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投机者-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七节 后撤国防线(六)
“孙军长的顾虑很对,我们全军十万人到南京恐怕花二十天左右,等我们到南京时,我估计日军恐怕也快到了,要么友军都打残了。我们恐怕是最完整的军队了。”庄继华开始慢慢引导众人:“从百里将军传回来的情况汇总来看,日军的胃口很大,他们想的是合围南京。”
说着他站起来走到地图前:“你们看,南线日军,若攻破嘉兴,然后沿南浔、广德、宣城、芜湖,截断南京我军退路,逼我军北渡长江。进而利用优势海空军,大量杀伤我军有生力量。”
穿越就是爽,本着南京大屠杀的认识,这种大屠杀只能是在被包围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按照这个结果逆推,庄继华得出了日军大致行动方略。
“所以我以为,我军应该兵分两路,一路走陆路直接插向广德,另一路到南京;到广德的由一零二军孙军长统帅,王铭章师和饶国华师,郭勋祺师随一零一军到南京。孙军长,你们必须守住广德,尽量拖住南线日军,拖得越久越好。”
“我们到南京是不是去锡澄线?”郭勋祺显得很冷静,他的判断是淞沪前线恐怕很难守住吴福线。
庄继华的目光越发冷静了:“到南京再说吧,不过有一点,南京很可能会成为战场。”
“此外,电令杜聿明和卢汉,命令他们加快速度,必要时可以放弃重炮部队,两个月了,卢汉才刚走出贵州,杜聿明还在贵州山,搞什么搞?告诉他们加快速度。”
贵州的交通太差了,很多地方根本不通车,只能靠马牵引,别说150mm榴弹炮,就连105mm榴弹炮都无法通行,杜聿明还好点,前面有卢汉。卢汉简直就是走一路修一路的路,架一路的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两个月时间才走出贵州,目前还在湘西的大山里挣扎。
“卢汉是不是可以不去南京,而直接去广德,这样我们在南线就有了一支生力军。”孙震忽然说道。
庄继华看着地图,从湘西到株洲,然后进入江西,直接走南线去江苏,这比从湖南到武汉再去南京稍微要快一点。
“好主意,真吾兄,拟定一个行军路线,然后电告卢汉。”庄继华当即作出决定。
“我看还是派专人去吧,我们应该把所有问题都交代清楚。”傅常的提醒很有道理,对战局发展的分析只能通过当面讲清楚。
“好,这就交给你了。”庄继华再次发挥甩手掌柜作风,把事情扔给傅常,傅常也满不在乎的就接受了,他们都了解庄继华的这种作风,事情交代下来,自己去做,他只要结果。
四十九集团军开始高速运转起来,第一批出发的部队当晚登船,孙震率领饶国华师乘船去芜湖,在芜湖下船后,向宣城广德进发;而安恩溥率部直接朝南京下关码头而去。
日军继续猛攻,来自来自南九州熊本的矿工首先突破闵行,张发奎的抵抗仅仅持续两天,第八集团军的三个师即消耗过半,被迫向上海方向撤退,谷寿夫得意洋洋的指挥第六师团向上海突进。
阮肇昌在枫泾的抵抗也仅仅持续一天,当天晚上十八师团攻入枫泾,阮肇昌率残缺不全的五十七师连夜退向嘉善,第二天放弃嘉善继续向撤退,中途接到俞济时命令,嘉兴受到一一四师团攻击,命其五十七师撤向平望,与在平望的江苏保安三旅共同坚守平望。
阮肇昌看着身边只剩下的两千多人,苦笑下向平望开去。南边嘉兴传来隆隆炮声,刘建绪指挥的第十集团和七十四师正与一一四师团激战。
