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投机者-第5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徒雷登不是不知道危险即将来临,但他更清楚,作为燕京大学校长,他已经成为燕京大学所有学子心目中的抵抗象征,而燕京大学则是北平教育界的抵抗象征,作为大学校长的他,必须坚守岗位,战斗到最后一刻。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学的所有外籍教师均被捕,不过他与其他人不同,美国也同样扣押了日本在美国的外交人员和侨民,美国政府在中立国瑞士,与日本政府按照外交惯例进行外交人员交换谈判。
在谈判中,美国政府明确要求将司徒雷登列入交换名单,日本政府拒绝了这个要求,这提醒了日本政府,认为这是个奇货,应该留在要紧的时候发挥作用。正是基于这个判断,司徒雷登没有被送到潍县的集中营,而是被扣押在北平。
在华北会战前,冈村宁次感到北平有可能被围,再把司徒雷登留在北平毫无益处,便将司徒雷登送到滦县与其他英美侨民关在一起。
这些英美侨民获救后,没有立刻送回,而是留在唐山地区,经过医生检查疗养,司徒雷登的名头太大,国民政府和美国大使馆派专人前去探望,一个中美医疗小组被派到滦县。
庄继华没有去滦县,不过他也派了人去滦县,代表他探望并安排这些被解救出来的英美人士。不过司徒雷登却不同,他的名望太高了,庄继华另外再派刚回来的李之龙去看望司徒雷登,而且特意告诉他,满足司徒雷登的一切要求。
但今天的欢迎仪式,庄继华没有出现在德县城门,华北会战战果前所未有,但消耗也同样惊人,从伤亡来看,倒不是很大,部队的火力大为增强,中日两军的伤亡是最近的,日军伤亡首次超过中国军队,整个华北会战,华北战区部队伤亡只有二十一万多,其中阵亡八万多人,重伤六万多,轻伤七万左右。
消耗最多的是物资,华北战区的炮弹基数下降到一个基数,坦克油料基数下降到危险的半个基数,子弹手榴弹还好说,但最严重的还是粮食,正如陈赓所说,接近一千万人口(算术错误,没有一亿人)正指着他吃饭,那天和洪君器大吵一架后,洪君器终于答应在十天之内,停止一切军事运输,全力向华北调集五千万公斤粮食,其他的让庄继华在华北战区自行解决。
洪君器明确告诉庄继华,新疆平叛需要粮食,需要武器弹药,迪兰铁路运力有限,叛军的一个别动队最近潜入哈密地区,专门破坏铁路,也袭击小股车队,铁路时通时不通,第八战区的汽车几乎全部征用来运输粮食和武器弹药,白崇禧对部队的集结和后勤非常不满意,洪君器不得已将原用于为华北战区运送物资的飞机调给他。
庄继华对此没有丝毫办法,他还可以利用充沛的人力向前线送物资,白崇禧却没有任何办法,华北会战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就剩下北平天津,对这两座城市,庄继华另有想法,军事行动暂时停止。
除了北平天津外,卫立煌未经大规模战斗便攻抵中蒙边境,三十万大军枕兵待戈,对蒙古的进攻已经箭在弦上,却又停下来,原因也是受困于粮食弹药。
上那去弄粮食?庄继华简直快愁死了,冯诡建议在山东河南收集粮食,但庄继华拒绝了,庄继华认为免除山东河南农税一年的命令还没过,政府不能食言,如果因为暂时的困难而食言,将来如何取信于民。
迫于无奈,庄继华再度向梅云天求援,梅云天东挪西凑在缅甸买了一千万公斤粮食,通过滇缅路运往华北,可运输线漫长,时间拖得很久。
“一亿公斤粮食,说来很多,其实每个人也就十公斤,节约点能吃一个月,一个月后呢?”冯诡叹息着问庄继华。
“不能全靠大后方,”蔡廷锴皱眉说道:“必须动员民众生产自救,同时将华北的困难通报全国,请各地救国会动员民众自愿捐献,能捐多少算多少。”
