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投机者-第5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参谋的脖子被勒得紧紧的,这脸涨得通红,根本无法开口,有末精三连忙将谷寿夫拉开,参谋连忙呼吸了几口带着硝烟的空气,稳定下才向谷寿夫和有末精三报告。
“先头大队大队长加濑报告,先头中队受到袭击,他率部进行了反击,抓获两名支那军士兵,经过审问,是支那四十九集团军之一零三军。”
四十九集团军,有末精三和谷寿夫眼睛一黑,差点摔倒在地,这个皇军的恶梦,什么时候跑到古北口的?
现在已经来不及探讨这个问题了,他们必须立刻拿出计划,突出重围,将这剩下的几万部队带出中国人的包围圈。
但这是个非常困难的任务,部队已经出现弹药短缺,现在平均每个士兵身上只有十到十五发子弹,每门炮只有三到五发炮弹,手榴弹也不多了,至于粮食就更少了,经过几天的消耗,部分部队已经断粮,由于沿途的民众已经躲到山里去了,部队不得不进山找娘,这更耽误了部队的行动。
“只有强攻南天门古北口,杀出一条血路。”谷寿夫神色严峻,语气中包含着一层绝望。
有末精三极力让自己保持冷静,将地图翻来覆去查看,谷寿夫有些着急了:“有末君,再不行动便晚了!”
有末精三苦涩的摇摇头,他根本没把握从四十九集团军手中夺下古北口,武汉会战期间,这个集团军的两个师坚守富金山,帝国四个甲种师团近七万兵力都没能拿下了,现在部队总兵力仅剩下五万多人,粮弹两缺,怎么夺回古北口?
“除了这个办法,还有什么办法?”谷寿夫急了:“命令149师团和第十师团立刻反攻南天门和古北口,第六师团13师团26师团坚守大师屯,19师团第五师团北上增援149师团,用不间断的进攻打垮支那军,夺回古北口!”
有末精三坚决摇头:“谷君,以我们现在的力量是无法夺回古北口,要想把部队带出去,只有两个办法。”
在这几分钟内,有末精三已经对局势有了清楚的判断:“一个是我们从东面,龙口峪一带冲出去;另一个是进入东面群山坚守,等待冈部君的来援。”
谷寿夫其实也没有把握能冲出一条血路,不过他断定,中国军队既然已经占领古北口,那绝不会对龙口峪视而不见,所以从龙口峪冲出去很难;其次,坚守,拿什么坚守,粮弹两缺,再打两三天,士兵枪膛便空了,怎么坚守?
可现在,他也没其他办法了,有末精三又进一步解释他的计划:“命令149师团和19师团反攻南天门和古北口,让第五师团和36师团秘密进山,必须命令日出前,占领并坚守龙口峪,为全军打开通路。”
谷寿夫沉默的想了想,点头同意,这个计划比单纯的从古北口冲出去要强太多,支那军被吸引在古北口,龙口峪方向势必薄弱,中岛康健骁勇善战,一定能打开缺口。
就在有末精三绞尽脑汁为全军寻找生路时,河边正三正欲哭无泪的看着手中的电报,难以作出决断。
在冈村原定计划中,河边正三要与有末精三在通州会合,共同为辻政信解围,可河边正三在等待天津撤出部队时,受到中国军队的打击,第五军从榆垡以东出发,连续攻克礼贤、安定,前锋坦克冲进青云镇,切断了河边正三西去通州的路,河边正三被迫向香河撤退,第五军紧追不放,他前脚刚到香河,后脚中国军队即追到,双方在香河展开激战,河边正三再度撤退。
在撤退中,河边正三始终试图与有末精三取得联系,可中国军队始终紧紧咬住他,不给他任何机会。在香河以北,河边正三会合了从天津撤出的部队,可追在身后的中国军队的数量也增加了。除了第五集团军外,又增加了七十一军七十二军七十四军新八军112军等部队。
