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投机者-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双方发表正式合作抗战宣言,全民族统一抗战最终形成。
正说着,钱大钧进来报告说徐恩增有紧急情况求见,蒋介石眉头一皱,他想象不出徐恩增有什么要紧事找他,难道是日本间谍?戴笠怎么没有消息?
“他有什么事?非要这个时候来。”
“不知道,他不肯说,只说要立刻见到委员长,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人,叫王小山,是重庆来的。”钱大钧是当年教导二团团长,王小山是认识的。
一听是重庆过来的,蒋介石心中纳闷,难道是庄继华有什么机密之事,进而又想,难道很是刘湘在采取什么行动,蒋介石心中有些紧张了。
“叫他们进来。”
“委员长,根据我们的情报,行政院主任秘书黄浚有间谍嫌疑,请求委员长批准我们抓人。”徐恩增面不改色的向蒋介石报告。
“黄浚?你没搞错?”蒋介石大为震惊,黄浚参加了几乎所有国防会议,如果他是间谍,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没有,线索是从王小山提供的,根据他的情报,我们在军官俱乐部监控了一个叫廖雅权的女人,我们发现她与行政院主任秘书黄浚来往密切,而且与黄浚之子外交部黄晟也有奸情,综合各方面情报,我们认为黄浚就是江阴封锁案泄密者,另外他还向日本人写入我军在上海的作战部署,华北作战部署,空军机场分布,空军作战指挥部位置,以及雷达等重要军事情报。”
“有证据吗?”蒋介石含怒而起,当初他下令封锁江阴要塞,结果从武汉到南京的日本船只和侨民全部逃脱,戴笠曾经进屋查看,有些地方连倒出来的开水还是热的,这明显是情报泄露,当时他就下令严查,不过直到今天戴笠也没查到。
何应钦和白崇禧大惊,这些都是绝密情报,白崇禧慎重的问:“你的情报是从那来的?有证据没有?”
徐恩增犹豫一下,侧身露出身后的王小山:“是王小山提供的。”
蒋介石凌厉的眼光立刻转向王小山,指着他大声问:“你说,情报是从那来的?”
王小山不是第一次见蒋介石,早在当年黄埔岛上的七连时他就见过蒋介石,只不过第一次这样近。他平静的站在徐恩增身后,他与徐恩增在这个问题上有分歧,徐恩增想直接抓人,他坚决反对,因为就这样抓人,无疑会暴露大泽真五郎。
现在蒋介石的询问,他立刻说道:“当年庄长官在广州策划了个十八罗汉计划,这十八罗汉中有两个是朝鲜人,他们当时就被派到日本去了,其中之一在长城抗战时向我们提供过情报,另一个一直没有出现。卢沟桥事变之后,庄长官派我去北平寻找,我没找到,后来我在上海发出了召唤指令,却找到一直没出现的降狗罗汉。这个情报是他提供的,不过他不知道间谍的真实名字,这个间谍日本人保护得很好,当他提供了几条线索,其中一条是该间谍可以参加委员长的最高国防会议,委员长作出向上海的决定,当天晚上就被发到东京。根据这几条线索我们找到了军官俱乐部的招待廖雅权,通过她我们又找到了黄浚,查看黄浚的行踪,他参加了那天的国防会议,前几天他陪同汪精卫先生视察了空军指挥部。综合这几条,我们可以断定黄浚就是那个间谍。”
当王小山提到十八罗汉时,蒋介石就明白这次八九不离十了,当年的十八罗汉计划和长城抗战时庄继华的精准情报,戴笠曾经找他向他要这个情报员,可庄继华没给,戴笠回头还暗地里向他抱怨过。
“这个情报员目前担负的工作是什么?”何应钦一方面如梦初醒,难怪当初长城抗战时,庄继华步步料敌机先,在谈判桌上也把日本人吃得死死的,原来那时他就有情报了,他的嘴好严;另一方面,他又不愿相信,中国的几乎所有军事秘密都被泄露了,这太可怕了,他有些不死心的继续追问。
王小山犹豫了下这又是绝密,他提供了这些线索,当他不想提供关于这个情报员的具体信息,何应钦不会是日本间谍,但何应钦要是说漏了嘴呢?
