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投机者-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肉进了狼嘴还吐得出来吗。”庄继华轻飘飘的扔出句话,陈赓却会意的笑了。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陈赓绕过桌子走到庄继华身边,现在两人似乎不是在谈判,而是在共同商议作战计划。
“其实很简单,首先宣布你的部队划入江北战区指挥,其次,下一步作战,我的主力会沿平汉路和津浦路北上,八路军和新四军放在中间,老同学,你的十万大军就有用武之地了。”庄继华大有深意的拍拍陈赓的肩头。
陈赓明白,庄继华这是瞧破了自己吹嘘的十万大军,想想也是,以目前冀鲁豫边区的情况怎么可能养活十万大军。不过陈赓也随即明白,庄继华这也同时告诉他,江北战区下一步进攻方向不是直取华北,而是攻击徐州,拿下山东,切断华北华东日军联系。
“十万大军是吹牛,”陈赓毫无愧意的承认了,既然对方拿出诚意,自己在气度上不能认输:“这么大块地方,我的兵力不够。”
庄继华平静的说:“以前,你们分散游击,生存是第一需要,可现在不行了,我军反攻,你们再保持这种作战方式,就行不通了。另外,不要仅仅想到你的部队,太行山上的部队可以下山,在平汉线以西展开攻击,完全可以派出一支部队进入冀南。不过,前万不要去抢冀中。”
“凭什么!”陈赓毫不客气:“就你们校长可以抢,你未免太霸道了吧。”
“冀中虽然好,可是你看,鬼子遭到我们打击后,会怎么撤退?只能是退向冀中,那时你们就要与日军正面交火。”庄继华面无表情的分析道,其实,不抢冀中更大的原因是,冀中是华北粮仓,国民党是必抢无疑,这在战后就增加了内战的危险。
陈赓眨巴下眼睛,没有言声,心里却开始暗打主意。
从一开始就一直是陈赓在与庄继华谈,谢富治彭雪枫宣侠父基本没开口,这时,彭雪枫插话了:“一旦山东光复,我山东八路军和新四军便可以北上,如此我们便有十几万部队在手,拿下整个冀南没有问题。至于冀中,庄将军,冀中一直以来都是我八路军根据地,即便现在,也有我党领导的游击队在活动,一旦向河北展开进攻,拿下冀中也没有问题。”
见他们不肯让出冀中,庄继华迟疑了,心中迅速盘算,冀中乃华北心腹之地,控制冀中便可以威胁北平天津,更重要的是冀中的粮食物资,北平天津需要这些,特别是冀南给八路军后,蒋介石绝不容许冀中再被八路军抢去。
可反过来想,共产党要冀中也是有道理的,这些年,若没有冀中的粮食物资,太行山上的八路军恐怕很难坚持下去。但经过这场战争,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势必大涨,武力统一全国的愿望更加强烈,冀中势必会成为战后和平的火药桶。
各种念头乱纷纷涌进庄继华的脑海,他迅速在权衡得失,冒出几种方案,可随即又被一一否决。
见庄继华沉默不语,陈赓便开玩笑的说:“文革,你给我透个底,为什么要把冀南让给我们,又为什么不让我军进入冀中?”
“嗯,”庄继华迟疑下,看看陈赓眼角又扫视下谢富治和彭雪枫,他不认识这两个人,所以对他们也不是很信任:“其实很简单,冀南我可以让,可冀中我让不出来,校长绝不会答应。你想过没有,一旦校长发现,冀南归你们了,还会让冀中落入你们手中吗?”
