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投机者-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庄继华不知道有没有人把刘湘祭奠会后的那次谈话上报,但他不想冒这个险。但很显然蒋介石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报告,他稍微有些吃惊,但却没有太吃惊。
“前线的事情你完全不用担心,从目前来看,制约我们的最大因素是后勤,是武器弹药,西南开发只完成一半不到,你担任四川省主席后,完全可以继续主持西南开发,在短时间内将军需生产提高。”蒋介石站起来说:“文革,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数次击败日军,却总不能扩大战果,作战每次都是在准备不充分之下进行,更可怕的是,这还是在有准确的情报之下进行的。文革,要打败日本人,我们的工业规模必须至少满足两百万人的需要,也就是现有规模必须扩大一倍以上。”
庄继华沉默了下,他知道蒋介石提出的问题没有错,但这不是让他回四川的必须要条件。
“在田完全可以承担这个任务。”庄继华提醒道。
“李之龙可以处理厂矿企业,但他这个人不善于与地方势力打交道,你忘了他在广州时,与海军将领的关系就很紧张,他可以处理具体事物,但还无法掌舵,西南开发完全交给他,暂时还不会出问题,两三年后,问题就会爆发。”
与对待其他人不同,蒋介石一直是用商量的口吻在与庄继华商议。这种情况何应钦和陈诚林蔚等人早就习惯了,但白崇禧和李宗仁却是第一次见到,他们在奇怪之余也在用眼神互相交流。
李宗仁和白崇禧都看出蒋介石是真想把庄继华调出五战区,白崇禧在武汉对情况了解多些,很快猜到蒋介石的用意,李宗仁却是第一次,他开口想劝,可立刻看到白崇禧递来的眼色,随即便闭嘴了。
庄继华很悲哀的发现在场的人没有谁愿意帮他的忙,要是蒋百里在也可以帮他说几句,可他身体不适,在武汉就住进医院。
“校长,为什么?”庄继华有点着急了:“我带领重庆子弟出夔门,他们不回去我能回去吗?”
“但前线部队需要弹药,需要武器。”蒋介石的语气转为严厉:“文革,你也知道战争不是一两年的事,这是长期战争,现在我们要为反攻积蓄力量,继续西南开发,就是为反攻积蓄力量,说实话,西南开发交给谁也没有交给你放心。”
林蔚明白了,蒋介石犹豫很久的事情终于下决心了,将庄继华从前线调回四川,而且要分解他的势力。
“文革,我一直在观察豫东的社会改革,今天听你这么说,我终于下决心将重庆经验推广到全国。所以我想从四川和重庆调些人出来,到全国各地去主持减租减息,进行社会改革,把民众组织起来,我想征求下你的意见。”蒋介石诚恳的说。
庄继华有些纳闷,这些事情以前蒋介石从未征询过他的意见,这次是怎么啦?他略想想后问:“校长打算调那些人出来。”
“减租减息,我党早就提出来了,可只有四川云南才做过,云南还没有完全成功,所以暂时不从云南调人,但四川大部完成,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我想从四川抽调部分干部。四川省党部主任方劲调任一战区,担任一战区民众动员部部长,军衔少将,负责在河南主持减租减息。滕杰出任苏鲁战区政治训练部主任,军衔中将,主管苏北和山东的党务和民众训练,具体指导江苏山东的社会改革,重庆市党部秘书长沈如黎调任江苏省党部主任,重庆干部学校校长敖路调任五战区民众训练部部长,兼任五战区干部学校校长。”
李宗仁和白崇禧交换个眼神,俩人几乎同时想到,桂系增加两个省,但蒋介石绝不会就这样把两个省交给他们,这些人就是蒋介石控制江苏、山东、河南的棋子。
“文革,我知道他们都是你一手训练出来的,但重庆经验不能只停留在重庆,必须推向全国,唯有如此才能振奋我党日渐消沉的党风。”
庄继华好容易才平复下自己的心情,他现在变得极为冷静,他在判断蒋介石此举的目的,是真的还是为了分散他的力量。如果他断然拒绝,那就意味着与蒋介石翻脸,但现在能翻脸吗?
