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财色-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的好可怕,不是危言耸听吧?”盛微捧着咖啡被子,虽然是坐在屋子里面很暖和,但是她却感觉自己身上有些发冷。
“当然不是危言耸听——”范无病摆手道,“在这种境况下,中国加强对稀土资源等稀有金属的收储以保护和调节资源价格、抵御外界风险是情有可原的,也是必然的。站在战略的角度来看,中国大可不必太在意这些外国人的抱怨,因为这些稀有金属资源集中在中国,这就是中国的战略资源,中国人有权处置自己的资源,无需其他国家这样指手画脚。至于说什么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那更是一堆狗屎!美国还有几千枚核武器呢,那才是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了!”
盛微点了点头道,“哦,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建立国家战略部署,把诸如此类的战略资源列入重点保护名单?通过政府法令来规范企业行为?”
“国家战略?不,那是不合适的。”范无病闻言立刻笑了起来,看上去有点儿像是刚刚偷到小鸡崽子的黄鼠狼一样狡猾,然后他义正词严地对盛微说道,“我也不赞成政府的政令限制,虽然有效果,但是容易遭致他国的诟病,这总是不好的,时间长了,就容易使外国人更多一些理由来妖魔化中国。”
“那要怎么办呢?现在的范氏投资集团对于稀土的出口政策是怎么样限定的?”盛微有些好奇地问道。
事实上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早就习惯了在政府法令下做事的生活,因此当听到范无病不主张通过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上规范稀土出口的时候,盛微就觉得这事儿有点儿糊涂了。
“市场!我们是市场经济!虽然这一点很多国家都不承认!”范无病一本正经地表示道,“但是,我们自己要争气,我们需要让世界各国都接受,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市场经济!比他**美国人还要地道!所以,一切争端都他**要在市场机制下解决!”
“范总,你连着爆两次粗口了——”盛微一边儿记录,一边儿皱着眉头抗议道。
第八百六十九章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对不起,一提到美国人。我总是会比较激动。最近刚从美国股民那里赚了很多钱,心情难免会比较起伏,这也是人之常情了。”范无病非常无辜地耸了耸肩,对盛微歉然表示道。
“嗯,除了爆粗口之外,范总您说的这些话都是非常生动的。”盛微嫣然一笑道。
范无病对盛微说道,“以前总有人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言下之意似乎就是说中国可以像中东一样,通过操纵稀土的价格是市场供应量来达到利益最大化甚至是威胁到其他国家政治的效果,其实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为什么呢?”盛微歪着头问道,“范总您刚才和我说了那么多稀土的重要性,现在这么说,是不是有点儿自说自话了?很矛盾啊!”
“我之所以会跟你说不能够采取政府法令限定,而要通过市场行为来规范,就是基于这个出发点,脱离市场行为的行为,总是要遭受市场机制的反噬的。”范无病对盛微说道。
“请举例说明。”盛微提问道。
“这个好说,就比如中国进口海外铁矿石——”范无病信手拈来一个典型的例子。
尽管中国的粗钢产量约占全球的半壁江山,中国占据了全世界海运铁矿石进口总量的约百分之六十,但中国想控制全球铁矿石价格的努力却屡屡碰壁。
