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5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庄继华也笑着说:“新生活旧生活,其实本质上都是实行节约,国家财政困难,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我们这些当官的,既然称为公仆,自然应该走在前面,总不能让百姓节约,我们来铺张奢华吧。”

庄继华经常这样在私下里取消自己的官员身份,李之龙冯诡他们早就习惯了,何柱国在这几个月的接触中也已经习惯了。

众人哈哈一笑,李之龙有些感慨:“十二年过去了,终于可以看到胜利了。说实话,文革,十二年前,我去南京找你,你告诉我,我们会取得胜利,我虽然相信,可也没想到只用了十二年便真的打败了小日本。”

庄继华笑着摇头,言不由衷的说:“我也没想到,那时候只能这样给大家,给自己打气,如果连我都没信心,下面的弟兄们就更没信心了。”

说到这里,庄继华抬头望着道路的远处:“不过战争还没结束,九十九步走完,就差最后一步了。不过,战争打到今天,小鬼子投降是迟早的事。李梅高志航开始空袭日本,我们已经将战火烧到日本本土了。”

“日本人那几座岛,恐怕经不起几天轰炸吧。”李之龙神情欢快。

“如果早几天,还不清楚,现在已经完全清楚了,”冯诡点头说,他的手里拿着支烟,瘦削的脸上也同样飘着笑容:“美国人的这场胜利,可以让战争在一年内结束。”

美国人的胜利?韦伯和查尔斯白修德有点莫名其妙,美国在太平洋上固然获得不少胜利,但说实话,还没有决定性胜利,麦克阿瑟还在重返菲律宾的路上,尼米兹统帅的太平洋舰队还没能给日本联合舰队以致命打击,联合舰队依然还有强大实力。

庄继华看他们的神情,明白他们还不知道最新传来的战报,便解释说:“今天凌晨传来的战报,斯普鲁恩斯将军在马里亚纳海战中获得巨大胜利,击沉日本航空母舰三艘,击落日机六百多架,击沉除航空母舰外的其他日舰七艘,美军已经击败塞班岛日本守军,现在正在全岛清扫残敌,另一支美军在关岛登陆,占领关岛飞机场。”

马里亚纳之战已经酝酿好久,结果终于出来了,韦伯和白修德禁不住露出喜悦之色。查尔斯猛挥手臂,打叫道:“Good!good!”

众人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作为岛国,联合舰队始终守护着日本,不能击败联合舰队,就无法迫使日本人投降,更谈不上在日本登陆。

千岛群岛、马里亚纳是日本公开宣称的绝对国防圈,虽然中国光复山东后,这个绝对国防圈已经被从西面打破。

马里亚纳之战,不但重创了联合舰队,更重要的是,从东面撕开了日军的防御圈,美国空军从塞班岛起飞,与中国两面夹击日本。此外,也扫清了进攻冲绳的障碍,只要攻克冲绳,便能打开通往中国的道路,船队便能驶入中国港口,可以缩短上万公里行程。

查尔斯和白修德兴奋的谈论这一战影响,韦伯却抽空插话问道:“庄将军,目前各条战线都获得胜利,东北战区对东北的进攻也快要开始了,那么江南战区是不是也会同时对江南发动进攻?”

清晨中,空气中有种凉爽和清新,时间已经不晚了,路上和田野里的人渐渐增多,一队巡逻士兵从村里出来。这里看上去平静,可实际上戒备森严,五里之内的所有路口都有岗哨和加固的机枪掩体,士兵可以随时查验行人的身份,巡逻队二十四小时不断,村口和村内还布有双哨和暗哨。

没有人回答韦伯的问题,韦伯苦笑下摇头,他长期待在庄继华身边,知道他的一些情况,知道他既然没有回答便不会回答。

“看来,这又是军事秘密。”韦伯很遗憾,但随即又问:“庄将军,中美都取得巨大胜利,不知道苏俄有没有动作?”

