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那好,就按文革说的办,其他地方不动,只在广东反击。”蒋介石开口了,不管是北上挑战苏俄,还是南下挑战美国,日本人惹得越多越好,只要美国参战,这场战争就算赢了。

庄继华忽然乐了,他看着蒋介石说:“校长,这下共产党可有麻烦了。”

蒋介石闻言,先是有些意外,接着就明燎了。日本一旦进攻苏俄,斯大林势必要求延安展开活动,牵制日军,八路军现在有冀察战区,正好在北方,中蒙边界的侧后,理所当然要采取行动,牵制日军。

但八路军一向的战略是游击战,利用山区与日军周旋,可要牵制日军,就必须集中部队,打几场大规模战役,否则是无法达到牵制日军的目的。

“要不要通知苏俄?”白崇禧问。

蒋介石坚决摇头:“绝对不行,别忘了,苏俄直到现在还在新疆保留了两个团。”

苏德战争爆发后,盛世才果然开始逐渐靠拢中央,七月底,国民政府派第八战区司令官朱绍良到新疆与盛世才面谈,又派蒙疆委员会主任吴忠信到甘肃与马步芳商谈,要求马步芳让出河西走廊,马步芳亲到重庆,向蒋介石表示支持中央为重新控制新疆采取的一切措施,同意让出河西走廊,由第八战区副司令官胡宗南派中央军陶峙岳率领两个师进驻。

此外在西藏,刘文辉在清算了西藏贵族中的亲英分子后,完成了噶厦政府的改组和藏军整训后,率领部分藏军和二十四军主力北上马伍,逼近南疆。另外一部在参谋长率领保护筑路队南下继续向印藏边界筑路。这条公路目前已经修到定日,今年内即可修到印度边界。

阻碍盛世才靠向中央的主要因素还是苏俄,盛世才与苏俄签有新苏条约,这个条约相当于新疆版二十一条(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百度下),依据这个条约,苏俄全面控制了新疆的政治和经济,苏俄人在新疆享有治外法权,新疆政府必须清除对苏俄有敌意的政府官员,苏俄在新疆有驻兵权等等。

苏俄对新疆也很重视,即便在苏德战争如此紧张的阶段,苏俄在新疆驻扎的两个团也没有丝毫动静,斯大林宁可从远东调兵,也没把这两个团调走。

这一笔笔,蒋介石心里都给苏俄记着,因此现在要透露消息给苏俄,他是绝不愿意的。

“校长说得对,一旦苏日战争爆发,苏俄势必会寻求我们的帮助,会要求与我们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甚至可能提出双方联合作战,这个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庄继华也反对,苏俄不是共产党,他对他们没与义务。

“我倒很想知道,延安在苏日战争爆发后,怎样来应对来自莫斯科的要求。”庄继华抬头看着东北,红岩村就在那边,他真的很想知道,毕竟中国共产党还是共产国际的下属支部。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六章 相持 第八节 转折(十七)

透过朦胧的薄雾,江面上的船隐约可见,码头就像平日一样繁忙,汽笛声和脚夫们的吆喝声混杂在一起,最近日本飞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光临这座城市了,市面上也逐渐繁荣,随着下江人的到来,淞沪那种洋味生活方式在重庆悄悄兴起。

韦伯和查尔斯一大早就坐在临街的咖啡店内,安静的喝着通过滇缅公路运来的巴西咖啡,现在咖啡也是奢侈品,限制进口导致价格昂贵,以韦伯的收入都感到每天喝咖啡是难以承受的。

不过今天不一样,他关于贵州开发的系列报道在美国引起很大轰动,主编特地向他发来祝贺电,查尔斯的报道也同样引起英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窗外川流不息的市民,他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轻松的写意,丝毫没有大军压境的感受,想着这半年多的见闻,他的震撼还依旧没有消失。

