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很快五战区传来的消息让何应钦恍然大悟,军统在五战区成立华中站,站长由军统特派员金子瞻担任,华中站负责指挥安徽、湖北、河南南部的特工工作,此外,原军统湖北站站长朱若愚担任五战区军法处处长,三青团出身的章兆远担任战区物资委员会主任,同样是三青团出身的许敬祥出任政治部副主任。戴笠和蒋经国的人则开始大规模进入五战区。

“庄文革真敢用呀。”何应钦不知道是惊讶还是欣赏,战区部门主官要军事委员会批准,但主官下面的,庄继华有权力任免。但这次庄继华任命的一批军官大都只有三十来岁,有几个甚至只有二十五六,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庄继华不管这些,送走李宗仁后,他便离开了老河口,到各地去视察,第一站就选择驻随县地区的三十三集团军。张自忠牺牲后,七十七军军长冯治安接任集团军司令,下辖黄维刚五十九军和冯治安七十七军。

庄继华没有通知任何人,所以他到三十三集团军司令部时,冯治安没有在司令部,只有副司令李文田和参谋长张克侠。李文田一边接待庄继华一边通知冯治安。以往张克侠没给庄继华留下深刻印象,但今天却给庄继华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十九军在前期作战中损失比较大,军长黄维刚正在患病,由副军长刘振三主持工作,目前正在大洪山地区休整,部队缺员六千人,军事委员会认为该军战斗不利,要缩编为两师两旅两团制,骑兵13旅要划归第二集团军,武器装备和弹药也没有补充……”

张克侠的语气明显不满,但他介绍得十分完整,庄继华默默听完后:“五十九军是支有光荣抗战传统的部队,是张自忠将军创建的部队,我不同意缩编,随枣战役没打好,原因很多,主要原因不是五十九军,张参谋长,集团军目前的士气和作战准备情况如何?”

“五十九军士气不高,主要原因是,部队补充始终没有到,而且还面临缩编;这种状况也影响了七十七军,作战准备很差,炮弹储备只有半个基数,子弹手榴弹,只有一个基数,我们统计了下,平均每个士兵只有六发子弹。”

庄继华听到这里,示意宫绣画把这些都记下来,张克侠面无表情的继续说:“我们对面的日军是第三师团和十三师团,第三师团是四联队师团,第五旅团驻守孝感,第十八联队驻守信阳;十三师团也是四联队师团,驻守应城、京山。如果日军现在发动进攻,我们肯定挡不住。我建议三十六集团军向南延伸,进入随县北部的高庄,小林,草店地区,分担一点我们的压力,另外,请战区司令部尽快给我们补充。”

张克侠将敌情我情友情介绍得清清楚楚,短短一个小时,庄继华对他们面临的情况已经完全了解,他正要开口说什么,可话到嘴边,一个念头划过他的脑海,想说的话又咽下去了。

“你们的情况我都清楚了。”就着一瞬间,庄继华收回了刚才要尽快给他们补充的承诺,张克侠显然听出了,他和李文田的脸上挂满失望。

“有情报表明随枣战役失利有情报泄密的缘故,”庄继华斟酌着说:“你们防区日本人活动的情况怎样?”

“发现了一些汉奸商人的活动,对日情报工作一向由战区情报部和军统在负责。”李文田的语气萧索,对庄继华没有立刻答应补充很是失望。在庄继华上任后,三十三集团军上下充满乐观,毕竟庄继华以往的记录很好,五十九军在抗战后唯一的一次发展就是在庄继华支持下实现的,可今天却让他们失望了。

冯治安回来后,庄继华又与冯治安谈了会,冯治安只是简单的说了说当面日军的情况,然后就一个劲的抱怨,抱怨人员补充,抱怨弹药补给,抱怨军饷短缺。庄继华只是淡淡的听,也不解释,只是沉默的听。

