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财色-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范无病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且不说李允蘅对自己有些仰慕了,就是那个年龄也小了一点儿,自己要是真的把她给办了,国内的这些女朋友们知道了,绝对会把自己给掐死的。
“令尊是一个值得敬重地商业伙伴。
”范无病对李允蘅说道。
两个人正在说话地时候。范无病地一名下属就将一份请柬送了过来。
“范总。市政府要举行一个活动。特意给您送来了请柬。”下属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接过了请柬。挥手让他退下。然后就展开请柬看了一遍。
李允蘅虽然也将脑袋凑了过来。但是她现在学习地汉字数量太少。基本上认不出几个字来。但是年月日什么地还是可以看懂地。于是就问道。“是请你吃饭吗?”
范无病笑了一下后说道,“嗯,一个庆祝晚宴,看来是推不掉了。”
眼看距离香港回归不到一年地时间了,市政府方面为了应景儿,特意举办了一个沪上名流跟港澳工商界代表的交流活动,大概也就是吃吃饭喝喝酒跳跳舞唱唱歌聊聊天什么的活动,上海这边儿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请到了。
因为范无病地重要地位,市政府请他的时候,是由市长亲自写了一份请柬地,冲着这份儿面子,范无病也不好意思不去捧这个场,毕竟香港回归算是大事儿,这一次的活动也算是政治任务了,不去总归是不合适的。
于是范无病就答应了下来,让秘书去给市政府办公厅打电话回复,表示自己可以按时参加这个活动。
李允蘅看了在范无病面前扭来扭去的那些漂亮女秘书们之后,就有点儿酸溜溜地说道,“你选秘书是从模特儿里面选吗?”
“哦,当然不是了。”范无病笑着回答道,“我选秘书时剩下的一些女孩子们,都去当模特儿了。”
李允蘅听了范无病的话,撅了撅嘴吧,虽然有点儿不相信,但是看了范无病地那几个女秘书,确实不能不承认,她们的个人条件比韩国地当红明星们要好太多了,如果是去演艺公司发展的话,包装费用会节省很多地。
不过李允蘅突发奇想,想要去市政府举办的活动上看一看,所以就央着范无病带她一块儿过去。
范无病想了一下之后就答应了,估计自己带个人过去,应该是没有什么关系地,不就是一个吃喝大会嘛。
等到第二天晚上的时候,范无病带着李允蘅来到市政府租用的活动现场的时候,就发现这一次的活动课时非同小可,居然几条街都给戒严了。
即使是范无病的车子,也是被层层检查之后才被放行的。
李允蘅就坐在车子里面有些感慨地说道,“中国真大,人真多。搞一个活动都要戒严好几条街,这在韩国是不可想象的。”
“你们那里不戒严吗?比如说政府官员下来视察的时候?”范无病随口问道。
“我们那里的政府官员们都是去挤公交车的,不想你们这里,居接有公务车送,真是很新鲜的事情啊!”李允蘅回答道。
范无病撇了撇嘴道,“我们这里,公交车可是稀缺资源,所以政府官员们只好去坐公务车去了,这叫作不与民争利。”
见李允蘅一脸的茫然,范无病就说道,“唉,说了你也不懂,等你再学几年中文,或者能够明白一点儿吧,中国的语言文字艺术,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
“我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李允蘅非常开心地回答道。
“这小傻妞儿——”范无病嘟囓了一句,就将车子开到了会场的外面。
有人跑了过来,帮范无病将车子停好。
范无病带着李允蘅以及保镖,拿着请柬进了会场,通过了两道检查岗之后,才算是进入了主会场,放眼看去,这里已经集中了大概有两百多人了。
看来今晚的活动规不小啊,安保工作做得这么上心,一定是有大人物要过来参加活动,光是上海市的政府官员们出席的话,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排场的。
范无病心里面很清楚,有些领导出席活动,事先是不会通知的,只有在临时才会宣布,这固然是为了安全起见,另外也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们的时间比较紧张,事务繁忙,经常有很多突发性的事情需要处理,所以为了不放大家鸽子,就不可能事先安排好那么多的活动,只有看临时有没有时间参与了。
等到范无病被领到了自己的座位时,才发现这里居然是贵宾席,自己分到了一张可以坐四个人的小桌子,都归自己支配了。
范无病对自己的保镖和李允蘅笑道,“早知道应该再带一个人过来的,现在是三缺一了。”
不过现场倒是有很多人都是认识的,不少人都走了过来,向范无病打招呼,或者跟他讨论一下最近的经济形势,或者向他介绍自己的同伴什么的,总而言之范无病身边儿是不缺热闹的。
过了约莫半个小时的时候,大厅里面的背景音乐突然就变了,从轻音乐变成了比较庄重的音乐,接着就见到十多个领导走了出来,跟大家打招呼。
李允蘅看了看这些年纪大概都在六十左右的老头子们,就有些惊讶地说道,“为什么中国和韩国的领导人的年纪都比较大呢?”