这个问题,庄继华立刻回答,不过他的目光却盯着正飞驰而来的几辆轿车:“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苏军正在准备进攻,外兴安岭地区的日军实力薄弱,几乎没有日本军队,主要是伪军部队。”

“韦伯先生。”庄继华正说着,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庄继华扭头看却是上官竣快步跑来。看着上官竣的神情,他的神情有些奇怪,有些兴奋,有些激动,看上去好像不是什么坏消息。

不过庄继华依旧停下来,上官竣跑过来报告:“一零三军张灵甫军长来电,已经接应到宋队长和梅里尔少将。”

庄继华一听便有些失态,上前一步,几乎是抢过电报便读起来,匆匆看完后,他的神情又有些担忧。

电报上说得很清楚,张灵甫接应到的是宋云飞和梅里尔部队,梅里尔部队是全部,但还有一部分特种部队,大约一百多人在樊春申率领下,担任诱敌任务,将日军牵向哈尔滨西北地区。

这次对731特别列车的袭击,获得了全面成功,特种部队和特遣队的损失也同样不小,特种部队损失了六十多人,这还不算诱敌的樊春申分队,梅里尔特遣队的损失更大些,大约损失三分之一,但他们最后还是将俘虏和部分资料全部带回来了。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一章 朝天阙 第一节 一个美国记者的目光(五)

轿车在前方停下,熊式辉从车上跳下来,整了整衣服,庄继华这时已经迎上去,边走边打量熊式辉,经过长途颠簸,他的头发有些散乱,神情却比较兴奋。

熊式辉是国民党元老,参加过辛亥革命、讨袁战争、北伐战争,深受蒋介石倚重,两度出任淞沪警备司令。

大革命时期,熊式辉和庄继华都在广州,但俩人活动区域没什么交集,熊式辉一直在滇军中工作,曾经担任滇军干部学校校长;北伐时,庄继华担任第一师副师长,在牛行被围,熊式辉却担任起义的赖世璜部党代表,在赣南边境作战,从南面驰援牛行。

西安事变时,熊式辉正在江西,担任江西省主席和南昌行营主任,庄继华被宋美龄招到南京,一举扭转南京的主战气氛,熊式辉在江西同样频频通电,要求和平解决,保证蒋介石能平安返回南京;蒋介石平安返回后,俩人都因此受到重用。

抗战开始后,熊式辉一直担任江西省主席,在武汉失守前,被委以重任,出任中国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此后一直在美国,先与宋子文后与孔祥熙合作,争取美国军援,直到最近才被蒋介石召回,而且一回来便被委以重任。

“熊主任辛苦。”庄继华热情的伸出手,庄继华的军衔早已经超过同辈,甚至也超过了大多数国民党元老将领,熊式辉虽然是国民党元老,担任过很多重要职务,但军衔却始终是中将,比起庄继华整整低了两级。

熊式辉握住庄继华的手,笑呵呵的说:“早就该来了,可东北行辕新建,事情太多,以致耽误了,这么早就劳烦你们来迎接,真是不该。”

熊式辉的话倒不假,东北行辕成立后,几个主要的职务被蒋介石和庄继华瓜分,但还有些次要职务,很多人向熊式辉推荐,让熊式辉难以应付。

此次熊式辉到战区司令部来主要是与庄继华讨论东北各省的组织人选,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人对满洲国进行了重新划分,在最新一次划分中,东北被划分成十九个省和一个特别市。

让熊式辉烦恼的是,国民政府对是保持这种十九个省,还是缩减几个,亦或恢复原来的三省,争论不休。

“熊主任言重了,”庄继华笑道:“你我分掌东北军政,您又是军界前辈,不但此次光复东北,将来建设东北,还需要主任大力襄助。”

