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4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蒙古国政府批准,也可免除向外国技术和管理人员收取的岗位费。根据目前蒙古国实施的《输出、输入劳务和专家法》,雇用外国技术或管理人员的企业须每月为每名外国技术、管理人员向蒙劳动部门缴纳蒙古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两倍的岗位费,大概是每人四百元人民币的样子,这笔钱就可以省下来了。
  不过这些都是普通的矿产,对于金矿,蒙古方面还是看得很紧的,税费也高,而且不肯降价。
  “我们的投资额度是非常大的——”范无病见谈了一整天还没有商量出各眉目来,他就有点儿不耐烦了。
  别人不知道他所要图谋的利益有多大,但是他自己就很清楚了,倒是没有必要为眼前的事情如此争执,适当地给他们一点儿甜头,还是很有好处的。
  于是范无病就对矿产部官员们说道,“我们的初期投资大概是在十亿美元左右,如果政策优惠的话,还可以追加。”
  矿产部的官员们一听到这个话题,立刻眼睛就绿了,之前这么些年,外国人在蒙古国的投资总额也还不到一亿美元,人家范氏投资集团一下子就要先期投入十亿美元啊!
  这是什么概念啊?!蒙古国一共也就是两百万人口而已,十亿美元,相当于每人平均得到了五百美元!全蒙古人一年的收入也没有这么多啊!
  这么大的投资,需要圈定多大的地皮呢?矿产部官员们的心思顿时就活络了起来,在暗自盘算着这一次的生意当中,自己究竟能够有多大的额外收益?
  晚上的时候,范无病表示要宴请矿产部官员和俄罗斯朋友们,地点就是在大使馆当中。
  等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一共来了大概有二十多名蒙古官员,其中矿产部的主要官员们都到了,还有大呼拉尔主席团的几名重要成员。
  大使倒是提前跟范无病见了面,向他介绍了当前蒙古的一些形势和主要的政府官员们,他表示说,如今的蒙古政府极其腐败,比之最混乱时候的俄罗斯还要腐败,投资者们很少有不去贿赂他们而拿到自己想要的地皮和许可证的。
  范无病就笑着回答说,不怕他们收钱,就怕他们不收钱,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只要收了我的钱,就得乖乖地给我办事儿了。
  如今蒙古国的矿产资源开发政策,实际上不算太苛刻,因为此时国际矿产资源的行情还没有升起来,而这里的开发基础又不好,所以行情很低,但是人谁也没有必要为自己多赚钱而发愁吧?能够尽量压价才是最上算的。
  吃饭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范无病在饭后递出来的超级大红包,就让这群官员们感到了什么叫作财大气粗,二十几个人,得到了范无病送出的两千万美金的商业贿赂。
  这就是非常直白的贿赂,全部都是现金。
  范无病对众人说道,“我要的是速度和最优惠的政策,你们只要拿得出来,这些都是你们的,以后按照合同办事儿,谁也不找谁的后账。”
  众人的眼睛里面全部都是美元的颜色,平均一个人一百万美元的贿赂,无非就是出卖一点儿国家利益而已,这么简单的事情,简直就是举手之劳啊!
  而且范无病说的很清楚,不找后账,意思就是一锤子买卖啊,搞定了这件事情,自己就是辞职出国,也大有可为了,只要手里面有钱,还用担心别的地方的生活不如蒙古吗?
  靠!除了牛羊肉好吃一点儿,蒙古有什么好的啊!?
  就算是到了俄罗斯,日子也要比呆在蒙古好多了吧?一想到这个问题,这一群二十多个矿产部的官员们和大呼拉尔的官员们立刻红着眼睛发出了最后的喊声,“干了!”
  第七百一十一章 圈地运动
  “要么说对付贪官。就得上美元,这个道理在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范无病对使馆的人说道。
  大使非常无语地看了范无病一眼,然后背着手离开了,参赞就对范无病小声说道,“范总,这事儿咱们还是别张扬了,俄国人、日本人还有美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甚至香港人都对蒙古的矿产垂涎三尺,要是听说你居然在大规模的行贿的话,估计他们心里面会很不平衡的,到时候揭穿此事,对我们的国际形象很有负面影响。”
  范无病笑道,“收钱这事儿,谁肯承认啊?”
