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4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民族独立,真是无耻到极点!

蒋介石冷笑两声,正要反驳斯大林,这时罗斯福感到自己不能不打断他们了,这个问题肯定在今天不会有任何结果,在蒙古问题上,蒋介石和斯大林都不会让步,如果任由他们这样争执下去,不但今天的会议会拖延下去,甚至很可能造成整个会议的破裂。

罗斯福呵呵笑了两声:“斯大林先生,委员长先生,关于蒙古问题,我们暂时不做讨论,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你们两国需要私下磋商;我认为,在最近一年多,我们取得了很大胜利,战胜日本只是时间问题,对于远东战后,特别是如何惩治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我们可以在这里达成一个共识。”

丘吉尔一直在看中苏争执,一方面出于共同利益,他支持中国,反对斯大林;另一方面,他又想出口开罗的气,因此他一直没有插话,抱着看热闹的心思坐山观虎斗,等着蒋介石求上门,然后为大英帝国谋求利益。

“我同意,”丘吉尔当然不会反对罗斯福的提议,无论是私下里交易还是其他什么,都需要时间:“击败日本后,我们应该对日本实行占领,这个占领的时间应该持续五到十年,直到日本军国主义彻底被消灭。”

蒋介石和斯大林还在互相较劲,罗斯福只好接过丘吉尔的话:“我同意,不过驻军日本的时间,应该与日本和平政府建立相联系起来。斯大林先生、委员长先生,丘吉尔首相,我想知道,您们是否愿意驻军日本?”

三人几乎同时点头,罗斯福微微一笑:“委员长在开罗曾经提出个方案,日本四岛,我们四国各驻军一岛,苏联红军驻军北海道,美军驻守本州,中国驻守九州,英国驻守四国,这个方案诸位是否赞同?”

“我同意。”蒋介石率先举手表示赞同,斯大林也举起手,丘吉尔苦笑下举起手。从内心来说,丘吉尔不希望苏俄驻军日本,日本与德国不同,苏俄远东太平洋舰队全部被歼,红军攻不到日本本土,占领日本完全可以由美英完成,最多加上中国,用不着拉上苏俄,不过,这个想法不能拿到会上来说。

“好,这个方案通过。”罗斯福轻松的笑道,他临时变换的议题成功将刚才有些紧张的气氛松弛下来,会场上有了一丝轻松。

“日本对世界和平的破坏,造成各国遭受重大损失,在战后,日本必须进行赔偿,”罗斯福开始了第二个议题,本来这些议题是准备放在第三天讨论的,罗斯福不得不将其提前:“赔款的分配方案,我想知道,您们有什么想法。”

蒋介石率先开口,这个问题在国内讨论过,蒋介石有充分的准备:“从1932年九一八事件开始,日本对我国进行了长达十二年的侵略,在此期间,给中国人民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根据我们的估计,整个战争期间,我国军民牺牲达千万人以上,财产损失上万亿美元,我国在战胜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充当主力,所以,在战后赔款上,我国应该占有七成以上。”

蒋介石提出了中国的要求,对这个要求,罗斯福和丘吉尔没说什么,日本偷袭珍珠港,这是对美国本土的首次进攻,也是最后一次进攻,至于英国就更远了,损失主要来自殖民地,不过苏俄却不然,日军占领了苏俄远东地区,消灭了苏俄远东太平洋舰队,苏俄的损失相对而言比较大,所以,罗斯福和丘吉尔的目光同时转向斯大林。

斯大林慢条斯理将烟斗装上烟叶,点燃后美美的吸了口,然后才开口说:“日本的赔款,俄国必须有30%,日本的入侵造成了俄国的严重损失,这包括远东的工业,红军将士,平民的生命。”

罗斯福和丘吉尔傻眼了,斯大林要三成,中国要七成,没有美英什么事了。这个结果肯定不是他们想要的。

罗斯福清清嗓子亮出美国的要求:“美利坚合众国在对日作战中担负了主要作战任务,因此美国人民希望获得日本战争赔款的四成。”