熊式辉呵呵一笑,心中却暗暗紧张起来,庄继华在话里已经将东北视为囊中之物,这话的意思就是,你熊式辉是来襄助我建设东北的,我才是这块土地的所有者。

在出任东北行辕主任后,熊式辉自然要到黄山别墅,蒋介石曾经告诉他,到东北后,要牢牢掌握地方行政,庄继华只管军事,地方行政不能让他插手。

但现在,庄继华已经毫不掩饰的流露出要插手地方行政的企图,这不由得熊式辉不警惕不担心。

冯诡微微一笑,庄继华最近采取的策略都出自他的计划,包括战区人事调整,以及这次与熊式辉见面要采取的姿态,在冯诡看来,对熊式辉应该强硬点,蒋介石将东北军权和行政权分离,对这个举措,庄继华可以不对外抱怨,但在私下里却可以表示不满,表示不满的最好方式便是对熊式辉的态度,明白告诉熊式辉,我不会对地方行政放手。

“战争时期,地方行政服务战事,这是自然。”熊式辉也不含糊,他也不能含糊,蒋介石让他到东北就是让他来掌控行政权,他必须执行:“我是东北行辕主任,战后东北建设自然责无旁贷。”

俩人说着,手依旧紧握在一起,韦伯查尔斯白修德他们远处看到,还以为俩人相谈甚欢,气氛融洽,可实际上,暗斗已经开始。

何柱国心中却在暗喜,庄继华摆明要争夺东北行政权,社会民主党新建,军事力量绝大部分集中在东北战区,集中在庄继华手下,庄继华与熊式辉争权,就意味着社会民主党有机会了。

李之龙同样在平静的微笑,他的目光落在熊式辉身后的几人,东北行辕的几个主要人物今天都来了,萧振瀛、肖山令、李安定等人都已经走过来。

这些人大都是庄继华的老相识,萧振瀛李安定就不说了,肖山令曾经在南京孤城中与庄继华并肩作战,俩人也是老相识。

韦伯看着庄继华与东北行辕的官员们谈笑风生,心里在默默琢磨。在中国十多年,特别是最近这七年,他已经明白中国人做事的方式,有一条特别规则,绝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话。

东北行辕的人事宣布,他就进行了研究,感到这个人事任命大有含义,他非常怀疑蒋介石能不能依靠这些来限制住庄继华力量的发展。

萧振瀛是原华北战区高参,也就是庄继华的高参,肖山令与庄继华在南京一同作战,他相信,以庄继华的魅力,完全可以影响肖山令,李安定是庄继华的同学和部下,在庄继华领导下工作了快十年。

这个人事安排不像是限制,更像是妥协,是蒋介石与庄继华的相互妥协。双方都有顾忌,都不想撕破颜面。

很显然,熊式辉的到来没有通知其他记者,在场的记者就他们三人,庄继华他们开始向村内走去,路过韦伯他们身边时,韦伯恰如其分的插到熊式辉身边,随即开始发问。

“我是华盛顿观察家报的记者韦伯,熊主任,这次到战区司令部,是要与庄将军商议进攻东北的时间吗?”

熊式辉知道韦伯,在美国时就经常看华盛顿观察家报,当然,他也知道,韦伯几乎成了庄继华在美国的代言人,不过他也不能不小心应对,因为他也同样知道,罗斯福总统经常看他的报道。

“军事行动是庄将军负责,我可不敢干涉,”熊式辉笑道:“庄将军可是我们的常胜将军,当年在牛行大战,我在南昌南面作战,当时我们知道情况后,都认为第一师完了,可结果完了的不是第一师,而是郑俊彦。南京,那样危险的情况下,他依然能转危为安,在南线获得大捷;”

说到这里,熊式辉摇头赞叹道:“老实说,论作战,我熊式辉自认不如,十个熊式辉不如一个庄文革。”

