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财色-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无病呵呵地笑了起来,“不过这种事儿该是厂领导们头痛的,老爸你心烦什么?完全没有必要嘛!”
范亨气哼哼地回答道,“要是那样就好了,厂里面那帮领导们一个比一个油滑,见到麻烦都往后面躲,硬说是叶工是我们车间的人,当然这个接班人的问题也是由我们车间来解决,厂子里面乐观其成!要我说,这哪里是什么乐观其成,分明就是坐山观虎斗,想看我们的笑话嘛!”
“那个傻子究竟有多傻?”范无病非常关心这个问题,若是叶工的傻儿子真的是无可救药了,那他也只有哀叹老爸范亨命运不济,该有此一难了。
范亨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听张梅在一旁插嘴道,“要多傻就有多傻。”
“嗯——”范亨很不满意地看了张梅一眼,比较中肯地说道,“其实就是不开窍!或者说死心眼儿!干技术活儿肯定是不行了,可是我们车间哪里有什么没技术的活儿?就这么当大爷供着,其他的职工们也不愿意啊!那孩子其实人倒是不坏,就可惜是一根筋儿,唉,叶工一辈子好人,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傻儿子?!”说吧连连摇头不已。
哦,是这样!范无病听了范亨的解释后,灵机一动,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老爸,你看这样行不行?”范无病将自己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了父亲。
“听起来似乎不错,倒是可以先试一试。”范亨听完以后,面有喜色地说道。
“你们父子两个说什么悄悄话呢?还那么神秘——”张梅有些不慢地说道。
“嘿嘿嘿——”父子二人笑得非常阴险,邪恶的表情简直如出一辙。
过了没有几天,厂子里面都沸沸扬扬地传开了,叶工的傻儿子终于要上班了!
“子承父业,天经地义,这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很多人都是这么说的,虽然眼睛里面不无挪谕之色,但通过这件事情,大家的心里面都有些踏实了。
虽然说从去年年底开始,上面的风向大变,说要在企业中打破大锅饭,取消接班制度,众人的心里面都有些惴惴,毕竟这时关系到所有人的利益的,若是不让接班了,那自己的子女们以后该怎么办?社会上一下子多出那么多的待业青年,能安定得了吗?大家都感到非常迷惘。
此时叶工的傻儿子都要进厂工作了,原先传得满天飞的取消接班的谣言自然是不攻而破,再也没有了市场,众人的心里面顿时有底儿了。
“再不济,我儿子还不如叶工的傻儿子啊?!”很有些人如此戏言道。
叶工的儿子还真的上班了!他的大名叫叶天。
不过范亨并没有把他安排到车间里面的任何一个岗位上,他直接把叶天安排到了门卫上,而且是专门负责弄出入检查设备的岗位。
这自然是范无病出的主意,早一阵子的时候,范亨就总在家里面对他们抱怨,说是车间里面的贵重金属零件丢失情况相当严重,积少成多,全年下来总在几万块钱上下。
总装配车间的零配件是最全的,军工产品的性能在很多方面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比如电气性能,因此有些零配件上都有银触点,在当时而言,这可是比较值钱的东西,很多手脚不太干净的职工,就喜欢趁着维修部件的机会,将那些银触点给抠下来,带回家去,慢慢地积攒起来,数量够多之后用坩埚融化了,铸成戒指什么的。
这种行为的危害是非常显著的,本来有些零件只需要简单地维护一下就可以重新使用了,可是被抠去银触点之后,就成了废品,在总装配车间的废品仓库里面,倒有一半都是这么弄来的。
“门卫的仪器检测不出来吗?”听到范亨的抱怨时,范无病感到非常惊奇。
“当然能检测到,不过大家都是天天见面,谁愿意为了那么点儿小事儿为难别人?你当门卫严格执法,是为了公家的事儿,可是把所有人都得罪遍了,以后若有个求人的事情,谁会帮你啊?”范亨虽然有些不满,却也对此无可奈何。
“所以,一个好门卫,首先要是个傻子啊!”范无病若有所思地说道。
结果,叶天的傻儿子就这么被范无病撺掇着他老子给安排到门卫上了,而且还是专门负责管理检测设备的那个!
第三十三章 到底谁傻?
