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新明朝-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顿时两条街巷鸡飞狗跳,热闹非凡。就连开客店的哥哥李佐也遭了秧,跑过来看见是弟弟在主事,站远处对李佑大喊:“小二你疯了!自家客店也折腾!”李佑只装作没听见。

先后零零散散押来了百余人。凡是有路引或者税票为证的正经买卖人,李佑便亲自出面,好言好语的赔礼致歉,都礼送回去了。那些人见这个官老爷如此和气,也不胡乱勒索,受宠若惊之下倒也不为己甚,心里尚还觉得李佑清廉公正。这都正中了李佑意图。

至于其余的那些真正的府城打行无赖,都想着上头是打点过地方官府的,估计自己最终不会有事,在这种心态下倒也没有反抗,随随便便就被抓来几十个。后来有些个机灵的发觉事情不对头,才隐匿逃跑了一些。

如此最终抓住了五十六人,这数量在府城也是很少有过的。所谓打行就是这些年来苏州产生的一些职业打手,常常是拿人钱财便聚众生事,官府一来就呼啸而散,仗着熟悉地势街巷逃掉追捕。他们这次受雇到西水镇,被雇主告知已经打点过地方官府,此外也不熟悉本地不好逃跑,不然哪能让李佑轻易抓了这么多。

李佑便放了烟花信号,集中队伍收兵回营。还把五十多人捆成几串招摇过市,本县围观群众对李佑这种只抓府城人的做法给予了热烈的叫好与高度的评价。

回到官署,也不管牢里地方够不够,在长矛强弓的威慑下,一股脑将这五十六人塞进牢里,又开了几个口子,免得出现闷死人犯的惨剧。直挤得这些无赖们摩肩擦踵、贴胸挨背的动弹不得,其中有个兔儿爷倒是爽歪歪了。

之后,李巡检稳坐于侧厅和一位关姓书吏喝茶闲聊,问些本司有关掌故。他知道这些泼皮无赖们没有依仗的话哪敢跑到外地惹事生非,便在此等着幕后人现身,卖不卖人情且看情况。

果然没多久就有门丁来报,有个自称府衙巡捕官的人求见,李佑便叫他进来。

不多时,一个身穿箭袖长衣,面色黄暗,留着几撇鼠须的中年男子风风火火走进屋内,对着李佑便嚷:“你这小吏好生不晓事,谁准的你抓人来,还不放了!”

原来毕竟朝廷正式任职未下,李佑穿不得九品官袍,只能继续身着吏员衫服,不认识的见了视为小吏也不奇怪。

李佑见这人好大的口气,便问道:“来者何人?”

那人傲然道:“我乃府衙巡捕官洪某人。”这身份应该是府衙里类似于总捕头的角色了,口语里敢称为官,的确也有资格轻视下面小地方的小吏。

“既然称为官,那你是几品?”李佑好奇问道。

“即便无品级。那又如何?”洪巡捕冷声道:“你这区区小吏也敢盘问我?”

李佑很和善的笑了笑,继续问道:“这位官爷,可有亲朋在府衙、藩台、臬台、察院、军司做官?”

洪巡捕不耐烦道:“没有便没有,你怎的如此啰嗦!还不速速放人,你担待不起!”

“那我就放心了。”李佑轻轻点头示意后,猛然挥手将茶杯摔于地上,对门外大喝:“外面兵丁进来!给我拿下这狂徒!”

“敢拿我,你好大的胆子!我要和你家巡检说话!”洪巡捕被按在地上犹自咆哮不已。

兵丁从洪巡捕身上搜出木刻腰牌一副,李佑接过来翻看检验道:“哎哟,不是假冒的啊。”

洪巡捕再傻也看出这李佑不是普通小吏了,不禁问道:“你是何人?”

