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第6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从赵含章右侧杀出来,攻击敌人,打败了契丹的军队。己巳(二十六日),李等人将奚、契丹打得大败,抓获并杀死了很多人,可突干带领部下远逃,其余党羽偷偷地逃窜到山谷之中。奚人首领李诗琐高带领本部五千多帐前来投降。李率领军队返回。唐玄宗赐给李诗琐高归义王的爵位,让他充当归义州都督,还将他的部落迁徙到幽州境内安置。
  '5'夏,四月,乙亥,宴百官于上阳东洲,醉者赐以衾褥,肩舆以归,相属于路。
  '5'夏季,四月,乙亥(初三),唐玄宗在上阳宫东洲设宴款待百官,还赐给喝醉的人被褥,用轿子将他们抬回家去,被抬走的人一路上接连不断。
  '6'六月,丁丑,加信安王开府仪同三司。上命裴耀卿赍绢二十万匹分赐立功奚官,耀卿谓其徒曰:“戎狄贪婪,今赍重货深入其境,不可不备。”乃命先期而往,分道并进,一日,给之俱毕,突厥、室韦果发兵邀隘道,欲掠之,比至,耀卿已还。
  '6'六月,丁丑(初六),唐玄宗加封信安王李为开府仪同三司;命令裴耀卿运送丝绸二十万匹,分别赐给立功的奚族官员。裴耀卿对手下人说:“戎狄十分贪婪,如今我们运送贵重财物深入他们的地方,不能不有所防备。”他命令部下提前出发,分道同时前进,只用了一昼夜时间,就把全部财物发送完毕。突厥、室韦果然派兵在交通要道上拦截,准备把财物抢走。等到他们赶到,裴耀卿早已返回了。
  赵含章坐赃巨万,杖于朝堂,流州,道死。
  赵含章因贪赃数额巨大,在朝堂上被杖打,并流放到州,死于途中。
  '7'秋,七月,萧嵩奏:“自祠后土以来,屡获丰年,宜因还京赛祠。”上从之。
  '7'秋季,七月,萧嵩上奏道:“自从在汾阴祭祀后土祠以来,农业多次获得丰收,应该乘回西京时再次到汾阴祭祀后土以示酬谢。”唐玄宗听从了他的意见。
  '8'敕裴光庭、萧嵩分押左、右厢兵。
  '8'唐玄宗命裴光庭、萧嵩分别主管左、右厢兵。
  '9'八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9'八月,辛未朔(初一),出现日食。
  '10'初,上命张说与诸学士刊定五礼。说薨,萧嵩继之。起居舍人王仲丘请依《明庆礼》,祈谷、大雩、明堂,皆祀昊天上帝;嵩又请依上元敕,父在为母齐衰三年,皆从之。以高祖配圜丘、方丘,太宗配雩祀及神州地,睿宗配明堂。九月,乙巳,新礼成,上之。号曰《开元礼》。
  '10'当初,唐玄宗命令张说与众学士修改制定五礼。张说死后,由萧嵩继续进行。起居舍人王仲丘请求依照《明庆礼》,在举行祈谷、祈雨、明堂之祭时,都同时祭祀昊天上帝;萧嵩又请求依照上元年间的敕令,凡父亲在世而母亡,儿子要为母亲服三年齐衰丧。唐玄宗都依从了他们的建议。又规定在圜丘祭天和在方丘祭地时以唐高祖配享,祈雨之祭及祭神州地时以唐太宗配享,明堂之祭以唐睿宗配享。九月,乙巳(初五),新礼制定完毕,呈送给唐玄宗,号称《开元礼》。
  '11'勃海王武艺遣其将张文休帅海贼寇登州,杀刺史韦俊,上命右领军将军葛福顺发兵讨之。
  '11'勃海王大武艺派他的大将张文休率领海贼进犯登州,杀死刺史韦俊。唐玄宗命令右领军将军葛福顺带领军队前去讨伐。
  '12'壬子,河西节度使牛仙客加六阶。初,萧嵩在河西,委军政于仙客;仙客廉勤,善于其职。嵩屡荐之,竟代嵩为节度使。
  '12'壬子(十二日),唐玄宗给河西节度使牛仙客加官六阶。当初,萧嵩在河西时,把军政大事委托给牛仙客。牛仙客廉洁勤勉,非常称职,萧嵩多次向唐玄宗举荐他,他终于代替萧嵩担任了河西节度使。
  '13'冬,十月,壬午,上发东都;辛卯,幸潞州;辛丑,至北都;十一月,庚申,祀后土于汾阴,赦天下;十二月,辛未,还西京。
  '13'冬季,十月,壬午(十二日),唐玄宗从东都洛阳出发;辛卯(二十一日),到达潞州;辛丑(疑误),到达北都太原;十一月,庚申(二十一日),在汾阴祭祀土地神,大赦天下;十二月,辛未(初二),回到西京长安。
