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投机者-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六章 相持 第七节 曙光(四)
“文革,你这基地好雅致。”周恩来四下打量基地内的环境,基地现在已经有了些岁月的痕迹,十年树木,当年种下的小树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屋角墙边的苔癣在春天的阳光下,散发出绿色的幽光,尖锐的石子的棱角已经变得光滑,脚下的炭渣已经层层叠叠补上好几次了,操场上老学员留下的痕迹却依旧。
“都是历届学员自己动手搞的。”庄继华有些感慨,当年在黄埔也是这样,什么都自己动手。
“我早就听说,委员长可把这称为第二个黄埔,你为贵党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这可是贵党极为欠缺的。”周恩来似乎无意,脚下的步子依旧缓慢,他心里也有些感慨,庄继华就是从这个地方出发,打造出堪称国民党统治地方最成功的模范。
“那是校长给我脸上贴金呢,这里那能与当年的黄埔岛相比。”庄继华摇摇头,看着远处嬉闹的年青人,这些人与当年的他们何其相象,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伸手做个姿态:“周主任,这边请吧。”
周恩来也没推辞随着庄继华到了他的办公室,周恩来打量办公室,这间办公室也很简单,只有几把椅子,办公桌上则放着两本书,很显然这个办公室是临时的。
“周主任,您这次来是不是带来了好消息。”坐下后,庄继华也不闲聊,直接就奔主题去了。
“我收到我党中央指示,决定以贵党的提议为基础进行谈判,朱德总指挥和彭德怀副总指挥可以出任冀察战区司令,新四军也可以全部北调,但我党也有要求。”
周恩来把中央给出的条件一一告诉庄继华,最后将文件交给庄继华。庄继华听后,心中终于松了口气,既然共产党作出让步,那么事情就有转机了。
“这个价码不低呀,”庄继华思索片刻,感到蒋介石还是不可能全部接受:“三个军,两个军,两个省,再加上一个省。这足足有十多万人,还有中央解决部分武器装备,这个部分是多少?周主任,这个价码,不低呀。”
“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周恩来郑重的说:“我们让步,证明了我党希望团结抗战的决心,所以我们希望贵党能接受我党的提议。”
“能不能接受,我还必须向校长汇报,”庄继华站起来,长出口气:“不过我承认,这个方案让谈判出现了一线光明。周主任,为了这一丝光明,我们应该庆贺下,主任,我请客,阿淑的手艺这几年是大有长进。”
“还是以后吧,”周恩来站起来微笑着伸出手:“等协议达成以后,我一定到你家尝尝夫人的手艺。”
庄继华稍微迟疑下,握住他的手,周恩来的手很有力,也很温和,俩人用力握了握,目光却在空中意味深长的碰撞了下。
送走周恩来后,庄继华没有急着去黄山官邸,而是悄悄去了美国大使馆求见美国大使詹森,这又是一次违背外交惯例的做法。
“庄将军,久仰大名,只是尘缘难见,今日突然到此不知有何贵干?”詹森同样对庄继华的到来感到意外,他把庄继华引进他的办公室,抛开无聊的外交寒暄后,开口问道。
“相信大使先生对我国目前的局势有所了解,”庄继华斟酌着说,他不知道这些高傲的美国人会不会听从他的安排,而且是他希望对方干涉:“内战即将爆发,这场内战获利的将是日本人,所以我希望贵国能施加影响,维护目前的两党合作抗日的局面。”
詹森用奇怪的目光看着庄继华,他当然清楚这其中的意思,他忍不住问:“庄将军,你的意思是让我国施加影响,让委员长阁下放弃军事打击,接受中共的方案,是这样吗?”
“对了一半,”庄继华抬手比划了下:“是放弃军事行动,以谈判解决问题,我相信其中的区别您完全明白。”
“虽然我国政府对委员长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否让他放弃军事行动,这还是个疑问。”詹森很是犹豫,美国政府的希望是促使中国打下去,为此美国向中国提供了大笔贷款,甚至还允许中国在美国发行政府债券,总统正准备宣布借法案适用中国。
“当然可以,如果国共两党内战,抗战力量势必被削弱,我国就很可能战败,那么我国在美国发行的债券如何归还,另外,美国政府给我国提供的贷款是用在抗战上的,而不是内战。”庄继华缓慢而又字斟字酌的说。
“可据我所知,中共方面的拒绝让步,庄将军,您是谈判代表,应该了解情况。”詹森的目光中有些好奇,这个庄继华怎么会想起用美国来压蒋介石呢?
