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财色-第6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切,这才值几个钱。”范无病鄙夷道,“让吴作栋把说出去的话在反过来说一遍,我回赠他两百台呼吸机,够他子子孙孙用下去了!”
范亨接着说道,“除此之外,他们也承诺,在非典危机基本解除之后,淡马锡牵头在上海推出中国和新加坡历史上最大的论坛,以显示了他们对于中国的信心,并计划邀请美国、英国、欧洲,澳洲和中东的全球投资代表汇聚一堂。”
“这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冲人气而已,我也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就可以做到,哪怕是现在都可以做到,我并没有从中看到诚意或者悔过的态度,不过,高层是什么意思?”范无病问道。
“高层的意见有些分歧,显然受外界的干扰比较严重。”范亨回答道,“大概吴作栋的前任秘书会来香港这边儿,解释一下这件事情。如果中央方面觉得不宜开罪新加坡的话,这事儿估计就算是揭过去了。”范亨皱着眉头回答道,“而且据说。淡马锡正在筹划用十五亿美元来换取中国银行百分之五的股份,在这件事情上,还没有确定下来。”
“这么便宜?!贱卖国有资产啊!”范无病一听这话,立刻就蹦了起来,大声嚷嚷道,“卖给我哦,我出二十亿美元行不?!”
事实上淡马锡的胃口确实很大,仗着自己在大陆的人脉关系,以自己精于金融业管理的借口,大肆疯狂掠夺几大国有银行的股权,所花的代价却非常之小。这事儿范无病前世就听说过的,眼前碰到了这个机会,自然是想要一脚踢开淡马锡,自己操刀上阵了。
要说资本,要说管理团队,要说管理经验,淡马锡怎么可能比得上范氏投资集团?范氏投资集团一年的盈利都要比淡马锡的总资产多上好几倍,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现在新加坡自己主动跟中国翻脸,从此中国考虑这些经济建设项目时再也不必替新加坡着想了,完完全全干干脆脆只替自己的利益着想,谁也休想再对此说三道四,这对中国实际上是一大解脱,难道不是好事?
再者,中国跟东南亚诸国只需国与国之间直接打交道就是了,本来就没必通过东盟,东盟的存在实际上成了新加坡手舞足蹈、抬高身价的舞台,除了对新加坡有利外,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并没多少好处。
中国从此不声不响把东盟晾在一边,直接跟有关国家打交道,实际就拆了新加坡的台,减少这个江湖骗子行骗的机会,这对谁都没伤害,如果能够完成克拉地峡运河工程或缅甸陆路运输工程,美国利用新加坡为基地封锁中国的可行性就会大打折扣,美国使用新加坡基地的重要性也相应减少。
这样一来,新加坡想卖基地也卖不出好价钱了。
即便是卖出去了,那主要用途与其说是对付中国,还不如说是用来对付周围的穆斯林国家,那些国家自然不会不明白这点。那样一来,想收拾新加坡的国家自有其人,用不着中国说什么做什么了。
范无病想了一通儿,就觉得这一次还是要媒体先行,经济挂帅,把淡马锡给踢出中国去,对于自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更何况,几大国有银行的股份,与其白送了外人,还不如便宜了自己。起码能够卖个好价钱,国有资产的流失也少一点儿。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谈话
范亨和范无病父子俩在香港这边儿未雨绸缪。布置大局,国内却是乱成了一团儿,情况非常危急。
四月二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非典防治,提出要把防治非典作为重中之重,卫生部长出任防治组组长,副秘书长负责部际联席会议的协调,并提出要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由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建立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处理机制。
四月三日,卫生部长举行第一次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称,中国部分地区已经有效地控制了非典疫情,他向大家通报的数字是截至三月三十一日,全国发病1190例,死亡46例,其中广东1153例,京城12例,死亡3人。
四月十日,卫生部副部长在第二次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通报的疫情数字是可信的。截至四月九日,全国的发病案例是1290例。其中死亡55例、广东的病例上升为1213例,京城仅有22例、死亡4例。
四月十五日,卫生部公布,截至上午,全国的病例是1435例,死亡64例,其中广东1273例,京城只有37例,死亡4例。
四月二十日,新华社发布中央的决定,免去卫生部部长党组书记的职务,免去京城市长的市委副书记职务,根据惯例,这意味着他们将不会再担任卫生部部长和京城市长。