“英国希望得到日本战争赔款的三成。”丘吉尔的话很简短,不过神情却很坚决。

圆桌上一下又陷入沉默,这又是个谁也不愿让步的问题。罗斯福靠在轮椅上,丘吉尔歪着肥胖的身体,硕大的雪茄,一闪一闪的亮着红光,斯大林叼着烟斗,头也不抬,不停的在文件夹上画着什么;蒋介石依旧保持着军人的坐姿,纹丝不动,不过他的目光出卖了他内心的紧张。

宋美龄知道蒋介石的性子,从本质上说,蒋介石的性子偏激,这种性格在这种外交谈判中是最不适宜的,现在大家都在等待,谁先开口,谁在气势便弱下去了,所以现在比的是耐心。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一节 德黑兰(十二)

蒋介石有种早年在上海滩厮混的感觉,那时候便是这样,他清清嗓子准备开口,宋美龄立刻捅了他一下,蒋介石的动作立刻变成端杯子喝了口水,然后继续保持沉默。

罗斯福见此情形知道事情又不好办了,不但今天日本赔偿难办,明天关于德国的赔偿也难办,谁也不愿让步,每个人都会强调,自己国家在战争中的牺牲,为战争作出的贡献,就这样等待下去,还是转换议题,开始下一个议题,罗斯福现在只能选择后者。

“呵呵,”罗斯福的这个笑在白斯同眼中非常老奸巨猾:“看来赔偿需要我们慢慢协调,我们现在只是做个了解,战争还没结束,我们还无法具体统计我们的损失,无论日本还是德国,他们在那,我们有充足的事件来讨论如何分配他们的赔偿,所以我建议暂时搁置这个问题,将来我们有时间来讨论。”

这个提议当然得到三国首脑的支持,罗斯福看看时间,时间已经不早了,今天下午的会议几乎没有达成任何协议,除了微不足道的对日本驻军,他想了想决定还是提一个议题,估计这个议题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分歧。

“委员长建议,在战后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同时中国已经公布了第一批战犯,斯大林先生,丘吉尔先生,您们同意在战后建立国际法庭,对德国日本的战争罪犯进行审判吗?”

这个问题在开罗时,蒋介石曾经提过,虽然没有在开罗宣言中提出来,但取得了美英的谅解,丘吉尔立刻表示赞成,不过他提出个疑问:“将日本天皇裕仁确立为战犯,会不会对日本的影响太大,反而造成他们更加激烈的抵抗。”

“我们不需要担心日本人的抵抗,”蒋介石还没答话,斯大林就抢在他前面开口:“我们的目的是消灭日本的军国主义,彻底清除日本军国主义的土壤,审判裕仁便能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应该担心日本的反抗,只要他们反抗,我们便消灭他们。”

斯大林的语气中充满杀气,蒋介石似乎忘记了刚才与斯大林的争执,按照事先商定的,中国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削弱日本,将苏俄引入到对日占领这一步已经实行,虽然他不清楚,庄继华提出这个的目的是什么,但他肯定其中大有深意,再说,中国从日本手中夺回台湾琉球,台湾还算是光复,可琉球实际一直不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与中国的关系是附属关系,就像朝鲜,将来肯定有不小的麻烦,所以日本越弱对中国越好。

“正是如此,”蒋介石再度表明中国立场:“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后便奉行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并以此为国策,而这种国策正是在日本皇室刻意推动下得以实行,我曾经在日本留学,深知日本社会的军国主义色彩,日本人从小便接受军国教育,当他们成年之后,这种军国主义思想便已经深入到他们的骨髓中,所以要清算这种思想,没有比审判裕仁更能触动日本人。”

罗斯福很注意的听着蒋介石的话,他想了想问:“天皇在日本国民心中有崇高的地位,如果我们要审判天皇,日本人在感情上是否能接受。”