“看来五十九军缩编已成定局。”看着尘土遮掩了庄继华离开的车影后,李文田苦涩的叹口气。

“到底是黄埔的人,怎么会违背老蒋的意思呢。”张克侠也惋惜的看着远处的尘埃的车影,目光闪烁不定。

冯治安也有些丧气,他本来要取大洪山五十九军,半路上接到李文田的电报,便立刻掉头赶回来,原以为能说动庄继华,可现在让他失望了。

“你是怎么想的?”车内宫绣画也在问,她明显感到庄继华心里有什么想法,否则他肯定会立刻补充三十三集团军。

“三十三集团军内有共产党在活动,”庄继华不置可否:“军统怀疑,这个集团军内有个共产党组织,前一年多前,五战区曾经破获过一个中共间谍案,抓住的中共人员身上携带有一万大洋,这个人虽然死不开口,但他的上级就是金子瞻,金子瞻过来后说,这一万大洋很可能是七十七军副军长兼179师师长何基沣提供的,只是他们现在还没有证据。”

“难道金子瞻不知道?”宫绣画有些惊讶。

“那时金子瞻刚调到鄂北不久,他原来是负责东北军工作的,还记得贾陶事件吗?就是他干的。”

贾陶事件发生在庄继华离开五战区后,五十一军奉命挺进鲁中,在半路上与日军遭遇,342旅一部一千多人脱离部队,向八路军根据地运动,于学忠一面向中共抗议,一面派军包围该部,最终中共不得不将已经暴露的中共党员撤走,其余部队还给于学忠,这件事当时闹得挺凶。当时领导起义的就是化名贾陶的金子瞻,其实金子瞻也不是真名,真名是项乃光。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八章 诡道 第四节 重返五战区(四)

宫绣画面露惊讶,这些情况她居然不知道,她看看庄继华想知道这些情况他是怎么知道的,庄继华微微一笑:“这是小山提供的,别忘了,无论中统还是军统,所有情报都要会聚到他那里,李宗仁对军统和中统都很排斥,金子瞻去年就来过,李宗仁不愿见他,华中站也就没法建立,湖北站也只能放在宜昌。”

宫绣画想了想,又摇摇头:“还是不对,不是这个原因。”

庄继华轻轻一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却问副驾座上正观察外面的伍子牛:“子牛,云飞什么时候到?”

“快了,最多还有两三天吧,汉杰要晚点,他正度蜜月。”伍子牛头也不回的答道,道路两侧的行人不多,不过自从商丘刺杀事件后,庄继华外出,卫队都如临大敌,行动路线保密,经常变换不说,在路上也随时处于战斗状态,外围依旧是施少先,伍子牛带六个卫士负责贴身保护。

宋云飞在死亡线上走了一圈,庄继华来五战区之前,专程到医院去看了他,那时他已经基本痊愈,只是医生认为还需要再观察几天。

赵汉杰率领的特种部队在缅北战役后,回到云南,在滇西整训。庄继华出任五战区后,立刻要求将这支部队调到五战区,对这样一支几百人的小部队,何应钦大手一挥就答应了。但俞济时却不愿就这样放,赵汉杰留下樊春申带着十几个弟兄,算是借给俞济时,负责为他训练一支擅长丛林战的特种部队。

但赵汉杰自己却回到重庆与阿妮完婚,赵汉杰已经年过三十,庄继华把认下的干妹妹阿妮介绍给他,经过两年恋爱,终于结成正果,而另一个阿依则介绍给鲁瑞山,两人在去年才完婚。

“嗯。”庄继华低低的哼了声,自从与宫绣画在一起后,他就再也没催过伍子牛结婚这事了,不过这一声也表示了他的不满,伍子牛假装没听见,继续观测外面的情况。

吉普车沿着新开辟的公路向北驶去,这次外出他们用的公开身份是军法处军纪纠察,车辆,卫队所有人都带着宪兵的袖标,庄继华注意到,他们通过沿途哨卡时,哨兵都没有检查他们的证件,不过这种情况在进入三十六集团军防区时发生了改变。

