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投机者-第5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还会进行压制。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他需要四川稳定。
动摇了刘湘的统治,四川便会乱,这将阻碍他要做的事。夫人,文革分寸上拿捏极好。
所以,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郝鹏举事件中的强硬是为了警告共产党,为什么要警告共产党呢?这是因为,在山东会战后,两党因为抢地盘发生的冲突越来越多,而且共产党这样公然策反,势必影响两党信任,所以他一定要强硬。”
杨永泰的分析环环相扣,几乎将庄继华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全部看透,但他不知道,庄继华在这上面走得更远,因为他比杨永泰更了解蒋介石。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一章 朝天阙 第六节 突破(一)
东北战云密布,制造这场战云的克里姆林宫却十分平静,忽然一声愤怒的吼叫打破了这个平静。
“毛泽东!”
等候接见的官员们屏息噤声,开始祈祷待会自己进去时,斯大林的心情已经转变。
华西列夫斯基默默的看着斯大林,他心里有些纳闷,不知道为什么,斯大林在处理中国事务时,总是有些感情用事,与他以往的冷静明智完全不同。
斯大林的愤怒是莫洛托夫带来的,莫洛托夫刚刚带来潘友新的报告,中国政府已经知道苏军将追击日军进入东北的消息,为此中国政府通报他,如果苏军进入东北,将视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军队将进行反击;其次,中国军队将对盘踞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日军展开进攻。
这是中国人发出的严重警告!甚至可以说是最后通牒!
美国政府的照会随即送到,罗斯福在照会中的用词非常委婉,但含义却非常清楚,东北地区已经被中国军队控制,即便有小股日军残余,相信中国军队也能将消灭,当前,战争正处在关键时刻,希特勒德国的武装力量依旧强大,盟国应该集中全部力量消灭这个顽强的敌人;“我们的另外一个敌人,日本,他们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受到沉重打击,远东形势发展很顺利,盟国之间应该搁置分歧,团结一心,……”
至于中国,更是群情激昂,国民政府发表公开声明,揭露苏俄的真实目的,社会各界纷纷支持,重庆学生将抗议书送到重庆大使馆,各大城市市民纷纷上街游行,伪南京政府趁机向重庆摇动橄榄枝,表示愿意与重庆政府合作,共同抗击苏俄入侵。
直接面对苏军的东北战区,战区司令庄继华和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发表联合公告,告诉东北民众,东北战区百万大军绝不会像十多年前那样,一枪不放放弃东北,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将为东北的每一寸土地而战。
“……我们将东北城市作战,将在东北的乡村作战,将在东北的山林作战,我们将为东北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黑龙江地区,新八军迅速展开,戴安澜没有收缩部队,而是将新四十四师和反正的伪满洲国防军二十六师派驻到中苏边境地区,接管这里的筑垒地带,以迟滞苏军,新三十九师会同伪满洲国防军西进伊春地区,并尽可能向北展开。
南下的新11军在齐齐哈尔地区被国军拦住,传达了战区司令部命令,命令他们立刻返回驻地,准备抗击苏军入侵,但新11军置之不理依旧坚持南下。
中国方面如此迅速的作出反应,很显然是情报泄露,种种迹象判断,是延安有意泄露了情报。斯大林非常悔恨,当初就不该通报延安,导致被阴暗窑洞内的那个教书匠给耍了。
“斯大林同志,我建议暂时停止或取消远东方面军的行动,远东方面军应派出主力收复符拉迪沃斯托克,如果被中国军队占领,将来我们会更被动。”
华西列夫斯基本就不赞成在远东展开军事行动,远东方面军实力薄弱,又经过一个多月的作战,部队很疲惫,急需休整,而且就算休整结束,也不应该与中国发生冲突。可惜的是,现在的苏俄是斯大林的苏俄,他的意志不容质疑。
斯大林脸色阴沉,中国人抛出的两招杀手锏,断了他的全部设想。斯大林的设想是,占领北满地区,然后用外交手段拖下去,可现在中国人摆明看破了他的想法,远东方面军实力并不强大,能够投入东北作战的只有四十万,其中还要包括十万蒙古方面军,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部队只有五万多人。
在中国东北战区面前,这点兵力实在太弱小,指挥着数百万大军的斯大林,当然清楚实力差距,所以他对毛泽东的愤怒更加强烈。
部队正在向中苏边境挺进,从蒙古方面东进部队的前锋已经到达中蒙边境,正准备越境;从外兴安岭南下的部队收复边境所有城市,也正在靠近边境,一天之内便能到达边境。
斯大林必须立刻作出决定,否则中苏战争便不可避免。
可斯大林不甘心,他很不甘心,这时莫洛托夫上前一步:“斯大林同志,如果和中国发生战争冲突,势必严重影响战后远东局势;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以你的军事经验估计,如果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我们获得胜利的把握有多大?”
