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毅一进新家,也顾不上四处参观,就派人召集各营以上将领来侯府议事。

不多时,各位将领都6续到来,徐华,陈子龙,王效彦,谢虎子也来了。

议事是在第三进院落中的大厅中进行的。萧毅高居帅座,等众人落座后开口道:

“诸位,今天召集大家前来议事,主要有三件事情需要布置一下。”

众人一听,都凝神屏息,看着萧毅。

“第一,关于军制的一些调整。各营从今日起不再是单一兵种组成,而改成步骑混合。各营人数暂时定额为五千。至于各兵种具体名额稍后再议。这点,各位可有异议?”萧毅说完,沉声问道。

“我等并无异议。”众将齐声道。徐华,陈子龙等文官则是保持缄默。他们是文官,军事上的事情不方便说。“既如此,那就暂时将所有兵力编为成六个营。分别以一到五命名。亲卫队升格为亲卫营。各营主将领副总兵职,下设两名副将,领参将职。每营设五个千人队,每一队统领为千户,副将为两名副千户。每一千人队下设十个百人队,每一队统领为百户官,设总旗两名为副职。百人队下设两个中队,统领为队正。每队下设五个小队,统领为什长。营以下各队编号由各营自行拟定,报总督府审核。

除此之外,各营都须建立独立的斥候队和医护队。人数在两百人以内,受各营主将直接统帅。斥候队和医护队统领皆领百户职。

从今日开始,火狮军正式改名为定北军。帅旗不变,各营旗帜自行拟定,报总督府审核。

各营主将分别为第一营萧铁,第二营萧英,第三营武功,第四营武贞,第五营武奇。原亲卫队副队长萧勇任亲卫营主将,领副总兵职。受本侯亲自统领。

除此之外,总督府设参谋部,分析情报,参合军事,受本侯直接辖制,所有参谋皆领百户职。参谋定额暂时不限。

另外,原军事统计调查局改制为军统司,主管为都督,下设左右都督,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其中分为军情处,军法处两部分,由左右都督分领。军情处主事搜集情报,侦缉叛1uan通敌,策反敌军等事宜。军法处主事军纪之事。凡军中将士,不论官职高低,若有不法1uan纪之事皆可调查侦缉,但是不得随意抓捕。凡是涉及百户以上将领之事皆需报总督府审查通过后方可法办。谢虎子暂主军统司,领百户职,日后论功再行升迁。

原军统局局长王效彦改任滁州民法司指挥使,领千户职,主事全州境内巡捕,侦缉之事。

另外,军中设后勤司。主事之人称为指挥使,领千户职。主事粮饷放,武器箭矢弹药等保管领取之事。暂由萧英代理指挥使。日后有合适人选再行任命。

大的方面暂时就是这些,若有思虑不周的地方日后再行弥补。诸位,可有什么异议?”

萧毅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放下手中徐琳记录的,他口述的草案,轻轻的舒了一口气,扫视了一眼众人,尤其是扫到陈子龙的时候眼光多停留了下。他知道自己这次的改制很多地方都跟朝廷的制度不符,若是在以前自己要是敢这么改,绝对会被人弹劾谋逆之罪的。可是现在他一点都不担心。兵权在手,什么都不是问题。在场的人除了一个陈子龙是朝廷派来的,其他的都是自己人。自己人自然不会有异议,但是陈子龙作为大名鼎鼎的忠臣肯定是有异议的。

但是事实让萧毅失望了,陈子龙面色平静,没有一丝一毫的bo澜变化,好像根本没有听到萧毅说话一样,这让他有些纳闷,不仅问道:“陈大人对于本侯改革军制以为如何?”