在第一个哨卡时,负责的上士反复检查了他们的证件后,挥手放行,第二道哨卡同样检查得很仔细,也挥手放行,但到第三道哨卡时,施少先感到不对了。

“你们是战区司令部的?”过来检查的不再是上士,而是个上尉,他拿着施少先的证件在吉普车外上下打量。

施少先跳下车,整整军装,活动下脖子,不引人注意的发出了准备战斗的信号,哨卡的障碍没有消除,相反哨卡上的士兵全部在战斗岗位,机枪显然已经上膛,车队侧后的山坡上隐隐有人影在活动。

“证件上写得很清楚。”施少先不动声色的说,他心中有些疑惑,这些人看上去不像是日本人,上尉的口音明显是河南口音,可他脑子一转念,心中又有些紧。

上尉不紧不慢的沿着道路向后走,边走边问:“您的长官是?”

“张高参。”施少先跟在他身后,一面悄悄向周围打量。

说话间,中尉走到庄继华的车前,正要开口,迎面就撞上伍子牛严厉的目光,他稍稍楞了下,皱眉想了想,忽然一挥手,转身把证件交给施少先。

“耽误长官时间了,职责所在,还请长官原谅。”上尉声音洪亮的向施少先敬礼,然后快步跑到障碍前,连声命令:“搬开,搬开。”

士兵们疑惑的从哨位上跑来迅速将拦在路上的障碍搬开,施少先一头雾水的回到车上,看看四下,伸手把中尉叫过来。

“你这是……?”

“报告长官,前面的哨卡报告,说有股日军特工化妆成战区军法处下来检查军纪。”上尉有些羞愧的说:“我们没有接到通知,说有战区司令部的人下来。”

施少先点点头,不再说说什么。车队很快消失在山道上,上尉擦了把汗,从山坡上下来一群人,领头的中尉跑过来:“营长,怎么啦?难道真是战区的?”

“妈的,今天差点闯下大祸,”上尉骂道:“王小毛这狗日的,回去非好好收拾他一顿。”

“营长,怎么啦?”中尉十分不解。上尉在他耳边低声嘀咕两句,中尉的脸色刷地一下白了,连声问:“你没看错?”

“怎么会错,你知道的,我曾经在军部警卫营干过,几次随军长去司令部,伍副官的那张脸我记得很清楚。”上尉说着转身回到哨卡,抓起电话向团部报告。

“你说什么?是伍子牛,他看清楚了?”宋希濂在电话里大声问,电话里的声音十分肯定,他想了想然后说:“你们不要管,他们不找你们,你们就别管。”

放下电话,他扭头对副司令钟彬和参谋长向传矩说:“庄司令来了,向参谋长准备一下吧,免得到时候挨训。”

“没看错吧?”向传矩有点怀疑。

“不会错,文革的习惯就是这样,一定会下部队看看,只有看过了,他心里才有底。”宋希濂十分肯定。

“要不要通知下面的人。”钟彬问。

“不用,他既然没通知我们,说明他只是来了解情况的,用不着让下面的人跑一趟。”宋希濂摇头说。

接下去的路上,庄继华的车队再没受到什么阻碍,沿途的哨卡变得非常恭敬,第二天,他们到达三十六集团军司令部城关镇,远远的就看见一群人在镇口,等到近处才看清,原来是宋希濂带着司令部的军官已经在这里恭候多时了。

“萌国,你怎么知道我要来的?是不是冯治安通知你的?”庄继华跳下车就问。

“怎么会,冯治安对我正一肚子火呢,怎么会通知我,”宋希濂笑嘻嘻的说,语气却毫不含糊:“你在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这里,是我宋希濂的地盘,想瞒我是不可能的。”