  没有任何一个贪官会扯着嗓子跑到外面对大家喊,我受贿了,至于范无病自己当然也不会到处去宣传自己的行贿成本有多高,外界怎么可能得知?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受到钱的蒙古官员们对范氏投资集团的这一次投资高度关注,一周之内就办好了各种繁琐的手续,现在要确定的,就是范氏投资集团的投资方向,也就是说这块儿要勘探和开发的矿区位置究竟选择在哪里?
  范无病在整整一大张蒙古地图上面来回摸索着。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应该将采矿区划定到什么位置上去了。
  尽管他知道那个矿区距离中国边境只有八十公里,也知道那个矿区叫作奥尤陶勒盖铜金矿,但是对于具体位置就不是很清楚,因此问了多名对蒙古国地形熟悉的翻译,然后有仔细地分析了一番之后,才确定了这个矿区的位置。
  这个矿区是位于蒙古国南戈壁省汗包格达县和巴彦奥包县结合处,矿区主要分布在汗包格达县境内,距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六百公里,距中蒙边境线八十公里,位于北纬43。08度和东经107。07度。
  实际上这个矿区已经被发现了,最早是由蒙古和前苏联的联合考察队在蒙古南部地区寻找恐龙化石时发现的。只是由于地处偏僻,北运路途遥远,所以蒙古国放弃了对该矿的勘探、开采,而选择了蒙古北部的额尔登特铜矿。
  范无病从蒙古国矿产部官员那里重新验证了这个消息之后,感到大为振奋,心知这就是自己要找的真正宝藏了。
  为了保证自己可以将整个矿区都划定在自己的勘探和开采范围之内,范无病就将范围划定增加了很多,根据矿脉可能的走向,以及经验当中一个矿脉附近范围之内很可能同时出现几个矿脉的定律,范无病在这个矿区周围划定了四万平方公里的勘探和采矿区域,作为这一次的投资范围确定下来。
  然后就开始讨论价格问题了,按照第一个勘探年份每公顷五美分的价格,勘探总价也不过就是二十万美元而已,在范无病的眼中简直就是不值一提,但是如果要拖到五年以后的话,勘探总价就会超过四百万美元了。
  好在范无病可以确定这个矿区里面确实有大矿脉,这个重新勘探的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找几个勘探队集中各地同时开工就行了,根本都用不了一年的时间就能够彻底搞定,至少自己是不用担心花费太高的。
  整个大矿藏的价值惊人,这一点是无需担心的,因此先期投入大一点儿并没有什么大碍。
  大使馆的人对于范无病居然在距离中国边境线这么近的地方划定勘探开采区域感到非常不解,因为这事儿看起来让人觉得非常奇怪,蒙古的铜金矿,最著名的就是位于北方的矿区,虽然以前也曾经在奥尤陶勒盖这里勘探出了铜矿,但是大家总觉得这里似乎并不是价值很高,而且当时蒙古和前苏联的探测队也做出过同样的结论,认为开采价值不大。
  关于这一点,范无病是知道里面的主要原因的,就是因为当时探测队的技术设备有限,只能够探到不太深的地层,而这个矿脉基本上是属于埋藏比较深的矿区,而且他们当初所勘定的矿脉走向也有问题,所以才将一个世界排名靠前而且从未开发过的铜金矿给漏掉了。
  如果范无病要重新勘探的话,心里面就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勘探区域了,足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就能够成功。
  蒙古人对于范无病在这个开采价值不大的地方作为勘探的矿区感到有些不解。但是收了钱的那些官员们也感到暗自得意,因为这个地段历来就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因此尽管范无病一下子划定了四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却也不会引起什么激烈的反对。
  蒙古人和其他外国人之所以不愿意开发这里,除了没有发现价值高的矿藏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该矿目前开采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供水问题。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选择就是能够找到足以供应整个矿区洗矿只用的地下水源,范无病记得,这里当时是找到过地下水源的,如今也是需要找专业的给水部队来进行勘探,以期能够早日寻到水源,解决这个大问题,否则的话,就只能够将矿石开采出来拉到别处去选矿,那个成本可就太大了。
  如果能够找到每天能洗几十万吨矿石的地下水源的话,只要能够维持二三十年,就足以让自己赚得偷笑,实在不行的话,想办法从国内接一条水道过来也是可以考虑的,无非就是多花点儿钱而已,但是跟收益相比较,还是非常值得的,哪怕是从五百公里以外用管道引水保障矿区用水,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电力供应和交通问题,对此范无病也拟定了几套方案。