傻子是不通人情世故的,因此当他发现有个职工在下班的时候,通过检测通道的那一刻,检测设备发出了警报,就毫不犹豫地将对方给截了下来。
在上班之前,叶天是受过专门的培训的,虽然是傻子,但是如此简单的工作他还是可以胜任的,尤其是每次按照规程作对以后,老父亲叶工慈爱地拍着他的肩膀勉励的情景很令他感到鼓舞。
此时,他习惯性地将对方给栏了下来。
“同志,请到厂保卫处接受检查!”叶天毫不客气地对那人说道。
“妈的,谁跟你同志!你一个傻子,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那人在众人面前被叶天拦了下来,心里面别提有多么恼火了,顺手就推了叶天一把。
叶天早就习惯被人叫傻子了,因此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继续重复着同一句话,“同志,请到厂保卫处接受检查!”
那人闻言大怒,上去就煽了叶天一个耳光,还骂骂咧咧地说道,“狗东西!批了张白皮,你个傻子还成精了!”
这话可就有失检点了。
本来叶天出来拦人,周围还有几个保卫处的民警是在旁边冷眼旁观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倒是想看看傻子叶天能弄出什么笑话来,可是对方不但打了叶天,还骂叶天是批了白皮的狗东西,这就有点儿过分了!
没看到哥们儿几个都批着白皮呢?莫非在你眼里,咱们都是狗东西了?
“干什么,干什么!打人还有理了?!”一个民警把那人给拉住。
那人也是脑袋糊涂了,居然一扒拉胳膊,顺手把那民警也给带了个趔趄,这下子几个民警顿时就怒了,先前你欺负傻子也就算了,如今连不傻的也欺负开了,这还了得?!几个人顿时就把那人给扭住,手在他身上的衣服口袋里这么一摸,结果找出一块重量约摸有十几克的银块来。
也是那人活该倒霉,因为以前一直没有人认真检查这个,他从车间里面弄了些银触点后,嫌回去处理太麻烦,干脆就在车间里面找了个坩埚直接给融了,可是这个目标就有点儿大了!
抓贼抓赃,如今下班的职工在外面围堵了一群,众目睽睽之下抓了个现行,就是有人想包庇他也不行了,几个民警们再无他话,直接将那人给扭送到厂保卫处去了,至于如何处理,那就是领导们的事儿了。
这一下子,谁也不敢小看看门的叶天了,谁说人家是傻子了?没看人家才第一天上班就抓了个现行啊?!
没过两天,厂子里面就公布了对那盗窃国家财产的职工的处理方案,直接除名,附带追究刑事责任,当时对于盗窃行为的打击力度是相当大的,并不是口头教育一顿罚点儿钱就了事儿,而是直接移交公安部门,按照法定程序来办理,最后给判了五年有期。
对于能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叶天,则在厂报上面公开予以表彰,并发了奖状,号召全厂职工树立主人翁精神,爱厂敬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奋斗终身云云。
当时就有好事之徒给叶天编了个顺口溜,“谁说叶家傻子傻,人家能把奖状拿,建厂快要三十年,何曾有人胜过他?”
后来工厂的党委书记林锋在一次大会上说道,“我们厂子里面的有些同志,总认为厂子这么大,自己拿点儿不算啥,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国家的不就是人民的,人民的还不就是我们的,拿点儿东西算什么?这话糊涂啊!作为工厂的职工,没有一点儿主人翁的精神,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四个现代化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缓了缓又说道,“有人说叶天傻,不错,叶天是傻了点儿,让他考大学是没指望了!可是他比某些人都要聪明很多,起码他知道哪些东西是国家的,是集体的,是不能够拿的!我们有些同志到是不傻,一天精明得很,算计这个,算计那个,最后倒是把自己给算计进去了!相比之下,你们说说,究竟哪个傻?”
