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八十九章 日本人的新花样儿
  众人听了之后都觉得有些震惊,小马哥的债务少说也在两百万上说话了,这个年轻人居然说能想办法帮他们解决,这不是他们的耳朵听错了吧?
  小马哥被媳妇儿拉着哭了一阵子之后,大概也清醒了一些了,谢过了范无病和另外几个人的救命之恩,有些难过地说道,“我现在穷得叮当响,要不一定请几位好好吃一顿的。”
  范无病摆手说道,“这些都无所谓,你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跟我好好讲一讲,这个债务我就帮你还了。”
  小马哥有点儿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相信范无病的话,毕竟范无病看起来比自己还要小几岁的,怎么可能解决了这么大的一笔债务?
  宋晴在取出了自己的工作证让他看了一下,一边儿说道,“我是省政府办公厅的工作人员,这位是范氏投资集团的范先生,他确实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
  小马哥看了宋的工作证之后,才知道这位年轻女子居然还是一位领导,虽然他不清楚这个省政府办公厅的副主任是什么级别,但是想来一定是很高的职位了,毕竟能跟省长在一块儿经常见面的干部,绝对不可能是小官儿。
  于是小马哥两口子就跟范无病他们坐着车子一块儿回到了省政府大院儿,等到车辆直接通行进去,看到站岗的武警在一旁敬礼的时候,两口子才算是相信了这两位果然是微服出访的领导呀!顿时小马哥就觉得自己的事情有点儿解决的希望了。
  等见到范亨时候,两口子的眼睛都快瞪出来了,没想到自己居然能够进了省政府大院儿,还能够见到省长!江南省的范省长可是政治局的委员啊,这么大的干部,居然就见到真人了!
  范亨见到范无病和宋领着两个小夫妻进来,也是吃了一惊知道他们究竟是在搞什么事情。
  于范无病就把江堤边儿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亨了解了事情的大概之后才对小马哥夫妻俩说道,“嗯,有什么事情,还是要努力去面对的,你们有实际的困难该跟银行方面沟通,或者跟地方政府说明情况起来想解决的办法,走绝路那是不可取的。”
  范无病倒是说道。“我找他们来。不光是因为碰到了这事儿行善积德。还有一个重要地原因。是因为此事而想到了一个问题是最近省里面像小马哥这样地~鱼养殖户有多少。是否有很多人也遇到了类似地情况?这是一个大问题。还有一点是日本人这种先诱使大家一窝蜂地上~鱼项目。然后再慢慢地压价地做法不是也表现在其他一些项目上?如果真地存在这些问题地话。那么省政府方面是难辞其咎地。”
  “都我们自己没有搞好省政府没有什么关系。你可不要给范省长身上泼脏水!”小马哥听了之后有些着急地站起来说道。“范省长来了江南省之后。做地都是好事儿。咱们都看在眼里地。你可不兴胡说!”
  范亨见了小马哥地着急样子之后。不由得哈哈地笑了起来。然后拍着范无病地肩膀对他说道。“没事儿。没事儿!这是我儿子。你没发觉我们俩长得很像吗?”