在关键的松江战场,廖磊指挥的二十一集团与国崎支队交战中略占上风,国崎支队只有三千多人,尽管有装备优势可架不住二十一集团军人多,廖磊以韦云淞的四十八军两个师守城,以区寿年的一七六师和杨俊昌的一七一师在两翼发起反攻,逼得国崎支队转取守势,连向第六师团求援。突破闵行的谷寿夫抽调一个旅团从侧翼向松江发起进攻。
闵行被突破,陈诚急切之间,命令开始逐步从市区撤出,同时再度向蒋介石要求撤退,提醒他再不撤退,淞沪局势将不可收拾;十一月十二日,蒋介石终于同意从上海撤退。
陈诚匆忙下令撤退,命令以二十军断后,其余各军向吴福线撤退。日军很快感知中国军队的举动,进攻更加猛烈了。
撤退在日军的攻击中很快变成溃退,八十七师留下一个营两百多人在市区阻击追兵,其余各部撒腿就向后方跑,其余各部甚至连一个营都没留下,全部撒丫子向吴福线跑。
溃退,全军溃退,笨重的武器装备被丢了,伤员被丢弃了;逃跑途中,浏河失守的消息进一步加剧了混乱,日军先遣队化妆成中国军队,随着溃兵攻进,更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溃兵继续向西溃退,京沪公路上,一遍混乱,跑空了油箱的卡车轿车塞满公路,溃兵们的脸上挂满惊慌。
“滚开!”一辆卡车拖着大炮,卡车上装了半车炮弹,十几个炮兵在车上,挥拳将要爬上来的溃兵打下去。
“把车推开!快!下来!快下来!,把道路清理出来!”几十匹快马从后面飞驰而来,马上的少将挥动马鞭将正在爬车的溃兵抽下来。
“是,师长!这车……”车上的少尉有些为难的看着下面的溃兵。
杨汉域抽出手枪朝天上啪啪放了两枪,场上所有人都静下来,杨汉域在马上站直身体大声说:“弟兄们,我部!奉命抢占太仓!阻击日军,请弟兄们帮帮忙,把路上的东西清理一下!”
“骗人!”
“他们想先跑!骗人的!”
杨汉域从兜里逃出一张纸:“弟兄们!这是第三战区长官部的命令!”
阻路的溃兵们安静下来,杨汉域着急地吼道:“弟兄们没时间了,你们现在可以走了,我们二十军的弟兄还在罗店阻击日军呢!我杨汉域总不能丢下自己的弟兄跑吧!弟兄们,清理道路!”
杨汉域说完之后率先下马向路上的那些卡车轿车奔去,后面的警卫排士兵也随即下马开始清理道路,溃兵中不知谁先动,随后大群溃兵开始帮助清理道路。
“敌机!敌机!”
一声惨叫,把众人的目光引到天上。
杨汉域抬头一看,天上飞来几个黑点,他脑袋顿时嗡嗡直响,炮兵要保不住了,这个念头立时出现在他脑海中。
日机开始俯冲了,这时道路上飞起几长串火光,师属防空营开火了,十二挺高射机枪恰好赶过来,甚至来不及从车上卸下来就开始射击。
拥挤在路上的士兵立刻四散开来,道路变得空旷了,杨汉域冲司机大吼道:“开车!快!”
司机挑上卡车发动汽车就开跑,根本不管还在车下的炮兵,杨汉域也骑上马带着警卫排追去;日机将下面有防空,认为下面是中国军队的重要部门,变得更加疯狂,招呼来更多的飞机,防空营拉开架势与日机战成一团。
二十几架日机围着公路打,防空营很快出现伤亡,撤退的军队绕过这条路,继续向西溃逃,等到中国空军赶来时,133师的防空营已经损失殆尽,全营无一幸存,十二门七五榴弹炮损失了八门。
炮弹引起的连锁爆炸破坏了道路,133师的后续部队前进更加混乱,到晚上杨汉域才赶到太仓,随身的部队只有一个团。
杨汉域急匆匆的赶到城防司令部,太仓是重要交通要道,城里本来驻有一个师,可战事紧张时,这个师也调上了前线,目前只有一个保安团。
保安团团长正急得团团转,现在各种消息满天飞,一会说日本人已经占领昆山,一会说上海的部队已经被全歼。保安团长早想跑,可上方有严令,133师前来接防,必须等到133师前来,否则严惩不贷。
现在杨汉域来了,保安团长赶紧迎上来,杨汉域边走边问:“现在城里有多少部队?城防如何布置的?你的部队在那?”