范无病想了一下,就回答道,“这叫作老成持重。”
“那为什么美国的总统一向就很年轻呢?”李允蘅又想起了一个问题,于是就问范无病。
“那叫作少年英雄。”范无病揉了揉鼻子回答道。
谈到了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中美之间的差异了,美国跟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不同的,所以在用人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美国,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摆设,无非就是按照财团的意志去行事而已,即便是一条狗,也可以胜任有余,因为他们有一套非常完整的体制来推动整个白宫的工作进程,所以谁当总统都没有问题,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实际上只是为了取悦选民而举办的一次大型全民娱乐活动而已。
而在中国就不同了,我们讲究的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资历让人无话可说,所以要满足这三个条件的话,才能够有机会走上这个最高的政治舞台,成为国家首脑,这样的话,能够年轻了才怪呢!
且不说两个人在这里聊闲话,不多时那十几位领导就走过来了,而且有人非常惊讶地说了一声,“无病,你怎么也在这里?”
范无病抬头一看,顿时乐了,原来那十几个人当中,赫然就有自己的老爸范亨啊!
再看其他的几位,至少也是中央委员,甚至还来了一位副总理,一位国务委员,这个阵容,倒是也非常宏大了。
“老爸你来得,为什么我就来不得呢?”范无病非常俏皮地回答道。
范亨闻言摇了摇头,然后就随着大家一块儿去挨个跟前来参加活动的代表们逐一握手,倒是不再搭理范无病了。
“他是你的父亲吗?”李允蘅看到范亨跟范无病的容貌极像,于是就忍不住问道。
范无病点了点头道,“你说对了。”
不过范无病也感到很奇怪,为什么上海这边儿搞活动,居然把身在江南省的范亨也给请过来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 凡事皆有因
等到曾副总理跟中央委员们到齐之后,就是会议组织方开始致辞,接着就是一通儿介绍,范无病倒是没有认真地去听这些内容,只是在介绍到他的时候,站起来向大家微笑了一下,摆了个POSE让记者们拍照。
结果闪光灯的频率立刻增大了几十倍,大厅里面尽是强光闪起,弄得范无病眼睛都有点儿花了,好半天才恢复了正常。
“上海的媒体记者们,实在是太热情了。”范无病发现自己将大多数人的风头都给抢走了,不由得有些讪讪地笑着对李允蘅说道。
李允蘅对范无病的名声之大,还是有些诧异的,虽然说自己在国内也是深受媒体关注的人物,但是由于父亲李健熙一向比较低调,他们这几个子女也很少公开在媒体面前露脸,除非是被狗仔队们围堵,才会泄露那么一张两张模糊不清的照片出去,而一旦发生了资料曝光的事件,公司也会动用人脉关系来消除影响。
以三星集团在韩国的势力,要做到这些事情,还是游刃有余的。
因此当李允蘅看到范无病一点儿也不排斥这种暴露在闪光灯下的生活,就有些奇怪了。
范无病见李允蘅有些不解,就对她解释道,“在中国,名气这东西是可以当做资源来有效地经营的,你的名声越大,可以获得的各种资源就越多,做事就越方便。中国人向来是有名人情结地,所以才会有很多小册子上面都写着名人名言,而且很畅销。”
李允蘅点头说道,“我明白了,就像我小的时候,父亲大人经常让我们背论语一样,那就是孔夫子说过的话。父亲说中国人喜欢沉浸在历史当中为自己找借口,所以很喜欢研究古人说的话做的事,缺乏向前看地眼光,也缺乏进取的勇气。”