“庄文革使出来的人就是嘴严,哪怕在我面前都这样,你说吧,这里都是国家高级将领,他们不会是日本间谍的。”蒋介石倒有些平静了,秘密已经泄露,急也没用。
“是,委员长,”王小山知道再不说不但要给自己惹麻烦,也会给庄继华带来麻烦:“我说了之后,还请诸位长官保密,这是我们十年心血。这个情报员目前在上海梅机关,负责与廖雅权联系,而廖雅全负责子惠黄浚。”
“十几年没与他联系了,他还可靠吗?”白崇禧虽然不是搞特工出身,但问的问题很关键。
“这种间谍在完全使用前都要经过考验,廖雅权就是一块试金石,可信,那我们就可以完全信任他。”王小山向他们解释了一下如何验证这种长期潜伏间谍,最后对徐恩增说:“徐处长,我之所以反对立刻抓人的原因就在这,一旦廖雅权和黄浚被捕,梅机关势必要追查,降狗罗汉就有暴露的可能,所以必须慎重。”
其实王小山最后这句有点多余了,徐恩增在得知情报员就是廖雅权的联络人之后就明白不能轻易抓人了,这样重要的间谍不能轻易暴露。
徐恩增点点头表示明白,但他还是说:“虽然如此,不过黄浚还是要抓的,他的危害太大了。”
“他能搞到日军行动情报吗?”排出了内部干扰后,蒋介石的形势开始转向日军情报了,他满怀希望的看着王小山。
“能,不过不是直接情报,日本人对朝鲜人比较歧视,他的职位不高,拿不到直接情报。”王小山说:“不过有些间接情报,另外他在梅机关,梅机关是日本上海情报总机关,这对我们太有利了。”
“委员长,卑职有个大胆想法。”王小山看着蒋介石有些犹豫的说。
“你说吧,有什么想法就说。”蒋介石现在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了,当年十八罗汉在北伐时立下殊功,特别是对付孙传芳时,现在对付日本人,十八罗汉又现踪影,庄继华的机谋深远。
“淞沪战事激烈,委员长可以去淞沪督战,另外我听说英国大使也要去上海,委员长可以搭乘英国大使的车,然后让黄浚知道这个情报,黄浚肯定要把情报送给廖雅权,我们可以抓住黄浚通敌的证据,进而破获日本人在南京的间谍网。”
王小山的话让在场的人目瞪口呆,在场的都是人精,怎么没听出他的潜台词,搭乘英国大使的车,日本人要是还是要袭击呢?英国大使难逃生天,英日矛盾立刻升级,这简直是异想天开,胆大包天。
“黄浚是不是间谍还不知道,你们再去查一下,一定要拿到确凿证据。”蒋介石既没反对,也没接受,就这样不咸不淡的要让他们走。
“是,委员长,”徐恩增心中明白,蒋介石这是倾向于接受王小山的建议,可他想要那个情报员:“那个情报员是不是可以交给我们指挥,文革毕竟隔得太远。”
蒋介石没有立刻答应,戴笠以前去要都没要到,庄继华会把十几年的心血交给徐恩增吗?他舍得吗?
“出来之前,文革是怎么说的?”蒋介石看着王小山。
“没有,不过找到降狗罗汉之后,我给他发了电报,他还没回话。”王小山的意思很明白,庄继华没有命令之前,他不会交出情报员的。
“嗯,这样,徐恩增,你与庄文革商议一下,不过有一点要明确,这个情报员不能再潜伏了,淞沪战事事关抗战前途,现在就启用。”蒋介石没有明确命令给谁,而是把权力交给了庄继华,这看上去是重视庄继华,实际有更深的含义。
戴笠那边肯定会很快得到消息,情报员不管给谁,势必得罪另一边,庄继华就不可能再与两大情报机关都保持友好。御下之道就是不能让下面的人团结起来,必须防止出现另一个领袖。
等徐恩增和王小山离开后,白崇禧才叹口气:“委员长,华北和淞沪是不是要重新部署?”