陈子龙平静的道:“下官乃是文官,军中之事不便置喙。”

“不便置喙?”那就是有想法但不说了。没关系,有想法你保留着。只要你不跟我捣1uan,什么都好说。萧毅微微一笑,又开始说下一件事情。

“这第二件事情就是纳贤之事。徐大人,招贤馆可曾筹备妥当?”萧毅转向徐华问道。

“回禀大人,已经筹备妥当。衙门附近正好有一座城中富户空置的宅子,下官便将它买了下来,已经派人收拾妥当,牌匾也挂上去了。”徐华站起身来恭敬的回答道。

“好,徐大人辛苦了。这个招贤馆日后将会常设。徐大人慧眼如炬,这招贤馆的事情就交给你主持吧。”

“侯爷谬赞。下官一定尽心竭力。”

“招贤的章程想必大人也清楚了,前来应聘的士子根据个人意愿可选择从军或者出仕。凡是愿意从军的给他们号牌直接在总督府来报到,本侯将会统一考核。愿意出仕的先有徐大人按照我们之前商定的章程来出题考核。若是通过之后,再由本侯来审核。

所有前来应聘的士子都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明,凡是身份不明,来路不正的全部交由军统司调查。”萧毅叮嘱道。

“下官遵命”徐华躬身道。

“好,招贤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再说说招兵的事情。”萧毅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润润嗓子道:

“招兵两日后正式开始报名。我们的俸禄如此丰厚,相信前来报名应征的青壮将会为数不少。需要诸位注意的是,鞑子和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很有可能利用这次的机会派遣细作混进来,军统司和民法司要加强戒备,现可疑之人及时调查,有必要的时候直接抓捕。萧贵,你也要派人加强巡逻,斥候放远一些,谨防鞑子趁机偷袭。”

“是,大人”萧贵起身抱拳道。只有这些系统出来的将领和士兵才会一直称呼萧毅为大人,如果萧毅不下令改口的话。这其实也是是不是萧毅嫡系的一个标志。

“本侯将会在四个城门处设置八个招兵报名点,凡是能够提供身份证明,年龄合格,身体无明显缺陷的青壮都可以通过初选。通过初选之后他们拿着号牌在城东的军营中统一集合,进行体能测试。凡是通过者转到城南大营,给军装,武器,编入新兵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新兵训练考核通过后根据考核成绩和个人意愿分派兵种。

新兵营的所有教官由各营进行chou调,每营自什长至千户,chou调一官担任新兵营教官。亲兵营主将由本侯亲领。”

诸位对于招兵一事有无异议或者不用的见底?”萧毅说完扫视了众人一眼。

“大人,那三千多名鞑子俘虏兵该如何处置?”萧贵起身问道。

“他们最近表现如何?”萧毅沉yín了下问道。

“自从豪格杀了博洛之后,大人让豪格跟那些鞑子兵见了一面。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之后,那些鞑子兵变得温顺了一些。”萧贵答道。

“豪格呢?”萧毅又问道。

“豪格表现很平静,该吃吃,该喝喝,非常的正常。”

“这个本侯暂时还没想好,先关他们几天再说。这两天给他们的食物稍微加一些。不要饿死了,本侯的计划没得玩了。”萧毅想了想道。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各位回去准备改制的事情吧。具体的各兵种名额由萧总兵负责调配。散会。”萧毅站起身来道。

“属下(下官)告退”众人纷纷告退。

一百二十六章热血男儿尽荟萃

自从招兵和纳贤的告示布出去之后,滁州城大街小巷这两天都在议论着这两件事情。尤其是告示上的说的当兵的每月二两饷银,残了,总督府养一辈子。死了不仅有抚恤金,家里人还能得到总督府的扶养。天底下当兵的什么时候碰到过这种好事啊这么好的条件让很多本来就有想法的年轻人更是兴奋不已。

“娘,好消息,好消息啊”卖豆腐的六子人还没进门兴奋的声音就老远进来了。

“什么事情把你高兴成这样了?”六子娘颤巍巍的从屋中走出来,手中还拿着一件正在缝补的粗布衣服。

六子兴冲冲的从门外走进来,一把将豆腐担子放在地上,走到母亲跟前拉着老娘的手高兴的道:“娘,一个月二两啊,一个月二两啊。”

六子娘被儿子的话搞糊涂了,拍了一下六子的头道:“你是不是中了魔怔了,什么一个月二两的啊?”