  小马哥两口子仔细地看了看范无病跟范亨。果然觉得两个人长得很像。差别也就是在年纪上不同而已。于是有些尴尬地嘿嘿笑了笑。心道自己这次没有死成。或者是否极泰来遇到了贵人了。
  范无病又仔细地询问了小马哥关于~鱼项目地操作。然后就发现一个问题。在这些项目当中。那些~鱼苗都是由日本商人提供地。售价比起市场价格来说是相对较高地。但是日本人也有一个条件很吸引人。就是保证可以在~鱼成熟之后全部收购。
  因为不用担心销路问题。而当时日本人给出地收购价格又比较高。所以大家都觉得这个生意是稳赚不赔地。所以参与这个项目地人很多。小马哥说他们那个县里面。很多人都办了~鱼养殖场。
  “这一次不光是我们的~鱼养殖场出现了瘟疫,我们县里面大概能有三分之二的养殖场都出现了这种问题,而且剩下的几个没有大碍的养殖场里面,~鱼的产量也不太好,再加上日本人的收购价格不如以前了,能够回本儿就不错了,赚钱那是难上加难。”小马哥对范无病说道。
  范亨让宋晴打电话过去了解各地的情况,省政府在这方面的消息渠道比较多一些,有些时候会直接征询当地政府的消息,有些时候则会通过一些特殊渠道来获知小道儿消息,这一次,就是范亨交待宋晴去通过省政府的特殊渠道来了解当地的~鱼养殖情况,以及日本人最近是否有搞过类似的项目。
  大概过了有一个小时的样子,各的统计资料就上来了,果然,全省范围内不完全的统计资料就表明,日本人在江南省里面至少鼓动着建设了两千多个规模较大养殖场,总投资额度在三十亿人民币以上,而其中所放养的~鱼鱼苗,无一例外都是日本人所提供的高价鱼苗。
  仅仅在鱼苗的推销上面,日本人就在江南省足足赚到了二十个亿。
  宋晴接下来又接到了省淡水养殖研究所的研究员们紧急提供过来的情报,他们的观察结果表明,这些~鱼养殖户们所养殖的鱼苗,先天上就存在一些基因缺陷,因此想要成熟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而且在最近一段儿时间内日本商会提供给~鱼养殖户们的专用饲料当中,发现了数量比较多的寄生虫。
  “据专家们说,这些寄生虫可以引起~鱼的大量死亡,表现就通瘟疫一样,但是却检查不出病毒来,也不会对其他放养的一些鱼类造成太大的威胁,可以推断,这些事情大概不会是偶发事件。”宋晴对范亨说道。
  范亨听了之后时就皱起了眉头,如果真的如同他们所说的这样子,那这事儿可就是有目的地敛财行为了,也就是通过合同来吸引大家来发展他们的项目,聚敛大量的资金,但是却通过其他的手段来使得产量很低,减少自己的回收成本。
  一般而言这种行为总是;段性地有选择区域地进行的,也就是担心在一个地方骗得多了,会被人给发觉,今年也是江南省的这些养殖户们运气不好,轮到日本人来骗他们了。
  范无病就说,“这些日本人真是可恨,我以前好像听过,他们在收购香菇的时候,就经常玩这种小把戏,没想到现在居然变本加厉了。”
  说实在的,江南省并不算是养殖~鱼的适宜场所,尤其是日本人提供的那种鱼苗,虽然在国内少见,但是在日本国内的售价低廉,一般日本人吃的也不是那种~鱼,运到中国来,就是为了来骗钱的,一纸收购合同,就可以让大批养殖户消除了戒心,从各地的银行和信用社中贷出巨款,然后被他们收回囊中,而且平时的饲料项目上锁赚取的金钱,也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这倒是无所谓,最为可恨的就是他们居然在鱼苗和饲料上面做文章,先天的基因缺陷可不是随时都能够遇到的,而寄生虫问题一般而言也是不可能发生的,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并发,足以说明他们这是一种有目的地使养殖户的~鱼减产手段,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回购的数量,而又不会违反合同中所限定的条款。
  又过了一阵子,另外一些关日本人在江南省发展的项目也被统计出来了,包括范无病刚才提到的香菇种植以及什么其他的一些农作物或者淡水鱼类养殖什么的都有,之前都是通过收购合同来诱使养殖户和种植户们上钩儿的,之后就通过其他手段来使他们的作物减产,如果减产的目的是在难以达成,那么久利用当时的合同上所预留的漏洞,压低收购价格。
  这一来,即使大量地收购成品,也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不利的影响。
  范亨看到了这些情况之后,感到非常愤怒,拍着桌子说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些小鬼子实在是欺人太甚了!”
  范无病就说道,“政府方面也是缺乏引导了,尤其是银行方面,看到了利益就滥发贷款,完全没有对这些项目进行过仔细的审查,或者说是对其中所蕴含的风险视而不见,有意地忽视。单纯地为了完成房贷任务,而不愿意正视养殖户们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这也是令人心寒啊!”
  平心而论,这些合同中的漏洞,经常处理类似业务的银行方面的审核者们应该能够很容易地发现的,可是大家都缄口不言,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范亨的情绪有些起伏,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强令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在考虑应该如何来处理这个事情。
  第四百九十章 要打国际官司
  范无病实在是被这些人给气得够呛,这种滥放贷款的行为,简直就跟同日本人合伙儿骗自己老百姓的钱的行为没有什么两样儿。
  之前江南省会出现上百亿的资金漏洞问题,范亨还能说是当时的领导们以权谋私侵吞公款,基层的干部还是好的。但是现在又出现了这种事情,就让他不能不认真地考虑,基层的干部们是不是也应该认真地整顿整顿了?