“夏虫不可语冰。”范无病怎么能够容许棒子编排中国人?摇了摇头道,“生活在夏天的虫子,成名周期很短,等不到冬天就死掉了,因此它从来都没有见过冰是什么样子。你们韩国人没有见识过中华上国的灿烂文化,自然也不会清楚为什么华夏文明能够传承如此之久,这就跟夏天的虫子一样。所以,任何一个局外人想要客观地评价一件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你没有立场,只能够看到表象,而不明白这种表象其中所隐藏着的成因。”
“听起来,有点儿不好理解。
”李允蘅摇了摇头。她地年纪小了点儿。还无法理解这些比较深层次地问题。
范无病自然也不能够说李允蘅头发长见识短。毕竟她只是个韩国人而已。
过了一阵子。范亨就溜达到了这里。看到范无病地身边又换了一个陌生地孩子。不由得有些不悦。心想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换女朋友地速度太快了。以至于自己见他一次。都能发现不同地女孩子陪在他地身旁。弄得自己都不愿意多问了。
不过这一次范无病就主动地向老爸范亨介绍了李允蘅。“老爸。这位小姑娘。就是韩国三星集团李健熙会长地千金。李允蘅小姐。”然后又给李允蘅介绍道。“这位是我父亲。江南省地代省长范亨。”
“伯父您好。”李允蘅很恭敬地给范亨鞠躬道。
“李小姐你好。”范亨一听。才知道这小姑娘还是比较有来头儿地。韩国三星虽然现在美国玩不转。但是在中国大陆地名气还是很响亮地。尤其是电子产品这块儿。在各省市都有一定地市场份额。就是在江南省。也有不少三星集团旗下地销售商。
李允蘅也是有点儿小心思的,否则就不会称呼伯父,而要喊范省长了。
范无病小声给范亨介绍了一下李允蘅来到中国地情况,然后又把自己正在跟三星合作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然后对老爸范亨建议道,“你那里也可以拉他们过去投个资建个厂什么地,也好过总是我去搞资金扶持,引来无数的闲话,这个也算是引进外资地一项政绩了。”
“那也不是不可以,有什么好的项目没有?”范亨点头问道。
江南省确实没有什么规模太大地外企,若是能够让三星在江南省落地建厂,且不说能够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起码能够从形象上扭转江南省较为不利的落后局面。
范亨也很明白儿子的意思,于是就认真地考虑了一下,便发觉自己在这件事情上还真不能轻忽,眼前的关系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而且儿子的那些外国生意伙伴们,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这样零零总总地加在一起,就是不小的力量了。
勿以善小而不为,范亨对自己说道,于是他看着李允蘅的目光就非常友善了,“李小姐有时间的话,可以去江南省玩一玩,那里还是有很多山水之乐的,到时候让无病陪你一块儿过来,我专门给你接风儿。”
“谢谢伯父,我一定会去。”李允蘅很高兴,又给范亨鞠躬道。
范亨也没有在这边儿多停,毕竟这次是集体活动,他也是应邀而来,因此谈了几句话,就回到了他们那边儿。
这一次范亨过来,却是上海市政府跟香港的一些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会谈,不但邀请了许多工商界人士,也邀请了附近一些省市的领导,像范亨这样的大有前途的中央委员,自然是邀请的首选。
而在香港方面,则是邀请了一些大集团的老板,还有一些跟大陆方面走得比较近的政府官员们。
虽然中英之间在香港回归的问题上龌龊不断,也有人担心九七回归之旅不会太顺利,但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可以坚信,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中国政府都会坚定不移地收回香港主权。就像邓公说的那样,九七年我们是一定要收回香港的,要么坐着我的专列去,要么就开着坦克去。