蔡廷锴的主意被庄继华采纳,各地救国会开始行动起来,贾仲贤在河南,何思源向山东民众发出号召“一切为了抗战!”,渝州晚报,中央日报,纷纷报道华北难民的困难,大后方再度发起募捐运动,刚刚渡过饥荒的山东河南,也捐出了一千多万公斤的粮食,这些粮食经过津浦铁路和平汉铁路运到华北。
这一系列措施让庄继华松了口气,不过,粮食只是让他烦心的事之一,另一件烦心的是弹药补充,白崇禧出任新疆后,蒋介石从各个战区抽调了大批部队,华北战区也同样被抽调部队。
庄继华下令将刚刚围歼了河边正三的五十二集团军之第三军,三十一集团军的九十八军,调往新疆。这两支部队正在向郑州集结,准备沿陇海铁路运往西安,再车运兰州,再经迪兰铁路到新疆。
可无论是第三军还是九十八军都不愿去新疆,其中反对最激烈的是九十八军,九十八军主要是杨虎城西北军组成,军长武士敏在西安事变中的态度是坚决支持杨虎城,所以这支部队在国民党军中一直受到打压,处境凄凉,军饷装备一直短缺。
九十八军划入三十一集团军后,汤恩伯数次想整编这支部队,可都被武士敏挡回去了,汤恩伯堆着他,犹如拿着个刺猬,想吃又吃不下,可又不愿就这样放弃。
庄继华出任华北后,对九十八军也没有特别照顾,不过从邓演达那传来的消息,武士敏已经同意加入第三党,可庄继华从军统得到的消息,九十八军内共产党活动很厉害,军长武士敏的共产党倾向很严重。
调九十八军倒不是庄继华的主意,而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庄继华猜到蒋介石的目的,九十八军到了新疆,参加平叛后,一方面可以切断他与中共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为整编打下基础。
目前在新疆的部队,不是中央军便是与中共毫无联系的西北军和新疆省军,新疆省军长期与新疆分裂分子作战,这次新疆叛乱中损失惨重,是无论如何不会与苏俄,进而与中共有联系的。
但让庄继华为难的是,蔡廷锴紧急通知他,九十八军军长武士敏极其军中主要将领已经参加了第三党,希望他能想办法将九十八军留在华北。庄继华于是一方面向武士敏下令,命令九十八军在陇海线集结,另一方面又不催促九十八军加快行动。
而武士敏以大战刚结束,军队疲劳,物资损失严重为理由,联合第三军唐淮源向战区司令部要求暂停移动,庄继华也不劝,将情况照转蒋介石。蒋介石拿着也棘手,按照军事常识,这样一场大战后,部队怎么也要休整两到三个月,从理论上找不出两军的任何漏洞。
蒋介石收到电报也没再催促,迪兰铁路的运力紧张,从各处调的军队正源源不断向迪化集结,在白崇禧之前,胡宗南到迪化后,第一件事便是在迪化附近抢修机场,待白崇禧到时,迪化附近的机场已经建起三个,加上原有的三个机场,迪化附近可以起降B17轰炸机的机场已经达到六个,此外还抢建了两个雷达站。
当陈赓和邓小平到司令部时,庄继华正与徐祖贻商议对天津的进攻,听到陈赓来了,庄继华脸上禁不住闪过一层恼怒,心中非常不快。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五节 斯大林攻击(八)
陈赓进来时便注意到,庄继华墙上的作战地图已经换成了天津北平的作战地图,地图上清楚的标明了参加作战的部队番号。陈赓见庄继华没有转身,便很自觉的给邓小平端了把椅子,邓小平也没客气便坐下了。
在作战室内的何畏每次见到陈赓都有些尴尬,但他对邓小平了解不多,当他在四方面军担任军长时,邓小平是中共中央秘书长,负责党务方面的工作,没什么接触。
今天在作战室内的幸亏是何畏,要是龚楚在,那就太尴尬了,龚楚与邓小平的交往太多,邓小平在广西主持百色起义时,龚楚是他的参谋长,双方关系一度十分密切。