  '14'是岁,以幽州节度使兼河北采访处置使增领卫、相、洛、贝、冀、魏、深、赵、恒、定、邢、德、博、棣、营、十六州及安东都护府。
  '14'这一年,唐玄宗让幽州节度使兼任河北采访处置使,并将卫州、相州、洛州、贝州、冀州、魏州、深州、赵州、恒州、定州、邢州、德州、博州、棣州、营州、州等十六个州及安东都护府划归幽州节度使统辖。
  '15'天下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口西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
  '15'全国共有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户,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人。
  二十一年(癸酉、733)
  二十一年(癸酉,公元733年)
  '1'春,正月,乙巳,肃明皇后于太庙,毁仪坤庙。
  '1'春季,正月,乙巳(初六),将睿宗肃明皇后的神主迁入太庙受祭,拆毁了仪坤庙。
  '2'丁巳,上幸骊山温泉。
  '2'丁巳(十八日),唐玄宗来到骊山温泉。
  '3'上遣大门艺诣幽州发兵,以讨勃海王武艺;庚申,命太仆员外卿金思兰使于新罗,发兵击其南鄙。会大雪丈余,山路阻隘,士卒死者过半,无功而还。武艺怨门艺不已,密遣客刺门艺于天津桥南,不死;上命河南搜捕贼党,尽杀之。
  '3'唐玄宗派大门艺到幽州去调集军队,以讨伐勃海王大武艺;庚申(二十一日),命令太仆员外卿金思兰出使新罗,请新罗派兵进攻勃海的南部边境。正碰上大雪下了一丈多深,使山路阻塞,半数以上的士兵冻死,故此行无功而返。大武艺十分怨恨大门艺,秘密派刺客在洛阳天津桥南暗杀大门艺,但大门艺没有死;唐玄宗命令河南府搜捕大武艺派来的刺客,把他们全部杀死。
  '4'二月,丁酉,金城公主请立碑于赤岭以分唐与吐蕃之境,许之。
  '4'二月,丁酉(二十九日),金城公主请求在赤岭建碑,作为唐帝国与吐蕃边境的分界线。唐玄宗同意了她的要求。
  '5'三月,乙巳,侍中裴光庭薨。太常博士孙琬议:“光庭用循资格,失劝奖之道,请谥曰克。”其子稹讼之,上赐谥忠献。
  '5'三月,乙巳(初七),侍中裴光庭去世。太常博士孙琬议论说:“裴光庭按照年资用人,不能勉励人才上进,请将他谥为‘克’。”裴光庭的儿子裴稹力争,唐玄宗将裴光庭谥为“忠献”。
  上问萧嵩可以代光庭者,嵩与右散骑常侍王丘善,将荐之;固让于右丞韩休。嵩言休于上。甲寅,以休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
  唐玄宗向萧嵩询问可以代替裴光庭为相的人,萧嵩和右散骑常侍王丘很要好,想举荐他;王丘坚持要让给尚书右丞韩休。于是,萧嵩向唐玄宗推荐韩休。甲寅(十六日),唐玄宗任命韩休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
  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始,嵩以休恬和,谓其易制,故引之。及与共事,休守正不阿,嵩渐恶之。宋叹曰:“不意韩休乃能如是!”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尝临镜默然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旧,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指,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韩休为人严峻正直,不追求名位利禄;等他当了宰相,很符合当时朝廷上下的期望。