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杀明-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是妞妞,看不出来有什么疲惫的样子。她以前可是走过很远的山路,到贺兰山去采药的。从脚底板的功夫来说,十个朱由检,都不是妞妞的对手。偏偏朱由检有股不服气的劲头,明明已经跑得筋疲力尽了,还是不肯善罢甘休,还是死撑着跟在妞妞的后面。这位未来崇祯皇帝,显然是不甘心就这样输给一个小姑娘。
“大哥哥!”妞妞看到徐兴夏,顿时满脸笑开了花。她一下子跳到徐兴夏的怀里,得意的朝后面的朱由检做鬼脸。她和朱由检赛跑,轻松的就将朱由检甩掉了,这让她觉得十分的高兴。朱由检越是不肯放手,她就越是积极,越是高兴。至于对方是什么身份,什么性格,她就完全不管了。一切,有徐兴夏这个大哥哥罩着啊。
朱由检显然跟徐兴夏不是很熟,对徐兴夏还是有点忌惮的。他年纪小,政治上的事情,自然不会很懂。但是,他也知道,徐兴夏不是个好惹的人。他不好惹,他麾下的白衣军更加不好惹。万一惹怒了他,包括他在内,很多人都没有好果子吃。
因此,他踉踉跄跄的跑到徐兴夏的面前,弯着腰,不断的喘着大气。但是他的眼神,还是紧紧的盯着妞妞的。好像,妞妞休想从他的手里跑掉。不得不说,这个小家伙,还真是有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劲头。难怪日后做皇帝的时候会那么的刚愎自用。
徐兴夏朝他招招手,随意的说道:“你也过来吧!”
妞妞嘟着小嘴说道:“哥哥,不要他过来。他一点本事都没有。他连我都追不上。”
徐兴夏继续朝朱由检招手。
朱由检犹豫片刻,终于慢慢的靠近了徐兴夏。
“上来吧!”
徐兴夏将朱由检也抱起来,刚好和妞妞来了一个面对面。
妞妞顿时不干了,挥着拳头就向朱由检打过去。朱由检自然不能吃亏啊,自然是要还手的。结果,两个小孩,在徐兴夏的怀里,继续打闹不停。两人年纪都不大,拳头都没有什么力气,你一拳我一拳的,也就是赌气罢了。估计朱由检以前也没有人和他这样玩过,所以十分的喜欢,脸上慢慢的开始放光了。
周围的随从婢女什么的,看到眼前这一幕,都装作没有看到。白衣军这边的人,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委员长大人和小孩玩耍玩耍,有什么不对吗?南京方面来的人,虽然知道有些不妥,有些违反礼仪规矩,却也不敢多说什么。这里是徐兴夏的地盘,徐兴夏要和朱由检他们玩耍,他们哪里敢多说什么?朱以蓝都没有开口呢。结果,徐兴夏一直抱着两人,离开了沁芳亭,才放了下来。
“你别跑!”朱由检忽然叫起来。原来,他一不小心,又挨了妞妞一拳。妞妞刚好一拳打中他的胸口。他可不愿意吃亏,马上就追上去了。只可惜,妞妞奔跑的速度快,三下两下就消失了,他怎么也追不上。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追赶。
“这个朱由检……”徐兴夏唯有轻轻的摇摇头。
都说三岁定八十,在某些时候,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朱由检的性格,在刚才玩耍的时候,已经表露无遗了。他是个不甘心吃亏的主,性格还很倔。即使遭遇了失败,他也不会轻易认输的。他一定会想办法卷土重来。他坚信自己可以打败对方。
但是,他的脑子,又有点一根筋,不懂得变通。准确的来说,他是不会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喜欢钻死胡同。一旦钻进去了,就很难从里面跳出来。其实,他根本不需要追,只需要稍微哄一哄,妞妞就投降了。妞妞这个女娃,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最架不住别人哄的。别人拿这招对付妞妞,屡试不爽的。
……
徐兴夏在周王府随意的转了一圈,走到匠作坊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冬子和朱由校,居然在琢磨木工。更古怪的是,两人居然都是光膀子的。这可是十月份的天气啊,已经有点寒冷了。但是两人正在干得热火朝天的,一点都不在意寒冷。朱由校的额头上,甚至还有隐约的汗珠渗透出来呢。这家伙,还真是干得起劲。
冬子从小就干农活,又上山砍柴什么的,对各种木头都十分的熟悉。刘广梁又是专业的木工,他多少都学到了一点。在朱由校看来,冬子绝对是个最称职的玩伴了。别的小孩子,大部分都是敷衍他的,其实对于木匠,一点兴趣都没有。唯独冬子,对木匠的见识还算不错。他就像是找到了知己,再也舍不得和冬子分开了。
忙碌了一会儿以后,两个半大不小的家伙,又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是在商量什么。看朱由校的样子,神情倒是十分的欢愉,好像是找到了知音一样。也难怪,只有在徐兴夏这边,他才有机会肆无忌惮的琢磨自己的木工。要是在南京,估计多半是要被宫女太监什么的阻拦的。皇帝的儿子,未来的皇帝,不好好读书写字,一天到晚和木头打交道,这算什么事?
