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杀明-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他们两个本身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派系。他们都属于游离于党争之外的一群人。在大明朝的政治权力当中,他们是属于靠边站的典型。陕西三边总督这个位置,听起来似乎很吓人,其实,承担的风险,比所获得的收益多得多。陕西三边总督辖下的四个军镇,只要有一个起来闹事,就足够三边总督头痛了。
这不,徐兴夏起来闹事,黄克缵的日子,就非常的不好过。他的三边总督职务,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被拿掉,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前来接手。徐兴夏和他的白衣军,表现得如此的生猛,谁知道前来接手的那个人,会不会成为徐兴夏的目标?俗话说,千里做官只为财,如果是急急忙忙的赶来送死,那就没有意思了。
所谓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这些都是蒙人的。就连这样说的那些人,自己都明白,只能是表面上说一说,世界上绝对是做不到的。为了拉拢自己人,为了打击敌人,有相同利益需要的人,肯定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走到一起。说到底,还是核心上的利益争夺。党争的核心,就是权力和各种利益的分配问题。
其实,万历皇帝也是个精明到不能再精明的家伙。不要看他几十年不上朝,仿佛完全不理朝政。其实,他在深宫里面,是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朝廷的。谁谁谁是一伙的,谁谁谁是一党的,他在深宫里面,还是想对清楚的。但是,党争一旦形成,即使皇帝想要消弭,也没有办法的。他只能是默许这样的现象存在。
因为,皇帝是依靠拉拢一批人,打击一批人,来维持权力的平衡的。当满朝都是“党”的时候,他也只能依靠这个党,去攻击另外一个党,却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消除“党”的现象存在了。既然没有办法彻底的消除,他也就只好承认事实的存在了。
因为没有明显的派系倾向,使得黄克缵和朱燮元两个,在某些特殊的时候,能得到万历皇帝的嘉许。比如说,出任陕西三边总督等,肯定有万历皇帝的意思在里面。这样的职位,如果没有万历皇帝的朱批,内阁是肯定无法决断下来的。陕西三边总督,下辖四个军镇,如果放在某个党的手里,估计万历皇帝是不会太放心的。
然而,由于没有明显的派系倾向,在很多时候,却又是坏事。因为,这会使得他们在朝政中,相对的孤立。在当时,没有党派,就意味着没有后台,没有背景,没有人提拔你。就算有功绩,也不会有人给你大力的推荐,大力的宣扬。相反的,如果出了问题,肯定会被各个党派都惦记,遭受他们的联手攻击。
如果几个党派联合起来,一起出手的话,他们这些没有派系的人,绝对是灭顶之灾啊。几个党派联合起来的力量,即使是万历皇帝都是扛不住的。比如说立太子的问题,万历皇帝和群臣们斗了几十年,逼退了四个首辅,十几个部级大臣,可是最后,他还是输了。连太子的问题他都扛不住,更不要说扛两个自由派大臣了。
这次徐兴夏在陕西省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其他的党派害怕担责任,不敢对两人下手。黄克缵在有机会继续留任。但是随着局势的逐渐稳定,试图摘桃子的人就多了。取代黄克缵的位置,几乎是必然的。到时候,他们两个的结局,就算不是下狱待罪,至少也得罢职归乡。秋后算账这一套,正是各位大佬最擅长的。
事实上,眼看新一轮的京察很快又到了,这又是一场争权夺利的大战的开始。从以前的情况来看,每年的京察,对于党争的各个派系而言,都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掌握京察大权的派系,固然是要趁机排除异己,打击他人,提拔自己人,壮大自己的实力。而被京察的派系,则要想办法保存有生力量,首先避过京察的屠刀再说。
不要看黄克缵、朱燮元他们两个是地方官,级别还相当高,同样会受到京察的波及的。因为,如果某些人从京城调任陕西,就可以有效的避开京察,避开敌对派系的屠刀。等京察的风头过了以后,又可以重新回京了。京察的期限是六年一次。只要避开京察当年,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又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
以黄克缵和朱燮元的精明,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他们都不是圣人,没有那么纯洁的思想。他们当然不想成为党派斗争的牺牲品。可是,以他们的实力,想要完全避开京察的波及,又是不可能的。朝中各个派系的各位大佬,现在都在密切的留意陕西的动静。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两人肯定会被迅速拿下,然后果断的有新官上任。