“我们和中共方面实力差距很大,我们始终掌握着主动,只要我们不动手,中共不敢主动挑衅,所以我希望大使先生运用贵国影响,说服委员长,放弃采取军事行动,以政治谈判解决两党分歧。”说这个话时,庄继华感到自己就像个吃里扒外的二百五。
詹森沉默了会,在心中迅速衡量此举是否稳妥,良久才慢慢的说:“我可以在此事上施加影响,我国政府希望贵国能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人,在这个时候发动内战,无疑是错误的。”
“如此多谢大使。”庄继华站起来,含笑看着詹森:“大使先生还可以与英国大使一同前去黄山官邸。”
詹森哈哈一笑握住庄继华的手:“庄将军,我听说委员长对你言听计从,这次为何……?”
“传言有误,传言有误,”庄继华摇摇头,有些解嘲的说:“校长虽然对我很信任,可远未达到言听计从的地步,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
安排好了这些后,庄继华返回基地,给红岩村的周恩来打电话,要求推辞谈判一周,周恩来爽快的答应下来。
宫绣画这次真的有些糊涂了,按照她的理解,既然收到中共的让步方案,那就应该尽快向蒋介石汇报,可庄继华却压下来,瞒住蒋介石,先动员英美大使向蒋介石施压,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中共的方案开价很高,就这样汇报,校长不会同意,”庄继华慢慢解释说:“周主任绝顶聪明,他知道校长不会答应,所以他希望我能劝说校长,可我知道,在这事上,我影响不了校长,只有依靠英美,特别是美国,他们对校长的影响力超乎想象,只有詹森开口,我才有一线机会。”
“你说得也对,中共的条件够高的,”宫绣画忽然莞尔一笑:“恐怕他们也是心有不甘吧。”
“聪明,”庄继华竖起大拇指,他现在的心情不错,往日的敏锐又回到身上:“延安的战略是立足于战后,苏北是他们战略上的重要一环,失去这一环,对他们来说是重大打击,他们的战略就必须作出转变,将来华北、山东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失去苏北和江南肯定不是延安所愿,我估计是共产国际发挥了作用,苏俄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牺牲了中共的利益。”
“此外,延安开始这样强硬,是因为他们认为苏北的军事力量并不难对付,苏鲁战区虽然有十几万人,但精锐都在山东与日本人和八路军对峙,苏北的部队大都是地方部队改编而来,战斗力低下,原来还有个八十九军,黄桥一战却把八十九军底细打出来了,但他们没想到,校长的决心是这样大,不但调去四十七军,还调去二十五师,更拿下韩德勤,换上关麟征这员善战之将,这下他们才感到校长的决心很大,全面破裂就在眼前。”
“可一旦真的全面破裂,无论是莫斯科还是延安都不愿看到,莫斯科就不用说了,他还是老问题,延安最担心的是校长走上汪精卫那条路,那时重庆、南京、日本人,联合起来对付他们,那他们的实力即使还强上两倍,也注定被消灭,所以他一定要拉住校长,一起抗战。但他们又不愿意就这样放弃苏北,所以开出这样一个价码,然后看校长的反应。”
说着说着,庄继华自己都有些佩服自己了,延安窑洞那位未曾谋面的大师的全盘战略都展开在他面前,这位大师出的这个题目不可谓不大,他这一让步,在政治上获得主动,获得民主党派的同情,又给蒋介石出了难题。
该断就断,该舍就舍,不愧为大战略家。
庄继华不得不承认,他做不出这样的抉择,舍不下,断不了。
但这也让庄继华看到达成协议的曙光,只要詹森出面,蒋介石就不得不考虑,发动内战的后果。这时他再出面,说服蒋介石以中共的方案为基础进行谈判。只要这个大原则定了,剩下的就是增增减减的技术问题。
果不其然,两天后,蒋介石让庄继华立刻到黄山官邸汇报谈判进程,这是好信号,以前都是他主动要求汇报,这还是蒋介石首次主动要他去汇报。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六章 相持 第七节 曙光(五)
办公室内除了蒋介石外,还有杨永泰和陈诚,蒋介石并没有立刻问他,而是让人去把陈布雷和林蔚找来。室内的气氛比较沉闷,庄继华坐在一边,偷眼看了看蒋介石的脸色,见他的眉宇间布满阴云,杨永泰则是古井不波,平静的一旁喝茶。
很快林蔚陈布雷就来了,蒋介石这才开口问:“文革,谈判进行得怎样了?”
