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杀明-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放一个。”

“那边放一个。”

夜幕降临,负责战斗值班的小队长,就有条不紊的忙碌开来了。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指挥战士们,将一个个的火盆放好。火盆摆放的位置,要尽可能的照亮每一个角落,尽可能的不留死角。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防止有人偷袭要塞。

晚上,是鞑子最活跃的时候。以前,鞑子经常会在晚上发起一些偷袭行动,试图给白衣军造成一些麻烦。如果能够消耗一些守军的有生力量,那就更好了。因为,白衣军的枪法,是需要能见度的。晚上的能见度当然不如白天。这导致火枪的杀伤力,远远不如白天。这样一来,鞑子感觉自己就有了可以利用的机会。

幸好,白衣军也不傻,在要塞的城头上,早就准备了大量的松香。这些松香被点燃了以后,就放在城垛上,又或者是扔在城墙下面。松香被点燃以后,火光还是很亮的。同时,在松香之外,还有大量浸泡过桐油的火把,火光的亮度也是有保证的。有时候,白衣军还将点燃的松香,用力的扔到要塞前面的地上,以增加照明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鞑子弓箭手想要夜袭,倒也不容易。鞑子能做的,其实也就是袭扰,试图让时不时响起的枪声,导致其他的白衣军士卒无法有效的休息。鞑子的指挥官觉得,时间一长,白衣军就支撑不住了。可惜,事与愿违。白衣军守军有五个小队,大家轮流驻防,每个小队每天最多只需要值班三个时辰。其余的时间,都是空闲的。因此,休息的时间,还是可以充分保证的。

后来,估计是鞑子的指挥官,感觉晚上偷袭,非但达不到拖垮守军的目的,反而让自己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很是有点得不偿失,慢慢的就停止了这项活动。林有德清晰的记得,应该有足足八天的时间,鞑子没有发起晚上的战斗了。不过,今天晚上,却是例外。

从夜幕降临的时候开始,就细细簌簌的有鞑子活动的声音。有经验的白衣军战士都知道,这是鞑子要发起夜战了。果然,不久以后,就有零星的鞑子出现了。他们好像幽灵一样,蹑手蹑脚的,悄悄的进入了日月铳的射程。

“砰!”

“砰”

零星的枪声,又开始响起来了。

对于任何试图靠上来的鞑子,白衣军的应对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毫不犹豫的进行反击,直到将对方全部打死为止。黑夜尽管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了鞑靼人。但是,在各种火光的照耀下,那些试图冲上来的鞑子,还是毫不例外的倒在了米尼弹的撞击下。

然而,前面的鞑子倒下,后面的鞑子,依然不断的涌进来。进入战场的鞑子,越来越多,在最高峰的时候,一度超过了五百人。由此推断,鞑子对今晚的夜战,应该是寄予了厚望的。事实上,参战的这些鞑子,和之前的鞑子相比,也狡猾多了。估计,是在战斗失败以后,鞑子很认真的总结了战斗经验,再次卷土重来的。

那些鞑子,要么隐藏在石头的后面,要么隐藏在木头的后面,轻易不会暴露自己的身体,给白衣军狙击手射杀的机会。但是,在隐藏的同时,他们也想方设法的向前面靠近。有些鞑子,甚至推着整根的断木,一步一步的向前移动,自己的身体,却始终隐藏在断木的后面。还有的鞑子,则是推着同伴的尸体前进。米尼弹只能打在同伴的尸体上,对尸体后面的鞑子,却是没有什么效果。

白衣军的狙击手,虽然发挥了极高的水平,也只能打死一部分的鞑子,根本无法阻止全部的鞑子前进。由于同时出现的鞑子数量太多,白衣军的狙击手,在选择目标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有时候漏掉了一些目标,有时候又几个狙击手都瞄准了同一个目标。有些经验不足的狙击手,甚至有点急躁了。

“命令第五小队,第三小队上来增援!”