“我真的无法理解这个民族。”查尔斯似乎知道韦伯的想法,这半年来,他们在贵州看到数万人的工地,庞大的工厂渐渐成型,蜿蜒的公路逐步向远方蔓延,工地上人声鼎沸,昼夜无眠。

“他们是在边建设边战斗,这是个了不起的民族,了不起的人民,他们的坚韧,他们的忍耐力超乎想象。”韦伯没有回头,依旧看着窗外的街道。

咖啡店内人不多,除了他们以外,远处几个欧洲人在安静的享受着咖啡的芬芳,这时门开,又进来三个老外,查尔斯看其中两个认识,一个是基督教卫理公会的神父理查森,另一个是法国奥姆通公司的高级职员拉斯朗。

理查森很快看到韦伯和查尔斯,立刻过来问好:“查尔斯先生,韦伯先生,真没想到在这遇见您们,我以为您们还在贵州。”

“前天回来的,神父,您好。”查尔斯和韦伯都站起来向理查森神父伸出手,理查森又向俩人介绍说:“还记得拉斯朗先生吗?”

“当然,”查尔斯微微一笑,与拉斯朗握手:“这是韦伯先生,华盛顿观察家报的记者。”

“我记得,上次在法国大使馆的酒会上见过。”拉斯朗显得很随意,韦伯面无表情的勉强握了握他的手。

“法国大使?”同来的另一人轻蔑的冷笑下:“贝当政府投降了,他不能代表法国,戴高乐将军的自由法国才是法国的合法代表。”

这人一开口,韦伯倒认出他来原来是上海中法工学院的伯努瓦先生,淞沪会战时,俩人因为观点相同,有过多此交往,难怪看他有些眼熟。

“伯努瓦先生,真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您。”韦伯热情的上前拥抱他,伯努瓦也热情的回应。

“韦伯先生,我也没想到在这里见到您,”伯努瓦坐下后,仍然有些感触:“当年您说中国人能坚持下去,事实证明,您的判断是正确的。可惜的是我的祖国,……”

法国投降的消息,让伯努瓦悲愤异常,他原来非常崇敬的贝当元帅,居然选择了投降,相比较中国人却坚持了四年,虽然他们损失巨大,虽然他们浑身是血,可他们却始终不渝的在坚持。

“这我不同意,战争的结果证明,我们战败了,继续坚持下去,只会增加民众的伤亡,没有任何意义。”拉斯朗十分坦然,他的话代表了大多数法国人的观点,法国人并不认为投降有什么可耻的地方,德军进驻后,巴黎依旧灯红酒绿。

“法国没有战败,法国只是输掉了一场战役,”伯努瓦反驳说:“战败的是贝当那伙怯懦之辈。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就还在战斗。”

“伯努瓦,伯努瓦,我不要再争论这个问题了吧,”拉斯朗苦笑摇头:“您到重庆两天,我们就争论了两天,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还是保留各自意见吧。”

“拉斯朗说得对,这么好的天气,用不着再谈这些激烈的问题。”理查森神父赶紧圆场:“最近日本飞机来得少了,市面也安静了不少。”

正说着,街道上的高音喇叭忽然发出一阵刺耳的电流声,然后一个雄壮的声音开始大声说道:“注意,注意,请注意,下面播报重要新闻,下面播报重要新闻。”

“可能是又打胜仗了。”查尔斯笑道,不过心里有些奇怪,最近没听说有大的战斗发生呀。

“今天凌晨五点三十分,日本军队向苏俄发起突然袭击,日军全线越过中苏中蒙边界,向苏俄和蒙古发起进攻。”

所有人都愣住了,韦伯和查尔斯瞪大眼睛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神父在胸前划着十字,低声祈祷,伯努瓦狠狠的揉了揉自己的脸腮,拉斯朗最平静,仿佛没事人似的,继续香腾腾的咖啡。

“他们疯了!”韦伯和查尔斯几乎同时叫道,俩人几乎同时站起来,就要向外走,这时从街上冲进来一群中国人,他们兴高采烈的占据了几张空桌子,大声叫着侍者,仿佛中国军队打了大胜仗似的,而且街上的市民也在毫无顾忌,肆无忌惮的欢呼着。

“My god!”理查森忽然间明白了,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他急速的在胸前划上几个十字:“My god!my god!”

