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本营联席会议决定向华北增兵二十个师团,总兵力三十六万人,可到今天才六万人到达,而且据说关东军剩下的两个师团有可能不调来了。”

苏军在蒙古发动反攻后,本来要从关东军抽调的四个师团,在梅津美治郎的强烈抗议下,军部决定不再调了,不过坦克部队依旧要调到华北战场。

对这些情况,朝香宫是清楚的,冈村的抱怨让他也很无奈,首先飞机,两千架飞机,日本现在年产飞机近万架,不过,等等,这些飞机中主力机种零式战斗机只有三千多架,而就在去年一年,日本在太平洋、苏俄战场和中国战场便损失了五千多架零式战斗机。

分配给华北派遣军两千架零式飞机,事后遭到海军的强烈抗议,海军要求得到至少四千架各种飞机,其中零式战斗机至少三千架。结果经过协调,华北派遣军的两千架飞机被削减到一千两百架,其中零式战斗机只有八百架。

日本现在全面陷入困境,冈村宁次的抱怨让朝香宫无言以对,一行人拾级而上,很快走到太和殿门口,高大的殿门已经打开,几个士兵站在门口警戒。

“富丽堂皇。”朝香宫望着御座上的匾额念道:“支那人喜欢将国家财力花在这上面,总认为威严可以从这些无用的东西上产生,实在可笑。”

冈村没有接口,要换几年前,嘲笑下支那人是很自然的事,可现在这个局面下,实在有点可笑。

“阁下说得对,”立高之助却上前一步,接过朝香宫的话:“国家威望来自国家实力,在这方面帝国远远走在支那前面,现在帝国面临困难,可是,帝国在这场战争中不能失败,阁下清楚,支那政府宣布陛下成为他们认定的战犯,如果帝国战败,国家政体就会被颠覆,现在我们必须咬紧牙关渡过难关。”

“正因为这样,”中岛康健听懂了立高之助话里的含义,立刻上前插话:“我们必须慎重,不能轻易消耗宝贵的兵力和物资。”

冈村宁次双手插在裤袋,好像漫不经心的打量大殿内的装饰,谷寿夫这时走到中岛康健身后,对朝香宫说:“现在的支那军不是六年前的支那军,特别是支那将军统帅的西南部队,战斗力超过了中央军,部队装备比皇军还强,阁下,不能冒然反攻。”

朝香宫看了谷寿夫一眼,目光中的寒意,让谷寿夫心里一缩,便不再说下去了。在几天会议中,这位亲王大将一直没发表意见,只是听,只是不断鼓励将领们开口,可实际上朝香宫心里非常失望,前线将领大部分反对主动进攻,这与六年前的情况有天壤之别。

六年前,卢沟桥事变时,军方将领一致要求进攻,关东军将领甚至以下克上的方式,不告而战,可现在呢?六年战争,特别是最近一年的战败,让他们丧失信心,开始寻求避战,就差要求投降了。

冈村宁次当然明白日本现在的状况,战败已经沉稳很可能的事,如果日本在以前还有求和的可能,国民政府发表的战犯名单,将天皇裕仁定为第一名,这实际上就关上了日本求和的大门。

从战术上说,冈村宁次希望后撤到山海关,利用山海关一线的地形阻击中国军队,可从战略上讲,后撤山海关,日本要想反攻华北,也同样变得非常困难,中国军队将有更大的回旋余地。而且,对美英苏和南洋的卫星国,也会产生严重影响。美英苏势必会加强进攻,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将谋求脱离日本控制。

“支那用这样的大殿,记录了一个个帝国的兴衰更替,”冈村慨叹道:“阁下,现在我们以更顽强的斗志,更高的智慧,与支那人,与西方帝国主义战斗。”

朝香宫眉头微皱,冈村宁次这话等于什么也没说,不过他依旧耐心的等着。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反攻是比较冒失的,也是轻率的。”冈村宁次斟酌着词语,慢慢说道,他这是首次阐述自己的观点,中岛康健、立高之助、谷寿夫等人都屏息静听。

“可就这样后撤,对士气和整个战略的打击将非常大,”冈村宁次说:“可要守住平津地区,我们必须有至少四十万部队的兵力,我有个计划。”

说到这里,冈村宁次停顿了下,他望着御座想了想说:“我的计划是以平津地区为诱饵,吸引支那军主力,我军主力则隐藏在平津以北,长城两侧,首先击破从绥远过来的第二战区和第八战区的支那军,扫清来自西面的威胁。而后南下迎战支那军主力,击败支那将军。”