“我看杜光亭的方案可行,只要炮弹到位,就可以发起进攻了。”
陈赓听出来他们在商议杜聿明报上来的,对天津的进攻方案,庄继华叹口气:“按照洪君器的意见,弹药至少还要等一周,才能开始运,现在全力抢运粮食。”
按照庄继华的部署,对北平天津的守敌分别解决,首先解决天津的横山勇。不过,从兵力上和地形上看,北平其实更容易,北平守军比天津兵力少一半,城市更大,此外,从地形上说,天津地形更复杂,河流沼泽洼地众多,日军依旧占领着天津外围二十多个据点。
横山勇上任后,又在天津构筑了两层环形防御工事,将护城河加宽加深,城墙每五十米一个碉堡,近来围绕着城墙加筑了一道电网,市区内原日本租界被构筑成核心阵地,交通壕四通八达。天津唯一的问题,恐怕就是兵力不足。
像天津这样的大城,兵力至少需要十万,庄继华判断横山勇手上只有不到六万人,天津守军番号不少,有四个师团和两个混成旅团,但无论庄继华徐祖贻还是杜聿明,都认为他的兵力在四万左右,横山勇在前期打得很猛,部队受创严重,减员至少四成,乐观的话可以达到六成,即便横山勇将在乡军人编入部队,兵力也绝不会超过六万。
“杀鸡用牛刀,杜光亭手上有五十集团军,第二集团军,青四军,另外还有二十二集团军担任预备队,总兵力超过三十万,告诉杜光亭,不要急,抓紧时间消化补充兵,两周之内,对天津不作攻击,先把部队整顿好,人补足。”
邓小平听到这席话心中暗惊,杀鸡用牛刀,这是老搭档刘伯承经常说的话,庄继华居然也这样认为,看来这是个极其谨慎又极其大胆的人。
华北会战同样有大批伪军反正,这次庄继华丝毫没给那些伪军将领余地,就在大局已定后,立刻下令将反正的伪军部队拆散,分别补充到各个部队中,五十集团军二十二集团军是首先补充的。
“北平你就不打了?”陈赓是闲不住的,听了几句便跑到庄继华的身后,根本不管庄继华的感受便开口问道。
“不管打不打都没你什么事,”庄继华头都没回,语气很不客气:“你狗日的那点心思老子又不是不知道,让你打,你就要粮食,告诉你,老子现在没粮食,一斤也没有。”
“小人。”陈赓嘴一撇,语气神态很是不屑。
“小人!”庄继华转身盯着他,看到他的表情,也很不屑地骂道:“你狗日的不是来要粮食是来做什么?我告诉你陈赓,老子现在是光棍,要粮食没有,要命,哼,老子不给!”
“放你娘的屁!”陈赓也同样张嘴便骂:“今天老子便不是来要粮食的。”
邓小平忍不住噗嗤一笑,他想起了左权的话,当初太行山上困难时,有人提出让庄继华要些物资,左权就说只有陈赓能要来,现在看来,左权还真说对了,这两个都是痞到极点的人,可以说臭味相同,惺惺相惜。
“那你来做什么?我倒有点好奇了。”庄继华嘿嘿一乐,皮笑肉不笑的问道。
“他是陪我来的。”邓小平含笑站起来大声说道。
庄继华这才看见邓小平,他立刻认出这张脸,这张脸与前世的宣传画变化不大,只是更瘦,眼眶深陷,颌下还有几丝没有剃干净的胡须,给庄继华最深印象的还是他的那双眼睛,目光敏锐而温和,而且带着淡淡的笑意。
“这位是邓小平先生吧,对不起,对不起,下面的人只说陈赓来了。”庄继华稳定下心情先道歉,此生已经见过太多重量级人物,再不是二十年前的小青年,看到重量级人物便把持不住,不过他还是瞪了眼旁边的何畏和上官竣,像是在责怪他没有及时通报。
邓小平当然不会在意庄继华的客气,他也很客气的回答道:“是我的不是,没有事先通知便来了,还请庄司令原谅。”
面对邓小平的客气,庄继华心里禁不住小小的得意下,当然也仅仅是那么一下,面前这个人曾经主宰中国近二十年,开创出一个崭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继任者将中国的国力推高一个空前的地位,在他面前,庄继华不敢有丝毫掉以轻心。
“庄将军,”邓小平也挺好奇的上前几步,看着地图上的形势图:“我也有点好奇,为什么不先打北平?”