开始,萧嵩因为韩休恬淡平和,认为他容易控制,所以引荐了他。等到与他共事时,才发现韩休刚正不阿,于是渐渐就厌恶他了。宋叹道:“没想到韩休竟能做到这样!”唐玄宗有时在宫中设宴行乐或到后苑游玩打猎,稍有过失,就问左右的人:“这事韩休知道不知道?”话音刚落,韩休的劝谏书已经送到。唐玄宗曾经对着镜子默默不乐,旁边的人说:“韩休当宰相以来,您比以前瘦多了,为什么不将他斥退?”唐玄宗叹道:“我虽然消瘦,天下人必定长胖了,萧嵩上奏事情常常依顺我的旨意,可退朝后,我睡觉都不安心。韩休常常和我争辩,可退朝后,我睡觉就安心了。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
  有供奉侏儒名黄,性警黠;上常冯之以行,谓之“肉几”,宠赐甚厚。一日晚入,上怪之。对曰:“臣入宫,道逢捕盗官与臣争道,臣掀之坠马,故晚。”因下阶叩头。上曰:“但使外无章奏,汝亦无忧。”有顷,京兆奏其状。上即叱出,付有司杖杀之。
  有个侍奉玄宗的侏儒名叫黄,性格机警狡黠;唐玄宗常常拄着他走路,称他为“肉几”,很宠爱他并送给他很多贵重的物品。有一天,黄进宫晚了,唐玄宗觉得奇怪,他回答说:“我刚才进宫,在路上碰到捕盗官与我争道,我把他掀下马,因此来晚了。”并走下台阶叩头谢罪。唐玄宗说:“只要外边没有奏章,你也就不用担心。”过了一会儿,京兆尹上报黄刚才的情况。唐玄宗立即把他呵斥出去,交给有关部门用杖刑处死。
  '6'闰月,癸酉,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与契丹战于都山,败死。时节度薛楚玉遣英杰将精骑一万及降奚击契丹,屯于榆关之外。可突干引突厥之众来合战,奚持两端,散走保险;唐兵不利,英杰战死。余众六千余人犹力战不已,虏以英杰首示之,竟不降,尽为虏所杀。楚玉,讷之弟也。
  '6'闰三月,癸酉(初六),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与契丹在都山打仗,战败身亡。当时,节度使薛楚玉派郭英杰带领一万名精锐骑兵以及投降过来的奚族军队进攻契丹,驻扎在榆关之外。可突干引来突厥军队配合契丹作战,奚人采取骑墙观望的态度,分兵凭险自守,唐军失利,郭英杰阵亡。剩下的六千余名唐军还在不停地奋力拼杀,敌人将郭英杰的头颅挂出来给他们看,唐兵仍然不投降,最后全部被敌人杀死。薛楚玉是薛讷的弟弟。
  '7'夏,六月,癸亥,制:“自今选人有才业操行,委吏部临时擢用;流外奏用不复引过门下。”虽有此制,而有司以循资格便于己,犹踵行之。是时,官自三师以下一万七千六百八十六员,吏自佐史以上五万七千四百一十六员,而入仕之涂甚多,不可胜纪。
  '7'夏季,六月,癸亥(二十八日),唐玄宗下命令:“从现在起,候选官员中有才能、学问和品行的人,委托吏部随时提拔任用;九品以外官员的进用,不用再经过门下省审定。”虽然有了这个命令,但有关部门认为按年资升迁对自己很方便,仍沿袭实行老办法。此时,自太师、太傅、太保以下的官员共一万七千六百八十六名,从佐史以上的胥吏共五万七千四百一十六名,作官的途径多得数不胜数。
  '8'秋,七月,乙丑朔,日有食之。
  '8'秋季,七月,乙丑朔(初一),出现日食。
  '9'九月,壬午,立皇子沔为信王,为义王,为陈王,澄为丰王,为恒王,为梁王,滔为汴王。
  '9'九月,壬午(十八日),唐玄宗封皇子李沔为信王,李为义王,李为陈王,李澄为丰王,李为恒王,李为梁王,李滔为汴王。
  '10'关中久雨谷贵,上将幸东都,召京兆尹裴耀卿谋之,对曰:“关中帝业所兴,当百代不易;但以地狭谷少,故乘舆时幸东都以宽之。臣闻贞观、永徽之际,禄廪不多,岁漕关东一二十万石,足以周赡,乘舆得以安居。今用度浸广,运数倍于前,犹不能给,故使陛下数冒寒暑以恤西人。今若使司农租米悉输东都,自都转漕,稍实关中,苟关中有数年之储,则不忧水旱矣。且吴人不习河漕,所在停留,日月既久,遂生隐盗。臣请于河口置仓,使吴船至彼即输米而去,官自雇载分入河、洛。又于三门东西各置一仓,至者贮纳,水险则止,水通则下,或开山路,车运而过,则无复留滞,省费巨万矣。河、渭之滨,皆有汉、隋旧仓,葺之非难也。”上深然其言。
