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校长,您要走了,我再干下去也没意思了,我也回家,我们流血打下的江山他们坐,居然连您都容不下,这还有没有天理了。”何应钦气极了,冲口而出。

“如果,我说如果的话,假如……,你能支持我吗?”蒋介石吞吞吐吐的问。

何应钦顿时明白了,蒋介石这是在问他如果他进行反击的话,一军会不会听他的。何应钦毫不犹豫的说:“校长,一军是您的,全军将士保证听从您的命令,绝无二心。”

何应钦深深的知道他已经与黄埔绑在一起了,黄埔兴,则他何应钦兴;黄埔衰,则他何应钦也衰。而黄埔系内蒋介石的地位目前无人可代。

放下电话,蒋介石看看冯诡,冯诡点点头:“何敬之是靠得住的,靠不住得失那些共产党员。你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党内的敌人,还有苏俄。”

蒋介石想想后说:“暂时还不能动他们,要动他们也容易,只要一道命令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扣押。”

聚贤德饭庄内,伍朝枢正在招待俄国顾问,酒桌上杯盘狼藉,他的秘书忽然进来,给他使个眼色,伍朝枢会意的点点头,过了会他站起来,装作出恭的样子出了包间的门,他的秘书随后跟着出来,两人没有说话,沿着过道转了两圈,拐进另一个包房,冯诡正坐在桌前自樽自饮。

第一部 黄埔风云 第四章 大革命风云 第三十节 中山舰(十一)

看到伍朝枢进来后,冯诡没有起身,只是向他点点头,伍朝枢也不以为意,径直坐到他的对面。

“时机成熟了。”冯诡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伍朝枢的面容露出激动之色。

“太好了,他要动了?”伍朝枢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杯酒,然后一饮而尽。

“还没最后下决心,还需要给他点压力,需要您来作。”冯诡轻声说。

“怎么放?”伍朝枢问。

“今天您宴请俄国人的事谁都知道,明天您再请校长办公厅的人,还有他的副官,在席上,您就这样说……”冯诡的声音更低了。

“你还不打算出面?”伍朝枢奇怪的问。

“这一步很关键,不能由我出面,他会怀疑的。”冯诡平淡的说。

伍朝枢闭上眼,在心里把计划迅速重新走了一次,感到还是没有把握,他有些不安说:“我感到还是没把握,他会相信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不过,这个机会难得,试试看吧。”冯诡面无表情的说:“明天有条苏俄运武器的船要到黄埔,有这个条件,可以为我们增加三分胜算,其他的也就只能听天命了。”

伍朝枢浑身一颤,感到一丝悲凉,谋划这么久,胜算依然这么小,……,愣了会,他不甘心的一口喝干杯中酒:“不能再等等吗?我们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

冯诡沉默着,他的眼光茫然的盯着墙上的仕女图,良久才说:“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冯玉祥顶不了多久,冯玉祥一败,苏俄人就会转而支持他北伐,他与季嘉山的矛盾就会淡化,所以我们必须试试,我算过了这件事就算不成,对我们俩的影响也不大,所有的判断都是他自己下的,我们只是引导他。只要我们俩不露面,以后就还能有机会。”

伍朝枢凝重的看看他,终于点点头,然后一言不发起身就走,冯诡双手是端起身前的酒对着对面的空位作个敬酒的姿势,然后一饮而尽。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他们的计划并不完美,在最关键的一环,即促使蒋介石动手的理由并不充分。

但一个意外却帮了他们的大忙。

广州水面的治安状况很差,时常有水匪海匪劫掠过往船只,这些水匪船匪的组成很复杂,有些是散落的军人,有些是帮会成员,还有兼职渔民,通常商船和客轮是他们下手的目标,他们作案时呼啸而聚,案后或躲往香港或藏在澳门,广东历届政府都无法根除这些人。只好在重点水域加强巡逻,为重要船只派军舰护航。

