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土匪和保安团,杀害省政府工作队。”

哗,人群顿时大哗,众人纷纷拿枪,“啪,啪”,一通点射,凡是拿枪的全部被击毙,赵汉杰眼角都没动,自死盯着保安团余团长。

余团长慢慢站起来,对方的气势让他心惊,对方表现出来的能力也让他胆寒,他听出来了,一枪不多,每声枪响都倒下一个弟兄。

“要拿我,总得露一手吧。”余团长说着飞快从腰间拔出手枪,啪一声拍在桌上。

“跟你这种土匪有什么好露的,”赵汉杰嘲弄的说:“倒在我们弟兄枪下的小鬼子,没有一万也有两千了,你算什么东西,好了,人到齐了,执行!”

随着执行两字出口,啪啪啪,黑暗中连续数枪,坐在首席的几个人全部倒在血泊中,庄主双腿打颤,浑身发抖,他完全没见过。

赵汉杰慢慢抽出手枪,顶在他脑门,两眼直视着他,一字一句的说:“你勾结保安团,屠杀省政府工作队队员,依照战时管制条令,对你执行死刑。”

“我……”

“啪。”没等他说完,一粒子弹带着血丝,从他的后脑飞出,赵汉杰连眉毛都没动一下。

与此同时,特种部队另一队包围了保安团驻地,将铜仁保安团全团缴械。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五章 主政西南 第八节 武汉保卫战(六)

“任何违反国家法令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从今天起,所有参加集训的保安团无故不得出营房门口,由荣誉10师组建宪兵纠察队,凡违反军法,扰民行为,必须严惩。”

铜仁和独山保安团全军覆灭,团长毙命,与他们勾结的地方士绅被连根拔起,严重罗沙河各率一个特别工作组赶往铜仁和独山。

贵阳集训的保安团也被这条消息震慑了,独山的翁独眼和铜仁的余疤子在贵州都是大名鼎鼎人物,这两地都靠近贵州边界,姓余的和姓翁的,以前就是惯匪,贵州军队围剿,他们就跑到湖南广西,王家烈不得已只好招安,收编为保安团后,俩人走私鸦片,私设税卡,弄了不少钱,谁都拿他们没办法,没想到这次一下就栽了,庄继华的手段是如此酷烈,如此迅雷不及掩耳,所有人都被震慑了。

庄继华在接到铜仁和独山的电报后,立刻在报上公布对铜仁和独山工作队遇害的调查报告,以及处置办法,随即在保安司令部召开全体保安团团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庄继华重申整顿保安团的目的,整编步骤。

在庄继华宣布的整编步骤中,首先就是纪律,其次是战斗技能,在这两项后,老弱病残将被淘汰,剩下的精兵将被混编,所有保安团团员打散,全部编入112军,省保安司令部将重建十个保安团,由西南行营统一调配。

这最后一条让所有与会的团长们大惊,他们完全没想到最后的结果居然是这样,可他们谁都不敢站出来抗议。看着下面低低的议论声,和敢怒不敢言的目光,庄继华淡淡一笑。

“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问,现在是言者无罪,这个会上的决定就是最后决定,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说,我庄继华不是横蛮霸道不讲理的人。”

台下嘈杂的声音顿时消失,团长们互相交换个眼色,但还是谁都不敢说话,良久从后排冒出个声音:“庄司令,您功高盖世,张某佩服,但我们桐梓保安团是103师的补充兵员,如果把我们编入112军,不知道何军长是否知道?”

