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财色-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民间的议论沸沸扬扬,范氏投资集团的高层们却是分外高兴,尤其是此时范无病正在跟高层们在一起商谈近期工作安排的事情,一边儿谈工作。一边儿让大家喝可乐。
“我们不是有自己的各种饮料嘛,何必喝可口可乐呢?”戴维斯一边儿喝着可乐,一边儿对范无病说道,“嗯,不过今天喝的可乐似乎有点儿不同,感觉很好,这是哪个灌装厂出品的?”
戴维斯是地道的美国人,从小喝可乐长大的,对于品鉴可口可乐自然是有先天优势的,一下子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同,觉得今天所喝到的可乐分外清爽提神,于是很自然地就问出了这个问题。
经他这么一提醒,大家纷纷拿起了旁边儿的杯子,喝了几口,都说似乎不错。
范无病见状就笑道,“嗯,这个大概是水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进入实质性问题的研讨,就是这一次经销商会议的主要内容。”
“老板,你到底安排了什么活动?”众人都觉得有些好奇,最近媒体纷纷报道此事却不得要领,高层们也没有从范无病这里得到丝毫的口风。不由得分外惊奇,不知道范无病这个葫芦里面究竟是卖的什么药?
“我打算做可乐了——你们现在喝的就是——”范无病笑着回答道。
“啊?!不会吧——”众人顿时大惊,脸上都是怀疑的表情。
虽然说都知道范无病大能,但是这种事情,一百年来都没有人做成过,怎么范无病就能够说自己办到了呢?这些不会是他故意弄来整蛊大家的吧?难道说今年的愚人节提前了?
众人都是面面相觑的表情,还有人去再一次尝试可乐的味道,但是也没有品出来什么不同的感觉,不由得有些奇怪,不知道老板说的话到底是真还是假。
“当然是真的了,我做事情什么时候拉过稀?”范无病淡然地说道,“可口可乐的配方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做出了同类产品,看样子口感更胜一筹,这一次我将会在经销商大会上推出这款产品,现在就是要让大家想一想,该起个什么名字才好?”
戴维斯还是有点儿不大相信,立刻就叫人去拿了可口可乐过来,拧开喝了两口,然后又去感觉范无病拿过来的可乐,比较了好一阵子,这才做出了结论,范无病拿过来的可乐在风格上与可口可乐一脉相承,但是口感更好一些。
“其实也不是口味有什么不同,就是感觉好一点儿。”戴维斯有些苦恼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一时之间也很难想到范无病是如何办到这件事情的。
事实上范无病在原来的配料基础之上,加入了几味中成药的提取物,就造成了提神和益气的效果,使得可乐从本质上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感觉,就是一种无法描述的口舌快感。
“怎么说呢?就像是初吻的感觉?”最后戴维斯勉强地找到了一个形容词。
他这么一说,立刻得到了广泛的响应,众人纷纷认为这个形容非常恰当,倒是不妨用于广告宣传当中,一群人甚至已经在考虑应该选谁来当形象代言人了。
关于名字的问题,大家没有多想,直接就起成了FANSCOLO,范氏可乐。
事实上,在此之前,国内的非常可乐或者天府可乐之流也曾经有过不少市场,尤其是非常可乐,硬是从被可可口可乐垄断的碳酸饮料市场中啃下了一块儿蛋糕,殊为不易。
前年的时候,娃哈哈经过十多年的历炼,感到自己羽翼已丰,已具备了与世界大品牌进行竞争的条件,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研制,推出了自己的可乐,娃哈哈非常可乐,自投产以来,非常可乐异军突起,现年产销量已超几万吨。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打破了非常可乐推出市场时一些人的“非常可乐,非死不可”,“非常可乐,非常可笑”的预言,也打破了可口可乐不可战胜的神话,非常可乐现在的年销量在二十亿元左右,在国内的碳酸饮料市场,也算是异军突起。
不过范无病始终认为,非常可乐的定位一直是打爱国牌,强调本土化。这样的宣传策略未免显的有些小家子气了点,而且不管承不承认,中国人的心理普遍都有洋货好过本土货,只不过有的很强烈就表现成崇洋媚外,有的则只是下意识里表现的,虽然非常可乐在口味上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相比来说并不差多少,但是人们就是喜欢喝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却对非常可乐不屑一故,而非常可乐的销售方向也主要是以农村市场为主,大城市里面乏人问津。
