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投机者-第5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功接近了他。
“中岛君,御前会议有什么结果?”
“问问大臣阁下不就知道了。”中岛康健脚步不停边走边说,两军官的神色尴尬的目送他离开陆军省。
出了陆军省,中岛康健停下脚步扭头看看陆军省,每次离开这个院子,他都感到异常的轻松,连呼吸都顺畅了许多。这所院子有种陈腐的僵尸味,好像积攒了几百年。
这股陈腐的僵尸味是从何而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里聚集的。院子里的所有人似乎都陶醉在这股味道中,就算他自己也曾经沉醉其中。
幸运的是,现在他醒来了,并开始厌恶这股味道。当然,这是秘密,绝对不能被外人知道的秘密。
“哇塞,中将阁下,您看上去真是太漂亮了,简直可以比得上森兰丸了。”
立高之助看到穿着崭新中将军装的中岛康健装模作样的叫起来,森兰丸是战国时期著名美男子,也是一代枭雄织田信长的“爱人”。
立高之助的嘲讽却让中岛康健感到顺耳多了,比那个院子内的那些恭维要顺耳得多。
“要不要来两斤。”立高之助用脚踢踢面前的筐,继续调侃道。
“得了立高君,我可是中将,不是伙头兵。要做生意,你得去找他们,”中岛康健笑了笑,低头看了看框内所剩无几的菜:“你的货好像少了点。”
“已经不算少了,够东京一家人吃两天了。”立高之助说着走到他面前,双手扶着他的肩:“很高兴你能从满洲回来,战无不胜的支那将军没能将你留下,恐怕将来是他在这场战争中最遗憾的事。”
中岛康健微微摇头:“您太高看我了,恐怕这场战争中,我还上不了支那将军的赌桌。”停顿下,他又微微一笑:“不过,你能这样说,我还是很高兴。”
“不识抬举的东西,”立高之助将筐挑起来:“既然回来了,我请你喝酒。”
“你还有酒?”中岛康健有点意外:“整个东京都找不出几瓶酒,你怎么会有酒?”
立高之助诡异的一笑:“跟我来吧。”
由于粮食紧张,政府下令禁止用粮食酿酒,清酒已经是千金难求,就连军官俱乐部也不再提供酒精类饮料。立高之助居然说他有酒,这让中岛康健很是惊讶。
军人在战争中总是能吸引很多目光,特别是在日本这个好战的国家内。路过的人纷纷投来奇怪的目光,这对组合有些奇怪,一个严整的军装,肩上金星闪闪;另一个挑着担子,一个筐里还有些菜,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呵,看来和你走在一起,给我添了不少光彩。”立高之助今天似乎吃了药,总是在不断嘲讽挑衅。
中岛康健也不生气平静的说:“怎么心态不平衡了,要不咱俩换换。”
“想得美,”立高之助一笑摇头说:“唉,你可是刚得了勋章的英雄,这就想打退堂鼓,也太对不起那块勋章了吧。”
中岛康健鼻孔轻轻哼了声,不提这块勋章还好,提起这块勋章他便有气。他还在朝鲜时,军部便将勋章送来了,冈部直三郎还特地为他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可中岛康健打心眼里不认为自己该得勋章,授勋仪式一结束,便再也佩过这块勋章。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一章 朝天阙 第八节 日薄(四)
