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第6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鸪绻右俏懈福臃馕炯嬷惺榱睿捣庠黾拥蕉ЩВ吭鹿└磺灏偃说牧甘常倨ヂ淼乃橇希淖拥芘雒巧俚挠惺嗳耍右堑H蔚母痹Ш透髦质怪叭堪彰猓蝗盟母苯佣⑺贩蕉加莺蚶罨彻獾H魏又幸啊⒛⑶臁⒔㈢⒋取②艚诙仁梗贩搅艉蠹媪橹莩な烦G獾H瘟橹荽蠖级郊拔魇芙党恰⒍ㄔ丁⑻斓隆⒀巍⑾摹⒎岬染萁诙仁梗裎渚够氲H蔚ビ诖蠖蓟ぁ⒍椭卸芙党羌罢裎洹⒄虮薄⑺纭⒁Ⅶ搿⑹さ染萁诙仁梗直鹬凑乒右堑闹拔瘛�
'10'丙戌,诏曰:“泽州刺史李上《庆云图》。朕以时和年丰为嘉祥,以进贤显忠为良瑞,如卿云、灵芝、珍禽、奇兽、怪草、异木,何益于人!布告天下,自今有此,无得上献。”内庄宅使上言诸州有官租万四千余斛,上令分给所在充军储。先是,诸国屡献驯象,凡四十有二,上曰:“象费豢养而违物性,将安用之!”命纵于荆山之阳,及豹、、斗鸡、猎犬之类,悉纵之;又出宫女数百人。于是中外皆悦,淄青军士,至投兵相顾曰:“明主出矣,吾属犹反乎!”
'10'丙戌(十七日),德宗颁发诏书说:“泽州刺史李献《庆云图》。朕认为时局和平年年丰收为吉祥,大臣们推举贤能表现忠心为好兆头,而如庆云、灵芝、珍禽、奇兽、怪草、异木,对人有什么好处!通告天下,从今以后有这一类东西,不许向上贡献。”内庄宅使对德宗说各州有一万四千多斛官租,德宗下令分给当地充当军粮储备。起先,各国多次进献驯象,大约有四十二头,德宗说:“豢养驯象花费很大,而且违背了动物的本性,将有何用呢!”下令将驯象放到荆山南麓,豹、、斗鸡、猎犬之类的动物也都放掉。德宗又让数百名宫女出宫。于是朝廷内外都很高兴,淄青的士兵甚至扔掉兵器,互相看着说:“明君出现了,我们还造反吗!”
'11'戊子,以淮西留后李希烈为节度使。
'11'戊子(十九日),德宗任命淮西留后李希烈为节度使。
'12'辛卯,以河阳镇遏使马燧为河东节度使。河东承百井之败,骑士单弱,燧悉召牧马斯役,得数千人,教之数月,皆为精骑。造甲必为长短三等,称其所衣,以便进趋。又造战车,行则载兵甲,止则为营陈,或塞险以遏奔冲;器械无不精利。居一年,得选兵三万。辟州人张建封为判官,署李自良代州刺史,委任之。
'12'辛卯(二十二日),德宗任命河阳镇遏使马燧为河东节度使。河东的军队因在百井遭到惨败,骑兵势单力薄,马燧便征召牧马奴仆,共得数千人,教练数月,都成为精锐骑兵。制造的铠甲都分长短三等,使他们穿上合身,以便适应快速进军的需要。马燧又制造战车,行军时就用以运载武器军备,停止时就用以布列军阵,有时又用车堵住险要道口,以遏止敌军奔突冲击。各种器械没有一件不精良锋利的。马燧在河东住了一年,选得了三万士兵。马燧又征召州人张建封出任判官,让李自良出任代州刺史,都委以重任。
'13'兵部侍郎黎干,狡险谀佞,与宦官特进刘忠翼相亲善。忠翼本名清潭,恃宠贪纵。二人皆为众所恶。时人或言干、忠翼尝劝代宗立独孤贵妃为皇后,妃子韩王迥为太子。上即位,干密乘舆诣忠翼谋事;事觉,丙申,干、忠翼并除名长流,至蓝田,赐死。
'13'兵部侍郎黎干狡猾阴险,善于阿谀奉承,与宦官特进刘忠翼亲密。刘忠翼本名叫刘清潭,仗着皇上的宠幸,贪婪放纵。二人都为大家所厌恶。当时的人有的说黎干、刘忠翼曾经劝过代宗立独孤贵妃为皇后,贵妃的儿子韩王李迥为太子。德宗即位后,黎干乘辇到刘忠翼那里密谋策划。事情败露,丙申(二十七日),德宗将黎干、刘忠翼一起削除名籍流放边地,他们到蓝田时,又将他们赐死。