“难道他有办法阻挡吗?阻挡冀中人民从日寇的铁蹄下解放出来。”
谢富治一开口,庄继华心中便有些不舒服,他瞟了谢富治一眼:“办法多了去了,最简单的,不管日军,直接抢占冀中,除非你们能在我们之前击败日军占领冀中。”
陈赓敏锐的察觉了庄继华情绪上的变化,他笑了笑:“你说得不错,我们那位校长是干得出来的,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文革,这样吧,我们先把豫东的事情谈妥,其他事情,将来再说。”
“那你们是什么意见?”庄继华问道。
“既然你说肉进了狼嘴就出不来,那我们就不要了,不过,你得给我提供三百万斤粮食,另外还有两千万发弹药,两百门迫击炮,一百门七五山炮。”陈赓提出了他的要求。
“你到真敢开口。”庄继华苦笑下,其他的倒没什么,这三百万斤粮食可真有些让他为难,要知道整个河南的粮食都是靠外部提供的。
“你现在可是土财主,再说,你看你,肥肥胖胖的,老同学我,皮包骨头,你就忍心。”陈赓这是睁眼说瞎话,庄继华显然不是肥肥胖胖的,他显然也不是皮包骨头。
“三百万斤粮食,……”庄继华犹豫下,断然下决心:“太多了,我拿不出,一百五十万斤,武器弹药,我可以想办法。”
“两百万。”陈赓让了一步。
“好。”庄继华答应了,陈赓拍拍他的肩笑道:“我们先休息下,有些事情,我们不能作决定,必须向上面报告。”
庄继华明白,陈赓其实对刚才他的提议动心了,可是这却超越了他的权力,必须得到延安的批准。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二节 战后之战(十六)
庄继华没有休息,这样的事情不是陈赓所能决定的,甚至冀察战区司令部的彭德怀也不能决定,决定权只有延安才有,而延安要做出决定,这一时半会是不可能的。
看着庄继华的轿车卷起的黄尘,陈赓久久没有转过身,宣侠父知道,这一别,他们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再见。
“中央对文革的看法很准确,看来他是可以争取的。”宣侠父这话带有安慰性质。
“这小子和巫山一样倔,他不会和我们走一条路,不过,他是个念旧情的。”陈赓转身向村里走,宣侠父紧紧跟上。
庙内,谢富治彭雪枫还在谈论冀南和冀中的问题。
“这个庄继华果然狡诈,以冀南为诱,让我们放弃冀中,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谢富治对刚才庄继华的态度有些耿耿于怀。
“我倒很奇怪,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方案。”彭雪枫埋头看着桌上的地图,这张地图不是宫绣画拿出来的,而是八路军自己的。
彭雪枫在庄继华提出时就在心里盘算,盘算来盘算去,这个方案中八路军并不吃亏,庄继华有一点没说错,冀鲁豫现在这个状况,在战略上很不利,黄河将整个边区分成两块,南北两边不能形成互相支持,如果全军集中到黄河以北,不是件坏事。
这样一个明显有利于共产党的方案,庄继华为何要提出来呢?彭雪枫有些想不通。
“想不通便不想,”彭雪枫抬头,见陈赓和宣侠父从外面进来,此刻陈赓的脸上没有丝毫笑容:“我们商议,将文革的建议上报中央,看中央怎么决定。”
很快拿来谈话记录,参谋们早就整理出其中的重点,陈赓看了后,稍微润色下便形成一个方案,彭雪枫这时插话道:“司令员,我们还是应该有个意见。”
“对,那大家说说吧。”陈赓点头称是。
“除了冀中部分外,其他的,我看可以接受。”彭雪枫首先表态。
“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方案?”谢富治将彭雪枫刚才的问题摆出来,他也同样想过,庄继华的方案对冀鲁豫边区来说并不坏,甚至还有好处。
“这可能和庄文革的政治态度有关,我来之前,毛泽东同志和周副主席曾与我谈话,他们都认为,庄文革的政治态度是希望恢复国共合作,所以是值得我们争取的,”宣侠父思索着说:“他提出这样一个方案,恐怕一方面是因为对豫东冲突有愧疚,想补偿我们;另一方面,也限制我们向冀中发展,进而威胁平津。”
“恐怕这后一点才是主要的吧。”谢富治冷冷的提醒道,他没想到中央对庄继华的态度居然比较积极,这让他有些意外。
“从整体来说,这个方案对我们而言是比较有利的,”陈赓不想在其他事上纠缠,就事论事的说出自己的判断:“你们看,国民党收复河南后,我们向南向西的发展便受到限制,向东,要与日军正面交锋,目前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所以只有向北,向北才是出路。剑魂,庄文革说有十五万日军打算围攻我冀鲁豫边区,你对这个怎么看?”
