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5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倒也没错儿。”范无病也笑着说道,“虽然说有的时候好奇心会害死猫,但是更多的时候好奇心可以让猫进化成老虎。在这十多年的发展当中,范氏赶上了很多好机会,而且没有浪费这些好机会,日积月累,终于有了今日的规模。”
  “我相信,东海省和范氏的合作会让世人刮目相看,横山港也将会成为整个亚洲最为重要的枢纽港。”吴富宽点头赞同道。
  “我对这一点是非常在意的,尤其是对于棒子们打造亚洲第一大港的笑话嗤之以鼻,只要我们这里发展起来了,大部分的航运公司会更喜欢来横山港,而不是棒子们的釜山港,毕竟我们这里有地利上面的优势。”范无病表示道。
  “那些淤泥,你们想好了要如何处理了吗?”吴富宽看了看旁边儿堆积如山的海底淤泥,向范无病问道。
  随着海底清淤工作的不断展开,这边儿的淤泥将会越积越多,吴富宽心想附近似乎没有什么好堆放的地方了,而且这么大量的淤泥堆积在一起,确实也有碍观瞻,却不知道范无病究竟会如何处理,因此就多问了一句。
  “呵呵,这东西我们打算把它给卖掉。”范无病回答道。
  “卖掉?!”吴富宽立刻愕然道,“有人会买这种东西?!”
  范无病笑着解释说,“海底淤泥是一种神奇的天然生物土壤。据传说,首先发现死海海底淤泥的神奇并把它运用在健肤、美容用途上的,就是美丽的埃及艳后。她的美丽秘诀是浸泡在死海矿物温泉水中,让温泉水中的矿物质充分营养滋润的肌肤,并把死海海泥敷抹全身,以增进皮肤的细腻和柔润。我们也打算把这些淤泥经过处理之后,装成小瓶出售,估计市场反应会很不错,为此大概我们需要成立一个化妆品公司了。”
  海底淤泥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这些物质在海底已积存了数百年,而且海底泥浆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及彻底清洁的功效,其矿物精华尤其适用于干燥、敏感及受损皮肤。
  事实上深海海泥多被一些化妆品品牌做成面膜,颜色看上去是绿绿的,有些海泥追捧者认为其保湿净白的效果十分显著。
  随着这边儿是浅海海泥,但是范无病认为这边儿因为历史上的原因,并非是主要航道,受污染程度较小,所以这些海泥的可利用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第九百九十九章 古沉船
  “范总你的脑袋才叫脑袋。我们这个都叫菜瓜。”吴富宽听了范无病的解释之后,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心道这什么里面都包涵着财富的信息啊。
  以范无病如今的财势,都不会放过这挖掘上来的海底淤泥中所蕴藏的商业价值,只能说这家伙已经彻底将商业运作玩到了极致了。
  范无病笑着回答道,“其实要开发海泥的价值,也需要有一定的实力,你让人家往脸上身上抹这东西,就得先搞清楚这东西是否安全,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也是有一些科技含量的,而且后期处理上也比较费功夫,这点儿辛苦钱赚得并不容易。”
  在经过动物、植物等自然美容元素的挖掘后,人们开始关注海洋,其实除了海泥之外,海底世界的海藻、海盐、海水,都可以被应用到美容用品上。
  比如说深海里的藻类,只需要少量的养分与光线便能蓬勃生长。据说,海藻储存着大量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所含有的碘浓度比周围海水要高两万倍。
  当海藻被制成护肤品的活性成分时,其微量元素会被吸收进皮肤里,可以有效地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和细胞的更新活化。增加皮肤的湿度,并显著改善皮肤的弹性。
  而且海藻制成的美容产品还具有卓越的控油功效,能防止暗疮和黑头的滋生,一些品牌推出的乳霜等主要都是针对面部肌肤的油脂分泌和清洁保湿的。