庄继华看看张九根,他口中的何军长是原103师师长何知重,这支部队在淞沪战役后期立下立下大功,战后论功行赏,何知重提升为八十六军军长,桐梓极其附近几县的保安团都是他的部队的后备兵员。

“前线部队的补充由国家统一安排,八十六军也不例外,何军长也是国军将领,他自然清楚这个道理。”庄继华不动声色的答道,这些保安团与黔军将领之间有联系,这在意料之中,但以庄继华看来,这根本没什么。

贵州是典型的穷山恶水,本地百姓骁勇好斗,是优秀的山地步兵,黔军战斗力弱的原因其实还是将领弱,指挥能力差,装备差,装备差的原因又是因为贵州穷穷钱,士兵普遍吸食鸦片,吸食鸦片的原因也很简单,黔军的军饷有一半是鸦片。

贵州境内山地纵横,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封闭了贵州与外省的交往,因此这里的地域和宗族关系比外省更紧密,庄继华现在要的就是彻底打破这种封闭性,首先解除这里的宗族武装,然后沟通各地交通,加强经济联系。

在场有些人都听懂了,庄继华这是告诉他们,他根本不在乎他们的后台,他们视为依靠的后台,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但有些人没听懂,所以散会之后,回到营房,他们就聚在一起商议对策,张九根和遵义保安团团长郑维也被他们邀请过去。

“什么整训部队,就是想吃掉我们,妈的。”

“诸位,诸位,我看我们一起向军事委员会申诉,找何部长,他是贵州人,肯定会帮我们说话。”

“老子就是不干,看他能把老子怎样!”

众人议论纷纷,张九根和郑维俩人却相对苦笑,他们有些不清楚,这些人是真不知道庄继华是什么人还是有什么计划。

“九根兄,在座的都是贵州人,容不得外人来摆弄,咱们给何军长去封电报,给他说道说道,让他替我们做主。”

张九根心中冷冷一笑,旱烟吧哒两口,喷出股白烟,他此刻清楚了,这些人行乞还是清楚的,这是蹿缀他出面找何知重,与庄继华对抗呢。可惜,他不会上这个当,他们也不打听打听庄继华是什么人,就算何应钦也要给三分面子。

“我,刚才我不是说了吗,人家不买账。”张九根打定主意不出头,郑维当然清楚张九根不会出面,他当然也不会出面。

“庄文革的势力太强,何军长也没办法,我给大家指条明路吧,”郑维慢慢的说:“要想挽回局面唯一只有一人,你们去找谷司令,他目前正在城内。”

谷正伦为了从南京出来,辞去了所有职务,南京大捷后成了国民政府内的笑柄,他只觉无颜待在武汉,自己跑回了家乡贵州,在贵阳城内过起了隐居生活,平时深居简出,不理外事。

郑维和张九根与外面的联系较多,而且俩人的防区也接近綦江,对庄继华的了解稍微多些,张九根在会上提了何知重也只是试探,庄继华一表态,他立刻放弃。

“郑兄说得对,我们去找谷司令。”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支持,古家一门三委员,除了谷正伦外,老二谷正纲是社会部部长,老三古正鼎担任铁道部次长,乃贵州省内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在贵州人中很有威望。

主意是郑维出的,但郑维和张九根却根本不出面,俩人都打定主意看一看,暗地里也分别向王光烈、何知重和柏辉章联系,把贵州的情况向他们通报,请示处置办法。

谷正伦在家中修养身体,听到家人通报说保安团团长们求见,根本没多想就告诉管家闭门谢客,庄继华的强硬他在南京就领教了,国民党内敢不给蒋介石面子的恐怕还没几个,他从南京出来也是付出极大代价。庄继华主政西南,这是蒋介石的主意,一方面将西南彻底纳入中央,消灭残存的地方势力;另一方面是继续经济改革,保证前方的物资供应。所以庄继华此举绝对会得到蒋介石支持,他谷正伦就是对庄继华再有仇恨,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触他的霉头。

团长们没想到居然吃了闭门羹,顿时愣住了,看着紧闭的大门,这些人有些明白了,谷正伦也不愿与庄继华冲突,这下他们心里发凉了。

庄继华却不管他们的感受,荣誉10师抵达后不久,黄伯韬率领军部直属团也赶到贵阳。黄伯韬在路上接到夏阳林的电报,知道贵阳目前局势严峻,立刻把军部机关交给参谋长,自己率领直属队,连夜赶往贵阳。