徐兴夏慢慢的走进去,缓缓的说道:“不错,很好看!”
朱由校在徐兴夏的面前,其实也有几分紧张。对于他来说,徐兴夏的身份太复杂。他既是自己的姐夫,又是造反起家的逆贼,明王朝的覆没,徐兴夏至少要负一半的责任。但是,朱以蓝又极力替徐兴夏辩解。以致于南京方面,都不知道应该如何给徐兴夏定位,他就更加不知道了。不过,徐兴夏的称赞,他还是很喜欢的。
平时,很少有人夸赞朱由校的木工技术的。堂堂的皇太子,居然喜欢做木匠,这叫什么事?别人怎么可能称赞他的木工技术?他的几个老师,都恨不得将他揍一顿,让他从此以后,都再也不跟斧凿墨斗之类的打交道。他半信半疑的说道:“真的?”
徐兴夏点点头,拿起朱由校刨好的一块榫头,神情肃穆的说道:“当然是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你的手工,暂时还比不上冬子的姨夫。因为,你现在年纪还太小,暂时还没有成年人的力气。有些粗重活,你还做不了。但是,我相信,再过三四年的时间,你肯定会超过他的。你也知道,木匠的手工活,是需要经验积累的。等你二十岁的时候,我想你一定可以成为出色的鲁班传人了。”
朱由校的脸色,顿时变得憧憬起来。说真的,除了木工,他对别的事情,一点兴趣都没有。看到妞妞和弟弟两个人在互相追逐打闹,他就觉得这两个小家伙,简直是在浪费光阴。要是他们也跟着学习木工,那该多好啊。至于当皇帝,一句话,没兴趣。
徐兴夏在匠作坊转了一圈,发现这个朱由校,做出来的衣柜、床架、胡床、茶几、靠背椅、太师椅、脚凳、床尾凳什么的,质量还真是不错。而且,细细欣赏之下,会发现家具外观的设计,还有图案的雕琢,以及油漆的粉刷,都是相当不错的。这样的家具,如果放在外面,应该可以卖个不错的价钱。
其实,这些都是废话。不管怎么说,朱由校毕竟是皇室的人,身份摆在那里。他就算不务正业,要专研木工,有关方面也得认真对待。他使用的各种材料,肯定也是最上乘的。加上的确不赖的手艺,做出来的东西,要是不好那才怪了。至于卖家具……朱由校会缺钱吗?他做出来的东西,都是堆积如山,越来越多的。
徐兴夏饶有兴趣的说道:“我很喜欢这些家具。不如,你将这些家具,都送给我,就算是作为送给你姐姐的新婚礼物吧?”
朱由校明显的有些意外,又有些兴奋,下意识的说道:“啊?这样可以吗?你真的喜欢这些家具吗?”
徐兴夏重重的点点头,肯定的说道:“我真的喜欢。”
朱由校顿时激动起来,不断的搓着双手,颇有点受宠若惊的味道。他连声说道:“好啊,好啊,你需要什么就拿去好了。要是还需要些什么,你跟我说,我马上帮你做出来。”
老实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努力被肯定更高兴的事情了。对于朱由校来说,他的木工,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大人物的肯定。他的父亲,他的师傅,甚至是他的姐姐和弟弟,对于他喜欢木工这种异端,都是颇有微词的。要说朱由校内心没有一点压力,那肯定是骗人的。只是他实在是喜欢做木匠,怎么都舍不得放弃罢了。
第685章 迁都西安府!