“应该是真实的,”宣侠父斟酌着答道,秘密工作有秘密工作的原则,中央没有命令让把刀锋的情况告诉陈赓,他便不能说:“以前我们在情报上有过合作,他转交给我们的情报,事后证明,非常准确。”
宣侠父在非常两字上加重了语气,三人自然明白其中的含义,气氛顿时变得沉重。陈赓走到地图前,仔细审视地图,整个冀鲁豫边区正规部队有两个支队三万多人,军区司令员是陈赓,政委黄克诚,副政委谢富治,副司令彭雪枫兼任第二支队支队长,副政委谢富治兼任第二支队政委,两个支队加上县大队区小队和民兵有七万多人,现在黄河以南的部队有两万人,另外一万多人在政委黄克诚率领下在黄河北岸坚守。
“还是按老办法,让黄政委率部过河,留下县大队和区小队在根据地内坚守,消耗疲惫敌人。”谢富治建议道,这是反扫荡的老战术,主力分散,跳到外线作战,留在内线的少数连队和县大队区小队一起,以麻雀战地雷战消耗敌人,配合主力在外线的反扫荡作战。
“这次恐怕不行,”彭雪枫摇摇头:“从冀中的经验来看,鬼子已经防到这一手,鬼子现在的扫荡都是采取多层包围,在外线依旧留有强大部队,可供活动的空间很少。”
陈赓眉头紧皱,目光游移,三人同时闭嘴,以免打扰他的思路。良久,陈赓举手拍在桌上:“那就继续向外,向北活动,一路杀到冀中去,哼,庄文革,饶你小子奸似鬼,也喝老子的洗脚水。电告黄政委,边区开始还准备反扫荡,部队秘密集结,准备向被运动,如果冀南站不住脚,那就向冀中运动。把我们的想法向中央报告,特急。”
电报迅速向黄河北岸,向太行山冀察战区司令部,向延安飞去。
黄河岸边的陈赓在焦急的等待延安的回应,黄土高坡上的延安却对新出现的情况有些措手不及,在中央军委办公室内,毛泽东看了陈赓的电报后,整整抽了三支烟,也没开口。
朱德翻来覆去看过电报后便交给了林彪,朱德是国民政府任命的冀察战区司令官,可一年前奉命返回延安,现在冀察战区由副司令彭德怀指挥;林彪也是去年返回延安的,平型关战役后,他意外负伤,后到苏联治疗,苏德战争爆发后,中央将他调回国内。
林彪看完电报后,便把注意力放到墙上的地图,这间窑洞有些空旷,因而显得比较宽大,靠近窗户的墙壁上挂着巨大的中国地图,林彪现在看的就是这幅地图。
“主席,彭副司令来电。”门帘掀开,进来的参谋将电报交到毛泽东手上,虽然春天已经来临,可陕北依旧比较寒冷,毛泽东披着件棉大衣,这件大衣还是长征前贺子珍为他准备的,已经非常陈旧,毛领上的毛已经快掉光了,袖子前襟有好几块补疤。
“老总,你看看吧。”毛泽东把电报交给朱德,朱德看后,顺手递给林彪,这才注意到,林彪正目不转睛的盯着地图,根本没注意到他递过去的电报。
朱德没说什么,悄没声的收回来,然后才对毛泽东说:“老毛,我看陈赓的意见不错,向南向西向东都受到限制,倒不如向北,放手向北。”
“对这个,我没有意见,”毛泽东猛吸口香烟后,将烟蒂在鞋底摁灭:“但你注意到没有,庄继华提出的不仅仅是冀南的问题,其中还有关键,陈赓他们忽略了,冀鲁豫边区部队要接受他的指挥,这违反中央制定的保持独立性的决定。”
朱德沉默的点点头,其实他已经注意到这点:“老毛,现在国民党展开反攻,根据陈赓他们的消息,庄继华下一步是要进攻徐州,而后直取山东,如果他攻去山东。陈毅罗荣桓他们在山东的敌后游击的空间受到极大的压缩甚至消失,冀鲁豫现在就面临这个问题,这个中央必须解决,否则将来晋察冀晋冀豫都要面临这样的问题。恩来,一直在作庄继华的工作,从这个情况来看,他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毛泽东听懂了朱德话里的含义,他是在隐晦的建议,可以放弃部分独立性,当然,前提条件是国民党将领值得相信。