他立刻否定了这个做法,现在的政治气候不允许,蒋介石毕竟是名义上的全国领袖,现在全国都在宣传团结抗战,这时候闹分裂不如说是自寻死路。
转念一想,他发现如果这些人各地真能发挥作用,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他们一个人去是不可能发挥作用,很快会被当地官场同化。
“校长,这个想法很好,可我担心,他们孤身上任是很难实现目标的,不如让他们带些人去吧。”庄继华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
蒋介石略微想想,也点点头:“嗯,这样好,可以让他们尽快打开局面,带多少人由他们定吧。”
蒋介石不担心他们把整个省党部搬走,就算他们想搬,庄继华也不会同意。
“文革,调你回四川省主席的命令很快就会发表,对五战区司令,你是怎么想的?”蒋介石继续问。
庄继华苦笑下,他想想后说:“我还是……”
“这点没有商量,”蒋介石坚决摇头:“文革,孔院长提出在军需产品中实行统购统销,你对这个提议有什么想法?”
林蔚立刻敏锐的意识到蒋介石问的是想法而不是看法,庄继华想了想说:“可行,但关键是人选,”说到这里他灵机一动:“不如这样,让经国兄担任这个职务,这样可以让他更快熟悉西南开发的经济运行。”
这下轮到蒋介石纳闷,他忽然想起,当年庄继华也是这样推荐蒋经国担任三青团书记长,当他想让蒋经国去重庆时,庄继华也非常痛快的让出几个关键位置,而这次又……,他真的是看好蒋经国吗?蒋介石有些怀疑了。
“经国在重庆兼任的职务不少了,而且我担心他没有经验。”蒋介石试探着说。
“那就找个人帮助,校长,您看马寅初先生如何?”庄继华也试探着问。
林蔚在一旁差点乐出声来,这个庄继华还真是不一般的难缠,当庄继华推荐马寅初时,他就知道庄继华的目的是什么了。他已经看破这是孔祥熙伸向四川开发公司的一支手,所以他要把蒋经国推出来,让孔祥熙与蒋经国打擂台,孔祥熙这次恐怕要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了。
“我看可以,马寅初先生是著名经济学家,完全可以协助经国。”想通后,林蔚决定帮庄继华一把。
庄继华一听此言心中赶到由衷的宽慰,公道毕竟还存在,他感激的冲林蔚微微点头,蒋介石没有注意到,他低头思索会还是摇头:“我看让经国协助还不错,不过马寅初最擅长的是金融,而不是具体的产品。你们看让张厉生主持怎样?”
陈诚精神一振,自从陈立夫决定举荐谷正纲为四川省主席后,张厉生就与陈诚越走越近,陈诚看出他有投靠之意,也成心收揽,向蒋介石举荐张厉生为九战区政治训练部主任,没想到蒋介石居然让他出任这样一个重要职务,要知道这比战区政治训练部主任更重要,他几乎掌握了全国的军需和重要的民用产品。
“张厉生?”庄继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白崇禧和何应钦都却都知道,这人长袖善舞,极为干练,曾经是上海大学主任教授,制定过很多政策,一度担任过中央组织部部长,很受蒋介石看重。
“他懂经济吗?”庄继华忍不住问。
“当然,他在法国留学时学的就是经济。”蒋介石淡淡的说:“就这样定了,让张厉生为主任,副主任让经国担任。”
说完之后,蒋介石又问:“五战区司令你认为谁比较合适?”
“德公,”庄继华这次毫不犹豫,心里掠过一丝悲凉,这才刚刚开始就不得不离开:“德公曾经在五战区干过,熟悉五战区,五战区的将领也熟悉他,所以他是最合适的。”
蒋介石想想后把目光转向何应钦和林蔚:“你们的意见呢?”