华西列夫斯基毫不犹豫地答道:“一成,不会超过一成五。”
莫洛托夫微微愣了下,他虽然不看好,可也没有想到会这么低;他深深的看了华西列夫斯基一眼,似乎想知道这是巧妙劝谏还是他的真实想法。
斯大林轻轻哼了声,他清楚这是华西列夫斯基的真实判断,兵力火力上的巨大差距,对方指挥官又是百战名将,不会给他们任何机会。
“报告!”斯大林正左右为难,门外传来报告声,斯大林有些生气地叫道:“进来。”
斯大林的私人秘书波斯克列贝舍夫推门进来:“斯大林同志,罗斯福总统电报。”
“念。”斯大林心里很清楚,罗斯福会说些什么。
“斯大林元帅,中苏分歧对我们的事业将产生严重影响,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柏林和东京,我希望您能克制冲动,有什么分歧我们可以在开罗解决。您的朋友富兰克林·罗斯福。”
斯大林嘴角冷冷的抽动下,罗斯福的话里套话,可实际却是在警告,希望他克制,便说明了一切。
“给罗斯福回电,不过由于战争,我希望会见地点改在雅尔塔,我非常期待到时能接待您和丘吉尔先生。”
说完之后,斯大林扭头看看华西列夫斯基:“就按您的想法办,命令部队在边境停下。”
“另外,告诉张闻天,他们需要的东西,我们暂时无法满足,另外请他们尽快离开我们国家,他们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莫洛托夫微微叹口气,这又是斯大林的冲动,中国无论是现在还是战后,都与苏俄有重大战略利益,蒋介石现在显然不会支持苏俄,现在能指望的就是延安了。
“斯大林同志,延安是牵制蒋介石的重要力量,我建议还是与他们谈谈,满足他们的部分需要。”
斯大林目光严厉的盯着莫洛托夫,莫洛托夫是少数几个可以在斯大林面前坦率说话的人,他是党的第二号人物,天才的外交家。
可坦率说话的权力是斯大林给的,他随时可以收回去,那时便是灭顶之灾。可莫洛托夫却很坦然的面对斯大林阴冷的目光。
华西列夫斯基紧张到极点,窗外虽然阳光明媚,可他却感到浑身发冷,斯大林的目光犹如毒蛇般寒冷,让整个房间都变得冷嗖嗖的。
波斯克列贝舍夫很想低下头,可他不敢,如果他这样做了,斯大林就会怀疑他的忠诚,那么他很快便会失去信任,对他这样位置的人来说,失去信任便意味着死亡。
雷霆之怒就要从天而降,波斯克列贝舍夫极力让自己看上自然点,等带风暴的降临。
良久,斯大林才冷冷地问道:“你们的意见呢?”
