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汤教授悚然动容,陶止庸却恨恨的说:“又是日本人犯下的血案。美国警察就不管吗?”

“没有证据,怎么管,日本人,这帮狗日的。”庄继华也恨恨的骂道,心里却暗自得意,我这演技去好莱坞估计可以拿个小金人吧。

“庄先生,我必须考虑一下。”汤教授有些为难,作为当代中国最出色的细菌学专家之一他当然知道这项研究的前景,可他又不愿意放下现在的研究以及学生。

“我能理解,毕竟这涉及您个人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庄继华说着站起来,从桌上收起资料,汤教授一愣,想伸手阻止,手伸到途中才想起这原本就是人家的东西。

“安全,什么安全?哦,我没想过,只是我若去了,那我现在研究的科目还有学生怎么办?”汤教授问道。

“我可以为您建一个实验室,所有设备和经费都由我提供,不过您的科目可能要暂时放下,待这个完成后可以继续您现在的研究,至于学生,”庄继华沉凝一下,现在就迁校理由不好找:“可以在那里开个分校,您依然可以教学生,再说国家也需要大量的医生,我不会干涉您的教学。”

庄继华说着从怀里掏出支票薄在上面填下一串数字,然后递给汤教授:“教授,这是我捐给学校的二十万,把教室修修,战争,……,”庄继华重重的叹口气:“并没有结束。”

“还要打?”汤教授有些不解。

“当然要打,东三省还没收复呢。”陶止庸说道。

“对,就是他们不想打,我们也要打,”庄继华冷冷的说:“东三省,租界,我们都要收回来,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的地方,谁也不能拿去。可要收回这些地方只有用血去换,盘尼西林若能研究出来将来可以挽回无数战士的生命。”

“上海不是安全之地,日本人相继在东三省和上海得手,他们进攻的步伐不会停止,所以上海不是安全之地,汤教授,政府打算成立一个资源委员会,统筹国家资源,以准备抗战。”庄继华开始祭出大义的名分了:“资源,不仅仅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智力资源,教授,您不应该只躲在实验室里,也应该出来为国家分忧。”

“师长,老师不是那样的人,他正是为了国家才回来的,不然他早就留在美国了。”陶止庸连忙为老师分辩,殊不知庄继华正是要把他们往这条道上领。

“庄先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道理汤某是懂的,可这个研究不是先生您出钱的吗?”汤教授看来不是只知埋头作试验的人。

“呵呵,汤先生毕竟是在美国留过学的,”庄继华呵呵笑道:“是的,这项研究是由庄某出钱,而且以后的药厂也由庄某出钱建立,但我向你保证,药厂的收入将全部用在对日作战的准备上,等抗战胜利后,工厂的收益全部用来支持国家医疗建设。”

汤教授有些不相信的看着庄继华,陶止庸却显得毫不怀疑:“止庸是我的老部下,今天就让他做个证。”

“那倒不如现在就交给国家呢。”汤教授还是不能理解,这个人似乎有病。

“不能,贪官太多,必须控制在我的手里,否则能有10%的收益用在抗战上就算不错了。”庄继华摇头说。

这个理由符合当前当前国人对国民政府的看法,汤教授和陶止庸很理解的点点头,庄继华决定适可而止。

“教授,我在上海的时间不会长,估计能待上三天,三天后我要去南京开会,然后可能就要到全国各地跑,教授,您必须在三天内作出决定。”

庄继华离开医学院时,心里很有信心,这个汤教授跑不了了,已经在他手心里了,恐怕明天就会来找他。

果然,第二天汤教授就与陶止庸找到庄继华,表示愿意接受这个工作,庄继华随后就告诉了他们实验室将设在四川重庆,将来的药厂也设在重庆,他们的现在就要作好入川的准备。然后庄继华又让汤教授开除实验室的设备清单,随后又交给他五十万大洋。

放下汤教授和陶止庸,庄继华开始拜会上海各大院校和研究机构,深入知识界,庄继华才发现,中国根本不缺科学家,上海就有大把的专家,上海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工学研究所等等囤积了大批专家,而且这个时代的时代的知识分子大都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心。可他随后又发现面临的最大困难居然是这些人强烈的责任心。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事业负责,深入到他们每个人的骨髓里了,每个他接触的学者都是这样,这让他十分感慨。

