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第5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有的被降职贬黜,有的受到提拔重用,这项工作总共持续了一年之久,仍未全部做完。
  丁卯,上御承天门楼,赦天下。
  丁卯(初六),唐玄宗亲自来到承天门楼,发布诏命,大赦天下。
  己巳,赏功臣郭元振等官爵、第舍、金帛有差。以高力士为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
  己巳(初八),唐玄宗赏赐有功之臣郭元振等人大小不等的官职爵位以及数量不同的田宅钱物,还任命高力士为右监门将军,让他主持内侍省事务。
  初,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黄衣廪食,守门传命而已。天后虽女主,宦官亦不用事。中宗时,嬖幸猥多,宦官七品以上至千余人,然衣绯者尚寡。上在藩邸,力士倾心奉之,及为太子,奏为内给事,至是以诛萧、岑功赏之。是后宦官稍增至三千余人,除三品将军者浸多,衣绯、紫至千余人,宦官之盛自此始。
  当初唐太宗曾定下制度,内侍省不设置三品官,内侍们无非是身着黄色朝服,领取皇家发放的禄米,做一些把守宫门、传达诏命之类的事情。武则天虽是女皇帝,宦官也不执掌朝政。唐中宗时期,受到他亲信宠爱的近臣很多,以至于级别在七品以上的宦官达一千余人,但是身着绯色朝服的宦官尚不多见。唐玄宗任亲王的时候,高力士就对他倾心事奉,玄宗被立为太子之后,便奏请唐睿宗任命高力士为内给事,此次因诛除萧至忠、岑羲等人有功,唐玄宗又赐给他高官。从此以后宦官逐渐增加到三千多人,被任命为三品将军的人也越来越多,穿红、紫朝服的达到一千余人,宦官势力从此膨胀起来。
  '12'壬申,遣益州长史毕构等六人宣抚十道。
  '12'壬申(十一日),唐玄宗派遣益州长史毕构等六人安抚全国十道。
  '13'乙亥,以左丞张说为中书令。
  '13'乙亥(十四日),唐玄宗任命尚书左丞张说为中书令。
  '14'庚辰,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象先罢为益州长史、剑南按察使。八月,癸巳,以封州流人刘幽求为左仆射、平章军国大事。
  '14'庚辰(十九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象先被贬为益州长史、剑南按察使。八月癸巳(初二),唐玄宗任命被流放到封州去的刘幽求为尚书左仆射、平章军国大事。
  '15'丙辰,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杨我支来求婚;丁巳,许以蜀王女南和县主妻之。
  '15'丙辰(二十五日),突厥可汗默啜派遣他的儿子杨我支前来求婚;丁巳(二十六日),唐玄宗答应将蜀王之女南和县主嫁给默啜。
  '16'中宗之崩也,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峤密表韦后,请出相王诸子于外。上即位,于禁中得其表,以示侍臣。峤时以特进致仕,或请诛之,张说曰:“峤虽不识逆顺,然为当时之谋则忠矣。”上然之。九月,壬戌,以峤子率更令畅为虔州刺史,令峤随畅之官。
  '16'唐中宗驾崩之后,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峤秘密地向韦皇后上表,请求将相王李旦的儿子们外放出京。唐玄宗即位之后,在宫中发现了李峤的奏表,并将它拿给侍臣们传看。李峤当时已经以特进的资格退休,有人建议将李峤处死,张说说:“李峤虽然没能分清善恶忠奸,但是他为当时的执政者出谋献策却也可以称得上是竭忠尽智了。”唐玄宗认为他说的对。九月壬戌(初二),唐玄宗任命李峤之子率更令李畅为虔州刺史,并下令李峤随同其子赴任。