叶天事件和林锋的讲话还是很有警示效果的,作为始作俑者的范亨,忽然发现最近一段儿时间里,车间的损坏部件数量减少了许多,贵重零配件的管理也得到了有效监督,原先令他有些头痛的费技术性损耗的程度大大地降低了。
而厂领导们对于范亨在安排叶天的工作上所做出的明智之举也是深表赞赏,他不仅化解了傻子进厂事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同时又扭转了工厂出入监督不严,门岗形同虚设的长期积弊,可以说得上是知人善任管理有方了。
党委书记林锋和厂长王富铭都对范亨非常看好,认为这个中层干部有活力,有能力,既懂技术又会管理,值得好好培养一下,说不定以后自己这一批老家伙们退下去后,厂子的未来就靠他们这些人来发展了。
恰好在两个月后,厂子有一个去南方的考察任务,党委一班人研究了一下,决定让范亨带队去看看,学习一下兄弟厂子的先进经验,取取经,顺便看看有什么适合自己厂子发展的好项目。
时值六月,天气已经比较热了,范亨车间的工作任务也很紧,几个军方的订单要得都很紧,限令在八月之前就要通过验收,因此范亨是不太愿意出这一趟差的,但是厂党委安排下来的任务,又有培养自己的意思,无论如何是推脱不下了,因此他也只好安排了单位的事情,又同张梅商量好,就准备南下广州。
好巧不巧的,此时范无病也接到了广东的邱保华的加急电报,说是他需要的东西已经弄到手了,随时都可以装货起运。
“看来可以跟着老爸顺路去一趟广州了。”范无病发觉这一次真是老天帮忙了。
第三十四章 初下羊城
这个季节,正是张梅最忙的时候。
文教局所辖范围广不用说,单是教育这一块就很费神。每年一到了六七月份,正是考试高峰期,什么小考中考会考高考都扎堆了,如今高考已恢复,上面下面对于考试的问题都非常重视,作为文教局实际领导人,张梅是逢考试必参加,考试领导组排第一位的就是她,因此这两个月她是顾不上招呼几个孩子了。
范婷和范康毕竟年纪都大一些了,还好说,范无病放在家里面到处游荡总是令人放心不下,尤其是他前一阵子自己就搞了一个养猪场出来,如今除了王氏三兄弟不算,又雇佣了六七个饲养员,这个情况令张梅感到非常头疼。
当前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了,但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并不是上面下几个文件开几个会就能够解决的,还有很多人对于改革的前途表示疑虑,对改革开放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表示怀疑,就比如说在个体经济这个问题上,个体经济的限度是什么?可以雇佣多少人?是否存在剥削?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理论?等等等等。
张梅经常在市里参加各种会议,诸如此类的话题都听的不少,也谈过不少,对于其中蕴含的复杂性认识更多一些,因此对于范无病的养猪场不无忧虑。万一哪一天范无病的养猪场规模扩大了,肯定会引起种种非议的,上面的政策究竟如何确定,这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中国人有句老话,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事儿真不太好说。
因此当范无病提出了要跟范亨一起去广州的时候,张梅倒是比较赞同。
“我去广州出差,你跟去干什么?”范亨心想带上这么一个小尾巴,自己还有时间办公事儿吗?
“你办你的公事儿,范无病跟着就行了,他又不哭不闹不乱跑,用得着你费什么心?你只要安排好他的食宿就没问题。”张梅倒是对自己的小儿子超级放心。
范无病闻言立刻点头笑道,“老妈放心,只要有我在身边看着,老爸他一定不敢胡思乱想!”
范亨听了顿时无言以对,原来张梅这么放心让范无病跟去广州,还是有政治任务的,这下子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否则就是自己心里有鬼了。
于是手忙脚乱地准备了一天后,父子二人同考察团一行十人,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这个时期的火车真是龟速,范无病才坐了一天,就感到百般难捱,心道这次决定南下的想法实在是错的太离谱儿了,千算万算,还是少算了一点,现在是一九七九年,可不是两千零八年,原本两三天的路程恐怕得走上一个星期多才行。