庄继华沉凝了会,徐祖贻也好奇的望着庄继华,何畏上官竣等人也急切的看着庄继华,他们都向庄继华建议过,首先攻克北平,根据上官竣的估计,冈村宁次手中的兵力也就三万左右,就算加上在乡军人,也不会超过四万,北平的日本居民远远少于天津。
可庄继华就是不松口,他的理由很单一,北平的古建筑很多,要保护北平的古建筑。可让徐祖贻等人难以理解的是,不进攻,难道让冈村宁次自己退出北平?再不然,冈村宁次投降?战争打了七年,还没有成建制投降的日军部队。
“不打北平的原因是,保护北平的古建筑,”庄继华看了看徐祖贻等人一眼,然后笑着对邓小平说:“他们也在猜,其实,我打天津的目的是杀猴给鸡看,顺利打下天津,然后劝降北平。”
“不可能!”徐祖贻脱口而出,脸上的神色惊讶万分。作战室内的其他人,包括何畏上官竣等人也都露出了震惊之色,仿佛听到什么天方夜谭似的。
“怎么不可能?”庄继华反问道:“我研究过冈村宁次这家伙,这家伙与其他顽固坚守武士道的家伙不同,从根本上说,这家伙是个机会主义者,有强烈的功名心,但在处事上却很灵活,这从他在卢沟桥事变之初赞同石原莞尔,反对扩大事变,可看到扩大已经成为日本军界主流之后,立刻转变立场,从而获得了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只要有了合适的台阶,他会同意的。”
“合适的台阶?你打算给他个什么台阶?”陈赓问道。
“裕仁。”庄继华大有深意的一笑,故意卖个关子,随后看着其他人,陈赓徐祖贻等人皱眉思索,邓小平却很快眼前一亮。
“你是不是想在轰炸东京时……”邓小平的一言让陈赓和徐祖贻等人恍然大悟,这下他们都明白庄继华打什么主意了。
在此之前,邓小平从没小看过庄继华,他非常清楚这人的利害,可现在他更感到此人的利害。他的想法大胆而切合实际,行事天马行空,不落痕迹。在来德县之前,邓小平调阅了社会部收集的所有关于庄继华的情报,有些情报是通过绝密途径搞到的,可就这短短几分钟,邓小平就明白,那些资料远远不足说明这个人的精明狡诈和高明手段。
“还是邓先生高明。”庄继华一笑:“山东的机场最多再有一个月便可以使用了,到时,我们将对日本全境展开轰炸,东京自然是重点,我就告诉冈村宁次,如果他放下武器,保全了北平古城,我就下令不轰炸裕仁的皇宫,也不轰炸日本的几个著名古建筑。剩下的就让冈村宁次自己去衡量。”
“当然,在此之前,我们要给冈村宁次一个震撼,”庄继华的神情转而严肃:“对天津的进攻要猛,要在最短时间内拿下天津。”
“哦,最短时间?多长时间?杜光亭行不行呀。”陈赓大甩甩的说到,端起桌上的杯子,发现里面是空的,走去提起水瓶给自己倒水,就像在自己的司令部一样,没有丝毫顾忌。
庄继华从鼻孔轻轻哼了声:“陈赓,你别不服气,就现在你那忍耐还比不上光亭。杜光亭打天津要三天的话,以你小子的能耐最少也要打七天。”
邓小平微微一笑:“何以见得?”