立高之助好像知道中岛康健承受刺激已经到临界点,也不在刺激他,开始唠叨生意起来,大批东京市民逃往农村,工厂被烧毁,失业人数众多,很多人沦为赤贫,居无片瓦,家无隔夜之粮,工业品有异常昂贵,买不起农药化肥,粮食产量不高,交给政府后便所剩无几。
中岛康健默默的听着,没有插话打断,立高之助的话更加证实了他的判断,无论是国力还是民力,日本都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很快便到了立高之助的住处,石川太太和中村太太都在家,她们原来的工厂都在大轰炸中被烧成灰烬,俩人也再没有找到工作,现在只能从社区领些布料回来加工,赚些生活费,田边也同样不在家,他总算找到一份工作,在邮政局当送信员,每天骑着辆浑身上下叮当响的自行车满街跑。
远远的就听见孩子们的欢闹声,立高之助刚踏进院子,石川一郎便一头撞到他身上,立高之助乐呵呵地笑道:“嘿,嘿,嘿,小心了,小心了。”
中村夫人看到立高之助身后的中岛康健,她恍惚还记得这个军官曾经来过家里,连忙招呼孩子们到别处去玩。
石川太太还好,除了没有正式的名分外,几乎就是以立高太太的身份出现;中村一家则不然,完全是因为立高之助好心的原因才让她们住在这里,甚至没有收她们的房租。
石川太太迎出来,就像妻子迎候丈夫一样,立高之助将挑子放下,吩咐石川太太将菜收起来,请中岛康健到客厅坐。
“看来还是你有先见之明呀。”中岛康健没有进屋,而是站在门廊四下打量,小院与初见时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整个院子除了对着大门的中间留出块空地供孩子们玩以外,其他部分都充分利用,种上各种蔬菜水果,院子里原来那颗树甚至都被换成了两株,四周靠墙架着一溜木架。
“哦,那是苹果树,要明年……,好像是后年才能结果,到时候来吃苹果吧。”立高之助见中岛康健打量着院子里的两株树。
“这院子被你利用得够充分的,不愧是华北双星之一,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
“你这是夸我还是夸你自己?”立高之助说着从厅里出来,一手拎着酒瓶,一手拎着两个酒杯:“支那人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咱们俩投机,下酒菜就以话为菜。”
中岛康健哈哈一笑,脱下军帽放在一边,跪坐在门廊上的小方桌边,将钱包拍在桌上,冲正在收拾的石川太太叫道:“石川太太,去买点下酒菜,免得有人说我尽蹭酒。”
石川太太一笑:“哪能呢,中岛君,您等会,我马上就来。”
立高之助却抓起中岛康健的钱包扔给她:“趁他没改主意,赶紧去,这家伙是个富翁,这些年攒的军饷够我们花两年的,记着,别给他省钱,你想吃什么就买什么,顺便给孩子买点糖和牛奶,一郎身子太弱,得补补。”
石川太太噗嗤一笑将钱包揣进怀里:“好嘞,我这就去,你们慢点喝。”
石川太太匆忙出门,立高之助将酒瓶打开,一股浓烈的酒香在院子里弥漫,中岛康健深吸一口,闭着眼睛说道:“葡萄酒,嗯,好东西,好东西,你那弄的,不是说喝完了吗。”
“这是自己酿的,武藤章那家伙帮我弄了几十斤葡萄,我酿了一些,就想着你这家伙回来,咱们好好喝一通。”说到这里,他压低声音:“武藤章那家伙来了好几次,我都没拿出来,每次都让他自己带酒。”
看着立高之助的表情,中岛康健禁不住乐了,其实他也不喜欢武藤章,不过这家伙就像贴膏药,沾上了就甩不掉。
“他经常来吗?”