也就在聚贤德的阴谋进入最后阶段时,一群水匪抢劫了从上海开往广州的外轮定安轮,该船停泊在黄埔上游等待救援,这让黄埔军校办公厅主任孔庆浚命令黄埔军校派舰保护,可黄埔军校无舰可派,于是联系军校驻广州办事处,广州办事处主任欧阳钟亲自到海军局交涉,由于李之龙不在海军局,海军作战科科长邹毅只得承诺派两艘军舰到黄埔,归黄埔军校调遣,但邹毅又生命必须得到局长李之龙的同意,欧阳钟又到文德楼找李之龙,可李之龙还是不在家,只有夫人潘慧勤在,欧阳钟只好留下一封书函,称奉蒋校长命令派军舰两艘赴黄埔,听后校长调遣,又留下了邹毅的书信。李之龙回来后,看了欧阳钟于邹毅的信,便命令中山舰开往黄埔。

中山舰到了黄埔后,舰长章桐到军校报道,军校秘书长季方派副官黄珍吾与其接洽,随后又向教育长邓演达报告,邓演达事前并未听说此事,但此刻听说是奉蒋介石的命令,便命令中山舰留在黄埔等待命令。

于是一起正常的军舰派遣在各种因素的配合下终于演变出影响近代历史发展的中山舰事件。

十九日下午,蒋介石刚回到家中,陈洁如便迎上前问:“你今天是不是要去黄埔?”

“是的,你问这个做什么?”蒋介石奇怪了,陈洁如年青贪玩,很少问他这些事。

“和汪先生一起去?”陈洁如先没有回答蒋介石的问题,而是继续问。

“没有,他没有约我。”蒋介石也没在意,随口答道。

“可是汪夫人说她先生要与你一起去,而且还问你在那个码头上船。”陈洁如这才说出她心中的疑虑,陈壁君瞧不起蒋介石,在陈洁如面前也趾高气扬的,陈洁如对她很是厌恶。

蒋介石拧眉瞧着陈洁如,陈洁如又补充道:“汪夫人今天打来五六个电话,都问的同一件事,她什么时候这样关心你,我看今天你最好不要去黄埔,那都不要去。”

以前陈洁如不关心政治,偶尔问问也是因为好奇,但蒋介石广州两次遇刺把她吓坏了,也因此逐步开始留心蒋介石身边的事,近期蒋介石的烦恼当然瞒不过她了。

“不行,晚上还要开会。”蒋介石想想后摇头说。

“那就改期,我给他们打电话。”陈洁如说着就去打电话,打完电话不久,蒋介石正在换衣,电话铃又响了。

陈洁如拿起电话,只听了一句便说:“你等会。”说完把电话递给蒋介石,蒋介石接过电话,是李之龙打来的。

“校长,我是李之龙,苏俄顾问提出要参观中山舰,如果校长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命令中山舰返回广州。”李之龙的声音透着热情,他答应庄继华后就一直留心,期望与蒋介石恢复关系,现在有个机会他当然不愿放弃。

“开回去?开回去就开回去吧,中山舰现在在那?”蒋介石似乎很随意的问。

“在黄埔啊,昨天就去了。”电话里李之龙明显一愣,不是蒋介石的命令吗?怎么他不知道。可没容他多问,“哦,那你就开回去吧。”蒋介石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中山舰去了黄埔,没有我的命令就去了黄埔,这是怎么回事?去不告诉我,回来却又要向我请示,这时为什么?蒋介石越想越不对,他感到前些日子中那种隐约的担忧在逐渐变成可能。