  交通方面,一是修建一条铁路和中国铁路网相连,二是向中国修公路。当然了,任何一种方案都需途经汗包格达县嘎顺苏海图口岸进入中国,关于这一点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蒙古国那边儿搞定之后,国内的事情是很好办的,无非就是一个投资问题,总长度不过两百公里的铁路建设费用,实在用不了多少钱。
  在电力方面,范无病考虑过要么就在这里修建一座三十万或者五十万千瓦功率的热电厂,因为这个矿区附近也有值得开采的煤矿,所以煤源问题勿用担心。
  事实上,在蒙古国南戈壁省、东戈壁省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除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外,南戈壁省纳林苏海图煤矿储藏量为一亿吨,塔本陶勒盖煤矿储藏量不下五十亿吨,其中焦煤也有十四亿吨的储量,东戈壁省查干苏布日嘎硫酸矿储藏量为六千万吨左右,这些矿藏都是值得开发的。
  以前蒙古没有对这些区域开发的最大障碍,就是交通运输问题。因为当中中苏和中蒙交恶的原因,南通的路线是堵死了,要是往北运输的话,整个铁路公路的建设时耗时耗力耗费资金的,苏联人自然不会去做这种事情,因为他们并不缺资源。没有必要耗费这个精力。
  蒙古人不愿意向中国人低头,而且他们人口基数少,也不值得为这事儿大兴土木,所以也没有考虑过开发这边儿的矿藏。
  至于其他的外国人,想要同时搞定俄罗斯、蒙古还有中国这三方的关系,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长期以来这边儿的中蒙边境附近的矿藏才一直没有开发起来。
  如今范无病找到了这个发展的好机会,自然是不能够放过的,事实上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方案,就是修建一套能够同中国境内铁路公路相连接的交通运输系统。
  大使馆的人知道了范无病的想法之后,立刻积极地跟国内进行了联系。国内的相关部门对此倒是显得非常积极的,立刻就给出了公路和铁路两套方案。
  公路方案是:一是修乌兰巴托—塔本陶勒盖—奥尤陶勒盖的中蒙边境公路,二是修乌兰巴托—宗毛都—满都拉戈壁—塔本陶勒盖—奥尤陶勒盖—嘎顺苏海图口岸公路,主要利用现成的公路线。
  铁路方案是:一是修塔本陶勒盖—奥尤陶勒盖—嘎顺苏海图与中国铁路相连接,可直接进入中国市场,这里的问题,就是还需要把现在的季节性口岸变成为常设口岸。另一个是修陶勒盖—奥尤陶勒盖—查干苏布日嘎—宗巴彦与蒙古国主干线连接,不足之处是路程太远,成本过高。
  范无病从这几个方案中不难看出,蒙古国开发南部省区必须考虑到中国因素,该矿的开采必须得到中国方面的支持,否则绝对办不成事儿,这样一来的话,就得保证中国是蒙古矿产出口的最大市场,若非如此,成本就太高了。
  “难怪没有人肯来这里开发了,没有相当大的能量,根本就搞不定这种事情。”范无病心里面暗自想道。
  即使是澳大利亚人和加拿大人对这边儿有过考虑,但是一想到要打通中国关系实在太麻烦之后,他们最终也是放弃了,尤其是在没有勘探到足够吸引人的资源之前,他们更不可能草率地作出投资决定。
  至于另外一点,就是如今蒙古国内的外资投入还是比较少,几十万上百万都少见,更不要说像范无病这种一开口就是号称要投资十亿美元的大豪客了。
  范无病在蒙古整整地待了有二十天的时间,等到他已经吃腻了炖羊肉烤羊腿和羊肉饺子,觉得自己都快变成羊的时候,大事基本上都已经定下来了。
  蒙古国的相关机构以及范氏投资集团还有俄罗斯和中国的带表一块儿组织了一个签字仪式,见证了蒙古国政府与范无病的范氏投资集团之间达成了关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合作。
  范无病在圈定了矿区的范围,并确定了公司的地址之后,就开始派遣职员组建公司,招募员工,准备各种开发前的预备事宜,同时就是跟国内进行求助,希望政府方面提供给水部队和地质勘探队伍。
  关于这件事情,倒是很轻松的达成了,范无病的要求才提出来。军方就给他派过来十几支勘探队伍还有两支给水部队帮忙儿。
  对于这个事情,范无病感到有些意外,但是旋即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虽然说中国根蒙古之间的回归问题是不大可能了,但是并不代表国内不希望改善这边儿的交通运输状况,将来一旦有事,深入蒙古境内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那个时候,就需要公路和铁路设施的保障,或者可以保障人员给水的各种设施了,否则全靠队伍自己解决的话,困难时比较大的。
  说到底,这件事情也暗合了军方的战略布局,如今有了这个机会,他们怎么可能不表现得积极一些?当然了,如果换一个时期,蒙古方面也不可能答应这么做的,毕竟这会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安全问题。