'14'以户部侍郎判度支韩为太常卿,以吏部尚书刘晏判度支。先是晏、分掌天下财赋,晏掌江南、山南、江淮、岭南,掌关内、河东、剑南,至是,晏始兼之。上素闻掊克过甚,故罢其利权,寻出为晋州刺史。
'14'德宗任命户部侍郎兼度支韩为太常卿,吏部尚书刘晏判度支。起先刘晏、韩分管天下财物赋税,刘晏掌管江南、山南、江淮、岭南,韩掌管关内、河东、剑南,到这时,才由刘晏一人兼管。德宗早就听说韩搜刮民财过度,所以罢免了他的财政大权,不久让他出任晋州刺史。
至德初,第五琦始榷盐以佐军用,及刘晏代之,法益精密。初岁入钱六十万缗,末年所入逾十倍,而人不厌苦。大历末,计一岁所入总一千二百万缗,而盐利居其太半。以盐为漕佣,自江、淮至渭桥,率万斛佣七千缗,自淮以北,列置巡院,择能吏主之,不烦州县而集事。
至德初年,第五琦开始实行食盐专卖,以补充军事费用,到刘晏取代他后,食盐专卖法更加精密完备。开始一年收入钱六十万缗,到末年收入超过十倍,而百姓并不厌苦。大历末年统计一年所收入的钱总数达一千二百万缗,而盐的收入就占一大半。将盐的收入用于漕运雇工,从长江、淮河至东渭桥,大抵一万斛盐雇工费七千缗,自淮河以北,沿路设置巡院,挑选能力强的官吏主事,不烦劳州县就能完成漕运事务。
'15'六月,己亥朔,赦天下。
'15'六月己亥朔(初一),大赦天下。
'16'西川节度使崔宁、永平节度使李勉并同平章事。
'16'西川节度使崔宁、永平节度使李勉同时担任同平章事。
'17'诏:“天下冤滞,州府不为理,听诣三司使,以中丞、舍人、给事中各一人,日于朝堂受词。推决尚未尽者,听挝登闻鼓。自今无得复奏置寺观及请度僧尼。”于是挝登闻鼓者甚众。右金吾将军裴上疏,以为:“讼者所争皆细故,若天子一一亲之,则安用吏理乎!”上乃悉归之有司。
'17'德宗下诏说:“天下冤案积留很多,州府不予受理,听任人们去找三司使,让御史中丞、中书舍人、给事中各一人每天在朝堂接受讼词。还不能推究决断的,听任他们敲击登闻鼓。今后不许再上奏设置寺观以及请求剃度和尚、尼姑。”于是敲登闻鼓的人很多。右金吾将军裴上书认为:“投诉者所争论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事,如果天子一一亲自过问,那么哪里还用得着官吏治理呢?”于是德宗全部交给有关部门处理。
'18'制:“应山陵制度,务从优厚,当竭帑藏以供其费。”刑部员外郎令狐上疏谏,其略曰:“臣伏读遗诏,务从俭约,若制度优厚,岂顾命之意邪!”上答诏,略曰:“非唯中朕之病,抑亦成朕之美,敢不闻义而徙!”,德之玄孙也。
'18'德宗下制:“一应帝陵修造制度,务必从优从厚,应当竭尽国库来供给修陵的花费。”刑部员外郎令狐上书劝谏,内容大概是说:“我拜读遗诏,先帝要求修陵务必俭省节约,如果制度优厚,难道是先帝临终遗命的意思吗?”德宗书面答复他,大概是说:“这不仅仅说中了朕的痛处,也能成朕之美,朕哪敢不听从大道理而改变先帝的遗愿!”令狐是令狐德的玄孙。
'19'庚子,立皇子诵为宣王,谟为舒王,谌为通王,谅为虔王,详为肃王。乙巳,立皇弟为益王,傀为蜀王。
'19'庚子(初二),德宗册封皇子李诵为宣王,李谟为舒王,李谌为通王,李谅为虔王,李详为肃王。乙巳(初七),册封皇弟李为益王,李傀为蜀王。
'20'丙午,举先天故事,六品以上清望官,虽非供奉、侍卫之官,日令二人更直待制,以备顾问。