“今天,你那都不去,就在家里。”陈洁如看着沉思的蒋介石,她也感到恐惧。

正在蒋介石疑虑重重时,陈立夫从外面进来,他是来送情报摘要的,蒋介石暂时放下心中的疑虑,亲热的招呼他坐,陈立夫坐下后欲言又止,蒋介石有些奇怪便问他有什么事。

“三叔,您是不是要去俄国?”陈立夫一开口就让蒋介石大吃一惊。

“没有的事。”蒋介石断然否定。

“可我听说您要去俄国,船票和护照都准备好了,这几天就要走。”见蒋介石否认,陈立夫立刻感到里面有问题。

“你从哪里听说的?”那种疑虑又从蒋介石脑海里冒出来来了。

“伍朝枢那里,他说昨天请苏俄顾问吃饭,席间苏俄顾问透露的。”陈立夫答道。

蒋介石顿时毛骨悚然,他想了想把胡靖安叫进来对他说:“请冯先生过来。”

冯诡住在蒋介石的家中,由于要避嫌,他与侍卫副官们住在别墅的另一边。不一会,冯诡来了,他听了蒋介石和陈立夫介绍的情况后,他心中兴奋异常,他完全没想到当初的顾虑居然如此巧合的弥补了,简直是天衣无缝,他强烈压抑自己的情绪,假作沉思片刻想好措辞后才对蒋介石说:“看来有人是想东施效鼙,效法校长处理王东城之举措!”

冯诡的一句话让蒋介石顿时有拨云见日的感觉,把所有的事情连贯起来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了;中山舰到黄埔,他要去黄埔开会,在黄埔将他绑架上中山舰,然后送上苏俄的船;这也是为什么陈壁君一再确认他去不去黄埔,在他确定不去黄埔后,以为阴谋败露,李之龙便故意向他请示要调回中山舰,这是要消灭证据。

蒋介石想通后又惊又怒,咬牙切齿地骂道:“娘西匹!汪精卫要动刀。娘西匹!”

冯诡趁机说:“校长,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蒋介石摆摆手,他现在脑子很乱,冯诡有些着急,他张口就说:“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校长!”

蒋介石知道冯诡的意思,想通之后他第一反应就是调兵,但随即他有否定了这个想法,一军的主力在潮汕,虽然二师虽然在广州,石龙还有新成立的二十师,但李济深的部队也有两个团在广州,谭延恺朱培德的部队近在咫尺,真要打起来他不一定能赢,更主要的是,他一直宣扬革命,因此一军上下深受革命思想影响,如果不能站住法理,部队思想必定陷入混乱,其中明的暗的共产党员必定起来作乱。

蒋介石左思右想感到还是不能动手,他长叹一声,痛苦之极的说:“我们去汕头。阿凤,你留在广州,他们还不至于对付立个妇道人家。”

冯诡大惊:“校长绝对不能去汕头,躲是躲不过去的!”

蒋介石又犹豫一下,最终还是说:“我先过去,立夫跟我一起走。”

蒋介石不想陈立夫留在广州,他担心陈立夫会受到牵连,冯诡气得直跺脚,他冲着蒋介石大叫道:“你去了汕头,还能回来吗?”

当这时蒋介石心神已乱,顾不上细想:“我虽然发现他们的阴谋,但别人不知道,我若调兵形同造反,他们就由更有理由了。”

“与其躲到汕头不如就待在这里等他们来,汕头决不是避风港。”冯诡坚决不让他走,他没想到蒋介石居然如此软弱,刀架在脖子上了也不敢反抗。

陈立夫也说到:“我们为什么要走,三叔,你革命这么多年,他们为什么要对付你,北伐有错吗?坚持总理的思想有错吗?就算对付他们,也是他们有错,难道官大就正确?”

陈立夫的话触动了蒋介石,他停下来,反复思考,冯诡和陈立夫没再说话,他们坐在一旁静静的等待蒋介石的决策。

夜幕咽下最后一丝夕阳后,蒋介石站起来说:“把刘峙叫来。”

冯诡心中狂喜,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蒋介石绝不会是叫刘峙来喝茶。他急忙走到电话机面前,拿起电话,他的手在轻微的发抖。

一个多小时后刘峙赶到东山蒋介石家中,他一进门蒋介石就对他说:“共产党阴谋发动叛乱,我要平叛,你愿不愿意跟我走?”