华西列夫斯基沉默会才说:“从长远来看,断绝和延安的关系对我们不利,我们需要他们从内部牵制蒋介石。”
这实际是赞同莫洛托夫的意见,毒蛇的般阴冷的目光在他身上一绕,又离开了。华西列夫斯基轻轻舒口气,这几秒钟就好像几十年那样长。
波斯克列贝舍夫见斯大林的目光又转到自己身上,便连忙说:“我认为,他们已经背离社会主义道路,不能算合格的共产党人,变成了机会主义分子。”
斯大林握着烟斗在房间内来回踱步,过了一会,他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装上烟丝,将烟斗点燃,吸了口烟才说:“那么好吧,莫洛托夫,你继续与他们谈判,告诉他们,我们会给他们提供武器支援,但这要等到战争结束以后。至于,……,我没空见他们。”
莫洛托夫答应一声转身便要走,斯大林又将他叫住,沉默了一会才说:“另外,让塔斯社发表声明,苏联政府承认东北是中国固有领土,相信中国军队能消灭流窜在中苏边境地区的小股日军残余。”
华西列夫斯基彻底松了口气,身体顿时感到轻松,斯大林这个话表明,他已经全盘接受了他和莫洛托夫的意见。
“对中国,我们要始终保持警惕,蒋介石反苏反共的立场从未改变,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点。”斯大林说道:“在战后,社会主义将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在东欧,但是在亚洲呢?在中国推行社会主义已经二十多年了,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却没有获得决定性突破,原因便在于,很多民族主义分子混进了社会主义政党内,这对我们的事业极其不利。莫洛托夫同志,应该想办法让中国同志明白这点。”
“是,斯大林同志,我会在见张闻天同志时,将您的话转告他,请中国同志一定要注意这点。”莫洛托夫的回答非常平静,似乎看不出他刚刚违扭了斯大林的意志。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一章 朝天阙 第六节 突破(二)
道路两边,两支打着同样旗帜,穿着不同颜色军装的军队正隔着路障紧张对峙,在队伍最前面,两个军官正怒目而视,不远处的高音喇叭正一遍又一遍的播放战区司令部命令:
“新11军官兵们!战区司令部命令!所有新11军官兵必须坚守阵地!不准逃跑!不准逃跑!”
“新11军官兵们!苏军入侵在即!战区司令部命令!新11军官兵必须坚守阵地!擅自放弃阵地者!一律军法从事!一律军法从事!”
队列前,两个军官正怒目相对,穿着国军军装的身上挂着明确的上尉军衔,土灰色军装的却没有任何军衔,只有身上佩的手枪能证明他的军官身份。
“X你妈的!”上尉声音带有明显的四川口音:“怎么!老毛子的影子还没看到就要逃跑!你们TMD属兔子的!给老子回去!”
“你TMD骂谁?”对面的军官同样火爆,瞪圆双眼骂道:“再骂一句试试!”
“骂的就是你!要干啥子!老子别的本事没有,收拾逃兵还行!”上尉的脾气似乎更大,说着便开始脱上衣,土灰色军装也同样开始脱衣。
高音喇叭依旧喊叫:“新11军官兵们!战区司令部命令!……”
“妈拉巴子的!你们的娘老子在关内,老子的娘老子就在这里,小鬼子祸害了十多年,好容易光复了,可以当人!老毛子又要来!你们要走便走,老子不是张学良!没骨头的东西”
为首的军官满脸络腮胡子,皮肤晒得黝黑,汗水顺着两腮向下淌,两眼凶光毕露,身后的几个卫士双枪在手,其中一个卫士还端着歪把子轻机枪,看得出来,只要稍有不对,立刻便会尸横遍野。
灰色军装的军官脸气得通红,作为下级指挥官并不清楚高层的战略规划,可从军十来年了,经历过无数次血战,还是第一次人当面骂软骨头。
“少他妈废话!你要敢逃跑,今天老子就毙了你!”
旁边的军官连忙拦住他:“薛团长,你们从苏俄逃回来,加入我们八路军,我们八路军亏待过你们没有?没有吧,给伤员疗伤,送来粮食,你们手中的武器,好多也是我们送给你们的。我知道,你们是本地人,希望留下,这种心情我理解,可是,我们军人,必须服从命令,上级命令我们南下,并非逃跑,是战略转移。”
络腮胡子仰天打个哈哈,露出一丝嘲讽:“张政委,八路军是挺仗义,所以走之前才给你们打声招呼,咱们好合好散。”说到这里,他停顿下:“至于命令,你们没听到战区司令部的命令吗?那是本战区的最高命令,我们留下正是服从命令,相反你们才是逃跑。”
“那是国民党的命令,我们新11军是共产党的部队,国民党的命令管不着我们!”政委依旧保持着冷静,他的手始终拉着灰军装。
“那我们就更不能奉陪了,”络腮胡子冷冷的盯着政委:“这辈子当一次汉奸便够了,再当一次,那不成三姓家奴了,政委,团长,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叛逃!叛逃!短短两天时间,有七万多伪满洲国防军逃离新11军,一半多成建制逃跑,其余的多是三三两两逃跑,有些新连队晚上宿营还齐装满员,早上起来一看,除了连长和指导员外,士兵全部逃跑。