  实际上范无病也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蒙古一直没有回归中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充当了中俄之间的天然屏障,尽管中苏关系正常化之后,苏联红军就撤出了蒙古,直到现在蒙古国内也仅有少量的军事武装力量,但是俄罗斯和中国同时都恪守了以前的协议,不谋求对蒙古的绝对控制权。
  这样一来,中俄之间就有了一个战略缓冲区,两边儿都会感到比较放心,否则的话,假使蒙古成为中俄任何一国的地盘儿,那么两个军事大国之间的边境线一下子就会增加四千公里以上,这就会造成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无形之中需要投入的军备力量,会让两个大国都感到吃不消的。
  从这方面来考虑,现在这个状况,还是符合双方的整体利益的。
  当然了,如果自己是以经济开发的名义做点儿小手脚,也不会引起俄国人的强烈反弹,毕竟这个理由是说得过去的,没有运输条件,开采出来的矿产难道说要喂牛喂羊啊?
  第七百一十二章 风不平浪不静
  事实上,无论是俄罗斯人。还是蒙古人,或者其他外国人,都对范氏投资集团买下四万平方公里的勘探权和开发前感到有些嗤笑。
  地质勘探不同于一般事情,不是说你圈了地之后,就一定能够勘探处资源来,尤其是能够勘探出有投资价值的矿产资源。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地质人员进行勘探也是需要很多时间的,范无病一下子购买了四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勘探权,那得需要多少人员,多少设备,多少时间,才能够彻底勘探完毕呢?
  但是,所有的人都忽略了一点,范氏投资集团随时可以动用的资源,除了自己的员工之外,还有整个中国的军方作为后盾,所以随便拉出几千人的勘探队伍来,真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就算是雇佣国内的地质勘探队伍,也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正因为这个原因,范无病才有底气拿下四万平方公里的地质勘探权而没有什么顾忌。当然了,他有钱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微软可以承受得起每天上百万美元的高额罚款,还不就是因为自己财大气粗吗?换了其他任何一家软件公司,都是要承受不起面临立刻破产的。
  随着在蒙古国内各项工程的展开,范氏投资集团又吸纳了几千名退役军人,组成了护厂队,分布在公司所属的各个矿区,用于保障自己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当然了,武器什么的都是经过了蒙古政府许可的,为此范无病又向蒙古的某些部门高层行贿了几百万美元。
  但是不管怎么样,所投入的资金比起在澳洲的投入而言,真是不值一提了。
  范无病觉得,虽然蒙古的官员远比澳大利亚官员腐败,心也更黑一些,但是自己在这边儿的投入反而要小很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蒙古国内并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投资制度,尤其是对于自然资源开发方面的经验也非常不足。
  自己也就是趁着他们什么都搞不明白的时候过来发横财的,一旦对方反应过来的话,那么进入这个市场的门槛儿可就是要高很多了,就算是再简单一点儿,他们直接将税率提高几十个百分点,就会让人无利可图了。
  当然,那是比较赖皮的做法,如果他们政府真得要那么做的话,保证会引起公愤的。自己也不介意利用手中的权利,断掉他们的生活用品供给,让他们天天去吃肉,有本事不要吃蔬菜嘛。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被别国包围起来的内陆国家,而且还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家,蒙古想要发展起来真是很不容易,除非是得到中国或者俄罗斯其中一个大国的庇护,否则都是难以摆脱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的。
  范无病在六月底的时候,回到了国内,与此同时,他从澳大利亚那边儿采购的大型钻井设备也运抵蒙古,开始了大规模的深入勘探。
  一般的勘探,受钻机性能的限制,最深只能钻至一千五百米左右,而蒙古这边儿个别地区矿脉埋藏很深,如在北部矿区钻至八百米深时,尚未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矿石,当钻至一千两百米到一千四百米的深度时,才发现了有价值的矿石。