好在当时不是乘车高峰,也没有后来的民工潮,车厢里面还算宽敞,尽管如此,范无病吃了几天餐车上面的饭后,还是觉得难以忍受,好在他此时的身体也算强悍了,又撑了几天后终于到达广州站了。
同样是改革初期,同样是地处中国大陆,但是广州的环境毕竟是别的地方所不能够比拟的,兄弟单位早就接到了范亨一行人到来的消息,特意派了辆车前来接站。
范亨等人一下车,就看到了外面拥挤的人群中,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大牌子在接人,另外也有不少前来拉客的小旅馆职员挤来挤去,没过多久他们就看到了目标。
“是平原机械厂的同志们吗?”对方的人也看到了他们,连忙挤过来问道。
“是的是的,你们是同丰公司的同志们吧?”范亨同那人握住手问道。
双方一接上头儿,顿时热情地汇合到了一处,帮忙提行李的,拿着凉茶杯子往前递的,各有各的分工,在人群之中挤了足足有五分钟之后,算是出了车站的广场,来到了自己的车子前面。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才算是将范亨等人拉到了招待所里。
所有的人都一样,一放下行李就赶紧冲凉换衣服,折腾了半个多小时后,总算是消停下来了,同丰公司的人倒也会办事儿,留下了不少的水果,安排好众人的食宿,然后就告辞了,说是今天同志们初到,旅途疲乏,就不安排什么节目了,等到明天一早,再派人来接大家一起四处看看,后天再到厂子里面参观。
范亨代表考察团众人道了谢之后,出门送客,看着对方的车子走远了才回来。
“咦?范无病这小子哪里去了?”谁知道才走开没有二分钟,就看不到范无病的影子了,范亨不由得非常恼火儿。
此时的范无病,自然是如同脱了缰绳的野马,再也没有了拘束,他可是想要尽快地看到自己预定的那些服装加工设备呢。
招待所里面都有固定电话,范无病掏了两块钱,一边在心里诅咒这电信运营商真黑,一边按照邱保华留给他的联络方式拨了个电话。
“喂,是广州同盛贸易有限公司吗?我找邱保华啊——”范无病拨通了电话之后大声问道。
当时的电话信号确实不怎么样,用的机子也是老式的圆键盘拨号电话机,听筒里面的杂音也很大,再加上对方那边乱糟糟的不知道在做什么,范无病一连喊了三遍,也没有弄明白对面的老广在说啥。
就在范无病感到忍无可忍的时候,终于有人说普通话了,“喂,我是邱保华,请问你是哪位?”
“总算找到一个会说普通话的了!我是范无病啊!我现在就在广州啊!”范无病大喜,心里却想这语言不通真是麻烦,由此可见国家要求推广普通话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
“范无病?!你到广州了?!这是真的吗?!你现在哪里?我亲自来接你啊——”邱保华反应过来之后,顿时惊喜地喊道。
范无病向招待所的服务员询问了一下地址后,跟邱保华把情况讲了讲,然后挂了电话。
转身离开的时候,范无病还听到两个年轻的女服务员在窃窃私语,虽然听不太清楚,大意就是,“谁家的小孩子这么厉害,居然自己打电话,怕是高干子弟吧!”
范无病笑了笑,天才,是在乎别人地议论地。
第三十五章 争吵
范无病刚打完电话,他爸范亨就找出来了。
“你怎么跑出来了?人生地不熟的,小心走丢了,我可是听人家说,广州的人贩子很多的。”范亨吓唬道,不过他知道这个是吓不住范无病的,这个小儿子太嚣张了。
“打个电话而已,怎么可能走丢了?”范无病觉得跟老爸讨论这个问题简直就是侮辱自己的智商,挥了挥自己的拳头道,“再说了,遍地都是公安,我不认识路还不会问啊?人贩子什么的,更是不要提,若真有这么不长眼的人贩子,我还真要把他老窝一块儿端了。”
嗯,这个倒是有可能。范亨看了看范无病的小拳头,虽然长得粉嫩嫩的,力气却大得难以想象,前几天的时候范无病“锻炼身体”,恰好被范亨给看到了,这小家伙是直接用手去抓树皮的,那树也是倒了霉了,被他抠得跟被虫子咬了一般。
我以前也没有干什么坏事儿,怎么就整出这么一怪胎儿子来?范亨很有些郁闷。
好在范无病从来没有给自己招惹来什么麻烦,即便是有什么风波,到最后也会演化成大好局面,因此范亨也没有收拾范无病的理由,况且,看现在这个样子,单从武力上来讲,范亨也未必能收拾得了范无病。
“你刚才给谁打电话?这里有你的熟人?”范亨问道。
“嗯,就是上次买走我一堆破烂的那家伙,这次我跟他谈笔生意。”范无病点头回答道。
收破烂的那个,范亨还有些印象,应该说很有些印象,虽然他没有亲眼见过那人,可是却扎扎实实地看到了人家留下来的钞票,整整九千块钱啊!范亨怎么也想不出来,会有人出钱购买范无病收拾回来的那堆破烂,大家扔都嫌麻烦的东西,居然能换会大把大把的钞票来,这让身为国家干部的范亨感到非常不能理解。
这小子怎么一天尽整这稀罕事儿呢?