想到每次京察带来的血雨腥风,朱燮元很是感慨。以前,他也觉得,能够成为正三品的文官,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存在。至少,距离大明朝的核心权力,又靠近了一些。但是,在得知世界居然是如此广袤以后,朱燮元的思想就变了。他心有感触的说道:“一群井底之蛙,偏偏要斗来斗去的,不搞到你死我活决不罢休,唉。”
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足见他内心的感慨,是到了什么样的地步。估计,对于大明朝的政治斗争,他是真的没有兴趣了。他觉得自己,应该有更远大的理想,一种其他人从来不曾想象过的理想。只有将整个世界都放在自己的眼里,那才是真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巴掌大的地方内部斗来斗去,不过是徒增笑料罢了。
可以肯定的说,朱燮元对于明王朝的忠心,是有些动摇了。以前,他觉得背叛朝廷,绝对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以读书人的风骨,以儒家的理念,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一定会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以前,朱燮元也从来没有这样想过。他还丢不起这个脸。好像李懋桧这样的卖国贼,简直是太另类了,辱没了祖宗十八代。
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徐兴夏的目标,比明王朝更加的远大。别人的眼里,只有巴掌大的地方。徐兴夏的眼里,却是整个世界。这在朱燮元看来,辅助一个这么有志气的人,绝对比辅助明王朝还要有动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点动力不是?而且,辅助徐兴夏,也算不上是对明王朝的背叛。我们不过是想开拓更多的疆域罢了。开疆拓土,这也能算是背叛吗?
做官的,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是在浑浑噩噩的过日子的。好像黄克缵、朱燮元这些人,相对清廉,相对能干,他们还是想真心实意的做一点事情的。偏偏明王朝内部,是一塌糊涂。党派斗争,刀光剑影,互相倾轧,你死我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本无法真正的安心做事。无论你做什么,拖后腿的人都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与其这样,还不如跳出来,和徐兴夏去拼搏一块新天地呢。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有自己可以发挥的作用,朱燮元还是有信心的。他才五十岁出头,至少还能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如果认真做事的话,可以做很多事情了。无论怎么样,他在白衣军这里,可以做的事情,绝对要比陕西按察使这个位置要多得多。
“委员长,这是黄峡口要塞送来的战报。”
说话间,有参谋快步进来,递给徐兴夏一份战报。
在黑山营驻留的这段期间,徐兴夏建立了参谋制度,为自己的指挥部,挑选了十多个年轻人,担当参谋,协助处理军机要务。这些年轻人,部分乃是贺逢圣的弟子。部分则是通过张天豪的关系,从各地招募来的年轻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不得志。因为对现实有所不满,他们对朝廷的反感,也是与日俱增。
第525章 逆向思维想一想
大明朝的读书人,数量其实不多。在西北地区,数量尤其稀少。可是,官职的数量更少。这就注定了,不是每个读书人,都可以混得官职的。特别是在明朝后期,卖官粥爵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那些没有背景,没有后台的读书人,几乎没有进入仕途的途径。这导致他们对朝廷的不满,也是与日俱增。好像后来的复社,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群不得志的书生发起的,很有点愤青的味道。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愤青,都会走上造反的道路。毕竟,造反的罪名,还是非常严重的,还是很有威慑性的。只是,如果有有心人的唆使,加上适当的利益诱惑,想要拒绝,的确有点难度。读书人也是人,也是要生活的。尤其是很多的读书人,除了读书之外,其他的生活谋生技能,其实很少。所谓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也。如果他们的思想开始动摇,加上老婆孩子的重担,一般都会屈服的。