蒋介石想了想说:“淞沪就不用了,那里基本是盘明棋,几个要点敌我都明白,华北要作出调整,还好取消保定作战还只有我们三个知道,就不用再开会讨论了,你们直接给程潜下命令。山西作战要调整,阎锡山有些地方是打了埋伏的,让他自行调整,能调给他的兵力也已经调给他了。命令邓晋康,取消休整,立刻入晋。”
“是。”何应钦和白崇禧同时站起来,蒋介石最后这道命令是个最大的调整,山西战场中央本身也管不了多少,只有卫立煌和邓锡侯入晋后,中央才有资格发号施令。蒋介石的一句阎锡山打了埋伏,就已经说明一切。
何应钦和白崇禧走后半个小时,德国大使陶德曼的车才在美庐门前停下,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从屋里迎出来,陶德曼有些高大的身躯面前,蒋介石显得有些矮小,他故意站在高处与陶德曼握手。
“委员长先生,您向我国元首提出的要求,元首经过慎重考虑后,认为目前虽然时机还不太成熟,不过他认为可以尝试接触一下,我想先问一下,您的条件有哪些?”陶德曼是典型的日耳曼作风,刚在客厅坐下直奔主题。
“我本人和我国国民都非常感谢希特勒元首的援手,”蒋介石字斟字酌的说,宋美龄在一旁充当翻译:“我国的条件很简单,不赔款,态势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五节 调整(三)
蒋介石这个条件与公开宣布的条件相比少了撤换官员和驻军,陶德曼没有答话,灰色的眼睛透过镜框冷静的看着蒋介石,蒋介石的让步很少,在东京狄克逊也在试探日本人的条件,不过以他的外交经验,日本人提出的条件肯定不会低。
调停是个技术活,调停最主要的问题是时机,必须是在双方都不愿再打下去,至少要有一边不想打下去了,调停国才能出面调停,否则调停国会颜面大扫。
中日战争让德国陷入尴尬的境地,中国和日本是德国在东方最重要盟友,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战争潜力惊人;日本有强大的海军,这是元首最看重的,但日本是岛国,资源匮乏,无法进行长期战争,而且日本在欧战期间趁火打劫,先是破坏了中德两国协商归还青岛,然后又直接出兵,夺走了德国在远东的重要基地青岛,这个事件在德国外交界留下深刻记忆,德国外交界普遍对日本没有好感,但德国军界,特别是海军,认为德国海军力量不足以与英美抗衡,而日本有强大的海军,可以牵制英美的海军力量。这两股力量在希特勒面前争夺,而希特勒暂时还不愿在中日之间作出选择,其实最主要的还是难以取舍。
“大使先生,我不可能作出更多的让步,”蒋介石从陶德曼的眼光中感觉到一些东西,便解释道:“中国目前的情况您也知道,民情汹涌,如果我作出过多的让步,国民政府将会倒台,我本人也必须下台,最后得利的将是苏俄和中共。”
对最后这点,陶德曼表示同意,这几个月他目睹了中国目前遍及社会各阶层的抗战风潮,任何政治家都不可能对这种风潮熟视无睹。蒋介石若真的以很高的代价求得和平,就像魏玛共和国那样,他也只能倒台。此外如果调停失败,战争继续下去,中国政府为了抵抗日本势必向全世界求助,谁能给他帮助,他就会倾向谁。苏俄势必非常高兴承担起这个角色,一方面可以借机逼南京在中共问题上让步,另一方面促使中国打下去,拖住日本,他放心对付来自欧洲的威胁。
“我明白,我会向元首报告贵国的态度,”陶德曼心里清楚此刻恐怕不是出面调停的好时机,随后他又说:“委员长阁下,对于贵国的处境我个人深表同情,我非常钦佩贵国军民表现出的勇气和决心,法肯豪森将军曾经说过,中国士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之一,上海的战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和我国人民将记住在我们困难时刻帮助过我们的人。”蒋介石的声音很平静,他心中却有些失望,陶德曼的态度显然说明德国对调停并不是很热心,至少现在不是很热心。