蒋介石立刻答道:“天皇在日本人心中有崇高地位,日本士兵现在的口号便是为天皇开疆拓土,日本政府也一直宣称,他们进行的圣战,将亚洲人民从西方殖民者手中解放出来的圣战,这个口号欺骗了日本人民,我们审判裕仁便是为了打破日本政府的欺骗。”

“如果审判了裕仁,日本现存的君主立宪制还能继续下去吗?”丘吉尔换了角度问道,这也是四大盟国必须决定的事。

“可以继续便继续,如果不能,改为共和制也不是不可以。”斯大林的回答非常冷酷,在座四国首脑其实都清楚,日本人将天皇视为神,如果废除了天皇制,日本人的抵触将给占领军带来无数麻烦。

“其实这个问题好解决,如果日本人愿意坚持君主立宪,我们可以帮他们立一个天皇。”蒋介石淡淡一笑,这样的事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可以立裕仁的儿子,也可以立他的侄子,只要他们在战争中没有犯罪。”

罗斯福沉凝会露出笑容:“委员长学识渊博,不仅仅是军人呀。”

白斯同心中暗笑,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这样的事,这样的事情在中国连小孩子都知道。蒋介石也同样报以一笑,丘吉尔想了想感到如此也不错,便点点头表示赞成,斯大林当然不会反对。

罗斯福见这个议题达成一致,心中松了口气,今天在两个议题上取得一致,多少算有些收获,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协调作战,还有异峰突起的蒙古问题。

罗斯福宣布休会,四国首脑站起来先后走出会议厅,在院子里早有人准备了四张椅子,罗斯福斯大林坐在中间,蒋介石丘吉尔坐两侧。他们刚坐下,苏俄新闻官并引早一群记者走进来,记者们围着四国首脑,举着闪光灯一阵狂闪,谋杀无数胶片。

不过记者照相的时间只有十分钟,没有提问,更没有答记者问,新闻官看着时间,时间一到便催促记者们离开。

待记者们离开后,斯大林站起来邀请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在苏俄大使馆进餐,不过这次罗斯福却拒绝了。

“不,不,斯大林先生,”罗斯福笑道:“今天晚上还是我作东吧,请诸位到美国大使馆进餐。”

蒋介石听着心里有些不舒服,自己现在居住在美国大使馆,罗斯福在美国大使馆请客,他是以主人还是客人的身份出现呢?

就在蒋介石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丘吉尔开口说:“总统先生,今天晚上还是到英国大使馆来吧,不管怎么说,今天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后天,您后天还要当证人呢。”

蒋介石这时忍不住问道:“丘吉尔先生,难道您当真要拼酒?”

“绅士打下的赌是一定要兑现的。”丘吉尔郑重其事的答道。

斯大林则无所谓的笑笑,似乎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蒋介石突然发现,斯大林笑起来时,还是比较亲切的,至少比他扳着脸时要可亲。

回到美国大使馆,蒋介石立刻给萧赞育下令,让他准备下,他明天要在美国大使馆请客,这个命令让萧赞育傻了。

请客倒没什么,可要有东西有人作,侍从室的人可以当服务员,可厨师呢?萧赞育有些抓狂,这可怎么弄,代表团中没有厨师。

萧赞育找到白斯同,向他求救。白斯同想了想告诉他,派人到德黑兰城内,找当地华侨,中国人多,世界上几乎有人的地方便有中国人,由中国人便有中国餐馆,有餐馆还缺厨师吗?

