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三章 第二次津浦路战役 第一节 谍影(二)

进来的正是立高支助,由于在两次长城抗战中的卓越表现,他受到冈村宁次和板垣征四郎的赏识,被调回国进入陆军大学高级参谋班深造,这个班是为将来能晋级将官的青年军官准备的,从陆大高级参谋班毕业后,他被冈村宁次点名留在本土总参谋部第二部(情报部)工作,一年以后冈村奉调第二师团师团长,他接任情报部苏俄科副科长,卢沟桥事变后,他却被调到关东军司令部任职作战参谋。随着华北局面崩坏,日本大本营对华北方面军极为不满,杉山元就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就开始调整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人员,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调到北平,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

立高支助到北平后就在报上发出暗号,可半个月过去了,始终没人来与他联系,这让他心中焦急无比,但他又无法采取行动,他知道他现在位置的重要性,华北方面军所有作战行动都要经过他的手,只要接上线,日军行动对中国方面就是透明的,但现在他接不上线。

会议最后两天,第五混成旅旅团长中岛康健,就是他在军官俱乐部卫生间遇上家伙提出了一个作战计划,这个计划与杉山元的计划背道而驰,但中岛康健却敏锐的感到这个计划的恐怖,如果按照计划执行,不说一五两战区,敌后抗日力量必遭重大损失,华北日军后方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安定之中,日军可以全力以赴对付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

让立高支助有些宽慰的是,杉山元显然对这个计划不感兴趣,但西尾寿造却很感兴趣,在因战败进行的人事调整中,西尾寿造受到的影响较小,按理说他作为津浦路作战的总指挥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可寺内寿一把司令部搬到德县,直接插手前线指挥,等于变相剥夺了他的指挥权,战后追究责任也就追究不到他身上,所以他依然担任第二军司令官,统一指挥山东部队,而且有消息说,他有可能出任陆军最重要的三大核心首脑之一的教育总监。

西尾寿造建议杉山元组织一场根据中岛康健计划设计的战术推演,杉山元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认为结束中国事变的关键是消灭支那中央军中的少壮派,特别是集中在徐州附近的支那中央军精锐部队,至于华北的共产党部队只是一群老鼠,在皇军打盹时能占些便宜,一旦皇军腾出手来,可以很轻松的消灭他们。

“看看今天的华北地图,”西尾寿造有些生气了,他没想到这位老同学如此冥顽不灵:“共产党军队占据的地盘有多大,主要交通干线都在他们威胁之中,他们可以随时切断平绥线,正太线,津浦线,每次在正面战场关键时刻,我们的后勤线总是受到他们的攻击,给我们造成极大损失,如果不打击他们,对支那政府军的进攻很可能半途而废。”

“西尾君,你太多虑,是不是徐州之战吓破了你的胆量,”杉山元冷笑着嘲讽道:“国内的部队一到,我立刻拨给第一军一个师团,香月君就任打退支那军的进攻,稳定山西的局面,同样,对冀中的支那游击队,我只需要在南下的路上顺便就把他们消灭了。”

西尾寿造冷笑一声,指着地图说:“顺便就消灭了?司令官,冀中共产党部队一级公路占领四十个县,你能顺手消灭?寺内大将曾经组织过扫荡,因为兵力不足,只收复六个县,津浦路战事开始后,共产党卷土重来,一下扩张到四十个县,从平津到沧州石家庄,从津浦路到平汉路,全在他们控制之下,这是共产党在华北扎下的一把钢刀,时刻顶在皇军的胸腹,有这把刀在,皇军决不能全力南下。”

杉山元看着地图,心中渐渐涌起一股恐惧,的确,共产党占据这块区域后,无论向那里出击,都是打在南下部队的输血管上,为了防止他们,华北方面军必须调集大量部队驻守在交通线附近,这势必削弱南线进攻的兵力。

“好吧,我同意作一次战术推演。”杉山元最终让步,二十个师团从日本调来,三十多万人和他们装备的运输,以日本海运力量也需要两个月。

实际杉山元和西尾寿造这层级别的将领,已经清楚中国事变势必长期拖下去,这是日本曾经想极力避免的,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们也只有打下去,杉山元很希望能在自己手上结束这场战争。

经过一周的准备,战术推演在北平司令部中举行,立高支助作为作战科副科长充当主要助手,作战科科长江藤负责指挥进剿的日军,中岛康健负责指挥假想敌八路军。

虽然缺少冀中八路军的详细情报,但根据以往在战场获得的情报,参谋部可以估计个八九不离十,根据设定,冀中八路军大约三万主力部队,另外大约五万县大队区小队这样的游击队,装备最好的重武器是战防炮和迫击炮,也可能有九二步兵炮,不过数量不多。