“报……告。”保安团长结结巴巴的说,他的保安团本来就是保安队中的垃圾,完全是凑数的,战事激烈,士兵损耗巨大,团中稍微精干点的士兵都被抽调走了,现在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了。
“城防……,城防……”团长结结巴巴的说,城防,根本没有城防,他什么事都没做,只想早点交割防务,然后走人。
杨汉域看他的样子,知道他什么也没做,也不管他了,几步走进司令部,这个司令部比起罗店的集团军司令部强多了,五间大瓦房一溜的排得整整齐齐,只是房间里空荡荡的,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墙上的地图也摘下来了,院子里堆积着大小箱子。
“你现在还不能走。”杨汉域扭头对他说。
团长的脸立刻黑下来:“长官,我这个团只有四百多人,而且大多数是老弱病残,装备更别说了,连机枪都没两挺,平时看看地方还行,这要打仗……”
“打仗用不着你们,”杨汉域立刻止住他,他心里有些烦躁:“指个路总可以吧!”
杨汉域的声音陡然变大把团长吓了一跳,杨汉域目露凶光:“老子从四川来,对你门这里根本不熟,这黑灯瞎火的,你让我怎么布防?你要再敢动摇军心,老子毙了你!”
团长打个寒战,再也不敢提走的事了。溃兵穿过太仓,连夜向西撤退,太仓城内的老百姓早就跑光了,城内几处起火,一些溃兵抢劫了商铺,继而开始放火,城中顿时变得更加混乱。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七节 后撤国防线(七)
到半夜,高得周率第一旅的两个团赶到太仓,杨汉域立刻下令全城戒严,派出巡逻队在全城巡逻维持治安,同时开始在城内布防。黎明前第二旅和第三旅先后赶到,杨汉域这才开始在城外布防,他在城内放上一个旅,另外两个旅放在城外。
黎明时又有大批溃兵退下来,其中包括不少高级将领,有几个甚至是孤身一人,像八十七师师长冯圣法,由于师指挥部遭到日军便衣队袭击,他仅仅带着几个卫士逃出;而十九集团军司令薛岳也只带了半个指挥部。
混乱,一遍混乱,大部分部队的建制已经完全失去,所有人都只顾埋头向西跑,这种状况让133师的军心动摇,士兵们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还要守在这里?
面对这种情况,杨汉域发布告示明确声称留在这里是为了给全军断后,阻击日军,同时也是接应正在前方苦战的二十军弟兄。
杨汉域除了发布布告还使出阴招,让各部在溃兵中招收人员,有多少招多少。高得周等人立刻动手,在各个交通要道设立招兵站,或强留,或诱劝,或自动,两天之内招收了三千多人,算是把部队前期损失的人员补充齐了。
杨汉域在太仓布置防务,杨森却已经陷入苦战,他把135师留在罗店阻击,自己率领集团军直属部队和134师赶到嘉定阻击。
后卫战斗异常残酷,日军的攻势排山倒海,在庙行的八十八师和税警总团且战且退,在罗店与135师合兵一处,但依然挡不住日军的进攻,八十八师打得只剩下三千人了,税警总团也只剩下四千多人。
不过正是由于杨森二十军和八十八师等断后部队的苦战和牺牲,大部分溃兵才能成功撤出淞沪。
十一月十三日,日军第十三师团和十一师团向嘉定发起进攻;同日日军第九师团和第三师团突破罗店135师和八十八税警总团的防御,王敬久指挥135师和八十八师税警总团向徐行撤退,以掩护嘉定侧后。
十五日夜,杨森放弃嘉定,通过京沪公路迅速向太仓撤退,至此上海全部失陷,少数来不及撤退的士兵逃进租界向英法军队缴械。