“多半是我在那露了马脚,让你的人认出来了。”庄继华虽说不知道具体情况,猜得也八九不离十,宋希濂也不解释,只是乐呵呵的笑。

三十六集团军是原德械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直是中央军嫡系,所部将领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相互间以黄埔习惯称呼。

一行人气氛融洽的进入司令部,宋希濂知道庄继华的习惯,直接将他带到作战室,庄继华也不客气就坐到首座上,向传矩拿起教鞭指着地图开始汇报。

“萌国,部队的士气怎样?”庄继华听完向传矩的汇报后,没有当前的敌情评说什么,而是问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士气还可以,”宋希濂说:“只是很长时间没打大战了,有些松懈,目前部队正加强训练,另外就是协助地方实行社会改革。”

“你们还协助地方进行社会改革?”庄继华有些惊奇,在国民党部队,特别是国民党将领中,有这种意识的少之又少。

“当然,原来李长官在时,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们也就执行了。”宋希濂对这方面似乎兴趣不大,他身体前倾:“文革,我有个想法,我们和第二集团军一起反攻信阳,切断平汉线,我拟定了一个作战计划。”

宋希濂说着递了个眼色给向传矩,向传矩挥手让其他人退出作战室,然后拿出一份文件放在庄继华面前。三十六集团军没有在第一线,第一线的是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他们直接面对信阳的第三师团,整个战区的配置是地方部队驻守第一线,中央军放在第二线和第三线。

“我暂时还没有作战计划。”庄继华没有连看都没看就推到一边,看着宋希濂一字一句的说,这也是在宋希濂这里,要是冯治安提交这样一份计划,他就算出于礼貌也会打开看两眼。

“萌国,整个集团军全军集结,并开始运动需要多少时间?”庄继华不理宋希濂脸上的失望之色,又抛出一个问题。

宋希濂楞了下,过了好一会才说:“整个集团军八万六千人,全部集结需要两天,投入战斗需要一天。”

庄继华的手指轻轻在桌上敲击,默默的想了会,然后轻轻的摇头说:“太慢,萌国,加强训练,要达到从发布命令到投入战斗,三十六小时内完成。”

“这。”宋希濂有点傻了,这个要求太高,整个集团军分布在三个县以内,仅仅是路上消耗的时间就要一天,这还是正常情况下的。

“从这里南下,到随县,这条路我走了一天,这不行,绝对不行,这条路必须扩建,你们的交通道路必须扩建,拓宽,要达到单向并行两辆卡车的程度,如此才能满足部队运动的需要。”

“文革,我已经修了两年路了。”宋希濂很是苦涩的说,桐柏山区以前仅仅只有几十公里公路,他来了后就一直在修路,两年时间他修路上千公里,防区内的所有乡镇均通公路,几个县全部连通,他自信防区交通已经非常便利,可没想到庄继华对此居然还不满意。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八章 诡道 第四节 重返五战区(五)

“我给你的时间不多,半年内要完成。”庄继华根本无视宋希濂语气的恳求,毫不含糊的吩咐道,然后他站起来:“部队要加强训练,吃过饭后我们去第八军看看,你们不是有个坦克团吗,我想看看他们的训练,向参谋长安排下。”

宋希濂眨巴下眼睛,庄继华没有选择七十八军,而是选择了第八军,目的很明显,七十八军是宋希濂的起家部队三十六师扩编而来,他肯定非常重视,第八军是当初的税警总队扩编而来,首任军长黄杰,次任军长郑洞国,郑洞国调离后,由黄埔一期同学罗奇接任。

不过宋希濂没有丝毫担心,他也不是什么善人,在武汉战役后的这两年时间里,他利用整军的机会,对第八军进行了大规模整训,军官进行轮训调换,用他的老部下逐步取代了第八军原来的军官,下面的三个师长全部更换,166师师长换成他在三十六师的老部下胡家骥,四十师师长也同样换成了黄埔三期毕业的唐三山,九十五师师长换成了他担任八十七师旅长时部下刘安琪。