  '17'庚午,以刘幽求同中书门下三品。
  '17'庚午(初十),唐玄宗任命刘幽求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18'丙戌,复置右御史台,督察诸州;罢诸道按察使。
  '18'丙戌(二十六日),唐玄宗下诏恢复右御史台,负责对各州的督察,同时废除诸道按察使。
  '19'冬,十月,辛卯,引见京畿县令,戒以岁饥惠养黎元之意。
  '19'冬季,十月,辛卯(初一),唐玄宗召见京县及畿县县令,告诫他们在饥荒之年应当关怀扶助黎民百姓。
  '20'己亥,上幸新丰;癸卯,讲武于骊山之下,征兵二十万,旌旗连亘五十余里。以军容不整,坐兵部尚书郭元振于下,将斩之。刘幽求、张说跪于马前谏曰:“元振有大功于社稷,不可杀。”乃流新州。斩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以其制军礼不肃故也。上始欲立威,亦无杀绍之意,金吾卫将军李邈遽宣敕斩之。上寻罢邈官,废弃终身。时二大臣得罪,诸军多震慑失次。惟左军节度薛讷、朔方道大总管解琬二军不动,上遣轻骑召之,皆不得入其陈。上深叹美,慰勉之。
  '20'己亥(初九),唐玄宗来到新丰。癸卯(十三日),唐玄宗与文武官员在骊山脚下讲习武事,共调集了兵士二十多万,旌旗连绵达五十余里。由于军容不整的缘故,唐玄宗让兵部尚书郭元振跪在军中的大旗之下,准备将其斩首。刘幽求、张说跪在玄宗的马前进谏说:“郭元振曾为大唐的江山社稷立下大功,不能杀。”唐玄宗于是将郭元振流放到新州。唐玄宗还下令将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斩首,原因是他所制定的军礼不够整肃。其实唐玄宗原本只是打算借此树立自己的声威,并没有杀死唐绍的意思,只是由于金吾卫将军李邈急忙宣布了将其斩首的敕命,所以才弄假成真。事后不久唐玄宗便罢免了李邈的职务,将他废弃终身。当时由于郭元振、唐绍这两位大臣都受惩处,各路军马大多震惊失措,队形凌乱,只有左军节度薛讷和朔方道大总管解琬二人所领军兵岿然不动,唐玄宗派遣轻装的骑兵宣召他们前来,但这些使者都无法进入他们的阵营。唐玄宗对他们二人十分赞赏,慰问勉励了他们一番。
  甲辰,猎于渭川。上欲以同州刺名姚元之为相,张说疾之,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之,上不纳。又使殿中监姜皎言于上曰:“陛下常欲择河东总管而难其人,臣今得之矣。”上问为谁,皎曰:“姚元之文武全才,真其人也。”上曰:“此张说之意也,汝何得面欺,罪当死!”皎叩头首服,上即遣中使召元之诣行在。既至,上方猎,引见,即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甲辰,(十四日),唐玄宗在渭川狩猎。唐玄宗想任用同州刺史姚元之为宰相,张说一向忌恨姚元之,便指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劾他,但唐玄宗不理睬。张说又指使殿中监姜皎向唐玄宗进言道:“陛下早就想任命一位河东总管,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臣现在发现了这样一位称职的人。”唐玄宗问他这个人是谁,姜皎回答说:“姚元之文武全才,是担任河东总管的合适人选。”唐玄宗说:“这是张说的主意,你竟敢当面欺骗朕,应当处以死刑!”姜皎赶忙叩头自首谢罪,唐玄宗当即派遣宦者将姚元之征召到渭川来。姚元之抵达后,唐玄宗正在狩猎,马上召见了他,并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元之吏事明敏,三为宰相,皆兼兵部尚书,缘边屯戍斥候,士马储械,无不默记。上初即位,励精为治,每事访于元之,元之应答如响,同僚唯诺而已,故上专委任之。元之请抑权幸,爱爵赏,纳谏诤,却贡献,不与群臣亵狎;上皆纳之。