这其中除了是因为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喝洋可乐比本土的可乐更时尚一些的消费心理,更重要的是非常可乐的定位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为可乐的消费群体是年轻人,而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时尚,个性,自我才是最能被年轻人接受的观点,但是从这点上来说,非常可乐确实土了一点。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乐只是一种碳酸饮料,本身是没有多少文化的。但是为什么同样是一种极其普通的碳酸饮料,有的消费者就只喝可口、百事,而不愿意喝非常可乐呢?这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长达百余年的市场培育和竞争过程中,两种可乐都非常一致的将其核心目标消费群定位在了颠覆传统、个性张扬的青年一代身上,并且不遗余力的将体育与流行音乐这两种年轻人最喜爱的事物,作为可乐文化的载体进行品牌传播,通过音乐和体育这两种载体将自己的品牌和消费者紧紧的捆绑在一起。
这种宣传方式赋予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产品之外极其丰富的内涵,赋予了其活力,年轻,时尚、朝气蓬勃的形象,这些内涵和形象其实是对中国大陆青年群体的文化偏好的贴切表现,更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文化营销的出色表现。
范无病等高层一致认为,要想一举打破传统定势,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控制的市场撕开一个大口子,并且将自己的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话,就得来点儿别出心裁的做法了。
至少,效仿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是必须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独特举动才行。
第九百三十二章 需要炒作
一群高层们凑在一起开会,外面的人就觉得很奇怪,秘书们围在外面猜测着里面的老总们究竟在做什么事情,这么神神秘秘的。
“虽然不知道是干什么,但是估计讨论的很热烈——”有一个秘书就说道。
“何以见得?”别人有些不服气地反问道。
“这还用说吗?”那个秘书晒然道,“光可口可乐就喝了两箱了,往常哪有过这种事情?”
“是不是真如同传言中所说的,公司的经营状况出了问题了?”有人怀疑道。
另外一个秘书就摇头否认道,“不可能,财务部那边儿的情况一切正常,今年的盈利要远远超过去年了。”
对于范氏投资集团的盈利能力,大家都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是正因为范氏投资集团太大了,旗下的企业太多,所以一个部门的高层或者是高层的秘书们,很难搞清楚整个集团公司的收支情况,因此谁也搞不清楚如今的范氏投资集团究竟是怎样一个状况。
尤其是范无病为了将自己的财务状况保护起来,就在海外分部和国内公司之间建立了非常复杂的相互控制渠道,一来二去,即便是税务部门也只能够按照营业额收税,而不知道范无病的盈利究竟到了哪里?
不过这么一折腾,显然是有很多好处的,除了范无病自己以外,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单凭现在的这些产业,虽然已经能够确定他的身价无与伦比,但是想要具体落实下来,那就难了。
过了很久之后,范无病等人才从会议室里面走了出来,大家都是行色匆匆的样子,出了门儿就往外跑,连跟秘书们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
得,这一次肯定是出大事儿了!秘书们心里面纷纷猜测道。
于是大家纷纷跟着往外跑,却不了大家都是冲着一个方向跑过去了,不是别的地方,都是卫生间!