“有时候一天来两次,有时候两三天也看不到人影,这家伙脑子整天不知道在想什么,充满悲观绝望,老在我面前抱怨,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出来了。”立高之助嘴角又露出一丝嘲讽。
中岛康健也不由一笑,这就是他喜欢和立高之助在一起的原因,他不像那些军官那样古板,说话风趣幽默,却往往又包含深意。
联想到立高之助面临的嫌疑,中岛康健认为立高之助怀疑武藤章是有意泄露这些情况。既然武藤章不怀好意,他也趁机敲诈下,让武藤章弄些粮食酒之类的东西。
“看来你玩得挺高兴的,”中岛康健大有深意的说:“脱下军装就不用烦心了,说实话,我还真羡慕你。”
立高之助举手向中岛康健行礼:“报告中将先生,本区国民义勇队第二十三小队小队长向您报告,本小队共有士兵两百六十人,其中女人一百七十一人,男人八十九人,年龄最大者七十二岁,最小者八岁,持有武器,明治大帝时期前膛燧发枪三十二支,木棍两百二十八支,刺刀七十九柄我们将坚守本街区,将来犯之敌全部消灭。”
中岛康健楞了下,随即摇摇头,整个国家被组织起来了,不管是男是女,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全部参加国民义勇队。当盟军进攻时,这些人就用这些血肉之躯,去阻击支那人的坦克装甲车,与武装到牙齿的支那军队作战,结果会是什么,不想便知。
“疯了!”中岛康健将杯中酒一口喝干,重重的将酒杯砸在桌上。
“轻点,轻点,别弄坏了。”立高之助故作不满的瞪了他一眼。
“这样下去,整个民族都要灭亡。”中岛康健恨恨的说。
“不会,不会,”立高之助说:“至少,我这个小队不会,我打定主意,支那坦克如果来了,我们就躲起来,支那步兵来了我们就逃跑,向美国人投降。你不会认为我很胆怯吧。”
中岛康健摇摇头叹气道:“也只能向美国人投降了,我们在支那杀了太多支那人。”
立高之助也叹口气,他当然知道,中岛康健已经被中国宣布为战犯,他指挥的第五师团在第二次津浦路作战中,强渡黄河,千里跃进,一路从北杀到南,沿途欠下无数血债;在华北会战中,南下途中,再度欠下血债。
中国人已经不可能放过他了,战争一结束,他便要逃亡。
“你还好,没有到基层担任师团长。”中岛康健说。
“我是用笔杀人,是一种高层次的犯人,不过,”立高之助左右瞧瞧压低声音说:“很难说,七三一部队,战后会牵连很多人,我在关东军服役的时间很长。”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铃声,立高之助笑道:“田边君回来了。”
果然是田边推门进来,田边穿着一身邮递员装束,推着自行车便进来了,他抬头看到中岛康健很高兴的向他大声招呼,然后将自行车停在一边,走到水龙头,美美的洗了把脸,将外衣脱下来,拍拍身上的灰才过来。
“去去,一身汗臭,赶紧去换身衣服。”立高之助伸手要赶走他,田边嘿嘿一笑,跪坐在旁边。
“你总算把这几瓶酒拿出来了,中岛君,还是你的面子大,我和武藤君说了好几次,他都没拿出来,每次都让武藤君自己去找酒,把武藤君气得赌咒发誓,再也不替他弄葡萄了。”
立高之助冲中岛康健眨眨眼,俩人同时哈哈大笑,田边看着他们有点莫名其妙,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
“怎么样?今天情况怎样?信都送完了?”
“怎么可能。”田边摇头说:“好多地方都找不到了,就算找到,人也找不到,每天这样的信一大堆,谁知道他们是活着还是死了。”
每天都有很多信从各地飞到东京,查询亲人的境况,可东京大部分市区已经被焚毁,死亡人数高达几十万,活着的也逃到乡下去了,这些信要么找不到地方,要么找不到人,邮局积压了大批信件,无法送到目的地。
“山穷水尽了。”立高之助叹口气,如果说在军队感觉还不明显,这段时间的平民生活,让他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日本已经山穷水尽了。他以前估计日本还能顶一年,现在看来最多半年。
“中岛君,前线如何?”田边眼中闪过一丝热切,没有顺着立高之助往下说。
“前线?”中岛康健轻轻哼了声:“很好,很平静,关东军非常安全,因为支那人并不想进攻朝鲜,冈部将军也没有反攻满洲的打算,前线现在应该很平静。”
“哦,为什么?支那人为什么不进攻朝鲜?”立高之助皱眉问道。
“为什么?这还用问,”中岛康健自嘲的笑笑:“支那人就算打到海边,又能怎样?他们没有海军,他们现在在等美国人,就算要在日本登陆,也可以在山东集结部队,犯不着进攻朝鲜。”
立高之助迟疑下点点头:“你说得不错,是不用进攻朝鲜,那……,他们会在日本登陆吗?如果登陆,会选择那里?”