“焕然兄,你来的太及时了,”庄继华的心终于落到肚子里了,黄伯韬到了,他就可以把整训全部移交给他了:“我给你介绍下,这是西南行营总参议陈铭枢将军。”

陈铭枢是从铜仁过来的,铜仁工作队全部牺牲后,陈铭枢就到铜仁处理此事,赵汉杰清理了铜仁保安团后,他就赶回来,仅比黄伯韬早一天到达贵阳。

陈铭枢是民国的风云人物,黄伯韬与他相比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俩人身份差距太大,黄伯韬赶紧向陈铭枢敬礼,陈铭枢毫不在意的回了个礼。

“黄处长,你来的速度可不慢,不过正好,这摊子事就交给你了。”陈铭枢淡淡的说:“文革整编部队经验多了去了,广州的时候就整编过几万川军,后来又在四川整编过川军,你好好跟他学学。”

庄继华冲黄伯韬直苦笑,陈铭枢这话老气横秋的,整个把自己摆上了上位者的位置,可谁都不能说什么,他有这个资历。

“焕然兄,我要从你的部队抽调些有战斗经验的人出来,保安司令部决定新编10个保安团,另外还要组建预备役,工作繁杂,我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管整编的事,以后就靠你了。”庄继华边说边领黄伯韬向里走。

黄伯韬始终没明白,庄继华为什么这样看重自己,他的提拔完全可以用破格来形容,现在他很可能出任112军军长,因此对庄继华,他打内心里感激,士为知己者死。

同样陈铭枢也不清楚,黄伯韬在国军将领中根本不显,中央军中的大批黄浦将领在内战中崭露头角,抗战两年,南京、徐州、虞城,黄浦将星闪耀,光芒四射,从他们中提拔个军长,完全没有问题。

“陈公,这保安团的事就只有拜托你了。”庄继华不动声色的说,陈铭枢大有深意的笑笑:“我说文革,你就知道偷懒,行,这事我答应下来,有事作总比没事好。”

说完大步流星的走了,庄继华冲他的背影叹口气:“书生将军,既有军人的沉稳又有书生的狷狂,这两种气质怎么集中到一起的呢?真是奇怪,奇怪。”

黄伯韬没有开口,庄继华与陈铭枢的层级比他高,一个是蒋介石的心腹,另一个早就与蒋介石分庭抗礼,再说,他半辈子都在枪林弹雨中渡过,对这种事情有些不懂。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五章 主政西南 第八节 武汉保卫战(七)

发了一通感慨后,庄继华把黄伯韬引到办公室内,拿出份文件交给他。黄伯韬接过来边看边听庄继华解释。

“这份计划已经在这里放了很久,就等你来了,以后整编的事就全部交给你了。”

黄伯韬点点头,整训计划其他部分都已经逐步展开,唯一没有开始的是军官整训,在庄继华交给他的这个计划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军官,所有军官,包括排级军官在内,都要集中起来进行战术培训,培训分两队,团营级军官和连排级培训。他们的培训将与士兵分开,官兵分开整训。

黄伯韬看完后,沉凝下说:“司令,倒不如建立个随营军校,培养中低层军官,另外再招些学生,让士兵们学点文化。”

“这办法好,你去办吧,不用再报告我,贵阳有些学校,可以到学校去招兵,不过我要说清楚,要求一定要严,宁缺毋滥。”庄继华的神色很严肃,郑重其事的告诉他。

庄继华有两个担心,贵州开发马上要大规模开始,也需要大量有知识的青年学生,而贵州的教育本来就薄弱,军队一招恐怕剩不下多少了。此外,四川管制很严,部分民主人士受不了,跑到贵阳,北方的一些学校也迁到贵州,比如大名鼎鼎的清华北大南开等。共产党活动要远比四川厉害,要是招了这些人到部队,后患无穷。

黄伯韬没有立刻动手,而是等全军到达后,才宣布整训方案,将保安团中所有鸦片鬼集中起来戒烟,成立高级军官学校和初级军官学校,营团级军官全部编入高级军官学校,连排级军官编入低级军官学校。