  姚元之处理政务精明干练,曾三次担任宰相,每次都兼任兵部尚书,他对于边境地区的戍兵驻屯营地和侦察了望哨所,以及士卒马匹仓储器械的数量,无不默默地记在心里。唐玄宗刚刚即位,励精图治,遇事都要先听听姚元之的意见,元之也是每次都能对答如流,他的同僚则只能唯唯诺诺而已,所以玄宗也就一心信任他。姚元之请求唐玄宗削夺受宠的权贵之家的权势,珍惜手中的爵禄赏赐,采纳敢于犯颜直谏的臣子的建议,不按受臣下进献的贡品,不与群臣开一些轻慢无礼的玩笑。唐玄宗对他的上述建议都一一采纳。
  乙巳,车驾还京师。
  乙巳(十五日),唐玄宗返回京城。
  '21'姚元之尝奏请序进郎吏,上仰视殿屋,元之再三言之,终不应;元之惧,趋出。罢朝,高力士谏曰:“陛下新总万机,宰臣奏事,当面加可否,奈何一不省察!”上曰:“朕任元之以庶政,大事当奏闻共议之;郎吏卑秩,乃一一以烦朕邪!”会力士宣事至省中,为元之道上语,元之乃喜。闻者皆服上识君人之体。
  '21'姚元之曾经奏请依照顺序提拔任用郎吏,玄宗却只是盯着宫殿的屋顶不作声,姚元之几次重复,玄宗始终一言不发。姚元之感到十分恐惧,便急忙退出。当日罢朝以后,高力士向玄宗进谏道:“陛下刚刚总理天下大事,宰臣上奏言事,就应当面表明您自己的态度,为什么您对姚元之的建议不闻不问、一言不发呢!”唐玄宗回答说:“朕让姚元之总理朝廷庶政,遇有军政大事可以当面奏闻共同的商议;郎吏是小官,这样的事也要一一打扰朕吗!”适逢高力士奉旨到省中宣谕诏命,将玄宗的话转达给了姚元之,姚元之这才转忧为喜。知道这件事的人无不叹服玄宗深明为君之道。
  左拾遗曲江张九龄,以元之有重望,为上所信任,奏记劝其远谄躁,进纯厚,其略曰:“任人当才,为政大体,与之共理,无出此途。而之用才,非无知人之鉴,其所以失溺,在缘情之举。”又曰:“自君侯职相国之重,持用人之权,而浅中弱植之徒,已延颈企踵而至,谄亲戚以求誉,媚宾客以取容,其间岂不有才,怕失在于无耻。”元之嘉纳其言。
  左拾遗曲江县人张九龄,鉴于姚元之声望极高,又受到唐玄宗的信任和重用,所以写给了他一封信,劝他疏远阿谀奉承急于进取之徒,提拔任用纯正忠厚之士,这封信的大意是:“任用的人必须有才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与有才能的人共同处理政事,治理国家不能超越这一途径。以往在任用贤才的时候,掌权者并非不具备识别人才的本领,之所以存在很多弊端,是由于考虑私情的缘故。”信中还说:“自从您担任宰相职务,执掌用人的大权以来,那些浅薄鄙陋、软弱无能的人,已经伸长了脖子,踮起了脚跟,向您围拢过来,他们或者谄媚您的亲戚以求得他们的赞誉,或者讨好您的宾客以取悦他们。我相信他们中间也许会有有才能的人,但认为他们实在是太无耻了。”姚元之十分赞赏他的建议,并予以采纳。
  新兴王晋之诛也,僚吏皆奔散,惟司功李步从,不失在官之礼,仍哭其尸。姚元之闻之,曰:“栾布之俦也。”及为相,擢为尚书郎。
  在新兴王李晋被处斩的时候,他原来的部属纷纷逃散,只有司功李一人徒步跟随在他身边,没有改变当属官时的礼节,并在行刑后对故主的尸体放声痛哭。姚元之听说这件事后赞道:“这才是像栾布那样的忠义之士啊!”现在姚元之又担任了宰相职务,便将李提升为尚书郎。
  '22'己酉,以刑部尚书赵彦昭为朔方道大总管。
  '22'己酉(十九日),唐玄宗任命刑部尚书赵彦昭为朔方道大总管。
  '23'十一月,乙丑,刘幽求兼侍中。
  '23'十一月,乙丑(初五),刘幽求兼任侍中。
  '24'辛巳,群臣上表请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从之。戊子,受册。
  '24'辛巳(二十一日),群臣上表请求为皇帝加上开元神武皇帝的尊号,唐玄宗同意。戊子(二十八日),唐玄宗接受群臣进上尊号的册书。