朝香宫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可冈村宁次又补充道:“要执行这个计划,南线必须集中大约十万部队,守住北平天津塘沽一线,另外不得少于十万部队从热河地区迂回攻击张家口的支那军,另外还有二十万部队在张家口和南口地区,设置预设阵地,阻击东来的支那军。”

立高之助心中快速判断,他不得不承认,冈村宁次的计划非常巧妙,进攻张家口的中国军队肯定是解决了山西问题的晋绥军,这支部队中只有傅作义的部队战斗力强些,其余部队战斗力比较差,所以冈村宁次策划的这次进攻有很大把握成功。

不过问题是坚守平津地区的十万部队,能挡住支那将军的进攻吗?立高之助很怀疑。

果然,中岛康健发出疑问:“司令官,南线部队只有十万人?兵力是不是太单薄了。”

冈村宁次摇摇头:“南线的十万部队,留守北平的只有一个师团,两万人,剩下的主力坚守天津和塘沽,阁下,请海军派出一支舰队,在塘沽港外,支持塘沽作战。”

朝香宫微微皱眉,他很是不解,北平只留下两万人,这兵力是不是太单薄了,一旦支那军攻克北平,就可以直接攻击南口和张家口,冈村宁次这是在冒险。

“司令官,北平两万守军是不是太少了?”立高之助试探着问。

冈村宁次微微一笑:“支那将军不会强攻北平的,这些东西会保护我们的。”

朝香宫一愣,中岛康健却抗声道:“司令官,您这是在赌博!”

“战争有时候就是赌博!”冈村脸一扳,厉声喝道:“可我不是随便赌的,支那人有空中优势,可北平却从未落下一颗炸弹,为什么?是支那将军善良?还是看不到我们?都不是!他是可惜这几百年的皇宫!可惜这几百年的古城!所以我断定他不会强攻北平,这赌,我跟他打了。”

冈村宁次的话非常决绝,立高之助和中岛康健互相看了眼,都不再开口,他们都不相信,支那将军会因为顾及北平的古迹,而不对北平发动进攻。

不过朝香宫却听出了另外一层意思,冈村宁次有信心击败西面过来的支那军,可没有信心击败南面过来的支那将军。所以,他要求援兵不能低于二十个师团,还要有充足的物资,毕竟这是连续两场作战。

从皇宫回来,已经是夜幕降临,朝香宫拒绝了冈村宁次的宴请,回到自己的住处。冈村宁次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副官便来报告,辻政信参谋前来报道。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一节 德黑兰(四)

冈村宁次听到辻政信,眉头微微皱了下,他一点不喜欢这个人,甚至有些厌恶这个人,但他又不得不重视这个人的能量。当年在进攻武汉过程中,畑俊六将这家伙送到十一军司令部,他不敢用这人,只是让他监督后勤物资转运,夺取武汉后便立刻将他送回派遣军司令部。畑俊六冥思苦想后,干脆将他送到关东军。所以这家伙又参加了对苏战争。

南下作战开始后,辻政信又被派到南方军,他在南方也不安分,在战场上频频干预上级指挥,可却从未受到过任何惩罚,相反却被提升为大佐。

冈村宁次有些不明白,军部为什么将这个人派到华北派遣军来。原来辻政信被派到第一军,现在第一军已经退到张家口,大部分主力被抽调到南线作战,只剩下一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可他们防御地段从张家口一直到中蒙边界,兵力无比薄弱。于是军部的命令又变了,改为派到华北派遣军司令部,担任作战科副科长。

冈村宁次在桌上展开张宣纸,提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韧,看了看,感到比较满意,然后才吩咐副官让辻政信进来。

辻政信的身材不高,头有些秃,但他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他那双在眼镜片后的眼睛,这双眼睛不大,目光阴冷,配合微微下弯的嘴形,给人一种坚定,冷酷的感觉。

辻政信利落的向冈村宁次敬礼:“报告司令官,辻政信奉命前来报道。”

冈村宁次没有动作,依旧全神贯注的写着那个忍字,辻政信也没有动作,而是静静的站在那,等待冈村宁次的吩咐。

“听说你的书法很好,你来看看,这个字写得怎样?”