“你不用担心,这些老外,根本没见过中国饮食,我们觉得很差的东西,在他们那就是美味,天上来的美味。”

白斯同根本不在意,中国厨师在世界享有盛誉,别看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是什么首脑,可他们吃过中国菜吗?中国人已经进化到究色香味时,他们恐怕还在茹毛饮血。

“可罗斯福好像到过中国。”萧赞育满面疑惑,神色闪烁不定。

“没有吧?”白斯同有些诧异,尽管罗斯福从不掩饰他对中国的好感,可从未听说过,他到过中国。

“我以前好像听文革说过。”萧赞育皱眉说道,他记不起来是在那听庄继华说的,不过恍惚记得庄继华曾说过。

“不可能,”白斯同摇头说:“我查过罗斯福的履历,他从未到过中国,倒是他的外祖父到过中国,他的岳母曾经在中国生活过几年。”

萧赞育想了想,把心一横,管他到没到过,反正现在只有这一条路,没有其他办法。他随即派人出去找中国餐馆,把老板请到美国大使馆来。

休息一会后,赴宴的时间到了,蒋介石和宋美龄出来,蒋介石依旧是一身军装,宋美龄则换成绣着红色牡丹的月白色锦缎旗袍,肩上披了条围巾,看上去庄重优雅。

路上有些堵,蒋介石的车队耽误了些时间才到,等他到时,罗斯福斯大林已经到了。走进大厅,蒋介石才发现,丘吉尔所言的晚宴不过是一场社交自助餐,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晚宴。

英国大使馆准备的酒宴并不丰盛,一张长条桌上摆着各种食物,长桌尽头则摆着酒水,食物也比较简单,没有牛排,有沙拉,意大利面条,烤肉,法式小面包等等。要吃什么,就餐人员自己端个盘子在桌前取。一般这样的宴会都是社交宴会,不以吃为主。

不过,英国人的骄傲也让蒋介石感受到了,丘吉尔没有在门口迎接他,蒋介石不知道罗斯福斯大林来时,丘吉尔是不是出来迎接了,但丘吉尔没有出来,这让他有些不高兴,感到自己受到轻慢。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一节 德黑兰(十三)

宴会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开始,没有记者,参加的除了四国代表团外就是英美苏大使馆参赞以上工作人员,白斯同端着个盘子随着陈诚与马歇尔和英军参谋长布鲁克在一起闲聊,他主要给陈诚当翻译。

开始马歇尔布鲁克的话题是对德作战,德国始终是盟国最重要的对手,虽然盟国对击败德国有很大信心,但德国不是日本,日本现在已经是千疮百孔,勉力支撑,可德国还有极强的实力,希特勒虽然连续失败,可德军战斗力依旧极强,而且德国生产能力远超日本,战争恢复能力也强于日本。

陈诚一直没开口,只是听他们谈关于欧洲战场,布鲁克对在法国登陆还有些耿耿于怀,马歇尔却坚决支持。

“在法国登陆的好处是有很多,布鲁克,巴尔干方案的缺点太多,而且,一旦苏军再次击败德军,苏军便站在欧洲的大门口了,那时我们再在法国登陆便来不及了。”马歇尔的话已经非常明了。

如果苏军打进波兰,那时盟国再准备法国登陆,恐怕苏俄便不会直取柏林,而会先取比利时荷兰,将整个德国西部和奥地利揽入囊中,然后再夺取柏林,如果成了这种局面,战后苏联的势力便扩张到整个欧洲中部,西方世界便被压缩在法国,甚至更糟。

布鲁克心中虽然不服气,但老板已经达成协议,再加抱怨毫无意义,只能徒增烦扰。布鲁克于是将话题转到亚洲战场。

“陈将军,”布鲁克态度还很友善:“贵国军队连续取得数次胜利,可是根据我得到的报告,在两个月前,华北日军非常空虚,而贵国有高达五十万部队,可贵国却停止了进攻,这是为什么呢?”