中岛康健摇摇头:“这就不知道了,日本是岛国,到处都可以登陆,没有联合舰队,根本没办法守。要是,要是我的话,先拿下冲绳,打通与支那的联系,接下来分割四岛。”
说到这里,中岛康健双手一摊,那意思很明显,那时候日本就是案板上鱼,想怎么宰就怎么宰。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一章 朝天阙 第八节 日薄(五)
田边呆了一会才不甘心地问道:“联合舰队应该可以阻止美国太平洋舰队吧。”
中岛康健淡淡的摇摇头:“如果能,塞班岛现在就应该还在帝国手中,而不是在美军手中,传说山本大将在战争之前就说过,如果与美国发生战争,第一年可以占优势,第二年形势持平,第三年我们就将陷入被动。”
“山本大将真有远见呀。”立高之助叹道,指挥联合舰队的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因为成功袭击珍珠港而获得无上荣耀,不过日本人也忘记了,山本五十六在随后的珊瑚海和中途岛犯下的严重错误。
三人默默的喝着酒,中村太太端来两盘小菜,很快石川太太也回来了,她也买了几样小菜,东西也不多,也就是花生鱼干之类的东西,没有其他东西。
女人们离开后,酒桌上又陷入沉默,各自想着心事,立高之助的心情最简单,他的使命已经结束,现在就等战争结束,战争一结束他就回朝鲜,回到已经离开十几年的家乡。
可惜的是这个愿望他一直没实现,战后立高之助因为策划推动对苏战争,受到苏俄政府通缉,被战犯法庭确定为战犯,庄继华将他保护起来,隐居中国,终其一生未能返回朝鲜。
中岛康健同样被确定为战犯,远东军事法庭认为他要对第五师团在战争中对平民的杀戮承担责任,判处无期徒刑。
田边同样被战犯法庭宣布为战犯,为他在关东军服役期间的一系列行为负责,远东军事法庭判处其五年有期徒刑。
田边注意到立高之助的目光望着北面,他心略动:“立高君,怎么想去朝鲜了?”
立高之助轻轻摇头:“去那做什么,我是在想支那将军,这个帝国最大的对手。”
田边和中岛康健默不作声,庄继华这个名字已经成了帝国将领的噩梦,从松井石根到寺内寿一多田骏西尾寿造冈村宁次,帝国耀眼光芒的将星群与之相比均黯然失色,在他的面前折戟沉沙。
“好在还有中岛君,中岛君强渡黄河和临江设伏,两次挫败支那将军。”立高之助见此有赶紧宽慰他们。
中岛康健自嘲摇摇头:“其实我也很想见见他,能和这样卓越的统帅谈谈战争,一定令人非常愉快。”
末路将临,作为军人,无论是中岛康健还是田边,都心情沉重,没有了谈话的兴趣,沉默中,院门又被推开了,一个穿着国民服的老头进来。
“立高君,该训练了,别松松垮垮的,要抓紧,你的小队是新成立的小队,更要抓紧。”
国民服唠唠叨叨的抬头看见中岛康健,一下就有点结巴了。
“将……军,将军,没想到您也在,”说到这里,他忽然立正向中岛康健敬礼:“报告将军,国民义勇队大队长岛村纯夫向您报告。”
老头的举止像个小丑,军礼行得歪歪扭扭,掌心居然是向外的,立正双腿绷得绑紧,腰却是弯着的,脸上浮现出献媚的笑容。
“你们要训练,我就告辞了,立高君,我们下次再聊。”中岛康健站起来带着上军帽向立高之助告辞,路过老头身边时,中岛康健停顿下对老头说:“立高君原是华北派遣军副参谋长,军衔少将,如何作战,他比你懂得太多,在训练和作战中,你要多听他。”