“吱”敞篷轿车带着长长的刹车声在作战室门前停下,看到高志航从车内出来,几个窗前的飞行员又掉头回到床铺上,他们今天在天上厮杀一天,已经非常疲惫,没有心情再去关心其他事,有作战任务,高司令自然会叫他们的,果然很快几个中队长就被叫走了。
“周司令命令,明天袭击日军在马鞍岛的空军基地,你们来看,我的计划是这样。”高志航一句话说完任务后就把众人招到航空地图前:“分三路,李桂丹你带第一中队负责引诱日机,不过日机肯定不会全部来攻击你,他们还有部分会留在天上,我率领第二路继续诱敌,这次日机肯定会被我们全部带走,这时轰炸机中队就可以直扑马鞍岛,日军的空军基地在这。”
高志航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为了查明这个位置,海军牺牲了七名士兵。李桂丹嚼着口香糖,从椅子上跳起来。
“那么麻烦做什么,我带一个中队,保证把他们的警备机群搅乱,然后司令带机群直接突击他们的机场,乐以琴率队掩护。”一个多月下来李桂丹的下巴更尖了,眼睛显得更大。日本飞机多飞行员多,总数六百多架飞机集中在淞沪上空,轮番攻击,每天都有大约百余架在淞沪上空巡行。
“少废话,刚打几个胜仗就撩蹶子了。小日本的飞机并不比我们差,新出现的A5M完全可以和P40较量,我们完全是占了雷达的便宜,不过日本人恐怕已经注意到雷达了,昨天有两个雷达站遭到袭击,一个被炸毁,另一个也严重受损,暂时不能使用,这是一个信号,以前我们依赖地面雷达指引,总能先发制人,以后恐怕就比较难了。”高志航脸色一沉,李桂丹作战勇猛,飞行技术十分过硬,不过就是喜欢惹事,属于三天不打就要上房揭瓦的那种。
“薛慕华,你的中队掩护轰炸机中队。”高志航最后说。
不过薛慕华却有些意外,以往都是乐以琴指挥BF109中队实施突击或者掩护,怎么今天让他来担任这个指挥了。
“乐以琴另外有任务。”高志航接着就解释了为何要用他:“乐以琴,你带人去昆明,美国人卖给我们的一百八十架P40的第一批五十架已经到缅甸了,很快就要运到昆明,你带人十个人去,重庆方面已经调了四十人去昆明,你接受飞机后先不忙飞回来,先在昆明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训练,这一个月你要把他们练出来。”
不但乐以琴大为兴奋,连同其他人也一样兴奋,打了这么久这是第一次有飞机补充,他们也没问飞机是怎么来,实际上这是美国买雷达付出的价码,当初蒋介石开价五百架P40和一百架B17,美国当然不愿当冤大头,讨价还价之后,美国人给出一百八十架P40和三十架B17,蒋介石也没坚持,于是这批飞机就成了中国空军的第一批补充。
说笑着,李桂丹打个哈欠,高志航有些心疼,这些天战斗太激烈,有时候一天要飞两趟,飞行员疲劳,战损也就跟着上来了,他立刻宣布散会,全部回去休息。他自己也和衣倒在行军床上睡着了。
半夜十分,空袭警报响起,值班飞行员立刻驾机冲上云霄,在夜空中拦截日机。最近日机改变战术,采取夜间空袭,每当日机在夜间飞临机场上空时,地面潜伏的间谍立刻发射照明弹为日机指示方向,杭州榄侨机场和扬州机场就是这样被炸毁的。
这种夜间作战也是最近才开始的,日机遭受了重大损失,开战一个月,损失飞机近两百架,日本也承受不起,于是改变战术不再在白天空袭城市和机场,算是变相承认中国空军有一定的制空权。
不过这种战法也给中国造成不小的麻烦,飞行员更加疲劳,于是每个人都找办法克服疲劳,李桂丹推荐大家嚼口香糖,乐以琴说辣椒有用,困了就嚼几只辣椒,保证让你眼泪直流,一时间各种法子都从地下钻出来了,可高志航心中却十分担心,太疲劳了,因此每次飞行回来,他都要求每个人立刻休息放松。
也就在高志航沉睡时,外交部次长徐模向蒋介石报告英国大使许阁森同意搭乘他的车去上海,蒋介石默然的点点头。待徐模走后,宋美龄有些不满的说:“大令,这简直是谋杀,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这不是谋杀,是将计就计。”蒋介石淡淡的说:“况且,明天空军有次袭击,会牵制日机的力量,日机有没有胆量袭击日本人呢,我看不一定。况且谁知道呢?谁会泄漏呢?你我还是敬之健生?抑或王小山徐恩增?”