尽管港督彭定康想要搞直通车,并因此闹得内地政府跟港府之间几乎断绝往来,但是大部分港府官员尤其是中国籍官员,就迫切地希望加强同内地之间的联系,为自己将来回归之后铺路,而深深扎根香港利益攸关的那些财团们,更是早就跟内地政府眉来眼去混到了一处,不管是捐建图书馆,还是建立基金会什么的,无非就是破财消灾,希望能够延续在香港的垄断地位,将百年富贵继续下去。
香港和上海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尤其是在金融方面的合作。
香港的股票买卖,可以追溯至一八六零年,早期英国商人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其股票转让以私人交易形式,透过中间人撮合。一**一年,香港经纪协会正式成立,后来改名为香港交易所。
早期的买卖,大部分是在雪厂街街边达成,经纪间互通消息,包括货源多寡、价格多少等,然后经纪会坐着人力车去找投资者洽谈。当时的节奏很慢,成交不多,主要是英资公司如汇丰、置地、九仓、港灯、煤气、电车、太古船坞、黄埔船坞及均益仓等。
解放前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还无法和上海相提并论,中国内地解放后,上海交易所部分券商和金融从业者开始转战香港,带来了人才和不可或缺的资金,一些上市公司也出于各种考虑,开始迁移到香港上市,促进了香港股票市场的活跃局面。
以当时的大公司怡和控股为例,一九四九年以前,怡和的主要生意集中在长三角流域,之后出于各种考虑,确定以香港为中心。经过休养生息后,一九六一年怡和控股在香港上市,发行九十万股,每股十六元,当时超额认购五十六倍,开市价三十一块多,完全可以见证当时香港市场的繁荣。
可以说,香港目前的很多大财团,都是从内地跑过去的,加上这些人年纪老了之后思乡心切的原因,这几年改革开发之后,回到内地进行投资的人很多,上海与香港之间的经济合作较为日益密切。
这一次的交流活动,无论从规格上还是规模上来看,都是近年以来比较罕见的了。
至于这次活动的目的,范无病也猜测到了一些,大概就是要孤立港督彭定康。
因为彭定康曾经表示即将改革立法局的选举制度,除了要两局分家,取消所有委任议席,并新增九个功能组别议席,使所有在职人士都有资格投票,变相使这九个议席成为直选议席,以加快香港的民主步伐。内地政府对此非常不满,指出改革未曾咨询中央意见,并声言将在香港主权移交后取消有关改革。
尽管受到中央的强烈反对,彭定康的政改方案仍然成功在立法局通过,并在去年的香港立法局选举中落实。但中央则表明放弃直通车,不会让在去年当选的立法局议员过渡到特区立法会。
这样一来,内地政府就需要拉拢一些可以配合自己的指导思想的要员们以控制九七之后的香港大势,而对此有利益诉求的香港本地要人们,则也希望能够得到内地政府的认可,继续在过渡之后享有特权。
范无病有理由相信,随着一年后香港回归日期的临近,这样的活动会越来越频繁的。
第四百一十二章 蛤蟆们
事实上,当香港的回归日益临近之时,投机香港的机会也越来越大了。
尽管因为港府和内地政府之间的龌龊,使得香港出现了移民潮,但是范无病就很清楚,直到索罗斯今日香港搞风搞雨搞出了金融风暴之前,香港的股市楼市会一直攀升,达到一个顶峰。
在这种情况之下,范无病就有两种选择了,一种就是在九七回归之前,快速地今日香港股市楼市,然后在回归之前抛售一空,转口期指做空,这是收益最高的一种做法,而另外一种就是等到香港经济遭遇寒流,楼市落底之后,大规模进入楼市,等待时机待价而沽。
这两种选择都是万无一失的,因此范无病此时倒也不着急,只需要暗中布局即可,毕竟股市的进入不可能做得太过火儿,还是以缓慢地进入为主,否则动作大大了,可是难以估计会对港股造成什么不可控制的影响的。