  '10'关中久雨成灾,谷价昂贵,唐玄宗将要到东都洛阳,就召见京兆尹裴耀卿商量这事。裴耀卿回答说:“关中是帝业兴起的地方,应当百代不迁都,但由于这里土地狭小,五谷缺少,因此您经常到东都洛阳,以减轻这里的负担。我听说贞观、永徽年间,用于百官俸禄支出的粮食还不太多,每年通过水路从关东运来一二十万石粮食,就足以普遍供给,皇帝也就可以安居了。如今朝廷费用越来越大,运送比以前多几倍的粮食,还不够供应,因此才使您几次冒着严寒酷暑东行赴洛以抚恤关中之人。如今如果将司农寺的租米全部运到东都,再从东都转水路运到关中,就可以使关中稍微充实一点,假如关中有几年的储备粮,那么就不用为旱涝灾害担忧了。况且吴地人不熟悉黄河的水运,经常在路上停留,时间既长,于是就会产生粮食被隐藏、偷盗的现象。臣请求在河口设置粮仓,让吴地的来船到那里卸下大米就离开,官府再雇船分别从黄河、洛水运进关中。另外可以在三门峡的东西两侧各建造一座粮仓,把运到的粮食先收藏起来。如果水路有危险就停止运送,如果水路通畅就开始运送。或者开凿山路,用车运粮。那样粮食就不会滞留在路上,还可以节省数以万计的费用。黄河、渭水岸上,都还有汉代、隋代的旧粮仓,修复一下并不难。”唐玄宗认为他的话非常对。
  '11'冬,十月,庚戌,上幸骊山温泉;己未,还宫。
  '11'冬季,十月,庚戌(十七日),唐玄宗到骊山温泉;己未(二十六日),返回皇宫。
  '12'戊子,左丞相宋致仕,归东都。
  '12'十一月,戊子(二十五日),左丞相宋退休,回到东都洛阳。
  '13'韩休数与萧嵩争论于上前,面折嵩短,上颇不悦。嵩因乞骸骨,上曰:“朕未厌卿,卿何为遽去?”对曰:“臣蒙厚恩,待罪宰相,富贵已极,及陛下未厌臣,故臣得从容引去;若已厌臣,臣首领且不保,安能自遂!”因泣下。上为之动容,曰:“卿且归,朕徐思之。”丁巳,嵩罢为左丞相,休罢为工部尚书。以京兆尹裴耀卿为黄门侍郎,前中书侍郎张九龄时居母丧,起复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
  '13'韩休屡次在唐玄宗面前与萧嵩发生争执,当面揭萧嵩的短处,唐玄宗对此很不高兴。萧嵩因而请求告老退休,唐玄宗说:“我没厌恶你,你为什么要急于离去?”萧嵩回答说:“我承蒙陛下的厚爱,担任宰相,富贵已达到了顶点。趁着您还没厌恶我,所以我能不慌不忙地引退;如果您已经厌恶我,我的头尚且保不住,想引退又怎能如愿!”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唐玄宗被他的言辞打动了,说:“你先回去,我慢慢地考虑这事。”十二月,丁巳(二十四日),萧嵩被罢免为左丞相,韩休被罢免为工部尚书,任命京兆尹裴耀卿为黄门侍郎;前任中书侍郎张九龄当时正在为他母亲服丧,唐玄宗起用他重新担任中书侍郎,两人都任同平章事。
  '14'是岁,分天下为京畿、都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石、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淮南、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岭南,凡十五道,各置采访使,以六条检察非法;两畿以中丞领之,余皆择贤刺史领之。非官有迁免,则使无废更。惟变革旧章,乃须报可;自余听便宜从事,先行后闻。
  '14'这一年,唐玄宗将全国分为京畿道、都畿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陇右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岭南道,共十五个道,分别设置采访使,用六条规定检察官员的非法行为;两畿采访使由御史中丞兼任,其他都选择贤明的刺史兼任。如果不是刺史的职位有迁转黜免,则采访使的职务也不会有变动。只有变革旧的规章,仍须上报朝廷批准;其余的采访使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处理,先执行后报告。