这个决定一经宣布,在受训的保安团中立刻大哗,军官当然不满,士兵也在抱怨。保安团与其他部队不太一样的是,地方同乡亲属更多,士兵中血缘地域联系更密切,完全拆散引起的抗拒更强。

整编保安团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这种联系,这种关系被利用好了,可以让部队的凝聚力更强,产生更强的战斗力;可用不好,也会被利用来抗拒上司命令。现在贵州保安团的情况就是后者,因此必须拆散他们。

黄伯韬将军官编入军官学校后,庄继华又塞过来四十多人,这些人大都是四五六期黄埔毕业生,黄伯韬开始心里还直嘀咕,认为庄继华这还是信不过他,可庄继华却告诉他,这些人是新成立的保安团团长候选人,他这才放下心。

在112军的武力威慑下,整训官兵闹嚷了一会,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敢作。张九根等“高级”军官,刚开始还心怀不满,等到一开课后,充当教官的居然是夏阳林等从战场上下来的将领,才发现敢情还真是讲述的战术课。

收拾了保安团后,庄继华开始大力整顿各县警察局和党部,党部还比较简单,西南开发队早就在向贵州渗透,抗战开始后,李之龙和严重分步骤夺取了贵州三分之二党部主任,三青团也在各县有所发展,特别是贵阳。但警察局却不同,几乎全部掌控在旧黔军系统手中。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整顿之风在贵州全省刮起,三青团打头阵,贵阳三青团总部号召全体团员全心投入这场社会改革中,数千名学生在贵阳举行游行示威,庄继华顺势利导,将这股力量引到农村,发动学生深入到农村,组织农会,开展减租减息,同时在各个县城开始登记户口,实行粮食管制。

庄继华在贵州大干之时,武汉保卫战的形势却开始急转直下。

十一月中旬,日军攻抵黄河北岸,汤恩伯弃守菏泽,撤到豫鲁交界处;日军开始作大规模渡河准备,东路日军攻克菏泽后,分两路向河南杀来,一路直扑兰封,另一路三个师团沿定陶曹县从北面向商丘展开进攻。

汤恩伯率领三十一集团军撤到开封休整巩固河防,唐式遵指挥二十三集团军的两个军以兰封为核心全力阻击东进日军,双方在兰封附近激战连连。

中国军队没有上当,徐州日军以六个师团向商丘进攻,中国军队稍加接触即放弃萧县砀山,撤到豫皖边界处。另外十七万日军则从宿县出发,西进永城,攻克永城后却没有北上,而是继续西进,向毫州进攻。

五战区部队撤到豫皖边界后就不再大规模撤退,再度在虞城展开阻击,这次进攻虞城日军是以复仇之势前来,全军上下士气高昂,南北两路十五万大军夹攻商丘。

张自忠指挥三十三集团军阻击北面南下日军,邓锡侯指挥二十二集团军坚守虞城,虞城方圆数十里炮火整整,中国守军寸步不退,日军狂攻不休。

孙连仲指挥杜聿明五十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防守毫州,五十集团军守御正面,依托包河建立防御阵地,第二集团军负责防御毫州县城和右翼,在余集和谯东镇建立阻击阵地。

南线日军以谷寿夫统一指挥第六师团、五十二师团、四十六师团和四十七师团,四个师团六万人死死缠住五十集团军;主力则在山下奉文指挥指挥下迂回余集,受到第二集团军阻击后,山下奉文留下三个师团牵制第二集团军,主力继续迂回,在沙土镇强渡包河,直接插到毫州侧后,从西南面向毫州进攻。