白衣军开出的条件,其实很优惠,也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只要你愿意和白衣军合作,白衣军可以帮助隐瞒你的身份,同时使用一些手段,让你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到了白衣军那边以后,则使用假的身份名字生活。待风声过后,再恢复原来的身份。
好像张天豪这样,对外的名字,都是假的。别人根本不知道,他其实是来自京城的某个颇有威名的家族。那个时候,还没有照相机,一切的影像资料,都只能依靠手工描绘。显然,这样的待遇,对于目前的白衣军来说,只有徐兴夏才能享有。官府掌握的,也只有徐兴夏的相貌资料而已。其他人,只要改了名字,稍微保守一些原来的身份秘密,几乎没有人认得出你是谁。
事实上,在当时的混乱社会,一个小小的家庭,几口人,或者十几口人,集体失踪,只要没有人报案的话,几乎没有人会理会。谁能想到,他们会投靠白衣军呢?何况,白衣军既然愿意帮助你秘密的迁徙过来,自然会派人善后的。以当时直接掌管基层户籍的里正、社长而言,只要几十两的银子,就完全可以守口如瓶了。
在陕西地区,打酱油的读书人其实也不少。由于某些原因,他们暂时无法进入仕途,却又要养家糊口,只能是稍微冒险一下了。无论怎么样,总不能白白的坐以待毙吧?在有心人的引诱下,他们投靠白衣军,担当参谋的职位,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毕竟,这个职位的钱粮还是很不错的,每个月至少有十两银子的收入。其他方面的福利也是相当不错的,绝对比在呆在明王朝这边好。
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是以逃亡的借口消失的。在当时,这绝对是最好不过的借口了,因为,白衣军的出现,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大的威胁。一些有能力的人,甚至不敢呆在西安府,而是直接迁徙到了河南等地。又或者是迁徙到更远的江南。其实,当时大明朝的户籍制度,也基本名存实亡了。按照户籍找人,大部分都是找不到的。
其实,徐兴夏要将朱燮元等人拉过来的目的,也是为了壮大白衣军的参谋队伍。白衣军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要积极推广文化知识的。必须有一批读书人作为基础的班底,扫盲运动,才能更好的展开。以后的战争,火枪、大炮、战舰的技术含量,都会越来越高。对于文化知识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只要朱燮元过来,其他的一些读书人,尤其是一些年轻的读书人,就能减少很多顾虑。他们投靠过来的速度,会更快一些。在过来以后,也能够迅速的安心的干活。你看,连高高在上的按察使大人,都投靠过来了,咱么你这些小鱼虾,算得了什么?
“知道了。恒岳先生,你也看看。”徐兴夏将情报接过来,粗略的扫了一眼,又转手递给了朱燮元。
朱燮元没想到徐兴夏会将军事情报给自己看,还开始称呼自己为恒岳先生,明显的拉近了和自己的距离,还表示了一定的尊敬之情。这让朱燮元感觉到很温暖。他愣了一下以后,下意识的将情报接过来。结果,不看还好,看了以后,眉头情不自禁的皱起来。根据黄峡口要塞的报告,至少有三千人的鞑子,聚集在要塞的前面。
三千人的鞑子啊,这可不是小数目。如果是以前,三千人南下宁夏镇,整个西北四镇,都要全部行动起来,才能想办法将鞑子撵走。现在,一个小小的隘口,就聚集了三千人。贺兰山的几个隘口加起来,估计有一万多人。朱燮元不得不有些担心。这个莫日根,倒是挺狠的啊,真是舍得出手。同时,他麾下的兵力,也真是雄厚。
不过,从徐兴夏的反应来看,似乎根本没有当做一回事。仿佛进攻黄峡口要塞的,根本不是三千人的鞑子,而是三千名的手无寸铁的农民,没有丝毫的威胁。这么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怎么能如此的镇定呢?他的战场经验,是怎么锻炼出来的呢?
说真的,就算是自己这些老油条的官员,遇到如此复杂的情况,都会感觉到紧张啊。好像他和黄克缵这些人,都已经年过五旬,在官场打滚了几十年。用句粗俗的话来说,他们吃过的盐,比徐兴夏吃过的米还多。他们走过的桥,比徐兴夏走过的路还多。即使这样,他们在莫日根的面前,还是感觉到有些畏惧。
须知道,率领鞑靼人南下的,可不是别人,乃是威名赫赫的鞑靼人箭神莫日根啊。这个家伙,在大漠的时候,就是无人敢惹的存在。连鞑靼人内部,都没有谁敢轻易的惹他。现在,他连续南下,都被徐兴夏堵住了,还吃了一点大亏。以他的性格,多半会变本加厉,歇斯底里,更加的疯狂。这样一来,宁夏镇面临的压力更大了。更何况,莫日根还将林丹汗也拉上了自己的战车。
朱燮元关切的问道:“兴夏,要不要派部队增援一下?”
徐兴夏摇头说道:“暂时没有必要。莫日根这么做,就是想要分散我的兵力。我们不能轻易的上当。”
朱燮元谨慎的说道:“你不怕出现意外吗?”
徐兴夏微微一笑,自信的说道:“我对我的部队有信心。”
朱燮元想了想,缓缓的说道:“恕我冒昧的问一句,咱们在黄峡口要塞,到底有多少守军?”