  '25'中书侍郎王琚为上所亲厚,群臣莫及。每进见,侍笑语,逮夜方出;或时休沐,往往遣中使召之。或言于上曰:“王琚权谲纵横之才,可与之定祸乱,难与之守承平。”上由是浸疏之。是月,命琚兼御史大夫,按行北边诸军。
  '25'中书侍郎王琚受到唐玄宗的亲近和厚爱,没有哪一个大臣能够与他相比。每次进见皇帝时,王琚都要陪玄宗谈笑,直到晚上才退出;有时休假时,也往往要派宦官宣召他入宫相会。有人对唐玄宗进言道:“王琚精通权略,是一位机巧诡诈的纵横之士,陛下可以与他一起平定祸乱,却难以与他共同治理承平之世。”唐玄宗因此开始逐渐疏远王琚。在这个月里,玄宗任命他兼任御史大夫,派他到北部边境地区巡察各部队。
  '26'十二月,庚寅,赦天下,改元。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中书省为紫微省;门下省为黄门省,侍中为监;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长史为尹,司马为少尹。
  '26'十二月,庚寅(初一),唐玄宗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开元。同时下诏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改中书省为紫微省;改门下省为黄门省,门下侍中为黄门监;改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州的长史改称为尹,州的司马改称为少尹。
  '27'甲午,吐蕃遣其大臣来求和。
  '27'甲午(初五),吐蕃派遣大臣前来求和。
  '28'壬寅,以姚元之兼紫微令。元之避开元尊号,复名崇。
  '28'壬寅(十三日),唐玄宗任命姚元之兼任紫微令。姚元之为避开元神武皇帝尊号,便恢复其原名为姚崇。
  '29'敕:“都督、刺史、都护将之官,皆引面辞毕,侧门取进止。”
  '29'唐玄宗发布敕命:“都督、刺史、都护准备赴任时,都要在引见当面辞别天子后,在左右侧门听候皇帝的旨意。”
  '30'姚崇既为相,紫微令张说惧,乃潜诣岐王申款。他日,崇对于便殿,行微蹇。上问:“有足疾乎!”对曰:“臣有腹心之疾,非足疾也。”上问其故。对曰:“岐王陛下爱弟,张说为辅臣,而密车入王家,恐为所误,故忧之。”癸丑,说左迁相州刺史。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刘幽求亦罢为太子少保。甲寅,以黄门侍郎卢怀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30'姚崇担任宰相职务以后,紫微令张说感到担忧恐惧,便私下到岐王那里表明自己倾心依附的诚意。后来有一天,姚崇在便殿回答唐玄宗的问话时,脚略微有点瘸,唐玄宗问他:“您的脚是不是有毛病?”姚崇回答道:“臣有心病,没有脚病。”玄宗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姚崇答道:“岐王是陛下心爱的弟弟,张说是宰相,却秘密地乘车到岐王的家里去,臣担心岐王会被张说所误,所以心中很是担忧。”癸丑(二十四日),唐玄宗将张说贬为相州刺史,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刘幽求也被免去宰相职务,降职为太子少保。甲寅(二十五日),唐玄宗任命黄门侍郎卢怀慎为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一卷
  唐纪二十七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中开元二年(甲寅、714)
  唐纪二十七唐玄宗开元二年(甲寅,公元714年)
  '1'春,正月,壬申,制:“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