“如果文革要走,我认为德邻是合适的。”何应钦简单地答道:“不过一战区就需要一位新司令了。”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四章 暗流汹涌 第四节 以牙还牙(十)
“德邻,你的意见呢?”蒋介石扭头问李宗仁,李宗仁有些犹豫,就任五战区的好处肉眼可见,比如兵力就是一战区的两倍以上,而且战区位置更加重要。但他感到此刻的五战区战绩显赫,正因为战绩显赫,压力也就更大,稍有差池,一身威名即断送在此。
“战区调整刚刚公布,现在就调整两个战区的司令官,是否妥当,置于我本人,当听从中央调遣。”李宗仁斟酌着说,他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白了,如果你用我,我就去;但话我要说在前面,将来有什么不能全怪在我身上。
林蔚心里偷笑,他认为李宗仁这是在矫情,试想五战区迭经胜利,士气高昂,几支西南部队和中央军装备精良,而且庄继华抓紧时间实施的社会改革已经初见端倪,民众支持度极高,不管是谁接任,在短期内都会获得极大利益,这样的果子不捡岂不是傻子。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蒋介石居然立即采纳了李宗仁的意见:“德邻说得对,临阵换将已经是兵家大忌,一下子换两个,那更是忌上加忌,我看德邻还是不动的好。”
庄继华、林蔚、白崇禧目瞪口呆,李宗仁不动声色,何应钦面沉似水,各自想着蒋介石下面要推出那个人。
“蒋铭三是员虎将,不如让他接任五战区司令。”蒋介石提出了他的人选。何应钦心头一愣,差点立刻出言反对。
蒋鼎文在东征北伐,乃至中原大战时都算得上虎将,可自从三一年剿共兵败后,意气消沉,这几年在陕西吃喝嫖赌样样俱全,虎将之威早已荡然无存,在黄埔系中纳妾的很少,蒋鼎文就纳有两妾,而且据说他还患有严重的性病,让这样一个人来统帅五战区数十万虎狼之士,能行吗?
何应钦此时左右为难,感情上他愿意支持蒋鼎文,理智上却感到不妥。就在他斟酌时,庄继华首先开口了。
“校长,蒋老师久在西安,对日军战略战术均不熟悉,而且,五战区军队繁杂,对各级将领也不熟悉,我以为还是德公合适。”庄继华不清楚蒋鼎文的近况,对他没有恶感,但很显然李宗仁更了解五战区,更重要的是五战区现在实际上已经是一战区的后盾,一战区只能算是五战区的前沿。
“德邻不是说了吗,同时调整两个战区司令官是不妥当的,”蒋介石平静的说:“况且一战区刚刚增加兵力,我看德邻还是暂时不动为好。”
可庄继华不打算退让,他坚持说:“兵法不能生搬硬套,临阵易将是指防止不熟悉的将领担任指挥,一战区完全可以平稳过渡,德公出任五战区,一战区可以由卫立煌或者汤恩伯将军接任,他们同样熟悉一战区,如果德公不合适五战区,学生举荐白崇禧将军或孙连仲将军,他们同样合适。”
多少年没人敢这样当面顶撞了,蒋介石脸上怒气一闪而过,他强压心中的怒火:“文革,你的想法是好,当孙连仲威望不够,健生总参谋部需要他,我看就这样定了。”
何应钦见庄继华还要直言相抗,连忙劝道:“文革,校长所虑甚是,五战区肩负保卫武汉的重任,况且上有总参谋部,下面的光亭都是黄埔同学定能协助他尽快熟悉情况。”