直观地看。中国在铁矿石和稀土市场的冰火两重天处境是必然现象,因为在前一个市场中国受制于人,而在后一个市场中国则控制着别人。仔细研究一下还可以发现,中国现在之所以有可能控制世界稀土市场,仅凭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现有稀土产量是不够的,中国有能力控制全球稀土价格才是关键。有了价格控制权,中国才有可能将国外的稀土厂商挤垮,从而控制住世界稀土市场。
可见,要想控制一个市场,控制住这一市场的价格才是关键。而在全球铁矿石出口量高度集中于力拓、必和必拓及淡水河谷这三大巨头手中的当今,中国想控制铁矿石价格无异于缘木求鱼,这也是中国迟迟无法让铁矿石形成中国价格的原因。
“对中国人而言,如果你因为中国能控制世界稀土市场而欢欣鼓舞,就大可不必对世界铁矿石市场被三巨头控制而抱怨连连,世界本来就充斥着各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范无病对盛微说道,“而从以后的经验来看,从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想法迟迟变不成明确政策看,中国控制世界稀土市场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国际阻力。如果说中国稀土战略对铁矿石战略有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如果你能在某一方面拿住别人,那也要做好在其他方面被别人拿住的心理准备。也就是说,在各国利益犬牙交错的当今世界,谁也不可能真正拿住别人,或被别人真正拿住。”
盛微对范无病的采访总算是告一段落,有些东西她还要回去细细地琢磨一下,然后整理出来,见诸报端,今天听范无病说了这么多内幕。她的心里面还是比较震荡的,也需要一些时间来仔细消化这些内容,争取能够拿出一篇比较有见地又能够简单地说明问题的专题文章来。
“待会儿一块儿吃饭吧?”范无病看了一下时间,觉得马上就到饭点儿了,于是便对盛微建议道。
“我是很想,但是不敢。”盛微笑着,表情有些复杂地回答道。
“为什么呢?我好像不是怪兽吧?”范无病有些诧异道。
跟范无病吃饭的机会,可是很难得的,他向来是只跟朋友们吃饭,要么就是跟家人吃饭,只是局限在很小的一个圈子当中,媒体的从业人员中能够得到这个机会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以前也就是央视的老陈有这个资格,现在倒是要加上一个盛微了,至于说梓琪,那不应该划分到外人中间去的。
“你当然不是怪兽,事实上你对于女孩子的吸引力是难以抵挡的。”盛微收拾起自己的东西,装进背包里面,然后又跟范无病照了一张合影,最后才说道,“但是你要知道。结了婚的女人比较容易受到诱惑,而结了婚又离了婚的女人,更容易受到诱惑,我是担心自己忍不住,导致这份儿朋友的情谊不再,以后大家要见面的话,那就尴尬了。”
“哦,明白了。”范无病点了点头道。
其实盛微说的话也未尝就没有道理,男女之间本来就很难有真正的朋友,彼此相处得不错,也是难得的机缘,如果真的是因为裤腰带下面的东西不受管束闹出了那么一点儿事情来的话,而两个人又没有走到一起的机缘,那倒是会带来无穷的遗憾了。
现在这样,其实就挺好的。
范无病将盛微送出去之后,又回来签了一堆文件,就接到了马克西莫斯的电话,犹太老头儿已经到了上海了,这一次他可是应范无病的邀请,来到国内担任新组建的航空业制造集团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一职的。
事实上在范无病跟他之前的联系当中,听说可以出任管理多达二十多万人的大集团公司,老头儿立刻显得非常兴奋,表示即便是拿一美元的象征性年薪,也愿意出任这个职务,毕竟可以在中国的航空制造业内亲身见证一次伟大的盛会,这对于一向喜欢凑热闹的马克西莫斯来说,确实是很有吸引力的。
范无病亲自开车去了机场,将老头儿给接来,剩下的随缘们则分乘手下们开的轿车一块儿入住市内的酒店。
“亲爱的范。我什么时候可以走马上任?我的大公司在哪里?我的二十万员工在哪里?”犹太老头儿满脸兴奋地对范无病说道。
“呃——”范无病打了个哈哈,对老头儿说道,“亲爱的马克,公司遍及全国各地,总部目前正在选址开工之中,基地就在西部的岭西省,以后你有的是时间去看,至于二十万员工也是如此,你总不能指望我把这二十万员工都弄到上海来迎接你吧?”