整风运动以来,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直线上升,全党基本承认他的领导核心地位,从莫斯科传来的消息表明,共产国际即将解散。这个消息让他很是兴奋,这就意味着,他有更大的权力去制定党的政策方针,莫斯科不能再掣肘他的雄心壮志。
“庄继华是庄继华,他上面还有个老蒋,如果我们把部队交给庄继华,一旦老蒋换人怎么办?”毛泽东反问道。
朱德沉默了,毛泽东的顾虑是有道理的,以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态度看来,如果庄继华维护共产党,蒋介石必定撤换他,那时交给国民党的部队就危险了。总不能直接对蒋介石说,我们的部队只能交给庄继华带吧,那可能适得其反。
“老总,你说庄继华能不能攻下山东?”毛泽东突然问道。
朱德迟疑下,感到这问题还真不好答。从南京防御,到两次津浦路会战,特别是第二次津浦路会战,中央已经断然断定,国民党将受到惨重失败,可没想到他居然能在虞城打出个漂亮的反击,歼灭了十万日军,随后在缅甸、鄂北,数战数捷,国民党目前空前良好的局面几乎是他一手打出。他如果要进攻徐州,进攻山东,连朱德都没想过他会失败。
“我看他能行。”林彪突然开口了,似乎是在对毛泽东和朱德讲,又象是在自言自语。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二节 战后之战(十七)
林彪的声音有些细有些柔,他转过身面对毛泽东和朱德:“在河南,庄继华摆出的是个防御阵形,三十一集团军、新八军在第一线,第二线是第五集团军和二十一集团军,第三线是正在整编的十七军、第三军和第一集团军。这个阵形很有迷惑性,第一线是中强东弱,可关键的是第五集团军,这个集团军是中央军中的精锐,庄继华把它放在第二线,实际还是主力后置的布阵,我相信不管日军从那个方向过河,第五集团军的坦克师都可以在四十八小时内赶到,或者在四十八小时内发起反攻。”
林彪是从苏俄战场回来的,见识过大规模坦克作战,那种数百辆坦克集团冲锋,其威力势不可挡,所以他最重视第五集团军的坦克部队。
“第五集团军摆在这里,还有个作用,便是迷惑冈村宁次,让他认为,下一步进攻方向便是越过黄河北上,可实际上,第五战区的几十万部队,除了第一集团军外,其余部队根本没动,依旧在鄂北整训,可实际上这几十万人才是庄继华的主要打击力量。”
说到这里,林彪有些兴奋,脸上泛起些潮红:“再说攻击徐州的有利条件,徐州背后有关麟征苏鲁战区的四十万人,庄继华训练的精锐四十七军和关麟征的嫡系二十五师扩编成军,李仙洲的九十二军,这三支部队战斗力都不错,再加上于学忠的五十一军,完全可以和庄继华形成东西夹击。综合这几条,我认为庄继华攻克徐州有八成把握。”
“光复徐州后,日军华东和华北的联系便被切断,这时,庄继华可选择的就多了,不过我依然认为,他会攻击山东,攻克山东,进一步割裂华东和华北,使徐州彻底稳固,另外进攻山东的有利条件实在太多,他绝不会不用。”