  深海浴盐中则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能深入毛孔进行深层清洁,杀菌消毒,磨掉老化死皮,增加皮下血液循环,帮助肌肤更生。
  使用浴盐在舒缓身心的同时去除角质并有一定的瘦身作用,经常使用肌肤会变得嫩滑。日常生活中的海盐也可以充分利用,比如用细盐抹在T区,轻轻按摩之后休息几分钟,然后在两侧鼻翼毛孔张开的部分用中指指腹由下向上做挤压式按摩,达到控制T区油脂分泌的效果。
  海盐也可以去除腋下异味,因为盐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矿物质会逐渐流失,进而影响新陈代谢,造成皮肤功能障碍因此补充矿物质是保持肌肤健康、美丽不可缺少的工作。深层海水蕴含均衡的矿物质,能高度亲和肌肤,平衡肌肤酸碱值,保持角质层最完美的含水比例,带来充足水分和清新感觉。
  把深层海水作为主要成分,制成独特的保湿喷雾,可以轻喷在脸上、身上或秀发上,用海洋深层水融合一些植物精华制成的护肤品,不仅能调节肌肤的状态,而且能带来清新滋润的感觉。
  “这一切都需要技术。但是效果如何就值得推敲了,我个人以为还是有些效果的,至少要比不用此类化妆品的效果要强很多。”范无病对吴富宽说道。
  两个人正在闲扯的时候,那边儿忽然就有一台机器停了下来。
  “嗯?怎么回事儿,出故障了?”范无病感到有些愕然,心道这个新设备就是靠不住啊,才用了几天就罢工了,回头得好好跟设计师说道说道,这个设计上应该是有些瑕疵吧,他们可是收了五百多万的设计费的。
  很快就有人跑了过来,向范无病汇报道,“老板,海底下有东西。”
  “什么东西,不会是水雷吧?”范无病也有点儿担心,毕竟这边儿之前跟台湾那边儿,曾经有过多次海战,也有可能有这种情况存在。
  如果真的是遇到了水雷,那还是比较麻烦的,还需要找专业的排雷人员过来将这东西给弄到安全区域,然后引爆了,这么一折腾。又需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了,况且,还不知道这东西是否可以顺利转移出来呢。
  万一在转移的过程中出了岔子,就更加麻烦了。
  不过手下就回答道,“并不是水雷那么危险的东西,不过却比水雷要麻烦很多。”
  “是沉船?”范无病立刻想到了这种可能性。
  “没错儿,老板真是睿智,就是发现了沉船。”手下不无佩服地拍马道,“挖掘机发现了一艘木质帆船的主桅杆,根据经验,看样子这艘船的长度应该会超过四十多米,算是一条大船了!”
  “四十多米长的船,能沉在这里?”范无病顿时愣住了。
  这边儿的海滩,正在清淤的区域中,海底深度也就是三十多米深的样子,居然藏下了这么大的一条船没有被人发现?这可是个重大发现了。
  “应该差不了多少,不过既然是木船结构,怕是属于文物之列了,暂时不好清理这边儿了。”手下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看了看吴富宽,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如果发现了长达四十米的木质沉船,那肯定是属于文物了,只是不知道这么一折腾,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工期?毕竟要发掘一艘水下沉船的话,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是更久一些的。
  吴富宽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愣了一下,不过转而就想到了一个问题,“既然如此,不如立刻就督促文物部门介入,看看是否有发掘的价值。也好早点儿开工建设?”
  “理当如此。”范无病点头同意道。
  反正这一片海域比较大,暂时绕开这边儿,先从周围开始清理就好了,但是就希望文物部门的动作快一点儿,早点儿得出一个结论来,是发掘还是不发掘,总得有个说法,自己这边儿也就比较方便安排下一步的工作了。
  因为有吴富宽省长的指示,东海省的文物部门的效率非常高,当天就赶过来了,在对潜水员弄上来的一些船体残片和部分船载文物的清理之后,专家们就做出了一个很令人激动的论证,这是一艘宋代海船,而且上面所载的大部分为青花瓷器,只是不知道保存完好的究竟能有多少?