徐兴夏随口说道:“一个中队,三百人。”
朱燮元就无语了。进攻的鞑子有足足三千人,防守的白衣军,却只有仅仅三百人。兵力对比足足是十比一啊。如果是换了其他人,只怕脸色都发青发灰了。偏偏徐兴夏还如此的淡定,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这样的镇定,这样的自信,这样的稳操胜券,除了白衣军,除了徐兴夏,估计再也没有其他的军队能做到了。
老实说,这个时候,朱燮元是感觉到很欣慰的。作为一个汉人,他当然希望汉人的军队能打仗,能将鞑子都干掉。至于这支军队到底属于谁,反而不是很重要。肉都烂在锅里,总要比被别人抢走还好。何况,他对刚才徐兴夏称呼自己为恒岳先生的举动,也是相当的满意。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感觉自己和白衣军的关系很紧密了。
徐兴夏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脸色顿时严肃起来。他下意识的盯着地图上,巴彦淖尔草原的位置,深沉的问道:“朱大人,如果你是莫日根,面对现在的态势,你会怎么做?”
朱燮元又是一愣,一时间没有明白徐兴夏的意思。他不太习惯这样的逆向思维方式。他习惯了只从自己的角度想问题。不过,他还是很努力的将思维调整过来,站在莫日根的角度开始思考。只是,第一次进行逆向思维,朱燮元明显有些不太适应。
徐兴夏倒也没有迫切的需要他表态的意思。他循循善诱的说道:“如果你是莫日根,你会怎么打破目前的困局?镇远关显然是没有办法拿下来了,退回去,又不太甘心。怎么办才好呢?”
朱燮元慢慢的闭上眼睛,认真的思考起来。这是他的老习惯了。只要是思考问题,就要闭目养神,集中全部的精力。黄克缵也有这样的习惯。有时候,两个人在一起,共同思考问题,就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两人都闭目养神,静静相对。
徐兴夏说得没错,莫日根现在的处境,的确是相当的不好。他原来的计划,已经全盘失败。甘肃镇,已经不属于他了。他非但没有得到计划中的东西,反而自身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要命的是,他的后勤储备,应该消耗得差不多了。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如果没有足够的后勤储备,他是肯定无法坚持下去的。
第526章 你要战,便作战!你敢偷袭我的巴彦淖尔草原,我就偷袭你的归化城!
对于镇远关的防御能力,朱燮元也有足够的信心。白衣军现在的兵力,真的非常的雄厚。准确的兵力,朱燮元不知道。他还没有资格掌握白衣军的核心机密。但是,他可以肯定,徐兴夏掌握的机动兵力,肯定不会少于一万五千人。一万五千名装备了日月铳的火枪手,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了。莫日根如果贸贸然的一头撞上来,绝对会撞得头破血流,面目全非的。
镇远关的城墙,也足够坚固。而且,镇远关的城墙上,居然还装备有大量的火炮。如果是一般的火炮也就罢了,偏偏其中还有数门的红衣大炮。在当时,红衣大炮绝对是守城和攻城的利器啊。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莫日根或者林丹汗,都应该不知道这些红衣大炮的存在。如果他们一头撞上来,铁定会被红衣大炮轰得粉碎的。
第一次看到红衣大炮的时候,朱燮元的神情,也只能用震惊来形容。他完全无法想象,徐兴夏是到底怎么样搞到这些红衣大炮的。在他的印象里,整个大明朝,好像也只有二十门的红衣大炮,都全部装备在京城的城墙上,怎么会到来宁夏镇呢?他根本没有想到,白衣军居然有能力自己生产红衣大炮。这也太吓人了。
作者注:明王朝的红衣大炮,原来都安装在京城,后来抽掉了十门安装到宁远城,以帮助袁崇焕守城。结果,努尔哈赤就是在宁远城被红衣大炮打伤,最后一命呜呼的。
在拥有坚城的情况下,只要白衣军龟缩不出,无论是莫日根,又或者是林丹汗,都是无法拿下镇远关的。游牧民族的攻坚能力,就是朱燮元都有资格鄙视他们。就算是朱燮元自己率军来守卫镇远关,都能将莫日根和林丹汗都牢牢的挡住。
那么,他们会怎么做呢?他们会白白的在镇远关的外面坐以待毙吗?当然不可能。如果说林丹汗的战斗经验不足,战争天赋不足,莫日根绝对是战争的行家。他一定会想办法,破解眼前的危局的。那么,莫日根到底有什么样的办法,破解危局呢?