为此,新11军政治部紧急下达命令,要求各部队采取混编形式,对东北籍战士实行一对一帮助,无论吃饭睡觉解手,都要在一起,连队指导员要掌握每一个东北籍士兵。
可即便这样,也挡不住士兵逃跑的势头,特别影响士气的是当地的老百姓,老毛子要来的消息如同夏天的风一样刮过黑河两岸,当初热烈欢迎新11军的当地老百姓顿时翻脸,军队路过时,老百姓拒绝提供任何帮助,军民冲突不断发生。
新11军政委罗荣桓为这事焦头烂额,他连续向中央发出数封电报,向中央报告部队的情况,认为就这样简单南下将极大损害部队,损害党在当地人民中的威信,应该留下部分部队,在黑河坚守,至于是不是与苏军交手,可以视情况而定。
也就是罗荣桓的电报到达的前后,从莫斯科来的电报到达延安,毛泽东看完电报后便命人去将朱德任弼时刘少奇请来。
夏季延安的傍晚很美,延河如一条玉带缠绕在落日晚霞下的宝塔山下,红色的晚霞如火般耀眼,山坡上村民正赶着羊群归家,宽阔的河滩上抗大的学员们正在晚操,不远的河边几个女人正赶着洗衣,悠扬悲凉的信天游从远处传来。
朱德正在军委办公室值班,当他匆忙赶到时,刘少奇和任弼时已经到了,简单两句寒暄后,毛泽东将两封电报递给他。
“主席,罗荣桓同志的顾虑很对,我们不能这样离开黑河,新11军南下是战略调整,并非因为苏军的行动,这个道理应该给战士们讲清楚。”朱德很快看完电报,立刻提出自己的建议。
新11军南下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苏军入侵,而是中央在权衡全局后进行的战略调整。中央判断,由于庄继华背约,出兵抢占佳木斯地区,将八路军在东北的根据地割裂成两块,而南满建立根据地的企图受到严重挫折,这导致八路军在东北的战略地位极其不利。
华北的晋察冀地区由于抽调大批部队东进,导致该地区力量下降,虽然国民党军的力量也同样不强,但国民党军占领着交通线,可以迅速增兵,所以中央决定,将新11军一部调回华北,林彪出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聂荣臻担任政委兼晋察冀政治分局第一书记。
黑河地区虽然地域宽广,可人烟稀少,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除了农业外,其他物资都要从外运进来。
让中央下此决心的最关键因素还是庄继华,根据情报,庄继华插手东北人事安排,东北六省中,邓演达社会民主党安排了两个省,给新11军制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中央可以放心抽调部队。
“看来,我们的决定太快了,斯大林变化多端。”任弼时有些遗憾,在苏军入侵威胁下,延安决定放弃黑河,无疑是一次壮士断腕,可现在斯大林一闪身,这个腕便断得不值。
“应该还有挽救之法,立刻通知恩来和林彪,让他们告诉蒋介石和庄继华,新11军遵命停止南下,恩来可以重提黑河省主席人选。”刘少奇建议道。
毛泽东点点头,他抽烟不断,一支接着一支,窑洞内烟雾袅绕。整风运动虽然还没结束,毛泽东的领导权威已经树立起来,刘少奇正在准备的七大报告上,首次提出以毛泽东思想指导全党行动,进一步加强了他在全党的权威。
“主席,张闻天在电报中说,苏方将在明天中午发表正式声明,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了。”朱德郑重的看着毛泽东,俩人二十多年的合作,让他们彼此非常了解,知道他正在犹豫,重返黑河,这话好说,可也给国民党制造了攻击的口实,影响党的形象。
“部队肯定要南调,逃兵众多是因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还不够严实,民众抗拒,说明当地党组织力量还不够强大。”毛泽东重新点上一支烟,抬头看着他的战友们:“可以留下部分部队,由陈赓罗荣桓同志担任北满军区司令员和政委。”
“立刻给恩来发电,我党停止南下,黑河省主席依旧是高岗同志,将张闻天同志的电报转发给他。”
说到这里,毛泽东停顿一下又说:“我们受了几天的气,这口气要出,在莫斯科宣布后,我党要在政治上予以反击,这个意思也要告诉恩来。”
“情况是我们通报的,所以反击的重点是政治改革,要求国民党进一步推行社会改革,要进一步团结民主人士。”毛泽东抖抖烟灰露出丝笑容:“另外让陈赓去长春后,安抚下庄上将,这一次庄上将可气得够呛。”
朱德忍不住露出了笑容,任弼时和刘少奇却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毛泽东在说什么,朱德见状便解释道:“这次将情报透露给庄文革,是主席安排的连环套,主席认为,庄文革一定会向蒋介石报告,蒋介石便会怀疑庄文革与我们有私下联系,所以他们之间便有一番暗斗,庄文革要平息蒋介石的猜忌,保住东北战区司令官的位置,便会透露些他对战后的设想,我们便可通过蒋介石的反应,来判断蒋介石究竟在战后是想和平还是战争。”