战役一开始,江藤指挥四个师团配属两个战车联队从石家庄,保定、沧州,平津出发,如雷霆万钧之势杀入冀中平原,中岛康健指挥部队节节抵抗,最终向西突围,进入太行山区,战役时间历时两周。

随后江藤移师冀南,从邢台和德州夹击冀南,经过三周战斗,冀南八路军被击溃,残部退到西进进入太行山。解决这两部八路军后,江藤再次调动三个师团北上从保定和石家庄向晋察冀根据地的中心区阜平发起进剿。

随着推演的进行,作战室内的气氛越来越轻松,从图上看,皇军的进攻,八路军根本没办法抵抗,冀中根据地的八路军江北消灭大部,冀南的八路主力也将被消灭,只有在进共阜平时,因为山区,未能捕捉到八路军主力。

中岛康健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他感到有些不对劲,这实在太轻松了,如果这样轻松,冀中八路军早就被消灭几次了,冀南八路军也根本站不住脚。不对,肯定那里不对。中岛康健边推演边思索,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

“阁下,”中岛看见一个中佐向杉山元和西尾寿造进言:“卑职认为这样的推演有个重大缺陷,我们与八路军交手不多,不熟悉他们的战法,对于他们的作战有些一厢情愿。”

中岛闻言不由眼前一亮,他明白那里不对了,战法,对就是战法,这个中佐说得太对了,中岛不由对这个中佐大有好感。

“立高中佐,那点战法不对?战争还有其他打法吗?”杉山元的神态有些不屑。

“我从未与中共的部队交手,参谋部又缺少他们的资料,可是,”立高支助指着刚刚的推演进程图说:“我军四路进攻,敌人四路抵抗,而且还是正面抵抗,这与军事常识不符,完全是以弱击强,他们的将领就这样蠢?”

“那么你认为他们会怎么打?我四路大军分进合击,如果他们不抵抗,我们就占领整个冀中。”江藤很不服气的反驳道。

“中岛少将,立高中佐认为你的打法很愚蠢,你怎么看?”杉山元忽然把中岛康健拉进争论中。

中岛康健沉默一下,抬起头坦然承认:“是,卑职采取了个愚蠢的战法。”随后他不理众人惊讶的眼神继续说:“从军事上说,与强敌相遇,当避免决战,这是一个军事将领的基本常识,卑职的作战违反了这个常识,是愚蠢的,立高中佐的指责非常正确。”

立高支助眼神十分复杂,他首次感到巨大威胁,这个中岛将是先生最危险的对手,虽然他现在还仅仅是个少将旅团长,必须尽快把他除掉,尽快取得与先生联系的想法更强烈了。

“那么八路军会怎么打?诸君有何高见?”西尾寿造不等杉山元开口便向四周的参谋们询问道。

沉默一会,有个沉稳的声音从参谋群中传出:“不战。”

西尾寿造循声望去,一个年轻的中尉站在低级参谋群中,昂首望着他,西尾寿造从略微点头以示鼓励。

“我研究过去年对冀中和太行山的进剿,”参谋接着说:“这两次进剿规模不大,持续时间也不长,参谋部的记录很少,但依然可以看出一些东西。八路很少与皇军正面交手,除非是重要目标,他们总是避开我军正面,把主力集中在我军侧翼,攻击后勤供应线,否则宁可让我军占领目标,只要保住军队即可。”

“狡猾的作战。”西尾寿造冷哼一声,心中却大感烦躁,如果这样的话,冀中作战将非常困难,或者持续很长时间,这对津浦路作战是个很坏的结果。

“津浦路作战是下次作战的重点,这是大本营的既定策略,总参谋部正在制定作战计划,华北地区的任何作战都必须是在保证津浦路作战的前提之下进行。”杉山元冷静的扫视西尾寿造一眼。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三章 第二次津浦路战役 第一节 谍影(三)

杉山元话里的警告意味非常浓厚,西尾寿造一时也不知该如何作答,参谋长冈部直三郎心中摇头,他现在的位置比较尴尬,他很清楚寺内寿一走后,下一个离开的必定是他,而且时间就在这十天半月,因此对这场推演表现并不热心,他现在最关心的是他要去那里,按照陆军惯例,打了败仗的将军不会有好去处的,他现在唯一希望的不是被要求退出现役。