“萧侯爷,也就是原来的萧将军已经贴出告示了,凡是当兵的人,每个月二两饷银啊。我卖豆腐的时候听旁边的教书先生说的。他们说告示上面盖着官服红彤彤的印章,肯定错不了。”六子又是一连串的话,黝黑的脸上兴奋的有些涨红。”“

“二两银子,太好了萧侯爷真是的好人”六子娘听了六子的话也是一脸的欣喜。

“是啊,娘。这样子我当兵以后的军饷就够养活您老了,还能给您买药了。”六子拉着娘的手说道。

“傻儿子,我这把老骨头了,hua那么多钱干啥。你的钱娘都给你攒着,将来给你取媳fù用。”六子娘mo了一下儿子的头,乐呵呵的笑着道,心里琢磨着到时候给儿子找哪家的闺nv做媳fù。

“六子在家吗?”门外传来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

“是嘎子啊,快进来。”六子转身一看,连忙招呼道。

“大娘,六子。”一个身材粗壮的青年从门外走了进来。

“嘎子,你找我啥事啊?”六子问道。

“这还用问,当然是当兵的事情了。我都打听好了,这次招兵正好在北门外有一个招兵点,我们俩到时候一起去报名。我想进骑兵营。昨天我爹去城南的军营中看了,回来一说,可把我羡慕死了。我爹说那些骑兵都是一身明晃晃的铁甲,骑的战马都跟我个头一样高了。那明晃晃的战刀直晃人的眼睛。我爹说了当兵就要当最威风的兵。最威风的兵那当然是那些铁甲骑兵了。我这次一定要当骑兵。到时候我穿上那身盔甲,骑上那高头大马,到你跟前那么一站,你肯定馋的口水都下来了。”嘎子自顾自的说着自己的理想,说的是眉飞色舞的。

“你会骑马吗?还想当骑兵。你不怕那高头大马把你的屁股摔成两半吗?”六子看着嘎子那得意的样子,忍不住的打击了他一下。

“你就羡慕吧,你这小身板我看最多就是个扛长矛的料。”嘎子也不甘示弱。

“你……”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也是从小吵到大。这次都要去当兵打鞑子了。进了军营,好好的cao练,互相照顾。要是在军中还这样吵的话,官长会用鞭子chou你们的。”六子娘一看两人又要吵起来了,赶紧劝道。

“六子,你说那高头大马骑上是个什么滋味?”嘎子又嬉皮笑脸的跟六子说起了话,好像刚才的不愉快全然没有生过一样。

在城东的一家酒楼上,几个头戴逍遥巾,身穿交领直身长袍,腰间yù绦束腰,脚蹬皂靴的士子打扮的人正坐在一个临窗的桌边饮酒品茶。

“文涛兄,总督府纳贤的告示想必你也知道了吧?”一个身材适中,一脸微笑的士子向对面那个长身yù立,剑眉星目的士子问道。

“那是当然,这么大的事情我这么可能不知道呢”那被称作文涛的士子傲然答道。

“那文涛兄是准备从军呢还是出仕?”

“树山,你我相交这么多年还不了解我吗?如今鞑子占了我大明半壁江山,你觉得难道能靠道德文章就将他们赶回关外去吗?国家危难之际,大好男儿应当效仿汉朝的班定远投笔从戎,上阵杀敌,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这才是我等昂藏男儿的气概。”文涛一脸昂然道。

“文涛兄果然真英雄也,小弟惭愧。小弟不似文涛兄文韬武略,小弟我身无长技,只求能谋一个一官半职,能为一方百姓造福即可。”被称作树山的士子说道,表情有些尴尬。

“树山不必介怀。如今定北候一扫我大明以往之颓势,连战皆捷。如今又招贤纳士,招兵买马,将来定会恢复中原,饮马辽河。到时候我大明城池纷纷光复,各地官员匮乏,树山何愁不能一展胸中之抱负。”文涛看那树山因为自己的话有些不自在,出言安慰道。