历史在这里有了一点转变,由于八十八师调到大场作战,以及陈诚事先开始的逐步撤退,谢晋元八百孤军没有如历史出现,谢晋元随八十八师一起后撤,经太仓撤到吴福线。
上海战局急转直下让蒋介石追悔莫及,布鲁塞尔会议依然没有得出什么有用的决议,指示泛泛的要求中日停战,维护九国公约,甚至连最基本的谴责日本侵略的声明都没有,这一切让蒋介石失望之极。九国公约的失望,让蒋介石把希望转到陶德曼的调停上了。
十一月十五日,攻克闵行的第六师团向青松进攻,二十一集团军侧翼受到威胁,廖磊指挥部队向青浦方向撤退,依托青山天马山青山展开防御,国崎支队和第六师团一部攻克松江。
十七日沿京沪公路进攻的日军第十三师团、十一师团、一零一师团向太仓发起强攻,杨森指挥杨汉域133师和134师迎战。
“格老子的,追得老子好紧。”杨森在城内最高的松塔寺观察敌情,他在嘉定与十三师团打了一仗,然后就被追得死死的,跑进太仓没几个小时,小鬼子就追到了,不过杨汉域打了个反击,击溃日军先头中队,迫使日军放慢脚步,为杨森率领的134师和直属部队顺利展开赢得了时间。
“司令,我们要在这里打几天?昆山能守住吗?”杨汉域有些忧虑的问,能撤出来的部队已经全部撤出来了,剩下的走铁路沿安亭昆山向吴福线撤退了,昆山防御是从市区撤下来的第九集团军朱绍良部担任。
一提第九集团军,在场的所有人都心里发麻,第九集团军的主力,八十七八十八三十六师已经全数调走,剩下的只有夏楚中九十八师李玉堂第三师十八师和保安总队。
“二十一集团军正在退向昆山。”参谋长刘墉的补充没给在场的人带来任何安慰,那意味着日军第六师团和国崎支队也扑向了昆山。
二十一集团军在青浦的防线只支持了一天就垮了,集团军各部连续作战伤亡部队减员严重根本无法形成绵延的防线,被日军寻到薄弱处一举突破,廖磊很快丢了天青防线向,在青浦也未能站住脚,直接向昆山溃退。
杨森拿着望远镜的手明显顿了下,他缓缓放下望远镜扭头问:“你们说怎么办?直接走肯定不可能,要走也要把狗日的打一顿再走。”
这话没错,如果就这样放任日军追击,部队很可能会在日军追击下变成溃逃,最终不可收拾,不如打狠一点,然后再走。
“我看这样,先把工兵营派出去休整道路,特别是桥梁,绝对不能让他们炸桥。”参谋长很紧张,部队的重装备多,从这里到吴福线有好几座桥,前面过去的部队不可能没接到炸桥的命令。
杨森也紧张起来了,立刻下令工兵营和集团军直属警卫团抽调一个营前去探路,特别嘱咐带上电台,随时报告情况。
日军的攻势猛烈,杨汉域利用在罗店得出的经验,充分利用了先到的三天,在太仓周围各个阵地挖出了纵深三公里的战壕。
“轰!”“轰!”前沿阵地一遍火海,比起罗店来,没有舰炮支持,太仓日军的炮火要小多了。
“找到日军炮兵阵地了吗?”在罗店作战时,日军是舰炮火力支援,杨森干脆就放弃了寻找日军炮兵阵地的企图,在嘉定他没时间,但现在,他想试试。
炮兵观察员都是炮兵学校毕业的青年学生,对日军装备的各种火炮型号、射程无不了如指掌,经过多次演练,已经是成熟的炮兵观测员了。
刘墉一愣,这个时候还关心这个,立刻打电话询问,放下电话就兴奋的向杨森报告:“找到了,X他妈的,找到了。”
“好,给他龟儿子一个教训!”杨森大手一挥,披着的军大衣一下就从肩上上滑下来。
十六门150mm榴弹炮和十二门军属105mm榴弹炮同时开火,日军完全没有料到会遭到中国军队的炮火反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炮火顿时减弱;六次齐射后,炮火转到日军在前沿集中的步兵,这一轮炮火急袭将日军的气焰压下了少许。
“哈哈,看来那些娃娃没白学呀!”杨森高兴得手舞足蹈,前沿落下的炮弹明显少了狠多:“格老子的,不教训下你狗日的,不晓得马王爷长了几只眼!”