宋美龄无言以答,但蒋介石话虽如此,他心里还是暗地希望日军袭击许阁森,然后英国就与日本开战,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可是蒋介石失望了,四架日机轰炸了许阁森的车,许阁森本人深受重伤,可伦敦的张伯伦首相却接受了日本人的道歉,拿了几十万补助金就悄没声息了。
“……许阁森事件如此解决,正好说明英国人不想干预中日战争,它不但放弃了九国公约,也放弃了在国联的权力,和人类社会的基本正义……
大英帝国衰落了,它再也没有当年的雄心壮志,没有当年劈波斩浪的豪情。想想数十年前,北平街头的一次误杀,引来八国联军,可现在呢?英帝国的统治者们却只能恐吓几句。
大英帝国衰落了,西方衰落了,人类社会的正义再次被践踏。英国人害怕战争,西方害怕战争,可战争不会回避他们。日本人已经看清他们虚弱的本质,中国之后是南洋,是印度支那,是缅甸,是泰国,新加坡……
我再次提醒国人,不要对九国公约保有哪怕一丁点希望,西方不值得我们期待,能帮助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这个事件再次引起梅悠兰口诛笔伐,她肆意嘲讽英国人和西方世界,而租界的西方报纸居然无人敢应战。
中国新闻媒体开始推波助澜,大肆挖掘这个事件后面的意义,在梅悠兰的临到下公开质疑九国公约和国联,一时之间九国公约在中国人心目威信扫地,连带国联也受到怀疑,各国驻华大使纷纷向本国政府报告,中国人开始不再相信西方世界。
淞沪战局日趋激烈,罗店、大场、月浦成为三个最残酷的战场,双方都投入重兵集团,中国方面几乎是每半天就换一个团,日本方面也不太好受;每天损耗接近一个大队。
陈诚将罗店整个防御交给胡宗南的第一军,将十八军调到月浦,七十四军调到大场,将阮肇昌五十七师划归七十四军指挥,十四师回归十八军序列,全军守御大场。
黎明,四十多架飞机腾空而起,在南京上空结成阵形,迎着朝霞向马鞍岛飞去。
路过罗店战场,高志航向下看,薄雾中影影绰绰,浓厚的硝烟味即便在高空也能闻到,看来昨晚不但是空军,地面上的陆军也是一夜苦战。
“XX方位,高度XXXX,出现小蚂蚁。”耳机里传来地面引导的声音。
“收到,口香糖,出击。”高志航的声音很平静。
从机群中分出一股飞机,领头的还得意的摆摆尾巴,然后迅速爬升,绕到左侧,高志航一看就明白,李桂丹是想拦腰截击,他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这小子越打越精了,以前就知道打屁股,现在知道打腰了。
“XX方位,高度XXXX,乌鸦XX架。”地面又传来敌情通报。
“收到,二中队跟我来。”
高志航一摆机头,他从右侧绕过去了,飞行了三分钟左右,“十二点方向。”高志航伸长脖子,果然在正前方发现一队A5M,这是日本调来不久的飞机,数量不多,高志航与它交手两次,这种飞机非常灵活,爬升速度很快,转弯半径小,P40与它缠斗有些吃力。