辻政信上前两步走到桌边,仔细端详后赞叹道:“司令官的字炉火纯青,至少有二十年功力,卑职不敢评判。”

冈村宁次眼中滑过一丝赞赏,他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练字已经有三十年了,这个辻政信倒是有些眼光。

“支那人很讲究两个字,一个是忍,一个是韧,”冈村宁次放下笔双手插在裤袋上,边踱步边说:“支那谚语中有句话,忍字头上一把刀,所以他们习惯在形势不利的情况隐忍着,哪怕刀砍斧劈,他们也忍着。他们躲在一个角落,一边流血,一边积蓄力量;支那人的另一个字是韧,这个韧字很有意思,柔软而结实;所以当你看上去要将支那人击溃的时候,甚至认为他们已经跌入深渊时,实际上他们依旧坚韧。”

辻政信心里有些糊涂了,他没听懂,冈村宁次一见面便说这些做什么?冈村宁次将他迷惑的表情看在眼里,心里微微摇头,便继续敲打道:“帝国现在的情况非常严峻,所以我们更要处变不惊,一个忍,一个韧,我希望你能记住这两个字。”

辻政信恍然大悟,他一下明白冈村宁次的意思,他也知道自己在军中的名声,在来北平之前,他特意到东京去了一趟,与服部和濑岛谈过,他心里也有计划。此刻面对冈村宁次的敲打,他也不以为意,昂然望着冈村大声答道:“非常感谢司令官,卑职一定牢记在心。”

冈村宁次凝视着他,也不知道他懂没懂,辻政信神色平静,似乎看不出有什么,他点点头:“你的工作是作战课副课长,负责协助大城参谋长工作,你有什么想法?”

辻政信轻轻吁口气,稳定下情绪后说:“卑职在来之前也了解了下华北派遣军的情况,卑职认为,华北派遣军面临的情况非常严重,支那军无论兵力还是装备都远远超过皇军,但华北派遣军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失败主义高涨,士气低落,将无战心,所以卑职认为,目前首要的问题是振奋士气。”

冈村宁次心里涌起一股怒火,你辻政信刚到华北,凭什么说士气低落,将无战心?!你把你自己当什么了,但冈村没有展现出来,只是平静的听着辻政信的慷慨陈词。

“从战争开始,皇军便是以寡敌众,支那人口众多,但这不是我们失败的借口,”辻政信不管冈村宁次的想法,径直侃侃而谈:“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勇气和信心,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武士道精神!这,才是我们战胜敌人的法宝!”

冈村宁次什么话也没说随意的点点头:“好,辻政君,好好努力吧。”

可等辻政信的背影刚刚消失,他便抓起电话要通大城:“大城君,辻政参谋已经来报道了,辻政君刚从南方战场过来,对华北的情况还不了解,你给他分配工作时要注意到这点,另外,你要催促下东京,援军应该尽快到位。”

冈村宁次见辻政信时,立高之助刚刚回到自己的房间,他的脸色阴沉,刚才他出去接头,到了接头点却发现关闭的信号,他立刻明白出事了,这让他有些不安,一方面手中的情报要送出去,另一方面,他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几年了,虽然出过意外,但从未有过接不上头的情况,到底发生了什么?

循例检查了房间后,立高之助心里咯噔一下,卡在抽屉口上的发丝掉了,有人进来过,立高之助立刻作出判断。他立刻开始在房间内检查起来,等检查了一圈后,他稍稍舒口气,没有发现窃听器之类的东西。

随后又检查了抽屉和书柜,没有少什么东西,所有事情做完后,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立高之助疲倦的坐在椅子上,点燃一支烟,默默思考,到底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西村死后是谁还在留意他。

秘密世界里没有那么多童话,杀掉西村是他的要求。西村死后,他曾经留意了下,感到没有人还在注意他了,原以为,西村没有留下什么线索,现在看来自己太乐观了。

想了很久,立高之助感到青城小山是个值得注意的目标,原因很简单,如果西村有什么要交代的,肯定是给青城小山,情报科也只有他有那个能力。

可转念一想,立高之助又有些纳闷,根据他的了解,青城小山是个精明的家伙,可也是个谨慎的家伙,他怎么会作出暗地里搜查自己房间这样愚蠢的事呢?因为这根本不可能搜出什么东西,反而很容易打草惊蛇,可如果不是他又是谁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立高之助百思不得其解,想了想,他又望着自己的军帽,那里面有最近华北派遣军的情报,联络点被破坏,怎样才能将情报送出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事。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主意,他站起来,打开收音机,收听重庆方面的新闻,收音机的音量比较小,倒不是担心被人听见,华北派遣军课长以上的军官,包括冈村宁次都在听重庆的广播,原因无他就是借此了解重庆的政治动态,东京南京北平的新闻都是经过删减的,这样的消息对他们这些高级将领来说没有丝毫意义。