在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下,朱由校一度也想过要放弃木工的。他周围的所有人,都是反对他的这个特殊的爱好的。除了父亲的耳提面命,还有师傅们的当头棒喝,换了一般人,还真是招架不住。只是,每次放弃木工一段时间以后,他都心痒难忍,辗转反侧,无法割舍。最终的结果,是他又悄悄的拿起了斧凿墨斗,继续和木头打交道。只有这样,他才能感觉到内心的满足,感觉到踏实。
现在,他的木工技术,得到了徐兴夏的充分肯定,他顿时感觉,自己的前途,是一片的光明。就连做人的信心,都不知道膨胀了多少倍。他十分相信徐兴夏的话是真心的。因为,徐兴夏完全没有必要讨好他。以徐兴夏目前的身份和地位,就算是将他杀了,估计南京方面,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谁惹得起凶神恶煞的白衣军呢?
徐兴夏从怀里掏出几张早就准备好的高难度图纸,微笑着说道:“我这里有些好玩的图纸,你慢慢的琢磨吧!你要是能够将这些图纸都琢磨出来,说明你的水平,已经是超一流的了。”
朱由校顿时两眼发亮,急忙将图纸接过来。结果,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他就被复杂的图纸迷住了。实打实的说,朱由校的木工水平,还真不是吹嘘出来的。他的确是有这方面的天赋。哪怕是徐兴夏绘制的图纸,有些简陋,他也能准确的把握到其中的关键所在。
看到朱由校如此专心,徐兴夏就朝冬子招招手,悄悄的走了。走到门口的时候,他故意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朱由校整个人,都已经扑倒在图纸上,目不转睛的细细琢磨了。从他专注的神情来判断,他的全部心思,全部注意力,显然都是在图纸上了。
如果他做皇帝的时候,处理政事有这么上心的话,估计大明朝还能延续一段时间。只可惜,他的心思,完全是在琢磨木工方面。如果要他做别的事情,的确是太难为他了。但是,如果说朱由校做木匠不合适,那不免太武断了。事实上,他绝对是一个出色的木匠。
联想到朱由检的死脑筋,徐兴夏只有默默的感慨。这两个家伙,其实都不合适做皇帝的。一个是完全不想管政事,只想做鲁班那样的伟大木匠。一个是对政事管得太紧。归根到底,是谁也不相信。这也是朱由检从小养成的性格。
……
回到自己的住处怡心园,徐兴夏坐下来,拿起桌面上的报告和条陈,细细的阅读起来。来自各地的报告,被送到周王府以后,经过张天豪等人的选择,然后有针对性的送到徐兴夏的面前。如果是重要的事情,就整份报告一起送来。如果是不太重要的事情,就将要点写在条陈上,集中送到徐兴夏的面前。在大多数时候,徐兴夏的工作,就是阅读这些报告又或者是条陈,然后做出批示。
老实说,徐兴夏对于这样的文案工作,是没有什么兴趣的。整天坐在办公桌的后面,还不如带着猎骑兵到周围去转一转呢。汉式步枪的性能,还是让徐兴夏感觉到满意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敌人,在汉式步枪的面前,都只有被屠杀的份。可是,目前的白衣军,除了徐兴夏自己,根本没有人可以替代他处理这些报告。
这不是权力下放的问题,而是眼光和知识的问题。这些报告和条陈里面,涉及到很多跨时代的知识,除了徐兴夏之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置。哪怕是黄克缵和齐燮元这样的老官僚,遇到火车、铁路、发电、无线电之类的字眼,也只有抓瞎的份。他们根本不懂啊!没办法,徐兴夏只有自己硬着头皮上了。
幸好,徐兴夏目前有足够的时间,来慢慢的处理相关的公务。开封府到宁夏城的距离太远了,路上要走两个月的时间,徐兴夏是不可能陪伴着朱以蓝,慢慢的从开封府一直回到宁夏城的。就算是回到西安城,都不太可能。这一点,朱以蓝当然是理解的。她不会要求徐兴夏浪费这么多的时间。
“大人,这是最终的迁徙方案。”
张天豪快步进来,将一份最新的报告,送到徐兴夏的案前。
这份报告的内容,是关于最高委员会办公地点迁徙的基本流程。经过仔细的思考,以及充分的集思广益以后。徐兴夏最终决定,将白衣军的各个核心机构,都搬迁到西安府。宁夏城的位置,多少有些偏颇,距离中原地区太远,不利于白衣军的日后发展。
和西安府相比,宁夏镇最大的优势,就是有足够的粮食,足够的水源。关中地区,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不足,水源不足。这也是汉唐以后,历朝历代为什么不再选择西安府作为首都的主要原因。养不起这么多的人啊。但是,这一切都是可以改善的。
随着铁路、火车的出现,解决西安府的粮食问题,已经没有什么难度。关中地区的粮食不够,从其他地方一车一车的运过来就是了。一火车皮的粮食,顶得上几百辆的马车。在有火车的年代,大规模的粮食运输,已经完全不是问题。倒是关中地区的水源问题比较难解决。说起来,还是江南水乡好啊,不缺水。
然而,如果考虑到地理位置的优势,西安府作为白衣军的政治核心所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从全国的范围来看,西安府刚好是处于相对的中心位置。无论是向南,向北,向东,向西,距离都差不多。这种天然的地理优势,除了西安府,再也没有别的地方。当然,湖广地区的武昌府也不错。但是,武昌府不是还没有拿下来吗?