“……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国家面临危难,不能按部就班的发展,必须采用超常规手段,以举国之智力发展一隅,实现超常规发展,赢得时间,所以诸位,……,现在国家需要,民族需要诸位暂时放下手中工作,开发四川,除了资金外,还有技术支持,这二者缺一不可。……”

“庄先生,您究竟要在四川作什么?您能给我们透个底吗?”钢铁专家周志宏问道。

“炼钢厂,周先生这是您的研究范围;另外还有朱先生的化工厂,方先生的无线电厂,茅教授四川要建铁路公路,您可以放手施展,这样说吧,凡是国家需要的都要建,诸位,未来几年四川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地,你们可以在那把你们的研究成功转化为生产力。”庄继华面对这些专家慷慨急昂的发表演说。

庄继华的话如一石击破千层浪,来开会的专家们顿时议论纷纷。

“庄先生,这样大的规划,国民政府哪来这么多钱?”周志宏不相信,这几年国民政府对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少了,科研经费十分不足,更没钱作什么大型建设。

“资金由我负责提供,诸位完全不用担心,”庄继华笑笑:“这些钱不是完全由政府提供,主要来自海外华侨的捐款,现在到账的资金有一亿美金,我捐了部分救助去年水灾的灾民,另外一千万作为资源委员会的启动资金,剩下的钱都在帐上,我可以向诸位保证,资金绝对充足,如果到时候诸位发现没有钱给诸位建厂,搞研究项目,诸位可以把我剁了喂狗。”

庄继华不敢保证那一亿大洋能全部用到灾民身上,因此没有透露详细数字。但他的话却震住了在场的专家们。

“庄先生,要去的话,我必须带上我的一些学生,可以吗?”桥梁专家茅以升站起来说。

“那就太好了,说实话,仅仅你们是不够的,这么多厂,这么多项目,需要大量的专家技术人员,所以资源委员会会在重庆建学校,诸位,以后你们会很累,很累的,工厂要你们,学校要你们,可没办法,谁让我们国家穷呢,落后呢,你们都是我们民族的精英,民族危难之时,需要你们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为国家恳请诸位了。”

庄继华说着站起来向四周与会的专家抱拳一拱,周志宏等人连忙站起来。

“庄先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既然是国家需要,周某答应了,什么时候走,请庄先生吩咐。”周志宏站起来说。

有了周志宏领头,其他人也纷纷表示愿意去四川,不但自己去,还带上自己的学生,庄继华这才放心了。

“什么时候走我会通知大家的,这次入川可不简单,人多得很。”庄继华笑道,这下他终于放心了,第一批人才终于有了,但仅仅只有他们是不够的。

“我们的时间很紧,请大家回去后就开始作工厂设计,需要那些设备,我说一句,我只管负责提供资金,至于怎么干,由你们决定。”

庄继华的话又让众人吃了一惊,他们都没想到,庄继华居然敢这么放手。但庄继华还没完。

“我建议诸位商议一下分成几个组,比如,钢铁组,地质组,化工组,每组推举一个责任人。”

“我知道这有点唐突,但没办法,我们必须抢时间,我们的时间不多。”

第二天庄继华返回南京参加蒋介石召开的资源委员成立大会,成为资源委员的三个副主任之一。

资源委员会成立的消息随着报纸传向全国。

青岛。

一栋普通的小楼里,李之龙坐在桌前发呆,桌上摊开的报纸上赫然写着《资源委员会成立,委员长亲任主任》下面小标题是名将专家出任副主任。

“阿龙,你想去找文革?”潘慧勤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她一边照顾床上的孩子,一边问,她清楚李之龙这些年的痛苦。

李之龙没有答话,良久才缓缓点点头,这几年他东躲西藏,完全脱离政治,可他心中的抱负却没有熄灭,反越少越旺。

“那就去吧,和他在一起,不会有事。”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一章 归来 第三节 聚才(三)

物以类聚,人以群居;庄继华不得不服,他在上海费尽唇舌才说动了十几个专家,翁文灏和钱昌照一封书信就叫来大批专家,中央大学校长气象专家竺可桢、化工专家实业家吴蕴初、物理学家颜任光、航空专家钱昌祚、交通专家黄伯樵等等就从各地赶来了。