“你们又谈什么生意?”范亨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他对这个儿子真是有些不放心。
“服装生意。”范无病回答道。
“服装?你懂那个?”范亨越发感到不可思议了。
这个事情能有什么搞头呢?自从文革以来,大家穿得最多的就是草绿色的军装,间或有些深蓝或浅灰的中山装之类,颜色单调得很,如今虽然放开一些了,但是物资却比较匮乏,服装样式的改变也不大,倒是来到广州这里以后,看到街上的女人们穿得花枝招展,很有些养眼的感觉,范亨不得不暗叹广州就是广州,就是首都那里也未必有这样开放的风气啊。
正琢磨着回去的时候,是不是也给张梅捎几件新潮的衣服的范亨,却忽然听说儿子要搞服装生意,不由得引起了兴趣。
“不是很懂,不过我知道这东西能赚钱。”范无病回想了一下,自己见识过的各种服装款式相当丰富,简洁的繁杂的都有印象,如果有那个闲工夫,就是世界名牌的经典款式也能盗版他百十种出来。
问题是要弄出适应这个时代的衣服出来,还真得仔细琢磨琢磨,你总不能直接就把小吊带和透视装弄出来吧?你就是弄出来了,也没人敢穿,没准儿还给你扣上一个污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糟粕的帽子。
“钱钱钱!你这孩子怎么一天到晚就想着钱?!”范亨不知道怎么搞的,忽然有些生气了,指着范无病的鼻子怒骂道,“你不知道自从你弄了那个养猪场,我跟你妈有多担心?!现在又要倒腾什么服装,你不知道这样是投机倒把行为?政府是要严厉打击的!你这么小一孩子,怎么尽整这不着边际的事情?!”
范亨的怒气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大家的思维依然是保持在陈旧的运作方式上,对于新生事物有着异乎寻常的恐惧,眼看自己的小儿子这么折腾,有几个父母能够不心惊肉跳?
虽然说如今上面要改革开放,可是政策的贯彻是有几个过程的,阻力重重,间或还有逆流,人们对于改革的看法还不统一,或者说是对于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缺乏明确的判断和认识,长期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生存的人们,对于市场经济方式下普普通通的事情,都会有发自内心的恐惧和担忧,对于在自己身边发生的无法理解的事实的反应更是容易过激。
原来范亨是担心自己在倒腾服装,范无病明白过来之后,立刻解释道,“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是要引进一套完整的服装制作设备,开一个制衣工厂,并不是你所想象当中的倒腾衣服。”
“开工厂?!”这下子范亨更是感到怒不可遏了,“你以为开工厂是过家家吗?那是需要资金,需要技术,需要人才,需要政府的支持的!这事情是你一小屁孩儿能应付得了的吗?!不要以为你比别的小孩儿聪明一些,就能异想天开!这事儿,不靠谱儿!”
范亨的见识自然多,但是他依然被局限在以往的惯性思维之中,若是干什么事情都要等到条件成熟了,那还有什么奇迹会发生呢?范无病很明白这一点,因此也没有跟父亲范亨争执,而是看着他发泄完怒气之后,才静静地解释道,“老爸你不用担心,你说的那些困难都不存在,这事儿不但靠谱儿,而且还会得到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的。”
看着范亨充满了疑惑的目光,范无病颇为头痛地揉了揉太阳穴,有些时候,选择如何解释的方式也是一种令人神伤的事情,他总不能说自己明白今后三十多年的发展轨迹吧?