“借文涛兄吉言,来,为定北侯早日驱逐鞑虏,为我大明中兴满饮此杯。”树山一扫刚才的不自在,也是满腔豪情。

“来,干”文涛端起酒杯,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一口饮完了杯中之酒。

“哈哈……”二人相视大笑,那是一种男人的默契。

滁州城中,无数的大好男儿正踌躇满志,准备着提枪跃马,血染疆场。大汉从来不缺有血xìng的好男儿。

来安,全椒两县也是张贴了招兵纳贤的告示。丰厚的待遇和男儿心中的报国热情也让许多热血男儿纷纷收拾行囊,向滁州而来。

来安县的一个小村子走出了两名结伴而行的青年。两人都是一身短打扮,赤着双臂,身上一件粗布坎肩,腰间系着一条麻布腰带,后背背着一个简单的包袱。

当头的一个青年身材健壮高大,两臂的1uo露的肌肉黑亮结实,犹如老树盘根一般,非常的具有视觉冲击力。身上的坎肩也是被胸前的肌肉崩的紧紧的。两道浓浓的刀眉下面是一双乌亮的眼睛,鼻直口阔,面色坚毅,脸上的线条非常硬朗,犹如刀砍斧劈似的。他的身形虽然看起来很是吓人,但是脚下步伐却很轻快,没有人们想象中的笨拙。

稍微落后一点的一个青年看起来年龄略小一些,也是高大健壮,但是足足比前边的青年矮了半头。他看起来脚步有些跟不上了,不禁气喘吁吁的喊道:“青嘉表哥,你走慢一点,等等我啊”

打头的青年头也不回的笑道:“小武,你还好意思叫豹子,连我都追不上。这才走了两个多时辰,你就怂了。要是这样的话,我看你还是回去吧,我一个人去当兵就行了。等哥哥我当了将军,就回来找你,到时候让你做我的亲兵队长。”

表哥不屑的话让后面的青年不由的了狠,加快脚步想要过他,两人你追我赶,不一会儿就走出老远了。等到夕阳西下的时候,他们已经远远的看到了滁州城头上随风飘扬的旗帜。

“小武,加把劲,天黑之前一定赶到滁州城外,找个地方住下来。明天等城门一开,我们就去征兵点报名。”叫做青嘉的表哥对表弟说道。

“可是我又饿了。我们吃点东西再走吧。”小武捂着肚子愁眉苦脸的道,他的腹内已经出了强烈的腹鸣声。

青嘉摇摇头无奈的道:“好吧,那就先吃点干粮吧。你这吓死人的饭量,也不知道萧侯爷会不会收你。我真是有些担心啊”

兄弟二人坐在路边,打开了包袱,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吃了起来。

因为滁州城离来安本来不远,两人也就没带多少干粮。小武很快的就吃完了自己的那份干粮,可是感觉还是饥肠辘辘的。于是他又把渴望的眼神看向了表哥手中的干粮。

王青嘉本来就不在么饿,况且他也知道这位表弟武豹从小饭量惊人,别人吃一碗就饱,可是他要吃十碗才能勉强吃饱。幸好这饭也没白吃,他的两膀子力气着实大的惊人,村子里的磨盘他轻轻松松的就举起来了。

王青嘉本是辽东人,当年鞑子占了辽东,他跟着家人来投靠江南的姨妈一家。在路上父母都染上了风寒,半路散手人寰了。他安葬了父母,一个人靠着一路打听找到了姨妈一家。他姨丈本是衙门中的一个捕快,后来因为得罪了人所有被免了差事,一家人也就搬到了乡下。姨妈家就一个独生儿子武豹,比王青嘉小三岁。两人年龄相当,很快好的就跟亲兄弟一样。王青嘉以前跟父亲学过一些武艺,每天没事的时候就练习。练得久了,七八个壮汉都近不了身。