资源委员会成立的消息很快引起的各方注意,特别是外国人的注意,关注的焦点却不一样。

“……中国政府这次下决心振作因战争和水灾被摧毁的经济,为此邀请了个方面的专家献计献策。……”——上海英人报纸《字林西报》报道。

“……蒋介石委员长出任资源委员主任,这个一事实本身就证明了,政府对这个委员会的重视,外界估计这个委员会的首要任务就是整顿金融,同意目前混乱的中国货币……”——美国《华尔街日报》

“……我们必须注意,有名将之称的庄继华将军出任资源委员会的副主任,这说明这个委员会是个准备战争的委员会,是针对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日本《朝日新闻》

……

……

“资源委员会的宗旨是调查国家资源,以利国家开发,最根本的是发展经济,救济民生,不针对任何人,任何国家,如果谁那么认为,只能做贼心虚。至于我,离开军界已经很久了,作为军人是以前的事了,这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

庄继华面对记者侃侃而谈,顺便小小讽刺了日本人一下,几天的会议下来,又增加许多工作,吴鼎昌、马寅初、徐新六等人提出当前首要任务是整顿金融,统一货币,结束国内目前混乱的货币状况。

这个时候的货币十分混乱,最通用的是中央政府发行的小洋和北洋政府发行的大洋,民间为区分这两种货币分别称其为袁大头和孙小头,因为上面分别印的是袁世凯和孙中山的头像。另外各省军阀都在发行货币,东北有奉票、山西有晋票这还是比较有名的地方货币,其他地区,比如广东,庄继华要去的四川,都有货币,这样的货币极大的妨碍了商业活动,妨碍了国家统一。

吴鼎昌和马寅初等人的建议得到了宋子文的支持,宋子文在北伐一结束就提出统一货币,可惜阻力重重,各派军阀纷纷反对,连蒋介石也毫无办法。现在中原大战获胜,冯玉祥的西北军彻底瓦解,阎锡山、李宗仁受到极大削弱,张学良丢掉东北,奉票也随之消失。现在由国家发行统一货币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蒋介石立刻接受了他们的建议,而且把这个任务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来抓,由他亲自负责,宋子文负责具体事务。

庄继华的工作是组建并指挥西南开发工作队,这个名字还引起了一番争论,认为叫队不如叫团好听,可庄继华认为叫队目标小,不易引起别人注意,蒋介石立刻明白他的意思,当即接受。翁文灏和钱昌照两个副主任留在南京主持委员会全面工作。

庄继华在接受记者采访后,就到了蒋介石官邸。进门之后就看到一个青年军官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看到庄继华进来,军官腾地站起来向他敬礼,庄继华下意识的回礼,手举到一半才发现自己没穿军装,于是又把手放下了。

蒋介石朝庄继华招招手:“文革,你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四期同学滕杰。滕杰这是一期学长庄文革。”

“报告校长,庄学长我认识。”滕杰大声报道。

“呵呵,”庄继华忍不住笑了:“应该认识我,当年我是他们的变态考官,考场专门刁难他们。”

蒋介石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好好,认识就好,文革,四川的事情一旦展开,事务必定繁杂,你一个人肯定不行,我想让滕杰去给你作助手,你看怎么样?”

蒋介石少有用这样的口气与下属学生说话,特别是这种人事安排,滕杰心中微微一愣,他这下明白了,为何贺衷寒他们总是说庄继华才是校长心中第一,就这口气,黄埔学生就算上老师也没几人能达到。

“好呀,校长看上的人肯定不会错。”庄继华立刻应承,似乎根本没其他想法。

“滕杰,四川的情况很复杂,文革肩负重担,你要好好协助他。”蒋介石又对滕杰说道:“在四川打开局面,为抗战作准备。”

“是,庄学长一直是黄埔同学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生一定作好学长的助手,建设西南抗战基地。”滕杰身体绷得笔直,声音洪亮的答道。

“酸死了,太肉麻了。”庄继华站起来走到滕杰面前:“以后我们要在一起共事,我这个人以后你就会了解,我只有一条要求,任何事情都要说实话,就算天塌下来,也要说实话,我有错的地方,你要敢跟我吵架。以前萌国、寿山、君山都跟我吵过,薛岳还差点把我掀下马。”

“我说的是真话,学长也许不知,我滕杰从不说假话。在黄埔同学中,学长是我第一佩服的人,特别是看了学长的那份对策后,后进就更感佩服了。”滕杰毫不动容的说。

“那好,滕杰,扩大哥已经入川了,你也要提前入川,校长的想法能不能实现最近一年十分关键,我们必须利用刘湘刘文辉之间的矛盾,所以你现在就要入川,我可能要等上一个月才能去,但我到了以后,你必须交给我一份形势报告,关于四川的政治军事形势报告,扩大哥也会给我一份这样的报告。这对你可能有点难,但你要尽力完成。”