李佑比洪巡检更傲然的说:“本官乃是西水巡检司副巡检暂署理西水巡检司李某人。”

一串名头听得不怎么读书的洪巡捕茫然不解,旁边关书吏善解人意的上来解释道:“这意思是眼下我司正官。”

洪巡捕立刻趴在地上高呼,“大水冲了龙王庙,原来是一家。”

“贼才放肆!谁和你这贱役是一家人!”李佑骂道。

“我和刘大人相识,这些事情刘大人都是知道的!”洪巡捕生怕李佑不信,辩解道。他知道武职世代袭替的规矩,很快猜出眼前这个李某和刘巡检必然是关系匪浅,便抬出了刘巡检的名头。

李佑听了心里很是意外,难道这事是岳父被打点后有意纵容的?难怪这洪某进来便有恃无恐让自己放人,也不晓得岳父私底下收了多少好处才卖个人情不闻不问。

关书吏在李佑耳边轻声道:“老巡检的确说过,不要管这类事。”

第70章 进入角色真快

李佑抬头看看天色,已近黄昏。当下去签押房给岳父写了便信,令一个会骑马的兵丁牵出巡检司唯一的马匹,快马加鞭去县城刘府送信,看看岳父怎么说。

若这事情真是岳父收了好处,自己也不会去故意刁难,反正立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即使除开岳婿关系,按规矩后任也是不要随便打前任的脸。

再回到侧厅,既然晓得洪巡捕官多半是岳父的旧识,便不好粗暴对待。李佑摆摆手道:“放开洪捕官,请坐,上茶。”又坐下对洪巡捕说:“足下这话真假不明,本官就陪着你坐等老巡检回信。若无阻碍,半个时辰后当有回音,不必着急。”

洪巡捕闻言放下心来,那刘老巡检可是收过他银子打过包票的,把情况说清楚自然就没事了。但放心归放心,再也不复进来时候的骄横模样。

他知道了李佑是下一任的巡检,便主动和李佑攀谈拉关系,面子值什么钱,能当饭吃么?问道:“这位大人与刘巡检如何称呼?”

李佑想这也没什么可瞒的,答道:“那是家岳。”

“李大人真是年轻有为,佩服佩服。”洪巡捕恭维道。

李佑微微一笑,随手翻看一些旧案牍文书,没有接话,如今这身份该摆的架子还得摆。

那边关书吏倒和洪巡捕凑趣道:“那是,我家大人大名鼎鼎,之前说起李典史本县哪个不知谁人不晓。”

洪巡捕惊道:“可是李佑李典史李探花?这真是久仰久仰,如雷贯耳了!”

关书吏便问:“洪差官也知道?苏州府衙也流传了吗?”

“府衙别人不清楚,但我那几个勾栏相好的都知道李典史,她们声称有生平三大愿,一是积攒千金财,二是嫁入进士家,三是与李先生春宵一度得诗词。”

关书吏笑道:“如今可不是李先生了。”

听得李佑是名人,洪巡检更热络热切的说:“二位改日到府城,务必来寻在下,定要做一个好东道。”

二人说的热闹,不过半个时辰没到屋外便传来马蹄声,似是去问信的兵丁回来了。洪巡捕迅速站起来朝外望,他今晚可是约好了一个妓家,这眼看天都要黑了还在磨蹭,面上不急心里急。

去送信那兵丁进屋给李佑跪下回话道:“回老爷话,刘老巡检看了信只有两句话回复。”

“什么话?”洪巡捕道。

兵丁看了看李佑,得到肯定才又开口道:“一是说上次已经了结,这次什么情况并不知情;二是说请李老爷自行处分。”

洪巡捕气的黄脸发青,猛的拍案骂道:“不要脸子的刘老贼!”

这样吃人不吐骨头的事情委实令人气愤!他与刘老贼好歹也是有几分交情的,所以才敢在雇主那里担下这责任。谁知刘大人收了银子保了一次后,却拍拍屁股走人了,这时候又来一句事不关己的不知情,连个帮忙的话都没有,真是无耻可恶!