林有德迅速的下达了命令。这么多的鞑子进入战场,单独依靠一个小队,是无法阻止他们靠近了,必须调集援兵才行。麻痹的鞑子,以为只有你们才有援军吗?老子也有的。五百个的鞑子很多吗?就算五千个一起上来,老子都不怕你!不要忘记了,老子的手里,还有大炮呢。要是不过瘾的话,送十几发的霰弹给你尝尝。

很快,两个小队的雕骑军散兵增援上来,加入了战场。他们的到来,极大的加强了白衣军的火力。那些焦躁的狙击手也恢复了好整以暇的神态。在目标的选择上,也恢复了正常。只要是敢暴露身体的鞑子,都会被毫不例外的干掉。这样一来,鞑子的进攻势头,顿时就被遏制住了。他们距离要塞的城墙,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然而,遭受迎头痛击的鞑子,一点都没有退缩的意思。前面的人死了,就从后面不断的派人增补。林有德从千里镜里面观察,似乎从后面增援上来的鞑子数量,比被打死的鞑子数量,还要多一些。换言之,就是鞑子的数量,是越打越多了。由此推断,隐藏在后面的鞑子指挥官,是准备给白衣军一点颜色瞧瞧了。

林有德听着越来越密集的枪声,举着千里镜仔细的观察鞑子的动静,眉头开始慢慢的皱起来。今晚的鞑子,的确是有点反常啊。他们的进攻,居然如此的拼命,完全不顾自身的伤亡啊!难道,他们试图通过夜战,将黄峡口要塞一举拿下来?麻痹的,这是不是太不将我这个指挥官放在眼里了?

第522章 声东击西,调虎离山

有个只有十七岁的战士也感觉奇怪。在他的印象里,鞑子以前似乎没有这么疯狂的。这样的进攻,连他都能感觉到,根本是和自杀一样。难道说,这些鞑子都不想活了?他好奇的问道:“中队长,鞑子干嘛发疯似的冲上来啊?他们都不要命了?”

林有德乐呵呵的笑着说道:“估计是他们没有退路了。”

旁边有个年轻战士疑惑的说道:“啥叫没有退路啊?他们可以不冲上来的啊,咱们又没有说要出去杀了他们。再说,他们要是退回去大漠以北,咱们现在也追不上啊。可是他们这样冲上来,那就真的是送到咱们的枪口下,只有白白的送死了。”

林有德详细的解释说道:“我跟你们说过了,这些鞑子,都是莫日根那个大坏蛋的部下。莫日根带着他们南下,试图首先占领甘肃镇,然后再来攻打我们宁夏镇。这个大坏蛋,念念不忘咱们宁夏镇呢。结果呢,咱们委员长太聪明了,早就预料到莫日根的动作。他提前带着兄弟部队,在甘肃镇的古浪城将鞑子给堵住了。据说,战斗进行得非常的激烈。结果,鞑子打不过委员长,只好撤退。”

“可是,这么多的鞑子南下,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还被委员长给狠狠的教训一顿,损失了好多的人马,他们当然不服气啊。不服气,怎么办?他们就想到,能不能跑到咱们这里来,从咱们这里钻一个空子,杀入宁夏镇。如果他们从这里杀入宁夏镇的话,就能抄委员长的后路了。你说,咱们能答应鞑子的请求吗?”

“当然不能啊!叫他们去死!”

周围的战士不约而同的异口同声的叫起来。

林有德呵呵笑着说道:“没错,就是叫他们去死!你知道为什么鞑子要拼死的向咱们进攻吗?因为他们没有退路了。他们的老大,莫日根,还有幻想,还不想退回去大漠以北。结果,他被咱们堵在外面,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每天都和风沙为伴。换了你们,这样的日子受得了了?既然受不了,那只有和咱们拼命了。”

旁边的白衣军战士,都深以为然的连连点头。其实,林有德的解释,多少有些模糊笼统的成分,中间还有很多是自己猜测出来的。不过,这没有关系。对于白衣军的战士来说,无论什么样的解释,都无关重要。重要的,是坚决叫这些鞑子去死。多少年了,终于轮到鞑子吃瘪了。只要想到这一点,大家的心情,都是很畅快的。鞑子吃的苦头越多,白衣军的战士,就越是高兴啊。

“哒哒哒!”

