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财色-第5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随着中国民众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日益觉醒,国家形象、合法权益不再仅仅是精英和管理部门考虑的问题,也成为老百姓们关心的问题。而媒体发展和公共语境的形成,也让老百姓们有了更多可以批评和抵制的渠道。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从过去的几十双眼睛审查,变成了十几亿双眼睛审查,个中滋味恐怕更难以消受。
短时间之内,可口可乐公司的各地罐装厂都出现了工人抗议无事可做的现象。而公司管理层对此毫无办法,毕竟没有市场,如何去生产?而它们更无意给工人们补偿,无偿发放工资,于是就造成了扯皮的现象,一时之间怨言载道。
就从可口可乐高层这边儿来看,它们是希望通过工人的闹事儿,引起政府方面的不安,进而同范氏投资集团进行讨论,然后联系双方坐下来谈一谈,把这件事情给揭过去的。
但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如今因为范无病的缘故,没有人愿意站出来说这个话了,因此一时之间局面就给僵住了,地方政府自然也应付不了工人的闹事儿,但是又担心上面责怪自己一点儿小事都搞不定,所以也只好一力安抚,希望不要闹出大事儿来。
这样一来就僵住了,知道最后可口可乐方面撑不住了,才通过关系把这事儿给捅了上去,此时已经是颜面全无了,只是希望可以比较体面的收场,同时想方设法要与范氏投资集团取得谅解。
不过此时的范氏可乐已经火的一塌糊涂了,本来就在质量上稳稳地压了可口可乐一头,再加上源源不断的广告宣传,以及渐渐临近的夏季销售旺季的到来,范氏可乐的形象已经遍及了全国各地,一些西餐和快餐连锁店也开始跟范氏商谈合作事宜,希望能够填补可口可乐缺位的不足,尽快使得自己的生意不要受到影响。
这一战,可以说范氏投资集团已经取得了完胜,所遗憾的,无非就是还没有将可口可乐给彻底赶出中国大陆市场而已。
然而,为了表示对范无病的帮助的回报,印尼的哈比比已经力邀范无病在印尼开办饮料工厂,大力推广范氏可乐,哈比比表示印尼政府也愿意在其中占有一部分股权,以便有助于范氏可乐在印尼的迅速推广。
对此范无病自然是表示了欢迎。事实上他现在已经通过自己在往日里形成的良好人脉,同时在东南亚国家以及法国、德国等欧盟重要国家中建厂销售,自然,范无病也学习了以前可口可乐的做法,大部分生产灌装放到了本地,而母液的生产则严格地控制在内地进行,以防技术的泄露。
最让可口可乐公司感到恼火儿的,就是国际饮料行业的资深人士在对两种可乐做了比较之后,一致认为可口可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范氏可乐的出现已经掀开了碳酸饮料行业的新篇章。
五月初的时候,也正是销售火爆的季节,在这个时候,范无病意外地接到了来自于俄罗斯的邀请,新上任的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范无病对俄罗斯进行访问,同时也欢迎范氏可乐在俄罗斯建厂销售。
去年八月九日,普京被委任为三位俄罗斯总理候补之一。在此之后,前一届总理领导的政府倒台,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指定普京出任总理。叶利钦同时宣布,他希望普京能够继承他的衣钵。普京也宣布,他接受叶利钦的委任。
八月十六日,普京正式出任总理。由于他之前的四任总理在任时间均不长,所以公众并不对当时默默无闻的普京有所期待。而普京的主要对手卢日科夫等人当时已经开始了竞选活动,且致力于打击普京,避免他成为叶利钦的继承人。
然而,普京坚持法律与秩序的公众形象以及他对车臣事件的坚决态度最终使他成为了很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普京对车臣事件自始至终都持强硬态度,这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公众的形象。
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晚,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普京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出任代总统。因为此事,原定于今年六月举行的俄罗斯总统大选提前到了三月二十六日。
大选的提前使反对党派无法充分做好准备,而普京实际掌权也削弱了反对党派的力量,因此在随后的大选上,普京获胜并出任总统。
范无病同普京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资金上对他进行了扶持,使得他在大选中得以顺利笼络有关人等,此时投资终于开始产生回报了。