九月十二日凌晨,从图们江到绥远大草原,长达数千公里的边界线上,百万日军在八百架飞机和六百辆坦克掩护下,向苏俄远东部队发起突袭。

对日军的进攻,苏俄最高统帅部的判断再度出现严重错误,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远东部队曾紧张万分,即便在得到尾崎秀实的情报后,部队在七八月间还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可随着天气渐渐寒冷,斯大林的戒心也放松了,而且由于基辅战败,损失兵力高达百万,急需兵力填补空白,远东部队自然成为抽调的重点。

从八月中旬开始,远东部队的数量从一百二十万急速下降为五十万,而不是七十万,连通东西的西伯利亚铁路,每半小时就有一列运兵的军列通过,就在日本发起进攻前三天,远东部队还有两个师紧急上车,另外三个师也已整装待发。

整个东部处于既紧张又松弛的情绪中,苏俄人顽固的认为,寒冷的天气是他们最大的盟友,当初强大的拿破仑大军就是消失在俄罗斯的冰天雪地中。

九月,外兴安岭的部分地区已经纷纷扬扬落下初秋的第一场雪,苏军统帅部和远东军区认为,日本人已经失去机会,战争至少在今年不会爆发。

可就在这时,日军进攻开始了。

矮壮的日本士兵穿着土黄色军衣,迈着粗壮的短腿,越过东部茂密的森林和草原,越过西部荒徒的原野,冲向苏俄内地。

村庄在他们身后燃烧,炮声从前方传来;士兵们无比兴奋,长期以来,帝国的宣传就是苏俄是帝国的死敌,日苏迟早有一场决战,现在这场决战终于到来了。

可与西线不同的是,苏军尽管有些松懈,但部队却不是毫无防备,大部分部队已经展开,边界有构筑完备的要塞,要塞中各种武器配备完善。

在关东军的作战计划中,攻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消灭苏俄远东舰队是其重点。因此日军主要突击方向是乌苏里斯克,负责这个方向进攻的是关龟治的二十军,下辖七个师团,关东军的师团编制与关内部队不同,还是保留着两旅团四联队,加上骑兵联队和炮兵联队,兵力达三万多人。二十军的总兵力达到二十四万,加上从朝鲜驻屯军六万,向符拉迪沃斯托克进攻的部队达到三十万。

苏军的军事理论是让战争在敌人的国土上进行,因此构筑的要塞均在国境线沿线,此外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外围构筑了一连串小型堡垒,以拱卫符拉迪沃斯托克军港内的远东舰队。

按照军事理论和防御工事构筑,苏军主力均部署在边界沿线,因此当日军顺利进入苏俄领土十公里左右后,就遭到苏军的顽强阻击。

但在北线从满洲里和漠河出击的关东军第三军(军司令官横山勇)和第五军(军司令官)饭徳穗的进展却非常顺利,他们在第一天便挺进苏俄纵深五十里,前锋直逼斯科沃罗季若,截断了苏俄的运输大动脉——西伯利亚铁路。

而在海上,日军取得的战果更大,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指挥联合舰队,封锁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将苏俄舰队死死封锁在港内。而后集中海军航空兵空袭港口,以六十架飞机的代价,彻底摧毁苏俄远东舰队。

就在苏日战争爆发的第三天,张发奎指挥第四战区部队向广东日军发起声势浩大的反攻,国民政府宣布此次反攻将投入三十个师,蒋委员长亲临前线指挥,是桂南战役后最大的反攻行动。