'20'丙午(初八),德宗采用先天年间旧例,六品以上清望官,虽然不是供奉官和侍卫官,但命令每天必须有二人轮流值班等候诏令,以备皇上随时顾视问讯。
'21'庚戌,以朱为凤翔尹。
'21'庚戌(十二日),德宗任命朱为凤翔尹。
'22'代宗优宠宦官,奉使四方者,不禁其求取。尝遣中使赐妃族,还,问所得颇少,代宗不说,以为轻我命;妃惧,遽以私物偿之。由是使公求赂遗,无所忌惮。宰相尝贮钱于阖中,每赐一物,宣一旨,无徒还者;出使所历州县,移文取货,与赋税同,皆重载而归。上素知其弊。遣中使邵光超赐李希烈旌节;希烈赠之仆、马及缣七百匹,黄茗二百斤。上闻之,怒,杖光超六十而流之。于是中使之未归者,皆潜弃所得于山谷,虽与之,莫敢受。
'22'代宗特别宠幸宦官,奉命出使各地的宦官,都不禁止他们求取财物。代宗曾经派遣中使去赏赐妃子的家族,回来后一问,宦官所得的财物较少,代宗很不高兴,以为鄙视自己的命令。妃子很害怕,马上用自己的东西进行补偿。因此,宦官使者公开求取贿赂和馈赠,无所顾忌。宰相都曾经将钱存放在橱柜中,宦官每次来赏赐一件东西,宣读一次圣旨,没有空手回去的。宦官出使地方,所经州县,发放公文,收取财物,如同征收赋税一样,都满载而归。德宗平素就知道这个弊病。他派遣宦官使者邵光超赏赐给李希烈旌节,李希烈赠给邵光超奴仆、马匹以及七百匹细绢,二百斤黄茗。德宗听说后,很恼火,打了邵光超六十大板,然后将他流放。于是出使未归的宦官都偷偷地把所得的东西扔在山谷中,虽然给他们东西,他们都不敢接受。
'23'甲子,以神策都知兵马使、右领军大将军王驾鹤为东都园苑使,以司农卿白代之,更名志贞。驾鹤典禁兵十余年,权行中外,上恐其生变;崔甫召驾鹤与语,留连久之,已视事矣。
'23'甲子(二十六日),德宗任命神策都知兵马使、右领军大将军王驾鹤为东都园苑使,让司农卿白接替他的职务,白改名为白志贞。王驾鹤执掌禁军十多年,朝廷内外都害怕他的权势,德宗担心他叛变朝廷,于是崔甫召见王驾鹤,跟他谈话,故意拖延了很长时间,这时白已经到任了。
'24'李正己畏上威名,表献钱三十万缗;上欲受之恐见欺,却之则无辞。崔甫请遣使慰劳淄青将士,因以正己所献钱赐之,使将士人人戴上恩;又诸道闻之,知朝廷不重货财。上悦,从之。正己大惭服。天下以为太平之治,庶几可望焉。
'24'李正己畏惧皇上的声威,上表贡献三十万缗线;德宗打算接受又害怕被欺骗,拒绝又没有理由。崔甫请求派遣使者慰劳淄青的将士,利用李正己贡献的钱赏赐给他们,这样使将士们人人都对皇上感恩戴德;同时,各道节度使听说后,都知道朝廷不看重财物。德宗很满意,同意了他的建议。李正己十分惭愧,也十分信服。天下百姓认为太平之治,也许可以看到了。
'25'秋,七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25'秋季,七月戊辰朔(初一),出现日食。
'26'礼仪使、吏部尚书颜真卿上言:“上元中,政在宫,始增祖宗之谥;玄宗末,奸臣窃命,累圣之谥,有加至十一字者。按周之文、武,称文不称武,言武不称文,岂盛德所不优乎?盖群臣称其至者故也。故谥多不为褒,少不为贬。今累圣谥号太广,有逾古制,请自中宗以上皆从初谥,睿宗曰圣真皇帝,玄宗曰孝明皇帝,肃宗曰宣皇帝,以省文尚质,正名敦本。”上命百官集议,儒学之士,皆从真卿议;独兵部侍郎袁,官以兵进,奏言:“陵庙玉册、木主皆已刊勒,不可轻改,”事遂寝。不知陵中玉册所刻,乃初谥也。