“原来,都是尿憋的啊——”这下子秘书们才算是反应过来,估计是老总们在里面开会的时间太久,再加上刚才喝了好几箱子可乐,终于让可怜的膀胱超负荷运转了,此时开闸放水,自然是第一要务。
范无病倒是没有那么尿急,本身他就是看别人的笑话,自己根本就没有喝那些碳酸饮料,自然是不会库存超容了,他心里面所考虑的,正是FANSCOLO在推出之后应该如何造势,一举突破现在三大可乐统治国内碳酸饮料市场的局面。
事实上现在范无病的着眼点不仅仅在于国内市场,更多的是将眼光放到了国际市场上,毕竟一旦范氏可乐在国内站稳了脚跟,肯定就要向国外发展。
但是范无病也可以想象到,一旦自己冲击国外市场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情况,这方面总是需要借鉴其他品牌的成功之处的,比如说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通过产品的代言人在传递品牌信息的同时,一直宣扬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国内先后通过包括刘德华、梁朝伟、舒淇、刘青云等代言人,既进一步诠释了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赋予产品更鲜明的特性,还为众多消费者创造了许多零距离接触偶像的机会。
而百事可乐也是一样,前年的夏天,百事可乐换了蓝色新酷装,借助郭富城一变倾城的广告和大量的宣传活动,以ask for more为主题,随着珍妮杰克逊、瑞奇、马丁、王菲、郭富城、郑秀文、周杰伦、陈冠希、古天乐、蔡依林、F4、Rain、姚明、谢霆锋、李小鹏、贝克汉姆的联袂出击,掀起了渴望无限的蓝色风暴。
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直在卖的是消费文化,并且一直按照消费文化去推广产品,所以在消费者眼里,百事可乐代表的是新一代年轻人的澎湃激情,可口可乐传达的则是年轻人火一样的活力,其实这些都是对目前国内城市青年消费文化的贴切表现,这也正是两大可乐虽历经沧桑百年依然英姿勃发的根本原因。
在这方面,非常可乐一直没有认识到,文化偏好是影响可乐群体消费的核心障碍,也一直没有跟踪研究过城市消费群体的需求特性规律,尽管娃哈哈的大本营就在城市中。
而现在非常可乐似乎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借助年轻人的偶像形象,来改变非常可乐在年轻人之中的印象,然后由农村返攻城市,要知道娃哈哈的大本营在城市里,但是非常可乐在城市却无法站住脚跟,这实在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
不过相比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而言,非常可乐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非常可乐是民族品牌,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就算是冲着这一点也会选择非常可乐,而不是百事可乐,而非常可乐能在农村站稳脚跟也未必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和因此而来的国家政策上的扶持。
范无病自然不需要什么扶持,不过如果在高层的会议上选用自己的饮料的话,想必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这一点他倒是很有信心,相信没有人会驳他的面子。
第二天一大早,新鲜出炉的各大报纸上面就大肆地渲染昨天范氏投资集团高层开会的事情。
虽然媒体并没有捕捉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也不知道范氏的高层们究竟在讨论什么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情就说得绘声绘色,那就是范氏高层散会之后纷纷抢占厕所,为了争夺坑位甚至手足相残。
这事儿被他们说得活灵活现,顿时就引起了众多方面的猜测,甚至于沈盈看到了新闻之后,也向身在上海的范无病打过来电话询问此事。
“报纸上和网上都说你们范氏的高层集体尿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不会是吃坏了肚子吧?”沈盈问道。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他们争论得比较激烈一些,又多喝了一些可乐,最后发现憋不住了——”范无病笑着回答道。
“怎么会这样?你不是经常说可乐那种碳酸饮料容易导致体内钙质流失吗,怎么你们开会还喝可乐,不是一直都喝健力宝和茶饮料?”沈盈显然不是很满意。
范无病立刻笑着解释道,“因为一点儿特别的原因,以前我要宣传自己的饮料,所以才要强调碳酸饮料的不好,现在我决定跟可口可乐他们竞争碳酸饮料市场了,自然就不合适再这么宣传了——”
“你们也要做可乐了?”沈盈听了之后觉得更加难于理解了,“可是像娃哈哈的非常可乐,效果并不是很好啊?如果不是他们从初期开始一直再搞捆绑销售和买赠活动,怕是没有什么市场的。即便是现在,也就是走一走农村市场而已,价位很低的。”
沈盈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娃哈哈投了那么多钱进去,又有国家的政策扶持,最后依然干不过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那么就算是范无病愿意多投点儿钱进去,怕是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毕竟人们已经习惯了和可口可乐这样的饮料,并且享受这种美国式的文化氛围。
尽管在喊口号的时候,人人都是爱国的,但是到了实际生活当中,能够言行如一的人,确实是凤毛麟角,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因此沈盈认为,商业就是商业,偶尔打一打民族牌不是什么问题,但是要真刀真枪地干起来的时候,还是要以实力为第一,并不是说你是民族的,对方是外国的,国内的老百姓们就一定会买你的帐,东西做的不好,自然就没有人肯花钱,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我们的可乐——”范无病沉吟了一下后说道,“反正你喝到之后就明白了,我之所以会进入这个行业也是有原因的,当初他们压我一头,现在我可是又杀回来了,这一箭之仇不可不报!”