何应钦边说边向庄继华递眼色,示意他别再坚持了,庄继华却似乎没有看见依旧坚持道:“五战区未来作战任务十分繁重,而且是日军的攻击重点……”
“文革,”蒋介石脸色更加阴沉,他打断庄继华的话,语气逐渐变得严厉:“日军的动向我们清楚,不用你操心,五战区的事情我相信铭三将军完全可以处置好,他也是国家上将。”
庄继华还是不死心,林蔚这时感到必须出面了,再发展下去,蒋介石必然当场发难,恐怕会当场处置庄继华,那时就难以转圜:“文革,不用再说什么了,你的顾虑委员长不是没想过,五战区兵力雄厚,况且战区副司令不是还有孙连仲将军吗,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林蔚边说边向庄继华使眼色,眼中的焦急流露无疑,李宗仁也轻轻碰碰庄继华,让他住嘴,庄继华压压心头的火气,此刻他非常不满,他清楚蒋介石此举的目的,林蔚所说五战区兵力雄厚就是暗示,蒋介石不会让桂系再掌控一个兵力雄厚的战区,对这点李宗仁白崇禧恐怕也心知肚明,所以他们不好开口。
“校长,五战区幅员广阔,常有捉襟见肘之感,学生建议再增加一两个战区副司令。”庄继华压压心中的火气,知道无法阻止蒋鼎文,只好退而求其次。
“你们的意见呢?”蒋介石见庄继华让步,心中的火气稍微下去点,扭头问白崇禧和何应钦。
“我看可以,以前德公在时不就是两个副司令吗。”白崇禧很爽快的表示支持,这是对庄继华力挺李宗仁的回报。
“五战区从商丘到长江北岸,战区涉及三个省,比一战区复杂数倍,”何应钦却更是在猜想庄继华此举是不是要分蒋鼎文的权,他对蒋鼎文出任五战区有些迷惑,毕竟蒋鼎文以前的仗打得不错,就算生活腐化,指挥能力应该还在;不过作为一种预防,他还是认可庄继华的行为,所以他斟酌着说:“设两个副司令是应当的。”
“除了孙连仲外,另一个你们属以谁?”蒋介石说的是你们,但目光却是在询问庄继华。庄继华也不客气:“学生举荐三人供校长参考,廖磊将军、邓锡侯将军和胡宗南将军。”接着他挨个分析:“邓锡侯将军是国家上将,所部川军堪称精锐,一直是南线作战的主力,了解南线日军;廖磊将军也同样在南线作战,两次担负南线出击任务,战功同样卓著,对皖中皖西情况熟悉;寿山是个将才,可以大用,任命他为副司令虽有超越提拔的可能,但光亭的能力确能担此重任。”
何应钦和白崇禧几乎同时点头,庄继华的举荐比较公平,除了胡宗南外,孙连仲熟悉北线,补充一个熟悉南线的副司令,无论怎么说都过得去。
蒋介石没有答话,在室内来回踱步,众人也不说话,最合适的俩人都不是黄埔系,廖磊是桂系,邓锡侯是四川杂牌,不过现在的四川军阀快打上庄继华的标签了,勉强算是庄系。
李宗仁白崇禧当然愿意廖磊,但现在他们都不出声,此时出声很可能会导致蒋介石立刻作出相反的选择。何应钦和林蔚也肯出声,俩人心思不一;何应钦,他身为贵州人,早就想与四川实力加强感情。林蔚则是看出庄继华属意邓锡侯,所以干脆帮庄继华一个忙;所以俩人都属意邓锡侯,但俩人也都不开口。
庄继华与蒋介石争执起来时,陈诚一直冷眼旁观,他知道庄继华犯错了,蒋鼎文出任五战区是蒋介石计划好的,并非一时心血来潮,不过这个想法只向他透露过。