'26'礼仪使、吏部尚书颜真卿进言说:“上元年间,武后专政,才增加祖宗谥号的字数,玄宗末期,奸臣当权,历朝皇帝的谥号有增加到十一字的。按周朝的文王和武王,称文就不称武,称武也就不称文,难道他们的大德就不崇高了吗?大概由于大臣们认为文、武是最高的称呼的缘故。所以谥号字多并不是赞扬,字少也不是贬低。如今历朝皇帝谥号太长,违背了古代的制度,请求从中宗以上各皇帝都按最初的谥号,睿宗称圣真皇帝,玄宗称孝明皇帝,肃宗称宣皇帝,以节省文字,崇尚质朴,辨正名分,注重根本。”德宗下令百官集思广议,儒学之士都赞同颜真卿的建议。唯独兵部侍郎袁,因掌握军队而进官,上奏说:“陵庙中的玉册、牌位都已经刊刻,不可轻易改动。”于是此事便告终止。殊不知皇陵中玉册所刻的就是最初的谥号。
'27'初,代宗之世,事多留滞,四夷使者及四方奏计,或连岁不遣,乃于右银台门置客省以处之;及上书言事、失职未叙,亦置其中,动经十岁。常有数百人,并部曲、畜产动以千计,度支廪给,其费甚广。上悉命疏理,拘者出之,事竟者遣之,当叙者任之,岁省谷万九千二百斛。
'27'从前在代宗时期,许多事情都被搁置起来,四夷使者以及各地奏报计划的人,有的一连几年都不遣返,就在右银台门设置客省安置他们;还有上书论事和失职未再任者也安置在那里,动辄十年。常常有几百人,以及数以千计的随从、牲畜,由度支供给食粮,这笔费用很大。德宗下令全面整治,放出被拘禁的人,遣返办完事的人,任命应当再任官的人,这样一年就节省粮食一万九千二百斛。
'28'壬申,毁元载、马、刘忠翼之第。初,天宝中,贵戚第舍虽极奢丽,而垣屋高下,犹存制度,然李靖家庙已为杨氏马厩矣。及安、史乱后,法度堕弛,大臣将帅竞治第舍,各穷其力而后止,时人谓之木妖。上素疾之,故毁其尤者,仍命马氏献其园,隶宫司,谓之奉成园。
'28'壬申(初五),拆毁元载、马、刘忠翼的宅第。从前,在天宝中期,皇亲贵戚的宅第虽然极其奢侈华丽,但房屋的高低还遵循制度,然而李靖的家庙已成为杨氏的马厩了。到安史之乱后,法令制度松弛败坏,大臣将帅竞相修造宅第,各自竭尽财力,才停止经营,当时人们都称其为木妖。德宗向来痛恨这种事,所以拆毁其中违反制度最为突出的宅第,接着命令马氏献出他的园林,归属宫廷园苑部门掌管,取名为奉成园。
'29'癸丑,减常贡宫中服用锦千匹、服玩数千事。
'29'癸丑(疑误),德宗削减平常供给宫中服用的一千匹丝织品、数千件衣服和玩物。
'30'庚辰,诏回纥诸胡在京师者,各服其服,无得效华人。先是回纥留京师者常千人,商胡伪服而杂居者又倍之,县官日给饔饩,殖赀产,开第舍,市肆美利皆归之,日纵贪横,吏不敢问。或衣华服,诱取妻妾,故禁之。
'30'庚辰(十三日),德宗下诏,命令在京师的回纥等各族胡人,各自穿本族的衣服,不许仿效汉人。起先留在京师的回纥人常有一千人,而穿着汉服与汉人杂居的经商胡人又多一倍,县官每天供给生熟食品。他们添置资产,修建宅第,市场上获高利的行业都归他们经营,日益放纵而贪婪横暴,官吏不敢过问。有的人身着汉服,引诱汉人,娶为妻妾,所以德宗下了禁令。
'31'辛卯,罢天下榷酒收利。
'31'辛卯(二十四日),德宗取消官府专利卖酒和征收酒税。
'32'上之在东宫也,国子博士河中张涉为侍读,即位之夕,召涉入禁中,事无大小皆咨之;明日,置于翰林为学士,亲重无比。乙未,以涉为右散骑常侍,仍为学士。
'32'德宗在东宫的时候,国子博士河中人张涉担任侍读,德宗即位的那天傍晚,将张涉召入宫中,事无大小都征询他的意见。第二天,将他安置在翰林院担任学士,对他无比亲近和器重。乙未(二十八日),德宗任命张涉为右散骑常侍,仍然担任学士。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六卷