  尤其是最近的好几起事件的发生,都是跟银行方面牵连在一起的,不能不让人提高警惕。
  范亨想了一下之后,就对范无病说道,“回头我立刻召开银行方面的会议,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不能把贷款放出去就不管了。今后江南省这边儿,必须把牢了贷款发放这部分的关口,考虑专门成立一个风险评估委员会。”
  范无病点头回答道,“虽然不是很管用,但是在大项目上确实是有些效果的。”
  “那眼前的这些该怎么样处理?”宋晴向父子两个人询问道。
  范无病哼了一声道,“这事,若是我不知道了也就算了,让我碰到了,那是要好好地跟他们计较一番的,不就是有基因缺陷的~鱼苗和有寄生虫的饲料吗?保存好了这些证据,我可是要跟他们好好地打官司的,一定要让他们赔一个倾家荡产,彻底把吞了的东西都给我老老实实地吐出来!”
  范亨皱眉道,“你不要乱来,这事儿比较麻烦,就算是打官司,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有个结果的,国内想要给他们定一个罪名,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些日本鬼子很狡猾的,而国内的法律法规漏洞又百出。”
  范无病胸有成绣地回答道,“所以我没有打算在国内打官司直接就把官司打到东京去,看看日本人肯不肯把这事儿给办了,要是推三阻四的话,我可就对他们不客气了。”
  “又要搞什么?日本的金融业现在也有点儿不顺利,你别把人家给搞垮了啊!”范亨知道儿子的手段太多了,唯恐他再搞出来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于是就吩咐道。
  范无病笑道。“我又不是地。就算是搞风搞雨。也是让别人出面地何必自己亲自出马?那不是让人抓把柄嫉恨吗?索罗斯可是还欠着我地钱哪!”
  “只要是能把小鬼子收拾了。就是继续赔钱也认了!”小马哥有些气哼哼地说道。
  他这一次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地受了日本人地蒙蔽。才遭受了这么大地损失地。即使是在家做木工地话。也不可能落到现在这步田地。因此小马哥对于这些丧尽天良地日本人那是恨到了骨子里面。
  范无病说干就干。立刻就给自己地律师团队们说了这件事情他们立刻着手准备。并且授权他们可以动用集团地一切人脉关系。将活动资金也提到了三千万美金。
  “你这么做。纯粹是没事儿找事儿。光是活动资金。就够赔偿大部分人地损失了。”宋晴听了范无病打给他地手下们地电话之后。就觉得有点儿无语。也不知道范无病是怎么想地。居然会做这种赔本儿地生意。
  不过范无病对于自己地做法就另有一套说辞。“实际上这么做。也是为了警告一下小日本儿们。不要把中国人当做是好欺负地。”
  日本人敢于到中国来撒野,其实也就是看中了中国人的软弱性。
  常言说得好,虱子多了不咬人,日本人在中国遍地行骗,即便是有人觉得自己上了当要跟他们理论,也会觉得这么多人受骗了,为啥偏偏要自己出头呢?赢了官司的话,收益的是大家,可是若是输了的话费用可就都得自己来承担了啊!
  这种看上去十足的蠢事,谁会愿意去做呢?更何况国内的诉讼成本也是很高的,养殖户们个人要承担市很吃力的要是众多人联合起来打官司,又会出现一种群龙无首的情况|难形成一套一致对外的说辞,反而影响了效率,增加了失败的几率。
  而日本人则不同,他们来之前就已经充分地考虑过了国内的现有法律法规,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对方的劣势在哪里,法律的漏洞在哪里,也明白了国内的赔偿制度决定,自己不可能为此事承担太多的责任。
  所以,日本人在中国的犯罪成本是非常低的,这么好的犯罪场所,简直就是诱人来犯罪嘛!他们当然要义无反顾地来到中国,将这些名目不同但是目的相同的骗局进行到底。
  有鉴于此,为了避免日本人继续将各种养殖以及种植的把戏在国内推广,范无病觉得自己应该做点儿什么事情,来对他们形成震慑,断了他们这个念想。
  这么一来,在日本国内打官司,而且要高调地打官司,就是当前的不二选择了。
  日本人本身而言,也是很看不起这种骗局的,之所以他们敢于一直做下去,就是因为是在中国,但是当这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摆到台面上来的时候,日本国内的法庭也是不得不正视这种问题的,毕竟他们还要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不能够容许这种不正当的商业诈骗行为的出现,否则日本国内如果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又该怎么办呢?