不过他们仍然在中国人手中吃了大亏,原因很简单,中国有雷达,总是先发现他们,好勇斗狠的李桂丹在吃过一次亏后迅速总结了一套经验,就是俯冲打击,打了就走,不与他缠斗。
高志航迅速锁定一架A5M,然后凶狠的俯冲下去,一连串机关炮弹从机头飞出,那架A5M几乎立刻燃烧起来,高志航从它侧面一闪而过,中国空军三架一组,从高空俯冲下来,第一轮打击就击落了四架,中国无一损失。
薛慕华保护轰炸机继续向马鞍岛飞去,临到目标前时,耳机中突然传来:“注意前面有大批敌机,方位XX,高度XXX。”
“灵蛇中队随我来。”
薛慕华也随即拉起机头,从高空往下冲是中国空军的常用战术,也是最有效的战术,一般在第一轮攻击中就有三分之一的飞机收获猎物。
薛慕华从高空一杀下来,集结的日机立刻大乱,薛慕华这才发现,原来日机也一样准备去轰炸,这队日机中有不少是轰炸机,薛慕华顿时兴奋起来,对战斗机来说轰炸机是最好的目标。
薛慕华第一轮攻击完毕之后,俯冲下去,绕了个圈子又飞上来,这是天空中已经一遍大乱,双方缠斗在一起,日军阵形被彻底搅乱,轰炸机也失去掩护。薛慕华抓住机会盯上一架笨重的九六,他从背后接近他然后开炮,BF109的火力就是强,他一直打到八十米才罢手,九六式已经熊熊燃烧,其他飞机迅速逃离高空中的火焰,这个时候在它身边是非常危险的。
松井石根刚刚起床,他正悠闲的刷牙,耳边传来整整轰鸣声,“这些小伙子这么快就回来了。”他的念头还没落下,警报声大作,“空袭!空袭!”
松井石根冲出房间,就看到地面的高射炮已经在发射,不顾哦地面却没有一点炸药,过了会,机场那边传来整整的爆炸声。
“机场遇袭!”松井石根一激灵立刻叫道:“立刻疏散,把弹药搬走,隐蔽起来!”
一些士兵开始向堆积在露天的弹药跑去,然后扛起箱子转身就跑,乱糟糟的过了半个小时,天空中传来轰鸣,轰炸机场的飞机开始往回走了。
“嗒嗒……!”正在搬运物资的敌军顿时大乱,一架机翼上涂着青天白日徽章的飞机俯冲下来,机首的机关炮喷出火焰,挨上这股火焰的立刻化为灰烬。
“轰!”“轰!”高空中飘忽的那几个黑点,又落下几粒铁蛋,其中一枚正好落在弹药堆中,随即引爆弹药,强烈的罡风扑面而来,差点把松井刮个跟头。
“轰!轰!轰!”
大地在轻微发抖,木制的房子嘎嘎作响,似乎立刻就要坍塌,松井从地上一跃而起,以不符合他年纪的敏捷跑进一个掩蔽部中。
“轰!”又是一粒炸弹在近处爆炸,窗户玻璃发出一声脆响宣布破裂,爆炸连串响起,不知道又是那个弹药库被炸了,松井心中非常懊丧,中国空军从来没有偷袭过马鞍岛,以至于大意了。
天上的飞机肆虐了七八分钟,然后才晃悠悠的飞走,松井从掩蔽部爬出来,刚才还整整齐齐的军营变得满目苍痍,弹药大部分被毁,士兵伤亡惨重,到处都在喊军医,担架兵扛着担架快速跑到伤员身边,远处弹药库不时响起几声沉闷的爆炸。
松井脸色阴沉的军营巡视,咬牙切齿地骂道:“支那人,一定要付出代价!”