  '15'太府卿杨崇礼,政道之子也,在太府二十余年,前后为太府者莫能及。时承平日久,财货山积,尝经杨卿者,无不精美;每岁句驳省便,出钱数百万缗。是岁,以户部尚书致仕,年九十余矣。上问宰相:“崇礼诸子,谁能继其父者?”对曰:“崇礼三子,慎余、慎矜、慎名,皆廉勤有才,而慎矜为优。”上乃擢慎矜自汝阳令为监察御史,知太府出纳,慎名摄监察御史,知含嘉仓出给,亦皆称职;上甚悦之。慎矜奏诸州所输布帛有渍污穿破者,皆下本州征折估钱,转市轻货,征调始繁矣。
  '15'太府卿扬崇礼,是杨政道的儿子,在太府二十余年,前后担任太府卿的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当时天下太平的日子长久,财物货品,堆积如山,凡曾经过杨崇礼之手的东西,没有一件不精美异常;每年他采用各种办法节约开支,省出的钱达数百万缗。这一年,杨崇礼以户部尚书的职位退休,年纪已九十多岁了。唐玄宗问宰相:“杨崇礼的几个儿子,谁能够继承他父亲的职务?”宰相回答说:“杨崇礼有三个儿子,名叫杨慎余、杨慎矜和杨慎名,都廉洁勤恳而有才学,杨慎矜表现得尤为突出。”唐玄宗就将杨慎矜从汝阳令提拔为监察御史,让他主管太府出纳事务;杨慎名为代理监察御史,主管含嘉仓粮食的支付,也都很称职;唐玄宗对此很高兴。杨慎矜奏请各州所交纳的布匹丝绸,有弄脏和破损的都发回原地并征收折价款,转买些轻货,从此征收赋税的事开始变得繁琐复杂了。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四卷
  唐纪二十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下垂拱三年(丁亥、687)
  唐纪二十则天皇后垂拱三年(丁亥,公元687年)
  '1'春,闰正月,丁卯,封皇子成美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
  '1'春季,闰正月,丁卯(初二),唐朝封皇子李成美为恒王,李隆基为楚王,李隆范为卫王,李隆业为赵王。
  '2'二月,丙辰,突厥骨笃禄等寇昌平,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帅诸军讨之。
  '2'二月,丙辰(二十二日),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侵扰昌平,唐朝命令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率领诸军讨伐他们。
  '3'三月,乙丑,纳言韦思谦以太中大夫致仕。
  '3'三月,乙丑(初一),纳言韦思谦以太中大夫退休。
  '4'夏,四月,命苏良嗣留守西京。时尚方监裴匪躬检校京苑,将鬻苑中蔬果以收其利。良嗣曰:“昔公仪休相鲁,犹能拔葵、去织妇,未闻万乘之主鬻蔬果也。”乃止。
  '4'夏季,四月,唐朝命令苏良嗣留守西京。当时尚方监裴匪躬查核西京禁苑,准备出卖苑中蔬菜水果以取利。苏良嗣说:“从前公仪休任鲁国宰相,还能拔掉园中的葵菜,离开家中织帛的妇人,不许家人与百姓争利,未曾听说大国的君主出卖蔬菜水果的。”于是取消出卖的打算。