日军的进攻被打乱了,被这段时间的顺利烧昏了头的日军官兵在没有炮火掩护的情况下继续发起进攻,遭到团属炮火急袭,随后在二十军的阵地前撞得粉碎。
“飞机!日机!”卫士高声叫道。
杨森等人抬头看看天上,东面的天空上出现十几架飞机,“散开,散开!”杨森说完立刻闪进一个掩蔽壕,然后在隐蔽壕里仰头看着天空。
“妈的,我们的飞机呢?”卫士在旁边嘀咕:“我们不是中央军就不给我们掩护了。”
“少说这些空话。”杨森有点不耐烦的呵斥道:“嘉定、罗店,人家都来了的;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我们那点飞机这两个月恐怕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杨森的判断不是很准确,飞机虽然不多了,不过P40还有二十来架,BF109还有九架。三个月的作战,中国空军消灭了大约近四百架日机,这已经接近中国空军飞机总数的一倍了。但空军自身的损耗也差不多了。
不过现在空军却陷入混乱之中。陆军撤退,空军也同样撤退,在浙江和江苏的雷达站被全部炸毁,杭州、苏州机场也全部炸毁,特别是雷达站,周至柔严令,雷达站绝不能落入日军手中,必须彻底破坏,否则雷达站警卫部队军官一律枪决。这道严令下,日军还隔着老远,雷达站的警戒军官就炸毁了雷达站,以至一些暂时还不用炸的雷达站也提前销毁了,导致空中监视下降。
除了下层的混乱,空军上层也在混乱中,国民政府准备正式宣布迁都重庆,空军指挥部也在迁移之列,周至柔很清楚,如果等吴福线守不住了再走,恐怕很多设备都拉不走,于是向蒋介石请示,要求空军指挥部开始提前迁往武汉;周至柔在这件事上走了夫人路线,通过宋美龄取得了蒋介石的同意,于是从十一月十六日开始空军指挥部开始着手撤退,从这天起,中国空军在战场上出现的频率大幅下降。
“轰”,“轰”日机开始俯冲轰炸,显然日机没有找到二十军的炮兵阵地,把这个树木茂密的制高点当作隐蔽有炮兵的地区了,把炸弹集中投掷到这里。
爆炸声震天动地,泥土扬起又下落,一颗炸弹在近处爆炸,卫士扑到杨森身上,背上落下一背泥土。
“妈的,防空团怎么不开火呢?看着司令挨炸!”
二十多分钟的轰炸过去后,卫士边站起来边拍身上的尘土,还在边嘀咕,杨森忍不住笑骂道:“你个龟儿子晓得啥子,防空团是掩护重炮旅的,他们没开火就说明日机根本发现我们的炮兵阵地,这是好事。”
杨森的这几个卫士跟着他的时间也有十来年了,都是他的亲信中的亲信,对他忠心耿耿,杨森对他们也十分宽容,因此敢放肆指责下属军官。
日军的第二波攻势被推迟了很久,午后才发动第二波攻击,这次是陆空协同作战,天上飞机地下步兵,炮火把阵地犁了一遍。
随后在二十多辆坦克引导下向太仓正面猛扑过来,距离阵地两千米左右时,二十军炮兵开始射击,日机随即向炮兵阵地俯冲过来,防空团随即实施对空射击,日机没有料到地面上还有防空火力,措手不及被被击落两架,剩下的日机慌忙拉高。
坦克进入五百米时,前沿的反坦克手开始射击,一辆一辆的坦克被击毁,没有了坦克掩护的日军士兵依然向阵地猛扑过来,激战在阵地各处展开。
四五辆坦克冲进阵地,中国士兵任由其通过,然后对坦克后面的日军展开阻击,前沿连队已经只剩下不过四十多人了,全员无一退却,将日军死死拦在阵地之外。
二线阵地部队击毁了日军坦克后,开始向前沿增援,正面危急,师炮兵在日军后方织下一道火网,截断了日军的后续兵力。
“妈的,老子就不信,打不垮你!”杨森在指挥部里恶狠狠的骂道,二线增援了一个整连,日军的表现虽然依然顽强,可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告诉杨汉域,晚上派点人出去,犒劳犒劳……”杨森的话还没说完,联络参谋举着电报纸快步冲进指挥部。
“昆山失守!”