你骂得真好,李佑心里顶了一下,面上却变色大怒:“来人!给我叉出去打!胆敢辱骂老巡检,教你知道我巡检司的厉害!”旁边这陪客的关书吏据说是老丈人的心腹,在他面前总的做做姿态。

何况李佑和老丈人斗心眼不是一次两次,还是有些些默契的。老丈人传的这两句话,无非就是说这个巡捕官的背景也没什么,可以再去收拾一遍,且看能压出什么好处,这是第一种猜测。

当然,第二种比较费脑子的猜测就是,老丈人知道他会有第一种想法,从而会得罪这个巡捕官惹出麻烦,然后老人家再亲自出来扭转局面,显示姜还是老的辣。

更费脑子的猜测就是老丈人知道他有小聪明,会猜到第二种想法,所以……

算了不想了,李佑及时从死循环里解脱出来,再这么下去要成神经病了,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倒了八辈子霉的老丈人。且忍着,等到正式任命下来后,有你哭的时候,有机会让你见识到什么叫堂堂正正的阳谋。

李佑想的虽多,但也没几个瞬间,只听那边一声“慢着”!

洪巡捕当断则断,叫道:“在下愿出三十两辛苦钱,乞李巡检将那些无赖转交与我押回府城!”

李巡检忽然诗兴大发,走了几步悠悠吟道:“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洪巡捕虽然是个半文盲,但五十、一弦一柱的意思还是听懂了的,几乎要吐血。他从府城得到的好处是一百两,刘巡检分走了一半,所以他如今只有五十两的得利。眼前这个新巡检虽然年轻,张口便恰好也是这个数,毒辣狠准的简直和刘巡检如出一辙。

他思量一番得失,决定还是先把人捞出来,这关系到他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信誉。他收了雇主一百两,要保下这事情,哪有打手们才来了半天时间就被全关起来的道理。不然这么多张嘴传出去,自己声望便要大跌,以后不好开张买卖。他可不像刘某人那样已经是余日无多快退休了,可以不讲信用的捞一笔是一笔,他的日子还长呢。

“身边没有带得银两,在下愿意立下字据,明日再来送上。可否今日先将人放了?”洪巡捕信誓旦旦道:“在下做事的信誉是苏州府有口皆碑的,李大人尽管安心。”

见对方很有诚意的样子,李佑脸色缓和下来,待要说话。洪巡检见银弹攻势生了效,又放下心来,大不了回头再去找雇主索一笔辛苦费,羊毛随便出在谁身上,怎能出在自己身上。

那关书吏又将李佑请到一边悄声道:“有件事属下需要提醒大人,本年巡检司已捕盗一百四十五人,若加上这五十六人,便是二百零一的数目。马上八月秋收前就要考计,如何决断,还请大人自己拿主意。”

李佑想起来了,巡检司考核是以捕盗数量为硬指标的,一年不足三十人是不称职、够了三十人是平常,够了一百人是称职、够了二百人是卓异。二百零一人,刚刚好是个卓异。

他心里还是有些对未来的谋划,掂量了一会儿,觉得一个卓异的考评还是比五十两银子有用。

想至此,李佑改口很严肃的对洪巡捕道:“事关重大,本官职责所在,要仔细斟酌。还得请示县丞和县尊,实不好擅自做主。洪捕官请回罢,有了消息一定告知,但请放心。”

原本觉得大势底定,洪巡捕正暗中心疼自己的银子。结果转眼间再次起了变故,今天洪巡捕已经快被这翁婿二人反复无常的折腾出心脏病,一边心里大骂不愧是一般无耻的岳婿,一边也发急了道:“莫非五十两嫌少?这可真是在下眼前所能拿出的最多银两了。放过这次,我今后必有所报!”

李巡检脱口而出斥责道:“休得胡言污耳!你也是公门中人,当以身作则。国家法度岂是儿戏,还不退下!”