姨丈武通也会一些拳脚功夫,所以武豹也跟着他爹学了几招。表哥来了之后,两人没事切磋一下武艺,倒是都长进了不少。可是没过几年,姨丈和姨母双双因病去世,剩下兄弟两个相依为命。幸好两人都有的是力气,而且村人纯朴,让他们帮忙干点活,给他们管口饭吃。

兄弟两人就靠吃百家饭这样挨过了两年。前几日县城的鞑子跑来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是一位萧将军带着军队打跑了鞑子。没想到今天又从一位从县城回来的村民讲萧将军被朝廷封了侯爷。萧侯爷了,只要身体合格,就每月二两银子的饷银,而且饭是管饱了吃。

王青嘉一听,顿时大喜过望。小武的饭量越来越大,很多人家都不敢再找他们干活了。看着小武每天吃不饱的的难受样,他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如今这萧侯爷既给钱,还管饭,这么好的事情兄弟俩一商量很快就达成一致,简单收拾了一下就上路了。

看着表弟渴望的眼神,王青嘉忍住腹中的饥饿,将手中的饭团子递给了表弟。

小武有些不好意思,迟疑着没有去接。

王青嘉将饭团子往前递了递,笑道:“小武,吃吧。表哥不饿。等明日进了城,当上兵,我们就能顿顿吃饱了。”

小武这才接过饭团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很快,一个饭团子就消失不见了。

“好了,走吧,天黑前在城外的村子里找个借宿的人家。”王青嘉说完起身向前走去,小武紧紧跟上。夕阳下被拉的长长的两个身影一高一矮向着滁州而去。

一百二十七章 热情的刘公公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向滁州城时,滁州城的东城门在一阵“吱吱呀呀”声中打开了。当大门打开之时,负责守卫城门的士兵惊讶的发现城门口已经挤满了人。他们都是来安,全椒两县看到征兵告示前来应征的青壮。

其余的三个城门也是同样的情景,每一座城门外都挤满了前来应征的人群。他们不光是来自于滁州下属的两个县,也有来自滁州附近的一些州县的乡下的青壮。

一队队神情冷峻,手握长矛的士兵开出城外,手中亮光闪闪的长矛尖对准了乱哄哄的人群。喧闹的人群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不一会儿又有一些士兵抬出了一些长长的木桌,放在了城门外。木桌后面坐着几个宽袍大袖,师爷打扮的人,每个人身边还有一个身穿红色战甲的士兵从旁协助。

在几个军官的指挥下,那些长矛兵开始维持起人群的秩序来,人群按照士兵们的要求在长桌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一些军官模样的人在来回的巡视着,远处也不时的传来“哒哒”的马蹄声,那是在外面警戒巡逻的骑兵。

天上不时的传来传讯鹰尖厉的叫声,城墙上也有一队队巡逻的士兵。

应征的人群在士兵们锋利的矛尖下很快的排好了队伍。一名身穿铁甲的将领扫视了一眼八条长长的队伍,向一旁的士兵点了点头。

“噹……”一声清脆的锣声标志着征兵报名正式开始。几名骑在马上的士兵来回的喊着:“请大家将自己的户贴或者其他的身份证明拿出来,按照顺序依次上前报名。通过初审的人将会得到一块号牌,前往城东大营进行复选。”

户贴就是明朝的户口本,内容和后世的户口本差不多,无非就是家庭成员的人数,姓名之类的。

随着再一声的锣响,人群开始向前,每条长队的第一个人走到长桌前开始报名。

“来安县沙河镇上王村,吕四斤。”一个师爷拿起面前已经被揉的皱皱巴巴的户贴打开念了起来,确认无误后就将户贴交给了那个正对着他一脸傻笑的汉子。

看到师爷确认无误后,他身旁的士兵上下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个看起来憨实的汉子,身材粗壮,骨骼粗大,一切正常。点点头,从桌上拿起一个刻有“一”字的木牌对那汉子道:“你初审通过了,先到那边等候。”