杨森惊得望远镜差点落地,昆山失守!怎么这么快!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七节 后撤国防线(八)
昆山确实失守了,溃退的二十一集团军不但没有起到帮助第九集团军的作用,相反他们的惊慌迅速蔓延到九集团之中,本来就惶惶不安的士兵变得更加恐惧,仅仅一个大队的日军先头部队刚攻占外围阵地,守军就崩溃了,三五成群的离开阵地向后方逃去,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克了昆山。
第三战区的通报还算及时,杨森心中那个气恼,好容易到了日军舰炮不及的地方,而且还构筑了预设阵地的地区,刚占据点上风,居然又要撤了。
“这个情况谁也不许外传,”杨森阴沉着脸说,稍待一会又说:“命令杨汉域,今晚派一个团发起反攻。炮兵旅和辎重团收拾东西准备走人。”
“司令,”参谋长刘墉立刻建议:“炮兵团可以在提供炮火掩护之后再走,日军发现没有炮火掩护,容易暴露我们的意图。”
“好,重炮女辎重团防空团先走,然后是集团军直属部队,让杨汉域断后。”这一句话是杨森咬着牙从嘴里蹦出来的,杨汉域虽然是他的嫡系,但现在只有他的部队最完整,人员最多。
天黑之后,中国军队发动反击,日军对此已有警惕,在淞沪战场上,夜战是装备低劣的中国军队的常用武器,他们的进攻通常是在夜间发起,在朦胧夜色中以集团冲锋的方式向日军进行突击。
川军的训练是针对日本人的,夜战是他们的经常性训练科目,比中央军还厉害,三五成群的突击小组从几个方向向日军阵地发动突击,火箭筒在这个时候又成了摧毁日军火力点的利器,突击小组以P18冲锋枪开路,一路喷射火焰,杀入日军阵地,一时间日军阵地内人仰马翻,乱成一遍。
反击进行时,太仓的另一面却是静悄悄的,车队拉着重炮向西面开去,前沿得手的同时杨森也率领集团军指挥部和二十军指挥部向西退去。
中国军队凶狠的反击造成日军的错觉,日军没有在当晚立刻发动反攻,而是决定等到天明再展开进攻,这也是他们对待中国军队夜战的一贯做法,可到了天明之后,太仓已经空无一人,昨夜还奋力作战的二十军已经人去城空。
受到蒙蔽的日军恼羞成怒,催兵追赶,可靠近沙溪镇时,就听见前面一声巨响,日军追到七浦河边,七浦河上的大桥已经断为两截,对岸的中国士兵正收拾东西一溜烟跑了。
依靠七浦河,二十军算暂时摆脱追兵,在北线不远陆渡阻击的王敬久也在当晚率部经岳王镇逃进常熟,在常熟与杨森合兵一处。
南京下关码头,这时的下关人头汹涌,上船的下船的都挤满了人,不通的是下船的都是军人,上船的则是提着大包小包有些惊慌的达官贵人。十一月二十日,南京政府正式宣布迁都重庆,随后中央各部门开始迁移,前段时间林森和孔祥熙虽然带走了千多人,但还有部分政府部门留在了南京,现在这些部门要全迁往重庆。
随着南京政府的声明,南京市内的市民开始躁动不安了,有钱或有门路的开始寻找车票船票,连续数日,南京各个交通站都人满为患,有票的乘车坐船,没票的开始步行走上西迁的慢慢长途。
迁移,持续不断的迁移;人员,工厂,无数人抛却世代相传的祖业,离开世代居住的土地,踏上不知前景的远方,而此前仅仅是在书本或者报刊上看到过那远方的情景,原因只有一个——不作亡国奴。
“立正!”正排队等候上船的小公务员们看到从刚靠岸的船上下来几位将军,领头的是位挂中将军衔的军人,身后跟着两位挂同样军衔的将军。前来的迎接的军官居然是位上校,而且看上去颇有来历。
“这时候还来南京做什么?上海不时已经败了吗?”