唐纪四十二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历十四年(己未、779)
唐纪四十二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己未,公元779年)
'1'八月,甲辰,以道州司马杨炎为门下侍郎,怀州刺史乔琳为御史大夫,并同平章事。上方励精求治,不次用人,卜相于崔甫,甫荐炎器业,上亦素闻其名,故自迁谪中用之。琳,太原人,性粗率,喜诙谐,无他长,与张涉善,涉称其才可大用,上信涉言而用之;闻者无不骇愕。
'1'八月,甲辰(初七),德宗任命道州司马杨炎为门下侍郎,怀州刺史乔琳为御史大夫,二人都为同平章事。当时,德宗正在励精图治,用人不拘等次。德宗曾向崔甫征询择相的意见,崔甫推荐杨炎有才干,能办事。德宗平素也听说过杨炎的声名,于是便起用了贬谪中的杨炎。乔琳是太原人,生性粗疏草率,喜欢诙谐,没有别的长处。乔琳与张涉关系亲密,张涉称道乔琳的才能可能可以委以大任,德宗听信了张涉的话,便起用了乔琳。听到任命乔琳为相的人,没有不感到惊讶的。
'2'代宗之世,吐蕃数遣使求和,而寇盗不息,代宗悉留其使者,前后八辈,有至老死不得归者;俘获其人,皆配江、岭。上欲以德怀之,乙巳,以随州司马韦伦为太常少卿,使于吐蕃,悉集其俘五百人,各赐袭衣而遣之。
'2'代宗在位期间,吐蕃数次派遣使者,请求和好,但对唐朝的侵扰劫掠却并未止息。代宗拘留了吐蕃前后八次派来的全部使者,其中有些人直到老死,没能回归吐蕃。对俘获的吐蕃人,则统统发配到长江以南和五岭以外。德宗打算以德政安抚吐蕃,乙巳(初八),任命随州司马韦伦为太常少卿,出使吐蕃,全数召集俘虏来的五百吐蕃人,每人赐给衣服一套,将他们遣返吐蕃。
'3'协律郎沈既济上选举议,以为:“选用之法,三科而已:曰德也,才也,劳也。今选曹皆不及焉;考校之法,皆在书判、簿历、言词、俯仰而已。夫安行徐言,非德也;丽藻芳翰,非才也;累资积考,非劳也。执此以求天下之士,固未尽矣。今人未土著,不可本于乡闾;鉴不独明,不可专于吏部。臣谨详酌古今,谓五品以上及群司长官,宜令宰臣进叙,吏部、兵部得参议焉。其六品以下或僚佐之属,许州、府辟用,其牧守、将帅或选用非公,则吏部、兵部得察而举之,罪其私冒。不慎举者,小加谴黜,大正刑典。责成授任,谁敢不勉!夫如是,则贤者不奖而自进,不肖者不抑而自退,众才咸得而官无不治矣。今选法皆择才于吏部,试职于州郡。若才职不称,紊乱无任,责于刺史,则曰命官出于吏曹,不敢废也;责于侍郎,则曰量书判、资考而授之,不保其往也;责于令史,则曰按由历、出入而行之,不知其他也。黎庶徒弊,谁任其咎!若牧守自用,则罪将焉逃!必州郡之滥,独换一刺史则革矣。如吏部之滥,虽更其侍郎无益也。盖人物浩浩,不可得而知,法使之然,非主司之过。今诸道节度、都团练、观察、租庸等使,自判官、副将以下,皆使自择,纵其间或有情故,大举其例,十犹七全。则辟吏之法,已试于今,但未及于州县耳。利害之理,较然可观。令诸使僚佐尽受于选曹,则安能镇方隅之重,理财赋之殷乎!”既济,吴人也。