平坦的华北平原,给了中国军队追击的最有利条件。中国军队才去了宽正面追击,所为宽正面追击便是一部尾追攻击,其余部队则放手迂回超越,这种攻击路让河边正三根本无法组织起持续有效的阻击,只能不断弃守,撤退路线渐渐向西偏离,再也无法与有末精三会合。
当他刚刚退到平谷,便接到峪口蓟县失守的报告,占领峪口的是中国七十二军,攻克蓟县的却是中国精锐四十七军,这两个消息让河边正三毛骨悚然,中国军队正从两翼合围过来,下决心要将他留在华北平原。察觉中国军队的计划后,河边正三立刻向后飞速逃跑。
河边正三的逃跑路线有两条,一条是向北进入燕山群山中,从这里越过长城,到塞外;这条路道路艰难,根本没有公路,是八路军活动的主要区域;另一条路是横穿盘山北麓,从蓟县以北的山区,经过清东陵,进入遵化,再从遵化到迁西;这条路的风险在于,占领蓟县的中国军队很可能会抢在他们前面占领下营盘地区,切断东进之路。
何去何从,河边正三正在为难时,接到梅津美治郎从唐山发来的电报,让他立刻穿越盘山,经过遵化到唐山与他会合。
“阁下,既然梅津司令官有命令,我们还是东进吧,如果我们动作快,还是可以抢在支那军前面的。”
参谋长齐田正夫叹口气,走北线看上去安全,实际上也是危险重重,这条路几乎是无人区,八路军在这里活动猖獗,皇军实行了集家并屯政策,将山区的百姓杀的杀,赶的赶,均集中山下的归化屯中,所以一旦进山,注定无粮;其次,必须考虑八路军因素,部队现在严重缺少弹药,一旦遇上八路军阻击,部队能不能及时攻破阻击线,就成为一个很大问题;最后,这里的群山几乎无路,这也是为什么,当年长城作战中,皇军宁肯去啃古北口喜峰口这样的险关,也没有选择从这里进攻的原因;最后,就算从这里出长城,还要走上上百公里无人区,才能到达兴隆县城,而这还要祈祷天照大神关照,在此之前,中国军队没有占领兴隆,而据他们得到的情报,兴隆县城几乎算是空城。
河边正三清点了下掌握的兵力,他现在掌握着从廊坊和天津撤出来的部队,总共有十个师团,十个师团,看上去不少,如果满编的话,总兵力足有十多万兵力,可现在却远远达不到这个状况。
119师团在廊坊作战中几乎全军覆灭,仅剩下不到一个联队的兵力,第三师团在廊坊突围过程中,同样损失惨重,整个师团仅剩下不到四千人,其中半数以上还是工兵和后勤人员;32师团和41师团在廊坊作战和后卫战斗中损失同样惨重,41师团现存兵力不过满员时的一半,32师团也仅仅稍多一点六千多人;战斗力稍微保存好点的是64师团和123师团,这两个师团也仅仅比其他师团稍微好点,64师团还有八千多兵力,123师团还剩下万余兵力。从天津撤出来的四个师团情况稍好,但兵力也减少了四分之一。
后撤的沿途作战,河边正三不断将部队投入阻击中,在后有追击,上有轰炸中,部队损失惨重,退到平谷时,河边正三清点了部队,119师团几乎全军覆灭,还剩下几百名残兵败将,昔日劲旅第3师团还剩下千余人,全军总兵力不过六万余人,要靠这六万多人杀出条血路,冲到遵化,河边正三没有多少信心。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四节 华北派遣军的覆灭(五)
就在河边正三举棋不定时,梅津美治郎的电报又到了,在电报中,梅津美治郎告诉他,他已经派138师团赶往遵化接应他们,唐山地区现有88师团134师团,另152师团一部已经赶到,目前正对进攻唐山的支那军第一集团军展开反击,吸引支那军,只要他们动作迅速,可以穿越盘山北麓,进入遵化。