老头露出疑惑的神情,他看看中岛康健,又看看立高之助,才连连点头,中岛康健不再搭理他,头也不回的走了。
石川太太和中村太太也走出来,手里扛着根木棍,石川太太手里还拿着立高之助的指挥刀,中村太太手里也拿着田边的指挥刀。
按照惯例,军官退役手枪要交回,可指挥刀却可以带回去,日军的指挥刀并没有分级,从曹长到将军,使用的指挥刀相同,但日军为尊重武士传统,允许将领自行制刀或使用家传武士刀,配上制式刀鞘便行。
立高之助的指挥刀只是普通的制式指挥刀,田边是武士家庭出身,使用的是家传武士刀,刀身纹刻漂亮的纹路,刀柄是铜制的,上面还嵌有一块漂亮的宝石。
院子里,除了中村夫人外,其他人都是立高之助小队的队员,田边是立高之助小队的副队长,石川太太和中村太太都是队里的队员,中村夫人年龄实在太大,而且身体有病,没有参加国民义勇队,她留在家里看孩子。
在立高之助和田边这些职业军人看来,义勇队的操练与儿戏相差无几,上百个老头女人小孩排成方阵,肩上扛着木棍,进行队列训练,然后进行刺杀训练。
立高之助对训练没有半点兴趣,他冷漠的站在旁边,田边站在队列前喊口令,队员们随着他的口令进行动作。
石川太太边作动作边看着立高之助,对这个男人她有些看不清,虽然对她和孩子很好,是一个很可靠的依靠,可接触越深越感到他心里藏着事。
睡在同一张床上,这种感觉是最近才有的,有天晚上田边出去了,她和中村太太带着孩子一块参加祈福会,为前线将士祈福,她提前回来了。
家里静悄悄的,立高之助在院子里搭架子,他干得很欢,可当她悄悄靠近时,却听到他哼着一支奇怪旋律的歌,这首歌她从来没听过,后来问他,他却支吾其词含混过去。
此外,立高之助还有一些奇怪的习惯,每次出门都非常留心身后,经常装着抽烟或整理服装观察身后的情况,即便在家里也这样。而且他还经常以大扫除为名,实际检查家里的东西。
不过让她安心的是,立高之助还是很照顾她,就算在义勇队中,将她安排到他身边,暗地里还告诉她一些战场常识,比如人肉炸弹对坦克根本没用,对付坦克最好的方式是燃烧瓶,可惜的是,在日本汽油是紧俏物资,要给装甲部队,普通平民根本弄不到燃烧瓶。
立高之助还是给他的小队弄了种武器,用沥青裹上火药加上松油,同时将几个这种土燃烧瓶扔到坦克后部油箱处,引燃坦克的油箱。当然这比不上燃烧瓶,可依旧比人肉炸弹强多了。
夜色降临,立高之助坐在门廊的黑暗处,石川太太和中村太太躲在房间里作着针线活,田边在院子里冲澡,将一盆盆凉水从头上浇下来。
天气已经渐渐凉下来,不过为了节约用柴和煤炭,大人洗澡都洗凉水,只有孩子和老人才用热水。
“真舒服。”田边很快洗完,用毛巾擦着头发走到立高之助的身边坐下,黑暗中,立高之助冷冷一笑,给他倒了杯水。
“田边君,你就真不打算回家了?”
田边一愣,他疑惑的看看立高之助,然后笑笑说:“好容易找到工作,回家恐怕连工作也没有。”
“是呀,现在找份工作真难,更何况是邮递员这样的工作,你的运气真好。”立高之助端起茶杯淡淡的说。
黑暗中,田边神情略微尴尬,他很快转移话题:“立高君,现在地都荒着呢,冬天该种什么呢?”