“是,保证完成任务。”滕杰挺胸答道。

蒋介石点点头,又对庄继华说:“文革,民国26年时你就是少将了吧。”

庄继华点点头,蒋介石又接着说:“本来牛行战斗后就该升你为中将,本来是想等你伤好归队后一起宣布的,可随后……,这样吧,现在我恢复的军籍,军衔还是少将。”

庄继华想想这样也不错,以后免不了要动兵,便答应道:“谢谢校长栽培。”

“另外,文革,”蒋介石想了想后才说:“我知道你不愿对付共,好,我不逼你,不过四川也有共产党,你去建工厂,而共产党是最擅长在工人中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提防,戴笠。”

随着蒋介石的话声,戴笠如同幽灵一般出现在房间里,庄继华不仅深感奇怪,刚才进来之时,怎么没看见他。

“校长。”戴笠进了房间后,没有往里走,而是恭恭敬敬的站在门边。

“文革入川,特务处也要派人,共党在四川闹得也挺凶。”

“是,校长。”

庄继华眉头皱了皱,心里有些不舒服,这到底是对付共产党还是监视我呀,恐怕二者都有,既然如此那咱也别客气:“校长,有句话我要当面说清。”

“你说,你说。”蒋介石面无表情,丝毫看不出情绪有何变化。

“特务处的人在四川是听我的还是自行其事?”

“四川,你是总负责,他们听你的,党政军警都交给你。”蒋介石一点不含糊。

庄继华沉默了一会才说:“大革命时左派有激进的毛病,我们国民党也有,四川情况复杂,有事情很难说清楚,所以我请校长给我临机处置权,特务处的人如果违抗了我的命令,我有处置权。”

蒋介石稍微犹豫了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在他们对话时,戴笠在旁边一声不吭,始终保持刚进门的那副样子。

庄继华作了个如释重负的样子,看了看戴笠,才对蒋介石说:“校长,还有什么事没有,没事我可就走了。”

这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举动,蒋介石却不为意,反倒笑了:“有什么事这么急,就不能在我这里多待会。”

“校长,我这会忙得两脚打转,恨不得一刀把自己劈开分成两个,明天去杭州,杭州完了,还要去北平天津,说实话,我还没回过家,也不知家里怎么样了。”庄继华想起出国五年了,他怕蒋介石找到他的住址,虽然给家里写过信,可信上从没留地址,也不知道家里这些年怎么样了。另外还有就是刘殷淑……

一想到这个名字,他心里就隐隐发痛,这些年她都在哪里?在作什么?为什么去刘家的几十封信都没有回音?(军校时)

“嗯,是该回去看看,好,我就不留你了,滕杰,你和文革一起去吧。”

等他们离开后,蒋介石沉思片刻轻轻作了个姿势,戴笠立刻到了跟前。

“校长,特务处听文革的,可文革对共产党一向手软……”

“我知道,所以我才让你派人去,你记住,你们的任务是对付共产党,但不能干涉文革的大事,有事情可以让他知道,但有些事情就不用告诉他了。”蒋介石淡淡的说,戴笠立刻不再言声了。

深夜庄继华坐车回到他的住所,雪亮的车灯下,他看到门前的那个人影,虽然五年没见了,可他还是很快认出他。

“停车!停车!”

车还没停稳,庄继华就推开车门,下了车就迎着那道孤寂的人影走去。

“在田!你还活着!这可真是太好了!”庄继华眼中闪着泪光。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一章 归来 第三节 聚才(四)

当年李之龙离开武汉后,先到了上海,那时上海的形势也不好,租界巡捕房、国民党、青洪帮联手追捕共产党,李之龙很快就离开上海去了香港,这几年他先后在香港上海青岛几地奔波,生活勉强维持。几年的风风雨雨,从庙堂到草莽也就几步之遥,壮怀激烈,热血慷慨,最终让位于柴米油盐,李之龙的心也有点淡了,他原以为自己就会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下去,可九一八一声炮响又点燃了他心中的忧国忧民之心,随后传来庄继华回国的消息,这让他坐卧不安,他敏锐的感到庄继华此时回国肯定有所为,他的心开始活动了。但是不是去照庄继华他又有些犹豫,一方面是舍不得潘慧勤母子,另一方面他拿不准蒋介石会怎么对他。他心思的变化没有瞒过潘慧勤,女人也许没有男人理性,但感觉却比男人更直接,潘慧勤本能的认为只要有庄继华在就不会有事,所以她反倒劝李之龙去南京,于是李之龙便出现在庄继华的门外。

