗清活动,积劳成疾去世,完淳伤心不已,曾写下“千古文章未尽才”的悼语。钱熙之弟钱默8岁即能写诗,15岁成进士,和完淳也有唱和,亦有神童之誉,并为夏完淳写过一篇《神童赋》,被传为佳话。明末家破人亡后,钱默流浪各地,不知所终。
夏完淳看了老师的信之后,和父亲稍一商量,父亲也是欣然同意。只是因为夏允彝还要处理一些家中事务,随意让夏完淳先行。夏完淳又想到了志趣相投的两位大舅哥,又跑到岳父家说服了老岳父,这才和两位大舅哥一起前来投奔萧毅。
夏完淳小的时候就和父亲去福建上任,也是有出门远行的经验的。年纪虽小,做事却很有头脑,行事果断。所以在三人当中年龄虽小,但是却隐隐是三人之首。
听了夏完淳的话,钱熙,钱默也是点头赞同。三人分开人群,挤了进去,一看,原来墙上贴的是总督衙门最新发布的招贤新规定:所有前来应征的士子,不论参加文选,武选,只要考核通过后都需进入军营和普通士兵一样进行三个月军训,然后再行分配到各个衙门。
三人看完后挤出人群,钱熙倒是没,天生一副忧郁气质的钱默则是脸上更添了几分忧郁。夏完淳则是一脸轻松的道原来那人所说的有辱斯文就是这件事情啊。哼,若是连这点苦头都吃不了,还敢谈报效朝廷,驱逐鞑虏。依小弟看,秦国公这真是一招妙招啊”
钱熙闻言问道存古,那你说说看着妙在何处?”
夏完淳道第一。这条规定起了一个筛选的作用,将那些意志不坚,受不了的苦的士子自然是拒之门外。这样一来,能够入选的自然都是一些品性坚毅之人。第二。让那些入选的士子进入军营历练一番,不仅能够帮他们打熬身体,锻炼意志,也能让他们对于战阵之事更加的熟悉和了解,行为也会更加的务实一些。如后就算在地方上为官,至少也不会是一个只图虚名的官。”
钱熙听了,细细一想,果然是这个道理,对于的这个小妹婿更是佩服。钱默虽然没有,但是脸上的表情好像明朗了一些。
夏完淳又道至于秦国公有没有其他的用意,小弟我可是猜不出来了。”
钱熙道存古,我们进城之后是先去招贤馆报道还是去拜会大樽?”
大樽是陈子龙的号,钱熙是晚辈自然只能称呼他的号了。
夏完淳果断道当然是先去招贤馆报名,然后再去拜见老师了。”
三人商定完毕,便在城门口的征兵报名处问清了招贤馆的地址。报名处的士兵看三人风度翩翩,又是腰佩长剑,他们定是前来应征的士子,于是便派了一个人将他们带到了招贤馆。
虽然因为萧毅的军训的新规定让一些本来有意报名的士子又改变了主意,但是在招贤馆门前排队报名的人依旧不少。
招贤馆门前左右两侧,搭起了两个长棚。下面各摆着一张长桌,长桌后面坐着几个师爷打扮的人。每人手中拿着厚厚的一沓纸张。旁边摆着笔墨纸砚。在这些师爷的对面都摆放着一把椅子,是供那些报名的士子坐的。
大明朝规定,有功名在身的士子见官可以不跪的。徐华是读书人,自然也会对这些士子优待一些。而且这些士子是要写报名表的,当然坐下好一些。城门口那些前来应征当兵的青壮基本上都不会写字,他们的报名表都是他们口述,负责登记的师爷们填写的。
夏完淳三人找了一个人数较少的队伍开始排起队来。轮到他们还有一会的,钱熙忽然问道存古,你为不直接去找大樽。大樽现在可是总督府的参谋,是秦国公信任的人,肯定会给咱们行个方便的。”
夏完淳笑道老师为人刚正,当然不会因为我们而徇私了。想必大哥也听说过这滁州城中曾经有一个勾结鞑子预谋叛乱的孙姓商人?”