山下奉文迂回成功,包河防线立刻崩溃,杜聿明指挥部队且战且退,孙连仲向蒋鼎文请求援助,蒋鼎文将新蔡的一零一军北调增援,同时电令张自忠放弃商丘,急退惠济河西岸。

与此同时,蚌埠日军也开始行动了,蚌埠日军在羽根的指挥下,兵分两路;三个师团出怀远向阜阳进攻,得手后继续西进直扑新蔡,威胁五战区司令部;第二路日军主力由羽根亲自率领南下攻击淮南,淮南守军二十一集团军稍作抵抗即放弃淮南,向西撤退;占领淮南后,日军再次分兵,中岛康健指挥第五师团、五十六师团和五十八师团继续西进;主力十万人则在羽根率领下,南下攻击合肥。合肥守军只有陈明仁的预二师和两个保安团,面对气势汹汹扑来的十万日军,陈明仁二话不说前锋稍微接触就放弃合肥,率部西撤六安。

合肥是安徽省府所在地,如此轻易放弃,安徽省主席一纸状纸告到蒋介石面前,蒋鼎文本来就与陈明仁有旧怨,也同时上报说已经抽调一零二军前去增援合肥,陈明仁不服从命令擅自放弃淮南重镇合肥。蒋介石勃然大怒,下令逮捕陈明仁交军事法庭审判,何应钦连忙劝阻。

“陈明仁只有一个预二师加两个保安团,根本无法与十万日军抗衡,撤退是正确决定,保住预二师一万多人,从指挥上说,他没错。”

蒋介石脸色冷峻,陈明仁没错是不假,武汉保卫战开始后,各条战线战况激烈,战况越来越明显,日军的主攻目标正是五战区,日军集中了五十万部队攻击五战区,而五战区的部队也只有五十多万,与日军兵力是1:1,战局的被动是显而易见的。

“胡说!”蒋介石怒气依旧:“他不是兵力少,已经命令一零二军前去增援了,不行!必须严惩陈明仁,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我一定要严惩他!”

蒋介石气冲冲的挥臂大叫,可叫了半天,怎么处置却始终拿不下来,白崇禧眼珠一转,明白蒋介石的用意了,他根本不想杀陈明仁,他只是想用陈明仁来立威,警告前线将领,不许明哲保身。

“我看这样,可以逮捕陈明仁,暂不交军事法庭审判,押回武汉,预二师师长暂由副师长接任。”白崇禧说着给何应钦递了个眼色,何应钦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看这样行。”何应钦忍了口气,现在只能先保下陈明仁再说。

陈明仁被捕,立刻震动所有参战部队,陈明仁可是黄浦一期,又经过陆大深造,中央军嫡系,现在说抓就抓了,前线将领顿时人人心惊。

冈村宁次的十一军在清扫了南京外围后,开始回归真正作战计划,以波田支队(所部由台湾士兵组成)为前锋在海军舰队的配合向安庆发起进攻,驻守安庆的二十四集团军四十七军在李家钰指挥下迎战。波田支队自由一个混成旅团,总兵力一万多人,四十七军五万精兵,李家钰以攻代守,数次将日军逼到长江边上,波田支队在长江中日军舰队支持苦苦支撑,频频向冈村求援。

冈村凌迟没有直接增援波田,而是派出106师团和101师团在侧后登陆,一举击溃徐源泉二十六集团军,四十七军侧后受到威胁,李家钰率部撤出安庆,向潜山撤退,驻守长江南岸的杨森率领二十军也大踏步后撤到江西境内,二十四集团军由此分成两部分,蒋介石下令将四十七军划入五战区。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五章 主政西南 第八节 武汉保卫战(八)

到十二月中旬,日军占领商丘毫州,商丘失守导致河南局面大变,坚守兰封开封再无意义,汤恩伯首先弃守开封,唐式遵随即放弃兰封。中国军队迅速撤退使日军企图重创一五战区中国军队主力的企图落空,也让他们完成第一期作战的攻击目标。