  但是从带上来的瓷器品质上来看,无疑是质量上乘的作品,宋明时代,东海省这边儿一直是走日韩贸易的,显然这是一艘前往日本的海船,上面载满了深受日本贵族喜爱的各种瓷器和漆器等物。
  “虽然一开工就发现了沉船,看上去有点儿不好的预兆,但是这一船的器物,可能是价值连城的。也算是不无小补了。”范无病对此也感到有些心里纠结,毕竟这么一发掘,总是需要个大半年时间的。
  文物部门没有这么多钱来搞发掘,所以这一次的发掘依然是范氏投资集团出钱出人来主导的,时候的收益自然也是取大头,除了特别珍贵的有历史价值的船的主体以及特别珍贵的船上文物需要上缴国家文物部门之外,其他的可以由范氏投资集团自行决定处理方式。
  也就是说,到时候发掘上来的瓷器,完全是可以进行拍卖的,这让范无病的心里面觉得有些安慰。
  不过这也证明了一件事情,就是说横山港这里以前肯定是一个经常性的外贸港口。而且是走远洋贸易的一个港口,否则这里是不会出现如此大的海船遗骸的。
  这件事情的发生,让范无病的行程安排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本他是计划随着央视和公司的联合摄制组一块儿去看看打捞库尔斯克号的过程的,现在这边儿出了这样的事情,显然是横山港沉船的吸引力要比较大一些。
  在请了几支专业的打捞队参与之后,范氏投资集团就开始利用大型水下清淤机械将圈定范围之外的淤泥进行机械清除,之后再进行人工清除,花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才把船体周围的淤泥给整理出来,露出了一个大概的样子来。
  通过水下摄像机拍回来的视频画面来看,这艘沉船的保存还算是完整,但是三根桅杆都已经折断了,显然是遇到了什么不可知的海上危险,船的主体也出现了断裂,至于甲板以上的两层船舱已经面目全非,像是被狗熊糟蹋过的玉米地一样惨不忍睹。
  现在大家最为期待的,就是夹板以下的船舱中所存放的那些主要货物了,如果这部分的保存比较完整的话,这一次打捞行动的投入就不算是白费了。
  其实现在对于宋代海船的大小和形态都已经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宋代的度量衡和现在的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就连古籍上面留下来的那些记载也无法说清楚当时的那些海船们究竟有多大,现在人对于当时海船的大小估计,都是通过一些绘画作品上面所看到的人物与海船的比例来推断的,这里面显然会存在一些误差。
  就像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所乘坐的宝船,虽然传闻长度就超过了一百六十米,但是因为谁都没有见过,而且对于木船是否能够建得这么大,今人都存有疑虑。如今对于这一艘保存较好的宋代海船的发掘,显然会让宋代海船的考古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随着打捞行动的不断深入,清理出来的沉船上所出土的各种器物就变得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其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前所未见的,这让全国的文物界人士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个东海省的横山港上。
  第一千章 千年龙涎香
  范无病对于这些新发现也感到非常惊奇。他并没有想到海船上面居然有这么多的东西,有些真的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前来考证的国内专家们也不少,尤其很多位都是国内考古界的老专家,并非是那种随便挂个名出本书就出来招摇撞骗的伪专家。
  范无病很热情地接待了这些人,并且一同参观了已经整理出来的各种出土器物。
  海船出土的木质象棋子,引起了大家的格外重视,这个算是船工们文化生活的见证了,出土的象棋子共六十多枚,一种阴刻加圆框填红,另一种墨书或双钩朱书,有将、士、象、车、炮、马、兵等名称,属于三套不同形制的象棋残存。
  海船中发现了象棋的棋子,可以说明象棋在宋代已经定型,对奕游戏之风,盛行于宫阙市井,乃至航船,它们是船员的消遣娱乐用品。
  另外一个很有趣的发现,就是人们从舱内的海泥里筛洗出贝壳几千个,还有几块珊瑚,其中有环纹贝壳、篱凤螺、水晶凤螺、银口凹螺、乳玉螺等。光彩夺目,惹人喜爱。色彩斑斓的贝壳,向人们标示了古船的万里航线,它们也是船员们的玩赏品和装饰品,从贝壳的种类上进行分析,就可以大致推断出海员们都去过哪些地方。