刘峙震惊之余不及细想立刻答道:“二师官兵永远追随校长,忠于校长,我刘峙愿为校长肝脑涂地。”

“好!”蒋介石冷静的说:“你现在回部队,立刻戒严,把部队里的共产党员全抓起来,在夜里十点把部队调进城,先把工人纠察队包围缴械,派部队接管中山舰,包围苏俄顾问驻地,他们的卫兵全部缴械,文德楼,……,包围文德楼,……,用一个团占领观音山,并建立阵地。指挥部设在造币厂。”

待刘峙走后,蒋介石又对陈立夫说:“立刻给何应钦发报,命令他扣押一军中所有共产党员,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另外命令二十师钱大均,扣押所部共产党员,部队立刻向广州靠拢。所有电报均属十万火急。”

随后蒋介石又打电话叫来欧阳铬和陈肇英,命令他们执行逮捕李之龙的任务。

二十日凌晨,寂静的广州街道,酣睡中的市民们没有发现街道上走过的一队队士兵,士兵在安静而快速的运动,没有人说话,只剩下脚步的沙沙声,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当天色大亮姿势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了。

第一部 黄埔风云 第四章 大革命风云 第三十节 中山舰(十二)

夜幕下,文德楼里两个人值班的警卫人员在昏暗的灯光下无聊的闲聊,文德楼警卫对是在廖仲恺遇刺之后成立的,属于内部保卫局管辖,不过从成立以来最大的事情就是上次庄继华硬闯文德楼,长期无事,警卫们难免懈怠没有注意到楼外轻微的脚步声。直到楼门传来怦怦的敲门声。

警卫出门后在路灯的照耀下隐约看见栅栏门外隐隐约约站着几个穿军装的人,领头的还带着大沿帽。

“你们找谁?”

“海军局的,有急事,找李之龙局长。”来人在门外说。

警卫借手电光往外照照,强烈的光线让前面的两人抬手挡在眼前。

“照什么照,我是欧阳铬,快开门。”欧阳铬不耐烦的叫道。

警卫嘟囔道:“这么晚了还来。”

他刚打开门就立刻被两个士兵逼住,欧阳铬和陈肇英带着五六个士兵就往上走,警卫大惊,刚要叫,随即被一双大手捂住嘴巴。

“兄弟,没你的事,我们只是奉命行事,一会就完。”摁住他的士兵低沉的对他说。

随即被堵上嘴押进警卫室,进门后他发现另一个同伴也同样被堵着嘴,双手反绑蹲在墙角,他们的枪也放在桌上,两人互相都从对方眼中看到焦急和羞愧。

一会他们听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接着就是一个愤怒的声音:“欧阳铬,你这是假传命令,我要看校长的手令。”

“欧阳铬,你要对你做的事情负责。”

“李之龙,李大局长,安静点,别打扰人家睡觉,”欧阳铬的声音包含着得意:“没有校长的手令,我怎么敢抓你。”

透过人缝,警卫看见平常很神气的海军局局长李之龙穿着内衣五花大绑的被几个士兵押下楼。

声音渐渐远去,几个士兵解开绑着两人的绳子,也没说什么就走了,两个警卫互相看看,默默的把枪别再腰间。

“你看着点,我去通知陈书记。”

陈延年的办公室里气氛沉闷,所有在家的负责人都被招到这里召开紧急会议,可是从会议开始到现在谁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好在电话没断,陈延年向外连打几个电话了解情况,除了知道苏俄顾问团也被包围了,省港罢工纠察队被军队包围外,其他一无所知。

“汪精卫怎么说?”陈延年刚放下电话,邓中夏就着急的问。

“他不知道。”陈延年沉闷的说。

抓捕李之龙,包围文德楼的都是一军二师的部队,其他各处反应都是二师的部队,工人纠察队不愿缴枪,已经与军队对峙起来。

陈延年掐灭手中的香烟,抬头问周恩来:“你回来之前,潮汕的何应钦有没有什么异常举动?”