“……,苏军将士克服了突如其来的严寒,继续向日军发动进攻……”

“中央社消息,美澳联军在麦克阿瑟将军指挥下,对所罗门群岛之拉包尔发动进攻,麦克阿瑟将军宣布此举表示,太平洋战场上盟军已经转守为攻。”

“据美联社消息,中太平洋盟军在尼米兹海军上将指挥,对吉尔伯特群岛之塔拉瓦岛发动进攻,经过三天激战,盟军以极小牺牲消灭全部守岛倭军。”

“中央社太原消息,阎锡山将军宣布,晋军将继续向倭军发动进攻,直到将倭军全部赶出中国领土,晋军才会停止战斗。”

“中央社济南消息,常胜将军庄继华上将宣布,山东国军已经全部退出八路军根据地,正陆续开赴华北前线,庄将军同时呼吁大后方民众,捐献衣物粮食,眼见冬季来临,山东地区还有很多难民缺衣少粮,驻军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为难民修建了住房二十万间,让大部分难民在严冬来临之前住进新居……”

两支烟抽完,立高之助已经想清楚一些情况,他估计是联络点方面出现问题,不,很可能是其他方面出现问题,停止联络的信号依旧在那里,说明联络点并不是被查封,日本人还没有发现这个联络点,既然是这样,那么问题可能出现在电台或其他方面。有人进入自己的房间,却没有人来抓自己,也没有跟踪,说明有人在怀疑,这个人很可能是青城小山,很可能是西村留给他的任务。既然如此,那么自己只需要等待,等待先生派人来与自己联络。

可立高之助不知道,他的这次断线在重庆和济南同时引起紧张,蒋介石正准备离开重庆,飞赴印度,准备在印度会见甘地和尼赫鲁,然后飞赴德黑兰。可狼眼断线,让蒋介石震怒。

在这几年的战争中,狼眼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绝密情报,日军的几乎全部行动都被他送到重庆,现在华北决战在即,这个重要的眼线却断线了,这如何让他不怒。

戴笠却没什么担心,这次狼眼出问题不是因为军统,而是狼眼支持体系自身出了问题。

“狼眼现在是安全的,北平站报告,逃出来的发报员报告说,是另一个发报员被捕叛变。北平站事后调查,指挥和译码员都已经牺牲。”

“北平站也知道了狼眼?”蒋介石含怒问道,按照规定北平站不能知道狼眼。

“他们不知道,总部没有告诉他们实情。”戴笠立刻答道,发报员逃出来后启用了佛头暗号,北平站立刻向重庆报告,戴笠命令他们立刻将发报员护送出北平,一刻不能耽误,同时也告诉他们,如果在路上遇到危险,绝不能让发报员活着落到日本人手中。

“你立刻去济南,和文革商议下,尽快重建与狼眼的联系,华北决战在即,狼眼绝不能再意外。”蒋介石得知狼眼还是安全的,总算是松了口气。

戴笠在向蒋介石报告时,王小山也在向庄继华报告。逃出来的发报员已经在济南向王小山报告狼眼断线的经过,不过她了解的情况不多,她所知道的仅仅是接到一个电话,然后立刻离开了。

可王小山却问得非常仔细,包括她到了军统北平站后的情况,随后又问了北平站派出的护送人员,总算将事情经过大致了解清楚了。

“这么说狼眼还是安全的?”庄继华的神色有些疲惫,他刚刚结束一轮与周恩来的谈判,双方唇枪舌剑争了两个小时,依旧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是的,目前看来是这样。”王小山神色严肃。

“你打算如何作?”庄继华又问。

“我想亲自去趟北平。”王小山小心的说道。

庄继华想了想说:“不行,你不能去。北平现在查得很严,你的目标太大,鬼子想你不是一两天了。嗯,李安国也不合适,他是南方人,口音就让他露出破绽。”

庄继华一时找不出人选来,有些犹豫,王小山却有自己的想法:“司令,还是我去吧。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情况。”

庄继华坚决摇头:“我们在沦陷区的力量你很清楚,你现在不能出丝毫意外。”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个人:“你看那个吴启修怎样?”