钱熙点点头道当然听过,那个孙姓商人事情败露,已经被秦国公公开审理,明正典刑了。家产也被全部抄没了。”
夏完淳接着道老师在信中提到了这件事情。他说,秦国公手下有一个心腹将领,是从西北一直跟随国公的。但是就是因为垂怜那孙姓商人女儿而在秦国公面前替那商人说了几句好话,结果就被秦国公训斥了一顿,而且从军统司的主事任上调到了民法司做千户,脱离了军队系统。秦国公治军如此严格,我们当然不能去给老师添麻烦。”
钱熙两人听了脸上略显惭色,点头称是。接着夏完淳又道再说了,我们三人就是为了在秦国公麾下抗击鞑虏,报效朝廷的。又不是为了当官发财的。别人该经历的事情,我们也要经历,当然不应该特殊化。两位哥哥想必也是这个想法吧?无小说网不少字”
钱熙二人才学虽高,但是对于时务的兴趣却没有夏完淳那么强烈。此时听夏完淳这么一说,心中更是有些惭愧。钱默和夏完淳一样,在小时候都是被人称为“神童”的,而且钱默还曾经写了一篇赋来夸奖夏完淳。当然,从古到今,小时候负有神童之名的人也是为数不少,但是绝大多是就如那天边的流星一般,光芒一闪便无声无息了,长大后也是泯然众人矣。钱默差不多可以归为这类人中。但是夏完淳却是个例外。他不仅才情出众,而且少年志大,言谈之中总是有一种勃发的豪情。九岁多跟随父亲在附近任职的时候便学着帮助父亲处理政务了。可以说他因为有了一个很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陈子龙,史可法等一心为国的老师的教导,才有了后来轰轰烈烈的抗清事迹。
三人闲聊之间,他们已经排到了长桌前。因为夏完淳年龄最小,钱熙便让他先报名。
夏完淳先是给长桌后面的师爷欠身行了个礼,然后一撩长衫下摆,潇洒的坐在椅子上面。桌子后面的师爷对眼前这个少年也是颇有好感,微微一笑,递给他一张报名表,然后指了指旁边的笔墨道,请根据这报名表上的名目来填写吧。”
夏完淳接过那报名表一看,眼前却是一亮。这报名表设计的颇为奇特。在一张一尺见方的大纸上,顶上居中印着“招贤报名表”五个大字。然后在下面是一条条用横线和竖线围起来的小方格子。这些小方格子的左前端则标注的是姓名,籍贯,年龄,家庭成员,功名,还有个人擅长和兴趣,意向等。其中在个人擅长一栏中又是有几个备选的答案:读书作画,处理政务,司法审判,经商理财,用兵之道等选项。在意向一栏则是有文选或是武选两个备选答案。
夏完淳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奇特的报名表,这种报名表的格式新颖,内容详实,一目了然,而且竟然在个人擅长一栏将经商理财都加了进去,而且还排在用兵之道前面,这让年轻的夏完淳很是感到新奇和惊讶。他抬起头行那位面前的师爷问道老,请问这报名表为何人所制?”
那老呵呵一笑,向城南的方向一拱手道这是秦国公亲自设计的。可是惊奇于从未见过这种格式?”
夏完淳听了,对于这位秦国公更是感兴趣了。他取过旁边的毛笔,认认真真的开始填表。
在填到个人擅长和兴趣的时候,他勾选了处理政务和用兵之道。在意向一栏则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武选。
一百八十一章凤阳光复
夏完淳填完了表格后钱熙,钱默两人也是相继填完了报名表。三人填完之后,那名报名的师爷发给了他们三人每人一枚号牌。夏完淳领到的是一枚方形的牌子,上面写着九九八的号码。钱熙领到的也是方形的牌子,上面的号码则是九九九。而钱默领到的牌子跟他们两个的不一样,是个圆形的牌子,上面的号码是一千。
三人对照了一下,发现手中的号牌不一样,便向那桌后的师爷问起了原因。
那师爷似乎知道他们会问起这个问题,头都不抬的道:“方形牌子的是参加武选的,圆形牌子的是文选的。记住了,三日之后再来这里参加初试。”三人听了这才了然,夏完淳和钱熙选的都是武选,所以牌子自然是一样的。而那个忧郁王子钱默却是选了文选,牌子自然是方的了。对于这个结果三人都不意外。
三人收好了牌子,便找个人打听了一下,找了一间干净的客栈住下了。
他们从松江府赶到滁州,经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扬州府,一路上行了小半个月,风尘仆仆,也是累的慌了。让店家烧水洗了个澡,然后用过饭菜便呼呼大睡起来了。”“
刘全等人那日一进滁州城,立刻便被军统司的番子们拿了投进了大牢。这些人本来以为已经平安无事了,可是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大喊大叫着要见萧毅,说他出尔反尔。
看他们实在聒噪的不行,谢虎子一摆手,那些番子们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了一团团黑乎乎,脏兮兮的布堵住了他们的嘴。然后谢虎子的一句话便让他们心惊肉跳,面如土灰。
谢虎子看着他们冷冷的道:“你们降了国公爷只是暂时不用死。但是你们能不能继续活下去就不由得你们了。这些日子本官会派人查清楚你们往日的所作所为,凡是曾经祸害过百姓,致人死亡的,一律杀无赦。凡是屁股干净的本官查清楚之后自然会放你们出来的。带走!”
刘全一听这话就知道自己死定了,他干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多了去了,手中的人命也有好几条,要是不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他心中却是认为这是萧毅为了自己上次带兵占了和州的事情还耿耿于怀,所以才要杀他。但是他现在已经是砧板的肉,只能任人宰割了。
其他的将领也大多都是屁股不干净的,其中也不乏手上有人命的。听了谢虎子的话便颓然的垂下了头。很多人心中已经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鼓动刘全带兵反了,如今却是自投死地了。
只有少部分的将领却是心中泰然,面色平静,也不反抗,也不叫嚷。
萧毅这么做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进一步的分化这些刘泽清的残兵,将那些罪大恶极的全部杀掉,对于那些能够拉拢的,为己所用的自然是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