沉思良久,朱燮元还是想不到莫日根会怎么做。他只好无奈的说道:“我觉得,退兵是最好的选择。”
徐兴夏皱眉说道:“如果他们俩都不愿意退兵呢。”
朱燮元只好老老实实的说道:“那……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徐兴夏盯着地图上巴彦淖尔草原的位置,缓缓的说道:“可能你还不知道,左光斗目前在巴彦淖尔草原。我给了他很大的权限,还给了他十五万两白银的基建资金,让他在巴彦淖尔草原修建水利设施。我准备将巴彦淖尔草原开发出来,种植粮食。”
朱燮元眉头一皱,似乎捕捉到了一些什么,却又不是很清晰。他犹豫着说道:“你的意思,是他们会袭击巴彦淖尔草原,吸引你前往增援,然后在半路上和你决战?围城打援?”
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说明朱燮元也是有一定的军事常识的,绝对不像其他的文官,都是军事白痴。如果莫日根真的这样做了,的确有可能改变目前的困境。巴彦淖尔草原,是白衣军必须救援的。从这个方面来说,莫日根是做到了攻敌必救。换言之,就是莫日根稍微动作,就会引发白衣军的连串反应。
更奇妙的是,林丹汗带领的蒙古骑兵,距离巴彦淖尔草原的距离相对较近,能够较快的投入战斗。同时,在后勤输送上,也可以大大的缩短距离。作为吐谷浑人的老巢所在,巴彦淖尔草原的粮食储备数量,肯定是不少的。起码,牛和羊的数量就不少。如果莫日根得到这些牛羊,他的后勤问题,就能解决掉九成以上。
而从兵力对比而言,莫日根也是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如果战斗在巴彦淖尔草原爆发,莫日根可以投放到战斗中的军队,肯定超过五万人。他可以将自己的全部兵力,都抽调到这边来,其他地方,不留一兵一卒。同时,林丹汗可以投放到战斗中的军队,也肯定可以超过五万人。双方加起来,就是足足超过十万人的兵力。
而白衣军,在巴彦淖尔草原常驻的部队,只有骁骑军的八千人、雕骑军的两千人、鹰骑军的两千人,全部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五千人。至于四千人的吐谷浑骑兵,纯粹是打酱油的,没有什么用。更要命的是,巴彦淖尔草原,除了一些土城之外,几乎无险可守啊。十万鞑靼人和蒙古骑兵一起压过去,白衣军的确压力山大。
在南线,白衣军可以出动的部队,最多也就是两万人左右。毕竟,现在的徐兴夏,也是家大业大,很多地方都需要兵力防守的。他不能因为救援巴彦淖尔草原,将自己的老巢都丢掉了。具体来说,甘肃镇,至少要留一两千人。延绥镇,也至少要留一两千人人。这些地方的治安,还没有完全宁静,还有一些零星的马贼活动,袭扰地方。如果将白衣军的主力部队都全部抽走,肯定会出问题的。
宁夏镇本身,也至少得留下三千人守备,以免出现意外。谁也不知道,一旦白衣军的主力,投入到如此大规模的战斗中,朝廷军队会不会突然插上一脚。朝廷方面,向来是最阴险的。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旦莫日根真的联手林丹汗攻击巴彦淖尔草原,将是白衣军成立以来,面临的一次最严重的挑战。
这一战,严重关系到白衣军未来的总体战略。如果战胜了,自然没有什么影响。白衣军将顺利的掌握战争主动权。如果战败了,徐兴夏制定的各项战略,都得推迟三到五年的时间。但是,徐兴夏对这一战,有着强烈的信心。无论莫日根和林丹汗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白衣军都绝对不会退缩的。你要战,便作战!
仿佛为了印证自己的决心,徐兴夏缓缓的说道:“如果我是莫日根,我肯定会这么干。强硬攻打镇远关,只会白白的增加伤亡。除了死人,什么都得不到。只有转头围攻巴彦淖尔草原,才是最好的选择。就算战况不利,他也能顺利的解决后勤补给问题。”
朱燮元顿时紧张起来,脸色冷峻的说道:“那你决定怎么办?”
徐兴夏故意卖个关子,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目光熠熠的看着朱燮元,意味深长的说道:“恒岳先生有什么建议呢?”
朱燮元明白徐兴夏是在悄悄的考究自己,急忙打醒了十二分的精神。他在以前就听说了,徐兴夏的麾下,什么人都要,就是不要废物。他想要为白衣军做事,就必须证明自己的能力。想了想,朱燮元冷静的说道:“救援是必须的。但是必须做好在半路上,和鞑靼人或者蒙古人遭遇的准备。我的建议,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找机会,吃掉一部分的鞑靼人或者蒙古人!”