刘少奇和任弼时恍然大悟,进而佩服不已。这个计策之大胆,匪夷所思,却又妙到毫巅,令人难以想象。拿如此重要的盟友来作试金石,也只有毛泽东这样雄才大略的人敢冒这个风险。
毛泽东有些得意的笑笑:“其实我们的风险并不大,庄上将经营多年,蒋介石不敢轻易动他,惹翻了他,蒋介石的江山要坍一半。”
“国民党经过七年抗战,力量得到很大发展,对这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所以在抗战结束后,内战的风险不是小了而是大打增加,只要蒋介石不改反共反人民的思想,内战便随时可能爆发。”
毛泽东站起,手里夹着香烟,在窑洞里来回踱步,每当他高兴时,便会如此。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一章 朝天阙 第六节 突破(三)
“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关键时期,革命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中国是走向和平民主自由,还是战争专制独裁,是每一个中国人关心的,战争结束后,国内外和平民主力量将空前高涨,在推动中国走向和平民主自由的路上,我党应该发挥重要,乃至核心作用。”
毛泽东大手一挥,极其自信的讲道:“我党有两大法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强善战的军队,这两者都是以党为核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
“经过七年战争,人民承担了巨大痛苦,人民希望在战争结束后,国家从此不再有战乱,希望国家和平,这是人民的希望,我党应该顺应人民的要求,推动国家进入和平民主。
在国共两党之外,中间民主力量发展迅速,民主人士成立了众多民主党,他们将是遏制蒋介石发动的内战的重要因素。
最为重要的是,国民党内力量也分将分化,以宋庆龄先生和冯玉祥为代表的左派力量,以庄文革张治中为代表的中间力量,以蒋介石陈立夫为代表的右派力量,这三派中以中间力量发展最为迅速,我们要努力团结支持左派力量,中间力量,揭露遏制右派。
以庄文革为代表的国民党中间力量,这派力量对蒋介石想要发动内战不满,他们力量强大,仅军队便有上百万,他们的弱点是组织分散,对蒋介石还有幻想,但他们依然是一股重要而且强大的力量,在认清蒋介石真面目后,他们是完全有可能靠拢人民的。”
“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首先要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个阶段,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将和无产阶级联合,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刘少奇面带微笑,他不太懂军事,却是党内的理论家和工人运动专家,对社会主义理论有独到见解,目前正承担着组织七大的工作,并在七大作修改党章的报告,他创造性的提出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指导思想。
七大是目前毛泽东最关心的事,他要通过这次大会,清算六大以来长期在党内的左派激进思想,解决遵义会议没有解决的政治路线问题,对过去十年的一些历史问题进行总结,在组织上完成对全党的整顿,将全党团结在他的周围,形成一个坚强的团体。
“少奇同志说得很对。”毛泽东也露出一丝笑容,他抽烟速度太快,又点上了一支烟,他的眼睛散发着自信的明亮。
“民族资产阶级尽管有严重的动摇性,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能与我党合作的。”毛泽东狠吸口烟:“庄文革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一方面对蒋介石坚持独裁不满,另一方面对我党有很大戒心。所以他在政治上是摇摆不定的,一会要与我党合作,一会要取消番号。”
说到这里,毛泽东忍不住笑了,似乎认为庄继华的反应很可笑,朱德也笑了笑:“主席说得对,庄上将现在是信心满满,掌控的军队比我党总兵力还多,还占据着整个东北,口气大得很咯。”
任弼时也笑笑:“东北还有个熊上将,庄上将恐怕正头痛,该怎么赶走他吧。”