“哦,这样。”沈盈想了一下,立刻就明白了范无病的用意,“你又是在故意制造神秘感,利用免费的媒体宣传为自己造势吧?要不要让我再帮你想几招儿?”
“好啊,我正在为此事费脑筋呢。”范无病立刻表示了赞同。
“如果你自己制造一点儿绯闻出来,是不是会很有轰动效果呢?”沈盈说道。
范无病听了顿时有点儿迟疑地说道,“你不是认真的吧?”
他心里面自然是在犯嘀咕的,绯闻倒是容易炒作,但是如果两边儿的老人认真起来,自己不是要惹来很多的麻烦吗?况且,自己的公众形象还是非常好的,要是这么一折腾,未免会形象大损,那就划不来了。
“就知道你没有那个见识,随后我把详细的策划方案给你电邮过去,好好学着点儿吧!”沈盈见范无病有些发憷,不由得笑了起来。
“嗯嗯——”范无病答应下来,不过对于沈盈的炒作提议,还是有点儿动心的。
第九百三十三章 黑衣女子
关于范氏投资集团高层们集团尿急的事件。也就是在小报上面登一下,主流媒体自然不能够大篇幅面地去研究这个问题,那样的话就趋于下流了。
不过,作为时刻跟踪商界动态的一些财经杂志,就对此事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们认为作为范氏高层通常几年当中都不会进行一次的高层会谈,不可能就是随便聊聊那么简单,能够让高层集体尿急的事情,显然是对于整个业界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只是现在大家都不知道他们的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而已。
最近这几天,范氏投资集团的周围一直有大量的狗仔队潜伏,密切关注着这边儿的一举一动,甚至有人都弄来了高倍的军用望远镜,经过改装之后用于偷拍,以至于范无病的保镖们的神经高度紧张,好几次都以为远处的反光是狙击步枪的瞄准镜所致。
由于这个安全方面的原因,范氏投资集团才考虑到现在的落地玻璃窗有些不安全了,因此他们仔细研究了一下,然后在玻璃窗的外面全部贴上了一种反光过滤层,也就是所谓的单向透光玻璃贴膜之类的东西,可以阻挡外面的窥视。
这么一来。外界关于范氏投资集团正在酝酿大行动的猜测就更加多了起来。
四月一日的时候,狗仔队们忽然发现,一向风平浪静的范氏投资集团总部终于有点儿不寻常的动静了,一个全身蒙的严严实实的年轻的黑衣女子被范无病亲自接进了总部大楼,而且看上去非常亲密的样子,范无病甚至动手搂着她的腰。
虽然不能够看出那个女子到底是什么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此时范无病的小娇妻沈盈,正在广州出席一个网络行业的论坛活动,主要就是探讨网游企业之间的交流问题。
“那么,范无病搂的到底是谁呢?”几家小报的老总们都感到非常兴奋,一方面考虑这件事情报道出去会不会引起什么难以预料的后果,一方面又在思量一旦这件新闻传播出去之后,会使自己的报纸销量增加多少?委实是难以下定决心。
不过,利字当头,大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当天中午就把晚报给弄出来了,一时之间,小报上面到处都是范无病搂着一名黑衣女子的大幅照片,并且也有人提出了新闻线索悬赏,希望可以找出那名黑衣女子的真实身份来。
但是也有很多人对此半信半疑,因为今天正好是四月一日愚人节,根据媒体的习惯,今天所发布的消息里面,掺水的不在少数,尤其是一直没有闹出什么大绯闻的范无病,突然会在自己总部大楼前面跟除了自己妻子以外的女子搂搂抱抱。这看上去似乎是有些不大正常的,因此很多人都判定这是假新闻,主要就是为了吸引别人眼球儿而利用了愚人节这个便利制造出来的噱头。
“怎么会突然要我来你这里?”梓琪对范无病特意致电自己,让她来上海的事情,感到有些匪夷所思,心道就算是记者们抓不到把柄,但是沈盈知道了这事情,总是不会很高兴吧?