忽然间,要塞的后面,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大半夜居然有骑兵到来黄峡口?还是从后面来的?难道说,在白衣军的后方,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众的雕骑军散兵,都觉得有些惊讶,纷纷回头观望。城头上的枪声,一度沉寂下来。

要塞外面的鞑子,以为有了机会,纷纷探出头来。有的还直接站起来,试图向要塞发起攻击。结果,白衣军的狙击手,刚好找上他们。一连串凶残的米尼弹飞过去,又有二三十个鞑子倒下。其他的鞑子,又老老实实的躲回去障碍物的后面了。

林有德举起千里镜,仔细的观察要塞后面的峡谷。他向来小心谨慎,深知黄峡谷要塞的重要性,不可出现丝毫的错误。因此,即使是来自自己后方的骑兵,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却发现是后面来了一小队的骑兵,都穿着白衣军骑兵的制服,大概有十个人左右。

他再仔细一看,带头的却是老熟人了。叫做张大发,乃是通讯司的人。准确来说,他也是猎骑军的一份子。猎骑军除了承担徐兴夏的警卫工作之外,还承担了一些重要的通讯任务。如果是猎骑兵的战士负责传递通讯,那肯定是来自徐兴夏的命令了。

张大发等人来到要塞的后面,翻身下马,在下面大声的叫道:“林有德,我是猎骑兵的张大发,你这里的情况如何?”

林有德从城墙上下来,来到后面的城门,居高临下的打量一番,确信没有疑问,才大声回应:“我这里情况挺好的,一直都在和鞑子干仗。你大老爷的三更半夜赶来,有什么急事?”

张大发仰头回答:“没有什么大事。我是奉委员长的命令,挨个查看各个隘口的情况。呶,我刚刚从宿嵬口那边过来。你们这里的道路,真他娘的不好走,搞得我耽误了大半天的时间。要不然,我早就来到了。黑不隆冬的,摔了我两匹好马。”

林有德下令打开要塞的后面,亲自走出要塞,笑呵呵的和张大发打招呼,同时欢迎猎骑兵的兄弟进入要塞休息。他又让食堂准备好饭好菜,招呼兄弟部队。他能看出,估计是走夜路的关系,猎骑兵的战士,的确相当的疲惫,战马都冒白沫了,马虎不得。猎骑兵作为徐兴夏的警卫部队,平时使用的战马,都是相当有水平的。能够将高水平的战马,跑到冒白沫,可想而知赶路的艰辛了。

他们两个亲热说话,下面的战士,都有条不紊的忙碌开了。这一小队猎骑兵的通讯骑兵,除了到来黄峡口要塞了解情况之外,还送来了大量的物资。他们的骑兵人数不多,随行的骡马数量却很多,足足有上百匹。估计是后勤司的家伙,临时抓了他们的壮丁,让他们顺路将物资送过来了。这些物资,包括大量的米尼弹,三十个炸药包,还有十支备用的日月铳。此外,就是粮食、肉类、青菜这些了。

张大发要专门交代的,乃是这十支的日月铳。他介绍说,这是最新出产的高精度的线膛枪,可以当做狙击枪使用。这批日月铳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匠作坊在日月铳的上面,加装了原始的四倍瞄准镜。在五十丈的距离内,几乎是百发百中的。