陈诚微微一笑:“是的,情况确实如此。山东会战中,我军消灭了十几万日军,但我军消耗也很严重,更主要的是,后勤。后勤跟不上,经过鄂北会战,河南会战,山东会战,我军光复了大遍国土,战争造成巨大灾难,战争难民高达数百万,我国储备的物资绝大部分用来救济难民了,前线部队每天只有……”

陈诚左右看看,拿起盘中的法式小面包:“大慨六个这样的小面包,所以尽管我军想进攻,可实在无力进攻。

现在我军正在华北集结,我军将与日军在华北决战,一战消灭侵华日军主力,彻底解决华北问题。”

说到这里,他开始抱怨了:“苏军与日军几乎是和平共处,只是在我军取得山东会战胜利后,日军几乎抽空了蒙古和远东的兵力,才在蒙古发动了以此有限的进攻。如果苏军能进一步加强进攻,迫使日军不再从苏俄战场调兵,那么我们消灭日军的速度会更快。”

面对陈诚的指责,马歇尔保持理解的微笑,布鲁克却赞同的点点头,可没等他开口,在陈诚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陈将军,贵国只有一个战场,我国却有两个战场,相对而言,我们必须首先消灭德国,其次才是日本。”

陈诚白斯同扭头看,却是红军参谋次长华西列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像其他俄国人一样,身材高大,不过让陈诚有些好感的是,华西列夫斯基的目光很温和,没有以前见过的加仑、斯大林那样凌厉。

“陈将军,我理解您的抱怨,但我也希望您能理解我们,”华西列夫斯基说道:“德国军队的七成实力压在俄国,为了反击法西斯德国,我们不得不用上我们全部的力量。”

华西列夫斯基的话很诚恳,让人无法辩驳,马歇尔也赞同的说:“对贵国的情况,我深为理解,东西两个战场,不过,中国对贵国更加重要,他们承担了日军主要压力,对贵国支持更大。”

“这场战争是我们是一方,德日为另一方,我们需要加强配合,他们却根本无法配合。”布鲁克淡淡的说。

华西列夫斯基的坦诚博得马歇尔布鲁克的好感,在一向僵化的共产党人物中居然还有这样的人,这引起了俩人的好奇。可陈诚和白斯同却不同,他们见过更加温文尔雅的共产党人,可这丝毫不能改变他们在该强硬的时候强硬。

这时白斯同看见宋美龄冲他招手,他看了看陈诚,向代表团的另一个翻译做个手势,让他过来,然后在陈诚耳边轻声说了两句,向马歇尔三人道歉。

宴会几乎就是按照等级分堆,陈诚在的等级是第二等级,蒋介石在的自然是最高等级,宋美龄对俄语不是很了解,在交谈中,她只能通过罗斯福和丘吉尔的翻译将斯大林的话翻译成英语后,再翻译成汉语,这让她感到非常不舒服,白斯同精通英语俄语,让他来充当翻译非常合适。

白斯同过来后,便看见宋美龄的脸色很差,蒋介石神色阴沉。他的心情顿时紧张起来。开始时,谈话还比较和缓,可不久之后,斯大林开始表演,他把目标对准了蒋介石,开始嘲弄蒋介石,蒋介石本身比较木讷,加上宋美龄在旁边缓和,开始时他还没反应过来,可后来便逐渐感觉到了。

宋美龄将白斯同拉到一边,低声告诉他现在的情况,让他在翻译时注意下,能缓和的便缓和,不要什么话都直接翻译。

“……,在俄国,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会喝酒,酒是我们俄罗斯人的朋友,委员长先生,您怎么能喝水呢,在俄罗斯人看来,酒是人类的朋友,不能喝酒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斯大林嘴角带着笑意,目光却如刀锋般无情。

白斯同眉头一皱,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翻译,丘吉尔却放肆的大笑起来。蒋介石见白斯同迟迟没有翻译,皱眉望着他。白斯同无奈将话翻译过来。

蒋介石淡淡一笑温和的望着斯大林:“中国有句古话,喝酒误事,另外酒这东西消磨意志,所以我号召我国人民尽量少喝酒,最好不喝酒,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粮食。”

“委员长先生,酒是摧不垮意志的。”斯大林没有打算放过蒋介石,今天下午蒋介石提出的关于远东关于蒙古的问题让他非常警觉,也让他非常愤怒,在刚才的谈话中,蒋介石的弱点也让他抓住了,那就是应变不足,或者说是不善言辞,现在他要好好戏弄他。

“被酒摧垮了意志的人,都不是意志坚强的人。”斯大林说着招手将旁边的侍者召唤过来,从他的托盘中拿起一杯酒:“委员长先生,我认为您应该喝酒,而不是喝水,您看,我们都在喝酒,难道您认为我们都是意志薄弱者?”