“扛了几十年枪,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种地了,或许,我可以去问问,看看青城小山这家伙知道不。”立高之助说着站起来,拉开房门进屋了。
田边顿时呆住了,心里暗暗叫苦,他知道立高之助已经察觉了。还在满洲时,土肥原便排除了他的嫌疑,不过却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接近并监视立高之助,所以他才有调查会上的一系列讲话,所以才会在东京偶遇立高之助,所以才会和立高之助住在一起。
为了松懈立高之助之心,在他到了立高身边后,逐步撤走了监视的宪兵,他与青城小山都是通过电话联系,俩人根本不见面,平时他也异常小心,唯恐引起立高之助的怀疑,从立高之助对他的态度,一度让他以为已经取得他的信任。
可现在他才知道,立高之助已经察觉,可究竟是那里露了马脚呢?田边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田边一惊,立高之助出现在门口,正微笑着看着他:“你留在这,我还是很高兴的。”
说完立高之助将门关上,立高之助在满洲便开始怀疑,土肥原绝不会就这样放过他,他一定安排了后着,他一直在等,在东京遇见田边,最初他也以为只是偶然,可随着时间推移,他开始怀疑了。
田边有家,妻子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困难,就算在家里不好谋生,可他可以将妻子接到东京来,或者经常回家看看,但他没有,妻子的信也很少,半年过去了,也就收到一两封。
其次便是武藤章,武藤章频频出现在面前,还故意泄露很多情报,又一次他故意跑到市区去,看看身后有没有人跟踪,让他意外的是,没有人跟踪,经过反复思考,他认为武藤章泄露的情报是假的,真正监视他的人是另外一个。
反复考察身边的人,包括石川太太,中村太太,最后他把目光集中到田边身上,这一集中便发现了田边的一些疑点,这些疑点很小,可集中起来便成了大问题,接下来他又花了一个月时间,他发现田边经常在附近的一处电话亭打电话,于是他秘密对电话亭进行窃听,在电话里,他听到青城小山的声音,于是一切都明白了。
今天晚上,他故意将事情揭开便是向土肥原发出挑战,你的局我已经破了,请你再出招,他非常有信心再次获胜,现在他感到这个游戏越来越好玩了。
土肥原拿不住他,因为他已经停止了一切活动,土肥原根本拿不到证据,他唯一需要担心的在战争结束时,有人可能铤而走险。
门廊里,田边思索半天,他好像想明白了,走到门外,隔着门对立高之助说:“立高君,你的职业习惯已经根深蒂固。”
说完他便回自己的房间了,立高之助听到田边的话,嘴角露出淡淡的嘲讽,田边的反应也在他意料之中,如果他向土肥原报告已经被发现,土肥原便会将他撤回去,接下来他的命运便不可知。战争已经快结束了,战败已经不可避免,这个时候再到军队中,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一章 朝天阙 第八节 日薄(六)
深秋的东北已经有些寒冷,以往这个时候,百姓们都忙着储备过冬的粮食和蔬菜,一筐筐的大白菜萝卜运回家,可今年不同,整个东北如同大工地,铁路公路桥梁,全部在整修,工厂里,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在检修设备。
在农村,政府工作队在各个村子推行减租减息,对居民进行重新登记,重新制作身份证,被日本人强占的田地被重新分配给没有土地的穷人,日本人的房屋也被重新分配。
没有来得及跑掉的日本人被集中起来,扣押在沈阳附近的营地中,抓获的战俘被送到工地,参加劳动。
东北物资的丰富让庄继华非常振奋,工业基础农业基础比当初的四川好太多了,仅仅没收的日本人的铁矿煤矿便有上百家,工矿企业上千家,另外还有已经确认为汉奸的家产,比如溥仪皇族,张景惠等人,他们的家产也悉数没收。