周恩来是今天下午才回到广州,回来后才知道是要他向蒋介石解释李浩一散发传单的事;周恩来想想后很肯定的说:“没有,一点异常都没有。”

见众人怀疑的目光没走恩来又解释道:“如果蒋介石要针对我党,那么必定会先解除蒋先云、金佛庄他们的职务,而且一军中有两个团控制在我党手中”

“蒋介石不会在发动之后再抓他们吗?”黄明诚不认同他的判断。

“这两个团的各级军官都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骨干士兵也倾向我党,除非把他们包围缴械,否则这两个团就是我们的。”周恩来很笃定的说:“可要作这样的事,必然有军队调动,党在我走之前,军队没有调动的迹象。”

“那蒋介石究竟是为什么?包围顾问团,包围文德楼,他想作什么,造反?!”扬匏安想不通,他在政府里面事前也没发现一点这方面的痕迹。

“我们这样不是办法,我看我去见蒋介石,当面问问他,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周恩来站起来说道。

“这样也好。”陈延年表示赞同,当他看看楼外又皱起眉头。

“我还是一军政治部主任,他们大慨不会拦我。”周恩来说。

“嗯,小心点。问清楚后打个电话回来就行了。”陈延年说,这是让他在事情没平息前,不要回来,周恩来明白的点点头,他没有看一边的爱妻,头也不回的走了。

“站住!”

周恩来刚出文德楼迎面就是一声呵斥,他稳稳的站在原地,看着对面的军官,那个军官迎上前来,边走边说:“回去,不准出去。”

“我是一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周恩来冷冷的问:“报上你的姓名和部队番号?”

那个军官闻听立刻立正向他敬礼:“报告周主任,卑职二师四旅十一团XX营XXX连连长黄埔二期王运科。”

“王连长,今天出什么事了?”周恩来换了个口气问道。

“共产党策动海军叛乱,我们奉命平叛。”王运科大声答道。

“叛乱?”得知消息的周恩来大惊,但他知道这肯定是没有的事,共产党要作这样的事情,他这个军委书记不可能不知道。

周恩来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了,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蒋介石彻底倒向右派了,此时他想起了那个人说的别人拿着刀你至少应该拿根棍子,可现在这根棍子太远了;自己太蠢了怎么会给蒋介石骗了呢,要是因此中共广东区委遭到覆灭……,党的损失……,他不敢再往下想了。

“我要见蒋校长,他现在在哪里?”周恩来心念电转间决定还是先见见蒋介石问清情况。

“校长在造币厂。”王运科答道。

周恩来点点头,心情沉重的上了车,他的几个卫士也随即跟着上车了。

行动开始后,各处顺利得让蒋介石惊讶,中山舰的士兵大部分都在睡觉,陈继承很顺利的就把舰长章桐抓来了,等李之龙也在家里被抓住,指挥部的军官们笑逐颜开,但蒋介石的心却一点一点的往下沉。

不管是准备叛乱还是叛乱未遂,他们不可能没有一点准备;蒋介石开始认识到自己上当了,可他怎么也没想明白问题出在那里,现在他没有退路了,只有继续走下去。

蒋介石心情复杂的接见了周恩来,周恩来神色冷峻见面就质问蒋介石到底发生什么事?为什么要包围文德楼?为什么要缴纠察队的械?为什么要包围苏俄顾问住宅?为什么要逮捕李之龙?他的行为有没有得到军事委员会的批准?