庄继华闻言站起来,拿出周恩来的方案:“校长,这是中共提出的最新方案,他们同意以冀察战区方案为基础进行谈判,他们的要求是河北察哈尔两省的省主席由他们的人担任,保留现在山西、山东、绥远等根据地,新四军全部北调,八路军扩编为三军九师,新四军扩编为两军六师,中央提供部分武器,陕西省主席人选需得到他们同意。”
在庄继华陈述期间,蒋介石的脸色一直沉着脸,心中起伏不定,在苏北发起反击,彻底消灭窜进苏北的陈粟所部。可昨天詹森的来访让他的信心动摇了,詹森代表美国政府提醒蒋介石,美国政府十分关注目前中国国内的不正常现象,为此美国政府决定暂时冻结本年度贷款,另外罗斯福总统正在考虑租借法案适用中国的问题,如果国共两党在此期间爆发内战,这个问题将无限期推迟。
这个威胁无疑是非常严重的,更是卡死了蒋介石的命脉,让蒋介石也非常不理解,美国政府为何会支持共产党。
租借法案是今年三月才通过的,根据这个法案,英国可以不用付钱,以记账的方式获得美国军火。这个法案一经通过,就得到蒋介石的重视,指示孔祥熙和胡适要力争说服美国政府,让中国进入这个名单,孔祥熙上周来电,说罗斯福已经明确同意,正在设法让中国进入受惠国名单,可没想到因国共两党的问题,事情居然急转直下。
“五个军十五个师,就算是乙种师,也有十二万人,这不行,绝对不行!”庄继华的话刚落,陈诚立刻跳起来反对:“中央提供部分武器装备,这个部分是多少?物资本来就很紧张,再拨给他们,这绝对不行!”
蒋介石阴沉着脸扫视下屋内诸人,杨永泰他们都默默的不做声,他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怨愤,我中国的事,谁都可以来干涉,谁都可以来指手画脚。
“你们是什么意见?”蒋介石沉声问。
“察哈尔和河北倒无所谓,察哈尔已经全省沦陷,给他们倒是可以,张荫悟南渡黄河后,河北主要就是八路军在活动,给他们也无所谓,只是陕西省主席要取得他们的同意,这恐怕不行。”杨永泰慢慢的说。
“我倒以为陕西可以同意,河北不行。”陈布雷思索着说,詹森来后,他就知道,全面破裂恐怕不行了,蒋介石可以不看苏俄的态度,也可以不看英国人的眼色,但美国的态度却至关重要,能对他产生绝对影响。
“我们不能只看眼前,还必须想到以后,河北地处中原腹心,地位至关重要,这个省主席不能给他们。”
“畏垒兄说得对,河北不能给他们,”林蔚接过陈布雷的话:“但不给河北,恐怕他们也不干,我建议换成绥远。”
“那傅作义呢?好好的把他的省主席拿掉,他会怎么想?”陈诚反问道:“省主席是个空壳,给那都可以,军队才是至关重要,五个军十五个师,十多万人,再加上所谓的游击队,区小队县大队,那有多少?恐怕四五十万都有了!这绝对不行!”
蒋介石微微点头,陈诚的意见比较让他满意,他转眼一看,庄继华坐在那沉默不语,便问道:“文革,你是怎么想的?”
庄继华微微沉凝下,抬头冲蒋介石笑笑:“校长,我是这样想的,共产党能同意采纳我们的方案作为谈判基础,是中央的一大胜利,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旦采纳这个方案,他们将失去半个苏北,江南开辟的数个根据地,从此江南苏北皖中就再没有共产党武装,长远来看,这是个巨大的胜利,延安想必非常痛苦。”
说到这里,他抬眼看看蒋介石,见蒋介石的正若有所思,他知道,这番言辞已经打动了他,于是便接着说:“所以,他们开出了这样条件,坦率的说,这个要价很高,两个省的省主席倒好说,省主席只是一个职位,下面还有民政机构,党部,等等,这些可以通过谈判解决。重点是军队,我认为可以以他们的条件为基础进行谈判,现在我们需要商议的是我们能接受的数量是多少?”