  一位在国内海船考古界称得上宿老的专家就对范无病说道,“宋代的远洋货船,主要航行于南洋至印度洋的航线。热带的高温气候,火烧火燎,令人口干舌燥。凡舟船将过洋,必设水柜,广蓄甘泉,以备食饮,盖洋中不甚忧风,而以水之有无为生死耳。由于淡水的需求量比较大,航船设有水柜,后渚古船第七仓中垛就盛装着供饮用的淡水。饮用水异常宝贵,势必采取有计划配给的办法,让个人保存一些,以防备淡水柜受损漏水或其他意外。”
  老专家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横山港古船出土带有“水记”的标签数十件,如“某某水记”这样的标签,有的还系上小绳,可能就是船员个人贮存淡水的记号。出土物中不少带有盖子的罐、瓶类,可能就是个人盛水所使用的容器,那种有“××水记”字样的八角形小木牌,很可能还兼作这种水罐的木盖。
  实际上因为过去在海上航行周旋的时间长。船用设备方面,也充分考虑到了各种生活设施,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说,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
  而这一艘宋代海船出土的一件件遗物,就向人们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一幅幅生活情景:小方格纹的麻袋编织物,曾装满了大米及其他粮食,而某些舱格中所盛放的猪骨、羊骨、鱼骨和鸟骨,显然是船员食用过的残存骨胳,其中的鸟骨还揭示了绿水扬洪波,飞鸟相随翔的漫长海程。
  小口陶瓶应是装酒用的,长年和风浪打交道的船工,陈年佳酿是必备的饮料。
  散布在各舱的,还有一些桃核、荔枝核、李核,杨梅核、银杏核,橄揽核、椰壳等,它们很清楚地说明,在数百年前,这些南方沿海盛产的夏令水果,丰富了海员们水上生活。增加了水分和营养。
  虽然横山港未必就是像宋朝时候的泉州港那样,专门走南洋航线的,但是从船上所载的各种货物来看,或者这艘船所行经的目的地并非只有一处,毕竟宋代海船所航行过的航线,是历代航海家历尽艰难险阻开辟出来的。
  当年泉州港的船舶满载丝绸、瓷器、铜铁、药材等物品出发,又从阿拉伯、印度、东南亚等地运回香料、珠宝、象牙、犀角、玳瑁等特产。
  而在这艘新发现的宋代海船上,也出土了两千多斤的香料,有檀香、沉香、降真香、乳香、龙涎香,以及胡椒、玳瑁、槟榔等等,这些物品多数产自三佛齐、占城、东非的香料之角,是宋代海商贩运进口商品的重要物证。
  “看来我们在宋代的时候,就开始做跨国贸易了,把南洋的货物运到东洋去赚钱,哈哈——”范无病听了这些老专家的评述之后,不由得哈哈一笑道。
  眼前的这么多收获,有很大一部分都要收入范氏投资集团的囊中了,不由得他的心情不好,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最为难得的一点,就是发现的那些龙涎香的保存的非常完好,而且是白色的。
  世界上最早发现龙涎香的国家,是古代中国。
  汉代的时候,渔民在海里捞到一些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蜡状漂流物,这就是经过多年自然变性的成品龙涎香,从几斤到几十斤不等,有一股强烈的腥臭味,但干燥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气,点燃时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还香。
  当地的一些官员。收购后当着宝物贡献给皇上,在宫庭里用作香料,或作为药物。
  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宝物,请教宫中的炼丹术士,他们认为这是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滴到海水中凝固起来,经过天长日久,成了龙涎香。
  也有人说在殷商时,人们已将龙涎、麝香与植物香料混合后做成香囊,挂在床头或身上。
  真正发现龙涎香秘密的是沙特阿拉伯科特拉岛的渔民,这个岛屿上的渔**要以捕抹香鲸为生,龙涎香其实是抹香鲸的排泄物,有一次,一位老渔民在剖开一条抹香鲸的肠道时,发现了一块龙涎香。
  当时,渔民们认为这是它从海面吞食的,并没有当着一回事,但这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海洋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进行深入的研究,终于解开了龙涎香之谜。
  原来,大乌贼和章鱼口中有坚韧的角质颚和舌齿。很不容易消化,当抹香鲸吞食大型软体动物后,颚和舌齿在胃肠内积聚,刺激了肠道,肠道就分泌出一种特殊的蜡状物,将食物的残核包起来,慢慢地就形成了龙涎香。