从下车开始,熊式辉一直很低调,似乎一切都可以商量,但冯诡却听出了其中的含义,我不干涉军事,你也别干涉行政,我们井水不犯河水。

冯诡在心里冷笑,熊式辉在国民党内是属于比较温和的一派,但这次来东北,注定要与庄继华冲突,而且是激烈冲突,这关乎庄继华集团生死存亡。

熊式辉以为自己已经搪塞过去了,可这第一个问题不过是松懈他警惕的,韦伯这样的中国通,完全明白庄继华现在在中国军队的地位。

七年战争中,庄继华率领中国军队,连年苦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军队建立极高的声望。这一系列胜利让他在军队中的地位直追蒋介石,甚至有超过蒋介石之势。这主要是考虑到地方部队,比如桂系军队,西北军,川军,在这些地方军队心目中,即便庄继华大刀阔斧对这些军队进行整编,但他的地位依旧高于蒋介石。

七年战争,也证明了另一个事实,庄继华是国军将领,甚至是中国将领中,最足智多谋,最骁勇善战的将领,他击败了所有日本军事将领,从最初的松井石根到冈村宁次。现在日本南北两大主将:关东军冈部直三郎,中国派遣军总司令板垣征四郎,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韦伯非常清楚这些情况,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才是重点。

“熊将军,”韦伯问道:“光复东北后,您打算在东北推行那些政策呢?”

“此来便是与庄司令商议。”熊式辉差点脱口而出,话到嘴边才反应过来,顿感不妙,这个问题太刁了。

如果他要与庄继华商议,那么以后庄继华便可肆无忌惮的干涉东北行政,可如果不假思索的将自己将来要推行的政策和盘托出,有可能立刻便会与庄继华发生冲突。

庄继华推行西南开发有十年,对政事娴熟,光复东北后,必定有自己的方略,如果俩人的方略有冲突,一场争夺也必定免不了。

熊式辉嘿嘿笑着,干脆来个避而不答,韦伯非常失望,随即又逼问一句:“将军,满洲国划分十九省,光复东北后,是不是依旧保留呢?另外,满洲国还有一百多万国防军,这些部队该如何解决呢?”

庄继华笑眯眯的看着熊式辉,似乎也想知道他会如何作答,冯诡这时却插话了:“韦伯先生,现在谈这些还太早,光复东北后,自然会宣布,熊主任一大早过来,恐怕还没吃早饭,待司令与主任商议后,自然就清楚了。”

熊式辉微笑着冲韦伯点点头,这已经是最好的解围方式了,可在心里也却在暗暗叫苦,冯诡是替他解围了,了也给外界留下东北政事,必须与庄继华商议的印象,实际替庄继华打开了干涉东北行政的大门。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一章 朝天阙 第一节 一个美国记者的目光(六)

韦伯深深叹口气,似乎非常遗憾,不过却也没再追问,查尔斯从后面赶上来,他却似乎不想放过熊式辉。

“熊将军,伪满洲国现在分为十九个省,我听很多人在议论,认为应该恢复沦陷前的三个省,不知您是怎么想的?”

这个问题比较好答,熊式辉没有丝毫犹豫便答道:“对于东北是否恢复沦陷前的划分,国民政府已经有决定,不过现在还不忙宣布,在东北光复后,我自然会公布。”

“张学良将军发出了公开信,熊将军,您认为这是不是表明,张学良将军希望能脱离软禁,亲自光复东北呢?”查尔斯的问题一下便变得有些尖锐了。

张学良被囚禁期间,国内一直有要求释放他的呼声,东北同乡会,东北抗敌救亡委员会,一直在为释放张学良奔走,甚至连宋美龄杨永泰宋子文也曾向蒋介石进言释放张学良,但蒋介石就是不同意,坚决不放。

东北光复在即,张学良发表公开信,重庆又出现希望释放张学良的呼吁,张学良的问题又变得微妙,熊式辉不想趟这趟浑水。

“张学良的问题有委员长在全盘考虑,不过要说明一点的是,张学良犯的罪是非常严重的,委员长特赦了他的罪行,已经非常宽宏大量了,”说到这里,熊式辉又换了语气,非常惋惜的说:“汉卿做事太冲动,委员长让他闭门读书,对他也未尝没有好处。”

白修德冷笑一声:“熊将军,您会不会担心张学良将军出来后,再度出任东北军政长官,以致您失去了职务?”