接到命令后,河边正三只能下令部队向东前进,命令132师团和41师团32师团断后阻击,以18师团为前锋向东转进。
河边正三向东撤退,但他行动之前忘记了将峪口失守的消息通知有末精三,在他看来,占领峪口的中国军队是冲他来的,他转向东便将这支部队甩开了。这个看上去合理,也并不大的举动,却给有末精三造成致命打击。
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是沙场老将了,不过他的记录却很差,两次缅北作战都惨遭失败,按照日军惯例,他这样的败将是要被撤职的,但这两次作战的最终责任都由缅甸方面军司令官饭田承担,而且在第二次缅北作战失败后,紧接着十一军在鄂北会战失败,此后,日军战败便成了常态,也没有再追究他的责任,此后十八师团从缅甸调到江南,又从江南调到华北。
失败乃成功之母,田中新一多次失败,对中国军队深为忌惮,在接到河边正三的命令后,他坚决反对,力主向北,取道燕山群山,直接去塞外,不要再在这里逗留。
但河边正三拒绝了田中新一的建议,相反强硬命令他东进,田中新一气得大骂河边正三糊涂,可骂归骂,田中新一还是必须执行东进命令。
田中新一安排十八师团中兵力比较充足,指挥官参加过两次缅北作战的55联队走在全军最前面,同时对联队长水岛千叮咛万嘱咐沿途一定要小心,警惕中国军队的埋伏。
十八师团为前锋,随后跟进的是兵力最完整的78师团和27师团,军司令部和114师团,以及两个失去战斗力的第3师团和119师团,全军以一条直线强行向东行进。
盘山北麓相对南麓比较和缓,但也是山峦起伏,奇峰突兀,水岛沿途小心翼翼,但凡危险的地方都首先抢占制高点,而后部队才通过;不过这严重耽误了部队行军速度,河边正三一再电令田中新一加快行军速度,断后部队压力极大,中国军队的攻势极其猛烈,阻击部队伤亡极大。
但田中新一不管,他把河边正三的电报扣在手上,严令水岛小心谨慎。
发现河边东去后,中国军队的攻击越发猛烈,阻击的压力越来越大,河边正三不得不将114师团的66联队增援。
河边正三对行军速度非常不满,从发布命令到现在,过去了三个多小时,前卫部队在没有战斗的情况下,仅仅前进了五公里,按照这个速度,要穿越盘山,需要三天时间。中国军队就算不知道,也足够让他们追上来。
为了促使田中新一加快速度,河边正三派参谋长齐田正夫赶到田中新一的师团部,督促田中新一加快速度。
“加快速度?司令官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在蓟县已经失守的情况下穿越盘山,这不是将整个部队陷入危险之中吗?”田中新一大光其火,尤其是安排他的部队走在最前面。
“田中君,军事行动最忌犹豫不决,既然已经决定了,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都要坚决高速行动,否则有可能成功的计划,也会失败。”齐田正夫正色的劝道。
“河边正三是个蠢猪!你看看这是什么路?”田中新一忍不住骂起来,山道已经越来越窄,现在仅仅只能容下三个人并排而行,这已经不是正常的公路,而是山间山路,平常最大的也就是大车。
齐田摇摇头:“河边司令官也是接受梅津司令官的命令,138师团已经赶往遵化,在东陵附近接应我们,只要穿过盘山,我们便脱离支那军的追击了。”
田中新一冷笑两声,心说如果能平安穿越盘山,进入东陵地区,向翻越西北山区,支那军还会再追击吗?