这句官话很自然而然,没过脑子便从李佑嘴里吐出来。他自己说完都很奇怪,暗道我还有做官天赋?又一想便想起来了,这明明是陈知县曾经斥责他的原话,不知不觉的学来了……倒真是好使得很哪。

看来我头天上任就有几分官相了,李佑心里自得道。旁边那个关书吏也是一样想法,赞一声不愧是老巡检找来的女婿,年纪虽轻但进入角色真快。

洪巡捕还想说什么,外面又有动静,门丁来禀报说:“县衙有公差来,道是县尊急召老爷前去,不得有误。”

第71章 望老爷自重

天都黑了陈知县还有什么着急事情?不过如今陈知县是最能决定李佑命运的人,连这个暂署理西水巡检司的差使都是陈知县签押了才有效力。别人他还敢抗命,唯有陈知县的话不敢不从。

更何况陈知县还有那不为人知的大靠山,想想他前日怎么和李佑说话的?直接就明说一句“若到本官升迁之时……”,这就是最不经意间的底气外露啊。

看来今晚无法吃税课局的宴请了,李佑吩咐长随张三道:“你代我去张大人那里致歉,之后再去家里传话,道我被县尊召去了,今晚便在县城歇宿。”

和一个木头睡了三天什么也没做,他心里骚动的很,今天上了任更是激动人心兴致高涨,所以借此时机顺便去县城找小妾泄一泄火罢。

吩咐完毕李佑走到衙门口,便要朝县城而去。

却见另一长随李四冲出来忽然把住大门,跪在地上拦住李佑道:“老爷不能走!”

这发什么疯?李佑张嘴便要骂。

却听那李四很悲愤的以头抢地苦谏道:“老爷自今日起身份不同了,出门定要乘轿!否则老爷失了体面,连小人我跟着老爷都羞于见人。望老爷自重!”

李巡检下意识拍一拍额头,尽管他时刻提醒自己是个古人,活在一个古代世界里,但有时一不留神还真不能融入古人的思维。

巡检司里有现成的轿子和轿丁,那就按规矩来罢,要做官这也是不可少的排场,没有的话只会招人笑话。别说步行,就是二人小轿都要被瞧不起,非得四抬轿子才算够格。

其实武官按制度只允许骑马不允许乘轿,更别说四抬大轿。但如今也就是募军里严格一些,地方上却没人当回事,而且李佑根本不会骑马。

天上繁星点点,却没什么月光,李巡检便只好锦衣夜行了。只见二人打灯笼在前吆喝开道,四个轿丁抬着竹制的大凉轿。旁边长随李四也步行同速跟随,保持凑近轿窗的姿势时刻听候差遣。

能跟着官老爷的轿子当随从,让李四心里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很成功。想多了他又可惜起自己的履历不完美,当初李父退养后李佑继承家业作衙役时,他这帮役忍不了跟着李佑没油水离开了。现在对此则是懊悔无比,不然自己岂不就是善始善终的李家两朝元老了。

若李父见了这李家十几代没有过的风光场面,定然会去宗祠再烧几柱香。

不知不觉到了县衙门外,李巡检下轿便撞见了出外归来的老熟人黄师爷。

“啊,两条腿改八条坐轿子了。见过李大人。”黄师爷拱手戏道。

李佑还礼道:“老先生真爱说笑,这是哪里话,直呼本名即可。”

黄师爷笑道:“位移则人变,你那名字在本县可是只有县尊叫的起了。”

“老先生但叫无妨。”李佑大方道,又问:“县尊连夜召唤在下,不知是何缘故?”

黄师爷想了想道:“今日无他事,惟有下午时分那黄神婆庙的庙祝来过,或许与此有关。”

黄神婆便是丝织这一行当的行业神仙了,这种庙祝可不是神棍一类人物,常常扮演者行业魁首的角色。李佑似有所悟,这定是和本地丝织业有关,没准能和他今天大肆抓人扯上联系。

在这几十年,也不知道怎么发展的,行业神庙渐渐地有了李佑上辈子印象里的行业协会的模样,行业神庙的庙祝执事也多半是本行德高望重的前辈人物,类比于协会会长、理事长、理事,庙里所受香火也可类比于协会会费。