汉子听说自己通过了,欣喜的连连点头。旁边早有士兵将他领到一边去了。

“下一个。”

“户籍没问题,可是你太矮了,身子有太瘦,不合格。下一个。”

那个被淘汰的倒霉蛋哭丧着脸向人群后边走去。

长队缓缓的向前蠕动着。凡是合格的人都会在一边等候。等到满两百人后,会有士兵将他们带往城东大营进行考核。

王青嘉和武豹两人排在第十个,他们很容易的就通过了初审。那名负责目测的士兵看到他的结实的肌肉,眼中也不禁流露出了赞赏的神色。

大部分的人都是合格的,但是还是有少量的人被淘汰了。不是身体不合格,就是年龄偏大或者偏小。这不,刚才就有一位明显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的汉子硬说自己是三十岁,还大吵大闹的。可是当锋利的矛尖顶在他的脖子的时候他就乖乖的住嘴了。

还有一些人根本无法提供身份证明。对于这些人,也是另有安排的。早有军统司的番子过来将他们带走审查,甄别他们是不是鞑子的细作。若是可以排除嫌疑的话,身体又合格,还是可以继续参加考核的。

每座城门外的情景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对于那些有志在军中效力的文人士子来说,他们不用在普通的招兵报名点报名,都是统一在招贤馆报名。报名的时候同样要持他们的身份证明和功名的证明。

相比较城门外的招兵点,招贤馆这里就安静有序的多了。毕竟大家都是读书人,好面子,也不会乱哄哄的挤成一团。所有前来应聘的士子们大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当然也有一些年纪大一些的,四五十岁的。

众位士子今天一个个都是显得风流倜傥,手中的折扇摇啊摇的,见了面互相做个揖,拱个手,相视一笑。偶尔一些相熟的士子凑到一起小声谈笑两句。

突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知州大人到!”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徐华一身官衣,正向这边走来,身后跟着几名师爷,衙役。

“学生见过知州大人!”众士子纷纷行礼。徐华负责主持招贤一事,他们若是考核通过,都算的上是徐华的学生。在古代这师生关系可是很铁的。

“诸位免礼,都进来吧。”徐华摆摆手笑道,然后径直走到了厅中上首的椅子上坐下。

众人跟着徐华进了厅中,分立两旁。

“诸位都是饱学之士,也都知道今天所为何来。本官也就不多说了。只是希望提醒各位的是,这次的招贤总督大人非常重视,是要为国选出真正的栋梁之才,所以一切全凭各位胸中才学,其他的事情就不要想了。”徐华看了一眼众人,缓缓的道。

众人一听都明白徐华的意思,就是能不能通过考核全凭个人本事,其他的歪门邪道都没有用的。

“诸位想必都清楚,现在正是国家风雨飘摇之际,不仅需要造福一方的文官,更需要能够领兵打仗的武将。所以这次的招贤分为文选和武选两部分。文选这次不考四书五经,也不考诗词歌赋,只考策论和身体素质。而武选,个人武艺都是其次,主要考察战略眼光和练兵统兵之道。大家都清楚了吗?”

徐华的声音刚落,下边就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众人考了这么多年诗,一直考的都是四书五经,学的也都是四书五经。这下倒好,现在全没用了。而且对于徐华所说的身体素质和战略眼光大家也是听的有些糊涂。

“请问大人,何为身体素质和战略眼光?”一名士子问道。

徐华当初自己听到萧毅这么说的时候也是不太明白,后来萧毅给他解释了后才明白,于是也就照样给这些士子们解释了一遍。

众人明白了之后又有人开始问了:“大人,自从唐朝开科取士以来,从来没有哪朝哪代说是要考查这个身体素质,为何总督大人却独树一帜呢?”