  '1'春季,正月壬申(十三日),唐玄宗颁布制命:“要选拔那些有才能见识的京官担任都督、刺史,选择政绩显著的都督、刺史担任京官,使官员的外放和入朝任职保持均衡,并永远以此为常规。”
  '2'己卯,以卢怀慎检校黄门监。
  '2'己卯(二十日),唐玄宗任命卢怀慎为检校黄门监。
  '3'旧制,雅俗之乐,皆隶太常。上精晓音律,以太常礼乐之司,不应典倡优杂伎;乃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命右骁卫将军范及为之使。又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于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又教宫中使习之。又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礼部侍郎张廷、酸枣尉袁楚客皆上疏,以为“上春秋鼎盛,宜崇经术,迩端士,尚朴素;深以悦郑声、好游猎为戒。”上虽不能用,咸嘉赏之。
  '3'依旧制规定,凡属音乐,不论雅俗,统归太常寺管辖。唐玄宗精晓音律,他认为太常寺是朝廷掌管礼乐的部门,不应当兼管歌舞杂技艺人和各种游戏杂耍;于是他下诏另设左右教坊来专门教授俗乐,并任命右骁卫将军范及为主管官。此外,唐玄宗还挑选了数百名乐工,亲自在梨园教他们演奏法曲,这些人在当时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唐玄宗还教宫中的人学习法曲。唐玄宗又挑选了一些歌伎和舞女,安置在宜春院,由官府各赐给她们家中财物。礼部侍郎张廷、酸枣尉袁楚客二人都为此而上疏,认为:“陛下年纪轻轻,应当尊崇经学儒术,亲近方正之士,崇尚朴素。臣以为陛下应当以喜欢靡靡之音、好巡游狩猎为戒。”唐玄宗虽然未能采纳他们的建议,但都对他们表示赞赏。
  '4'中宗以来,贵戚争营佛寺,奏度人为僧,兼以伪妄;富户强丁多削发以避徭役,所在充满。姚崇上言:“佛图澄不能存赵,鸠摩罗什不能存秦,齐襄、梁武,未免祸殃。但使苍生安乐,即是福身;何用妄度奸人,使坏正法!”上从之。丙寅,命有司沙汰天下僧尼,以伪妄还俗者万二千余人。
  '4'自唐中宗即位以来,皇亲国戚竞相营建佛寺,奏请度人出家为和尚,其中有不少弄虚作假的;富裕人家的子弟以及身强力壮的男子纷纷削发为僧以逃避徭役,这种人简直到处都是。姚崇向唐玄宗建议道:“佛图澄未能使后赵国运长久,鸠摩罗什也无法使后秦免于覆亡,齐襄帝、梁武帝同样未能免于国破家亡。只要陛下能够使百姓安居乐业,就是有福之身,哪里用得着剃度奸诈之徒为僧,让他们败坏佛法呢!”唐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丙寅(疑误),唐玄宗命令有关部门筛选淘汰全国的和尚尼姑,因弄虚作假被勒令还俗的僧尼共计一万二千余人。
  '5'初,营州都督治柳城以镇抚奚、契丹,则天之世,都督赵文失政,奚、契丹攻陷之,是后寄治幽州东渔阳城。或言:“、奚、大欲降唐,正以唐不建营州,无所依投,为默啜所侵扰,故且附之;若唐复建营州,则相帅归化矣。”并州长史、和戎·大武等军州节度大使薛讷信之,奏请击契丹,复置营州;上亦以冷陉之役,欲讨契丹。群臣姚崇等多谏。甲申,以讷同紫微黄门三品,将兵击契丹,群臣乃不敢言。
  '5'当初营州都督治所设在柳城,以镇抚奚和契丹,武则天时期,营州都督赵文执行政策失当,柳城被奚、契丹攻陷,此后营州治所就寄居在幽州东部的渔阳城。当地有人传说:“、奚、等部落很想归降大唐,只是由于大唐不在柳城设立营州,所以无所依附投靠,再加上被突厥可汗默啜侵扰,故而暂时依附突厥;假如大唐又在柳城设立营州,那么这些部落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前来归附。”并州长史兼和戎、大武等军州节度大使薛讷听信了这种传闻,上奏请求进攻契丹,重建营州;唐玄宗也因唐军在冷泾一役中大败的缘故而一直想出兵讨伐契丹。姚崇等大臣们纷纷谏阻。甲申(二十五日),唐玄宗任命薛讷为同紫微黄门三品,率兵攻讨契丹,群臣于是不敢再向玄宗谏阻这件事。