“这好运气一来,真的是谁也挡不住啊!”范无病接到了普京的邀请函之后,不无感慨地对高层们说道。
“居然连俄罗斯的总统都亲自邀请老板您了——属下对您的佩服真是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武陟小机有些羡慕地说道。
“咳——我知道你最近喜欢看周星星的电影,不过这个拍马的话,一定要能够体现出你的身份和气势来,如此鹦鹉学舌,就显得有点儿不讲究了。”范无病对武陟小机笑着说道。
“呵呵,我倒是想要有点儿格调的,但是中国文化实在是太过于博大精深了,讲究不起来啊!”武陟小机有点儿尴尬地说道。
事实上武陟小机在中国这么多年,又是跟在范无病身边儿,早已经汉化得差不多了,再加上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狂热追求,这方面的修养确实不算弱了,只不过在有些方面,还是没有能够掌握到精髓所在。
就如同中国的官场文化,武陟小机就始终没有能够理解透彻。
第九百四十章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
不管怎么说,老爸范亨过问此事了。
作为常务副总理。范亨管的事情比较多也比较杂,基本上什么都能够插一腿,尤其是这一次美国可口可乐总部方面觉得自己的分量不够,又摸清楚了范无病的底细,于是干脆就游说了美国总统克林顿,让他直接跟范亨对话,希望将这一次的范氏可乐与可口可乐之间的斗争给压下去,息事宁人。
作为可口可乐方面,此时也是无可奈何的,假使范无病真得发起狠来,不过一切地对可口可乐斩尽杀绝,没准儿真的有可能将可口可乐给彻底赶出中国大陆市场的,所以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寻找政治途径来解决此事。
当然,最好的政治途径,就是说动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过问此事了。
克林顿获悉此事之后,也觉得有些棘手,按道理折中商业上的事情,自己不插手是最好的,涉及到了实际的商业运作之后,这个问题一旦沾了上去。很容易给自己的政治生涯染上污点。
但是这一次的情况又有些不同,可口可乐公司在整个世界上的影响力,甚至于不弱于美国政府,已经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对于这样一个有助于宣扬美国文化和美国生活方式的产品,即便是政府方面,也有理由去尽力维护。
事实上,在早年间的可口可乐公司,他们同美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的,相反还有过多次的龌龊,发生过几次著名的诉讼案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克格案”同“桶与壶案”。
可口可乐出现在纷扰、创新、争夺的新生美国,一部可口可乐史就是美国史的缩影,可口可乐与美国一道长大、强壮,它转变了消费模式,改进了人们对休闲、工作、广告、**、家庭及祖国的认识。
可是,当年也就是生活在十九世纪末的人们全然没有预见到那些影响。当时,美国内战后农民、伤兵和移民使得成药业膨胀起来,美洲大地广告泛滥、秘方横流。
当时的某位药品商甚至要赞助建造自由女神像,条件是在神像基座上树个特大广告。在有钱可赚的时候,美国人大都乐意忍受**和人权掩饰下的虚伪。只要有钱,流氓无懒也受人拥戴和崇拜。
所以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伦。詹姆斯痛斥世风时就说道,“第一眼瞧见《先锋报》,我就脊梁骨僵硬、呼吸停滞,感觉像一团屎尿打在我脸上。将来我们报刊上全是恶心透顶的新闻,这怪物正飞速成长;报纸的字里行间充斥着广告词,广告活语在报刊的地位。仅次于自杀、谋杀、打斗,**、**等等。”
美式**自由的基本教义就是名正言顺地追逐财富,不择手段地攫取金钱。在这种状态和社会心理背景下可口可乐应运而生。
只要你翻开可口可乐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可口可乐诞生在美国游医盛行的年代,而且当时可口可乐是一种含有可卡因的饮料,是潘伯顿老医生的医药用品——治疗头痛的植物性药液。
当年的亚特兰大可以说是一个可口可乐城,有位政府官员在调查可口可乐的时候,发现在亚特兰大每一条大街的拐弯处和办公大楼,都有可口可乐饮料店的踪迹。他调查到,坐办公桌和脑力劳动者喝的可口可乐特别多,他们上班前喝一杯,中午吃饭时也喝一杯,晚上还要来上几杯,这种情形在别的地方根本不可能有的,而且有的瘾君子一天竟然要十几杯可口可乐,亚特兰大市民已经喝可口可乐喝疯了。
这位官员认为,亚特兰大正由于可口可乐的存在,处于溃灭的边缘。