  科学家曾在一头十八米长的抹香鲸的肠道中,发现了肠液与异物的凝结块,认为这是龙涎香的开端,有的抹香鲸会将凝结物呕吐出来,有的会从肠道排出体外。仅有少部分抹香鲸将龙涎香留在体内。
  排入海中的龙涎香起初为浅黑色,在海水的作用下,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质最好,它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才能成为龙涎香中的上品。
  从被打死的抹香鲸的肠道中取出的龙涎香是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它必须在海水中漂浮浸泡几十年才会获得高昂的身份,有的龙涎香块在海水中浸泡长达百年以上。
  自古以来,龙涎香的价格昂贵,差不多与黄金等价,如果捡到白色的龙涎香,更是无价之宝。
  但是,要识别龙涎香,必须具备相关的生物学、生态学知识和化学知识,有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经验,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现在,龙涎香中的各种成分都可以人工合成,但却不能完全代替大海赠与人类的龙涎香,因为目前人类的技术还达不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特别是天然龙涎香中的龙涎甾,加入香水中后会在皮肤上生成一层薄膜,能使香味经久不散。
  如今天然龙涎香的国际市场,完全由香水大国法国控制,每公斤的收购价在五万法郎左右,香料公司加工后的售价为每公斤超过十万法郎。不过随着人类对抹香鲸的大量捕杀,龙涎香的资源逐年减少,现在全世界每年的贸易额已经减少到不足一百公斤,而且品质也在逐年下降,完全达不到当初的那种级别。
  保存近千年之久依然完好的白色龙涎香,而且是有这一段儿历史的龙涎香,真的是很难估计这其中的价值有多大。
  不过范无病从来都没有动过要拍卖这批龙涎香的念头,这东西留下来自己用就最好不过了,既然全世界都找不出来这种千年龙涎香,那么自己没事儿点上一点儿熏熏,就算是帝王般的享受了。
  陆续地从沉船里面还发现了一些更加有文物价值的器物。比如说是一些宋朝的漆器,制作精美一时无两,让闻讯赶来的考古学家们纷纷赞叹不已,对于这些东西,范无病倒是很大方,只要是认定了国宝级别的,一概拱手相送,直接送给了国家博物馆。
  事实上范无病的心里面很清楚,纯资源类的东西,比如说这些千年龙涎香之类的东西,虽然珍贵,却很难给界定到文物中去的,所以自己可以毫不犹豫地据为己有,但是那些考古学家们看了就眼红的东西,可以对一个时代的记忆产生唤醒作用的文物,他就没有必要跟人家争什么所有权了。
  沉船发掘一直在进行之中,到了国庆前夕基本上清理了大半儿出来,不过看眼前的形势,他们大概是打算将整个船只都给打捞出来,尽可能地予以复原,放在博物馆中做一个展示。
  这样大的千年古船,本身就是一个研究宋代海运文化的重要物证。
  第一千零一章 上海市的大手笔
  范无病在东海省过得如鱼得水。有人可就感受到了范氏投资集团所带来的巨大威胁了。
  在横山港高调开工建设一段儿时间之后,上海市的领导们终于坐不住了,借着上海举办一个高层次的旅游节目以及研讨会的机会,特意让童玉山出面,邀请范无病到上海一行。
  本来范无病在这边儿呆的很舒服,未必就有那个兴趣去上海参加活动,不过现在童玉山是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刚好管着这一块儿的工作,因此范无病不得不考虑一下,人家毕竟算是自己事实上的老丈人,第一次开口邀请自己去参加活动,要是不去的话,可就太不给面子了。
  而且之后童小云也打过来电话,提到这件事情,显然是希望范无病过去一趟儿的。
  上海每年的商业论坛活动都不在少数,但是重量级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其他的一些基本上都是混吃混喝的,为了争夺会议的主办权,给下属们争取一点儿受益,大家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而一旦有了承接这类大型商务会谈活动的经历之后。再竞争此类活动的举办权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范无病这一次过去之后,就是在童玉山的招待下,带着几位重要高管,跟上海市的几位主要领导们坐了坐,谈了谈范氏投资集团在上海的发展问题,同时也对上海的一些重大建设项目做了分析,以确定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合作的空间?