但田中新一承认齐田说得没错,军事行动无论对错,行动都必须迅速,于是下令加快行军速度,日军的行动陡然加快,两个小时后,前锋已经越过下营镇。
这里是日军预计的中国军队埋伏之地,水岛非常警惕,首先抢占了镇外的高地,然后再排出小分队搜索镇外的山头,最后主力部队才进入镇内,镇内早已经空无一人,这里同样是八路军活动频繁的地区,日军数次来围剿,当地百姓早有准备。
在确定没有埋伏后,水岛才放心的穿过下营镇,过了下营镇,部队前进速度明显加快,不但水岛还有田中新一都稍稍放心,田中新一也不再抱怨,而是催促部队加快速度。
很快,部队翻过青松岭,前面便是八仙山,田中新一命令部队休息,在松林里准备火把,田中新一站在山头上,望着来路和前面的八仙山。
后面的炮声没有那么激烈了,可依旧时有时无,中国军队依旧紧追不舍。河边正三那里传来消息,后面的中国军队丝毫没少,只是攻势没有那么激烈。
“看来支那军正绕到前面去了。”齐田将军帽摘下来,边扇风边说。
田中新一点点头,进入山区,阻击部队利用地形,可以给追击部队以最大的杀伤,按照道理,应该停止进攻,中国军队尾追不舍的原因只有一个,外围的中国军队正日夜兼程赶往东陵或遵化,准备在那阻击。
前面的八仙山是中国军队最后的埋伏地,八仙山地势险要,山高坡陡谷深林密,从北向南,山势逐渐降低,他们的行军路线是穿过八仙山南面的串子沟穿过去,绕过龙泉山脚下,进入八仙山与东陵之间的山间平原,越过太平寺,便到了孙各庄,这实际已经进入东陵范围了,八仙庄附近的居民大都是满族,几百年来他们都在这里看守皇陵。
“命令日落之前越过串子沟,今晚在太平寺休息。”田中新一将地图交给参谋,下达了继续前进的命令。
太平寺,田中新一选定的落脚点,此时却是戒备森严,附近的居民全部被看管起来,太平寺内士兵手忙脚乱的架设天线,连绵十几里的山丘上到处是士兵,四下里都在构筑阵地。
“命令陈烈,动作快点,日落之前必须赶到。”寺内左厢房内,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将军官正下达命令:“炮兵阵地设在太平寺侧后的山凹内,动作要快,鬼子可能很快便到。”
“司令放心吧,全歼不敢说,不让小鬼子越过太平寺绝对有把握,老子整整一个军,鬼子不过五六万疲兵。”另一个年青点的中将语气很有信心。
“李宗肪你少说大话,困兽犹斗,小鬼子的战斗力你不是不清楚,要是放走了鬼子,庄司令可不会翻过你。”潘文华的语气很严厉。
庄继华对川军很好,这在军内都有共识,冯治安曹福林等西北军将领纷纷调任地方,可川军将领却一个没动,部队装备便不说,稍有战功,部队便扩编,将领高升;郭勋祺由师长提升为集团军司令,潘文华坐了多年冷板凳,重返华北战区没多久便提升为集团军司令,王陵基出川时的部队是七拼八凑的,装备极差,在九战区多年没有更换,到华北战区便换装,以至于有些中央军将领都在抱怨,庄继华是重川军轻西北军,川军上下也清楚,所以川军将领大都视其为刘湘的接班人,川军领袖。
不过,对川军将领好归好,可要仗打得不好,庄继华处置也绝不手软,蓝运东,郭勋祺,孙震都被他处理过。
李宗肪嘿嘿一笑,而后突然收敛笑容正色道:“司令,这鬼子也够狂的,明知道老子已经占领蓟县,还敢向遵化去,就凭这,老子也想收拾他。”
潘文华眉头微皱:“说吧,你打算怎么办?”
“司令,您看,日军行军速度加快,前后距离拉大,我们可以先切断包围其前锋部队。具体便是,将168师隐蔽在龙泉山西南,战斗一打响,便抢占龙泉山主峰,用火力封锁山下道路,另外派一个旅秘密隐藏在古强峪一带,战斗打响后,占领古强峪地区,与龙泉山呼应,切断日军前后联络。
169师分出两个旅占领的太平山,新编170师放在北面,169旅和军直属部队放在太平寺正面。”
李宗肪摩拳擦掌,口若悬河的宣布他的部署,潘文华的没有却皱起来,待李宗肪讲完,他才开口问道:“要是陈烈无法按时赶到呢?”