见现场有些尴尬,冈部直三郎平静的打破僵局:“其实我军势如破竹没有什么疑问,无论军力对比,武器装备,还是士兵素质,我军都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势如破竹不可厚非,占领冀中是肯定的,只是歼敌数量不会这么多。”

“冈部君说得没错,”西尾寿造点点头:“看来仅仅只分四路是不够的,八路军不是徐州支那军精锐,我军与八路的战力对比应该是一比十,一个大队至少相当于一万八路,四个师团,再加上皇协军,十五万人,以大队为单位,分十路,布不下天罗地网,合击冀中八路。然后移师冀南。”

“哟西,”杉山元点点头严肃的说:“就这样吧,此次作战必须严格保密,对外宣传依旧是为南下打通津浦路作准备,各种物资,在北平天津,沧州德县和石家庄集结。”

“哈伊。”众军官齐声答道,杉山元随即宣布推演结束,众人转身要走,西尾寿造把那个年轻的中尉叫住。

“卑职,华北司令部情报科参谋清成小山。”清成肃立答道:“原在南满株式会社调查科任职,上月调到北平。”

“不错,年轻人目光独到,前程远大,好好干吧。”西尾寿造面带笑容拍拍他的肩头,然后就离开了。

作为一个中尉能参加这样的会议说明他的上司情报科长西村尚野非常赏识他。西尾寿造离开后,西村也过来向他表示祝贺,立高支助也过来向他表示祝贺,三人一聊,立高支助这才明白西村也是南满株式会社过来的,难怪清成会得到他的赏识。

南满株式会社是在日俄战争后成立,是日本仿照东印度公司成立的一个组织,名义上是公司,实际上却掌握着南满的全部权力,不折不扣的南满太上皇,株式会社的组织结构与政府一般无二,与军方更是紧密合作,株式会社调查科就是个特工组织。

立高回到他的办公室沉思片刻后,决定冒次险,他离开司令部,到秘密租下的房间换上便衣,随后就到电报局向上海申报发了封电报,要求刊载一份寻人广告,这是事先规定的联系方式,这个广告他在北平的报纸上也等过,可没人来与他联系,他只好在中国流传量最大的报纸上发出要求联系的信号。这个动作的危险性非常大,无论那个环节出现疑点,别人都会根据这份电报追查,他就很可能被怀疑,但现在他已经顾不得了。

为了消除痕迹,立高化妆之后才到电报局发出电报,同时汇出五十块大洋,随后把租来的房子退掉,看着房东那张实诚的脸,立高支助心中一软,杀机顿时消去。

徐州城内,发布大厅现在已经名存实亡了,各部队都在召开祝捷会,为立功将士授勋,记者们分成数路到各个会场,留在徐州城内的寥寥无几。

韦伯从楼上悠悠然下来,他刚完成一篇呼吁美国政府立刻停止对日输出战略物质的文章,此刻下楼喝杯咖啡提提神,然后要去战区长官部找梅悠兰,准备一同采访新任战区司令官庄继华,这个司令官保持了他在重庆的做派,除了梅悠兰外,不接受其他任何记者的采访。

到了旅馆的咖啡厅门前,他却意外的发现叶絮菲正与一个军官在低声聊天,出于新闻同行的忌讳,他没有立刻上前,准备找个空座,可叶絮菲却已经看到他了,招手请他过去。

韦伯见状不好再退走,便走到他们的面前,跟他们打招呼。

“Miss叶,您现在越来越漂亮了,看来胜利也有美容作用。”韦伯随口开了个玩笑,然后坐在她对面,招手叫来侍者,要了杯咖啡。

“那是当然,韦伯先生不是同样显得年轻了吗。”叶絮菲光洁的面容上露出一丝笑容,然后向韦伯介绍身边的军官:“这位先生是徐昌明少校,他是新任战区后勤部部长王庚将军的主要助手。”

“徐少校,你好。”韦伯客气的起身向徐昌明伸出手。

“韦伯先生的大名我可早就如雷贯耳了。”徐昌明笑着起身握住韦伯的手:“庄队长只接受两个记者的采访,国内的是梅小姐,国外的就是韦伯先生。”

听到徐昌明的话,韦伯心中有些得意,抽出支香烟点燃,然后才说:“叶小姐怎么没出去呢?”