这一天,距离卫生部部长就任也就是一个月,京城市长就任不到两个月,新官上任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撤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这种罕见又和目前非典型肺炎的疫情有着紧密的关系。
卫生部常务副部长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了这一点,在他公布的最新非典疫情中,京城确诊的非典病例是339例,疑似病例是402例,而在五天前卫生部公布的疫情报告中,京城仅有37例,死亡4例,死亡人数和十天前相比一个也没有增加。
这一组数据表明,至少在京城地区存在着重大疫情的瞒报和漏报。地方政府又一次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中谎报军情,而作为全国卫生系统主管的卫生部居然对自己眼皮底下的京城都不能掌握真实疫情,又哪里谈得上把控全面情况,尽责尽力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天灾固然可怕,但是人祸更为可恶。
根据卫生部副部长的介绍,媒体才知道,国务院一再要求京城市政府统筹不同部门所属医院疫情的调查和监测,但是成效不大,而作为卫生部对京城的防治也指导不力,最终公布的数字居然是国务院特派小组在北京各大医院挨个统计排查出来的,这难道就是京城要建设的高效政府?
是可忍,孰不可忍?!
非典型肺炎早在春节前后就有广东的报告,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在疫情之初的确不易把握。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公开报道早了不好,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但是报道晚了更不好,更容易引起社会的动荡。
广东地方政府控制的节奏总的来说还是成功的,虽然新闻媒体在早期病情没有明朗之前没有作公开的披露,但是确认疫情之后地方媒体的报道还是相对充分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也为社会大众正确防治非典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理论上讲。作为后来才发生疫情的全国各地尤其是京城地方政府应该比广东做得更好,更从容,更有预见性,更能有效扼制非典的蔓延,更能将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
可惜,现在人们看到的都是另外一种结果。
如果说卫生部自身公布的数字是可信的话,那么不断上升的发病数也早已打破了卫生部部长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所作的结论,更何况还存在着他眼皮之下的瞒报漏报,这让生活在京城的,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众多市民感同身受疫情环境的同时,作何感想?而他们在党政一把手们频频视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以及京城的大中小学校和医院的新闻报道面前又会作何感想?
如今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在社会发生重大疫情时,作为大众的传媒没能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社会沟通作用和预警作用,这也是严重的失职,疫情岂是媒体回避就不存在的,相反,由于媒体的回避而造成信息不畅只会加剧社会公众的恐慌和对政府的抱怨,欺上瞒下的结果一来延误防治的战机,二来败坏政府的形象,三来误导政府的决策。
对于这些情况,在香港冷眼旁观的范亨就对儿子表示道,“国务院五一暂不实行长假制度,目的是为了避免人群大面积流动和疫情扩散。但是四月六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召集各国驻华航空公司和旅游企业七十余人通报情况时称外国人可以放心来中国旅游,希望在坐的能以自己在华的体验反驳海外媒体大肆渲染中国的非典疫情。在谈到国内市场的时候,他表示国内有很大的旅游市场,国内游大概占到我国整体旅游的七成,一定要把五一黄金周组织好。借助这几千万人流动的七日长假,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依然是最理想的投资沃土和最安全的旅游胜地。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些人都倒灶了。”
范无病则说道,“非典是天灾,是人类暂时还没有掌握防治的疾病,疫情的产生、蔓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什么必要去刻意隐瞒或者掩盖呢?又哪里就影响了你的政绩呢?所以会出现这种令人无法理解的现象,只能把它解释为在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官本位现象之中的本能反映、潜意识的反映,表面上看是报喜不报忧,本质上是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分不清什么是政绩什么是良心,政绩和民心严重背离。”