除了人事调整外,宋希濂对部队的训练抓得也很紧,只要战事不紧,每天三操两讲不断,所以他丝毫不担心庄继华去检查,但他有些想不明白是庄继华居然没有计划,还要他再去修路。

“萌国,你知道我的,战区的情况我还不完全了解,只有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我才会制定作战计划,”庄继华似乎看透宋希濂的想法,便又解释道:“这样吧,除了修路外,你抽出一个师,接替第二集团军在平昌地区的防区,然后侦查信阳日军防线,不过注意,动静不要太大,过段时间,我会让大家到战区司令部开会,商讨下一阶段作战计划。”

宋希濂这才勉强接受,他看看时间:“好吧,总比没有强,已经十二点了,吃过饭我们就去第八军。”

庄继华点点头,率先走出作战室,宋希濂却直接领他到食堂,食堂内的已经开饭,食堂不大,有一半的空间摆着七八张桌子,除了一张桌子外,其余桌子已经被站满,饭厅里只听见咀嚼声,唯一剩下的那张桌子上,也摆着几碟菜肴。

“起立,立正。”

随着值星官一声令下,所有人立刻站起来,值星官跑到庄继华面前:“报告,集团军司令部通讯排正在吃饭,请长官指示。”

“继续吃饭。”庄继华回礼,值星官大声答应,转身下令:“坐下,继续吃饭。”

庄继华走到桌边,看看桌上的饭菜,桐柏地处河南,饮食也随河南,饭桌上有六个菜,另外还有两盘白面馒头。

“这点东西能吃饱吗?”

“报告长官,能吃饱。”坐在桌边的一个上士站起来答道,他的手上拿着一个啃了一半的馒头。

庄继华的目光停留在馒头上,上士答道:“馒头不够可以加,不过只能加三次。”

宋希濂过来笑道:“我的规定,吃饭时间不能超过十分钟,馒头可以加,但只能加三次,但每次必须是盘子里面没有馒头了才准去加,但每个人手中的馒头只准有一个,每次加可以把盘子装满,这里有八桌,只有七桌可以加满三次,谁吃得快谁占便宜。”

“呵呵,你这鬼主意还真不错。”庄继华笑道:“你平时也在这里吃吗?”

“不在,”宋希濂很干脆,一点不隐瞒:“我们几个都是卫士打回去吃,今天是招待你,才过来的。”

庄继华没说什么,他们桌上的饭菜与其他桌相同,也是六个菜两盘馒头,宋希濂笑嘻嘻的说:“知道你的习惯,没有特别准备,不过,馒头你可以随便吃。”

“那就行,不过我的卫队呢?”

“他们在外面呢,放心吧,到我这里,不会饿着他们的。”宋希濂大大咧咧的挥挥手。

这顿饭吃得很是融洽,宋希濂介绍了下前段时间随枣战役时,集团军的运动,以及桐柏地区的社会改革状况。

从宋希濂的话中,庄继华对桐柏地区的社会改革有了很大了解,最初这里的改革是桐柏救国会组织下进行,一年多以前,邓演达到了五战区,他在桐柏西北的大河镇办起游击干部训练班,同时开始指导社会改革。

在邓演达指导下,桐柏从减租减息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建立起完整的预备役系统;不过邓演达的到来让蒋介石很是警惕,三青团和党部随即介入。

“这下就热闹了,三青团自持有小蒋在后面支持,书记长戴涛根本不把党部放在眼里,党部主任邵文兴又是CC系干将,有陈立夫在支持,两人斗得不可开交,李长官为此烦得不得了。”

庄继华听出来了,宋希濂这是告诉他,陈立夫在五战区除了中统外,对党部的控制也很严。对这点,他实际已经想到了,不过现在他还没打算对党部动手,还差一个契机,现在这个契机好像隐约出现。