“在田,我看你干脆到我这里来吧。”庄继华听完李之龙谈起他这几年的经历后就忍不住想把他召入自己的团队。

“我是想来,国家危亡,我也想出来为国效力,可……”李之龙流露出一丝难色,当年他与蒋介石在政治上可是对立的,而且4。12之后他又写了一些反蒋文章。

“校长那里我去说,”庄继华想起今天蒋介石的接见不仅又迟疑了下:“在田,有件事我要问清楚,你现在与共产党没有联系吧?”

“怎么,你现在也开始反共了?”李之龙嘴角露出一丝嘲讽。

“那倒不是,在田,”庄继华淡淡的说:“有些事情我们必须承认,不管愿不愿意,两党成仇已经成为现实,与那边最好没有联系,否则会引起很多意外,会影响我正在作的事。”

庄继华说完后,很郑重的看着李之龙:“你必须告诉我实话,这样我也好有所准备。”

“你要作什么事?资源委员会到底是作什么的?”李之龙问道。

于是庄继华就把他的计划摘摘减减的告诉了他。

“战略基地,战略基地,”李之龙反复念道两遍后笑了:“我就说你庄文革回来肯定是有事,好,很好。”

李之龙兴奋的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走动。

“所以,我不愿意再涉入两党争端,而且我们的事没有校长支持很难做成,所以……,在田你必须告诉我实情,另外,有些事情你还必须放下,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

李之龙知道庄继华说的什么事,庄继华看他的神色便又劝道:“在田,这么多年了,放不下又有什么意义呢?还是算了吧,老想着过去没意思,不如我们一起向前看,去开创一番新的事业。”

李之龙缓缓抬起头看着庄继华:“文革,这些事我早就放下了,我之所以不愿出来做事,不过文革,我也有要求,我不参加针对共产党的行动。”

“我也不参加。”庄继华笑了:“不过你的事情我得告诉校长,放心,他恐怕已经知道你在我这里了。”

李之龙一愣:“怎么,他连你都不相信了?”

“谁知道呢?放心吧,没什么的。”庄继华笑笑,抓起电话,刚拨了一个号码又停下了,转头对李之龙说:“在田,恐怕明天校长就会见你,你心里可要有所准备。”

李之龙微微笑了笑:“我明白,不给你惹麻烦。”

“明白就行。”

庄继华接通电话:“雪冰,校长睡了没有?哦,那请校长接电话。”

过了会,就听庄继华说:“校长,在田在我这里,我想请他参加西南开发工作队,好,我会转告他。”

庄继华放下电话后转身走到李之龙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明天你去见校长,他基本上答应了,见你的目的就是谈谈。记住我的话,大丈夫能屈能伸,今日的屈,是为了明日的伸。”

李之龙微微笑笑:“放心吧。”

李之龙让庄继华放心,可庄继华就是放不下心,李之龙对蒋介石的宿怨他可是很清楚的,另外他的脾气也让他担心,所以第二天就亲自送他去见蒋介石,但在门口被拦住了,蒋介石是单独接见李之龙。

庄继华在外等着,与他一样在外等着的官员不少,不过庄继华认识的却不多,他正在考虑要不要与他们拉拉交情,套套近乎,却发现一个老熟人从外面过来。

“雨农。”庄继华招呼过来的戴笠,他心里却有些奇怪,这戴笠怎么看上去变得有些木呐了呢。

“学长。”戴笠很快过来态度十分恭敬。

“你怎么啦?”庄继华可不会被戴笠这副外表蒙蔽,虽然现在的特务处力量很小,可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变成全国最大的特务组织,而戴笠也会成为国民党中最有权力的人之一:“我们可是老交情。唉,我问问你,你打算给我派个什么人”

“学长,校长吩咐了,”戴笠从公文夹里拿出一份资料递给庄继华:“请学长看看,这就是我派的人。”