  范无病为了勘探深层储量,搞清楚自己所划定地盘儿的矿脉储量。特地从澳大利亚那边儿购进目前世界最大的IBP型钻机一台,这种钻机可钻探到三千米深的地下。
  据说,这种大型钻机世界上仅有两台,另一台在美国本土进行石油勘探,该钻机重达七十多吨,公司用大型运输机空运抵达国内磐石机场,然后使用铁路运输运到了蒙古国内,在使用大功率拖车运到了矿区进行组装。
  有了这样的大型设备之后,公司的勘探进展很快,到了七月下旬的时候,针对几个重要位置上的勘探已经出了结果,并且找到了那条最重要的大型铜金混合矿脉,公司和勘探队的专家联合做出的研究报告称,该矿黄金储藏量达五百吨,铜储量能达一千万吨。根据矿区分布分别划分为奥云陶勒盖中央矿区、西南矿区、南矿区等四个矿区,矿脉总长超过了公里。
  同时专家分析认为,按常规在一百公里范围内还应有几个矿区,他们正加大勘探力度,以期能够在今年之内找到所有的大型矿脉。
  与此同时,勘探队伍也找到了两个大型煤矿和一个油气田,都是极具开采价值的。
  范无病得到了这几个消息之后,心情非常不错,这一段儿的运气确实很好,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铜矿和煤矿都是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石油和天然气自然也不例外,这一次的事情办得相当漂亮,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矿区距离国内非常近。运输方便,如果动用大型自动化开采设备日夜不停地开采的话,怎么也要在合同期内将这些资源给搬空才是。
  至于范无病一直很关心的铁矿,则还没有找到,但是范无病可以肯定的一点,那个大铁矿就是在自己划定的区域之内的,至于在哪个具体的位置上,就不得而知了,只好让勘探队们多辛苦一下。
  但是怎么想今年之内也能够勘探完毕的,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估计到时候应该感到痛哭流涕的就是蒙古人了,四万平方公里的矿区,勘探费才交了二十万美金就搞定了,简直就是跟白送的没有什么两样儿。
  不过范无病心里面就想了,到时候等我开采的时候,你们才会感到更加目瞪口呆呢,当初美国人是怎么到中国挖煤的,今天我就是怎么在蒙古挖金子的,这个叫作挖东墙补西墙。
  国内的一些媒体舆论倒是对于范氏投资集团在蒙古开矿感到有些不能够理解,多数人都认为国内的矿藏这么多,何必去到国外花那个钱?小一点儿来说是不愿意支持家乡建设,大一点儿说就是不爱国啊。
  范无病对于这种论调真是感到有些无语,不过这也不能怪国内的老百姓,毕竟以前的宣传导向有问题。国内的资源匮乏是实际情况,矿石的品位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只不过普通人并不清楚这一点,而清楚这一点的人因为某些原因又不愿意讲,这就造成了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认为没有必要去那些蛮荒之地搞开发,简直就是给蒙古人送钱去了嘛。
  对此范无病也好,公司也好,都没有正面回应,反正赚钱才是王道,这种消息闹腾几天也就风平浪静了。实在没有必要跟他们起什么争执,徒费口水而已。
  国际上依然不是风平浪静,五月上旬,除了爆发了大使馆被炸一事之外,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老对头也在印占克什米尔的卡吉尔地区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此后,冲突持续了一个多月,一直到了七月中旬,武装冲突才暂告平息。
  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七月九日的时候,李登辉居然冷不丁地抛出了两国论。
  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公然声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而非一个中国的内部关系,台政界要人也大肆鼓吹,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走到两个国家,两岸会谈就是国与国会谈等等。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下,悍然轰炸南联盟,肆意屠杀无辜平民,在当代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以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恶劣先例,极大地助长了各国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气焰。