  一般人只会认为如果在日本国内打官司,会形成日本人自相包庇的情况,但是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的范无病就知道,这事儿若是打起官司来,自己的赢面儿时很大的。
  所以他才要高调地到东京地方法院去打官司,而且是让自己的律师团队去打官司,尽管这个案子不是很大,但是全省三千多家养殖户同时都存在这种类型的情况,就足以形成很大的影响力了。
  范无病现在要小马哥做的事情,就是让他在省政府的工作人员陪同之下,将各地的养殖户们联络起来,形成一个联盟,对小日本形成集体控诉方,然后让自己的律师团队为其代理所有的诉讼行为。
  这么庞大的一件案子,足震动国际,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让日本人低头。
  “现在最重的,就是取证了,我们不但要发动省内的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同时也要邀请国外的大型媒体来采访,并将罪证保留,以备日后的庭审所需。”范无病对众人说道。
  这件事情很快就被安排下去了,宋也安排了办公厅的专人陪同小马哥夫地打了招呼,让他们各联系各的养殖户,统一起来之后,再由小马哥等人出面形成联合诉讼团,打这个官司。
  人才安排完了这件事情,范亨还请小马哥夫妻俩在省政府的餐厅吃了一顿饭,范无病又给了他们一些活动经费,这才把人给打发走。
  范亨看着他们离开之,叹了口气对范无病说道,“我们这里正在防汛工作的紧要关头,结果这些日本人又在捣乱,真是忙不完的事情啊!不过你觉得,这次的官司能打赢吗?”
  “不管能不能打赢,我们都要:十二万分的准备,就是不能打赢,日本人抵赖,也要让他们在世界媒体面前,暴露出丑陋的面目来。
  ”范无病回答道。
  不过话虽然这么说,但是范无病也很清楚一点,就是日本人多半儿是会服软的,毕竟这事儿仅仅是商业纠纷而已,并不会影响到日本人的面子问题,而不像是日本国内的教科书修改和事关南京的大屠杀的历史问题,那是谁也不敢触动的雷区。
  因此,范无病觉得小日本会判决中国的养殖户们胜诉的,否则的话,今后他们在中国国内的投资问题,就很难得到公正的待遇了,这个风险是谁都不敢冒的。
  尤其是如今日本的金融危机表象也很严重了,这么些年来刚刚有些缓和的经济也继续向下滑坡,中国这个大市场对于日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仅仅是为了几个来到中国行骗的日本骗子,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那么很有可能会形成新一轮的抵制日货行动,那样的话,对于日本大公司大财阀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范无病心里面的赢面是很大的。
  父子俩跟宋晴正在吃晚饭后喝茶水,就有电话打了过来,说是省城西边儿低洼处的内涝现象严重,当地政府的排涝设备不够用了,请示是否可以调拨一批设备过去帮忙?