  '5'壬戌,裴居道为纳言。五月,丙寅,夏官侍郎京兆张光辅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5'壬戌(二十九日),裴居道任纳言。五月,丙寅(初三),夏官侍郎京兆人张光辅任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6'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刘之窃谓凤阁舍人永年贾大隐曰:“太后既废昏立明,安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正以安天下之心。”大隐密奏之,太后不悦,谓左右曰:“之我所引,乃复叛我!”或诬之受归诚州都督孙万荣金,又与许敬宗妾有私,太后命肃州刺史王本立推之。本立宣敕示之,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太后大怒,以为拒捍制使;庚午,赐死于家。
  '6'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刘之私下对凤阁舍人永年人贾大隐说:“太后既然废昏庸立贤明,哪里用得着临朝行使皇帝权力!不如归政于皇帝,以安定天下人心。”贾大隐向太后密奏这件事,太后不高兴,对身边的人说:“刘之是我一手提拔的,竟然又背叛我!”有人诬告刘之接受归诚州都督孙万荣的黄金,又与许敬宗妾私通,太后命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讯他。王本立向他宣布并出示太后的敕令,刘之说:“不经过凤阁鸾台,怎么能称为敕令!”太后大怒,认为这是抵制君主的使者;庚午(初七),命令他在家里自尽。
  之初下狱,睿宗为之上疏申理,亲友皆贺之,之曰:“此乃所以速吾死也。”临刑,沐浴,神色自若,自草谢表,立成数纸。麟台郎郭翰、太子文学周思钧称叹其文。太后闻之,左迁翰巫州司法,思钧播州司仓。
  刘之初入狱时,睿宗曾为他上疏申辩,亲友都向他祝贺。刘之却说:“这是加速我的死期。”临刑前,他先沐浴,神色安然自若,自己起草给太后的谢恩表,很快就写出几张纸。麟台郎郭翰、太子文学周思钧称赞叹赏他的文章。太后知道后,将郭翰降职为巫州司法,周思钧降职为播州司仓。
  '7'秋,七月,壬辰,魏玄同检校纳言。
  '7'秋季,七月,壬辰(三十日),魏玄同任检校纳言。
  '8'岭南俚户旧输半课,交趾都护刘延使之全输,俚户不从,延诛其魁首。其党李思慎等作乱,攻破安南府城,杀延。桂州司马曹玄静将兵讨思慎等,斩之。
  '8'岭南俚户过去只交纳一半赋税,交趾都护刘延要他们全额交纳,俚户不服从,刘延处死他们的首领。他的同党李思慎等暴动,攻破安南府城,杀死刘延。桂州司马曹玄静领兵讨伐李思慎等,将他们斩首。
  '9'突厥骨笃禄、元珍寇朔州,遣燕然道大总管黑齿常之击之,以左鹰扬大将军李多祚为之副,大破突厥于黄花堆,追奔四十余里,突厥皆散走碛北。多祚世为酋长,以军功得入宿卫。黑齿常之每得赏赐,皆分将士;有善马为军士所损,官属请笞之,常之曰:“奈何以私马笞官兵乎!”卒不问。
  '9'突厥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侵扰朔州。唐朝派遣燕然道大总管黑齿常之反击,以左鹰扬大将军李多祚为他的副手,大败突厥人于黄花堆,追逐四十余里,突厥人都逃往沙漠以北。李多祚世代任酋长,因军功得以入宫担任警卫。黑齿常之每次得到赏赐,都分给将士;有好马被军士损伤,属官请鞭打他,黑齿常之说:“怎么能因私人的马而鞭打官府的兵呢!”始终没有追究。
  '10'九月,己卯,虢州人杨初成诈称郎将,矫制于都市募人迎庐陵王于房州;事觉,伏诛。
  '10'九月,己卯(十八日),虢州人杨初成伪称郎将,假传太后命令在都邑招募人去房州迎接庐陵王;事情败露后,被处死。
  '11'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
  '11'冬季,十月,庚子(初九),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交战,全军覆没,爨宝璧轻装乘马逃回。