范无病也考虑过,索罗斯等人就算是进入香港股市,此时也为时过早,他在泰国那边儿的生意结束不了,就很难在香港展开行动,自己有的是时间来布局,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阴索罗斯一下,让他元气大伤。
对于这个满脸疙瘩的外国老头儿,范无病一向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不多时,就会就开始了。
服务员们都是精挑细选过的,看样子大概都是模特学校的学生,一个个都是身材高挑体态轻盈举止优雅,看得李允蘅又是一阵郁闷,心想中国人实在是太多了,随便抓一把出来,都有一大群美女,真是让人感到巨大的落差。
范无病留意了一下,参会的人中,年轻人也不少,但是以三十左右地居多,虽然也有一些二世祖有机会参与其中,但是他们往往是作为一些政商两届要人的随从出现在会场的,不像自己这样,可以独自在贵宾席中独占一张桌子。
因此很多人看向范无病这里的时候,就是艳羡兼嫉妒地神色了。
对此范无病倒是没有什么感觉。不管是谁。只要你天天被人行注目礼。那么时间久了。也习以为常了。这个每天喝牛奶或者喝豆浆地习惯是一样地。
李允蘅在左顾右盼了一阵子之后。就有些感慨地对范无病说道。“有时候。传言真是不能够信以为真地。”
“什么意思?”范无病正在想事情。闻言不由得问了一句。
“以前在国内地时候。我经常听人说中国是如何如何落后。最近来中国之后。走了走看了看。却发现完全不是像他们所描述地那样。这个传言只能是传言。还是眼见为实。”李允蘅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笑着回答道。“嗯。虽然眼见未必为实。但是总要比传言靠谱儿一些。关于这一点。你说地是没错儿地。”
韩国人如何贬低中国人。是由来已久地。
以前有句话叫作夜郎自大,大概跟韩国人的心态是差不多的。
所以有中国人去韩国的时候,主人非常好客地请他吃饭,上了一盘儿切好的水果之后,请客人尝了之后,就问道,好吃吗?那么多吃一点儿吧,在中国是没有这么好吃的水果地。
后来菜都上齐了之后,客人以为还没有上主菜,实在是那些主菜看起来都像是配菜,以至于客人还怀疑了一下,心想韩国人宴席上的配菜很多啊,谁知道就是这么点儿菜而已。
尽管如此,主人还是要问一句,在中国没有吃过这么丰盛地宴席吧?
那客人听了之后,忍不住回了一句,“确实没有,我去村里吃流水席,都要比这个丰盛很多,我在国内,确实没有吃过如此丰盛的宴席。”
由于历史地原因,韩国几乎没有什么像样儿的古建筑,皇宫地规模还不如中国很多地方的家庙大,而韩国的很多衣物面料,都是化学纤维的,因为毛面的价格太贵,他们承受不起。
范无病上次去韩国的时候,就听中国的游客抱怨说,旅行团住的宾馆太差劲儿了。问起来的时候才知道,他们住的那个宾馆是韩国五星级,可是居住条件连国内的三星都达不到,这个大概也是韩国特色了。
至于说韩国的超市里面,大部分都是卖咸菜的,新鲜的水果蔬菜非常贵,范无病记得很清楚的,就是央视引进的那些韩剧当中,豪门太太买回两只苹果来,邻居们都会非常惊讶地赞叹一声,“哇,好新鲜的水果啊,一定花了很多钱啊!”
而他们买一点儿排骨或者牛肉的时候,更是令人激动万分,“哇,真是太破费了!”
范无病听复旦的一个学生谈他在韩国学习的时候,跟朋友找房子,搬家那天,房东来敲门,送了他们一对牙刷和牙膏,他和朋友挺纳闷的,为什么要送这个,当时还以为韩国有这个习俗呢,结果房东说,这个叫做牙刷,那个叫做牙膏,我们韩国人都刷牙的,你们来到韩国以后,也要学习刷牙,既然家里送你们到先进国家来学习,那就要学的彻底一些。
他的一个同学问他,昨晚看电视,说你们中国代步工具都是自行车,这几年因为受韩流文化的影响,才开始知道我们韩国的汽车有多棒,韩国的手机有多高级,听说你们那儿能买得起韩国货的都是有钱人,你会骑自行车吗?