毛泽东的神色更严峻了,此前叶剑英也作出了这样的判断,现在他最信任的战将,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林彪也这样认为,这让他更加相信了,庄继华必走徐州,他对陈赓说的不是假话。
庄继华的行动判断清楚了,可最终要落实的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将如何行动,否则一切都没意义。
在抗战前,毛泽东有个战略布局,这个布局的神妙,周恩来最先领悟,后来朱德也明白过来,可现在随着江南新四军北上,原来的战略布局开始变形,决定全力争夺冀中,确保太行山,发展晋察冀和山东。可去年开始的冀中大扫荡,冀中全区陷落,新四军受到重创,而这次冀鲁豫边区又受到压制,毛泽东迫切需要作出战略调整。
对现在这个局面,毛泽东是没有预料到的,日军出乎意料的在鄂北一败涂地,国民党光复武汉,日军撤离黄河南岸,抗战形势迅速逆转,迈入战略反攻阶段。可没想到,进入反攻阶段,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居然变得困难了。
“为了战后的和平的,我们必须拿下冀中。”毛泽东思虑再三:“回电陈赓,同意他的建议,冀鲁豫部队整编,要求国民党提供部分武器,给番号,给军饷,给粮食,最重要的一点,只与庄继华联系。”
说到这里,毛泽东站起来,在窑洞内慢慢来回走两步,以前的一个想法慢慢成熟:“电告贺龙同志,秘密集结120师和326师主力,准备向北发展,打通与外蒙的联系。密电彭德怀刘伯承叶挺同志,秘密集结部队,随时准备返回冀中。以上各部,何时出动,待中央命令。”
“密电聂荣臻同志,立刻派出有力之小分队,向热河冀东出动,查探该地区情况。”
“电告罗荣桓陈毅同志,秘密集结部队,随时准备配合国民党军反攻山东。”
毛泽东思前想后,感到向南发展,在政治上失去理由,日军聚集在京沪杭三角洲,游击队生存空间被压缩,外围国民党大军云集,虽然湖南江西湖北比较空虚,可政治上却不允许;与其坐等,不如放手向北发展,打通与苏俄的联系,在战后保持一个有利的战略地位。
向北发展的主力是贺龙的晋西北部队,贺龙自从率部去外蒙后,从苏联那获得大批武器装备,部队扩充到两个军,毛泽东一直没舍得将这两个军拿出去消耗,现在他要放虎出山了,时间当然就是冈村宁次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山东之时。
“林彪,你身体怎样?”
林彪闻言心中一喜,从苏联回来后,在中央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就提出去太行山,可毛泽东没同意,而是让他继续在延安修养,现在毛泽东要用他了。
“很好,非常好。”
朱德黝黑的脸上露出笑意,可让林彪失望的是,毛泽东只是点点头,没说什么便推开门走了。
看到林彪失望的神色,朱德微微摇头,这个林彪平时看上去温不拉叽的,可心里着急的时候,便毫不掩饰的流露出来。
“不要急,主席已经考虑你的去处了,再等等。”
“老总,”在别的将领面前,包括彭德怀面前,林彪都是比较傲气的,可在朱德面前不行,朱德一直就是他的上级,他的领导,所以他放下身段,有些热切的问说:“是去那?”