“那倒不至于——”马克西莫斯摇了摇头道,“有几百号人迎接也就马马虎虎了。”
“几百号人的话,总部的这些人就足够了,要是你嫌少的话,倒是可以让老夏弄点儿群众演员过来,保证个个情绪饱满,热情洋溢。”范无病开玩笑道。
不过玩笑归玩笑,中午的时候,为了给马克西莫斯接风洗尘,范无病还是宴请了公司总部所有能够拉得出来的人马,一块儿出来聚餐。
就这么一折腾,中午吃饭的人马就有三百多号儿人了,很是让范无病感慨了一下,自己平时都不怎么过问公司的具体事务,倒是没有想到现在居然为国内的同胞们提供了这么多的就业机会。
其实公司总部的人也很少见到范无病。这一次凑到了机会,过来敬酒的人就很多,范无病对于这些为了自己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员工们也都是有求必应,好在自己已经成家立业了,酒这东西也可以适当地多喝一点儿了,席间的气氛就很热闹。
过了一阵子,范无病觉得自己喝的有点儿多了,心想再这么继续下去,那可是没个够的,于是就灵机一动,直接就跳上了旁边儿演出助兴的台子。抓起了麦克风,一边儿招呼着犹太老头儿过来,然后抓着麦克风向众人介绍道,“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的老朋友,曾经先后在美国休斯公司、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等著名国际大公司担任高级副总裁的马克西莫斯先生!”
底下的员工们也喝了不少,闻言立刻喊叫着鼓掌表示欢迎,非常激动。
老头儿的眼睛四下一扫,就觉得有点儿头晕,没想到吃个饭都有这么多人,这还是在总部工作的部分工作人员,真要让自己面对二十万员工的时候,那会是个什么场景啊?
不过显然范无病还没有说完,他拍着马克西莫斯的肩膀对众人说道,“马克是美国犹太人,六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航空制造业,受我的邀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马克刚刚向我提出了一美元年薪的要求,这让我感到非常感动!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航空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员工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范无病继续抓着麦克风即兴发挥道,“我们范氏投资集团是大公司,是大集团公司,是国际大集团公司!我们要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优秀人才给挖过来,要把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优秀人才给挖过来,这样才能将我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这就是我们的立业之本,也是我们范氏能够发扬光大的基础!”
“马克是个职业高管,他以高管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西方大集团公司的高管队伍中,他的业务都是非常高明的。一次一贯受到各大公司的追捧。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只擅长溜须拍马讨好领导乱拉裙带关系的人,对于那些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范无病握着拳头说道,“我和马克是多年素识,有过很多合作,对于他的加盟,我是非常高兴的。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为了公司的事业献身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公司的人!”
底下的人纷纷鼓掌叫好,不过很多人就在私底下悄悄咬耳朵,“老板好像喝多了哦。”
马克西莫斯开始的时候还听得很高兴,不过等过了一阵子之后,就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儿,看着大家有些古怪的神色,他顿时想起了什么,于是一把扯住了范无病的袖子追问道,“亲爱的范,你刚才说的话,怎么跟《纪念白求恩》里面的话有点儿雷同呢?”
“呃,是吗?”范无病打了个酒嗝儿,抓了抓头说道,“大概是吧,或许?”
马克西莫斯顿时翻了翻白眼儿,心道好好一个接风宴,让范无病的这一番讲话给弄得有点儿不伦不类了,自己真的像是个共产主义战士吗?我那个一美元年薪,好像也只是说说而已啊!
第八百七十章 家贼最难防
涉及到大飞机项目的各部位中颇有一些人对于范无病选用了一个年龄这么大的犹太老头儿做董事总经理有些疑问。认为作为中国的战略性项目,让一个外国人出任总经理实在是有点儿匪夷所思了。
另外也有人质疑,选用一个外国人担任总经理,会不会使某些国家机密给泄露出去,造成非常重大的损失?
还有一些人就是针对马克西莫斯的年纪过大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一个快七十岁的老头儿,还能不能坚持到这个项目的文成都是个未知数,怎么能让他出任如此重要的职位呢?就算是要选个总经理,应该也是一个年富力强的人才是吧?