“文革,你去不去见邓主任?”宋希濂忽然一下变得严肃了。

“这一次没作安排。”庄继华没有直接回答,与第三党的合作程度取决于他们发展的程度。更主要的是,蒋介石对他来五战区还有几个顾虑,其中之一便是邓演达。不过以他和邓演达的关系,迟早要去见一面的,否则同样会引起蒋介石的怀疑。

宋希濂点点头,露出欣慰的神色,庄继华忽然明白了,蒋介石肯定给宋希濂有过命令,让他也监视邓演达在桐柏的活动,虽然以宋希濂与邓演达的关系,他肯定不会那样尽心,但面子上的功夫还是会作。

接下来的两天中,宋希濂陪庄继华在三十六集团军各部检查部队。庄继华的检查也保持了庄氏风格,他在第八军随意抽了个团,搞了次夜间紧急集合和拉练,结果让他很满意,全团在八分钟内全部集合完毕,三十公里的拉练只花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

但在坦克团,庄继华发现他们与机械化军存在同样的问题,而且更严重,部队缺少油料,训练量严重不足,不少士兵单车驾驶技术都不过关,更别谈战术训练了。

“这不是你们的问题。”庄继华对有些羞愧的坦克团团长说:“油料的问题由我来解决,不过,我给你半年时间,把战术练好,萌国,”他转身对宋希濂说:“坦克战术和步坦配合,你们要在半年内完成训练。”

“请司令放心,我们一定完成。”宋希濂狠狠的瞪了坦克团长一眼,心中忽然想起,在扩建公路上,也是半年,这其中肯定有原因,难道庄继华已经有计划,半年内开始进攻?想到这里,他心里猛然有了些期待和兴奋。

离开桐柏,庄继华就直奔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也不是当初那样了,下辖两个军,第三集团军撤编后,曹福林五十五军划入该部,集团军另外两个军是池峰城四十军,刘汝明六十八军。

虽然有三个军,但这三个军和三十六集团军的三个军不可同日而语,三十六集团军的三个军全部是甲种军,三三制编制;而第二集团军的四十军和六十八军却是乙种军,编制上虽然有三个师,但有两个是乙种师,一个丙种师,乙种师是三旅六团制,丙种师是两旅四团制;五十五军只有二十九和七十四两个丙种师。

除了编制上的差别,装备上的差别也是极大。第二集团军除了在第二次津浦路战役后,庄继华担任战区司令时给他们将三十一师扩编为甲种师,装备了全部重庆造武器外,其他就再没增加新装备。三十一师在武汉保卫战中,损失极大,战后又缩编为乙种师。

孙连仲除了担任集团军司令外,还担任战区副司令,负责指挥北线部队,包括三十六集团军,但孙连仲自己也知道,他根本指挥不动宋希濂。

在第二集团军,孙连仲倒没抱怨什么,相反整个集团军将领对庄继华的到来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庄继华与在桐柏和随县的表现也完全不同,下车不久就答应给第二集团军补充物资和军饷。

不过在接下来的进程中,庄继华心中越来越失望,第二集团军除了四十军保持着比较正规的训练外,五十五军和六十八军均表现得暮气沉沉,军纪废弛,部队严重缺少训练。庄继华他们亲自就遇上几次抢劫事件,在六十八军进行的抽查演练中,部队完成得一塌糊涂。

回到六十八军军部,庄继华终于忍不住发火了:“仿鲁兄,子亮兄,两天下来,部队的情况你们也看见了,这还是四年前坚守曹集的第二集团军吗?这还是在淮河北岸坚守的六十八军吗?这样的部队还能打硬仗吗?这才短短四年时间,再过两年是不是与土匪一样了?”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八章 诡道 第四节 重返五战区(六)

吉普车在盘山道上艰难爬行,山坡被皑皑白雪覆盖,翠绿的山林披上一层银装,山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刮在脸上生冷生冷的。