“都已经迁都了?这时候才来,早干什么去了……”有人悄悄在抱怨。
“别瞎说,你没看见这几天下关码头都在下兵吗,听口音好像都是四川来的兵,这么远的路,能在这个时候来,可谓锐身赴难。”
大官早在公告发布的那几天就走了,现在排队等候上船的都是些小公务员,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各种小道消息。
南京政府发布迁都公告,称“四方猛士,莫不慨然赴难”,这三个月,经过南京的各省军队唱着战歌开赴淞沪,每天都有从淞沪前线送回来的战报和伤兵,部分伤兵有送上船,向长江上游开去。
“来接的好像是委员长侍从室的。”个别人认出来迎接的军官:“应该是个大人物。”
“这都不知道,这是西南开发的庄继华,黄埔一期。”旁边有人不屑的插话道,连这都不知道,还在政府部门混,真是浪费生命。
庄继华在到南京之前又回了趟重庆,这次回去主要办了三件事,一是看看孙立人和廖耀湘的两个师;另一件是与洪君器商议后勤问题,淞沪战后,中国军队没有三五个月,没有大量武器装备补充,是不可能恢复战力的,最后一件是会晤刘湘,让他立刻召集第三期预备役入伍,进行新兵训练,同时协调国民政府入川后,四川开发公司、四川省政府和国民政府之间的关系。
四川开发公司实在太庞大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足以影响迁都后的国民政府经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必定引起权贵们的贪欲。李之龙能不能看住这份家当,庄继华完全没有把握,只有指望刘湘的协助了。
在重庆得到淞沪战场总崩溃的消息后,庄继华在十一月十六日乘船离开重庆,武汉方面警告他,武汉的天空已经不安全了,最好不要乘飞机来。在武汉的四十九集团军的大部分已经离开,还剩下少数装备没有运走,其中包括重要的重炮旅,辎重团,防空团,汽车团。这让庄继华气恼不已,缺少这些东西,四十九集团军的战力将下降四分之一。
为了支持东部战场,军后部部长谭建武亲自坐镇武汉调运物资,安排运力,庄继华要求他尽快安排船只优先抢运重炮旅和辎重团防空团,命令汽车团自带油料连夜向南京开拔。
随后庄继华又在武汉检查各处的物资情况,淞沪战后,必定需要大量武器装备的补充,加上很多伤员,药品也大量需要。特别是四十九集团军投入战场后的补充,庄继华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把这一切安排妥当后,庄继华才启程离开前往南京。
“庄司令,校长让我来接你,立刻去军政部参加会议。”唐纵一见到庄继华就向他报告。
庄继华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然后随他走出码头,待上车之后才问:“乃健,会议什么内容?是不是关于吴福防线的?”
“不,不是,吴福防线已经丢了。”唐纵叹口气看着庄继华,后者却目无表情。
吴福防线真正的战斗只打了五天,集结在吴福防线的李家钰四十七军、十八军、第一军已经休整了半个月,兵力也补充了部分,杨森率领二十军和集团军直属部队退到吴福线后,吴福国防线上集结了四个军另外还有三十六八十八八十七等德械师,这些部队从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