五战区实力雄厚,蒋介石绝不希望掌握在别人手里,从更深层次考虑,目前黄埔后起之秀中,庄继华已经隐隐压其他人一头,甚至连顾祝同、蒋鼎文、刘峙都赶不上。因此蒋介石必须想办法平衡庄继华的力量,而这种平衡只能来自黄埔内部,他陈诚算是一个,但蒋介石的习惯是多人多种,所以还要扶持另一个,这个人目前看来是蒋鼎文,将来也许是胡宗南或顾祝同。
西安事变后,庄继华的风头太盛,以西南为基地,逐步向中央渗透,战场上三战三捷,声望之隆一时无两,而蒋介石对西南的掌控竟然遭到他的无形抵制,这是蒋介石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所以削权是必然的,如果庄继华继续顶撞下去,恐怕连四川省主席也保不住。
陈诚对庄继华是佩服嫉妒和愤怒交织一起,佩服他的文治武功,妒忌其战功,愤怒其掌控四川开发公司,武器弹药首先装备西南部队,所以庄继华吃瘪是他所希望的,但他又不希望庄继华吃瘪太重,毕竟张厉生出任物资局局长之后,要想掌控好物资,必须得到庄继华的支持,而张厉生一旦站稳,对他的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
“委员长,卑职以为邓锡侯将军担任副司令,协助蒋鼎文将军指挥南线作战比较合适,这对于川军将领也是个鼓励。”陈诚的语气很诚恳。
蒋介石思考会明白陈诚话里的含义,中央要入川,必须得到川内势力的支持,提拔邓锡侯就是向川内势力发出个信号,告诉他们与中央合作,中央绝不会亏待你们,这样以一个副司令换取川内将领的好感何乐不为。
“好吧,就是邓锡侯,命令立刻下达。”蒋介石微微颌首,抬头看看庄继华,见他的脸色依旧不愉,心中略微有些歉疚,便温言道:“今天就这样吧,文革,你陪我吃顿饭吧。”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四章 暗流汹涌 第四节 以牙还牙(十一)
陈诚眼中闪过一阵妒忌,林蔚却从庄继华大有深意的笑笑,何应钦和白崇禧李宗仁三人却面无表情,三人率先向外走去。
陪蒋介石吃饭可不是件舒服的事情,蒋介石自己不喝酒不抽烟,吃饭也及简单,只有三菜一汤,三菜是一荤两素,荤菜是炒肉丝,素菜是炒鸡蛋和炒菠菜,汤是炖鸡汤。庄继华这些年在四川熟悉了川菜,口味很重,蒋介石的口味却比较清淡。
蒋介石吃饭讲究饭前汤,俩人默默喝完面前的鸡汤,然后拿起筷子开始吃饭,庄继华看着面前的菜有点不敢下筷子,不为别的,是因为比较少。
“怎么啦,文革,吃呀,这个鸡蛋炒得不错。”蒋介石用筷子点点那盘鸡蛋。
“校长,您请客吃饭也太吝啬了,”庄继华有些不满的说:“就这点量,我一个人都不够,我要放开了,您可就得饿肚子了。”
“呵呵,好,这才是庄文革,”蒋介石哈哈大笑:“放心吃吧,菜有的是,管够,不够让他们再做,总不能让我的学生在背后说我请客吃饭都不管饱吧。”
庄继华咧嘴一笑,提起筷子开始风卷残云,只一会功夫三碗饭下肚,蒋介石开始还吃着,过了会干脆放下筷子,就看他表演了。
放下碗,庄继华拍拍肚子,满意的抹抹嘴,蒋介石笑眯眯的说:“看你这吃相好像几天没吃饭似的,敢不成会议招待没让你吃饱?”