更重要的是,白衣军以后要向西扩展,西安府绝对是最重要的后勤基地之一。徐兴夏规划中的陇海铁路,就是以西安府为核心的。届时,白衣军从西安府乘坐火车出发,直接到达西域就行。大量的后勤物资,也将从西安府发送到西域各地。
“各个委员怎么说?”徐兴夏缓缓的问道。
“十九人赞成,三人反对,五人弃权。”张天豪简短的回答。
“既然如此,那就通知各部门执行吧!”徐兴夏当机立断的说道。
这种搬迁政府机构的事情,徐兴夏绝对是快刀斩乱麻的。这种事情,没有必要考虑太多。考虑的越多,拖延的时间越长。拖延的时间越长,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白衣军还要将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源,都投放到别的领域去。
“明白!”张天豪答应着,转身安排去了。
……
徐兴夏拿起另外一份报告,细细的阅读起来。这是一份来自山东的报告。报告的文字很多,描述的内容也很多。发来报告的人,叫做袁应泰,目前的职务,是山东省巡视员。本来,在真实的历史上,袁应泰应该是到辽东去担任巡抚的。丢失辽东的罪责,也是袁应泰承担的。沈阳、辽阳等地,都是在袁应泰的手里丢失的。但是,由于徐兴夏的到来,辽东的历史,被完全打乱了。
由于万历皇帝的提前驾崩,袁应泰没有机会去辽东了,这也让他避开了一个大劫数,保存了自己。其实,袁应泰这个人,的确是有本事的。他的最大本事,就是治政,也就是管理内政。在军事方面,他是比较薄弱的。他在军事方面的巨大缺陷,就是心太软。所谓慈不掌兵,心太软的人,是肯定无法成为军事指挥官的。
徐兴夏将袁应泰捞到手,完全是由于福王垮台的缘故。福王垮台以后,大量的明王朝官员,没有了出路,不得不想办法投靠白衣军。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觉得徐兴夏是反贼,是大逆不道了。别人都快要控制整个天下了,就要改朝换代了,你还死抱着前朝不放,这不是傻瓜吗?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有人还给自己的投诚,找到了心安理得的借口。徐兴夏是什么人?他是泰昌皇帝的女婿啊!和明王朝根本就是一家人。他和明王朝的事情,根本就是皇室内部的纷争,和一般的造反完全不同。就算他闹得再厉害,也是皇帝自己的家事,和外人完全无关。
因此,他们在投靠白衣军的时候,完全没有心理压力。好像山东省的很多地方官员,都是集体投靠白衣军的。其中不少人,还被选为了该地区管理委员会的委员。在众多的地方官员里面,还是有极少数德才兼备的。他们有才华,也相对清廉,自然会得到重用。
结果,徐兴夏就按图索骥,将很多历史上的大人物,都全部召唤到了自己的部下。袁应泰,就是其中的一个。徐兴夏给袁应泰的任务,就是考察整个山东的实际情况,给他写一份详细的报告。从他递交上来的报告看,袁应泰的确是做了不少功夫的。他对山东省的认知,和徐兴夏对山东省的认知,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第686章 缔造白衣军海军!
“来人啊!”