庄继华说完后,屋内诸人一下沉静下来,杨永泰很是欣赏的看着庄继华,庄继华的意思与他相差无几,他刚才那个意思基本就是接受中共关于三个省主席的要求。
“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是等着我们拒绝,”庄继华想了想又补充说:“中国目前的局势不可能不引起苏俄的关注,他们很可能对延安施加了压力,迫使延安作出让步。同时目前国内各民主党派也十分关注目前的谈判,从他们发表的声明来看,他们没有偏向延安,延安拿出这样一个办法来,在政治上争取主动,一旦我们拒绝,那么破坏抗战,发动内战的责任,将由我们承担。他们也可以向共产国际交代了。”
这下不但杨永泰,连林蔚陈布雷都忍不住点头,陈诚心中暗叹,这个庄继华真是越来越厉害了,政治军事得失分析得如此通透,整个国民党中,这样还不多见。
“那你认为可以接受多少呢?”陈诚忍不住问。
“八路军两个军六个师,其中四个甲种师,两个乙种师,新四军原有五个支队,一万余人,现在可以扩编为两个甲种师,两万四千——六千人,但中央不能全部提供装备,八路军可以提供八千人的装备,新四军六千人,没有重炮,没有火箭筒,迫击炮以最大提供82mm。”庄继华把心中拟定的方案河畔托出。
“在察哈尔和华北省政府上,我党要留下秘书长和民政厅长,党部则由中央党部委派,共产党不能管。”
“军事厅长也给他们?”陈诚皱眉追问道。
“那是没办法的事,其实我们在华北的力量薄弱,基层政权几乎没有,这个军事厅拿到手也不过是个摆设,拿来也没用。”
“这完全是庄继华式的实用主义。”蒋介石在心中嘀咕一句,不过现在他感到好受多了,三个省主席的问题就这样吧,只是军队,他转向陈诚:“辞修,军队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八路军原来是一个军三个师,经过四年扩展,可以给他们两个军六个师,不过新四军两个甲种师太多,换成两个乙种师。至于物资,我同意文革的意见。”陈诚的态度有些勉强,他看出蒋介石打算接受庄继华的意见,再坚持反对,那就不讨好了。
“好吧,”蒋介石思索会,站起来说:“那就辞修的意见为我们的底线,文革,在谈判中你要力争,前段时间你就做得很好,周恩来很精明,你一定要小心,不过就算谈判破裂,也不能让我们背上破裂的名声,这个骂名让共产党去担。”
“学生明白。”庄继华站起来答道,心里却在暗暗摇头,就这点东西还斤斤计较,你不给别人就没有吗?毛泽东在河北太行山山东,已经扩编出二三十万人,没有你的番号,不是照样有吗。相比下毛泽东是多大手笔,苏北七八个县,江南的三四个根据地,皖中根据地,说放弃就放弃,这样的气魄你有吗?难怪你干不过人家。
不过现在他不想把这点点明,看谈判的结果再说。
拿到中共的新方案,庄继华就明白他们不可能不通知张澜他们,果然,他走进谈判会场时,张澜黄炎培沈钧儒面前就放着那份方案。
“表老,看来中共的方案您们也收到了,”庄继华面带微笑,张澜也微笑着点头,沈钧儒答道:“庄将军,中共的这个态度让我们很高兴,我们希望两党能拿出解决诚意,和平解决分歧。”
“中央是很有诚意的,团结抗战是中央的既定国策,我们希望全国各阶层团结在中央周围,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庄继华郑重的说,不过他的话与沈钧儒有区别,沈钧儒强调的是两党,而他说的却是中央,暗示我们国民党才是中国政府的合法代表。
“庄将军的这个态度是我党欢迎的,”周恩来适时插话:“不过,我党希望贵党能言行一致。”
“很快周先生就能看到。”庄继华拍拍手中的公文包,率先坐到谈判桌前,今天中共方面博古没有来,只有周恩来和董必武到场,庄继华这边却是三人齐到。
周恩来心念电转,也走到座位上坐下,然后静静等待庄继华开口。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六章 相持 第七节 曙光(六)
“贵党的方案我已经上报委员长,”庄继华拿出他拟定的条款,送到周恩来面前,又分发给张澜黄炎培和沈钧儒一人一份,然后才坐下来:“对于贵党提出的河北察哈尔省主席由贵党人员出任,这点我党同意,陕西省主席人士要获得贵党同意,这点我党也同意。
现在的问题是军队,中央认为无论是八路军还是新四军,他们的战斗力还不足以编组为三军九师和两军六师,中央认为,八路军可编为两个军六个乙种师,新四军编为一个军两个乙种师。
至于中央支援武器弹药,目前国家物资紧张,连中央军尚且无法保障,为了两党合作,中央同意拨给八路军五千人新四军四千人的装备。”
“周先生,我党已经表现出很大的诚意,不知贵党是否接受?”