“真的有这么神奇?”林有德半信半疑的问道。

“当然!你亲自试试就知道了!”张大发自信满满的说道。

“这个是什么?瞄准镜?谁发明的?”林有德好奇的抚摸着日月铳上面的瞄准镜,很是诧异的问道。瞄准镜这样的新鲜词语,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呢。听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东西。

“除了委员长,还能有谁。我告诉你,这是委员长和玻璃工场的人一起发明的,非常神奇。在瞄准镜里面观察敌人,敌人简直就像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似的。只要一扣扳机,就能轻松打中。反正,你到时候试试就知道了。我是试过了。打了十枪,有九枪一枪致命。另外一枪,也能让目标残废。”张大发笑眯眯的说道。

有这样的好东西,林有德自然是却之不恭了。他当即签收了。他没有自己尝试,而是直接将这十支的日月铳,都交给了麾下的狙击手使用。外面不是有鞑子在溜达吗?正好派上用场。瞄准镜到底是不是那么神奇,经历过实战的检验以后,就一清二楚了。

张大发听着外面的枪声,随口问道:“鞑子半夜都不安生吗?”

林有德点点头,随意的说道:“鞑子今天有点反常,不要命的往上涌。我估计,他们是来了增援部队了,试图给我们施加压力。从早到晚,鞑子的进攻,都没有停止过。光是今天,就打死了大概一百多个鞑子了。现在外面还有鞑子潜伏呢。”

张大发吃了一惊,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这么多?你这个鬼地方,居然也能够一天打死一百多的鞑子?”

林有德骄傲的说道:“你要是不信,你上来瞧!”

张大发自然是要上来亲眼看看的。在宿嵬口等地,他可没有发现鞑子如此的疯狂。他跟在林有德后面,三步并两步的上来城墙,举起千里镜,往外面一看,顿时就相信了林有德的话。在他的千里镜视线里,好些鞑子的尸体,正乱七八糟的躺在那里呢。有些鞑子尸体上的鲜血还在不断的流淌,一看就知道是刚刚被打死的。

他有点纳闷的问道:“奇怪了啊,这些鞑子是来自杀的吗?明知道咱们的要塞是用水泥混凝土修的,连炸药都难以炸开,还这么积极的送来送死?我们的军队主力,都集中在镇远关那边。偏偏镇远关那边倒是没有什么动静,反而你这里打的热火朝天啊!”

林有德随口说道:“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傻瓜掉了呢?或许正如委员长说的那样,或许是鞑子的脑子进水了。”

张大发放下望远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估计是鞑子想给你这里施加一点压力,让你向后面求援。你要是顶不住的话,委员长肯定要从镇远关抽调部队前来增援你。其他的隘口也是如此。如果咱们将镇远关的部队抽空,莫日根就要大干一场了。这老小子,原来是要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啊。”

第523章 彻底的无法淡定了

林有德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估计鞑子的援军,就是莫日根派遣过来的。不过,他们的计划,估计是要落空了。以他们这么点兵力,想要拿下黄峡口要塞,根本不可能。我跟你说,我还没有动用过大炮呢。霰弹一轰,多少鞑子都不够死的。”

张大发摇摇头,笑着说道:“说起来,这些鞑子也真是可怜。在甘肃镇拿咱们没有办法,死伤了几千人,却什么都得不到。没办法,只好拼死拼活的穿过腾格里沙漠,试图打咱们一个措手不及。没想到,到了这里,还是拿咱们没有办法。我看,他们干脆买一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免得受折磨啊。他们的吃穿用度,估计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吧。再不撤退,就只有活活的冻死饿死了。”

林有德笑着说道:“大发,我琢磨着,这一仗打完,只怕鞑子以后都不敢南下了。估计林丹汗也应该老老实实的了。我说,也该轮到咱们主动的发起进攻了。黄峡口要塞的历史使命,估计也终结了。我这个深山野人,应该也可以走出去见见世面了。”

张大发深有同感的点点头,沉声说道:“嗯,我也这么觉得。”