平时私底下有什么关系那不要紧,但是公然被媒体抓拍到的话,那对于沈家的面子上的影响还是很严重的,难保沈盈不会翻脸。
尤其是看到了今天的报纸上刊登出来的偷拍照片上,范无病搂着自己的样子,梓琪就觉得有些不明所以,搞不懂范无病为什么会这么做,他应该是知道轻重的呀?
“这里面确实有一点儿问题,沈盈给我出的主意,利用你来增加一点儿炒作的力量。”范无病笑着对梓琪说道。
事实上沈盈给范无病所出的主意,是一整套方案,此时将梓琪秘密接过来,但是只暴露了一个神秘的黑衣女子背景给媒体看,就是要引起他们的兴趣来。好为之后的进展制造噱头,然后一步一步地引导媒体向自己需要的方向发展。
“那就是要配合你演戏了?”梓琪立刻就明白了过来,“你们公司又有什么大动作了?”
范无病点了点头道,“嗯,先喝点儿可乐吧。”
“哦,我一般不喝可乐,碳酸饮料。”梓琪摇了摇头道。
“偶尔喝一点儿也是可以的——”范无病不由分说就给梓琪倒了一杯,然后亲手喂她。
这一下子梓琪只有皱着眉头喝下去几口,然后就有点儿诧异地皱着眉头说道,“咦?这是可口可乐,但是感觉又有点儿不同,很清爽很提神的感觉!”
“这就是我要推出的新品,用来跟可口可乐他们竞争的产品,效果还不错吧?”范无病有些得意地说道。
“岂止是不错而已——”梓琪摇了摇头,心道范无病总是喜欢搞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出来,没想到现在又要同可口可乐公司他们正面竞争了,不过从这个可乐的口感上来看,应该是很有竞争力的。
难怪范无病需要神神秘秘地进行商业运作了,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媒体的力量,将这个新产品给披露出去,想来在国内市场的争夺战中,范氏投资集团就会取得相当大的优势。
“需要我怎么样配合你呢?”梓琪想明白了这些事情之后,就向范无病问道。
“也不是很麻烦,无非就是在晚上的时候,你自己在大门口出现一下,然后驱车去市区转一圈儿,再回来就行了。”范无病笑着说道,“当然了,衣服要换一件。否则就太假了。”
梓琪一听,就明白了范无病的想法,自己的知名度是很高的,就算是戴上了墨镜,晚上出现在范氏投资集团大门口那种灯火辉煌的地方,也会被行内的人给认出来的。
然后梓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上海,而且是范氏投资集团这里呢?大家肯定会认真地推断一番,然后再与今天出现在范氏投资集团总部和范无病搂搂抱抱的年轻女子加以对比,然后就得出一个惊人的推论,早上的黑衣女子很有可能就是现在疑似央视著名女主播的梓琪!
这么一来的话,大家的兴趣就会被全面激发起来的。
那么,范无病所希望炒作的第一个目的就达到了,大家立刻会把注意力放到范无病跟梓琪的身上,并且开始对两人进行追踪式的暗访,狗仔队们的工作就忙碌了,都会以抓到两个人之间的最新进展为首要目的。
“这样对我的名誉影响很大哦——”梓琪笑着对范无病说道。
“知道,后面肯定会给你圆回来的,这事儿我最擅长了。”范无病保证道。
两个人也是多日未见了,坐在一块儿说私房话,不过显然梓琪对于业务的追求依然比较执着,随口就问起了范无病一个问题来,“如果说要向人简单地描述一下商品和资本的区别,你有没有什么比较简单的说法?”