庄继华说完后,明显感到张澜黄炎培和沈钧儒均长舒口气,在他们看来最大的问题,省主席问题已经解决了,剩下的军事问题,差距也不大,完全可以商量。
周恩来轻轻将文件放下眉毛一扬问:“从平型关到冀中反击战,八路军表现出顽强的战斗力,为何说我八路军新四军战斗力低下?”
“战果,”庄继华毫不犹豫的说:“从卢沟桥到现在,抗战已经打了四年,新四军最大的战斗也就是歼敌数百人,八路军在抗战开始之初,还能打一些较大的战斗,可最近数年,八路军的作战规模越来越小,最大规模的歼敌数目不过数百人,日军一个大队,不过千来人都可以在贵部根据地内横行,这足以证明八路军新四军的战斗力。”
“相反,看看国军,淞沪,南京,徐州,枣阳,歼敌近百万,当然我也承认,有些国军战斗力很低,甚至比不上八路军和新四军,所以这些部队要被整编,比如八十九军,相反战斗力强的部队将扩编,比如张自忠将军的五十九军。”
周恩来一句话却引来庄继华的长篇大论,一句歼敌数量,死死扣住八路军新四军的软肋,八路军新四军是敌后游击,而且部队装备很差,只能打游击战,积小胜为大胜,歼敌数量必然不多。
“从一次战斗的绝对歼敌数量来看,八路军新四军的歼敌数量不多,”周恩来很冷静,丝毫看不出情绪波动:“但游击战的实质是积小胜为大胜,四年来,我八路军作战上万次,总计歼灭日伪军十余万人,新四军同样作战上万次,歼敌数万,以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装备和人数来看,战果是十分巨大。这完全可以证明八路军新四军的非凡战斗力。”
庄继华微微摇头:“我不这样看,八路军出兵时只有三万人,当初一一五师能打平型关,可现在呢,稍微大点的战斗就不敢打,为什么,就是因为部队扩编太快,士兵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就上战场,如此必然导致战斗力下降,所以扩编过速对八路军不是好事。你看,重庆的新兵,都要接受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才能送到部队。”
国民党在西南三省之外,大都是抓丁,强拉壮丁,但在西南三省则是征兵,新兵到教导师,接受三个月训练后送到部队。
“看来庄将军对八路军新四军有偏见,”周恩来淡淡的说:“八路军新四军经过万里长征和三年游击战争考验,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是可靠的,过硬的,三军九师和两军六师是完全可以的。”
庄继华沉凝片刻笑笑说:“这样好不好,我们先休会,您向延安报告,我向校长报告,我们明天再接着谈。”
周恩来想想后点头答应,的确这个新情况要向延安报告,蒋介石居然答应了他们大多数条件,这让他有些意外,在他看来,蒋介石是决不肯拿出两个省的省主席位置,至于扩编八路军和新四军则更不可能,这次居然转性了,这个庄文革还真厉害,居然能说服他。
回去的路上,周恩来和董必武都沉默不语,都在想蒋介石此举是什么意思,临到办事处,董必武才叹口气:“向中央报告吧,这次老蒋还真给我们出了个难题。”
把国民党的方案发给延安后,周恩来就在办公室内静静等待,他反复思考蒋介石此举的目的,他断定蒋介石不是真的想答应,目的是在想把谈判破裂的原因推到共产党身上,他相信只要在军事上坚持,蒋介石就不会答应,可此举的政治风险却很大。
周恩来断定,庄继华抛出的方案肯定是有保留的,他会一点一点的增加筹码,表明国民党在一次次让步,如果我党坚持不让步,那么最后就必然承担谈判破裂的主要责任。
“这个庄继华够阴险的。”博古愤愤不平地骂道:“实在太卑鄙了,太卑鄙了!”
周恩来和董必武交换下眼色,心照不宣的笑笑,邓颖超也含笑看着博古,笑容中有些不以为然,李克农给博古倒上水:“我看你也别生气了,国民党什么是否变成吃素的和尚了。”
“要真成了和尚,那我们这个国家就有希望了。”董必武呵呵笑道,然后转向周恩来:“恩来,你说中央会作出什么决定?”