“不是山东就是晋察冀,到时候就知道了。”
山东和晋察冀实际都是林彪的老部队,由红一方面军改编而来的115师发展起来,林彪要去了这两个地方,不存在上下不熟悉的问题,指挥势必得心应手,特别是山东;不过,朱德猜测,毛泽东会把林彪派去晋察冀,从刚才的部署中,这位老伙计已经确定向北发展的方针,北方是那里?察哈尔,内蒙,热河,还有就是东三省。
陈赓没想到延安这么快便作了决定,不过他没急于告诉庄继华,而是等庄继华东挪西凑将两百万斤粮食和索要的武器弹药送来后,这才告诉庄继华。
这次陈赓是大摇大摆进的民权,到了新八军军部门前,毫不客气的告诉哨兵,让庄继华出来迎客,哨兵好不纳闷,不过好在看在他那身打满补丁的八路军军装上,还是进去报告了,可没多久便看到庄司令和高军长带着一群人出来迎接。
庄继华是以查处民权粮库的事情来民权,到了民权先在军部大发雷霆,从高树勋以下均受到训斥,逃跑的连长被通缉,所属营长团长被免职,调军校读书,师长受到严重警告(新八军是乙种军,下辖两个丙种师,即每师三团,相当于中央军一个旅),一连串处罚,让新八军上下噤若寒蝉。
处理粮库失火后,庄继华把注意力转向民权周边的生产自救上,民权境内河流不少,康熙乾隆年间治理黄河,又开拓了数条干渠,只是数月不下雨,这些干渠大都断流。
高树勋提醒庄继华,农谚说,大旱之后有大涝,应该尽快加固黄河堤坝,修整干渠,一方面进行抗旱,一方面准备抗洪。
庄继华连声称是,立刻电告汤恩伯和李培基,让他们下令,动员灾民以工代赈,修整黄河堤坝,军队负责提供武装保护。
可修整黄河堤坝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庄继华手中没有多余的粮食,他知道向蒋介石求援也没多大用,他手中可动用的物资也不多,于是他只好再次电告梅云天张静江,调拨五百万美元,到湖南广东买粮,用最快的时间运到河南。
可就在这个时候,陈赓上门了,看到陈赓的条件,庄继华气不打一处来:“我说陈赓,你小子未免太奸了吧!刚给你送去两百万斤粮食,你又来要,你当我是开粮库的!没有了,绝对没有了!”
陈赓嘻嘻一笑,满不在意的上前拍拍庄继华的肩:“我说文革,你是财主,随便从手指缝中漏点,就够我们根据地数十万百姓嚼头了。”
“随便漏点?你说得倒前轻巧,那里只有数十万百姓,我这里可有数百万百姓,粮食给你了,他们怎么办?”庄继华冷笑一声:“还有,武器弹药?刚给你这么多,你又来要,你当我是校长呀,你看看。”
说着从文件包中拿出张电报扔在陈赓面前:“这是校长给我的,你当我日子好过。”
陈赓拿起一看,确实是蒋介石发来,蒋介石对庄继华向陈赓提供两百万斤粮食非常不满,严厉训斥,“我国军上下,节衣缩食,方得些许救灾粮食,你作为司令官,置豫省数百万灾民不顾;一味徇私,可知党纪国法乃在……”
语气之严厉前所未见,陈赓一撇嘴:“这个校长还是那样小气,我冀鲁豫边区军民便不是中国人了?滑稽!”
“你得替我想想,我可不想回重庆。”庄继华没好气地骂道:“你小子跟从前一样,占便宜没个够!”