会战发展到此,中国军队全线收缩,依托平汉线继续与日军相持,日军也吸取前两次教训,狂攻一月后转入休整。

战势发展不顺,蒋介石极其恼火,趁江北战事稍歇,带白崇禧、何应钦、林蔚等人北上,在许昌召开一五战区将领联席会议,研讨战术,调整部署,准备第二期作战。

白崇禧心里不得不佩服庄继华在战略和战术上都高人一等,目前的局面可以说他早就预测到,当初就警告过不要削弱五战区,战局不利的根本原因还是五战区兵力单薄。

作战会议上,蒋介石训斥了所有将领,特别是五战区,从战区司令蒋鼎文到下面的各级将领,唯独表演了汤恩伯,认为山东防御中,三十一集团军作战勇猛,作战可圈可点,予敌重大杀伤,应该予以表扬。

“委员长,”李宗仁等蒋介石发火间歇开口道:“目前山西日军采取守势,十四集团军可以东调增援,中条山只需留下少数兵力,不知道委员长是否同意。”

蒋介石扭头看看白崇禧和何应钦,何应钦抢在白崇禧之前说:“我以为完全可以,十四集团军在那完全空置,兵力应该集中在主战场上。”

白崇禧也表示赞同,不过有一点还是不同:“全军东调恐怕不妥,中条山屏障豫东,不可轻弃,可以留下一个军驻守中条山,另外两个军可以东调。”

蒋介石微微点头,和颜悦色的对李宗仁说:“德邻,你是战区司令官,兵力调动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对你我是信得过的。”

“委员长,”蒋鼎文也趁机说道:“五战区幅员辽阔,目前查明的敌军人数高达五十万,我们整个战区才五十多万人,兵力捉襟见肘,除非再增加三到四个集团军,否则不可能阻止日军。”

蒋介石有些为难了,再要抽调兵力就只有从九战区抽调了,可目前十一军九个师团压境,陈诚那里压力也很大。白崇禧心中摇头,九战区目前有六十万大军,完全可以抽调十万人出来,何应钦脑中念头急转,蒋介石不想从九战区抽兵,深层次中还有扶持陈诚的意思,让陈诚在九战区打个大胜仗,如此对抗庄继华在军中日渐增高的声威,蒋介石的御下之道就是分而治之,决不让一家独大。

“我看这样,可以把武汉附近的第十集团军和十一集团军划归五战区,这样可以增加南线兵力厚度,南线大别山地区兵力单薄,攻克合肥的日军有六万之众,一零二军和预二师加起来不到七万人,兵力实在单薄,必须增加兵力。”何应钦郑重的提出建议。

蒋介石却摇摇头:“九战区陈司令已经提出让十一集团军东进,冈村宁次下一个目标是九江,占领九江后,必然南下南浔线,薛伯陵要求增调十一集团军到南浔线,十一集团军不可动。”

何应钦不再开口,白崇禧也看看俩人,又看了看蒋鼎文,他也干脆的闭上嘴不说话,李宗仁干脆眼观口、口观心,根本不言声。

“可,委员长,我们至少需要增加十万兵力。”蒋鼎文苦涩的说。

“四十七军已经划归五战区,这个军有五万人,另外第三十集团军有五万人,也划归五战区。”蒋介石思索会最终还是没有松口,把最弱的三十集团军划到五战区中。

这样划走三十集团军和十一集团军后,武汉周围留下的战略预备队还剩下十集团军。白崇禧心中再度鄙视,第十集团军留在武汉根本没用,武汉保卫战的方针是,保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所以一旦日军突破大别山,从武汉撤退就成必然。

蒋鼎文心中有苦说不出,三十集团军虽然也出自四川,可与唐式遵、杨森、邓锡侯的部队完全不同,这支部队是拼凑的,装备训练远远不如,战斗力自然差距自然相当大。

最后,蒋介石宣布,陈明仁畏敌如虎,撤销陆军中将,降为上校,调西南行营,另行任用。

“我再重申一条,之所以没枪毙陈明仁,是因为他转进之前,与日军作战还算英勇,有免死之处,但下不为例,再有不服从命令,消极避战者,韩复榘前车之鉴,诸位当深思。”蒋介石的神色严峻,杀气腾腾的瞪着于会将领。