他是通讯司的人,又是猎骑兵的军官,经常帮助徐兴夏传递命令,对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了解。这一次,鞑靼人、蒙古人都凑到了镇远关的附近,肯定是要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的。这一场大战,关系到鞑靼人、蒙古人、白衣军三方面未来的根本走向。

如果是鞑靼人、蒙古人战胜了,后果自然不用说。宁夏镇肯定要遭受到极大的破坏的。白衣军的力量,也要受到很大的削弱。能不能继续坚持下去,还是个未知数。同样的,如果白衣军战胜的话,则意味着鞑靼人和蒙古人的战争主动权,将全部失去。从此以后,只有白衣军主动的进攻他们,而没有他们主动进攻的可能了。

林有德深沉的说道:“到明年,就应该是咱们主动的出击了。”

张大发豪爽的笑着说道:“哈哈,知道,少不了你的。你林有德在黄峡口呆了一年多的时间,平时连鸟蛋都见不到几个,各位大人都是心里有数的。我敢保证,到时候,委员长一定给你先锋将的重任。就怕你们这群小子担当不了这样的重任。”

林有德顿时不干了,板着脸说道:“好小子,你敢这么说我们?你看看外面的那些鞑子的尸体再说。咱们雕骑军的人,不能承担重任,还有谁可以承担重任?你们猎骑兵?”

张大发打着哈哈说道:“说笑,说笑,你们可都是雕骑军的人,是精锐中的精锐,咱们可惹不起。不过,你说猎骑兵不如你们雕骑军,我肯定不服气啊。咱们使用的都是同样的武器,谁不如谁了?到时候,咱们猎骑兵也上前线。是骡是马,拉出去溜溜就知道。”

两人争论着,那边食堂已经做好了饭菜,林有德就请张大发,还有猎骑兵的兄弟入座。吃饱喝足以后,又安排了他们的宿营,亲自生了两大盆的取暖火盆,这才放心的去了。黄峡口这个鸟地方,平时都没有人来,难得有兄弟部队过来,自然是要好好招呼的。这一夜,要塞的外面,依然是枪声不断,直到天亮。

天亮以后,林有德又热情的准备了早餐,招呼张大发一行。只可惜,张大发也是大忙人,耽误不得。他还有几个关隘要去一一的查看,就没有停留了。这是徐兴夏亲自交代的任务,他可不敢马虎。刚好黄峡口要塞的厨房,有蒸好的馒头,他和猎骑兵的战士,每个人都背了一大袋,放在马背上,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送走张大发以后,林有德上来城头,举起千里镜,观察四周的情况。结果,又有一队鞑靼骑兵,不要命的试图冲上来了。他情不自禁的感慨一声。这些可怜的鞑子啊,真的是太可怜了。明知道送死,还要不断的跑上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

“黄峡口受到猛烈攻击!”

“打磑口受到猛烈攻击!”

“卡龙山受到猛烈攻击!”

“胜金关受到猛烈攻击!”

……

一个接一个的信息,不断的汇总到作战室。

这个设置在镇远关后面的作战室,非常的宽敞,足足有后世的一个课室大小。房子的墙壁都是清一色的红砖墙,墙壁上还专门刷了石灰,洁白一片。屋顶也不是常见的瓦片,而是水泥预制板。这样的房屋,足足有三层。每层都使用水泥预制板分隔。最上层是徐兴夏的休息室,二楼则是会议室,一楼才是作战室。

作战室两边的墙壁,还罕见的装上了大扇的玻璃窗。明亮的光线,透过玻璃映射进来,却没有风。这样的感觉,让朱燮元感觉到十分的新奇。同时暗自谴责徐兴夏的奢侈。居然用大块的玻璃来做玻璃窗,真是太奢侈了,太贵重了。光是这六块大玻璃,至少价值数千两银子啊。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浪费的。