后来他又去实地调查了可口可乐的瓶装厂,瓶装厂给他的形象更加坏,他认为那些瓶装都不符合卫生标准,乱七八糟。活像一个垃圾场,他在报告中说,煮糖浆用的大壶看起来就让人倒胃口,而且装饮料的瓶子,一旦有了异物,就一直留在瓶子里,瓶子的清洗又非常马虎,只有一小部分脏物能清洗掉,工地脏得吓人,全是一些杂七杂八的脏东西,各种麦杆、尘埃、残渣充斥整个工厂。
由于他的调查,很多官员都坚定不移地相信可口可乐是一种有害的饮料,
后来一位独立调查官不顾忌政府官员的干涉和说情,也不顾农业部警告他不要再找这个饮料大王的麻烦,他没收了可口可乐的四十桶和二十壶可乐,准备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美国历史称这次斗争为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四十桶和二十四壶可口可乐的案件的审判,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持续竟达八年之久,这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案件。
双方争执的焦点,就是饮料中的咖啡因问题,于是可口可乐公司聘请科学家,把可口可乐中的咖啡因成分减少到最少的程度,而美国政府则竭力证明咖啡因有害人体。但是显然地,情况对可口可乐稍有不利。
后来经过几年的斗争,美国政府也有点烦了,可口可乐公司也拖不起了,最后认软服输,所以政府也就见好就收。
美国政府和可口可乐公司双方经过商量。决定庭外和解,可口可乐公司不再抗辩上诉,让政府在脸面上有所胜利,可口可乐公司答应把咖啡因成分减少一半,政府不再为难可口可乐公司,这样化敌为友,双方皆大欢喜。
但是这场官司使可口可乐公司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光是打官司便耗资二十五万美元,除了法庭交还了那四十桶和二十壶可口可乐糖浆外,一无所获,但是,在广告意义上,可以说可口可乐是胜利的,因为一个公司和一个国家相斗,这样的结果已经是最佳的了。
从可口可乐的发展史,你可以清楚的看出可口可乐的发展史就是不断与美国政府、乃至世界各国的保护主义或者是美国科技发展不断对抗的历史。
在今天的历史背景下,无非就是中国在不断的崛起和壮大,而美国现在是受伤的老虎,要打个盹,可口可乐作为美国的象征和历史的引线,她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作为美国总统,也不希望可口可乐公司真的被排挤出中国大陆市场,成为一个笑柄。这不但会是一家饮料公司的失败,同时也会被当作是美国式生活方式在中国的溃败,那是很丢人的,所以克林顿不得不出面进行干涉。
他也考虑过自己这么做似乎是有失妥当的,但是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可能后果会更加严重一些。
克林顿在第一时间之内接通了同京城一号首长之间的专线电话,然后就此事进行了磋商。
一号首长最近也很关注范氏可乐和可口可乐之间的争端,也很惊异于范无病居然用一种新上市的可乐,就把老牌儿的饮料界大王可口可乐给逼得无路可走,此时居然见美国总统都亲自打电话给自己,要求斡旋此事。不由得非常吃惊。
“话说,我们正在推动市场经济,政府突然对此事进行干涉,怕是很难自圆其说的。”一号首长沉吟着表示道。
没有好处的事情,自然是不会去做的,尤其是在两个大国之间,这个最高层面上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到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走向,因此一号首长觉得这个时候既然是美国人主动找上门儿来了,那么自己就应该拿捏一番,捞点儿好处回来,否则就太浪费这个机会了。
克林顿也有点儿皱眉,政治协商无非就是利益交换,这一点他自己也很清楚,不过被人公然敲竹杠的机会不是很多,尤其是在中美之间的谈判问题上,美国人极少被占便宜,所以他感到很不适应。
“市场经济固然是我们的价值取向所在,但是你们中国人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我想从这方面入手,应该是可以找到介入的合理解释吧?”克林顿被迫引用了一句在中国已经被用滥了的说法,回答了一号首长。
“屁话!”一号首长听了克林顿这话之后,顿时有些腹诽,心道我们自己拿来推卸责任的话,你以为是至理名言啊?不过这话也不大好说,于是嗯嗯啊啊地应付了一阵子,最后克林顿表示可以在某些方面做出一些让步,这样一号首长才表示愿意尝试一下,“嗯,我会同范亨同志交流一下,他是范无病先生的父亲,相信对于这件事情应该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也希望在中国看到一个百花齐放的商业竞争环境,而不是某一家企业的行业垄断。”
克林顿听了之后连连表示感谢,心道自己可以跟可口可乐公司交差了,这一次自己如果出自传的话,他们会花一大笔钱来作为回馈的,也就是所谓的游说费用了。
随后。一号首长就跟范亨商量了此事,问究竟应该如何处理?