对此范无病是不屑一顾的,他所公之于众的理由看起来似乎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对于大飞机项目而言,如果在消化和利用原先运10的基础上,再辅助以现在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在十年之内都得不到成绩的话,那再过五十年怕是也没有什么成绩了。”范无病对各部位的项目负责人说道,“十年的时间,对于马克来说并不算什么,毕竟以八十高龄依然担任国际大公司总裁的人不是没有,也不是没有几个,而是颇有一些人!我也相信以马克的能力,以及对于工作的热情程度,要远远地超过国内现在的很多高级管理人员。至少他够敬业!如果你们打算给我派一群官僚过来拖后腿的话,我也不介意把他们一个一个地撵回去!我这里,是要靠成绩来说话的,可不是为了追求政绩来镀金的地方!”
事实上不消他说,一般人没有两把刷子的也不敢到这里来厮混,毕竟是打着合资名义的大项目,最终预算可能超过了上千亿人民币的大项目,能够在这种管理机构中任职当然是好的,有助于自己的仕途的,但是如果自己没有这么能力,不足以驾驭这些职位的话,强插进来,只会让自己进退两难,那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毕竟可以弄政绩的地方很多,也不差这么一个地方,要知道有的地方不但安稳,而且油水也很多,正适合官僚们去蹲点儿,反而是这种技术含量太高的大型企业中,想要混口饭吃,那可是太过困难了。
如果好赖有点儿办法的,也不至于愿意来这里混资历。
其实马克西莫斯作为董事总经理,主要就是对范无病个人负责的,因此他所建立的班底,除了一些跟随他过来的老部下之外,剩余的主要就是范氏投资集团总部的一些能力比较出众的管理人员了。
想要管理一个超过二十万员工的大集团企业,没有一定的魄力是不行的。当然没有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也是不行的,目前范氏投资集团正通过大量的注资获得各家企业的股份,同时利用自己大股东的地位,将这些企业统统给整合在一起,以高效的数字化管理和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团队对他们进行资源整合,以便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形成一只强悍有效率的员工队伍,早日形成战斗力。
其实,对于马克西莫斯的任职经历,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可以挑出毛病来,毕竟在美国三大企业中担任过高级副总裁的人物,本身也是非常成功的商业人士,而且又是出身于最会经营的犹太人,马克西莫斯身上的光环是很耀眼的。
现在唯一让人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外国人身份,让有些神经敏感的部门觉得有点儿不靠谱儿,万一出一点儿机密资料泄露的事情,乐子可就大了。
实际上如果换一个其他人,范无病还真不敢把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他,但是马克西莫斯不同,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马克西莫斯早就已经不再为金钱而发愁了。如今应邀担纲航空制造业集团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实际上就是想要博一个好名声而已,而自己看重他的不仅仅是管理经验,而且还有他的外籍身份。
有了马克西莫斯这张外籍高管的幌子撑着,自己对于这个新公司的运作就可以更加国际化一些,由此而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除此之外,范无病领导下的中国航空制造业集团公司也启动了大规模的面向全球公开招聘高级管理者的活动,招聘岗位涵盖了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研发、资本运营等,这也是中国军工企业首次面向海外公开招聘高级管理者。
虽然范无病一直在强调中国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是完完全全的民用企业,生产的也是民用大飞机,但是显然各部门都不会这么认为,他们从习惯上还是把这家新组建的集团公司划归到军工企业的范畴之内,。
因此有很多人都表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军工企业乃国家和民族命脉之所系,事涉国家安危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属于高度机密和敏感的领域,聘任外籍人员介入其中担任高管是很不适宜的。尤其对于涉及军工技术研发和应用等要害区域及部门,必须始终保持极高的警惕性和保密意识,容不得丝毫的侥幸和疏忽。如此招聘给我国军工事业带来的隐患和风险太大了,万一出事任何人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甚至可以说,这样饱含高危因素的招聘政策压根儿就不该出台,搞不好就会引狼入室,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与危害。