这种行业神仙和城隍、关公、龙王之类的大路货神仙不太一样,虽然信众小但很专业,供奉也绝对少不了的。愈兴盛的行业,神庙所得供奉也越多,背后都有本行大户的影子。

李佑当典史时,可以嚣张跋扈到拳打和尚、脚踢龙王,砸几个佛祖菩萨像也不是不敢。但他肯定不会去招惹一些看似弱暴了的神仙,例如黄婆神、鲁班大仙、杜康祖师什么的。无他,这三位爷爷奶奶是本县三个最大行业敬奉的神灵,鬼神这种不信就不灵更不惧的东西,也得仗了人势才可怕啊。

一个典史能扛得住几百个和尚道士庙祝的诅咒,但可扛不住县里每年盈利数万到十万白银的利益集团,作了巡检都未必扛得住。如今可不是国朝初期的洪武年间,工商界人士再大再巨也要夹着尾巴做人的时代了。虽然是文官士大夫掌权秉政的天下,但有钱和有势也常连在一起说的,种种情形复杂得很,难以一言而尽。

话又扯远了,却说李佑和黄师爷一同进了后衙便彼此告别了。黄师爷自行回侧院住所,李佑由门子带领去了知县书房。

陈知县身着短装便服,正坐于榻上翻书看,见了李佑点点头道:“自己坐。”

李佑也不见外了,找了椅子坐下便问:“县尊急召下官有何要事?”

陈知县插好书签,放下书卷便道:“今日下午,黄婆神庙的庙祝来访,道是愿捐献五千两银钱,随意县衙以什么名义支使。”

李佑闻言叹道:“他们倒真是大手笔,想必有什么难题求到县尊了。”按说官府不能平白收受银钱,但名义找对了也没什么问题。可以说商户热心公益,捐钱委托官府修桥修路;也可以说官府征收工商税有力,增收了五千两,这和盘剥农民不一样,官声上不是劣迹。

陈知县点头道:“不错,还谈及了大批府城无赖成群结伙,在西水镇市集里横行霸市、强揽生丝的事情。”

听到这个李佑心里分外欢喜,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主角光环效应?他刚刚办了件好事,上司就来问到这些,明摆着是自己邀功请赏的大好时机啊。说不定那五千两银子也能奖励自己一些!

机遇岂能放过,李巡检顿时语气一变,激昂有力道:“些些小事,县尊不必挂怀。就在今日下午,下官已将这些匪徒一网打尽……哦,偶有漏网之鱼也是不足为虑!如今西水市集平靖,各行安居乐业,皆念县尊恩德!不过此事还没来得及上报县衙。”

说着说着,李佑忽然想起岳父刘老头,难道他老人家故意放了洪巡捕鸽子,也有类似因素?不由得佩服起来,真是姜老了就辣,居然能提前想到这一层去。

陈知县果然如同推测的那样,脸上现出异常惊讶让李佑暗爽的神色,不能置信的问道:“你才首日到任,便能有此等大举动?古之能吏也做不到如此,不得虚言!”

李佑心里忍不住得意,嘴上谦虚道:“千真万确,下官时刻谨记县尊托付,不敢有丝毫松懈。今日到任便查访民情,捉拿奸邪,务必不负县尊知遇之恩。且听下官详细道来,话说……”

陈知县抬手打断李佑道:“不许捉拿,快都放了。”

很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宛如神来一剑,将正要兴风作浪的乱舞妖魔打回了原形。

沉湎于功劳薄和奖金的李巡检戛然而止,简直认为自己听错了,回过神来很怀疑的反问道:“县尊可是说放了?”

陈知县语气肯定的说:“都放了。”

得到确认后,李佑疑虑不减反增。难道向来酷爱名声的陈知县这两日心内道消魔涨,领悟到了不要脸皮而养寇自重索要钱财的大神通?

五十六个人都是自己的政绩,怎么能平白扔了!李佑一冲动,便起身长揖苦谏道:“县尊大老爷!养寇自重难堵天下悠悠众口,窃以为不可取!县尊失了颜面,下官也羞于见人,望大老爷自重!”

第72章 突如其来的剧本

听了李佑这话,陈知县被气得脸色涨红,恼羞成怒道:“难道你以为本官是这样的人?”