“这事儿,估计无病也不可能赶尽杀绝的,我还是先问问他本人的想法,再决定怎么样才能够比较合理的解决吧?”范亨最后表示道。
一号首长点了点头,同意了范亨的意见。
第九百四十一章 政治和经济都需要妥协的存在
范无病听了老爸范亨的解释之后,揉着太阳穴考虑了一阵子,心里面已经有了主意。
实际上,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没有那个想法,一定要把可口可乐给撵出中国大陆市场去,将国内的碳酸饮料行业拢入囊中,成为自己的私产。
可口可乐毕竟是一家老牌儿的饮料企业,在世界各地有营销上百年的历史经历,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毕竟在西方世界当中,还是有大批的人愿意选择可口可乐,而将来自于中国大陆的饮料视为洪水猛兽,就好像是几十年前他们看待共产主义一般。
民族企业的崛起,并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能够办到的,那是需要长期的实践和进取才能够实现的,现在看起来是将可口可乐逼得走投无路了,但是实际上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儿,至少会引起全世界**势力的警惕,进而使得范氏投资集团在世界范围内的投资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使自己的全球一体化商业进程受到巨大的影响,这是非常不利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老话说的很清楚,也就是枪打出头鸟了,无论是哪一家中国背景的公司占尽了风头,其结果都会使相同的,都会遭受各种方面一起杀过来的沉重压力和不公正待遇,这一点范无病的心里面很清楚。
这也是范无病的公司里面,高管当中的外国雇员数量相当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些外籍雇员的存在,本身就是范氏投资集团用于融入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反击对方的迫害的强有力工具。
今天范氏可乐与可口可乐之间的商战,很容易就让人想起一年前非常可乐与可口可乐之间的商战。
去年的这个时候,美国的导弹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京城的大学生们走上街头,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前点起蜡烛,为死难者守夜,转而冲向他们心中能代表美国的跨国公司,麦当劳被迫关门歇业一天,IBM大楼的玻璃被石头击中了,微软大中华区总裁罗迈克则紧张地在公司向员工发出安慰邮件,称如果有必要,公司可以关门,职员可以回家避难。
学生们的情绪很微妙,北大计算机系在学校贴出了标语,抵制美国货,计算机除外。而更多的学生在白天游行结束后,晚上又到灯下复习托福。
反美的情绪还十分快捷地投射在商业上,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儿童乳品饮料企业的杭州娃哈哈不久前刚刚推出了碳酸饮料非常可乐,误炸事件发生后,宗庆后当即制作了一条粗糙而及时的爱国广告片,三枚美制导弹呼啸袭来,由非常可乐化身的中国导弹升空迎战,配音是铿锵有力的男高音,“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据称它很是起到了促销的作用。
而互联网观察家方兴东则在这年夏天出版了《起来—挑战微软霸权》一书,他指责微软“破坏了市场的公正性”,是“披着神圣的知识产权外衣”的侵略者,这位清华大学的博士表示,“正如北约的三枚导弹从不同角度袭向中国驻南使馆一样,微软在中国全方位的行动也让我们措手不及。”
在反美情绪如此高涨的同时,美国又与日本公布了以亚洲周边国家为假想敌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种种迹象表明,中美关系再度如走上钢丝绳。
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际媒体已经对中美WTO谈判十分失望的时候,协议却戏剧性地达成了。
“政治这东西,永远是最难于搞懂的。”范无病联想到去年的事情,自己也不由得摇了摇头,他很清楚,对待可口可乐公司可以喊打喊杀,也可以咄咄逼人,抢占对方的市场份额,甚至也可以对簿公堂,横加指责,但是绝对不适合赶尽杀绝,逼得它推出大陆市场。
之前的种种,不过是正常的商业论战,但是如果把可口可乐彻底赶出大陆市场的话,那就相当于是在全世界的面前,痛打了美国人的脸了,恼羞成怒的山姆大叔一定不会接受这样的可耻结果,中美关系自然又会走入一个不可控的时间段。