虽然新的集团公司也表示要对聘用的外籍高管进行背景调查,签保密协议之类。可是显而易见的是,背景调查和保密协议并不能消除很多人的疑虑和担心,也无法从根本上防止意外和重大泄密事件的发生。
对此,安全部的蒋略也找到了范无病,强烈地对他的这种决定表示了不满。
他认为,对外工作一直是许多部门的一大弱项。该对外宣传的不去宣传,该了解的不去了解,以致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到今天还认为中国还是缺吃少穿,几个人不能随便在一起说话那样的一种情形。这除了敌对势力的污蔑和抹黑,我们自己在对外工作上的无所作为、庸庸碌碌也是重要原因。
就这样的对外工作水平,搞出来的背景调查能有怎样的质量、可信度有多高也就不难想象了。且不说对完全陌生的人了,即便对拟聘用的外国人能够有所了解,要最终得到其真实全面的情况也绝非易事。
不难想象,费很大力气得到的多是外在和表面的东西,隐蔽的深层次的就难以窥察。对于外国人,国内并没有什么条件和手段去展开详尽了解考察,特别对思想倾向和价值观等精神意识方面,以及是否负有间谍任务等等,这些从外表可是看不出来的。至于对一无所知的陌生者,调查得到背景资料和情况,又如何去辨别其真伪?很可能被假象所迷惑了还蒙在鼓里,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什么可以对比和参照的东西来进行鉴别。
而且蒋略也说了,“如今招聘消息已经公开,外国间谍机构就是立即包装一个间谍应聘也来得及的。请问有关部门有什么先进方法和手段去进行甄别?对中国籍高管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等都未必很了解,又何况是生活在其他国度的外国人?有鉴于此,千万不可聘外籍高管于我们的军工企业,谁敢保证就不会落得开门揖盗的不堪后果呢?就算有人敢保证,我也不敢相信啊! ”
范无病听了蒋略的这些话之后。只是微微一笑。
“你还别笑!我这也是为你好,为了国家安全着想,才跑过来跟你说这些话的,你以为我是闲的没事儿干啊?”蒋略见范无病满脸的笑意,顿时非常不悦地说道。
他同范无病是多年的关系了,处得一直不错,再加上他的职位特殊,因此很多话都可以直来直去地交流,倒是不怕范无病不爱听,“假如某个被聘外籍高管真的是个负有特殊任务的间谍,或者具有敌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人。他轻易不会露出破绽。你也很难发现异常。待其完整或大部地掌握机密后,即使是通过正常途径回国我们都无法进行干涉,而后他就不再回来。不知道出现这样的情形之后,我们能有什么办法来应对?引渡:莫说对外籍人员根本就不可能,咱自己的人逃到国外那么多又引渡回来几个呢?起诉:谁听你的?谁理睬你呀?罚款:他既然这样做了还会为钱发愁吗?若出现这样的不堪情景就意味着一切都为时已晚,其所有的恶果都只能是由中国自己来承受了。所以,如果因外籍高管而给国家安全造成重大破坏和威胁,对民族根本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的惊天责任是谁也负不起的!指望用一纸保密协议来约束外籍高管是极不现实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不算天方夜谭,也是已天真幼稚到了惊人程度!那些做梦都想着要围堵、遏制和分裂中国的敌对国家和势力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它们会跟你讲信用?”
范无病点了点头,关于这一点他还是比较清楚的,就拿美国来说,从来都是以自己利益为第一,搞双重标准,袭击它的就是恐怖分子,在中国搞爆炸凶杀的就不是恐怖分子,而是美国要保护和用来损害中国的工具。
在特定情况下,那保密协议不过是一张毫无约束力的废纸罢了,只有弱智人才会完全地相信和依赖于它,而且那协议还有可能成为心怀叵测之外籍高管掩护自己的一个护身符。
退而言之,就算他在中国境内不遵守保密协议,你同样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不但他的母国会给施加强大压力,而且国内自己的一些人崇洋媚外,软弱退缩已经成习惯了,又敢把他怎么样?
还有一点就是,即便他在任期里不出问题,可期满回国后又如何制约其仍能够保守秘密?
总而言之,蒋略认为范无病做出这种蕴含着极大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招聘决策,而有关方面又批准其实施,实在是令人困惑莫名、匪夷所思的。不能不质疑范无病基本的保密观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安危的责任感何在?