吴启修在这次郝鹏举事件中表现出色,在前几天从临朐过来接受勋章时,庄继华接见了他,也想起这个人是谁了。

“司令,他是军统。”王小山提醒道,王小山也知道这个人,也比较欣赏这个人,但吴启修的军统身份,让他不敢将其揽入怀中。

“不要紧,让他作安全保卫方面的事,”庄继华不认为军统会在这事上与他为难,至少现在他与蒋介石的关系还很好:“其他的你去安排吧,尽快……”

正说着,林月影在外喊报告,庄继华让她进来,林月影报告说:“重庆来电,军统局戴局长明天要来济南。”

庄继华一愣,随即明白,戴笠也是为狼眼而来,他放下电报想了想说:“那好吧,等雨浓来了,你们商议下吧。小山,我记得你在几年前就在共产党内安插眼线了,现在情况怎样了?”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一节 德黑兰(五)

当蒋介石走下飞机时,机场上极为冷清,只有先期到达的白斯同带着几个人在机场迎接,现在的伊朗是独立国家,不过,中国与伊朗没有外交关系。在战争爆发前,伊朗与中国一样,与德国关系很好,伊朗国王支持德国,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伊朗国王准备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苏俄和英国同南北两面同时攻入伊朗,驱逐了伊朗国王,立国王之子巴列维为新国王。不过盟军对伊朗并不放心,英国占据着伊朗南方,苏俄占据伊朗北方,德黑兰实际处于英国的控制下。

面对这样冷清的场面,蒋介石稍稍楞了下,白斯同走过来低声告诉他,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都已经到了,罗斯福下飞机便住进苏俄大使馆去了,不过他邀请蒋介石住进美国大使馆。

蒋介石听说罗斯福住进了苏俄大使馆,却邀请自己住到美国大使馆,不由有些纳闷。白斯同立刻解释说,苏俄方面有情报,说希特勒派出杀手,要在德黑兰暗杀四国首脑。

“有这样的事?”蒋介石有些惊讶,中国没有这方面的情报,不过中国在海外的情报机构很弱,军统的触角才刚刚伸到东南亚。

白斯同苦笑下,他也向英国人求证过,英国人同样莫名其妙,还是丘吉尔一语中的,约瑟夫大叔赢了第一回合。

虽然对德黑兰会议的艰难有心理准备,可蒋介石和宋美龄还是没有料到,刚踏上德黑兰的土地,情况便是如此严重。

蒋介石是按照计划从重庆起飞,可在印度时多耽误了两天,为了等在孟买处理宗教纠纷的甘地,他多等了两天,因此,原定是第一个到的,反倒变成了最后一个到,可普一落地,接到的便是坏消息。

一行人坐上美国大使馆派的车,向美国大使馆驶去。沿途,蒋介石很注意的观察德黑兰的建筑,发现德黑兰的建筑很是凌乱,城内到处是乞讨的乞丐,街边有不少垃圾,比起重庆来说远远不如。

“委员长,夫人,会议时间持续四天,”白斯同坐在副驾座上,扭头过来,对蒋介石和宋美龄说:“明天上午第一次会议,主要讨论欧洲战场之事,按照事先商定的,这个会议我们不参加,下午是第二次会议,讨论远东战局,以及远东战后规划。”

白斯同向蒋介石汇报了会议安排,在第一天会议结束后,第二天全天讨论欧洲战场,第三天讨论维护战后国际和平,组建联合国,第四天上午继续讨论远东战局以及战后远东局面。

蒋介石听完后轻轻舒口气,从会议的安排看,其他三国还是很重视远东战场的,欧洲战场与中国相距太远,中国不想也不能插手欧洲,但远东与中国休戚相关,苏俄在远东每走一步都可能是对中国利益的侵犯。

蒋介石的车队穿过德黑兰的大街,罗斯福正在苏俄大使馆后院的小花园中,有些懒散的享受着红海吹来的海风和懒洋洋的太阳。斯大林穿过门廊走进来。

斯大林今天穿着苏联大元帅的咔叽制服,胸前佩着一枚列宁勋章和一枚劳动奖章,脚下是双长统靴。斯大林左手握着烟斗,脚步缓慢的走到罗斯福身边。

“总统先生,昨晚休息得还好吗?”斯大林身体微微前倾,向罗斯福伸出手。

“很好,非常感谢。”罗斯福微微一笑握住斯大林的手,斯大林在罗斯福旁边坐下,然后习惯性的将烟斗点燃。

“主席先生,关于德国间谍之事,我们没有得到消息。”罗斯福含笑说道。

“怎么,您不相信?”斯大林略微有些诧异。

“不,不,我认为取得库尔斯克这样的胜利的苏联理该得到美国总统的尊敬,”罗斯福的神情依旧很轻松:“我的意思是说,事实上我已经住到这里来了。”