“外面有新闻吗?”叶絮菲也很随意地答道:“韦伯先生,你真幸运,我只晚来几天就丢了这么大的新闻。”

韦伯哈哈一笑,叶絮菲这话是有所指,韦伯对临沂战事的报道在美国引起轰动,改变了很多美国人对中日战争的看法,不过更深层的意思却是指韦伯找到一个好搭档,拿到别人拿不到的通行证。

“外面这么热闹,怎么会没新闻,叶小姐是眼界太高了吧。”韦伯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然后满含笑意的看了徐昌明一眼:“叶小姐是不是在这里找到线索了?”

“这里没有线索,我和徐少校只是随便聊聊。”叶絮菲淡淡的说,徐昌明是她在采访王庚时认识的。

徐昌明也哈哈一笑:“韦伯先生,军人是有纪律的,你们记者找到线索,就说明我在泄密,这可是严重犯罪。”

“他们西南开发队出来的人嘴都很严,韦伯先生若不信可以试试。”叶絮菲笑着说。

韦伯不置可否的笑笑的,他从徐昌明对庄继华的称呼中就知道他出身西南开发队,徐昌明爽朗一笑:“这可是个矛盾,所以能与记者自如的打交道的人都是阅历丰富,城府极深的人,庄队长说,连他都做不到。”

“我们记者没这么可怕吧。”韦伯怪叫一声,然后很不满的说:“见到庄将军,我一定要问问他,为什么要歧视记者。”

“那好,我和你一起去问他。”叶絮菲笑着说:“最好再拉上梅悠兰小姐,据说他挺怕她的。”

叶絮菲还不认识梅悠兰,梅悠兰从临沂到泰安走了一圈,从泰安回来的第二天就接到重庆来的电报,然后与练小森急匆匆去了武汉。

“梅小姐恐怕短时间内回不来,她的祖父从美国回来了,现在武汉,她赶回武汉去了。”韦伯神态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异色,很多记者都想认识梅悠兰,向通过她打入战区司令部,可梅悠兰却比较高傲,看不顺眼的人根本不爱搭理,问题是大多数记者她都看不顺眼。韦伯明白梅悠兰,她不想与那些人接触还有其他原因,所以他也不想接这个话题。

“徐少校是那一年加入西南开发队的?”韦伯轻轻一下就把话题转到徐昌明身上了。

“民国二十一年与队长一起入川的。”徐昌明提起这个就感到幸运,他是黄埔时期毕业,北伐失败后,流落在江浙,每个月从黄埔同学会中领一份生活费,没想到一二八之后同学会把他们这些失业同学着急到一起,让他们跟随庄继华入川,从事西南开发,从此他的生活就变得充实而富有激情,他感到北伐时的那股劲头又回来了。

当年跟随庄继华入川的那些失业黄埔同学并非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丧失了奋斗目标出现的迷茫,庄继华为他们重新建立起了奋斗目标和信仰。

“这么说,你是庄司令的老部下了,”韦伯说:“你对庄将军怎么看?”

“庄队长,”徐昌明沉凝一下说:“我不好评价,或者说我没资格评价,不过他是我们黄埔的骄傲,是我们黄埔同学的第一人,超过绝大多数老师。至于能力嘛,看看现在的重庆四川云南,以及南京徐州两战,我想你们就明白了。”

“西南开发?”叶絮菲在心中默默重复两遍,随后笑道:“徐中校,现在没什么仗了,后勤部应该比较清闲了吧。”

韦伯微微一笑正要开口,徐昌明却已经答道:“那能呢,后勤部从头到尾都是忙,战时忙,战后忙;这不前线刚消停,我们的任务就下来了,除了粮食以外,其他物质都要从重庆运到这里,几千里路,就算运来也不消停,各军都要,可东西就那么多,怎么分也不可能人人满意。”

“呵呵,我可听说了后勤可是肥缺。”叶絮菲笑道,同时飞快的飞过去一个媚眼。

“我们的后勤可不是肥缺,”徐昌明摇摇头,淡淡的说:“其他部队我不知道,庄队长对贪污一向处置严厉,在重庆就枪毙过好几个,你要敢贪污就是拿脑袋往枪子上撞。”

韦伯忽然对这些有兴趣了,国民政府内官员腐败,贪污受贿严重,没想到这位重庆出来的军官居然这样廉洁,以前怎么没注意到这个情况。

三人就这样闲聊了一会,徐昌明看看时间起身告辞,叶絮菲也随即告辞,回到房间后,她正准备休息,忽然门口传来几下轻轻的敲门声,她随口问道:“谁呀?”