“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陈赓根本不在乎庄继华的怒火,依旧笑嘻嘻的说:“我不是也有好东西给你吗?你看我现在就是你的部下了,你还不满足?有我这样部下,你还不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二节 战后之战(十八)
面对这样的“无赖”,庄继华有些无语了,不过总体来看,陈赓带来的答复让他很感欣慰,延安同意让他指挥陈赓部队,这对开启国共合作新篇章有重大意义,虽然对方开出的条件不算低。
“这件事我还是必须报告校长,”庄继华斟酌再三,感到此事必须向蒋介石报告,毕竟番号装备军饷,这些事都必须得到军事委员会批准,特别是装备和军饷:“关于粮食,现在我没有这么多,我可以再给你一百万斤粮食,不过,至少要等一个月。”
“行,那就说定了。”陈赓实际也清楚,刚到手两百万斤粮食,庄继华也确实调不出来更多的粮食。
“说定了?”庄继华摇头,没给陈赓钻空子:“校长要不批,这也是做梦。对了,你现在有多少部队?不包括黄河以北的。”
“三万。”陈赓面不改色的答道。
军队番号是最让庄继华为难的事,前年他与周恩来谈判,八路军扩编为两个军六个师(三甲三乙),新四军扩编为三个乙等师,八路军进行了扩编,贺龙和刘伯承分任军长,三个甲等师是陈光115师陈伯均120师陈赓129师,三个乙等师是萧华326师宋时轮327师杨成武328师;新四军依旧是叶挺担任军长,下面的三个师是陈毅401师罗炳辉的402师谭震林的403师。
不过这是明面上纳入军事委员会作战序列的,实际上,无论八路军还是新四军都组建众多的游击支队,这些游击支队的领导人全是经过长征或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将领,部队编制也是野战部队编制,战斗力较强。
陈赓部队实际上是有编制的,而且还是甲种师编制,军事委员会有明确记录,现在他又来要编制,这让庄继华感到为难。
“陈赓,你不是129师师长吗,还要什么编制?”考虑到蒋介石的反应,庄继华不敢轻易答应。
“已经不是了,老同学,你的消息有点不灵,”陈赓哭丧着脸,心态十分放松,神态十分悲切:“去年就被免职了,老子去年在冀南吃了冈村宁次的一个亏,师长职务就没了,老同学,这次我可全靠你了,你得帮我要个师长回来吧。”
庄继华有些哭笑不得,陈赓居然张开了血盆大口,一下就要师长,当年他使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帮共产党要到九个师的编制,现在居然张口就要一个师,他把蒋介石想得太慷慨。
“看来贵党不识才呀,老同学这样的大才,居然连个师长都不是,毛先生的眼光还不是一般的差。”庄继华讥讽道。
两人一口一个老同学,看上去好像很亲密,可实际却寸步不让,萧振瀛在旁边越听越有兴趣,却没插一句话,他很清楚,在这事上,他没法开口。
实际上,要按庄继华的意思,一个师的番号没什么了不起,不过他必须考虑蒋介石的反应,给陈赓提供粮食已经让蒋介石非常不满,如果再给一个师的番号,蒋介石恐怕难以接受,陈诚陈立夫他们就要借机兴浪。
“这样好不好,正规军的番号我没法弄,”庄继华不敢让步,也感到没必要让步,蒋介石根本不可能给:“校长是肯定不会给番号的,不过战区对游击支队和民军有委任权,我给你个游击总队的番号,装备等同乙种师,不过军饷减半。”
正规军编制必须得到军事委员会批准,不过战争中出现很多自发的抗日组织,为了控制这些组织,蒋介石曾经给各战区授权,允许他们收编,组成游击队和自卫军,不过这类部队,军事委员会不发军饷,由战区自行解决。有了这个授权后,各战区都扩编出不少游击队,比如阎锡山与共产党合作搞的决死队就属于这种部队。
“你这老同学呀,真是……,”陈赓摇头,心里迅速盘算得失:“嗯,这样也行,不过这只是暂时的,过段时间,你还是得给我弄个师长。对了,武器弹药可不能少。”
庄继华随即起草命令,授予陈赓部为江北战区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陈赓,副总队长黄克诚,参谋长彭雪枫,政治部主任谢富治,下面的编制庄继华就不管了,陈赓自己确定,庄继华签字就行了。这个游击总队实际上是师编制,除了名称是游击外,其他设置与正规军没有丝毫不同。
给了编制自然就要给装备,庄继华又从川军和四十九集团军中挪出部分物资,交给陈赓让他自己去发展部队,陈赓拿到这些物资,将部队扩编到三万人(不包括黄河以北,黄克诚率领的部队),大模大样的在总队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