李佑冷静下来,仔细一想也不太可能……县尊是个自矜好名、力求升官上进的性子,怎么会为了多索要一点钱财,做出这样非常不要脸的事情。

在和银子的关系上,陈大老爷或许是个小受但绝不是攻。任何人也不可能在外界没有任何大事发生的情况下,短短两天就忽然就改变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罢。

虽然纠缠上司要解释是官场一个大忌,但李佑自从将母族那隔了好几层血缘的美艳丧父表姐送给知县当妾后,自觉攀上了亲戚,不是普通上下级了。便忍不住问道:“恕下官无礼,其中缘故,斗胆请县尊示下。”

陈知县喝口茶道:“并非是我有什么缘故,是那黄神婆庙的姚庙祝说,愿意捐银五千,求官府不要管理这事,且放任府城无赖去抢购生丝。”

李佑瞠目结舌,主动挥刀自宫的人或许有,但有这样自断生路的人么?姚庙祝是本县丝织业的协会会长角色,他捐的这五千也必定是丝织业机户们凑的银子。把现在的情况串联起来就是,首先江南生丝短缺,府城的同行纠集无赖来本县集市抢生丝;然后本县丝织业给县衙银子,求官府放纵府城同行,任由自己的生产原料被抢购,就算雷锋再世也不会作这样的好事罢?

“那姚庙祝还特意说,此事不能外泄,若是传扬出去,五千两银子就作罢。”陈知县补充道:“因为与你西水巡检有关,故将你叫来告知此事。”

说到五千两,李佑又发现还有个诡异之处,明明几百两就可以买通的事情,他们竟然出了五千直接送到知县这里。既说明了决心之大,更说明他们的收益不会小,就是猜不出这黑幕后有什么利益。

李佑还在皱眉苦思道:“这实在叫人看不懂啊。”

陈知县很不屑的说:“你做了官胸中便要有大格局,不要还像小吏一样斤斤两两的算计钻研,其实根本毫无必要劳神。无非是商人逐利,勾心斗角罢了,何况买卖生丝也无关什么县政大势,又不是打家劫舍杀人放火,你我何须为此费心?即便不明白,官府多得了五千税银总是好事,任他们如何跳梁那还是小丑。”

五千两不是小数目,陈知县倒不是贪图这些钱中饱私囊,但平白轻松得了去当税银上缴也是一笔政绩,何乐不为。虚江税银年定额十二万两白银(不包括粮),五千两相当于百分之四了。虽然以国朝制度,地方考核中钱粮一项只要完成定额就可,从来不鼓励多收,以免造成朝廷盘剥小民的印象。可实际上的潜规则里,多收多缴总是有加分的。

县尊都给面子解释到如此地步了,李佑还能说什么?只能放人了,但怎么个放法还是可以争取争取,现在是各方都求着他放人,要给大家充分沟通人情的时间啊,所以……

想至此李佑请求道:“下官再斗胆一次,请县尊准许迟两日再放人,此事也不差一日两日的。”

可叹李巡检刚才似乎还忠言苦谏知县不要养寇自重来着……

言犹在耳的陈知县一听就知道这厮意欲何为,拍案道:“岂有此理,汝欲养寇……携寇自重、待价而沽?”

李佑敛容正色道:“县尊休要误解下官,难道我是此样人耶?今日下午捉得人犯,本地无数百姓沿街叫好称赞。才隔一夜不经审问便放了他们继续作乱,岂不如同儿戏一般。敢问县尊,官府威望何在?黎庶将何以看待官府?况且只听过抓人迟则生变,未听说过放人晚了会出乱子。所以总要缓上一缓的,待风头过去才放人。”

说实话,李佑找的理由很对陈知县的心思,不愧是本县最了解知县的人之一。

果然陈知县听了便挥手道:“随你,能应付了姚庙祝即可。”在他看来,这些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

谈得夜色已深,李佑要走人时。

陈知县又吩咐道:“近日有两桩迎来送往的事情,卢尚书要回京了先不提。明日那老知府要派同知和几个法师来我县勘察祈雨事情,说不得需你露面。所以明日你且先在县里候着,到了后便一同去迎接。”