  '6'薛王业之舅王仙童,侵暴百姓,御史弹奏;业为之请,敕紫微、黄门覆按。姚崇、卢怀慎等奏:“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上从之 。由是贵戚束手。
  '6'薛王李业的舅父王仙童侵夺欺凌百姓,被御史上奏弹劾;李业为他求情,唐玄宗于是让紫微、黄门复审此案。姚崇、卢怀慎等人奏称道:“王仙童的罪状清楚明白,御史对他的弹劾也并无冤枉之处,不能对他放纵宽宥。”唐玄宗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从此皇亲国戚们收敛了一些。
  '7'二月,庚寅朔,太史奏太阳应亏不亏。姚崇表贺,请书之史册;从之。
  '7'二月,庚寅朔(疑误),太史上奏说是太阳应当亏食却没有亏食。姚崇向玄宗上表致贺,并请求将这件事载入史册,玄宗对此表示同意。
  '8'乙未,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同俄特勒及妹夫火拔颉利发、石阿失毕将兵围北庭都护府,都护郭虔击破之。同俄单骑逼城下,虔伏壮士于道侧,突起斩之。突厥请悉军中资粮以赎同俄,闻其已死,恸哭而去。
  '8'乙未(初七),突厥可汗默啜派他的儿子同俄特勒、妹夫火拔颉利发、石阿失毕率兵围攻北庭都护府,都护郭虔将突厥兵击败。同俄特勒单枪匹马逼近城下,被郭虔事先埋伏在路旁的勇士跃起斩首。突厥人请求用军中的所有物资换回同俄特勒,后得知他已被杀死,恸哭而去。
  '9'丁未,敕:“自今所在毋得创建佛寺;旧寺颓坏应葺者,诣有司陈牒检视,然后听之。”
  '9'丁未(十九日),唐玄宗发布敕命:“从今以后各地均不得新建佛寺;原有的佛寺已毁坏应修缮的,一律到有关部门申报,经检查属实,才允许动工修缮。”
  '10'闰月,以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王兼安北大都护、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令丰安、定远、三受降城及旁侧诸军皆受节度。徙大都护府于中受降城,置兵屯田。
  '10'闰二月,唐玄宗任命鸿胪寺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王兼任安北大都护、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命令丰安、定远、三受降城以及周围各军统归王指挥调度,并且将安北大都护府迁到中受降城,在那里驻扎军队,实行屯田。
  '11'丁卯,复置十道按察使,以益州长史陆象先等为之。
  '11'丁卯(初九),唐玄宗下诏恢复十道按察使的建置,派益州长史陆象先等人充任按察使。
  '12'上思徐有功用法平直,乙亥,以其子大理司直为恭陵令。窦孝谌之子光禄卿豳公希等请以己官爵让以报其德,由是累迁申王府司马。
  '12'唐玄宗考虑到徐有功执法公平正直,便于乙亥日(十七日)任命他的儿子、大理司直徐为恭陵令。窦孝谌之子、光禄卿、豳公窦希等人请求将自己的官爵让给徐以报答徐有功的恩德,所以徐得以从大理司直连续升迁为申王府司马。
  '13'丙子,申王成义请以其府录事阎楚为其府参军,上许之。姚崇、卢怀慎上言,“先尝得旨,云王公、驸马有所奏请,非墨敕皆勿行。臣窃以量材授官,当归有司;若缘亲故之恩,得以官爵为惠,踵习近事,实紊纪纲。”事遂寝。由是请谒不行。
  '13'丙子(十八日),申王李成义请求唐玄宗同意将自己的王府录事闫楚任命为王府参军,唐玄宗表示同意。姚崇和卢怀慎向玄宗进谏道:“臣等在此之前曾得到陛下的旨意,说凡王公、驸马有所奏请,如果没有陛下亲笔书写的墨敕,均不能生效。臣认为根据才能授予官职,是有关部门的职权;倘若由于有亲朋故旧的恩情,就可以以朝廷的官爵相赠,那就是继承中宗皇帝的弊政,这样做实际会紊乱朝廷的法度。”于是这件事便搁置下来。从此请托之风不再流行。