今年的情况本来就有点儿特别,一直高傲地一路上飙的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在毫无预兆的情形下突然调头下挫,综合指数在短短几个月内跌去了四成,八万五千亿美元的公司市值蒸发,这个数值超过了除美国之外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年收入。
仅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一家公司就损失了超过一千亿美元的账面资产,而在十年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市值能够超过这个数目。
几乎所有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都遭遇重挫,思科的市值从5792亿美元下降到1642亿美元,雅虎从937亿美元下跌到97亿美元,亚马逊则从228亿美元下跌到42亿美元。
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用不无黯淡的语调写道,“泡沫破裂了,经济陷入了衰退,这种结果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建立在虚假根基之上的喧嚣的九十年代,最终将走向终结。”
随着全球互联网泡沫的大破裂,在美国上市的几家中国公司也不能幸免,新浪的股价跌到1。06美元的低点,搜狐跌至60美分,网易则更惨,它的股价一度只有53美分。
稚嫩的中国互联网经济早早地进入了幻灭的低谷。虽然在日后来看,这也许是一段必经的苦痛,初冒的嫩芽唯有经历一番寒霜的考验方能成熟,但是就从现在而言,真是一番愁云惨雾。
作为即将任期结束,当够了八年总统的克林顿自己来说,也希望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而不是被别人给边缘化了,因此可口可乐公司向他求援之后,他就非常积极地进行了斡旋。
范无病可以想象到,如果美国人被逼得恼羞成怒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那是不符合中国一直以来所奉行的大局观策略的,也是同中国所执行的和平发展政策所相违背的,因此他并不能只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妥协依然是最后的选择。
“实际上,这个世界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这种格局,就是由一个个的妥协所造成的。”范无病一边儿在同沈盈一块儿收拾自己的行装,一边儿对自己的小娇妻说道,“时至今日,即便是美国人也需要妥协,更不用说刚刚发展起来的我们了。”
“老爸的意思是什么?”沈盈有些感兴趣地问道。
“高层们之间肯定是有一些内幕交易的,所以我们也得活得一些实惠,毕竟我们是纳税人,他们是被我们养着的公务员,这个大道理还是可以讲一讲的。”范无病笑着回答道。
沈盈听了顿时扑哧一笑道,“你当是在美国呀,还纳税人呢——”
不过说笑归说笑,范无病心里面倒是有一些考虑的,主要还是跟老爸范亨对两大油企的整顿有些关系。
尽管前一阵子,范亨对两大油企动手,但是进展不大,而且障碍重重,高层们的意见不一,也是导致范亨徒劳无功,所获甚微的关键所在,没有大多数常委和委员们的全力支持,想要撼动国内最大的两个企业,显然是不大现实的,毕竟这里面的关系网络相当复杂,人事关系密如蛛网,根本就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也就是这个月,中石油刚刚在香港H股上市。而计划在半年之后,中石化将会在香港、纽约和伦敦三地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并计划在明年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上最大的蓝筹股。
后来据内幕消息,中石化高层曾三次拜会香港的华人首富、和黄集团主席李嘉诚,后者受诚意感动当即决定购买一亿美元的中石化H股股票。中石化股票的发行价在当时引起过一场争议,该公司发行167亿股H股的时候,价格为1。6港元,而发行A股的时候则定价为4。22元,A股是H股的2。48倍,这种内外有别的做法引起股民很大的争议。
在上市过程中,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海外战略投资者都是以定向募集的方式进行的,除了香港的李嘉诚家族、美国股神巴菲特以及高盛投资之外,还有全球最重要的石油巨头,其中,埃克森美孚、壳牌以及英国石油公司集团一起成为中石化的战略投资者。
三家购买中石化全球发售股票的一半,BP还以战略伙伴身份斥资6。2亿美元购买约35亿股中石油股票,占当时流通股的近两成。据财经观察家后来的计算,五年当中,中石化H股相当于为海外投资人创造了100亿美元的财富。
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海外投资人成为分享中国改革成果的最大获利者之一。
第九百四十二章 资本掠夺的前夜