李宗肪一愣,有些不以为然的摇头说:“司令,我四十七军齐装满员,全军总兵力五万人,日军跌经过苦战,粮弹两缺,就我这一个军便能将他吃掉。”
“你太乐观了。四十七军没有五万人,只有四万三千人,”潘文华显然要慎重得多,四十七军在天津作战,阵亡大约三千伤四千,现在也不满员,不过弹药却是补充齐全了:“从整体来看,我军正从各个方向赶来,只要我们能将日军挡在这里,全歼日军便有把握,所以首要的便是我们自己不能犯错。”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四节 华北派遣军的覆灭(六)
李宗肪沉默了下,潘文华和他同属川军,但潘文华是二十一军系的,四十七军是原四川边防军李家钰罗泽洲所属,在川内混战时,两军是对手。但经过七年抗战,川军逐渐变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核心却不是四川人,而是庄继华。川军中的大佬邓锡侯杨森潘文华王陵基,还有下面的中层将领都在事实上承认这点。
“司令,日军一旦发现我军阻击,他还有一条路,从下营向北,穿过北面山区,出长城,到兴隆。”李宗肪说:“要防止日军走这条线,仅派部队阻击会分散我们兵力,倒不如先把日军先头部队包围起来,诱使日军主力来援,为后续部队争取时间。”
潘文华没有立刻回答,正在赶来的部队不但有陈烈的新14军,还有不属于五十二集团军的青三军新八军112军,配属给他的独立坦克第六旅隐藏在孙各庄西南峡谷中。
这时联络参谋来报,潜伏侦察分队报告,八仙山发现日军搜索部队,李宗肪有些着急了:“司令,下决心吧,否则来不及了。”
“那好吧,派一个加强团。”潘文华终于让步,促使他让步的原因还是李宗肪的顾虑,日军要是打不开东进的路,势必北上出长城,让整个围歼落空。
李宗肪大喜,转身抓起电话向部队下达命令,潘文华则向通讯参谋下令,命令侦察分队潜伏在八仙山,监视日军,随时将日军动向报告。
侦察分队是集团军侦察营组成,每个分队六七个人,携带一部报话机,这些分队在集团军还没到便被派出去了,向八仙山龙泉山地区侦察前进。
一个多小时后,太平寺附近安静下来了,从太平寺到龙泉山十几里长的峡谷内寂静无声,两侧山峰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有些孤寂苍凉,倦鸟纷纷落入稀疏的树林中。
穿过八仙山后,田中新一的心总算落到肚子里,天色已经渐渐黑下来,部队开始点燃火把,长长的队伍穿行在峡谷中。田中新一骑在马上,望着两边黑沉沉的山,心中长出口气。
“按照这个速度,再有一个小时便能到太平寺。”齐田叹口气,单从兵力而言,平津会战是武汉会战后,皇军最大规模的兵力集结。在开战之前,华北派遣军的将领们信心十足,可开战不过一周,战线即被全面击破,固安守军被歼,北线被切断,廊坊三面被围,陷入全面被动。
田中新一也叹口气,他从缅甸打到华北,数次失败,当年力主加强对华侵略的雄心壮志早已经淡漠,现在他最想的是尽快将部队带出这个危险的地区。