  不过说实话的,范无病对于在上海发展的兴趣不是很大,本身上海滩就是龙蛇混杂,自从香港的国际贸易港地位日趋下降之后,国内又掀起了开发浦东的热潮,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就不断地得到了强化,甚至于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其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其他几个老国际金融中心,成为世界金融资本们纷纷抢滩登陆的重要据点。
  正是因为这里的局势太过混乱了一些,所以范无病觉得有些难搞,一旦出现了什么变故,自己都不大容易搞清楚究竟是谁在背后鼓动着,这是很不利的一个条件。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如今的范氏投资集团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目标也太大了,被人暗算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不是自己的财势强大,再加上将老爹范亨扶持上了正国级的领导地位的话,怕是应付不过来这么多对范氏虎视眈眈的群雄们的。
  有童玉山作陪,再加上上海市的领导们对于范氏有诸多利益诉求。因此大家谈得还是比较融洽的。
  就从交谈的内容而言,范无病感到,上海市政府对于目前的中央金融政策还是颇有微词的,尤其是分税制的改革,让各地方政府感到了财政上的压力在不短增大。
  就目前的中国债务问题而言,在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是绝无问题的,但地方债务问题已经开始渐渐地显示出了一些端倪。
  地方债务总额到底有多少?由于披露体制不透明,很难获得很准确的数据,但根据范无病手下们的测算,应该不是一个小数字了,少说也是朝着万亿规模的目标挺进着。
  地方债之所以在短期内增长这么快,主要有两个因素决定的,第一就是在中央放开了房地产市场之后,地方政府开始形成了卖地生财的习惯,有了土地就能从银行获取大量的金钱,也能获得巨额财政收入。也就是说,土地财政给地方政府一个发债的底气,而银行和开发商也都不怕地方政府赖账,即使是举债度日子还是没有丝毫的收敛。
  第二就是在分税制改革之后,加强了中央的财力。但削弱了地方的财政实力。
  比如说,一块钱的增值税中央要拿走七成半,只有两成半留给地方,而地方政府又要承担经济发展的重任,再加上地方官员追求短期GDP的增长作为政绩的依据,再加上官员任职流动制度,现在借的钱下届政府还,因此地方政府举债度日也并不稀罕。
  因此,地方债是越来越大,越滚越多。特别乡镇和县级政府,本来的财政收入就很低,再加上支出需求又很强,这两级政府的风险最大,上级象抽水机一样,一级比一级的财力雄厚,但基层政府的财力却被严重削弱,这对于整个地方发展来说,是最严重的制约。
  即使地方财力比较薄弱,还是有很多贪污受惠的案件纸里包不住火,频频浮出水面,地下暗流越流越多,而地上河的财政却越来越是细水长流,风险越来越大,甚至能够完全阻塞经济的发展。
  多方举债的地方政府,一旦投融资平台的项目投资收益不能覆盖成本,这些隐性债务就必然显性化,给地方财政造成巨大压力,甚至最后不得不由中央财政和商业银行买单。
  而且,如果选择紧缩政策。地方政府的风险就很可能会很快爆发。
  有鉴于此,国务院下发过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但是这种整治显然并不能真能的解决地方债的问题,因为地方必须要发展经济,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分配的扭曲,使得这些难题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但是不准地方举债发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在国内的官员政绩量化的情况下,地方必须要发展,地方官员才能最起码地保住乌纱帽,各路地方官员们纷纷举债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不准举债发展,瞅准机会他们还是要发展。
  而在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各地老百姓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地方经济变得更好,特别是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大量的公共支出是必须的。
  但是范无病觉得,地方债也并不是恶魔,在必要的时候,举债发展并非什么坏事。但这里有个限度,就是不能过度,过度之后会引发地方财政的危机和公权力挤占私人领域造成浪费和垄断。
  当前最关键的是,中央必须要给地方更多的财权。因为发展经济真正的承担者无论怎么说还说要落实到基层政府的头上。
  受限的地方财政只能导致他们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和举债度日,举债度日的结果,是开动抽水机对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抽水。
  即使如此,很多基层政府根本就没有出卖土地的权力,而且被各种高尚的名义限制的很死,其实就是在限制地方的发展,也是地方违规敛财提供了体制性平台。
  如果这种状况不能改变,地方实力的削弱其实就是在削弱地方经济发展,结果势必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
  上海这边儿的情况显然要相对较好一些,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国家开发浦东的重大举措。以及当前占有优势地位的上海帮势力的倾向性扶持政策使然。
  范无病将范氏的总部设在上海,本身也存在一个趋向性态度,以示自己对于发展上海经济尤其是开发浦东新区的大力支持,如今上海市政府在发展上其实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