“我要回家。”一个年青的士兵喃喃叫道,他的腹部在咕咕冒血,两个士兵在拼命的为他包扎。
“回家,回家了。”士兵的眼神慢慢涣散了。
松井蹲下身轻声在士兵耳边说:“我们马上送你回家,不要担心,很快就回家了。”
“他刚结婚……”同村参军的士兵有些哽咽。
士兵眼光迷离,似乎看到当初离开村子时,胸口披着锦带,新婚的妻子激动得带着幸福的微笑跟在他身后,父母兴奋陪着他,边走边鼓励他为天皇建功立业。
据说支那物产丰富,据说支那的女人美丽动人,据说……
他死了,新婚不过十来天就死在中国东边的一座小岛上,这样的人值得同情吗?不,一点也不,强盗就是强盗,死了也是活该,死了也要还债!
“命令部队加强进攻。”松井石根站起来,冲着海对面的上海,拔出指挥刀,一刀砍断旁边的小树,大声咆哮。
空袭大获成功,外围牵制性作战也大获全胜,战损比高打3。4:1。松井怒火立刻转化为实际行动,长江南岸的战火陡然猛烈起来,而罗店又首当其冲。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六节 战地黄花(一)
连日激战,罗店周围早已变得沟壑纵横,战壕密布,原先那个带有江南古朴风光的小镇已化为断壁残垣。阴雨飘飞,士兵们在潮湿的瓦砾和战壕间穿梭,远处阵地上的尸首已经发绿,散发出阵阵恶臭,即便秋风也未能驱散这股臭味。
这是个非常熟悉的战场,十多年前那一幕又出现在眼前,余程万站在泥泞的战壕里朝对面望去,当年的牛行大战既是他的荣耀,也成了十来年中他的噩梦,那是他十多年来离死亡最近的一次,看到眼前这熟悉的场景,身上的那几块伤疤又隐隐作痛。
“小心,鬼子的狙击手,”一直陪在身边的那个年青的中尉有些着急的提醒道:“副师长,您还是回去吧,这里太危险,待会鬼子进攻,我们可就顾不上您了。”
余程万放下望远镜,他是第一师的老人,从北伐开始就在第一师,一直到现在还在第一师,只是官职由营长变成了副师长。他对这个师的了解比师长李铁军要熟悉得多,在李铁军接手师长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应该是他接手第一师,没成想突然杀出个李铁军,这让曾经参加牛行大战的第一师老兵很是不满,以至于后来王国斌张力辉他们转而投向庄继华,这其中除了老长官的因素外,未尝没有其他原因。
虽然庄继华也曾经私下问他是否愿意到重庆去,他还是拒绝了,这么多年了他一直在第一师,胡宗南虽然有些地方不地道,但他还是愿意留在这里,不是为了什么,就是为第一师的弟兄。
余程万略微把身子放低淡淡的说:“笑话,我还要你照顾了。你现在还有多少人?”
“七十八人。”中尉的声音略有些低沉,他的连上阵地只有半天时间就已经减员一半了。
“还能挡一次进攻。”余程万低声自言自语,接手罗店防御已经五天了,日军的炮火惊人,部队的损耗也惊人,第一师一万两千之众,五天下来损失高达六千之多,平均每天损失接近一个团。这就是一架绞肉机,中国的凡尔登。
“请副师长放心,只要我们连还有一个人,阵地就不会丢。”中尉语气十分坚定:“我们丢了七十多弟兄,可小鬼子也同样丢下了五六十条命。他想拿下我们的阵地,也同样要拿五六十条命来换。”
余程万略微点点头,伤亡虽大,可部队的士气还在。他抬头刚把伸半个脑袋出去,打算再看看对面,“勾啪”一粒子弹贴着钢盔飞过。
“狙击手!”中尉大声叫道,对狙击手,第一师很熟悉,这是他们在北伐时就开始运用的战术:“注意隐蔽,外面有狙击手!张小槐,找到他。”
张小槐是连里的狙击手,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