“那倒不是,养成习惯了,这两年打仗的时间多,仗一激烈起来,吃饭就没准点,而且为了抢时间,吃饭总是很快,当兵的出身,吃快点能占便宜。”庄继华笑嘻嘻的说,这时候是好看不出俩人在饭前还剑拔弩张,差点公开冲突。
“是这样,”蒋介石点点头:“当兵的吃饭就得快,细嚼慢咽就要吃亏。”说到这里他站起来,庄继华也顺势要站起来,蒋介石却抢先拍拍他的肩膀,让他坐着。
“我知道你不想回四川,想继续留在五战区,可我不得不调你回去,川军将领一致举荐你,连周佛海也认为你是最合适的,可以收川中民心,为中央开拓四川,说实话要不是他这一言,我还下不了决心。”
庄继华这下有些明白了,原来他在重庆搞社会改革,刘湘不得已跟随,大半个四川搞了减租减息,川民念着刘湘的好,对川军将领对抗中央的举动采取支持的态度,这无形中增加了中央掌控的四川的难度。蒋介石只有把他调回去,四川民众才不会反对,川军将领也接受。
“而且,西南开发涉及方方面面,很多与外国的项目需要你出面,还有云南贵州,都需要你去开拓,文革,看上去你远离战场,实际上你的担子更重了。”蒋介石郑重的说。
庄继华心中叹口气,要是你用人为贤,以目前西南开发队储备的专家,完全可以支持西南开发。他轻轻叹口气,没有言声。
“仅仅四川是不够的,我决定成立西南行营,由你担任西南行营主任,主持西南工作,全面推行减租减息和社会改革,把西南抗战基地打造坚实。”蒋介石的语气中包含着坚定。
近卫第三次声明发表后,汪精卫那帮人在各种小场合中宣扬可以以此为契机与日本人进行谈判,高宗武秘密前往香港与日本人联系,展开秘密谈判,这些戴笠都向蒋介石密报了,让蒋介石心烦不已。
汪精卫是国民党副总裁,他公开主张和谈,被共产党抓住把柄攻击,让国民党在民众面前非常被动,让蒋介石恼怒异常,庄继华在商丘与共产党公开谈判,挫败了共产党的攻击,更重要的是为国民党提供了理论依据,不管和谈还是其他,都提供了依据,这尤其让蒋介石高兴。这更坚定了蒋介石以前的一个判断,庄继华要是真下决心对付共产党,绝对是党内与共产党谈判的第一人选。
“文革,你对五战区还有那些不放心的,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蒋介石最后说到。
庄继华不明白蒋介石这个话的意思,特别是后一句,想了想他忽然明白了,蒋介石这是问他要带那些人走,既然如此,那他也用不着客气。
“既然校长询问,那我就说说,我最担心的是王小山,他掌控的两个特工及其重要,说他相当于二十万大军毫不为过,而且从我上次遇袭来看,战区司令部内很可能有日本人的间谍,但一直都没查出来,我国军各部保密意识极差,王小山的情报关系太大,不能冒丝毫险。”
蒋介石当然清楚王小山手上掌握的特工的价值,听庄继华说居然有两个间谍嫌疑在战区司令部,他心中不由暗暗着急:“日本间谍?他们能接触到战区的机密文件吗?”
“没有证据,不过我的行踪他们都能查到,恐怕,……”庄继华苦笑下,纪妃香和叶絮菲的情况他没透露过,特别是纪妃香,以间谍的嫌疑身份在秘书科,就算只透露一点,日本人也会怀疑内部有间谍,立高支助和大泽的处境就危险了。如何处置他们呢?庄继华有点犯愁,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有了主意:“校长,王小山最好是调离五战区,可以去军统,也可以去中统。”
蒋介石摇摇头说:“军统和中统都不妥,到我的侍从室来吧,就在一处,有唐纵直接领导,这样你可放心了吧。”
庄继华心中大喜,倒不是为了其他,而是为王小山得到一个这样的出身感到十分高兴,要知道镀上这层金后,王小山以后走到那里都不必再担心了。
“这样最好,这样最好,不过日后给五战区的情报内容上最好要斟酌下,把出处精良隐藏起来。”庄继华高兴的说:“另外我还想调几个人跟我走。”
说到这里他用眼神询问蒋介石,蒋介石连声说:“你说,你说。”
“宋云飞上校率领的特种部队,他们实际上是我的卫队。”调走宋云飞是因为除了他以外,没人知道怎么使用这支部队,若蒋鼎文逼急了把特种部队调到正面堵枪眼,那才是暴殄天物。
“他们有多少人?”蒋介石问,他知道宋云飞的情况,但他不清楚宋云飞率领的部队的性质。