许昌会议后,一战区和五战区同时开始调整部署,李宗仁下令以石友三的八十九军守御郑州,三十一集团军汤恩伯部驻守汞阳,二十三集团军唐式遵部放弃通许,退守涡河南岸,第三集团军负责守御平汉线以南的新郑,卫立煌率领十四集团军立刻驰援洛阳。

李宗仁感到兵力还是不足,白崇禧在旁支招,豫西民风强悍,民军数量众多,当年连强悍的樊钟秀都败在他们手上。李宗仁闻言茅塞顿开,立刻派人到豫西,召集豫西各地民团,到洛阳集合,战区司令部迁往汝州。

五战区的调整也随即展开,后撤幅度更大,主动放弃数百里防区,后撤鹿邑,太康,将战线与一战区拉平,由二十二集团军邓锡侯部驻守太康,太康到安平一线由三十三集团军驻守,安平到鹿邑一线由第二集团军负责,鹿邑则由五十集团军守御,三十六集团军负责守御鹿邑到界首。

对南线,蒋鼎文现在万分庆幸,当初李宗仁要求调二十一集团军时,他没有答应,现在这个集团军派上大用场了,二十一集团军驻守六安,一零二军和四十七军驻守霍山,一左一右,守住大别山门户。一零一军则驻守在新蔡,拱为战区司令部,新增援的三十集团军则补充到中线,驻守阜县。

中国军队纷纷后撤,调动频频,日军很快发现,西尾寿造马上意识到中国军队在调整,他立刻下令部队结束休整,立刻发动进攻。

随着这声令下,武汉保卫战第二期战事再度展开。

贵阳,城内最高的醉枫楼上,屏风隔开的包间内,几个军人正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喝了一会后,一个军官走到栏杆边,双手支在栏杆上,凭栏眺望,整个贵阳城都在眼底。

“子良,别多想,不就是一个师吗,我这里正好有空缺个师长,你就来干这个吧。”庄继华拍拍陈明仁的肩头,笑着安慰他。

说实话,在黄浦时,庄继华结交朋友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什么关麟征、杜聿明、胡宗南、陈赓、徐向前,这些都是他记得的两党干将,像宋希濂、郑洞国纯属意外收获,当然蒋先云、贺衷寒确是互相欣赏,特别是蒋先云,像陈明仁这样没听说过,也不怎么善于交际的同学,交情自然不怎么样了。

可现在陈明仁却引起庄继华的兴趣,惠州血战,陈明仁首先登城,要不是脾气太直,到现在肯定不会只是个师长。

陈明仁没有回头,他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庄继华走到他身边,舒心的伸个腰,看着眼前的城市:“站在高处看,真有个城市在怀里的感觉,让人顿生豪气。”

“你不用安慰我,合肥我是不想打,根本打不赢,打什么。”陈明仁的话中带着丝怨气:“校长处置我没二话,我气不过的是,蒋鼎文那老小子,分明是公报私仇,视军国大事为儿戏,这次武汉保卫战,我看前景不妙。”

“前景不妙,咱们就作点前景不妙的事。”庄继华的语气中有点玩世不恭:“抗战不是一两天的事,时间长着呢,至少还要打几年。子良,一时挫折算不了什么。”

“我知道,”长期抗战已经是国军将领的共识,陈明仁望着远处白云萦绕的山峰,愤愤不平的说:“我就是气不过,校长怎么就那么信任蒋鼎文,这家伙打仗的本事半分没有,捞钱搞女人,早就不是当年黄浦岛上的蒋鼎文了。”

“不提这些烦心事,”庄继华把陈明仁拉回饭桌,郑重其事的说:“子良,112军两个师,荣誉10师给夏阳林,这个暂编师就给你,你得给我带出个强军来,另外,黄处长成立的那个军官培训队,你得当老师。”

说到这里,他冲陈明仁狡猾的笑笑,陈明仁没有答话,而是给自己倒了杯酒,慢慢抿干,忽然嘴边露出丝笑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