此时此刻,徐兴夏就坐在作战室地图的前面,默默的思考作战方略。大幅的作战地图上,各种颜色的符号,密密麻麻的,十分的凌乱。在外人看来,就好像是天书一样。但是,在内行人看来,这些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符号,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朱燮元也坐在地图的前面,琢磨着地图上各种不同颜色符号的含义。他是第一次看到徐兴夏描绘的世界地图。要说没有满腔的疑问,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可是真正的世界地图啊。在当时的整个世界,都还没有人完全描绘出来的。

幸好,徐兴夏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直接让张天豪解释了整个世界地图的各个部分。对于朱燮元的各种疑惑,他也尽可能翔实的回答了。老实说,朱燮元当时就被震惊了。作为一个在官场打滚了几十年的老油条官员,说实在的,能让他震惊的事情不多。可是,面对这幅前所未有的世界地图,朱燮元是真的震惊了。他甚至没有丝毫掩饰自己的惊讶。没有必要。他是真的很惊讶。

开始的时候,他以为徐兴夏是在吹牛,试图通过这样的虚拟地图来欺骗自己。他觉得,这幅所谓的世界地图,一定是徐兴夏无聊的时候,想象出来的。其实,这个世界根本就不是这样子的。比如说,这个世界,怎么可能是建立在一个圆球上呢?又比如说,明王朝控制的疆域,在世界地图上,怎么可能只是那么一小块呢?可是,后来,他逐渐的品味到了。徐兴夏根本没有吹牛的可能。

因为,各个地方的不同情况,徐兴夏都相当的清楚。无论他朱燮元如何的旁敲侧击,又或者是反复诱导,他都能对答如流,而且没有丝毫的自相矛盾之处。如此之多的世界知识,而且是什么样的都有,不要说徐兴夏,就是他这个涉猎很广的人,都没有办法想象出来。他甚至连徐兴夏介绍的,都没有办法一下子记住。

更巧妙的是,徐兴夏在世界地图上,还将郑和下西洋的航线,都全部标识出来了。对于朱燮元来说,郑和下西洋,简直就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奇迹。虽然后来闭关锁国,禁止海上贸易,给明王朝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是,一般的读书人,对于郑和的壮举,还是非常敬佩的。他们甚至觉得,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人超越郑和的。

然而,他的自信,遭受到了强烈的打击。从徐兴夏那里,他很遗憾的得知,在两百年前,郑和的壮举,的确是无人能及的。但是,在两百年后,郑和的壮举,就有点落后了。因为,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兴起,西班牙、葡萄牙人,都先后完成了环球航行。他们对海洋的认识,已经完全超越了大明朝。而大明朝,由于自己的错误的禁海政策,已经被大海狠狠的抛弃了。

用什么来证明?证明就是南洋地区的那些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他们是从遥远的欧洲来到这里的。期间,他们需要穿越数万里的海洋。他们要从欧洲到达亚洲,可能需要航行整整半年的时间。那些出现在南洋地区的欧洲人,都可以在徐兴夏的世界地图上准确的找到。而在此之前,大明朝的人只知道他们来自遥远的西洋,却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方位。单单是这一点,朱燮元就不得不相信了。

朱燮元曾经读过吴承恩的《西游记》。他当时就感觉,里面将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描述得稀奇古怪,简直是乱弹琴。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有那样的国家,那样的势力存在?可是,《西游记》里面描述的一切,和徐兴夏描绘的一切,比较而言,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啊。无论吴承恩的想象力如何的而丰富,他所描述的世界,也没有徐兴夏的世界地图这般光怪陆离啊。

居然还有全身黑色的人!在大洋的对面,居然还有陆地!在南洋的南面,居然也有陆地!海洋的面积,居然是陆地面积的三倍!大明朝西北地区的大沙漠,和非洲的大沙漠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这一切,都让朱燮元难以消化,难以接受。