  “看来我们的准备还是有点儿不充分呀!”范亨挠头说道。
  “这场雨差不多也就该停了,估计暂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设备的问题确实也需要解决一下,否则今年内的农业生产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了。”范无病想了一下后说道,“国内生产排涝设备的厂家也很多,干脆我来定一批货算了,这东西平时用得少,今年突然增加订单,估计会救活一大批企业的。”
  “那你就抓紧吧,时间可是不等人呀!”范亨听了之后连忙催促道。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豆的想法
  范无病现在已经很少去做具体的事务了,一般就是一道命令吩咐下去,自然就有手下们给他安排的妥妥当当,只需要偶尔过问一声,了解一下整件事情是否合乎自己的心意即可。
  对于国内哪里的厂家生产排涝设备,他自然是不清楚的,但是整个范氏投资集团旗下的企业可以说是遍及全国各地,只要一道征询的命令传达下去,自然有人去操办这件事情,因此没有多久就有情报汇总回来,总部的人立刻就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开始囤积这些设备,然后在一些重点防汛工作区域内进行统一调配使用。
  范亨的省政府方面给各地方政府的通知中提到,地方政府在防汛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难题,除了要迅速向省政府方面汇报之外,也要及时地同范氏投资集团取得联系,如果方便的话,可以由他们来出面解决一部分困难,事后再由省政府方面买单。
  天气果然如同范无病所判断的那样,大雨下了一周之后终于过去了,各地都长出了一口气,然后抓紧时间来解决内涝的问题,毕竟这是非常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件事情。
  今年的情况还算是好一些,因为从去年开始,江南省就开始大规模地疏浚河道,修整水利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修缮,投入的资金也不少,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出了江堤案之后,全省上下对于范亨的敬畏有加,也不敢在这种事情上打什么马虎眼儿,因此内涝现象虽然因为暴雨的原因比较严重,但是消除得也很快。
  但是对于范无而言,却又有一些不好的消息了,他在新疆和东北开发的那两块儿地,虽然新疆生产的棉花喜获丰收部分都卖给了江南毛纺厂这边儿,获得了双赢,可东北那边儿种植的大豆就因为今年的雨水过于充足而有些不合适了。
  国内大豆在历史上的种也比较早一些,以前所说的五谷,就是那个稻麦黍稷,其中的,指的就是豆子,有道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大豆的生长期主要就是在五月到九月之间,现在东北那边儿也是暴雨连连,弄得天里面都是积水,让豆类的生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大豆是一年的豆科植物起源现在还不清楚,不过很多植物学家认为是由原产中国的乌苏里大豆演生而来。一八零四年,大豆被引入美国到了五十年代,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
  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营养又易于消化的食物,也是蛋白质最丰富最廉价的来源,因为大豆不含淀粉以很适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如今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巴西和中国次之。现代工艺技术使大豆的用途更加多样化。豆油可以加工成人造黄油、人造奶+,还可制成油漆、粘合剂、化肥、上浆剂、油毡、杀虫剂、灭火剂的成分。
  豆粉则是代替肉类地高蛋物。可制成多种食品。包括婴儿食品。因为大豆用途多样。营养价值高栽培广泛。便于出口以在缓和世界性饥饿问题上起了重要作用。
  范无病在东北开始尝试大豆种。其实除了看到大豆油地前景之外是想要对其进行比较深层次地加工。而不是只作为原料卖出去那样地话。可是非常浪费资源地。
  但是现在。才种了没多久之后。就遇到了这种事情。东北今年地汛情应该也是非常严重了。尤其是东北平原地很多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遮挡。洪水一来遍地都是一片汪洋。看上去跟在海面上没有什么区别。别说种豆子了。种上玉米也看不到一点儿动静。
  哎。看来今年大豆种植全军覆没是没有悬念地事情了。大豆生产主要基地东北既然成了重灾区。那么国内地大豆减产已经是不可逆转了。联想到进口势必增加地情况。范无病忽然想了起来。似乎大豆期货也可以关注一下。投点儿钱进去玩一玩。也算是不无小补了。毕竟今年因为防汛抗洪所付出地代价将会很大。能在海外市场上多赚一点儿也是好地。就当是贴补家用了。
  顺着这条思路来进行发散思维。范无病就发觉可以做地事情还是很多地。
  “哈。果然是赚钱地机会无处不在。就是看你是不是愿意动脑筋而已。当然了。天赋也是非常重要地。”范无病摸了摸自己地额头。心里面笑道。
  劳伦斯海默在离开了省政府之后,立刻就开始打电话回国内,联系订购军用帐篷、救生衣、橡皮冲锋舟的事情,这些东西虽然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并不算什么敏感的物资,美国方面倒是非常好奇中国人为什么要订购这么多东西,但是既然不涉及到军事安全问题,卖给谁不是卖呢?于是这件事情很快就落实了下来。
  至于说后来范无病委托劳伦斯海默购置一大批用于防汛抗洪的大型自动化机械设备,则引起了五角大楼的高度关注,在认真地对照了这批设备的名单,认为这些设备的转移不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之后,他们总算是勉强同意了。
  本来五角大楼还想要刁难一番的,但是劳伦斯海默由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动用了自己家族在五角大楼上层的关系,推动了这个大订单的运作,这才算是搞定此事。
  各种大型自动化机械开始从美国的码头开始装船,在一周之内将会到达上海,然后通过长江航运尽快运到江南,估计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即可交付使用。
  但是问题又出来了,这类型的大型自动化机械,在国内使用的并不算多,也就是在一些国有的大型合资矿山里面,有一些在使用着,因此要找一些专业的司机过来还是非常麻烦的,范无病将这个问题跟老爸范亨提了一下之后,范亨也感到有些踌躇。
  不过有了设备:然不可能闲着不用,范亨打了一圈儿电话出去之后,就搞定了此事,几个大型煤矿那边儿表示可以帮这个忙,派一批人过来遍学边用,并且给江南省紧急培训出一批可以使用这些设备的人员来。
  “反正又不是要考驾照,也用上理论课,光是操作方面的学习和练习,也就是半个月就能够上手使用了。”煤矿那边儿的人使用过类似的大型机械化设备,因此对这些问题看得不是很严重。
  这段儿时间面,范无病就跟东北方面的负责人沈曼华交代了一声,表示今年的种植业全面减产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让她不必介怀,并且指示她趁着这段儿时间好好地研究一下洪水退去之后,应该做什么补救工作?