'3'协律郎沈既济奏上有关选任官员的议论,他认为:“选拔任用官员的办法,只有三个类别,这就是德行、才干、劳绩。现今,主持选官事务的选曹对此全未涉及;所实行的考查官员的办法,全都停留在书法文理、资历考课、言词和应对周旋等方面。行事安稳,讲话从容,这并不就是德行;撰写文章,清词丽句,这并不就是才干;长期积累下来的资望和考课成绩,这并不就是劳绩。以此三项为标准,来延招天下之士,当然是不能全部延招来的。现在居官的人并不是本地人在本地任职,所以用人不可以本地的评议为依据。由一个部门单独去审查官吏;是难以考核详明的,所以不可专门交给吏部。我慎重详细地研究了古今有关制度,认为五品以上的官员以及各部门的长官,应当让宰相提出授官与奖励的意见,而让吏部和兵部参预评论。对于六品以下的官员,或者幕僚佐吏之类人员,应该允许州、府自行任用。如有牧守、将帅选拔任用不能出于公正,吏部和兵部便可以纠察和检举他们,对偏私假冒和有失慎重加以治罪。后果轻的,予以贬官降职,后果严重的,按刑律法典治罪。如此责成百官,授以职任,谁还敢不尽力办事呢!倘若能够做到这些,那么,有德有才的官员,虽未奖掖,而他们自然会得到晋升;没有贤才的官员,虽未贬抑,而他们自然会遭受摈斥。各方面具有才干的人都得到应有的官职,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事情了。现在铨选的办法,都是由吏部选择人才,而在州郡试行职任。如果才能与职任不能相称,办事紊乱不堪,责问刺史,刺史就会说,此人是由吏部委任为官的,我可不敢自行废黜;责问侍郎,侍郎就会说,这是通过考核书法公文和资历考课而授官的,我可不能保证他到州郡后一定能够胜任;责问令史,令史就会说,按察百官,是依据资历和任官升降来办事的,别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百姓徒然以此为弊端,又由谁来承担罪责呢!假如让牧守自行任用官佐,牧守的罪责又怎会脱逃呢!假定州郡治理得很糟,只要撤换刺史一人,就能使情况改变过来了。如果吏部把任官搞滥了,就是换掉主持此事的侍郎,也是无济于事的。这是因为候选授官的人员过于繁多,不可能了解清楚。这是任官制度使事情变成这样的,并不是主管部门的过错。现在,自判官、副将以下的人员,都让各道的节度使、都团练使、观察使、租庸使等自行选任,即便其间也有徇私之事,但是大体说来,十成里犹有七成是可取的。因而自行任用官佐属吏的办法,已经试行于今,只是还没有在州县普及开来罢了。上述两种任官办法孰利孰弊的道理是显明可见的。倘若让诸使的幕僚官佐完全听受选曹的任命,那又怎能镇守各方重地,料理好那里繁重的财赋事务呢!”沈既济是吴地人。
'4'初,衡州刺史曹王皋有治行,湖南观察使辛京杲疾之,陷以法,贬潮州刺史。时杨炎在道州,知其直,及入相,复擢为衡州刺史。始,皋之遭诬在治,念太妃老,将惊而戚,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即贬于潮,以迁入贺;及是,然后跪谢告实。皋,明之玄孙也。
'4'当初,衡州刺史曹王李皋治理政务,很有成绩,湖南观察使辛京杲妒忌他,便以刑法陷害,使他被贬为潮州刺史。当时,杨炎正在道州,知道李皋是无辜的。及至杨炎入朝出任宰相,再次提升李皋为衡州刺史。当初,李皋遇到诬陷,正在经受审讯,他考虑到太妃年老,将会受惊而悲伤,所以,他出门时穿上囚服去受审,回家后便穿上朝服,手执笏板,衣垂鱼袋。李皋即将被贬到潮州,他却以升迁向太妃报喜。至此,李皋才跪在太妃面前认错,并以实情相告。李皋是李明的玄孙。
'5'朔方、宁节度使李怀光既代郭子仪、府宿将史抗、温儒雅、庞仙鹤、张献明、李光逸功名素出怀光右,皆怏怏不服。怀光发兵防秋,屯长武城,军期进退,不时应令。监军翟文秀劝怀光奏令宿卫,既离营,使入追捕,诬以他罪,且曰:“黄之败,职尔之由!”尽杀之。