蒋略觉得,对于军工企业,充其量只能是在严格审核之后少量地招聘外籍顾问或专家,而且只是就事论事地进行专题式的工作,决不能让其进入统筹性的管理和核心技术等机要领域。如果运用得当这样的效果同样会很好,风险和代价亦将大大降低。
“军工企业属于国家的高度保密领域,不是蔬菜大棚或者养猪场、养鸡场之类的所在。切不可动辄就聘外籍人员介入其中。从军工企业招聘外籍高管一事足以证明,我们相当一些人的保密观念还是非常淡漠的,几乎就等于没有这个意识了。这种毫不戒备,城门洞开地主动招引外籍人员进入我们军工等高度敏感机密区域的现象,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蒋略忧心忡忡地对范无病说道,“就算是外籍高管们不会泄密也不能这样做,这是军工领域高度的机密性和必须确保万无一失的高标准高要求决定的。万一出事其风险太高、代价太大了。我们没有必要如同下赌注般去冒这个风险,更不必自寻烦恼地去祈祷外籍高管的千万别泄密。干脆不招聘就从根本上堵塞了外籍这一失密的渠道,省的整日里提心吊胆地惴惴不安,还可以集中精力去防范中籍的泄密问题,这该有多主动?对于一个主权国家而言,不管怎么说其军工企业都不应该有外籍高管存在,这应该是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国际通例,绝不仅仅是泄密了。”
但是范无病笑吟吟地听完了蒋略的话之后,只说了一句话就把他的嘴巴给堵住了,而且是堵得严严实实的,“蒋部长,莫非找你这么说,自己人就不泄密了?前两年的导弹事件,还有战略布防图泄密事件,都是外国人办的吗?”
“你——”蒋略顿时就没话说了,他倒是没有想到范无病揭短的功夫更厉害。
正所谓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啊!
第八百七十一章 人和动物的待遇
实际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安全问题上,而很大一部分担心是集中在外籍高管的薪酬问题上。
一个洋高管的年薪差不多等于公司其他所有高管之和,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效益并不好的一些国内企业身上,并不少见。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不可避免地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企、民企聘请洋高管来做职业经理人,而这些经理人的薪水都不会如马克西莫斯这样以一美元的年薪来意思意思,那么,这里面就很有问题了,至少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花大价钱雇一群洋和尚来念歪经,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现在国内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力图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国际化团队,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洋高管高薪的问题,一方面要看这些洋高管是不是真正给企业带来了有价值的东西,集中体现在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是否合理、管理水平是否有提高、效益是否有改善上,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对于洋高管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外来的和尚要念好本地的经才能有市场,同样,本地的和尚也会提升水平,从而压缩外来和尚的市场。
既然在现阶段,洋高管还是稀缺资源,既然有需求,那么他们身价的水涨船高也很正常。
不管怎么样,不管这份薪水高出多少,但同等人才国外的员工就比国内员工的工资高,这也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现象。
但也有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总是认为国外的东西就是好的、进口的产品是好的、进口的人才也都是好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是无可非议的,但就一定得付出这样高的薪水吗?这未免太贬低自己的人才了,我们的人才同样也受过高等教育,也不乏在国外深造归来的人才,难道仅仅因一个外国人的身份,他就能身价倍增?
范无病则表示,请外籍经理人之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认为马克西莫斯等一批外籍高管是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对整个航空制造业目前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目前请外籍高管的公司确实不在少数,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很多企业都是为了制造一点儿噱头而闹出来的闹剧,他们所请的外籍高管甚至都没有搞清楚自己的企业在经营什么,更加不懂得国内的企业文化。”范无病说,“薪酬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如果所请的这个人不合适团队、公司的情况以及发展阶段,那么他可能会对公司的整个系统造成巨大的损失,这才是真正该考虑的问题。在请外籍经理人之前,企业也要做好充分准备。要非常小心地挑选人才,这个人要对中国及中国文化有所了解,也要考虑到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企业已有团队也要做好准备,如何去接纳外籍经理人,如何去接受他的领导,这是双方面的事情。”
虽然马克西莫斯拿的是一美元象征性年薪,但是范无病所任用的其他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