面对周恩来一连串的质问,蒋介石咬牙顶住:“李之龙阴谋策动海军叛乱,逮捕他我的命令,之所以包围文德楼和工人纠察队是为了防止意外。”

“那么苏俄顾问呢?”周恩来沉着脸问。

“没有季嘉山的支持,李之龙敢吗?”提起季嘉山蒋介石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三个字他说的咬牙切齿。

“中山舰是怎么调动的,谁下的命令,这很容易查清楚,但蒋校长,你擅自调动军队,包围文中共区委和苏俄顾问驻地,是对总理的三大政策的背叛,现在我代表中共要求你撤销对文德楼和工人纠察队的包围。”有苏俄顾问参与?周恩来不敢确定是否真有此事,他先提出解除包围,给同志们争取撤退的时间。

“事情还没完全弄明白之前,我不能接受这样的要求。”蒋介石表示拒绝。

“中山舰你不是已经接管了吗?”周恩来说道:“李之龙和章桐也被你抓了,为什么还要包围文德楼和工人纠察队?”

“现在还不清楚还有哪些人参与了,等查清楚了,包围自然解除。”蒋介石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他现在不敢让步。

周恩来和蒋介石激烈争论时,城外二十师的先头部队在庄继华的率领下经过四个小时的强行军赶到瘦狗岭,到了瘦狗岭,庄继华就把部队交给副团长熊绶云,自己带了一个连进城了。

在赶到造币厂时,周恩来正与蒋介石相持,谁也不肯让步。听到庄继华前来报道,蒋介石稍微一愣,随即让他进来。

“报告校长,学生率二十师先头部队二十四团已经赶到瘦狗岭,学生前来请示任务。”进门后庄继华就大声向蒋介石报告。

“这么快。”蒋介石有些吃惊:“你那个团就驻防瘦狗岭,不用再进城了。”

“是。”

答应归答应了,但庄继华站着没动。蒋介石见他没走略想想就明白他有话说。

“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吧?”

“学生没有想法,只是想问问,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为什么要扣押共产党员?我问了钱师长,他也纳闷,部队虽然来了,但……思想波动很大。”庄继华谨慎的选择措辞,他当然清楚中山舰事件无可避免的发生了,自己付出的心血全部打了水漂;蒋介石面临选择,他也面临选择。

庄继华沿途都在想,要不要提醒中共,必须展开反击,现在进行反击击败蒋介石的可能性非常大,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就再也没机会了。可进城之后他就决定随机应变,他认为这是唯一的办法,因为反击不反击不是由中共说了算的,决定权在苏俄顾问手里,更远点是在共产国际手里,共产国际怎么想他无法左右。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中共反击,他可以配合;反之他也安全。

这个他唯一熟悉的历史事件中,历史书上好像说的是由于执行了妥协退让政策,最终让蒋介石得逞了,可现在多了他这支蝴蝶,历史会改变吗?庄继华不知道,他只有等。

蒋介石也知道扣押军中的共产党员必然引起军中混乱,可是由于时间紧迫,他也没办法详细说明,二十师的思想波动大,恐怕何应钦那里的思想波动更大,那里的共产党员更多。

“季嘉山勾结李之龙,阴谋策划海军叛乱,绑架本校长,现在他们均已被捕。”蒋介石简单的对庄继华说:“扣押军中的共产党员是为了防止意外。”

庄继华大声答应道:“学生明白了。”说完转身就走。

庄继华的举动反让蒋介石意外,他是了解庄继华的,原以为庄继华肯定又要搬出国共合作是国民革命的基础,国民党和共产党是国民革命的两块基石等等理由来劝自己,没想到庄继华居然一言不发。

就在庄继华要走出门口时,蒋介石开口把他叫住。

“文革,你等等,”庄继华停下脚步,转身看着蒋介石:“请校长指示。”

“你这个连就不要回去了,留在这里听我的调动,你也不要回去了,留下来担任我的临时助理,派人去告诉熊绶云,瘦狗岭由他负责。”蒋介石想想后说,他感到这件事中的疑点太多,他需要有人帮他分析分析,另外,闯下这么大的祸也需要有人帮他收拾,虽然他还不承认,可他心里已经明白,叛乱是不存在的。

庄继华沉默会说:“是。”

周恩来冷眼旁观,从他们对答中他知道潮汕那边肯定也是同样的,共产党员全部被扣押,只是不知道那两个团的情况如何了,阴郁中他又看到一丝希望,庄继华回来了,他在这个时候回来,肯定不仅仅是为了请示任务。