庄继华裹着件军大衣,疲倦的靠在宫绣画身上,连续走了三个集团军,情况都不是很乐观,三十六集团军的状况稍好,但他却明显感到其中的骄气,宋希濂这些中央军将领看不上地方杂牌部队,而且中央军和地方军之间本身就存在裂痕,现在由于长期供给不公,这道裂痕正在扩大。

孙连仲、冯治安、刘汝明这些杂牌军将领对部队掌控很严,但这种严不是严在军纪,相反他们对待部下以宽容闻名,可这种宽容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纵容,以致军纪松弛,战斗力下降严重。

“还去孙震那里吗?”宫绣画轻声问。

孙震现在已经不是一零二军军长,邓锡侯回川担任四川省主席后,举荐孙震出任二十二集团军司令,下属的两个军,四十一军军长变为原田颂尧部下曾苏元,四十五军军长为邓锡侯亲信陈鼎勋。

“嗯。”庄继华轻轻哼了声,他打算用两周时间跑遍整个战区,视察战区内的所有部队,对情况有个大致了解,至少做到知己。

五战区兵力雄厚,李宗仁的配置是前轻后重,第一线是第二集团军和三十三集团军,鄂西是杜聿明五十集团军和长江上游司令部,长江上游司令部虽然受五战区节制,但实际有很大独立行动权,下辖中央军莫与硕八十六军和牟廷芳九十四军。第二线是二十二集团军和三十六集团军;第三线川鄂边境则是四十九集团军。

这样的配置让杂牌将领心中不满,可李宗仁将桂系嫡系二十一集团军放在敌后大别山,所以孙连仲、冯治安、刘汝明他们虽然有所不满,但也没公开抱怨;但随枣战役后,他们的抱怨公开化了,这固然是随枣战役失利,也是中央长期待遇不公的公开发泄。

在第二集团军,庄继华发了一通火,要求孙连仲和刘汝明限期整顿,同时告诉他们三十六集团军将接管平昌地区的防务,对这点,孙连仲当然不会拒绝。

“孙连仲是员虎将,刘汝明老了,”吉普车摇晃中,庄继华自言自语的说:“要找个人替换他,可是找谁呢?西北军还真是复杂。”

的确让庄继华伤脑筋,西北军原是冯玉祥部的统称,在中原大战后,西北军瓦解,整个西北军分成几大部,宋哲元的二十九军,韩复榘的第三集团军,孙连仲的二十六路军,这是三股比较大的,其他还有庞炳勋、吉鸿昌、方振武等部。问题的复杂在,这些将领在冯玉祥部下时,彼此间就有矛盾,没有了冯玉祥的压制,矛盾就全面爆发。孙连仲当初就宁肯投蒋,也不愿退过黄河也不愿接受宋哲元指挥。

在与蒋介石的关系上各部也不同,孙连仲投蒋后,始终没有二心,蒋介石比较信任他;吉鸿昌、方振武反蒋坚决,最终被蒋介石除掉;宋哲元和韩复榘则是又离又合,庞炳勋则在各个势力间摇摆不定,蒋介石对他始终在猜忌中。

刘汝明部是原宋哲元的部下,察哈尔省主席,也算一方诸侯,第一集团军撤编后,划归孙连仲指挥,刘孙之间本来有矛盾,所以无法从孙连仲部调任接替,可要不从孙连仲部调人接任,庄继华又信不过六十八军中人。

“从三十三集团军调人不可以吗?”宫绣画问。

“好像他们之间也有矛盾。”庄继华的语气中充满游移:“刘汝明这支部队与他关系比较深,他的弟弟刘汝珍担任着暂编三十六师师长,要调,这两兄弟都要调。”

这一路下来,庄继华都在想这个人选,剩下的三个集团军与他的关系非浅,孙震和蓝运东对他的到来只能用欣喜若狂来表示,特别是孙震,二十二集团军虽然不像三十三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那样被压制,但也多亏了庄继华为川军建立的独立后勤供应系统,这个后勤供应系统已经以半公开的方式在运作,川军将领抱团维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