或许是都知道要脱离危险地区了,部队的前进速度更快了,迅速越过龙泉山,田中新一终于露出了笑容:“齐田君,看来支那军没有想到皇军会走这条路,支那将军还是犯了个大错,他要是在八仙山布下一支部队,我们就只能掉头向北了。”
辻政信之流的将领还在相信,一个皇军士兵相当于五个中国士兵之类的鬼话,田中新一在很早几年就不再相信这类鬼话了,经过平津会战后,他就更不相信这类鬼话,现在部队的状况,一旦有一支中国军队抢占八仙山,他是绝对没有信心能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的。
齐田也赞成田中新一的判断:“战神也有打盹的时候,支那将军这次可能失算了。”
“支那事变已经持续七年了,到现在还没看到解决的希望,齐田君,帝国危机重重呀。”随着距离太平寺越来越近,田中新一也有心情来闲聊了。
“作为武士,我们只能尽武士的本分,至于其他,就只能听天命了。”齐田的语气也比较悲观,平津会战失败,日本失败的命运就确定无疑,可盟国要求无条件投降,这是帝国难以接受的,他们只能打下去。
樱花是美丽的,可它的美丽只有那么短短一瞬间,就在这短短一瞬间,散发出灿烂的光华。日本就如同那樱花,五十年的努力换来灿烂的一瞬。这一瞬间是如此美丽绝伦,让所有日本人陶醉,可一觉醒来,那刹那的繁华散去,剩下只有无限的恐惧。
田中新一默然无语,抬头看看天空,火光将附近的道路照得亮堂堂的,远处的山间黑黝黝的,隐约可以看见山间的树木和怪石,更远处是几颗明亮的星星,挂在那一闪一闪的,两颗红色的星星突然从山头升起,向天空飞去,散发出红色的光芒。
刹那间,田中新一感到整个天空被这两颗星星照亮,黑色的山峦在红色的光芒下,散发着一种奇诡的美丽,所有闪烁的星星都消失在这美丽的幕后。
“那是什么?”田中新一喃喃的低声道,耳中却已经传来几声尖锐的呼啸。
“轰!”“轰!”“轰!”
连续十几发炮弹在山谷中爆炸,队伍顿时大乱,旁边的副官连忙拉住田中新一的马头,大声冲田中新一叫着,田中新一却什么也没听到,他只是呆呆的望着那渐渐消失的奇异红色。
还是齐田首先反应过来,他跳下马几步跑到田中新一的马前,将田中新一从马上拉下来,田中新一这才醒悟过来,部队受到袭击,中国军队正在进攻他的师团。
四下里不断有叫喊声传来,到处都是枪声,迫击炮弹在山谷中爆炸,士兵们在匆忙寻找掩蔽地,田中新一被副官拉到一处岩石后面。
“为什么?怎么会这样?这是怎么啦?”田中新一不断喃喃自语,他踉跄着跑到岩石后面,周围的一切都乱作一团。
“师团长!师团长!怎么办?!”火光中,齐田的脸色惨白,眼中透着惊慌,显然他也没从中国军队的突袭中恢复过来。
参谋长泽崎普和冒着弹雨跑来,一颗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冲击波将他掀了趔趄,田中的副官连忙拉住他,泽崎的身体却向前一冲,扑到在田中身上,两人一下便滚到岩石下。
副官和齐田连忙将他们拉起来,泽崎不等站稳便喘息着向田中报告:“师团长!我们上当了!必须尽快抢占龙泉山!掩护师团撤退!”
“对,必须尽快抢占龙泉山!”齐田也赞成:“电告河边司令官,我们遇到袭击,命令78师团尽快上来!”