“七天恐怕还是说少了,”庄继华说:“贵党部队长期缺少正规战训练,擅长游击战和运动战,对攻坚战缺少经验,就说对济宁的进攻吧,陈赓宋希濂打了多久,杜光亭的战术能力和指挥能力还在宋希濂之上,天津的坚固也远超济宁。”
“你小子门缝里看人,”陈赓有些恼怒的站起来:“你狗日的偏心眼,老子是缺少重武器,你把你的那些什么火箭炮,重炮,坦克交给我,咱们再试试看。”
“陈赓,你小子鬼心眼多,打黄埔就没认过输,得,我也不再你的上司面前揭你的老底,其实,我还是认为,你不该当领军大将,还是该跳大神干特工。”
说完之后,庄继华不给陈赓反击的机会立马对邓小平说:“邓先生,到我办公室去谈吧,请。”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五节 斯大林攻击(九)
陈赓气得脸色绯红,就在庄继华后面骂骂咧咧:“庄文革,你狗日的,就是个欠收拾的东西,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邓小平偷眼看了眼庄继华,却见他好像没听到陈赓,脸上居然始终挂着笑,屁股却突然扭起来,背后陈赓的骂声却更大了,惹得司令部内的军官纷纷注目,庄继华这才发现情况不对,这才停止扭动,恢复正常。
到了庄继华的办公室,伍子牛给他们端来茶,将茶杯放在陈赓面前,还特意亲热的招呼道:“仙姑,请喝茶!”
陈赓冷冷的冲伍子牛嘲讽道:“伍子牛!当狗当久了,也懂看主人脸色行事了!”
“得了,得了,陈赓,你小子别在这装疯卖傻了,”庄继华一脸不屑:“你那点道行,别在我面前使,老子先给你说清楚,今天老子啥都不给,啥都没有。”
邓小平有些奇怪了,不知道俩人在做什么,伍子牛为啥称陈赓为仙姑,陈赓为何反应又这么大,他看看庄继华又看看陈赓,陈赓的怒气似乎依旧。
“庄文革,当年老子就说过,你小子狼心狗肺,满肚子坏水,二十年前你就给老子下套!老子一时不查,一世英名受损。”
邓小平心中恍然大悟,这肯定是他们在黄埔时的事,他在心中暗笑,好整以暇的喝着茶,看俩人斗口。
庄继华也坐下来,眼中充满笑意,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得了,陈赓,二十年的老同学了,你那点花花肠子,我都清楚,你真对那事委屈?你不就是作出副委屈样子,过会好开口吗,啊,不就是为这点事吗,瞧你那点出息,绕这么大个圈子。”
邓小平差点乐出声来,俩人骂来骂去,斗来斗去,原来都打着主意。陈赓却丝毫没有被看破算盘的羞愧,依旧带着怒气。
“我说你是小人之心吧,不但是小人还是守财奴,还真是你那校长的学生,一点没走样。”
“瞧瞧,我说你那点道行不行吧,被我看破了吧,我说陈赓,好歹也是堂堂师级干部了,手下几万人,怎么还这点出息。”庄继华也嘲讽道。
“就是,陈赓,你怎么也该换个花样了,老这套路,别说司令了,就算我也摸熟,下次啊,下次欢一个。”伍子牛这时也恬着脸过来调侃道。
“滚,滚,滚,有你什么事,”陈赓没好气地骂道:“我说庄文革,你的这条狗怎么不好好管管,怎么乱咬人。”
“陈赓,你少欺负人,我这兄弟可给你留了面子,”庄继华冷笑一声:“要说翻脸不认人,你陈赓当属首位,当年我这兄弟在上海当探长,可帮过你不少的忙,怎么现在就翻脸不认人了。”
伍子牛当年在上海当探长,陈赓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有几次共产党成员被捕,陈赓都是通过伍子牛将他们解救出来,这些事伍子牛老早便告诉了庄继华,庄继华让他不要说出去,埋在肚子里。这也是当年庄继华怀疑身边有共产党后,首先怀疑伍子牛的原因。