  而美国战机野蛮地用导弹袭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也是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暴行,使中美关系急剧恶化,两国关系处于低潮。美国内的**势力空前嚣张,大肆鼓吹**,并为台湾岛内的分裂主义势力撑腰打气。
  在此期间,日本国会也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及相关法案 ,表示日美准备联手建立包括台湾在内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在这种国际形势之下,李登辉认为挟洋自重分裂祖国的时机来到了,便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指望国际**势力能为其分裂祖国助一臂之力,制造出一个东方科索沃。
  台湾当局长期推行的金钱外交四处碰壁,陷入困境,李登辉企图通过两国论,开拓所谓的国际空间。摆脱台湾在国际社会的孤立局面,同时误导国际舆论,使国际社会以两德、两韩的模式来认识两岸关系,极力想借助美、日等国的**势力,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另一方面,在明年三月大选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李登辉妄图用两国论挑战一个中国,为其亲信制造声势,捞取选票。
  总而言之,一九九九年的七月,虽然诺查丹玛斯所预言的世界末日并没有如期到来,但是国际社会风起云涌,颇不平静。
  不过范无病这边儿又传过来一个好消息,蒙古那边儿,探出了一个规模超大的优质铁矿。
  第七百一十三章 战略布局初见成效
  总体而言,蒙古国的铁矿品味并不如澳大利亚那边儿好,但是如今发现的这个大铁矿的储量也超过了三亿吨,而且其矿石品位也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七,算得上不错了。
  范无病得到了这一消息之后非常高兴,特地在京城举办了一个酒会以示庆祝,邀请了军方的一些向他提供了帮助的大佬们参加,同时也邀请了国务院的很多领导们,还有自己这边儿的一些高管们。
  为了增加娱乐气氛,他也找了央视的朋友,安排了一些影视明星过来捧场,再加上一些京城商圈儿的朋友们,居然有两三百人参加了酒会。
  席间的话题,自然免不了范无病在蒙古国的投资问题,关于这一点,国务院的一些领导们就看得比较清楚一些,所以大家交流起来的话题也更加深入一些。
  “目前西方在经济上剥削中国,主要通过资源垄断话语权、高科技垄断权、利用改革开放漏洞等方式等来实现。”范无病对一位政策研究室的领导说道,“资源定价话语权,这是一个超级大国必备的经济要素之一,作为一个有志于成为大国的国家,必须打破西方的资源垄断性话语权,才能够踏上顺利发展的前路。目前西方国家动不动就喊什么**,无非就是想要干扰高层实现,让大家放不开手脚,进而打乱国家的战略部署而已。”
  中国人是比较好面子的,所以外国人也看准了这一点,他们找些人在那边儿一嚷嚷,就让中国人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放不开手脚,影响颇大,实际上如果政府方面有一个既定的政策,完全不理会对方的干扰,完全沿着预定目标前进,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垄断全球的大部资源的控股权、开发权,包括铁矿、油矿、铜矿、铀矿、铝土矿等,是西方国家最擅长的做法,例如铁矿石的垄断者主要是日本、美国、澳洲参股的必和必拓,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以及印度有关公司等世界主要铁矿石供应商。
  再如垄断全球石油开采的主要是美国武力支持下的美英的壳牌、美孚等新老公司,以及俄罗斯的几个国家石油公司,控制中东、非洲、俄国等主要产油区、出口区。这些美国军力背景下的公司垄断了上述资源的控股权、开发权、销售权、定价权。
  另外一方面,就是通过西方、以及俄国准备自建的期货市场体系,由国际金融资本配合或者操盘,实现超高定价权、垄断性话语权、剥夺中国的话语权。比如说拉抬全球油价、有色金属、贵金属等等大宗商品的价格。
  “过去的几年中,石油价格已经翻了一倍左右,而铁矿石价格也已每年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巨大涨幅跃升,几年累计涨幅惊人,铜、铝等有色金属的价格同一时间涨幅也约为两倍以上。”范无病对众人说道,“在这种形势之下,像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想要通过正常的渠道成长起来,所要付出的成本,是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