“中央作那个决定都行,”周恩来目光在屋内巡行,他现在只穿了件格子毛衣,双臂抱在胸前:“蒋介石这次比较大方,居然拿出两个半省主席,这让我有些看不懂了。”
“我看更让人看不懂的是那个庄文革,他究竟是怎样说服蒋介石的。”董必武说,这些共产党人对蒋介石都有固定的看法了,蒋介石这一招让他们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董必武和周恩来一致判断是庄继华在其中起了作用。
“我看,这庄文革比蒋介石更阴险,手段是一个接一个,让人捉摸不透。”博古又说。
周恩来和董必武几乎同时点头,周恩来忍不住想起蒋先云,黄埔双雄,国共各得其一,可惜的是,蒋先云死在党内斗争中,他的才华还没充分发挥就陨落了。与蒋先云相比,庄继华更阴柔,如果他在共产党内,很可能能躲过党内的政治斗争。
看来延安对蒋介石的态度也拿不准,他们的闲聊一直持续到晚饭以后,电报才姗姗迟来,邓颖超迫不及待的拿起电报读起来。
“来电获悉,国民党同意以我党方案为基础实行谈判,是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巨大胜利。目前最大的障碍是军队编制问题,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坚持,蒋介石是有可能让步的,尽量争取民主党派。”
“另,新华日报出版的问题,也要在谈判中拿出来,如果对方坚持,那么可要求对方替我们出这笔钱。对于政治问题可以在专门的政治谈判中解决。”
“中央的指示很明确,将军事问题和政治问题分开,”周恩来严肃的说:“中央作出这样的决定是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拉住蒋介石,有个情况,同志们可能还不知道,蒋介石秘密派宋子文的胞弟宋子良到香港与今井武夫谈判,他们这次二十五师空运就取得了日军的谅解,日机没有拦截,日本是乐于看到中国内战再起。所以我们这次让步就是为了维护抗战大局。”
“当然我们的让步也不是没有条件的,借这个机会,扩编八路军新四军,启动联合政府。”周恩来严肃的看着大家:“要实现这个战略目的,必须发动国统区各阶层民众,发动民主党派,共同向蒋介石施加压力,参政会方面由董老负责,博古同志负责西南联校校刊,三厅的《民众》停了,可以在参政会下出版个刊物。”
新华日报不能出版,博古作为负责宣传的负责人一直就很憋屈,西南联合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与历史不同的是,这所学校没有迁到昆明,西南开发队吸引了很多教授专家,其中就有北大清华的大批教授,在他们影响下,这些学校迁到了重庆,共产党在这所学校有很大的影响力,联大校刊就掌握在学校共产党组织中,新华日报不能出版,中共就利用这个阵地宣传党的主张,但这要冒极大风险。
“参政会下出个刊物?”董必武沉凝片刻微笑着点点头:“好主意,好主意,这不需要宣传部同意。”
红岩村在等待时,庄继华却到黄山官邸,蒋介石有些意外,他以为这么快就达成协议,可庄继华提出的建议却让他大为惊讶。
“校长,为了在政治上获得主动,学生建议,校长正式宣布与各党派协商,组建联合政府。”这个想法是庄继华昨天夜里想出来的。
蒋介石眼中滑过一丝疑惑,联合政府这个提法自从去年提出后,就成为政治上最热门的话题,蒋介石不知庄继华为何要在此刻节外生枝。
“学生以为,军事协议不过是临时性协议,只有政治解决才是彻底解决办法,而联合政府就是政治解决的敲门砖。”庄继华忽然笑笑:“中共给我们出了这么大个难题,不还给他们一个,岂不是亏待了他们。”
“那你想怎么作?”蒋介石没有被庄继华的玩笑迷惑,而是非常的严肃的看着他。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六章 相持 第七节 曙光(七)
“校长,现在的国民政府机构太小,可以扩编,然后让出几个部长,副主席设上十个八个,给毛泽东一个副主席,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但要求中共放弃秘密党员制,民主党派;领袖也给他们一个副主席地位,改参政会为政治协商会,还是采用主席制,由我党元老担任,也设几个副主席,政府机构扩建,让出几个不重要的部长副部长,实权还是抓在我们手中,这样我党在政治上就可获取主动。”庄继华简单的谈了自己的构想。
蒋介石终于压制不住了,这些天受的委屈一下子就爆发出来:“文革!你这脑子一天到晚到底想些什么!联合政府!联合政府!这就是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