可在高层将领心中,这次反攻不过是走走过程,日二十一军主力在苏日战争爆发的前一天就上船了。这时场奇怪的战争,中国军队的攻击并不猛烈,日军坚守也不顽强,双方都很懂“礼貌”,日军在抵抗了五天后,放弃广州,包括伪军在内,全军上船,中国军队收复广州,这是中国军队的收复的第一座省城。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六章 相持 第八节 转折(十八)

收复广州让大后方的国人感到无比振奋,长期压抑在国人心头的阴郁终于绽开一丝光明,重庆、成都、西安、广州等地举行了盛大的祝捷游行,亲临前线指挥的蒋介石坐实大大露了把脸。市场上酒的销售量直线上升,似乎这段时间酒票变得十分充足。

苏日战争爆发,在国际引起巨大震动,德国万分高兴,希特勒向裕仁和东条发出祝捷电,重申钢铁同盟无坚不摧。

“美利坚合众国以担忧的心情注视着战争进一步扩大,合众国政府注意到,苏联和日本在今年签署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我们对这个条约被粗暴践踏感到非常遗憾,我国政府重申我国政府将遵守大西洋宪章,不承认任何侵略战争导致的领土变化,我们呼吁日本停止侵略,回到和平的道路上。”

美国政府发表了强硬声明,赫尔在会见野村大使时态度强硬的要求日本从中国和苏联撤军,否则日美谈判不会有任何结果。

丘吉尔心中患得患失,虽然日本此举使南洋的殖民地实际已经处于安全状态,在他看来,日本已经连续挑战两个幅员资源人口远远超过他的国家,兵力使用已达到极限,不可能再南下了,有这一得,可要是苏俄顶不住德日的两面夹击,苏俄一旦崩溃,英国就将承受德国全部的庞大军事压力,战争前景将变得更加暗淡。

“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不到半年时间,日本就悍然撕毁条约,人类历史上还从没有过如此背信弃义的举动,日本政府的行为践踏了国际间基本道德和国家间的基本诚信,女王政府支持苏俄为抵抗侵略采取的一切必要手段,女王政府愿意向苏联政府提供一千万英镑的援助,同时继续实行石油橡胶等所有战略物资禁运,除非日本愿意放弃侵略,放弃他自1932年以来,非法占领的所有领土……”丘吉尔在下院慷慨激昂的宣读英国政府的声明。

摆脱了孤军奋战的蒋介石,自然心中更加高兴,不过国民政府发表的公开声明却十分令人动容,令人感动。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成性,他们不但没有丝毫信誉,也没有丝毫道德可言,从现在开始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与苏俄人民的抗日事业紧密相连,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拖住日军主力,减轻苏联战场的负担……”

国内各大政治势力也纷纷发表声明,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声明,周恩来在重庆强烈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动,并严正指出苏日战争的深远意义。

“……,随着德国和日本的侵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应该团结起来,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共同对抗徳日意法西斯。”

在另一方面,中共受到来自莫斯科的强大压力,莫斯科秘密派遣的驻延安代表霍列瓦洛夫三次紧急求见毛泽东,苏俄军事顾问团团长崔可夫和苏俄大使在两天内四次拜会周恩来,希望中共在军事上予以配合。

苏俄的形势可谓极端危险,刚刚结束的基辅战役中,苏军损失高达百万之众,整个西南方面军被全歼,方面军司令官政治委员全数战死,至此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损失已经超过两百万,现在德军下一步主攻方向明显是莫斯科。

在远东战场上,苏军也面临极端困难的情况,苏军利用要塞阻击日军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本来就储备了大量武器弹药,西伯利亚铁路被截断,在短时间内没有任何影响。可就在要塞战斗紧张时,日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东北的莫洛托夫海滩登陆。

莫洛托夫海滩距离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区只有二十公里,八万日军在这里登陆,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市区,苏军措手不及,日军一下就冲进了市区,外围苏军慌忙回援,在半道遭到日军海军航空兵的突袭,随后又受到日军骑兵旅团的突袭,损失惨重,几近崩溃。