  '14'突厥石阿失毕既失同俄,不敢归;癸未,与其妻来奔,以为右卫大将军,封燕北郡王。命其妻曰金山公主。
  '14'突厥石阿失毕因损折了可汗之子同俄特勒,不敢回到突厥;癸未(二十五日),石阿失毕携其妻子投奔唐朝,被唐玄宗任命为右卫大将军,封燕北郡王,其妻被册封为金山公主。
  '15'或告太子少保刘幽求、太子詹事钟绍京有怨望语,下紫微省按问,幽求等不服。姚崇、卢怀慎、薛讷言于上曰:“幽求等皆功臣,乍就闲职,微有沮丧,人情或然。功业既大,荣宠亦深,一朝下狱,恐惊远听。”戊子,贬幽求为睦州刺史,绍京为果州刺史。紫微侍郎王琚行边军未还,亦坐幽求党贬泽州刺史。
  '15'有人告发太子少保刘幽求、太子詹事钟绍京有不满言论,玄宗下令将此二人交由紫微省审讯,刘幽求等人表示不服。姚崇、卢怀慎、薛讷对玄宗进谏道:“刘幽求等人都是功臣,现在突然担任没有实权的闲职,心中稍微有点沮丧,这也是人之常情。他们立下的功勋既大,获得的恩宠也深,一旦因一点小事就被逮捕下狱,恐怕会使天下人感到震惊。”戊子(疑误),唐玄宗将刘幽求贬为睦州刺史,将钟绍京贬为果州刺史。奉旨巡视边防部队尚未回朝的紫微侍郎王琚,也因是刘幽求的同党而获罪,被贬为泽州刺史。
  '16'敕:“涪州刺史周利贞等十三人,皆天后时酷吏,比周兴等情状差轻,宜放归草泽,终身勿齿。”
  '16'唐玄宗颁下敕命:“涪州刺史周利贞等十三人,都是则天大圣皇后时期的酷吏,只不过是比起周兴等人罪状稍微轻一些,应当削夺这些人的官爵,将他们放归民间,终身不予录用。”
  '17'西突厥十姓酋长都担叛。三月,己亥,碛西节度使阿史那献克碎叶等镇,擒斩都担,降其部落二万余帐。
  '17'西突厥十姓酋长都担反叛朝廷。三月,己亥(十二日),碛西节度使阿史那献攻克碎叶等镇,活捉都担并将其斩首,招降了他的部落共二万余帐。
  '18'御史中丞姜晦以宗楚客等改中宗遗诏,青州刺史韦安石、太子宾客韦嗣立、刑部尚书赵彦昭、特进致仕李峤,于时同为宰相,不能匡正,令监察御史郭震弹之;且言彦昭拜巫赵氏为姑,蒙妇人服,与妻乘车诣其家。甲辰,贬安石为沔州别驾,嗣立为岳州别驾,彦昭为袁州别驾,峤为滁州别驾。安石至沔州,晦又奏安石尝检校定陵,盗隐官物,下州征赃。安石叹曰:“此祗应须我死耳。”愤恚而卒。晦,皎之弟也。
  '18'御史中丞姜晦认为宗楚客等人篡改中宗皇帝的遗诏时,现任的青州刺史韦安石、太子宾客韦嗣立、刑部尚书赵彦昭、以特进资格退休的李峤四人都在朝为相,却不能对这种行为加以匡正,便指使监察御史郭震上疏弹劾他们;并且还提到了赵彦昭拜女巫赵氏为姑,身披妇人衣装,和自己的妻子一起乘车到赵氏家中去等事。甲辰(十七日),唐玄宗将韦安石贬为沔州别驾,将韦嗣立贬为岳州别驾,将赵彦昭贬为袁州别驾,将李峤贬为滁州别驾。韦安石抵达沔州后,姜晦又向玄宗上奏说韦安石曾在督察中宗定陵的建造时盗窃隐藏官府财物,并且发文书到沔州向韦安石要赃物。韦安石感叹道:“这只不过是想要我死罢了。”终于愤愤而死。姜晦是姜皎的弟弟。
  '19'毁天枢,发匠熔其铁钱,历月不尽。先是,韦后亦于天街作石台,高数丈,以颂功德,至是并毁之。
  '19'唐玄宗下令捣毁天枢,并调工匠熔化天枢上的铜铁,历时一月之久仍未熔完。此前韦后为歌颂自己的功德也在西京长安朱雀街上建造了一个高达数丈的石台,这次也被唐玄宗下令一起捣毁。
  '20'夏,四月,辛巳,突厥可汗默啜复遣使求婚,自称“乾和永清太驸马、天上得果报天男、突厥圣天骨咄禄可汗。”
  '20'夏季,四月,辛巳(二十五日),突厥可汗默啜又派遣使者入朝求婚,他自称为“乾和永清太驸马、天上得果报天男、突厥圣天骨咄禄可汗”。
  '2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