门外却没有声音了,她猛然回头,发现门底下塞进来一张纸条,她慢慢走过去捡起纸条,上面写了几个字。

“明沁阁”

叶絮菲神态顿时严肃起来,她拉开门朝走廊两边看看,走廊上静悄悄的空无一人。关上门低头想想,她坐到桌边,把刚才徐昌明的谈话记下来,然后细细折叠起来放在坤包的夹层里。

“还保密呢?”叶絮菲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殊不知那番话已经露出太多机密了,支那军后勤供应严重不足,最近数月都不可能发动进攻。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三章 第二次津浦路战役 第一节 谍影(四)

困扰庄继华确实是后勤,除了物质不足外,还有后勤供应的混乱,各军各自为政,贪污受贿严重,为此他特地把王庚调来担任战区后勤部部长,从西南开发队调来一批人出任后勤各级官员,一方面借此整肃后勤的贪污腐化,另一方面希望能通过王庚引进美军的后勤供给系统,在他看来美军的后勤系统是比较先进的,当然这种先进也是建立在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上,中国虽然没有这种工业能力,但至少可以借鉴。

人的问题解决了,可物质的问题却没办法,重庆生产的物质就这么多,川军还要拿走一部分,更无法满足各战区的需要。李之龙虽然下了大力气扩建工厂,可扩建的工厂至少要到明年才能形成规模产能,即便如此,也只能满足百万部队的需要,这还不包括共产党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庄继华每天都在逼洪君器,洪君器被逼急了,就找蒋介石评理,蒋介石在这方面却支持了洪君器,他亲自给庄继华发电,告诉他物质紧张,各战区都要,五战区虽然面临大战,但一战区面临的危险也很大,李宗仁的要求同样多,无法完全满足。

蒋介石出面了,庄继华也没办法了,可洪君器心里上却很过意不去,庄继华在四川拼死拼活干了五年,建了上百家工厂,现在在前面拼命,武器弹药却不能保证,这让他心上无论如何都过意不去。正当他百愁莫解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威尔斯秘密到武汉。

虽然说威尔斯只是秘密到达武汉,但蒋介石依然兴奋异常,连续数天与威尔斯会谈,双方从目前的中日战争到国际局势变化展开深入交流,不过随着谈判深入,蒋介石对国际关系的把握上欠缺显示出来,而宋美龄在这时填补了他的缺陷,她无与伦比的魅力让威尔斯深深折服,她充满信心的言语从另一个方面让他感到中国抗战到底的决心。

经过半个月的谈判,双方签订秘密协议,美国向中国政府提供一亿美元的低息贷款,这笔钱用于稳定中国金融和人道主义目的,另外美国同意中国在民国招募退役空军人员,宋美龄请来的美国空军退役上尉陈纳德具体负责,同意向中国提供十个师的武器装备,但拒绝了中国要求美国停止向日本输出钢铁和石油的提议。

这个协议让洪君器稍稍安心,电告庄继华最多一个月物资紧张情况就能缓解,虽然时间有点远,可逼近有个盼头,洪君器才重重舒口气。

这边的事情刚完,李安国就闯到他的办公室,交给他一份清单,要求优先满足。洪君器拿起清单一看,脑袋就有些大,连声抱怨:“安国兄,你要这么多东西做什么?西南开发队还不能满足你吗?怎么还把手伸到后勤部来了,你这不是给我添乱吗?”

换个人要闯洪君器的办公室早就送监狱了,可李安国就行,洪君器还只有好言相劝,他看着洪君器愁眉苦脸的样子没好气的说:“要有办法,我还能来麻烦你,大部长,就看在重庆的老交情上,帮帮忙吧。”

李安国原本在云南主持警察和宪兵,可王小山要求庄继华将他调来当助手,于是他就到了武汉当上王小山的助手,而王小山从上海回来后,庄继华交给他一个任务,为五战区秘密训练一批特工,为此他以四十九集团军战地培训团的名义在武汉招了十二名青年男女进行特训。王小山负责全面工作,李安国除了负责情报分析课外还要负责跑后勤,这个后勤主要是向各个部门要物资器材。

“可我实在没有,你也知道后勤部这点家底都是重庆过来的,我们有的你们会没有?”两人都知根知底,彼此说话也就毫无顾忌。

“你们不是刚到了一批德国货吗,给我们一点,我转身就走。”李安国转个圈,走到洪君器的办公桌前,顺手拿起一张报纸,就坐到洪君器的座位上。

洪君器看着他无可奈何骂道:“这是中将的座位,轮不到你这个中校,起来。”

李安国好像没听见,展开报纸说:“什么时候给我东西,我什么时候起来。”