泽崎的冲撞让田中从震惊迷惑中醒过来,他伸头向左右看看,两侧的山上,中国军队的火力非常凶猛,数里长的山谷都是枪声和爆炸声。前面的爆炸更加猛烈,田中听出来那是105榴弹炮的炮弹爆炸。
田中从参谋手中抓过地图,蹲在地上,泽崎和齐田也蹲在他旁边,田中说:“从火力上看,支那军至少有……”
正说着,后面龙泉山方向枪声大作,对面的古强峪同样枪声大作,参谋迅速跑来报告,龙泉山出现支那军,从火力看,有一个旅。
数年战争下来,日军对中国军队的装备,特别是中央军整编部队,也比较清楚了,七五山炮装备在旅一级,105榴弹炮只有军一级装备,150榴弹炮只有集团军才装备;所以只要听炮声,便可以判断中国军队的规模。
“我们前面的支那军至少一个军,”田中神情非常严肃:“支那军的企图是包围歼灭我师团,如果仅仅是阻击我军,他们不会抢占龙泉山和古强峪。”
田中的战场经验还是很丰富,几乎立刻判断出中国军队的目的,但这个判断让齐田有些惊讶,从战争开始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支那军能单独围歼一个日军师团,更何况是在众军之中,就这样将前锋切断吃掉的。
“要打破支那军的企图,必须立刻打通峪78师团的联系,命令55联队对正面支那军采取守势,命令56联队迅速抢占左侧的107高地和103高地,命令114联队抽调不少于一个大队的兵力对龙泉山展开防御,另外的兵力对古强峪发动进攻,务必尽快夺占古强峪,保障师团后路安全。”
由于迟迟得不到师团的命令,各部队指挥官已经开始按照自己的判断展开行动,日军低级军官的战术素养展露无疑,水岛从炮声便判断出正面的中国军队足有一个师,以他一个联队的兵力绝无法冲破正面的阻击,但他还是派出高树大队向正面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同时派吉川中队抢占右侧的小山丘,这个小山丘由于距离山谷较近,中国军队没有在上面留兵。
毫无疑问,向正面攻击的高树大队很快便被打回来了,这时田中的命令也到了,水岛立刻部署部队就地展开防御,这时日军上下也发现一个对他们有利的情况,天已经黑了。
枪口喷出的火光在黑夜中异常醒目,可在黑夜中,除了这点点红光外其他地区漆黑一遍,这种黑夜对于部队运动和防守非常有利,部队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有利情况。
田中显然也发现这个有利情况,在刚才的一轮进攻中,尽管士兵都表现出了非常的英勇,可部队还是被打回来了,唯独对古强峪的进攻获得一定收获,攻克山脚的两个小山丘。
“师团必须趁夜后撤!”田中从水岛的报告中立刻断定他无力打通向东陵的通道,立刻作出向后撤退的决定。
但让田中新一失望的是,他的决定被河边正三撤销,河边正三的命令是趁夜发动进攻,全军东进,利用夜战的有利时机杀开一条血路,冲向东陵。
“接梅津司令官电,138师团已经接近东陵,只要我军能冲过太平寺,便能与138师团会合,我已经命令78师团加快速度,与你部会合,你部应下定决心向前攻击,击破支那军的阻击!”
田中新一拿着电报手直发抖,忍不住破口大骂!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四节 华北派遣军的覆灭(七)
日军很少进行夜战,战争持续了七年,除了深陷绝境,日军还没有主动发起过夜战,相反,在战争中,中国军队却经常发动夜战,在夜间靠近日军阵地,突然发动进攻。现在,河边正三让田中新一发起夜战,这让田中新一怎么不恼火。
愤怒归愤怒,命令还得执行,田中新一一面催促78师团尽快过来会合,一面命令水岛集中兵力太平寺发动进攻。
水岛将三个大队长紧急叫到他的指挥部,将师团长的命令和师团面临的情况简单告诉他们,四周的枪声不断,中国军队只是用火力在干扰并没有主动发动进攻,对吉川中队抢占右侧山丘的行动也没有干扰。
水岛简单的将师团长的命令向三个大队长传达,然后严肃的告诉他们:“师团长命令我们必须打开前面的通道,而且必须是今晚,天一亮,支那空军肯定会到,那时候突围就更困难了。”
“高树君,集中全大队向正面发动突击,你必须拿下正面的山丘,为全军打开通路!”水岛严厉的目光死死的盯着高树,高树面无表情,左手紧紧握住指挥刀,水岛沉默下又补充道:“没有炮火准备,没有炮火支援。高树君,拜托了!”
此刻水岛的心情非常沉重,部队的弹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