李佑答应下来后告辞了。

公事暂了,再忙私事。出了县衙,想到今夜终于可以不用守着木头的性福,李佑渐渐兴奋起来,先打发手下们找个空闲班房胡乱睡了,自己便进了官舍巷子,回寓所找小妾去也。毕竟他还是个处于血气最旺年纪,又食髓知味的十七八岁男子啊。

兴冲冲进了门,不顾小竹的鄙视目光,李佑将出来迎接的金小妾拦腰抱起,一边往屋里去,一边口里调情道:“小美人儿,老爷特意疼爱你来了。”

只听金宝儿在李佑怀里扭捏道:“老爷不要。”

“你不要我要。”李佑奸笑道。

“奴家今日来了月事,老爷也要?”

李佑一呆,颇有人算不如天算的凄凉,换了块木头那还是木头啊。

无奈洗漱上了床,金宝儿在李佑耳边说:“老爷忍不住便去厢房找小竹罢?”

“不忍摧残幼苗。”李佑叹道。

“其实老爷还有个去处。”

“哪里?”

“不是还有个老情人李姐姐呢。”

李佑听了大乐,伸手揽住金宝儿道:“照此说来,老爷我能去的地方多了去,全城妓家谁不欢迎我,即便是逢场作戏,我也是可以花街柳巷处处为家的。”

金宝儿翻身趴在李佑胸前说:“奴家不是说笑,李姐姐她……”说着欲言又止。

“她怎么了?又来求救了?”

金宝儿犹犹豫豫道:“不是说这个……她对老爷是真有情意的,心里真喜欢老爷的。”

向来对感情很迟钝的李佑顿时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笑道:“你不要拿这事乱说笑,老爷才不上当呢。”

金宝儿委屈道:“奴家真没有乱讲,这是真的。只不过她内心性子要强,嘴上不说。上回她来时,老爷不在,奴家问她,她尽管躲躲闪闪的也没否认。在奴家看来,什么求救求助的,她都是想亲近老爷罢了,这点奴家还是看明白的。”

李佑心里五味杂陈,两辈子第一次收到被喜欢的信息。

上辈子的世界里,喜欢这个词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更进一步的爱都泛滥的成灾了,喜欢这个词简直土得掉渣渣。那时的他是个平凡的内向宅男,偷偷喜欢过很多人,也期待她们会喜欢自己,但心里明白其实都是臆想,最后还没找到自己的幸福就挂了。

转生到这辈子是个出色的演员,在古装片场里演着一出又一出的人生戏剧,演的很投入很忘我。感情戏这种剧本,他觉得在戏里面里肯定会有的,但似乎不用当真罢,还是努力演好肉戏好了。

此时,关系最亲密的小妾突然告诉他,某个女人,也是有过最亲密关系的女人,真的很喜欢你。

第73章 名法纠纷

李佑晃一晃脑袋,把没必要的多愁善感驱逐出去,他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没有女人缘的宅男了,何苦纠结于过去不放,差点又让上辈子的潜意识主导了思维,心性还需磨练。

金宝儿问:“老爷发呆想什么?”

“老爷我才貌双全,事业有成,有人喜欢实属正常。”李佑颇为自得对金宝儿说:“你应为老爷自豪。”

“嗯。”金宝儿乖乖躺在老爷怀里不动了,其实心里在偷笑。

不过李佑仍觉察她今晚似乎有点怪,暗道莫非是吃醋?一边吃醋还一边给老爷牵红线,果然是古代特产的贤惠女子,我喜欢。

次日李佑起来,随便吃了几口早点,就去了县衙打转。不一会儿便得了消息,苏州府那边同知老爷今日早晨才出发,走的水路,预计傍晚时分才能到县城。

时间还早,那就暂时不用等了,得了空子的李佑闲极无聊的朝外走去,考虑是不是回巡检司过一过官瘾。

忽然看见刑房的江典史快步行来,对他抱拳为礼道:“李大人留步,一桩小官司与你有些关联,在下断不出来。恰好大人在县衙,烦请代为断一断。”

李佑被江典史这么一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