  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余寇。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卒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余里,掩击其部落;既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
  爨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军功,上表请求穷追残余敌人。太后命令他与黑齿常之商议,遥相声援。爨宝璧想独占功劳,不等待黑齿常之便率领精兵一万三千人率先出发,跨出边塞二千余里,想出其不意袭击突厥部落;到达以后,又先派人告诉人家,使得人家能够严密防备,于是战败。太后处死爨宝璧;改阿史那骨笃禄的名字为不卒禄。
  '12'命魏玄同留守西京。
  '12'唐朝命令魏玄同留守西京。
  '13'武承嗣又使人诬李孝逸自云“名中有兔,兔,月中物,当有天分。”太后以孝逸有功,十一月,戊寅,减死除名,流儋州而卒。
  '13'武承嗣又指使人诬告李孝逸自己说“名字中有兔,兔是月亮中的东西,当会有作天子的名分”。太后因李孝逸有功劳,十一月,戊寅(十八日),减免他的死罪,削除名籍,流放儋州而死。
  '14'太后欲遣韦待价将兵击吐蕃,凤阁侍郎韦方质奏,请如旧制遣御史监军。太后曰:“古者明君遣将,外之事悉以委之。比闻御史监军,军中事无大小皆须承禀。以下制上,非令典也;且何以责其有功!”遂罢之。
  '14'太后准备派遣韦待价领兵进击吐蕃,凤阁侍郎韦方质上奏,请求按照以前的制度派遣御史监军,太后说:“古时贤明的君主派遣将领,城门以外的事情全都委托给他,近来听说御史监军,军中大小事情都要禀报他,以下控制上,不是国家的制度,况且这如何能要求将领取得成功!”于是作罢。
  '15'是岁,天下大饥,山东、关内尤甚。
  '15'本年,天下大饥荒,山东、关内尤为严重。
  四年(戊子、688)
  四年(戊子,公元688年)
  '1'春,正月,甲子,于神都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四时享祀如西庙之仪。又立崇先庙以享武氏祖考。太后命有司议崇先庙室数,司礼博士周请为七室,又减唐太庙为五室。春官侍郎贾大隐奏:“礼,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百王不易之义。今周别引浮议,广述异闻,直崇临朝权仪,不依国家常度。皇太后亲承顾托,光显大猷,其崇先庙室应如诸侯之数,国家宗庙不应辄有变移。”太后乃止。
  '1'春季,正月,甲子(初五),唐朝在神都建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座庙,春夏秋冬祭祀的礼仪和西京的太庙一样。又立崇先庙以祭祀武氏祖先。太后命令有关部门讨论崇先庙的室数,司礼博士周请设七室,并将李唐太庙减为五室。春官侍郎贾大隐奏:“按照礼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这是百代不能更改的道理。如今周引用没有根据的议论,广泛陈述异闻,只是尊崇太后临朝代理国事的威仪,不依从国家的常法。皇太后亲自承受先帝临终的托付,显扬帝王的大道,崇先庙的室数应当如同诸侯的数目,国家宗庙不应随意变更。”太后于是没有为崇先庙设立七室。
  '2'太宗、高宗之世,屡欲立明堂,诸儒议其制度,不决而止。及太后称制,独与北门学士议其制,不问诸儒。诸儒以为明堂当在国阳丙己之地,三里之外,七里之内。太后以为去宫太远。二月,庚午,毁乾元殿,于其地作明堂,以僧怀义为之使,凡役数万人。
  '2'太宗、高宗在位的时候,多次准备建立明堂,因儒家学者们讨论它的制度没有结果而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