在资本上形成血缘关系后。那些跨国石油公司相继取得了进入中国成品油市场的资格。BP集团获准分别与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广东省和浙江省合资各建立500座加油站,埃克森美孚和壳牌获准分别与中石化在广东省和江苏省各合资建500座加油站。此后,BP与中国石油签订了在福建设立800座合资加油站的协议,而中石化也与埃克森美孚签订了在福建设立600座加油站的协议。
正是经过这一系列十分强势、有计划而高效率的战略调整,两大国营石油公司涣然一新,日后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扬,它们相继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企业”。
发生在石化领域的这场令人炫目的大变局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垄断领域发生的两个变革逻辑,第一个是“以国家的名义垄断,以市场的身份盈利”,在资源性行业内形成国企之间的“内竞争格局”,民营资本被全部排斥在游戏之外;第二个则是在垄断前提下加快资本化运作以及与寡头式跨国资本的结合。
这样的“中国故事”不断发生在所有国有资本控制的垄断行业,正所谓专制带来效率,垄断产生效益。
而范亨的想法显然是和这个政策相左的,他希望两大油企获得新生,而不只是依靠终端市场的垄断,披着一张高效率高效益的画皮,继续盘剥普通老百姓,通过加大社会承受能力来达到表面的经济繁荣。
要改,就是要从实质上改,而不能将一种垄断变成另一种垄断,造成一种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为代价的虚假繁荣。
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必然就要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难度那是相当大。
最近一段儿时间里,就在中国加入WTO的前后,预言中国的未来与走向成为全球经济圈最热门的话题。日本通产省在一份白皮书中首次提到,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工厂,在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中,中国制造均已在世界市场份额中名列第一。
经济学家们进而认为,中国公司将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一样,开始征服全球的旅程。与此相关,**也悄然兴起。
当然,跟上述观点完全不同的声音也出现了。
一些学者预测,随着市场的日渐开放和跨国资本的蜂拥而来,早已摇摇欲坠的国有经济体制将不堪一击,那些老迈和缺乏活力的国有企业将很快被逐出市场,这将影响中国经济的宏观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个美国华裔律师还出版了《中国即将崩溃》一书,声称中国经济繁荣是虚假的,在加入WTO后的强劲冲击下,中国的现行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坚持五年。投资银行所罗门美邦则预言,中国加入WTO的前五年将会出现四千万人失业,严重的就业压力将迟早把这个国家压垮。
与此近似的论点还认为,中国以高投入、低产出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能源消耗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正在步入死胡同,中国保持了近二十年的高速增长将难以为继。
当然了,范无病自己很清楚,若干年后的事实将证明,上述的所有预言都没有自我实现,中国的经济和企业的成长。仍在按自己的逻辑曲折前行,而与那些过于乐观或悲观的猜想无关。
事实上,自一九九一年费正清去世之后,西方主流世界再没有出现第二个客观而清醒地了解中国的观察家。英国《金融时报》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中国经济活力的一个标志是,几乎每隔几年,中外经济学家们就不得不换一套思路,采用新的语言或概念,来描述分析中国新的经济现象。中国经济的命运,正是在这些框架与概念的转换中,慢慢脱胎换骨,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共同语言日益投机,渐而接轨上路。
对于中国,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预言都仅仅是猜想而已。WTO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在渐进式变革的中国,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