'5'朔方、宁节度使李怀光替代了郭子仪的职务以后,府的宿将史抗、温儒雅、庞仙鹤、张献明、李光逸因功劳声名素来在李怀光之上,都郁郁不乐,心中不服。李怀光派兵防御吐蕃,在长武城屯驻,诸将对李怀光规定的军队进驻与退防的时间,都不按时应命。监军翟文秀劝说李怀光上奏朝廷,让诸将回朝执行宿卫任务。诸将离开军营后,李怀光派人追捕诸将,诬蔑诸将犯了别的罪过,而且说:“浑在黄失败,都是因为你们的原故!”于是将诸将全部杀掉。
'6'九月,甲戌,改淮西曰淮宁。
'6'九月,甲戌(初七),朝廷将淮西改称为淮宁。
'7'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崔宁,在蜀十余年,恃地险兵强,恣为淫侈,朝廷患之而不能易;至是,入朝,加司空,兼山陵使。
'7'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崔宁,来到蜀地十余年,仗着地势险要,兵力强盛,肆意骄奢淫逸,朝廷感到忧虑,但又无法换掉他。至此,崔宁入朝,德宗加封他为司空,兼任山陵使。
南诏王罗凤卒,子凤迦异前死,孙异牟寻立。冬,十月,丁酉朔,吐蕃与南诏合兵十万,三道入寇,一出茂州,一出扶、文,一出黎、雅,曰:“吾欲取蜀以为东府。”崔宁在京师,所留诸将不能御,虏连陷州、县,刺史弃城走,士民窜匿山谷。上忧之,趣宁归镇。宁已辞,杨炎言于上日:“蜀地富饶,宁据有之,朝廷失其外府,十四年矣。宁虽入朝,全师尚守其后,贡赋不入,与无蜀同。且宁本与诸将等夷,因乱得位,威令不行。今虽遣之,必恐无功;若其有功,则义不可夺。是蜀地败固失之,胜亦不得也。愿陛下熟察。”上曰:“然则奈何?”对曰:“请留宁,发朱所领范阳兵数千人,杂禁兵往击之,何忧不克!因而得内亲兵于其腹中,蜀将必不敢动,然后更授他帅,使千里沃壤复为国有,是因小害而收大利也。”上曰:“善。”遂留宁。
南诏王罗凤去世,他的儿子凤迦异又死在他的前头,他的孙子异牟寻即位为王。冬季,十月,丁酉朔(初一),吐蕃与南诏合兵共十万人,分三道入侵,一支军队从茂州出发,一支军队从扶州和文州出发,一支军队从黎州和雅州出发。他们声称:“我们打算拿下蜀地,作为我们东部的府。”当时,崔宁正在京城,他所留下的各个将领不能抵御敌军的进攻。敌军接连攻陷了一些州县,刺史丢下守城逃跑,百姓逃避到山谷之中。德宗忧心忡忡,催促崔宁回西川。崔宁向德宗辞行以后,杨炎对德宗说:“蜀地物产富饶,崔宁占据此地,朝廷等于失掉了自己的外府,至今已有十四年了。崔宁虽然入朝了,但西川的整个军队还在他背后支撑着,他们不向朝廷交纳贡赋,这与朝廷失去蜀地是一样的。况且,崔宁本来与西川诸将是同一等辈,乘着变乱而得到节度使的地位,威望不高,命令难行。现在,即使派他回去,恐怕也是无所建树的。倘若他取得成功,从道义上说,蜀地便是不可强夺的了。这就是说,蜀地战败,朝廷固然失去了它,蜀地取胜,朝廷还是不能得到它。希望陛下仔细考察。”德宗说:“既然如此,那怎么办才好呢?”杨炎回答:“请陛下将崔宁留在京城,另派朱所统领的范阳兵数千人,其间掺入禁军,前去进击敌军,还担心不能取胜吗!借此而得以将禁军置于西川军的心腹之中,蜀将必定不敢妄动,再任命别人为西川统帅,使蜀地的千里沃野重新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