“法西斯德国在库尔斯克遭到很大的失败,”斯大林没有继续解释,相反顺着罗斯福的话说道:“不过,希特勒还有很强的实力;根据我们的情报,希特勒将他在法国的精锐部队调到了东方战场,法国防线非常空虚,如果这个时候,盟军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必定能加速法西斯德国失败的速度。”

“在法国登陆是我一向主张,我们便是为这个事来这里的。”罗斯福没有把话说死,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登陆,攻克西西里,墨索里尼政府倒塌,意大利新任首相巴多格利奥上台后便秘密与盟军联系,谈判停战。

有鉴于此,盟军在占领西西里后,立刻在意大利南部登陆,九月三日,意大利政府签署停战协议,当晚英国第八集团军便强渡墨西拿海峡,在亚平宁半岛登陆;九月八日,艾森豪威尔和巴多格利奥同时通过电台宣布意大利停战,九日,英美盟军在萨勒诺登陆,向意西海岸进军,一举占领那不勒斯。而早有准备的德军则立刻动手解除了意军武装,占领罗马,意大利王室和政府仓皇逃出罗马。

随后在十三日,希特勒派出伞兵营救墨索里尼成功,墨索里尼随即在意大利北部成立了新意大利政府,号召意大利人民和法西斯党徒继续战斗。而巴多格利奥则在意大利南部成立政府,宣布加入盟国一方对德作战,英美苏三国政府随即发表声明,承认意大利为共同战斗一方。

意大利退出战争后,盟国在意大利的军事行动并不顺利,意大利是个南部平缓,北部多山的国家,德军早就察觉巴多格利奥政府在秘密媾和,也对此早有准备,希特勒从法国和本土抽调了八个师,加上原本在意大利的八个师,总共十六个师,由空军元帅凯塞琳指挥,在意大利中部建立起古斯塔夫防线,阻击盟军北上。

从大西洋到柏林最短路径还是法国,斯大林和罗斯福都明白这点,几年来,斯大林一再要求盟军在法国登陆,可丘吉尔就是反对;相反丘吉尔提出了巴尔干战略,认为盟军应该在巴尔干登陆,从欧洲柔软的下腹部打入德国本土。

不过,斯大林和罗斯福同样清楚,丘吉尔的这个战略与其说是打击德军,不如说更多的是着眼于战后的欧洲。丘吉尔的目的是抢先占领巴尔干,切断苏俄冲向欧洲的道路,阻止苏俄在欧洲的扩张。

对这个战略,斯大林自不待言,罗斯福的态度模棱两可,在丘吉尔和斯大林电报往来,争论不休时,他出面当了和事佬,先打下北非和地中海沿岸,清扫了欧洲外围。现在这个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再也无法回避。

现在罗斯福表明了他的态度,他支持在法国登陆,不过斯大林却不认为事情会这样简单。罗斯福喷出一口烟,然后问道:“蒋介石主席今天也到了,最近远东战场进展顺利,中国军队已经打到华北地区,苏军也收复乌兰巴托,与中国军队对华北日军形成夹击之势,主席先生,你们在远东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是什么?”

斯大林轻轻嗯了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抽了口烟,对蒋介石,他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个人在十多年前耍了他一次,差点让他在与托洛茨基的争论中落败,是他在成为苏共总书记后最大危机。

不过在九一八后,两国关系明显好转,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将那段不愉快的往事抛到脑后,日军先后入侵中国和苏俄,两国迅速好转,为了支援苏俄战场,蒋介石下令对日军展开进攻,有力的牵制了日军,这让斯大林尤为感激。

可感激归感激,随着日军颓势出现,斯大林明显感到中国的雄心,中国官方喉舌公开宣称要将清末失去的土地全部收回,斯大林当然明白,中国在清末失去的不单单是台湾澎湖列岛,还有沙皇俄国割去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另外还有至今没有承认的蒙古。这些言论引起了斯大林极大的警惕。

“我们的主要战场虽然是在希特勒德国,”斯大林斟酌着说:“但俄国军队会在蒙古和斯塔诺夫山对日军发动进攻,进攻的时间定在明年春天,这次进攻一定会沉重打击日本军队。”

见斯大林在绕圈子,罗斯福微微一笑:“中国和苏俄将是远东战后和平的重要保障,我想知道,您对战后远东有什么想法?”

斯大林抬头郑重的望着罗斯福:“总统先生,俄国在远东有重大战略利益,我们希望蒙古人民能获得独立,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