那学生就回答说,我还真不会骑自行车,我们出门儿,远一点儿的就坐飞机,近一点儿的就开车去,不过我也不会开车,我家有两个司机。
当然韩国人仇视贬低中国人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一九四五年日本败亡,朝鲜终于又迎来了独立。可惜南北在不同势力的支持下不能统一成立政府。五十年代朝鲜战争爆发,三八线成了天堑沟壑,中国自然在韩国人眼中成了十恶不赦,阻止大韩民族统一的罪魁祸首。
韩国政府成立之后,接连颁发排斥华商的禁令,包括仓库封锁令、外币使用规模限制令等等,接着,自由党和朴正熙政权两次进行货币改革,偏爱现金的华商更受到致命性打击,很多华商因此变得一贫如洗。
一九六一年,韩国政府颁布外国人拥有土地禁止法,一九七一年制定外国人土地取得及其管理法,规定华人一家只能拥有一间房屋、一家商店,连炸酱面售价也受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华商便成了走投无路的一群。
这样一来,到了七十年代初,原本有十二万人口的华商锐减到只剩下两万人。
唐人街遍布世界各地,包括日本,唯独韩国没有。
炸酱面、赤匪、中国奴等韩语中专门针对中国人的侮辱性名称也出现了,直至现在的韩国BBS上还经常看到,频率之高让人感到非常恼火儿。
最近又惊闻韩国可能要庆祝韩国炸酱面诞生一百周年,鉴于韩国人试图盗取活字印刷术发明权,考证出西施可能是韩国人,孔子可能是韩国人等等劣迹,范无病有点儿担心它们有朝一日说炸酱面也是韩国的发明。
不过这就比较讽刺了,因为当年炸酱面是它们对中国人的一种侮辱称谓呢。
至于剩下的所谓儒家传统,只是中国媒体的想当然罢了,韩国人是不会承认的。韩国人很早以前就开始割断所谓“韩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联系。
汉城改首尔的闹剧刚刚过去,几个韩国议员又开始张罗把汉江改为韩江了。
因为最近跟三星集团加强了联系,所以范无病的手下们经常要跟一些韩国人打交道,韩国人在带领他们参观的时候很喜欢问,中国也有这么高的建筑吗?中国也有地铁吗?
一次韩国人带他们去汉城市内观光,参观了他们全国最高最自豪的63大厦,然后问他们,中国也有这么高的建筑吗?范无病的手下们平时被他的类似问题已经折磨得受不了,一个手下就说没有,韩国的这建筑世界第一高。
那韩国人听了想了想,说美国有更高的,他们这个大概只是亚洲第一吧。
还有一次,韩国人带他们去汉城的一个市内公园玩,大家都知道韩国国小,能在汉城搞出块还不算小的地方种点花草树木就很不得了,所以就礼节性的赞扬了一下,结果一韩国人自豪的不行,问他们北京也有这样的市内公园吗?
范无病的手下们就说我们有颐和园,比这个大。那家伙听了顿时就不说话了,他再孤陋寡闻,颐和园的大名还是知道的,最近的中国旅游广告比较多一些。
听到李允蘅说起了传言的问题,范无病不由得想起了一大堆关于韩国人的传言,心想这事儿自己还是有点儿怀的,但是看李允蘅今天对自己这么说,虽不中也不远矣。
对于一个不能够正视别人的民族,再发展成就也是有限的,范无病听过一个外国人说过,视野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
想要做大做强,就不能当井底之蛙。
第四百一十三章 各路诸侯
韩国和中国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
韩国经过几十年的歪曲教育,现在的韩国人一致认为,高句丽是它们韩民族的祖先,高句丽历史是韩国历史。后来由于中国的东北工程将高句丽史列为中国史的一部分,还曾引发了中韩外交冲突,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韩国国内的反华情绪非常高涨。
有一些绑着写有还我河山四个鲜红大字布条的韩国人时常会成群结队出现在吉林吉安,延边,或者长白山。而据朝鲜日报做的调查,有过半的韩国年轻人赞成夺回满洲(东北)和间岛(吉林延边)。
还是那句话,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韩国在高句丽问题上已经完成了发动群众的工作,而中国人大概很少有人知道高句丽,说不定还有不少人赞成韩国的观点,却不知道这个争端关系到了东北的归属。
如果说高句丽历史争论只是做秀,为将来做准备的话,那么延边和黄海领土争端已经摆在面前。
中国与朝鲜和韩国存在着黄海大陆架的争议。中国主张按自然延伸原则划界,对待日本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大陆架延伸更远,但韩国主张按中间线原则划界。这样,中韩双方便产生了六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韩国中间线原则,而在东海上对于日本却主张采用自然延伸原则,完全没有原则性,只希望两边都占便宜。九一年的时候,韩国在没有与中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连续在中方黄海水域进行石油钻探活动,遭到了强烈抗议。
此外,中韩两国在东。海还有十二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中国主张按自然延伸原则与其划界,而韩国则主张按和划分黄海大陆架相同的中间线划分东海大陆架,两线之间便形成了十二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韩国与日本政府签订东海《共同开发大陆架协定》,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等。中国政府曾发表声明,指出上述协定是非法的、无效的。
可以看出,韩国和中国。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