范亨点了点头,认同儿子的说法,如今海外舆论对中国政府在非典疫情中的表现,一直存有非议,这令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为此感到愤怒,中央政府的态度表明了一个为公众负责的政府形象。
非典,考验的是政治文明。
“这一次卫生部算是彻底倒了,部长司长估计剩不下几个,丢人啊!”范亨说道,“在如此重大的疫情面前,他们选择了欺上瞒下,这不仅让自己的官声受到影响。还让高层集体震怒了,新总理对此非常愤慨,一号也是大动肝火,估计这一次要调整的人员会比较多一些。”
“需要做大规模的调整不是很现实,毕竟卫生部这一块儿,外行儿时领导不了内行儿的,我估计从内部产生新领导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范无病可不认为卫生部从此就倒台了,事实上大敌当前,临阵换将是下下之选,高层也只能是打掉一两个首要负责任的领导,然后任用自己看得过眼的人继任而已。不可能整体大换血。
想要整体换血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机会,尤其是现在高层手里面也没有那么多在卫生系统掌握了话语权的人才可以补上这些空出来的位置。
不过,很显然范无病的估计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准确无误的。
中午在午休的时候,范亨和新总理之间的专线电话响了起来,范亨接起来之后谈了几句,就把范无病喊了起来,“无病,快过来,总理跟你说两句话。”
“跟我?”范无病愣了一下,在他的印象当中,新总理跟自己并不是很看得对眼,毕竟大家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面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新的领导集体似乎对于私有化进程有些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在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问题上,要偏重于后者,因此最近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的日子都不是太好过,范氏投资集团虽然占据的基本都是竞争性很强的垄断行业,比如说芯片、制造业以及手机、液晶技术等别的国有企业根本涉足不了的行业,所以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这并不能影响范无病对于整体局面的判断和把握。
因此范无病跟新的领导集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维持一个表面关系和和气气而已,真没有达到什么水**融的情分上,事实上范无病也并不是很希望自己的企业跟政府之间建立太过密切的关系,那样的话,在一些决策上面容易受到掣肘,这是任何一个大型跨国财团都不愿意看到的。
就如同现在的范无病,或者说是范氏投资集团内有数的几个高层人物,他们出访小国家的时候,一般都是总统或者总理或者国外亲王们亲自接待的,即便是去了美俄英法德日这样的大国,接待他们的也是至少部长级以上的高官,尤其是当范无病出行的时候,接待他的更是对方的最高层面的政治人物。
基于这方面的考虑,范氏投资集团虽然是扎根国内搞建设搞发展,但是对于政府方面的联系,总是谨慎地维系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以免会发生什么不合适的关系,产生不必要的后果。
不过此时也不是怀疑的时候,范无病接过老爸范亨手中的电话,跟新总理聊了起来。
在对话中,新总理首先向范无病表示了感谢,并称最近京城的非典疫情爆发,城内的医院根本没有足够的地方进行收治,幸好之前由范氏投资集团投资兴建的传染病防治基地此时已经完工了,所有的危重病人都转移到了市郊的传染病防治基地,令高层们松了口气。
“如果没有范总投资建设的这所传染病防治基地,我们这一次会变得更加被动。在此,我代表国务院向你表示感谢。”新总理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嘿嘿哈哈地应了几句,心里面却不无怀疑,虽然在这件事情上自己确实是出了力,也让中央政府在危急关头能够证明自己是做事的、务实的,对于传染病防控也是做了一些预防工作的,但是他并不认为这就是新总理打电话来向自己表示感谢的真正原因。
果然,新总理话锋一转,就谈到了这一次在防控非典疫情当中的卫生部的表现上来,“我对他们极度失望!如果不是考虑到大局,整个系统都要清理一遍!”
范无病安慰了两句,就想到了对方的真实目的,于是范无病就顺着新总理的语气试探道,“既然卫生部出了这么大的纰漏,那么空缺出来的职位,都是要由专业人士填上去的,毕竟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部门,相信领导层一定已经有了安排吧?”