洪君器看着他毫无办法,脸一沉威胁说:“你信不信我把卫兵叫来,制你个扰乱军事重地罪。”

“得了,得了,大部长,几天没见就抖起来了,”李安国满脸不屑的站起来合上报纸:“你怎么变成了守财奴了,就这么点东西还推三推四的。”

“就这么点东西,你要的是什么?二十部德国电台,二十响驳壳枪,狙击步枪,轿车四部,摩托车八辆……”洪君器有些气急败坏,老实说这些东西大部分重庆都能造出来,可数量太少,不够分配,国民政府才从德国进口了一些,这批东西也是从德国获得的最后一批物资,九月初,希特勒彻底关上了两国军事经济合作的大门:“这些东西,军统要,中统要,第三战区要,二战区也要,你倒好,一下全拿去,让我怎么办?”

李安国和洪君器胡搅蛮缠最终拿到大部分物资,不过轿车和摩托车各只拿到一辆,电台只拿到十部,临走时李安国顺手把洪君器桌上的报纸也拿走了,洪君器气得大骂,李安国无聊的说:“一张报纸都这样吝啬,真是个守财奴。”

话虽如此,报纸最终还是被他拿走了,李安国没说实话,王小山每天都派卫士到街上买报纸,特别是上海的报纸,上海的各种报纸都买,可上海的报纸到这里十分困难,经常十天半月都没有,王小山此举虽然没说什么,可李安国以多年的经验感到其中必有缘故,他也不问,只是暗地里帮他找上海的报纸,今天这张报纸就被他顺手牵走。

李安国回到基地把事情向王小山汇报,这个基地完全仿照广州特工学校,学员秘密招募,进校后不准出门,平时也带着面罩上课。

战争爆发后,军统中统遭到极大破坏,嘉兴,杭州等地的特工站被日军破获,被捕特工叛变的比比皆是,每个叛变的特工又牵连出另外的潜伏人员被捕,王小山从这些案例中更深刻理解当初庄继华为什么那么强调保密。

“我只能拿到这些了,洪君器也已经尽力了……”李安国说着却听到王小山的回答,抬头看看,却见王小山目不转睛的看着报纸,完全没有听见他说什么。

李安国没再说什么,他也不问,只是安静的等待,果然过了一会就听见王小山沉稳中夹着丝喜悦的声音,这丝喜悦要不是他们这样的老朋友,很难听出来。

“我要出门一趟,学校的事情,你先负责,”说到这里,停顿下又补充说:“通知321和416两位学员到我这里来。”

“明白。”李安国起身答道。

李安国走后,王小山轻轻敲下桌子,然后到电报室给庄继华发封绝密电报:“旧友出现,请求指示。”

没有多久,电报回来了,王小山拿到办公室内译出来,这个通信密码只有他有,庄继华告诉他立刻与旧友取得联系,这是当前首要任务。刚译完,庄继华的第二第三分电报又来了,这两封电报中庄继华明确告诉要为旧友建立独立的支持体系,不能与其他系统有丝毫联系,除了转发旧友的消息外,不能有其他任何活动。

庄继华的决定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把312和416号学员叫进来,两位学员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王小山默默的看着他们,这一男一女是他亲自招募的学员,一个是天津人,一个是北平人,两个都是大学生。

312和416沉默的看着他,在接受的训练中有关于谈话的训练,但这训练不能拿到这里来。王小山沉默会终于开口了。

“你们现在有一次选择机会,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如果你们接受了,你们就要牺牲一切,但你们的牺牲不会见诸任何记录,从现在起你们将隐姓埋名,不参加任何抗日活动,我希望你们平平淡淡,那意味着我们的情报人员是安全的。在活动期间,遇上任何屈辱,误解,都必须默默承受。一旦暴露,你们就必须牺牲自己,决不能活着落入日本人手中。你们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吗?”

沉默一会,两人默默的注视着前面,312号学员首先答道:“我愿意。”

“我愿意。”416号随即回答道。

“好,从现在起,你们就是夫妻了,”王小山很随便的就把他们的终身大事决定了,可两人都不动声色,唯一能看见的眼睛眨也不眨。王小山又补充说:“你们要在一起生活很多年,所以你们不是假夫妻,要做真夫妻,尽量晚点要孩子,明白吗?”

“明白。”312有些犹豫,她原以为只是假夫妻,这在课程上讲过,没想到却是真夫妻。

“你们执行任务的时间很长,假夫妻很难潜伏这么长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