这话很难回答,蒋介石借喝水掩饰,然后才平静地答道:“怎么会,我虽然不喜欢喝酒,但对喝酒的人也没有偏见。”

白斯同早就想好了立刻将其改了:“当然不是,也幸亏您喝酒,要不然1939年冬季的战争会更快结束。”

白斯同在今天的会议中便明白了,即便在这最高级的会议上,也用不着讲什么情面,给谁留什么面子,外交礼仪在很多时候只是表面的东西,特别是斯大林,他在不痛快的时候,便肆意嘲弄讽刺他人,所以面对他,你不用担心什么颜面。

白斯同所说的冬季战争,当然不是指的德国,而是苏俄对芬兰的进攻,在这场战争中,由于斯大林在苏军中进行大清洗,苏军战斗力迅速下降,虽然最后取得胜利,可在初期战斗中却丢尽颜面。

斯大林稍微一愣,他没想得蒋介石的反击如此犀利,宋美龄从罗斯福的翻译中听出了白斯同的反击,她心中暗中叫好,眼珠一转,便对斯大林说:“斯大林先生,我听说,苏俄男人经常喝醉,喝醉后便打女人,这与贵党所倡导的男女平等是不是背道而驰呢?”

宋美龄和白斯同的相继反击,稍稍挫折了下斯大林的气势,不过无论宋美龄白斯同还是罗斯福丘吉尔,都看不出他有受挫沮丧,神色依旧如此冷静。

“夫人,俄国男人对女人的爱不是表现在外面,而是需要女人细细品味。”斯大林话锋一转:“我听说委员长结过三次婚,夫人是他的第四次婚姻,我们俄国男人对妻子的忠贞是如始至终的。”

宋美龄嘴角露出笑意,轻轻摇头:“斯大林先生看来不懂爱情呀。婚姻次数不代表爱情,对了,我听说贵党很多人的婚姻是党安排的,是这样吗?”

“这是谣传。”斯大林的脸上终于闪过一丝怒色:“不过存在这种情况,两个同志在工作中结下情意,最后成为夫妻。”

罗斯福这时笑着插话:“斯大林先生,关于爱情,我赞成夫人的意见,婚姻次数与爱情无关,很多人是在结婚后才发现适合不适合。”

丘吉尔却坚决反对:“不,不,总统先生,一个绅士是不能随便离婚的。”

斯大林其实与妻子的关系并不好,他和妻子分居已经很多年了,要不是考虑到他的身份地位,恐怕俩人早就离婚了。

“婚姻和爱情在很多时候是两回事,”斯大林玩着手中的酒杯,那杯子早已经空了:“爱情更多是年青男女的幻想。”

白斯同有些目瞪口呆,这是四国首脑,在这国际最高会议期间,居然像大学的学生那样,谈起爱情来了,而他们的爱情观差异又是如此之大。

看来只有达到他们那种高度后,才能在任何事情上收放自如,毫不忸怩作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一节 德黑兰(十四)

从爱情又聊到宗教,宋美龄开始报复斯大林,共产党人公开宣称不信教,可白斯同发现斯大林对东正教的了解也很深,他不知道斯大林曾经是东正教教会学校的学生,他正是在这所学校中接受的教育。不过在斯大林主宰苏俄后,这段历史被严密封锁起来。