本来以为明朝在这个世界,已经是很大很大的了。朱燮元深深的为自己的国家的广袤丰饶而自豪,可是,从世界地图上看,大明朝也就是巴掌大的一点。别的国家,或许人口没有大明朝多,疆域却有可能超过大明朝。比如说,那个该死的什么奥斯曼帝国,看起来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国度,横跨了欧亚非三地。

不知不觉间,朱燮元居然觉得,明王朝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光是在陆地上,就至少可以容纳二三十个的明王朝啊。就算这个大明朝不存在了,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依然还有更多的“大明朝”存在。一个大明朝的兴亡更替,和整个世界的兴亡更替相比,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了。

儒家的读书人,从小就有胸怀天下的胸襟。所谓的“天下”,就是他们眼里看到的一切,又或者是自我认知的世界。以前的他们,看到的只有大明朝。现在的他,看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在强烈的知识冲击下,朱燮元的眼界,一下子扩展到了整个世界。他脑海里思考问题的角度,顿时就不同了。以前,是站在明王朝的角度看世界。现在,是站在世界的角度看明王朝。

原来的他,最怕徐兴夏颠覆明王朝,霸占明朝的江山。为此,他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徐兴夏。现在,他觉得很惭愧。他感觉自己显然错了。世界如此之大,徐兴夏又何必死盯着明王朝这巴掌大的地方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以徐兴夏的能力,以白衣军的战斗力,这个世界的哪个角落,是他不能掌控的?

徐兴夏感觉到什么,笑着说道:“朱大人,有话不妨直言。”

朱燮元努力控制着内心的激动,目光熠熠的盯着徐兴夏,缓缓的说道:“徐总兵,这个世界,真的有这么大吗?”

徐兴夏笑着说道:“你问我没有用,你最好是实地察看一下。”

朱燮元明知故问的说道:“我怎么实地察看?你描绘的世界,是如此的广袤,就算是穷我的一生,都无法察看所有的地方啊。从我们这里走到欧洲,即使是骑马,也要好几年的时间吧。”

徐兴夏笑着说道:“这还不简单?军队去到哪里,你跟到哪里就是了。我也没有说,要你一下子就看到整个世界。再说了,要看到整个世界,也不需要你一个人全部看完的。我们身边的人,同样可以帮我们看啊。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眼睛的。大家看到的一切,综合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了。”

朱燮元的心情,顿时急促的澎湃起来。他居然有机会,走到这么远的地方吗?当年的郑和,也仅仅是到达红海附近而已,距离遥远的欧洲等地,还有无比漫长的路程啊。但是,现在的他,却有可能走到比郑和更远。走的比郑和还远,这是什么概念?从这一刻开始,朱燮元,这位曾经对朝廷忠心耿耿的陕西按察使,彻底的无法淡定了。

第524章 京察,刀光剑影,你死我活

沉默良久以后,朱燮元才将思绪慢慢的拉回到现实中来。他深深的看了徐兴夏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不知道徐总兵什么时候邀请总督大人前来视察宁夏镇?总督大人对宁夏镇还是很关心的。”

徐兴夏微微一笑,心神领会的说道:“还请按察使大人代为安排。”

都说官场上的人,喜欢隐晦的说话。明知道是这样的意思,就是不能直言不讳的说出来,必须绕几个圈圈。朱燮元为官多年,自然也养成了这样的毛病。幸好,他这次说话,不算非常的隐晦。徐兴夏也能听得懂。朱燮元这么一说,徐兴夏就知道,他是希望黄克缵也能看到这个世界地图,接受一下教育,提升一下境界。

认真说起来,黄克缵和朱燮元,其实是一条线上的人。两人的执政理念,有些相似,又同时在陕西为官,相互间形成了很密切的联系。如果一方得到了什么消息,肯定会第一时间通知另外一方的。这也算是一种共同进退的盟友关系。当然,这并不是党。

事实上,他们两个本身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派系。他们都属于游离于党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