不过仗打成这样,在高级将领眼中,符拉迪沃斯托克失陷只是时间问题。

战局在各方面都在持续恶化,日军蒙疆驻屯军司令冈部直三郎指挥十二万部队向蒙古发起进攻,中岛康健的天才再度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干旱少水的戈壁滩上掀起一道黄色狂飙。

中岛指挥第五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六旅团加上配属给他的坦克第七联队的七十辆坦克为全军前锋。中岛巧妙的使用了配属给他的几十辆坦克,不断机动的从侧翼出击,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即击溃了蒙军第三师,随后连续攻击,沿途击溃蒙军第四骑兵师和苏军第三混成旅,向蒙古纵深挺进一百多里,三天时间即打到东戈壁省首府赛音达山,于行进中攻克赛音达山。

中岛的行动在蒙军防线上撕开一道八十多公里的巨大空档,日军充分利用了这道缝隙,蒙军则陷入巨大混乱中,冈部直三郎指挥部队将蒙军东部防线主力八万人包围在赛达音山东北,获得一场巨大的胜利。

苏军在苦战,西线,德军攻势凌厉,苏军节节后退;东线,日军攻势凶猛,随着西伯利亚铁路被截断,整个东部战线被割裂,到九月下旬,符拉迪沃斯托克陷落,边境线上的苏军在向北撤退中被围歼在兴慨湖东南地区,斯役苏军被歼灭四万,仅少部分部队突出包围圈,冲进森林,两万余人被俘。

“崔可夫将军,贵国的主战场在西线,东部战场最好放弃远东地区,采取诱敌深入之策,将日军引诱到贵国内陆,消耗日军实力,首先击败德军。”庄继华对崔可夫说。

此刻俩人之间再没有温泉宾馆那种勾心斗角,相反却有一种坦承的信任在俩人之间,崔可夫这段时间崔可夫心情非常糟糕,延安对莫斯科的要求迟迟不作出正面回应,莫斯科的来电语气越来越焦急,崔可夫仿佛看到克里姆林宫主人那张阴沉的脸。

莫斯科希望延安能抽调三——四个师前出到长城以北,在日军后方进行侧击,但延安方面却始终以军饷弹药缺乏为由,予以搪塞,斯大林最后下狠心,希望延安方面派出部队到中蒙边境处接受武器弹药,苏俄方面愿意为八路军提供三个军的装备,但延安方面还是各种理由予以拒绝,最后,延安方面总算同意派出两个团在绥远的大青山和察哈尔的长城以北地区活动,这点兵力是无法让莫斯科满意的。

对延安的失望,让莫斯科决定试探下国民政府的态度,虽然国民政府发表的声明很鼓舞莫斯科,但斯大林却不会轻易相信的。

同样,蒋介石也希望在目前状况下能与苏俄结成更紧密的合作同盟,以对付共同的敌人,鉴于庄继华在上次谈判中的表现,他又把庄继华从贵阳调回来,与崔可夫谈判。

紧张的局势让俩人都抛弃了关于天气之类的废话,直接奔主题去了。

听到庄继华的建议,崔可夫沉默下,他承认这是个不错的建议,只是莫斯科的要求却不一样,他抬头看着庄继华:“庄将军,贵国在最困难的时候是我国在无私的支援贵国,所以我希望能在我国困难的时候,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最直接的帮助,”庄继华沉凝片刻,略微皱眉:“您知道,我们国民党军大都在黄河以南,我们已经采取行动反攻日军,夺回了广州,要再直接的支持,那就是冀察战区了,这个战区直接位于中蒙边境的侧后,八路军与贵国渊源甚深,应该不会拒绝,我们可以向朱德将军下令,让他们加强攻势,争取能吸引两三个师团的日军。”

这种慷他人之慨的举动,庄继华是非常乐意作的,可崔可夫却摇摇头:“庄将军,老实说,延安方面已经拒绝了我们的请求,我们只有请您们帮助了。”