“哼,这是两回事,当我不知道,这小子当年打着我党的旗号,回家报私仇,败坏我党名声,这笔帐还没跟他算过。”陈赓毫不客气揭开当年的伤疤,当年庄继华给伍子牛出主意,冒充共产党回家报仇,趁乱手刃仇人,分了仇人家的财产,当然这也让他错过了牛行大战。
“败坏贵党名声?当年贵党可不是这样认为,这可是最革命的行动,”庄继华不怀好意的盯着陈赓,却又扭头对邓小平说:“邓先生,看来陈赓是混入贵党的我党人士,混进贵党二十多年,可见隐藏之深,为人之狡猾。”
邓小平哈哈一笑:“这我不可能上当,他可不是混进我党的,要把他整下去,你们那位校长可不就乐坏了。”
“那是自然,”庄继华也笑笑:“不过我看这小子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理该被批判,要不关他几天学习班,再不然,您把他带在身边,每天敲打他几下,邓先生,您不知道,这小子属于那种三天不打就要上房揭瓦的家伙,必须每天敲几下。”
“那可不行,这要将他那点灵性打没了,你赔给我呀。”
庄继华和邓小平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笑笑,这时宫绣画推门进来,陈赓冲她打个招呼,宫绣画似乎对陈赓的到来不是很欢迎,神情始终不冷不热,陈赓则起身拉着伍子牛到了屋外。
等陈赓他们出去后,宫绣画将门关上,然后坐到庄继华身边,拿出个笔记本,这让邓小平有些意外,他当然清楚宫绣画是庄继华的亲信之一,参与庄继华的所有秘密,他没想到的是,庄继华居然如此大胆,居然就这样与他密谈,而且还敢形成文字记录下来,丝毫不怕战区内的军统和中统特务,这让他对庄继华有了新一层认识。
“中央已经将我们合作的事情通报我了,在华北只有彭德怀、刘伯承和我知道这个情况,昨天,我将这个情况通报了陈赓和黄明诚,陈赓同志将率领游击总队随贵军进入东北,黄明诚将担任我党冀东特委书记。”
邓小平先向庄继华介绍了延安方面的安排,庄继华没有开口,心里对延安那位大师佩服不已,果然不愧是战略大师。他完全明白陈赓黄明诚出任的目的,不过有这两个人也不错。
“此外,这次我来,还有两件事要落实,”邓小平点燃根烟,看了眼庄继华,看不出他有什么表示,便接着说:“根据协议,我党用河北换绥远,绥远察哈尔归我党所有,所以我党要求,贵军让出张家口宣化新保安等地,作为交换,我军将退出平津附近的所有根据地。”
邓小平注意到庄继华的嘴边露出一丝笑容,他微微皱眉,不知道庄继华这是什么意思,嘲讽还是其他。
“第二条,张家口宣化新保安等地同样受到战争的破坏,所以我党希望华北战区能提供两百万公斤粮食,另外,我党组建了东北挺进纵队,由林彪同志担任总指挥,我们希望这支部队能独立行动。”
说完之后,邓小平就看着庄继华,意思很明白,你有什么想法?庄继华没有立刻开口,共产党方面来要地盘,这个他估计到了,按照两党协议,可以给,但张家口关系到未来卫立煌部队在进入蒙古后的后勤补给路线,此外,张家口是塞上名城,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就这样给共产党了,蒋介石那里必须有说得过去的理由。
“张家口宣化可以交给贵党,”庄继华想了会后,慢慢开口道:“新保安不行,此外,我想贵党可能清楚,卫立煌的部队即将出征蒙古,张家口是后勤补充的重要枢纽,所以贵党必须书面保证,保证征蒙军的后勤补给线路和物资的安全。另外,国军将派出安全部队进驻张家口和宣化,贵党必须派出一支部队,兵力不得少于一万人,加入征蒙军。”
“对于林彪将军的行动,我必须提醒贵党,我们三方有协议,贵党在东北分配的地区为齐齐哈尔以北地区,我想知道,贵党是不是还准备遵守这个协议?”