“怎么会问这个问题?”范无病感到有些诧异。
“最近在做一期节目。关于这方面的,但是看书总是觉得有些不清楚。”梓琪解释道。
“哦,是这样啊。”范无病挠了挠头,然后对她说道,“马克思早就讲过,商品发展到资本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劳动力变成商品,第二要有资本的原始积累。商品经济过渡到资本经济,资本又分农业资本、商业资本、生产资本、金融资本、国际资本,现在分出虚拟资本来。商品价格就是原材料加折旧、工资、管理费用,这几项叫成本。再加税收、利润、股东分红,就成价格了,这叫商品,是加法。资本价格,则包括股票、房地产,不是这么算的,是除法,把利率做分母。马克思曾经给了很简单的一个公式,不过我忘记了。除法比加法高一个层面,所以资本的性质肯定不同于一般商品。”
“哦,用数学的方式来解释两者的不同?这倒是一条新思路。”梓琪听了之后若有所思道。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为什么欧美经济不景气,而国内却完全不同呢?比方说在网络市场方面的表现,国内国外是冰火两重天哦。”梓琪又问道。
范无病笑了笑后说道,“这个问题其实是比较复杂的,不过说起来也简单。经济危机之前,大家没看出来,大部分人都跑去投资了,剩下的少数人比较冷静,他有逆向思维。经济过热,他早看出来了,早早地把股票和房地产都卖了,他就留着现金,或者就买点黄金。现在是经济停滞,要防止信心崩溃、信贷自动紧缩。虚拟经济时期,最怕的就是没有信心。现在大家都不买房子,只要大家预期跌,房子交易就没有,别管你标价多少,没人买,就等跌了。银行有巴塞尔协议控制,企业一亏损,银行呆账多,自动紧缩信贷,银行有钱也不往外贷,怕回不来。美国、欧洲多少钱救市也没用。美国使劲印钞票。还把钱送给欧洲,使劲注入美金,问题在于,国家把这笔钱拨到银行,银行不贷!”
“为什么呢?”梓琪有点儿不解道。
“这就是国情不同了。”范无病解释道,“中国现在主要还是靠计划经济调控,大项目来了,马上就得投产,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这就得靠政府了。而欧美银行有了钱可以存着,就是不往出贷,没办法,贷款收不回来怎么办?所以没有信心的时候,外国的市场就低迷了,而国内受此影响很小,因为我们有政府给我们来决定怎么花我们的钱。”
“不过看起来,主流的经济学家们都认为,国内的计划调控方式并不科学,西方的市场调控才是正道,你觉得这个说法如何?”梓琪问道。
“那是胡扯!”范无病对此倒是立刻予以驳斥,“历次的经济危机,基本上都是美国人搞出来的,结果闹事儿的是他们,倒霉就是大家。尤其见不得的是国内的一些所谓的学者专家们,一有点儿风吹草动,立刻就跳出来,说什么这是我们的制度出了问题,我们的民族出了问题,我们的文化出了问题,是我们的血脉、我们的根基出了问题,而且病入膏肓,难以救药!我一听到这种话就感到气愤,你说不出一点儿道理来,空挂着一个专家的帽子,动不动就把问题往血脉根基上瞎扯,这种话语显然就是不负责任的嘛!”
梓琪听了之后有些好笑,“我一直以为你应该是市场派的,没想到你居然不是。”
范无病嘿嘿一笑道,“实际上这还是关系到了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够掌控舆论方向,就好像当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
谁拥有了国际话语权,谁就能抢占国际舆论制高点,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本国利益,扩展大国地位。可以说,国际语境这个无形的战场,正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国际话语权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的一大热门话题,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发达国家竞相角逐的一种力量。
就国内而言,从意识形态之争、人权发展之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暴力犯罪事件,和西方强国的一系列长久重大纷争,使人们越来越发现国际话语权其实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谁拥有了国际话语权,谁就能抢占国际舆论制高点,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本国利益,扩展大国地位。
可以说,国际语境这个无形的战场,正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众所周知,中国正处于和平崛起、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重要历史阶段,这是近百年来世界未有之变局,西方某些精英集团由此感到了空前的失落和忧虑。
为了保护既得利益,种种精心设计的羞辱中国的大戏在**、人权、宗教自由的遮掩下竞相登场,其目的是通过文化霸权竭力阻挠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将中国塑造成为一个野蛮者的形象,通过国际话语权来打击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当中国人被顺利地客体化、异化而失语的时候,也就是西方可以对中国任意实施权力支配和摆布的时候了。
第九百三十四章 爆出了大八卦
“似乎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经济的范畴。转而向政治层面过渡了。”梓琪听了之后就说道。
“总体而言,还是经济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在平时都是起作用的,并不是随便说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