  不过沈曼华听了范无病的指示后就立刻表示,虽然说松花江两岸出现了部分汛情,但是生产基地这边儿的情况还是要好一些的。
  “我们那里没有淹了吗?”无病感到有些惊奇。
  “之前我就全面查看过这里地形地势,因为你一直有提到今年可能有较大的汛情,所以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借着地势在生产基地附近挖了泄洪沟,也购置了一些大型的排涝装置,原来只是以防万一,倒是没有想到现在能够用上了。”沈曼华笑着回答道。
  “这很好呀!”范无病听了之后非常,不过他也表示道,“今后两个月之内,汛情肯定是有反复或者有恶化的,既然你们都已经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了,那不妨把工作再做得深入一些,不但泄洪沟是需要的,最好在周围也弄起防洪土墙来。”
  “这个我们已经弄好了,挖沟的土就是用来筑墙的,这是常识呀。”沈曼华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范无病挠了挠头,心道自己毕竟没有在那边儿呆过,对于实际情况不了解,让沈曼华一说,倒好像是没有常识了,不过他想了一下又吩咐道,“另外有时间的话,你们了解一下东北大豆的情况,是否会因为汛情而大量减产,然后给我一个报告。”
  沈曼华答应了下来,然后问道,“老板,你是不是打算搞期货?”
  “嗯。”范无病点头说道,“国内的大豆如果大面积减产,那么国际市场上的大豆很可能就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上涨的,这一次我估计美国人也会受到洪水的影响,所以世界范围内的大豆产量都会减产,我需要有一个受损的预先评估,然后再决定该怎么样操作。”
  沈曼华答应下来,表示很快就会拿出一个详细的资料来。
  范无病才把这边儿的事情给安排妥当,那边儿就有电话打过来了,却是武陟小机打过来的,有些犹豫地表示,自己有点儿事情要跟老板面谈。
  “你能有什么事情呢?”范无病感到有些好奇地问道。
  武陟小机可是最早追随范无病起家的外国人,以一个日本人的身份得到了范无病的信任,足以说明这人还是比较靠谱儿的,平时两人说话都很直接,怎么今天突然扭扭捏捏起来了呢?这让范无病感到非常不解。
  第四百九十二章 黑锅必须要背
  虽然范无病对武陟小机的举动感到有些疑惑,但是他还是答应了武陟小机的请求。
  没过多久武陟小机就赶过来了,还带来了两个小个子的日本人,看上去一脸诚惶诚恐的样子。
  “老板,是两个朋友拜托我来说情的。”武陟小机一见到范无病,就开门见山地说道。
  两个日本人点头哈腰地跟在武陟小机的后面,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范无病仔细地看了看他们,然后才向武陟小机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他们两个在江南省惹下了麻烦,现在人家要控告他们,希望老板可以帮他们解决一下这个问题。”武陟小机对范无病解释道,“这两个人都是当初跟我一块儿在日本做生意的朋友,给我帮过不少忙儿的。”
  范无病点了点问道,“究竟是什么事儿,要让我帮忙?”
  两个日本人听了范无病话之后,立刻哇啦哇啦地指手画脚地说了一大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