这个话就有点过了,庄继华立刻插话替熊式辉解围:“白修德先生,看来你对中国还不了解,张学良就算出来做事,也不会让他到东北来。从本质上说,在九一八之前,东北军集团是私人武装,没有张学良的命令,中央调不动东北军一兵一卒,东北地方官员中央也无权过问,更无权任免,经过七年抗战,人民希望国家一统,再不要出现军阀混战之局面,所以,中央不会让张学良回到东北,甚至不会让他重回军界。

至于熊主任,当然更不会有此担心,他可担任过两次淞沪警备司令,还担任过江西省主席,是国内少有的军政双优的杰出人才。”

庄继华这几句话让熊式辉很舒服,他乐呵呵地笑道:“要论军政双优,看遍全中国,也没几个超过你庄司令的。”

几个人就这样说说笑笑走在前面,李之龙李安定肖山令何柱国走在后面,不知不觉中,便分成了两个部分,后面的落后七八步。

几个人中,肖山令的心情最复杂,肖山令不是黄埔嫡系,从保定军校毕业,出身湘军,北伐时随贺耀祖起义参加北伐,随后一直在蒋介石系统,抗战前出任南京宪兵副司令。

从南京出来后,肖山令接受了顾祝同的邀请,到第三战区担任副参谋长,可是他很快发现,第三战区在整个抗战中处于次要地位,主要是牵制江南日军。不过在顾祝同离开第三战区,薛岳接掌江南战区后,肖山令发现自己的日子难过起来了,便与顾祝同联系,希望调回国防部工作,顾祝同却向蒋介石推荐,让他出任拟议中的东北警察总署署长。

在接到命令最初的时候,肖山令还挺高兴,毕竟他与庄继华在南京共事过,彼此双方留下的印象很好,在战后提出的嘉奖名单上,他肖山令还名列前茅。

可到重庆述职时,破天荒受到蒋介石的接见,蒋介石在话里化外提醒他,要与熊式辉合作,掌握好东北的警察权,要服从中央。

这番话让肖山令非常不解,出了黄山别墅便去了顾祝同那,顾祝同这才将蒋介石与庄继华之间的微妙关系告诉他,同时也让他明白派他去东北的原因。

“铁侬兄,你这次可是肩负重任。”

顾祝同的话差点让肖山令立刻辞职,他完全没想到这个任命后面有这样的玄机,庄继华在党内军内民间,享有崇高威望。蒋介石对他的猜忌,不过是功高震主的担忧,这样对付国家的忠臣干臣,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是他所愿的。

再说庄继华是什么人,没出南京便敢扣下副司令,出了南京便敢枪决副参谋长的主,和他对抗,他有几个脑袋。

果然,庄继华很快便推荐李安定担任他的副手,李安定从缅甸归来后,俩人在重庆便商议组建东北警察总署事宜,李安定毫不客气交给他一份名单,肖山令拿到名单便有些傻了,这份名单整整有一百三十六人,全部有原西南开发队和滇西行政总署经历。

肖山令心中哀叹,他完全明白这其中的原因,庄继华绝不甘心束手就缚,对东北的争夺从现在便开始了。不过,肖山令还是接受了李安定的名单,不过他也提出了一份一百五十多人的名单,东北有十九个省呢,完全足以安排下这两百多人。

“在田,文革对东北到底是怎么想?”李安定有些迫不及待的问,他是在缅甸接到庄继华电报的,他提出的那份名单中的部分是庄继华提供的,其他的是他加进去的。从这份名单,他便察觉庄继华与蒋介石的关系有了微妙的转变,庄继华要全力争夺东北。

李之龙稍稍一愣,随即瞟了眼肖山令,然后才说:“还能怎么想,他给你电报,主要是听说原来西南开发队的现在日子不好过,想就近照顾下。”