徐兴夏忽然叫道。
参谋刘汉武急忙进来,听候吩咐。
徐兴夏站起来,在书房里面来回的踱步。片刻以后,他缓缓的说道:“立刻派人告诉袁应泰,让他启程到登州去。我随后会前往登州。我要当面听取他的汇报。”
“明白!”刘汉武答应着去了。
徐兴夏点点头,重新坐回到书桌的后面。
这一次,他拿起来的,乃是一大叠的报告。这些报告都是粘连在一起的,厚厚的一沓,估计有二三十份。显然,所有的报告,都是在描述同一件事情。事实上,每份报告的左上角,都有一个红色的标签。标签的上面都有两个字,那就是“海军”。这说明,全部的报告,都是和白衣军海军相关的。
大部分报告的标签上面,还有另外三个字,那就是“威海卫”。威海卫,听名字就知道是著名的军港。事实上,后世的北洋水师的总部衙门,就设置在威海卫。新中国海军,在青岛海军基地建成之前,在威海卫也曾经驻军,有大量军舰出没。
徐兴夏要建立白衣军海军,第一个选择的总基地,就是威海卫。这不单单是考虑到威海卫的天然军港优势,还考虑到了威海卫的战略位置。海军军舰从威海卫出发,可以直接威胁到辽东,威胁到朝鲜,威胁到日本。这么好的战略位置,徐兴夏当然不会错过。
建立白衣军海军的资金,基本上已经到位了。这次,白衣军横扫中原,查抄了很多王府和高级官僚。他们掌握的资财,最少有五千万两白银。这么多的钱财,如果投放到海军里面,在短时间内,应该可以增加相当数量的战船。哪怕建设海军需要的资金巨大,短期内造就一支海军舰队,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对于海军的具体发展思路,徐兴夏还不是特别的清晰。随着各项新技术的发展,海军也必须应用到各项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战胜西洋列强。坦白说,目前西洋列强的风帆战列舰,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白衣军海军想要在这方面超过西洋列强,不太可能。你的起步太晚,就算有钱,也是很难追得上别人的。
好像荷兰人的最强大战列舰,排水量已经超过一千吨,战列舰上面搭载的各式火炮,已经超过八十门。在未来的数年内,荷兰人的战列舰,排水量会更加的巨大,火炮的数量也会更多。两千吨的排水量,一百门以上的火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这仅仅是荷兰海军的情况,还没有算上日后的海上巨无霸英国人呢。
单纯就造船技术,还有火炮技术而言,英国人绝对是西洋列强中,最有优势的。他们将在日后称霸海洋两百多年的时间。所谓的日不落帝国,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形成的。白衣军海军要赶上,甚至是超过英国人,必须在造船和火炮技术上,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如果单独依靠目前的福船之类的战舰,肯定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白衣军目前有什么技术优势呢?一个是火药,一个是钢铁。白色炸药的出现,完全可以让黑色火药逐渐的退出舞台。而优质的钢铁,在铸造火炮的时候,也能够保持炮管的质量。还有一个蒸汽机,可以给军舰带来持续不断的动力,就算在没有风力的情况下,军舰依然可以继续行驶。只是,这些技术,要应用到海军方面,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光是一个后坐力,就能搞死不少人。
受到明王朝一贯的靖海政策的影响,当年七下西洋的郑和舰队的英姿,早就荡然无存了。明王朝的造船技术,已经基本失传。所谓的大型宝船,基本上都只是传说了。唯一继承下来的,只有小型的福船。抗日援朝的时候,大明水师最强大的战舰,排水量也只有四百吨左右而已。至于武器方面,更是惨不忍睹。
老实说,大明水师也就是遇到更烂的日本海军,否则,能否打赢对手,还真是不好说。排水量只有四百吨的战舰,又没有大威力的火炮,放在西洋列强的眼里,简直就和小舢板差不多。饶是如此,在露梁海战役中,大明水师还是战死了一个高级指挥官邓子龙。而朝鲜王国方面,也战死了他们的精神领袖李舜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在海军战舰方面,更是如此。你的军舰没有对方强大,你的火炮没有对方厉害,你就只有挨打的份。你打不到别人,别人却可以打到你,这不是被动的挨打是什么?海战和陆战不同。在海战中,双方的装备差距如果过大的话,是很难力挽狂澜而不倒的。徐兴夏可不希望自己的海军,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双方的装备,至少得是拉平的。
正在细细琢磨的时候,张天豪放轻脚步来到徐兴夏的面前,低声说道:“大人,袁可立来了。”
徐兴夏点点头,不动声色的说道:“请。”
片刻之后,张天豪就带着袁可立进来了。袁可立的年纪有些大了,他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但是,他看起来精神还相当的不错,走起路来,脚步也是相当稳健的。不过,如果仔细看的话,还是能够从袁可立的脸上,看到隐藏的憔悴的抑郁的神色。或许袁可立是想尽可能的隐藏自己的憔悴和抑郁,却始终没有隐藏住。