庄继华最后一问显然有所指,邓小平对中央的部署也非常清楚,杨成武已经率军进入东北,在辽宁北部站稳脚跟,一部分兵力继续向吉林发展,庄继华显然发现了这点,所以才有此问。
“我党当然会遵守协议,不过我党也担心,你们会不会遵守协议?”邓小平敏锐的反问道。
庄继华非常自信的一笑:“到目前为止,我答应贵党的事还没有过失约,但贵党却有,比如说冀南,我答应了贵党,但冀中呢?贵党却秘密保留了三个县的根据地。山东,贵党策动郝鹏举事件,邓先生,这样的对比,任何中立的判断是什么,还用说吗?”
邓小平猛吸两口烟,冀中地区,在日军撤退后,国军进攻前,留在冀中地区艰苦坚持的武工队,就如同平津地区一样,乘虚占领了三个县城,并建立了行政权。
庄继华在兵临平津后,没有对这几个县的共产党根据地采取什么措施,那时他没有时间来处理这些事,可在这当口,他提出来了,他就是要告诉邓小平,这些小动作,他都记着的,不要认为,他的付出是无条件无代价的。
“郝鹏举事件已经有定论,我们就不再谈了,”邓小平很干脆将已经处理了事情抛在一边:“关于冀中的根据地是下面的同志不知道我们的协议,可以在这次一并处理。”
庄继华微微点头,没等他作出反应,邓小平又接着说:“征蒙军的问题,我党可以保证,贵党也可以派出监督部队,但人数不认超过一千人,此外,我党不会加入征蒙军,一兵一卒都不会加入,这是我党中央的最后决定。”
绵里藏针,庄继华很精确的下了四个字的评价,邓小平的这段话既表明了延安支持征蒙,但又暗示了,国民党出兵蒙古,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些理由,延安已经读懂了此举的含义。
“庄将军,征蒙于国家有万世之利,用不着人质吧。”邓小平似笑非笑的盯着庄继华。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五节 斯大林攻击(十)
庄继华在心里苦笑下,此公难怪几十年后能将撒切尔夫人逼得心神慌乱,邓小平的谈判风格与周恩来有很大不同,周恩来很少这样咄咄逼人,与他的谈判争执虽然激烈,但气氛始终很温和;邓小平也温和,但话里却夹着骨头。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爽快,不在小事上计较。
“人质谈不上,我担心的是卫立煌兵力不足,”庄继华思索着说:“邓先生,从新疆发生的事来看,斯大林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我担心的是,卫立煌攻入蒙古后,会合苏军发生冲突,他的兵力便略显薄弱。”
邓小平想都没想便坚决摇头:“这正是我党担心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党与苏俄都有关系,与苏俄发生武装冲突,会在普通党员和士兵中产生很大混乱,我党支持收回蒙古已经是我党能作的最大支持。”
面对邓小平的坦率,庄继华有些无奈。卫立煌出征蒙古,庄继华最担心的便是与苏军发生冲突,从国力上说,中苏之间差距明显,中国还不具备与苏军交手的实力,所以庄继华非常担心,卫立煌的兵力不足。
“好吧,我同意贵党不出兵蒙古。”庄继华立刻放弃了这个要求,实际上他也估计到延安不会同意,但他还是想试一试,看看他们的态度再决定,现在邓小平的态度很坚决,他就不再这个问题上纠缠了。
“林彪将军参加进攻东北,对这条我也同意,不过我想知道他的进军路线。”
庄继华先谈这条,让邓小平有些意外,他以为庄继华会先对粮食的事进行讨论,没想到他会先谈这个问题。
“林彪将军的进军路线是通过热河,进入辽宁,再沿着大兴安岭南麓,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