庄继华没有接:“收起来,收起来,你派的人肯定都是精明强干的人,我信得过。”说着上下打量他:“几年不见,你怎么变得有点认不出来了。”

“学长说哪里话,我还不是和当年一样。”戴笠笑了笑:“在学长面前戴笠永远是当年那个戴笠。”

谁要相信这话,就等于相信狼改吃草了。庄继华摇摇头:“我就这样走了,没连累你就已经是万幸了。不过,看来你是历练出来了,懂得藏拙了。”

“学长当年的教导,后进无日不敢忘。”

“哎,我说雨农,你要再这样我以后可就再不敢与你说话了,咱们的交情可就玩完了。”庄继华半真半假的冲戴笠笑笑:“我们以前是朋友,现在也是朋友,你要像对其他人那样,那我也就无话可说了。”

“学长说哪里话,对学长我是发自内心的尊敬,绝非敷衍。”昨天戴笠可是亲眼看到蒋介石是如何对待庄继华的,就算抛开以前的事,他也不敢对庄继华稍有不逊,不过他还是换了个语气说道:“学长能回来真是太好了,不过校长对学长可真没得说,这几年逢年过节度派人去学长家里慰问。黄埔系内能得到校长这样重视的唯有学长一人。”

庄继华暗自一惊,脸上却十分感慨:“哎,真是愧对校长的爱护,我这人,……,怎么说呢,拿得起,放不下。算了,不说这些了,对雨农,你们特务处应该展开对日情报的布局,现在派人过去还来得及,你的注意力不能光盯着共产党,还要拿出一支眼镜盯着日本人。”

“是,我最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只是没有找到方法。”戴笠诚恳的说:“还请学长指点。”

“我建议你成立一个专门针对日本的学校,在学校里所有学生老师都按照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另外美国,巴西有很多日本人的后裔,近年美国经济困难,这些人中有不少回国了,这也许是条途径。”庄继华低声说。

戴笠眼前一亮,可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又听庄继华说:“嗯,雨农,给你提个醒,对日本要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两国之间战事不起,棋子不用,战事一起,立收奇效。”

戴笠点点头:“学长说的是,是该布局了。”

两人又闲聊了会,李之龙出来了,手里捧着一套上校军装,庄继华又随意说了两句,边与戴笠告辞,迎上李之龙,还没说话,邓文仪就出来:“文革,校长接见。”

庄继华向李之龙露出苦笑下,就随邓文仪进去了。

“李之龙是个人才,是人才我就要用,虽然他以前反对过我,可只要能迷途知返,我就既往不咎。”蒋介石背着手站在办公桌前对庄继华说。

“我代在田多谢校长宽宏大度。”蒋介石不坐,庄继华也只好陪站。

“不过,他与你又不一样,”蒋介石刚说到这里,庄继华连忙接口:“校长,在田不是共产党,他在报上声明脱离共产党后,共产党也不可能再来联系他了。”

“我知道,但我担心以后要是有人来联系他呢?共产党穷途末路之时,有根稻草都要抓的,所以你要注意,要时刻提醒他,我把他交给你,你们是好朋友,以后又在一起,你要多提醒他。”

蒋介石说完就看着庄继华,后者立刻答道:“我会的,校长,我向校长保证,我不打共产党,但我也不支持他们,不与他们发生联系。”

庄继华明白,蒋介石明说的是李之龙却也包含对他的警告。

“晤,我对你是相信的,”蒋介石满意的笑了:“但对手下人你要注意,你松一寸,他就会松一尺。”

“多谢校长指点。”庄继华含笑答道。

“你什么时候去杭州?”蒋介石又露出关切的神情:“杭州的事完了后,就回家一趟吧。”

“是,谢谢校长的关心。”庄继华不知道戴笠告诉他的事情是戴笠私自作主,还是蒋介石授意的,若说是蒋介石授意的,那未免也太落俗套了,所以他决定暂且不揭开这事。

“你看,校长对你真不错,一回来就是上校,当年你可只有少校,这一下就升到上校了,连升两级。”出了憩庐大门,庄继华就笑着对李之龙说。

李之龙看看前面的司机,用眼睛问庄继华,庄继华笑着点点头。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一章 归来 第三节 聚才(五)

“上校,少校我倒无所谓,只要能做事就行。”李之龙明白庄继华的意思:“对了文革,刘殷淑还好吧?”

这块伤疤终于揭开了,庄继华长长叹口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