宋美龄的攻击落空,但也成功耽误了时间,斯大林首先告辞,苏俄代表团随即全体离开,丘吉尔作为主人送他离开。等两人离开后,罗斯福的脸色一下变得严肃起来,他望着蒋介石说:“委员长先生,我们在开罗宣言中曾经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蒙古的情况虽然有所不同,但我以为是可以适用这个宣言的,苏俄是反对法西斯的重要盟友,也是战后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蒙古与贵国和苏俄都有重大利害关系,所以我认为蒙古问题可以这样解决,战后,苏军撤出蒙古,蒙古由国际组织管理,在三年或五年之后,由蒙古人民自己投票决定是独立还是归属贵国。”

闻听此言,蒋介石神色冷峻,他忍不住想起庄继华的话,如果中国不表现出实力,罗斯福会毫不犹豫的拿中国利益与苏俄交易,此言又被证实了,国际政治,是最无情的,没有任何友情、信义可言。

罗斯福显然已经考虑成熟了,他直接告诉蒋介石,蒙古离开中国已经有二十年了,历史关系已经形成,要想现在便收回蒙古,难度实在太大,如果可以,他愿意将蒙古搁置,让中苏两国谈判解决,可现在看来,斯大林下决心要在这个会议期间解决蒙古问题,如果两国相持不下,整个德黑兰会议便有破裂的危险。

“在上次世界大战后,国联无视中国的利益,将山东交给日本,”蒋介石盯着罗斯福,一字一句地说道:“由此引发全国性的抗议怒潮,如果这次战争后,再度以损害中国,那我们这个政府与北洋政府有何区别?总统先生,苏俄在欧洲战场发挥重要作用,可我们中国人民,在对日作战中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以极大的牺牲,消灭了日军主力,我们理应得到尊重,得到应有的利益。”

罗斯福还是感到了蒋介石努力的压抑的愤怒,可他的神情依旧强硬:“委员长先生,我没有丝毫不尊重中国人民的意思,我也承认,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在消灭日军的战斗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蒙古问题实际与日本无关,它是我们两个盟友之间的事,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偏袒斯大林。”

正说着,丘吉尔回来了,宋美龄此刻插话道:“总统先生,我们以为,我们能得到您的支持。”

“从感情上来说,我支持贵国主张,”罗斯福很诚恳的望着宋美龄:“可现在我们需要盟国之间团结协作,蒙古问题已经成为实现团结的障碍,我们必须排除这个障碍,况且在我提出的方案中,贵国也是有机会的。”

丘吉尔实际已经知道他们在谈论的什么,罗斯福在作出这个决定前已经与他取得谅解,达成一致。现在他也插话道:“委员长先生,说实话,我非常讨厌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和贵国之间,我宁愿选择贵国,但现实的条件是我们需要苏俄在北面的配合,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远东战场,这可以更有效的打击我们共同的敌人。”

英美两国同时施加压力,蒋介石伤心之余,也感到有些承受不足压力,他沉默不语,白斯同的神色有些愤愤然。罗斯福又加上一块砝码。

“委员长先生,我知道贵国战争难民极多,我国政府愿意向贵国提供五千万美元的救济款,另外,在战后重建过程中,我国政府愿意继续提供帮助,魏德迈将军告诉我,要将堆积在滇西和昆明的物资迅速运抵华北前线,至少需要一千辆卡车,我国愿意向贵国提供如此数量的卡车,同时将通过滇缅攻入运入中国的物资提高到每月十二万吨。”

罗斯福说完之后,充满希望的望着蒋介石,可蒋介石依旧没有立刻答应,他沉默会抬头对罗斯福和丘吉尔说:“我需要考虑下,其实就算没有俄国人,我们照样能消灭日本人。”

说完之后,蒋介石站起来:“请原谅,我先告辞了。”

蒋介石心情非常低沉,从罗斯福摊牌后,他就已经想了很多,虽然自己提出了一个设想,但能不能实现这个设想还有很多因素。其次,罗斯福的态度表明,他已经收回了在开罗承诺的支持,那么在接下来关于库页岛,关于重新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