“这正是我要找你的一个原因。”新总理很直接地对范无病说道。
“哦?”范无病愣了一下道,“我虽然号称小神医,不过在这方面可不精通,总理你大概是找错人了。”
“范总太谦虚了,谁不知道你是范天澜老先生的关门弟子,这一次,范老先生出手,中医中药在非典防控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是希望能够借重他老人家的威望,把卫生部的事情搞好一些,把这一次非典疫情给顺利消除。”新总理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顿时明白了,原来还是要借重老师范天澜的德高望重,镇住卫生部里面那些自命不凡却又没有什么真材实料的海归们,这才是新总理找自己谈话的主要目的。
他想了一下,就觉得这件事情的可操作性还是很强的。
非典当面,疫情肆虐,一般人还真没有勇气来挑卫生部的重担,虽然说现在国务院的吴副总理兼领卫生部部长一职,主要抓非典防控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她始终是要退出这些具体事务的管理的,因此卫生部方面就需要有分量的人来主持了。
依靠现在的这些官僚们,高层们显然是不放心的,所以就需要引入一些实至名归的医学界泰斗们,来让卫生部的工作顺利开展起来,同时也恢复大家对于整个卫生部,甚至是对整个中央政府的信心了。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借势发力
“这件事情,倒也不是不能商量的——”范无病一边儿考虑着这件事情的利弊。一边儿有些踌躇地回答道。
现在的情况很清楚,如果没有本事把非典疫情给控制住,把现在这些突然冒出来的非典患者给治愈了,就没有胆量接这个重担,毕竟现在除了范无病,谁也不可能对于这一场非典疫情的前景作出准确的估计。
就如同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所言,说中国要花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够控制住非典疫情,而在这一场灾难当中,中国要死成千上万人。
没有前例,没有治疗方法,没有对于非典病毒的准确研究,那么以现在的发展态势来看,这一场非典疫情的破坏力应该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世界各国医学界的共识,即便是现在的国内高层们,对于这件事情也感到忧心忡忡。
尽管美军已经在伊拉克展开了打击行动,但是此时的中国,已经没有闲心去顾及那边儿的事情了,现在整个政府已经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了防控非典疫情的工作上来。
新总理的意见非常明确,卫生部要能够按照中央的部署。有效地解决目前的各种问题,切实地履行治病救人的总方针,而不能像前任那样庸庸碌碌无所事事,甚至是瞒报疫情,干扰高层的决策。
关于这一点,范无病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面就有些不以为然,要知道在早期的时候,自己已经和老爸范亨一起敦促有关方面注意此事,可是当时大家都忙着准备两会的事情,谁也不把这个当回事儿,现在闹出大乱子来了,却是都急着想要找自己充当说客了。
不过范无病转念一想,当此危急关头,自己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才能够让新的领导集体对自己有足够的尊重,毕竟老首长已经故去,自己如果不跟这些人打成一片的话,是很难继续扶持老爸范亨呆在这个位置上的。
因此范无病考虑再三之后,还是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
不过范无病也不是白白干活儿的人,他很直接地问道,“新加坡的吴作栋口出狂言,中央方面竟然一点儿态度都没有吗?这么做的话,可是让大家很伤心的。”
新总理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范无病说这话的意思,只是回答说,“国策问题。毕竟新加坡对于我们还有些用处,此时撕破脸来,对我们而言并没有半点儿好处。”
“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范无病直接就指出了其中的问题,“新加坡已经成了国际**的桥头堡,听之任之的话,不仅仅是国内民众会产生很严重的对抗情绪,海外华人华侨也会对中央政府失望。毕竟,这一次非典疫情的爆发,已经让中央政府蒙上了不白之冤,如果在这件事情上不能够积极应对的话,国家之尊严及威信,将被贬斥得体无完肤,中央政府的影响力将会受到空前的打击。”