没办法,袁可立在明王朝的官场上,一直是不得意的。他能文能武,可谓全才,在刚刚进入仕途的时候,也的确是做了不少令人称道的功绩。比如说平息倭寇什么的,都有他的功劳。但是,他在官场上,也的确得罪了很多人。结果,从万历二十六年开始,袁可立就一直赋闲在家,再也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万历二十六年的袁可立,正是三十岁左右,血气方刚,精神抖擞的,准备大展拳脚年纪,结果,偏偏在这个时候,他被贬斥了。还一贬就是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段非常漫长的煎熬的时间。袁可立没有被这段漫长的时间击倒,没有一病不起,甚至是一命呜呼,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徐兴夏将袁可立叫来,主要是为了海军的事情。海军,是白衣军未来发展的主力。白衣军要登陆日本,要抢占台湾岛,要控制南洋,要顺着航线一路向西,占领印度,占领波斯湾,占领非洲,占领欧洲。又或者是一路向东,到达美洲地区,都离不开强大的海军的支持。更加不要说因为利益的关系,和西洋列强的海上争夺战了。
然而,徐兴夏本人,对海军的认识其实不多。海军其实是很专业的军种,绝对不是看看表面,就能够了解的。在后世,他尽管在网络上见过不少的军舰,现实中的军舰却是一艘都没有见过。至于海军的内部组织、训练、作战等,徐兴夏也是从网络上了解到的。至于现实到底是不是这样的,还真是不好说。这些后世网络上的经验,放到四百年前,到底合不合用,徐兴夏自己都不知道。
为了稳健起见,徐兴夏决定找几个有才华的人,和自己一起将海军的架子搭建起来。幸好,他来的很是时候。他需要寻找的人才,山东的确还是有不少的。尽管抗日援朝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原来的大明水师,也已经是烟消云散。但是,大明水师遗留下来的很多人才,还生活在山东各地沿海地区。或许他们的年纪,稍微有点大了,他们的经验技能却还在。这些人,就是白衣军海军未来的基础。
当年大明水师提督陈璘组建舰队,前往增援朝鲜的时候,就曾经从山东沿海大量的征兵,因此,在战斗结束以后,相当多的水师士卒,也都是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当时的战争就是这样的。开战才临时招募兵员,打完仗以后,又立刻解散部队,以节省费用。
徐兴夏初步估计,这些被解散回家的前大明水师官兵,至少有一万人左右。基本上可以满足白衣军海军的初步需要。但是,仅仅是有普通的海军士卒是不行的,还必须有高级将领。遗憾的是,陈璘在打完仗以后,就带着大明水师的高层,回去了广东的南澳岛休整了。随后,大明水师处于半解散的状态,水师的高层,也都是散落在江南一带。山东地区,并没有高级将领的存在。
袁可立,就是徐兴夏钦定的白衣军海军司令部副部长。至于正部长,当然是徐兴夏自己了。之所以选定袁可立出任海军的实际负责人,就是考虑到,这个曾经怀才不遇的老头子,在治军方面,是很有一套的。他需要袁可立来帮助自己管理海军。
在真实的历史上,袁可立还是很能干的。他担任登莱巡抚的时候,几乎是白手起家,创建了相当强大的军队,储备了大批的军用物资,对辽东地区的作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援助。如果不是因为得罪了魏忠贤,又被罢官去职的话,他应该可以建立更大的功勋。
第687章 倭寇还是不死心啊!
徐兴夏站起来,微笑着热情的说道:“节寰公,请!”
袁可立稍微迟疑了片刻以后,还是坐了下来。对于徐兴夏的称呼,袁可立还算满意。从徐兴夏的表现来看,似乎没有一点的魔气。更多的时候,他乃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年轻人。外面都在传言,说徐兴夏就是传说中的魔王转世,只怕是有点误会的。
徐兴夏对袁可立身后的人也点点头,做手势示意他们也坐下来。袁可立的后面,还跟着一个稍微年轻的官员。这个官员,就是孙元化。孙元化是被徐光启推荐到来的。他本来就是徐光启的弟子。徐光启被冷落的时候,他自然也跟着被冷落,无人理会。在徐光启被吸纳到白衣军阵营以后,孙元化的投靠,也就顺理成章了。
白衣军海军要建造战舰,要铸造大炮,自然少不了孙元化这个火炮专家。以白衣军目前的铸炮技术,在陆地上使用红衣大炮,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可是,要在战舰上装备火炮,就很讲究了。火炮的重量,火炮的后坐力,都是非常关键的要素,是万万不能马虎的。因为,任何马虎大意的后果,就是船毁人亡。
孙元化这个人,其实是很有眼光的。和徐光启一样,孙元化对西方新颖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没有什么排斥心理。不过,他看重的技术,大部分都是军事用途的。他敏感的意识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