张静江和虞洽卿组织了一批上海商人,庄继华毫不犹豫将一批优质资产卖给了他们,唯一的要求是尽快复工,让工人尽快拿到工资。
九月初,东北大学回迁沈阳,庄继华熊式辉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从本来就很紧张的经费中拨出六百万法币,交给东北大学,作为东北大学重建经费。
战区司令部早就迁出了张学良的大帅府,迁到北大营。北大营原是东北军军事基地,东北沦陷后,日军进驻北大营,并对北大营进行了扩建,整个营地可以容纳上万人。
不过,这里只是驻军营地,很少有高级指挥部进驻,无论东北军还是一度进驻沈阳的关东军司令部,都将司令部设在城内,九一八事变当晚,驻守北大营的东北军精锐第七旅的主官王以哲甚至不在营区内。
光复东北后,庄继华对战区司令部中层军官进行了调整,最重要的变化是政治部。政治部是庄继华储备干部的部门,李之龙出任辽宁省主席后,他从政治部抽调了大批干部分赴辽宁各县,推行社会改革。
庄继华几乎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忘了,指挥作战的任务下放给杜聿明,正如中岛康健预料的那样,他没有进攻朝鲜的打算,给杜聿明的命令是守住朝鲜境内五到十公里范围,保证大小丰满水电站的安全就算完成任务。
杜聿明心有不甘,好容易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可没想到却是这样的任务,坚决要求进一步向朝鲜内陆进攻,为此庄继华派徐祖贻飞到朝鲜安抚,不过最终还是向杜聿明作出让步,将攻击范围扩大到十到十五公里。
对于北满。庄继华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宋希濂统帅中央军居中,杨森获得了庄继华的信任,统帅川军居西,处于陈赓统帅的八路军之后,同时兼顾中蒙边境安全,在东线则是杨成武统帅的八路军部队。
在辽宁地区,这个地区现在很微妙,庄继华将四十九集团军和五十三集团军留在沈阳及其附近,郭勋祺兼任辽西警备司令,鲁瑞山兼任沈阳警备司令。
光复东北后,庄继华的办事风格变得比较强硬,上述一系列任命都上报军事委员会,可当军事委员会打算作出调整的话,庄继华就坚决反对,反复电报,而且也绝不改变人选,最后蒋介石不得不同意。
蒋介石本打算从东北战区抽调四个集团军南下,可由于苏军的威胁和朝鲜的日军,他无法从东北战区抽调部队南下,他曾经试图与庄继华商议,打算抽调四十九集团军和五十一集团军南下,庄继华却推荐第五集团军和第一机械化集团军,这又是蒋介石不愿的,蒋介石只好就此作罢。
蒋介石将庄继华态度的变化归结为上次邓演达遇袭带来的愤怒,不过他依旧关注着东北地区,特别是邓演达和庄继华在东北的活动。
戴笠也很郁闷,在中统和军统之争中,庄继华一向支持军统,而且毫不忌讳,中统在五战区、江北战区、华北战区,活动非常艰难,每逢两统相争,庄继华毫无意外的支持军统。
可这次袭击邓演达,激怒了庄继华,对军统的活动也开始限制起来,文强一个月内数次被叫到庄继华办公室训斥,文强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能忍气吞声,请调报告一封接一封飞向重庆。
可戴笠就是不让他动,相反一直安慰他,让他继续在东北坚持。戴笠在最初还以为庄继华的愤怒是因为邓演达是他的老师,俩人感情较好,可事后细想,才惊出一身冷汗。
为什么会选择在东北袭击邓演达?而不是华北?除了除掉一个巨大威胁外,屎盆子还可以扣在庄继华身上,蒋介石可以就此免去他的战区司令,达到削藩的目的。
一石二鸟,不,很可能还有第三只鸟,这第三只鸟很可能就是他戴笠。
若刺杀成功,庄继华势必进行调查,若是查不出来到也罢了,可若查出蛛丝马迹,即便蒋介石将他保下来,军统局局长的位置也保不住。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