肖山令在心里苦笑,很显然,李之龙不相信他,他们的态度也代表了庄继华的态度,这次东北之行的困难恐怕超出想象。

“老弟,现在说这些还早,什么都要等光复东北后再说。”何柱国意味深长的笑道。

李安定笑笑,没再说什么,几个人转移话题开始闲聊。这段路不长,很快便到了司令部,韦伯三人在门口告辞,庄继华也没有挽留,他与熊式辉还有太多事情要商议,这些事情现在还不到让记者知道的时候。

刚刚转进巷口,看不见司令部门口的哨兵,查尔斯便开口说道:“你说,他们会谈些什么?”

白修德没好气的哼了声,有些无聊的踢开一粒石子:“还能有什么,东北,以我对中国人的了解,庄绝不愿接受这样的安排。”

“这点我同意,”查尔斯点头说:“东北其实很复杂,中共已经派部队进入东北,很显然他们也想争夺东北,中共将领林彪率领的新11军主力正驻扎在热河草原,随时准备穿过大兴安岭,进入黑龙江。”

林彪率领的新11军在两个月前便打算进入东北,但庄继华坚决反对,他明确告诉宣侠父,如果林彪率领的新11军不服从他的命令,抢先进入东北,那么他与中共达成的所有协议作废,同时命令四十九集团军挡在新11军前面。

庄继华的强硬反应,让延安不得不有所顾忌,命令新11军停在热河境内,另一方面让黄明诚加强与庄继华的沟通,告诉庄继华,延安将遵守双方达成的协议。

当然这一切都还是秘密,无论韦伯还是蒋介石,都不知道,他们看到的只是四十九集团军挡在新11军面前,庄继华以强硬姿态阻止延安趁机发展势力。

不过,对庄继华了解更多的韦伯却看出点的别的,庄继华对共产党的态度一直非常温和,这次却调动了军队,以武力威胁,反应前所未有的强烈。

反常必妖,韦伯曾经私下里问庄继华,是不是改变了对中共的态度,但庄继华却笑而不答。当然韦伯不会将这些透露给自己的同僚,他还想再看看,看看他们到底在玩什么。

匆忙吃了点房东准备的早餐,韦伯便上床了,他的确感到疲惫,可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这让他有些纳闷。

院子里房东太太正在喂鸡,“咯咯咯”的叫声让他有些心烦,他翻身坐起来,从桌上的烟盒中拿出支烟点上。

中国北方的这种被称为炕的床,让他很不习惯,尽管他在中国待了快二十年,此前也从未睡过这样的床,硬邦邦的,膈应得腰疼。

不过,这不是主要原因,前几天他依然在这张炕上睡着了,可是什么让他睡不着呢?以前每次出现这种睡不着时,总要发生点事。

一支烟很快抽完,随后他又点上一支烟,不过却没有抽两口,让它在手指中静静燃烧,他的脑袋有些发疼,这是思考过度的症状。

该死,是不是那个专题,那个系列专题。

这场战争已经快结束了,日本已经在中美两国枪口的射程之内了,为了制服这群小矮子,两个伟大的国家奋战了三年,不,应该是七年。

望着窗外房东老太太的身影,她呼唤小鸡的声音是那样平静和温和,匆忙了快乐,和对未来的期盼。战争就要结束了,这个国家持续了近百年的混乱是不是也要结束了呢?

韦伯又感到自己的脑袋疼了,他躺在硬邦邦的床上,想让自己尽快入睡,可忽然中熊式辉的脸浮现在脑海中,他来这里的目的肯定希望与庄继华达成谅解,可庄继华会眼睁睁看着东北从手边滑过去吗?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一章 朝天阙 第一节 一个美国记者的目光(七)

陪熊式辉吃过早饭后,庄继华便告辞了,他必须参加战区每天例行的敌情通报,这个会议主要由他和参谋长、作战处的参谋们参加。冯诡是东北行辕副主任,由他与熊式辉交谈,给双方都留下余地。