“不,不,”毛泽东摆摆手:“庄上将已经有攻击计划了,他已经做好准备,不过还在等待机会,他是个聪明而狡诈的对手,即便占据优势也不会轻易发动进攻。”
说到这里,毛泽东的神色略微有些落寂,从内心里讲,他认为这是个比蒋介石更难对付的对手。可很快,他又兴奋起来。
“民主党派的力量也增强了,邓演达暗中发展了至少五十万军队,这些军队一部分是社会民主党人控制,另一部分是投靠他们的地方将领。只要我们能团结这两股力量,战后的和平便有保障。”
“在外交上,我们要加强与苏联的联系,同时也不能放松与美国的联系,电告恩来,在恰当的时候,可以向美国大使提出,我党可以派人到美国去,向美国人民表述我党的观点。”
“按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东北我们主要工作不是对抗而是合作,我党军事重心要调整,未来,如果发生冲突,主要威胁在山东和华北,因此,要增强这两地的武装力量和领导力量,我建议从晋冀鲁豫抽调一部兵力进入山东,调李先念、张云逸等同志进入山东根据地工作;
成立华东局,由陈毅同志担任华东局书记,饶漱石同志担任副书记,陈毅同志兼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同志担任副司令。”
“同意。”“同意。”“同意。”
张闻天周恩来不在,在座的便是政治局成员,其实党内人士都知道,七大以后将作出人士变动,张闻天将从总书记位置上退下来,仅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成员将由在座的四人和重庆的周恩来组成。
“战后国内能否实现和平,主要由重庆和东北决定,重庆是周恩来同志在负责,东北我们必须安排一位同志,这位同志原则性要强,同时还要具备灵活性,恩来推荐宣侠父同志,你们怎么看?”
任弼时长期在八路军总部工作,对人事不是很了解,他很谨慎的没有开口,刘少奇想了想说:“左权同志曾说,陈赓和庄文革臭味相同,可惜的是他是东北野战军司令员,不能常住沈阳,宣侠父同志,原则性强,可灵活性就不够了。”
“我看还是宣侠父同志吧,给他配个助手,黄明诚同志痞性也不弱,就让他们继续搭档。”朱德对周恩来的眼光还是很信服的。
“我对这两位同志不是很了解,”任弼时小心的说:“我还是听听主席的意见。”
“嗯,原则性和灵活性,我们以往是重视原则性,可统战工作更重要的是灵活性,”毛泽东说:“我看,老总的意见很对,不过宣侠父同志的工作另有安排,除了庄文革外,蒋介石的另外一个干将,胡宗南,也是我们的统战目标,宣侠父同志将到西安办事处工作,东北的工作,我看交给黄明诚同志,在沈阳成立八路军办事处,由黄明诚同志担任主任。”
“同意。”“同意。”“同意。”又是一遍赞成,毛泽东满意的笑了笑,他根本没有考虑新11军北返会不会有问题,重新提出黑河省主席会不会被国民党方面接受。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组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威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矜。一呼同志於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吉普车驶进长春街道,车头的青天白日小旗在风中飘扬,两边的街道上,大批青年挥舞着各式旗帜,在兴奋的唱着战歌。
嘹亮的歌声响彻大街小巷,刚刚从日寇铁蹄下解放出来的东北民众在面临苏军入侵时,并发出昂扬的战斗激情,在“保家卫国,不受二遍罪!”的口号下,大批青年踊跃入伍,仅仅长春极其附近地区便有三万多青壮年自动报名参军。
在苏军威胁下,长春被迅速组织起来,孙震仿照四川的情况,在长春开始推行社会改造,孙震的动作非常迅速,长春警察局的档案保管很好,他很快在长春建立起街道,向周边地区派出农村工作队。
陈赓平静的坐在副驾座上,嘴里还轻轻哼着歌,他的目光不经意的扫过车头的旗帜,这次他们的旗帜上没有共产党标志,在过关卡时,关卡排长好心告诉他们,现在是敏感时期,挂上这面旗帜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陈赓接纳了他的建议,将旗帜取下来,换上了一面国民党的旗帜,对警卫员戏称这是化妆插入敌人心脏。
一男一女两个学生跑过来,在缓慢行驶的车头上挂上国旗,女孩边挂还边冲陈赓笑笑,吉普车在人流中缓缓行驶,耳边不断传来,年青人的笑声。
“你什么上前线!该死的,他们不收女兵!”
“弦子,你去那支部队?”
“不知道,据说要先进行新兵训练!从训练营出来才知道。”
……
好容易驶出人流,司机立刻轰了脚油门,吉普车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