“有这么严重?”新总理显然是有些怀疑范无病在夸大事实。
“比这个还要严重!”范无病毫不迟疑地回答道。
然后范无病就指出了其中的关键问题,表示了中央政府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看不清楚,就是因为新加坡政府在国内已经扶植了一大批的利益代言人,并且指出了淡马锡财团正在对中国金融业虎视眈眈的现状。
“我听说淡马锡财团在世界各地的投资都受挫,损失很大,今年的损失大概是几百个亿的样子,但是他们正在筹划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到涉足国内银行业上来,争取在三年之内获得两千亿左右的收益。”范无病对新总理说道。
“淡马锡是打算进入国内的银行业,不过你这么说恐怕是没有根据的吧?”总理皱着眉头反问道。
“我还听说。淡马锡打算花十五亿美元,获得中行百分之五的股份?”范无病直接问道。
“有这么一回事儿,不过都还在谈,十五亿美元是我们的底线,他们大概不想出这么多钱。”总理回答道。
范无病立刻就表示道,“我出二十亿美元,也期望获得中行百分之五的股份。”
“这事儿不是那么简单,淡马锡在金融管理上有很丰富的经验,这也是中行方面希望引入的一笔资源,并不是说花钱买股份那么简单。”总理笑道。
范无病却是当仁不让地提问道,“论起能力和规模来说,范氏投资集团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金融专家团队,也有银行业收购经验,同时我们的资产增值是世界第一流的,规模是巨大的,淡马锡的总资产还比不上我们一年的收益,我觉得,我们更有资格同国内的银行业进行合作。”
“话虽如此,但是实际上操作起来还是有一些困难的——”总理踌躇道,“我们也需要尊重银行方面的选择,毕竟这是他们分内的事情,在一些实际工作当中,中央不可能越俎代庖。”
“也就是说,对于银行方面贱卖国有资产的事情,中央也不闻不问了?”范无病诘问道,“当前新加坡政府已经表示出了积极的**态势,难道说中央还会放任淡马锡这个新加坡官方的财团来到国内,在一些有心人的配合下疯狂地掠夺国有资产?”
“你这话说的——”总理被范无病的话给弄得哭笑不得。
若是一般人,自然是没有这个胆量如此放言的。但是范无病不一样,身份地位在那里摆着呢,先不说别的,就是老领导们的关系就一大堆,尤其是当他站到了一个很正义的立场上的时候,谁也不敢小看他的力量。
思忖了一阵子之后,总理觉得如果不正视范无病的这个问题,怕是他不会那么容易答应帮忙的,尤其是当此事影响到范氏投资集团在华投资的话,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作为高层,他是很清楚淡马锡财团是个什么存在,也就是一个玩资本运作的财团而已,本身的实力正如同范无病所言,并不是很强大,总资产规模不过是五六百亿美元而已,即便是现在的中央政府,拿出五六百亿来投资一个项目,也并非是很难的事情。
只是作为银行业改革,想要让四大行海外上市,这是一个既定的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仅是发展壮大,同时也是同海外资本集团建立联系,形成一张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后,想要互相影响,互相合作,即便是遇到一些棘手的政治问题,也可以通过经济层面的交流来达到曲线解决的结果。
“如果你有办法让淡马锡黯然退出的话,就我个人而言,乐观其成。”总理最后表态道。
范无病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扣了电话之后,范亨就问起了儿子这件事情,“你打算怎么做?”
“自然是要耍点儿小手段的。具体你还是别问了。”范无病回答道。
“你怎么想起来,一定要针对新加坡?”范亨对范无病的态度感到有些好奇。
范无病回答道,“这很简单,正因为新加坡是华人为主的国家,又是**急先锋,所以中国以新加坡为突破口,反击国际**势力副作用才比较小。它自以为高人一等,动不动对别人指手画脚,国际上真正肯为它淌浑水的人没几个,牺牲自己利益为它火中取粟的国家可以说几乎没有。所以反击新加坡不会给**提供多少炮弹,却很可以好好教训那些靠**吃饭的华人精英,别看你整天**有人喝彩有人付帐,真倒了霉没人理你!”
事实上范无病看得很清楚,新加坡也就是在中国这种官僚社会中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否则以他们如今的状态,国际投资中亏损严重,找不到盈利的基点,除了来大陆搞一搞官商勾结掠夺国有资产以外,实在是找不到什么生财之道了。
自己既然洞悉了他们的狼子野心,自然是要出手打击之,怎么可能任由他们肆意妄为?