第三十六章 同盛贸易公司
范无病很能理解父亲的想法。
事实上每个人都希望将事态的发展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于不能够掌握的事情,也希望它能够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而对于前景模糊到无法预测程度的未知,则充满了抵触或者恐惧。
范亨现在就是属于这一种情况。
对此范无病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来解决,他只能通过大量成功的事实来加强范亨对于自己的信心,除此之外,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就邱保华就找上门来了,而且是开车来的,一辆一九七八年产的GAZVolga24轿车,就停在招待所的外面,吸引了不少孩子来看。
GAZVolga24轿车是俄罗斯高尔基汽车厂生产的,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伏尔加”,在前苏联时代,买一辆“伏尔加”牌轿车是个人成功的标志,而苏俄领导人也对它格外钟情。
“伏尔加”的研制始于一九五三年。一九五六年十月十日,在美国福特公司协助下,第一批三辆GAZ-21型小轿车在伏尔加河畔的高尔汽车厂诞生,并正式以苏联人民母亲河的名字为其冠名。
此后,厂方开始批量生产“伏尔加”牌轿车。一九五七年,“伏尔加”开始搭载国产发动机。第二年,该车在布鲁塞尔国际工业展上亮相,并一举夺得最高奖。当时对它的评价是:车身线条大胆、装饰独特。特别是被称作“鲨鱼嘴”的散热隔栅和镀铬鹿形汽车标志,更是给车迷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邱保华开来的这辆GAZVolga24,是“伏尔加”系列的经典车型,车身线条采用简洁的直线,明显已经摆脱了美式车的风格影响,这个采用四缸2。4升发动机的大家伙,据说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一百四十五千米。
“这车不错啊!”范无病坐进了车子里面,发觉伏尔加坐起来就是舒服,首先空间很大。
邱保华明显很得意的样子,对坐在后排的范亨说道,“呵呵,这是公司的车子,我也就是平时会客的时候开出来顺顺手瘾,怎么样,还过得去吧?”
范亨不放心范无病一个人到处乱跑,因此在邱保华的邀请下便也同车而往了,此时坐在他的GAZVolga24轿车上面,果然觉得比自己经常坐的那车子好太多了。范亨坐的也是伏尔加,但是型号老得多。
要说这车的缺点也不是没有,因为气候的原因,这车上面并没有搭载制冷空调之类的东西,仅仅有取暖设备。但是在广州这种地方,取暖设备实在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虽然车内空间很大,但是在这么眼热的季节,如果不把车窗都打开的话,里面的乘客一定会受不了的。
当然了,范无病并不清楚空调技术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大规模地应用在轿车上,他在这个时代所接触的轿车上,也并没有见到过相关的设备。国内的轿车就是那么几种牌子,还真变不出什么花样儿来。
车速不是很快,显然邱保华炫耀的心理在作祟,让范氏父子二人饱饱地浏览了一下广州街头的风光后,才将车子开到了同盛贸易公司的院内。
当时的公司可跟后来不一样,满街都是,在临街的路面上挂个牌子就是某某公司,一眼看过去,起码是上百家,简直有泛滥之嫌,现在的公司都要经过比较严格的行政审批才能够成立的,而且在经营项目上也要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这种市场准入制度使得实力不济的经营者根本没有办法自建公司,从而也造成了将丰富的市场资源垄断在少数大公司手中的结果。
基本上,这种情况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权力=垄断=财富。
同盛贸易公司的大门还是比较气派的,铁门都是欧式风格,鎏金的牌子挂在大门的一侧,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办公楼也是六层的水泥建筑,楼况看上去比较新,一层伸出来的房檐上还挂着大红的条幅,上书“热烈欢迎上级领导莅临视察”等等文字。
大楼周围绿树成荫,草坪和花树分布遍地,喷泉中不断冒出的流水使得院子里面充满了灵动的气息。
“这公司倒是挺气派的。”范亨看了看后,原本有些担忧的心思立刻安稳多了,能有这么大排场的公司,肯定是靠得住的。
范无病脸上微笑,饶有兴趣地四下打量,心中却是暗暗警惕,这公司既然敢玩儿文物走私,自然不会是什么好货色,可是看眼下的情形,似乎实力颇大,想来他们的背景也是很深厚的,自己跟他们玩火中取栗的游戏,真不知道是对是错了。
邱保华笑着对范氏父子介绍道,“这楼是去年上半年才投入使用的,看上去还挺新吧?实际上我们公司的生意做得很大,不仅是广东这里,其他象福建和广西那边,甚至在香港那边,也是有分部的。”
“哦,你们在香港那边也有业务?”范亨有些好奇地问道。
“呵呵,有是有,不过都是小打小闹而已,我们公司还是扎根国内发展的。”邱保华自然不会随意跟范亨说出自己公司的底子来,只是看了看范无病,见他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心知这父子两个之间也是有秘密存在的。
既然范无病并没有将自己公司的底子交出来,那么邱保华也完全没有必要在范亨面前露这个口风嘛,这点儿默契还是应该有的。
同盛公司里面的员工也不算少,这边大概有四十多人,都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看来他们与那些皮包公司不同,还是有一定的实业基础的,文物走私这种事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