待庄继华走后,冯诡笑呵呵的请熊式辉到旁边的小院喝茶,他的笑容在熊式辉眼中显得异常狡诈。

司令部占用的这个学校是村里祠堂改建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里是村里唯一能容下司令部的建筑。学校的学生就是村里的孩子,司令部进驻后,学生们改到村公所上课。

冯诡没有住在司令部内,祠堂的房间明显不够,仅仅容下少数主要军官,其他人都分散住在村民家中,冯诡也不例外。

冯诡的住处在祠堂附近的村民中,村民的家并不大,就两间房,院子里有两株香椿树,在院子一角还搭着葡萄架子,葡萄藤已经爬满架子,绿叶中晶莹剔透的葡萄。

院子里,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正坐在那掰玉米,看着冯诡带着几个人进来,便连忙站起来将他们迎进院内,冯诡笑着告诉她,不用忙,搬几张凳子到葡萄架下便行,姑娘很快从屋内搬出几张凳子,然后有捅开炉子生火烧水。

冯诡以主人身份招待熊式辉,李安定和肖山令没有随他们过来,两人被李之龙拉到政治部去了,政治部在村子的另一头;这里只有熊式辉和他的秘书,在冯诡和熊式辉坐下后,他的秘书便将熊式辉的秘书拉到一边,帮姑娘掰玉米。

“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吃葡萄了。”冯诡慢悠悠的看着头顶的葡萄,熊式辉笑了笑没有开口,现在他稳坐钓鱼台,毕竟他占着政治上的优势。

冯诡也不着急,依旧是那样不慌不忙聊起了天气,熊式辉也随口应付,很快姑娘将水烧好,冯诡的秘书泡好茶端来。

“这是我从云南带来的下关沱茶,熊主任尝尝。”冯诡端起茶碗。

熊式辉看看茶碗,这的确是茶碗,倒了茶水便可以吃饭,冯诡笑着说:“乡下简陋,主任就将就下吧。”

“北人粗矿,南人精细,从这上面就能看出。”熊式辉也笑了笑,他也不是没在北方待过,当初在保定军校求学,在北方生活了好几年,不过从保定军校毕业后,他便一直在南方,也从未体验过北方农家生活,这种喝茶方式自然也没见过。

“条件使然,”冯诡摇头说道:“北方富户喝茶也同样用细瓷,农家用碗,不过是买不起而已。”

“此言有理,圣人曾说,仓禀实而知礼节,想来便是如此。”熊式辉也不单单是领兵作战的将领,也读过不少书,否则蒋介石也不会让他掌控江西数年。

“可如何仓禀实就讲究了,”冯诡提起茶壶给熊式辉倒上水,边倒边说:“从历史上看,老百姓其实并不管你什么主义,什么理想,轻徭役,薄赋税,与民休养生息,老百姓自然安定下来,不管什么共产党还是其他什么,宣扬再好,老百姓绝不会跟着他们造反。”

熊式辉一直保持着警惕,冯诡此言一出便品出了其中的味道,没有动眼前的茶碗,他微微皱眉望着冯诡:“无常兄,有什么话不妨明说,我熊式辉不是不讲理的人。”

冯诡端起茶碗喝了口水,然后才慢慢地说道:“东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众富有,非关内可比,而且,东北人性情耿直,易于统治,所以以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之才,亦能统领此地,委员长将这块地区交给我们是对我们寄予莫大期望。”

“那是,委员长的苦心,我非常理解。”熊式辉随口答道,东北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仅次于江浙,加之人口稀少,荒地很多,生活比关内容易。不过冯诡在这时提起这个问题,熊式辉绝不会简单的认为冯诡是在感叹。

冯诡没有在意熊式辉的态度,他接着说:“但东北的问题复杂在于苏俄,苏俄从未停止染指东北的野心,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就已经暴露出来,虽然被委员长拒绝,可此后斯大林策动了新疆叛乱,这场叛乱到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