此时既然已经定下了要给新加坡政府好看,自然范亨也无须等待什么吴作栋的前任秘书特使来香港做解释了,于是父子俩收拾了一下,乘坐专机返回了京城。
当新加坡政府的秘密特使来到香港的时候,就发现已经没有了解释的对象了。
正当他同新加坡国内取得联系,讨论是否需要到大陆去继续未竟的任务之时,就发现此时中国的主流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已经步调一致地变了风向,开始大肆报道新加坡政府及吴作栋本人在非典前后的丑恶行径。
更让人感到惊骇的,是这一次的媒体似乎一下子变得精明起来,将淡马锡财团的老底儿给揭了开,并将它们计划低价取得银行业股份的事情给爆了出来,并且还深入地分析了淡马锡财团的盈利模式,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今的淡马锡财团,在国际上处处碰壁。损失惨重,所以才把目光转到了中国大陆,企图通过官商勾结来实现自己扭亏的目的。
一时之间,风起云涌。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变革
范无病回到京城点前。就只经安排了攻击新加坡政府和**财团的各项任务,因此当他回来之后,就发现基本上所有的重要媒体,都开始了对新加坡的深刻揭批。
“形势一片大好啊!”全面负责范氏投资集团宣传事务的负责人对范无病说道。
目前范氏投资集团在媒体方面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大了,除了党报党刊不好染指之外,大部分的平面媒体,几乎所有的网络媒体上,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尤其是这一次范无病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对淡马锡财团进行沉重打击,特意调动了很多知名的经济专家和学者们发文对他们进行批判。从淡马锡的发迹,一直到其内部运作资料从不公开说起,重重地点出了他们是通过为东南亚国家洗钱兴起的。
洗钱,固然就是跟犯罪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为各国贪官或者犯罪分子提供经济来源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范氏投资集团主导的舆论宣传之下,淡马锡这个资本怪兽已经成了邪恶的代名词。
尤其是当大家听说四大行可能在与淡马锡财团进行秘密合作,企图将国有资产给流失到海外去,以换取极少数人的暴富的时候,顿时群情沸腾了。
在网络上一片反对声中,国务院办公厅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事纯属空穴来风,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四大行不会与淡马锡财团合作。
当这个消息传到新加坡之后。整个新加坡高层的脸上一阵惨白。
最近几年中,淡马锡的业绩一直非常差,亏损高达数百亿之多,数百亿的损失,对于整个新加坡而言,是相当严重的,假如这几年暗中运作的插手中国银行业的计划不能够实现的话,那么淡马锡财团的覆灭,已经是近在眼前。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原先已经差不多搞定的事情,一转眼间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淡马锡财团的新任CEO何晶皱着眉头质从大陆紧急飞回来述职的属下。
“都是吴作栋总理公开反华的言论,惹恼了大陆高层,现在人家这是在投桃报李了对方也是一肚子闷气,心说你们这些政客动动嘴皮子讨好美国人,我们的生意就没办法做了。
这种话,也就是在何晶面前说一说,毕竟吴作栋是新加坡的总理。如果不是知道新加坡的实际权力就是掌握在李氏家族手中的话,他也不敢这么说。
“看幕还是要走上层路线,把这今生意给拿回来,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何晶对此也感到非常头痛。
吴作栋想要甩开李氏家族单干的想法由来已久了,但是李氏家族一手把持了淡马锡财团,紧紧地捏住了新加坡政府的钱袋子,没有钱的话。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因此吴作栋也没有什么奈何。
这一次,因为非典疫情的缘故。吴作栋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以及讨好美国人,确立自己的东盟内部的领导地位,不惜公然攻击中国大陆,积极反华,这么做固然让他在新加坡政府中的地位日每稳固,但是却让淡马锡财团背了黑锅,蒙受了惨重的损失。
如果真的失去进入中国银行业的机会,那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