第一部 黄埔风云 第四章 大革命风云 第三十一节 妥协(一)

灯光下庄继华的神色疲惫,虽然经过整理浑身上下也明显看得到泥印,马靴上的泥土也没有擦干净,蒋介石心中有些感动,不枉自己对他的栽培。

“赶了这么远的路,让部队好好休息,尽快恢复体力,你也整理一下,然后再过来,脏得不成样子了。”蒋介石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是,谢谢校长!”庄继华向蒋介石和周恩来行礼后转身出去安置部队。

庄继华的背影消失后,蒋介石转头看着周恩来,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周恩来知道那是在向自己示威,他不动声色的说:“我要见见李之龙。”

“不行,未审问完之前,谁也不能见他。”蒋介石的态度很强硬。

“李之龙是本次事变的关键,对他的审讯应该有国民政府进行,不能由你单方面进行。”周恩来抗议道。

“交给你们,还能审出结果吗?”蒋介石冷冷的说:“上次,你们的人散发反对我的传单,陈延年对文革说你们会严肃处理,可是到现在也没见结果,李之龙交给你们……”蒋介石从鼻孔里发出两声轻蔑的响声。

周恩来闻言猛地从兜里掏出一张纸,用力拍在桌上:“我们早就处理,我从潮汕回来就是为了向你通报这事。”

蒋介石疑惑的拿起来,上面一行大大的红字:“关于李浩一同志的处分决定”,下面是对李浩一错误行为的简单叙述,最后一段话是:“……鉴于李浩一同志的错误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共团结,破坏了党的政策,经区党委会讨论,撤销李浩一同志中山大学团委书记职务,留党察看一年以观后效。”

下面是年月日,从时间上看是在事情发生的第三天,这让蒋介石有些意外,他原以为陈延年也就是说说,庄继华年青上了他的当,没想到共产党方面还真的处理了,而且动作很快,处置也很重。

“为什么要你来通知我?因为你是我的部下,足见你们心虚。”蒋介石开始强词夺理,他不是不知道共产党让周恩来来通报的目的,可他现在必须把屎盆子扣在共产党头上,为自己争得合法的名义。

周恩来怒极反笑,可他不能这样一走了之,蒋介石现在没下令对文德楼展开屠杀不代表待会不下令,他必须为同志们争取时间。

……

……

庄继华出去后就找到陈立夫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而此时陈立夫也感到事情不太对,这不象是叛乱的样子,他把自己的疑问向庄继华和盘托出,然后才担心的问。

“文革,我先在是有些糊涂了,当初怎么看怎么都象是叛乱,可现在……”

“立夫,不要瞎想,校长怎么说就怎么作,现在它是叛乱也是叛乱,不是叛乱也是叛乱了。”

庄继华的话让陈立夫迥然而惊,他很懂事的点点头:“对,对,这就是叛乱,幸亏校长英明,及时发现。”

庄继华现在心情很复杂,他不知道蒋介石要把这事做到何种程度,史书上说蒋介石最后还是保持了国共合作,可现在怎么有点不象,否则他可以答应周恩来的部分条件,比如撤围文德楼,围住文德楼完全没有必要,那里除了中共广东区委外,没有武装。

回到房间,周恩来和蒋介石依然僵持,庄继华悄悄找个角落听他们争吵,他现在不敢插话,危机之中稍有不慎立即万劫不复。

天色渐渐发白,黎明就在眼前,汪精卫在家里坐卧不安,他昨天接到陈延年的电话后立刻派人出去查看,可不久就发现他的家也被包围了,这让他勃然大怒,他给蒋介石打电话,蒋介石只是淡淡的告诉他,有人阴谋叛乱,事起仓促,不得不断然处置,然后就挂断电话,再也不接他的电话。

汪精卫本就在生病,激愤之下,病情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