庄继华显然一愣,这个情况他没有料到,延安方面居然就这样直接的拒绝了苏俄的请求,连苏俄的都无法指挥他们,那国民政府不就更难了。

“如果是这样,”庄继华苦笑下:“崔将军,我想您应该很清楚我们与延安的关系,如果贵国的要求都……,那我们的命令恐怕很难奏效。”

“贵国可以在五战区和九战区发动进攻,逼日军从远东战场抽兵。”崔可夫明白庄继华所言不假,因此提出了个折中办法。

“这个要求我可以向委员长报告,不过效果我不敢保证,崔将军,我希望您能把我的建议转告斯大林元帅,德国才是最重要的,必须先击败德国。”

“贵国的好意我们一定不会忘。”崔可夫十分真诚,他心里却无可奈何,五战区和九战区反攻,日军完全可以从江南调兵增援,除非中国展开全面反攻,日本才会从苏俄战场抽兵。

“不过,我们也又一个要求。”庄继华正色说,崔可夫心中苦笑,国与国之间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作了个手势,请庄继华说下去。

“新疆,贵国和新疆政府签署了一个苏新条约,我国政府要求废除这个条约,贵国驻扎在新疆的部队必须撤出去。这个条约是非法的和无效的,在世界各国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地方政权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条约,在中国也同样不行。”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六章 相持 第八节 转折(十九)

这个时候,斯大林不能拒绝国民政府的要求,崔可夫很快得到莫斯科的决定,通知国民政府,苏俄政府正式废除苏新条约,这个决定也同时通知新疆军阀盛世才,此外,莫斯科希望能与中国签订一个更加紧密的条约。

“他们是想与我们签订一个对付日本的军事同盟条约。”蒋介石洞悉斯大林的用心,不过是不是签订这个条约,他心里拿不定主意,如果签订了这个盟约,苏俄一旦战败,中国就将面临德国和日本共同的军事压力,这是中国绝对承受不住的。

“我看可以,”白崇禧表示赞成:“不过条约中要写明,苏俄不得支持中共的反政府行为。”

“苏俄不能轻信,不过至少在战争结束前他不会背盟。”陈诚思索着,从内心来说,他不相信苏俄,可现在两国面对共同的敌人,有必要联手,况且连丘吉尔这样一直反共的人,现在都支持苏俄,暂时联合也不是不可以。

“赶紧签,不但要签,还要大张旗鼓的宣传,”庄继华有些急切:“我们很清楚,日本的战略是牵制苏俄,并非全面进攻,要与德国会师中亚,所以我们要趁这个机会,与苏俄签订一个对我们有利的条约。而且我们还能在政治上获得主动,中共都不理他们,还是我们出手,延安将来可怎么向他的支持者解释。”

从国际到国内,庄继华的转动太快,包括陈诚在内都有些晕,怎么又牵扯到中共了,蒋介石是最先反应过来的,他心中暗自点头,庄继华心思灵动,很快就看到这点,这的确是个好机会,天赐的好机会,中共连他们圣地的得失都没放在心上,还宣扬什么共产主义信仰。

不过谈判这个任务蒋介石交给了外交部,由外交部长郭泰祺和白斯同共同负责,苏俄方面则由苏俄大使潘友新负责,而他却在庄继华陪同下,秘密到川黔边界的新武器试验基地。

“这种武器就是从苏俄引进的火箭炮,”庄继华指着试验场上的五辆装载着火箭发射架的道奇卡车:“车上是十六联发射轨,分上下两端,每排八联,火箭弹最大射程是九公里。”

庄继华心里有些得意,这个东西是他花了大价钱,又死乞白赖的耍尽手段,今天才有五辆这样的火箭炮出现在试验场上。

蒋介石却没看懂,他抚摸着光亮崭新的卡车,卡车上的发射轨闪着军绿色的光,他不知道庄继华花这么大的力气弄来的这个东西有多大的效力。

“你花了这么大力气弄来的就是这个?有150重炮威力大吗?”蒋介石的语气带有一三分疑惑,一丝不满。同行的白崇禧和陈诚也同样非常疑惑,他们知道这是用野马战斗机和B17战略轰炸机换来的,算上来,中国方面还是吃亏了。