“三百多人。”庄继华答道。
“好,没有问题,还有没有。”蒋介石又问。
“有,”庄继华也不客气:“秘书科我想调两个人,还有宣传处带两个人走,后勤处也带一个人。”
蒋介石微微笑道:“好,你定个名单,交给孙连仲。”
庄继华笑笑点头答应,他看看桌上空空的菜盘,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校长还没吃饱吧,”说完扭头对侍从说:“还不去炒两个菜。”
那侍从心说整个党国恐怕也只有你敢在委员长面前如此放肆,敢抢委员长的吃,他很不满的瞪了庄继华一眼,庄继华却冲他笑笑。
从蒋介石那里出来,庄继华头都没回就去了邓锡侯的住处,进门一看,不但邓锡侯在,杨森孙震唐式遵潘文华都在。
“他妈的,这下你们称心如意了,老子难受了。”庄继华开口就骂。
邓锡侯温言眼珠一转明白发生什么事了,他不由乐得两撇胡子一翘一翘的:“好呀,好呀,看来委员长还是从善如流的,四川的事有你文革在后面主持,我们就可以放心了。”
杨森等人这下也明白了,杨森一下子就窜过来,拍着庄继华的肩膀大笑道:“文革,这下好了,后方无事,我们在前面就可以放心打鬼子,这后勤粮草就托付给你了。”
“托付个屁,要不是你们和川内的联手,校长还不会调我走。”庄继华把帽子仍在桌上:“我告诉你杨子惠,以后你的物资减少一半。”
“文革,别这样,别这样,老哥我给你赔罪行不行,”杨森笑嘻嘻的拱手作揖:“弟兄们,还指望着他们打胜仗呢。”
“我没跟你说假话。”庄继华正色说,然后指指大家:“将来你们的物资恐怕都要减半。”
邓锡侯眉头一皱连忙问道:“文革,这是怎么回事?”
庄继华把成立物资局和蒋鼎文出任五战区的事告诉他们:“以后五战区得到的物资恐怕就不如以前了,物资局就设在重庆,四川开发公司的产品恐怕都要纳入物资局的统购范围,张厉生是谁的人我还不清楚,不过恐怕与陈诚有些瓜葛。所以要想维持你们的供给,恐怕还要花些心思,子晋那里恐怕要好些,李德邻为人还算公道,五战区后勤部是王庚,是我提拔起来的,晋康兄一时半会还不会出问题,子惠兄恐怕就难些了,你要调出五战区,以后归陈诚指挥,陈诚这人,才能有,心胸却不够宽,子惠兄,你多顺着他一点。”
众人边听边点头,邓锡侯却摇头说:“我在山西二战区待过,听说过蒋铭三,这人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曾经一次输光全师三个月的军饷。”
“啊,居然有这种事。”庄继华惊讶了,他心中顿时升起不妙的感觉,要是蒋鼎文堕落成这样子,五战区的物资会不会被倒卖光?他有种立刻想去找蒋介石商议换人冲动。
“文革,看来你在西南待得太久了。”邓锡侯摇头苦笑:“对黄埔的人不能太相信了。”
庄继华缓缓说道:“看来我们必须预作计划,防止到时候不可收拾。”
“文革,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孙震立刻凑过来,他现在是四十九集团军副司令,算是庄继华的核心部队。
“蒋鼎文虽然是我黄埔的老师,但他与日本人交手不多,日本人在五战区连续吃亏,下一次进攻凶猛势必超过以往任何一次,而蒋鼎文的作战经验大都来自国内战争,这内外战争的区别里们恐怕已经清楚,我本来就担心他的经验不足,现在看来问题恐怕更严重。”庄继华慢慢的说:“更好的办法我没有,不过我可以给晋康兄和真吾兄一人一本密码本,有什么情况我们及时联系,”说到这里他吞吞吐吐的说:“你们也可以把战区的部署电告我,或许我可以出出主意。”
邓锡侯立刻点头:“好,文革,就这样办。”
“那我怎么办呢?”杨森有点傻了,他的部队要南调九战区,那里完全是陈诚的天下。
“子惠,你那里就只有一个办法,多和陈诚联系,也要多和委员长联系。”庄继华说,九战区他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妈的,就老子倒霉,”杨森骂骂咧咧的嚷道:“要是陈矮子不一碗水端平,老子就带部队到五战区,投靠晋康兄,晋康兄到时候你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