这帮人事还真多,徐华耐心的解释道:“按照总督大人的话来说,就是身体是干事业的本钱。如果没有一个强健的躯体,怎么能够为民造福,治理一方;怎么可能领兵打仗,驱逐鞑虏。”

顿了一下徐华又道:“该说的本官都已经说明白了,下面请各位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武选的站在左边,参加文选的站在右边。站定之后请讲自己的身份证明和功名证明交给这几位师爷查验。查验无误后,请参加武选的士子进到左侧的房间参加初试,参加文选的士子进到右边的房间参加初试。”

众士子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站位,很快的就分成了左右两列。很显然,左边的参加武选的士子只有寥寥十数人,而右边的士子却是都排到了院子中。

看到这种结果,徐华也没有感到意外。这些人一直以来学习的都是怎么成为文官的东西,心中想的自然也是入阁拜相之类的。能有这十几个人参加武选,自己都觉的不错了。而且今天来的毕竟只是滁州一地的士子。等江南其他州府的士子赶来,恐怕还得几日。天下之大,有志于上阵杀敌的士子自然不止这区区的十数人。想大明也有很多名将都是文官出身的,比如谭纶,卢象升,孙承宗,孙传庭等人,都是文官领兵的楷模。

徐华带来的师爷查验过士子们的证明之后就将士子们带进来各自的考场。里边已经摆好了桌椅。桌子上都放好了试卷,每间考场中都有两名士兵在来回巡视。门外还有士兵在站岗。

这次所有的考题都是萧毅和徐华商量好拟定的。题目只有一道。文选的考题是论为官之道。武选的题目是天下大势分析以及敌我态势对比。

很多人一看考题傻眼了,苦苦思索起来,但是也有一些人得意一笑,笔走龙蛇开始写了起来。

定北侯府内,萧毅正在和刘谦说话。

“侯爷,咱家这次来的时候马大人一再的嘱咐,让咱家代他问候侯爷。马大人说了侯爷年少有为,将来一定前途无量,还说这大明的中兴就要靠侯爷这样的少年英雄才行。这次咱家来了一看,侯爷果然是风采非凡,带出来的兵将那简直把咱家看呆了。依咱家看来,侯爷的兵比皇上的京营的兵强了何止百倍啊!”刘谦一脸媚笑,大拍萧毅的马匹。

萧毅微微一笑道:“刘公公慎言,慎言啊,本侯的兵马怎么能和皇上的兵比呢!若是被有心人听在耳中,说不定还以为本侯有谋逆之心呢!”

刘谦眼睛一瞪,尖着嗓子道:“哪个不想死的敢这么编排侯爷,咱家第一个不饶他。谁不知道侯爷忠心耿耿,为救扬州,千里奔袭。这样的大英雄要是还有人敢嚼舌头,那真是会遭雷劈的。”

看着刘谦气氛填膺的样子,萧毅都被他快逗笑了。

“刘公公谬赞了!本侯这点小小功劳不值一提。公公有心了,本侯一定会铭记在心的。日后有机会一定会好好回报公公的。”

刘谦一听,立刻又换上了笑脸。他本来这次以为萧毅手握重兵,又是年少气盛,对他一个阉人说不定怎么羞辱呢。所以来的时候就做好了装孙子的心里准备。可是没想到萧毅对他丝毫没有嘲笑歧视的意思,反而是和颜悦色,这让他真是有些感动。作为一名太监,他们干的就是伺候人的活。本来就是生理残缺,最恨的就是别人因为这个来歧视,笑话他们。那些文官,还有东林党的士子动不动就骂他们阉党,阉人,就连马士英,阮大铖都得把他们捎带上一起骂。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司礼监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人家骂了还不是白骂,自己有气心里边憋着。

这样的心里状况导致他们对人家对待自己的态度极为的敏感。别人对他们好一点,他们就会立刻引为知己。要是别人对他们稍微有些不对,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给你穿小鞋。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宦官专权时候整起人来不择手段的一个重要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