徐兴夏微微一笑,缓缓的说道:“建议不错。”
朱燮元顿时泄气了。他自然明白,徐兴夏这个“不错”,只是客气词,当不得真的。他的建议,毕竟有些大众化。只要是带兵的人,都懂得这样的道理。他好奇的问道:“那,兴夏,你的意思呢?”
徐兴夏缓缓的说道:“我要派遣一支部队,直接袭击归化城,直接干掉林丹汗的老巢。”
朱燮元顿时张开了嘴巴,欲言又止。
这个徐兴夏,还真是胆子生毛了啊!他居然想要袭击归化城!真是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须知道,归化城可是林丹汗的老巢啊,谁敢轻易的冒犯?要是得知自己的老巢被袭击,林丹汗不追杀到天涯海角就怪了!但是,朱燮元相信,徐兴夏绝对不是在信口开河。这个想法,或许他早就考虑好了。
在慢慢的冷静下来以后,朱燮元开始细细的斟酌起来。或许,这个建议,真的是可行的。的确,徐兴夏的提议,看起来荒唐,很荒谬,似乎根本没有执行的可能。但是,事在人为,只要有决心,有能力,有计划,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说白了,既然林丹汗可以袭击宁夏镇,为什么白衣军不能袭击归化城?大家都是骑兵,机动能力都是很强的,最适合长途奔袭了。而且,无论是平常的战斗力,还是攻坚能力,白衣军都很强。蒙古骑兵能不能拿下巴彦淖尔草原还说不定,但是,白衣军拿下归化城,却是完全有可能的。
归化城的防御,和中原的各个要塞城市相比,根本不值一提。用脚后跟都可以想到,蒙古人的筑城水平,能高到哪里去?白衣军既然可以攻克宁夏城和榆林城,拿下归化城,相信也不成问题。如果真的这样,这场战斗就热闹了。嗯,不是热闹,而是越来越热闹。你偷袭我的巴彦淖尔草原,我偷袭你的老巢归化城,以牙还牙,以血还血,鹿死谁手,真的是尚未可知啊。
徐兴夏说干就干,大声叫道:“来人!”
很快,一个叫做刘汉武的年轻参谋就进来了。
徐兴夏严肃的说道:“传令!命令高杰立刻率领獒骑军返回黑山营待命!命令高一功,接管整个甘肃镇!”
第527章 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其时,莫日根的主力,已经全部到了宁夏镇。白衣军就没有必要在甘肃镇继续驻扎重兵了,只需要放一支部队,维持日常的治安即可。因此,甘肃镇的一切事务,都可以交给高一功的狮骑军,还有各地先后成立的委员会,两者商量着处理。
计算一下,高杰率领的獒骑军,回到黑山营以后,正好接替毛十三的豹骑军,作为战役的总预备队。这一次的战斗,估计没有三五个月是无法结束的,因此,高杰和他的獒骑军,还大大有发挥的机会。而本来作为战役预备队的毛十三,则可以执行偷袭归化城的任务。不管是否偷袭成功,先将林丹汗吓得阳痿再说。
上次,毛十三他们,就是直接杀入延绥镇,一举造成了整个陕西地区局势的大逆转。其他的明军部队,听说自己的老巢被袭击,根本就没有心思作战,自己就溃散了。这一次,偷袭归化城,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轻车熟路,驾轻就熟了。如果林丹汗得知自己的老巢被袭击,估计结果也会差不多。他不可能为了莫日根,连自己的老巢都丢了。他还没有愚蠢到这样的地步。
本来,从军事地理上来说,迟虎率领的射声军,距离归化城更近,突袭的距离更短。但是,迟虎的举动,一直都在朝廷的监视之下。在白衣军监视朝廷动静的同时,朝廷的各种探子,也在密切的监视迟虎他们。因此,这样大规模的行军,朝廷不可能不知道的。一旦朝廷知道,也就等于是林丹汗知道了。这样就没有意思了。
相反的,倒是毛十三带着豹骑军,从黑山营出发,悄悄的穿越库不齐沙漠西侧,沿着黄河南岸急进,不容易被人发觉。因为,在这一段道路上,都是雕骑军和鹰骑军控制的范围,根本不可能存在朝廷的探子。甚至,连蒙古人的哨骑,都不敢轻易出现。除非是他们不想活了。从保密的角度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豹骑军经过扩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