“校长,待会你可以亲眼看到它的威力。”庄继华没有解释,只是淡淡一笑。

一群高级将领退到地堡里,就看到负责试验的军官一声哨响,一群士兵迅速为发射轨装上火箭弹,然后迅速退到安全范围以外,庄继华冲守候在旁边的军官点点头,那个军官抓起电话沉声说:“开始。”

指挥军官手中的绿旗猛地往下一挥,卡车后部喷出一串火光,火箭弹呼啸着奔向远方,然后就听见连串的“嗖嗖”声,到最后根本分不清到底是那辆车发出的声响,就感到一阵地动山摇,一枚枚火箭弹带着长长的尾焰,争先恐后的飞离,将飞行轨迹上的空气燃烧一尽,划出道道白色轨道。远处的爆炸声响成一遍,分不清炸点,看不见火光,就看到一遍烟雾将山头完全笼盖,火箭弹如飞蛾扑火样扑进这团烟雾中。

短短两分钟,五辆车上的八十枚火箭弹就全部发射完,只剩下空空的火箭炮车,和空中浓厚的烟雾,以及半空中划出的白色轨迹。

“耶!成功!”庄继华兴奋的挥动拳头,扭头一看,蒋介石陈诚白崇禧等人目瞪口呆,傻了样的看着试验场。

“老天,这样一次齐射,相当于一个炮兵团。”白崇禧总算回过神来了,惊叹之极。

“威力是很大,可以说是惊人,”震惊之后,军事素养又回到身上,他们开始迅速评估这个的优劣,优点不用说,杀伤集团部队的效果惊人,可缺点也很明显,陈诚心中又是妒忌又是高兴,这样的武器装备到他的部队,会让他的部队如虎添翼:“烟雾和火光如此明显,敌人的炮兵观察哨很快便能发现目标。”

“是的,这正是它的缺点,不过,你看,”庄继华示意正在收拢的火箭炮车:“发射轨都在车上,只需要两分钟便能转移,不过它还有缺点,就是卡车,中国道路状况差,卡车运输很不方便,我们正在研制履带式的,用坦克履带来负载发射轨,这样就可以解决运输问题。”

正如庄继华所言,就在他们说话这点时间,火箭车已经迅速收拢,进入转移状态。庄继华也不讳言火箭炮的另一个缺点,这个缺点在这里是没法检测。

“尽善尽美的东西没有,”蒋介石没让他们继续争论,中国军队普遍缺少炮火支持,火箭炮能弥补这方面的缺憾,立刻下令:“文革,接下来你打算怎么作?”

陈诚心里一沉,蒋介石的意思是把火箭炮交给庄继华处理,如果是这样,他的土木系要装备这个恐怕就要落在后面了,四十九集团军肯定是第一批装备的,这让他心中不甘,可又无话可说,毕竟这些东西都是庄继华搞出来的。

“火箭炮按营编制,每个营下设六个连,一个排三辆炮车,一个连九辆炮车,每个营两个火箭炮连,两个后勤辎重连,每个连十八辆弹药车,再配属一个防空连和一个警卫连。”

这样的编制恐怕已经赶上一个团了,不过蒋介石却没有过多考虑就点点头答应:“很好,你立刻拟定一个计划,先编八个营,然后投入实战看看效果。所有火箭炮营归军事委员会直辖,战时再配属各部队。文革,现在的产量是多少?”

“产量不是很大,”庄继华这方面一向很保守:“目前每个月能生产十二辆,问题卡在火箭弹上,火箭弹的发动机产量不高,工厂已经拟定了扩建计划,二期扩建工程将在明年春节前完工,可即便这样,火箭炮的数量增加,火箭弹还是不能满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