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侯争霸-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岂止是石州守不住了,根据我们的密蝶发回的情报,宋国七路数十州县中,已经有半数易主,而宋国能控制的区域已经越来越少了,而且已经被反军分割开来,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唯一没动的就是北面的边关,由于有重兵把守,所以相对稳定一些,但宋国内部已经乱成一团了,这是昨日从开封府传回的消息,开封府下辖的祁州城已经被攻下了,开封府东面的屏障已经彻底没了,只剩下一条颖水作为最后的屏障了!”
“这么快,看来接下来开封城要有一场硬仗要打了!”薛仁贵听了脑海里快速的转动了一下,就将大致的情况想的明白,之前延津失守虽然断了颖水入黄河的河口,但这毕竟是一路奇兵,数量不多,但没想到只是不到一月的功夫,延津县失守不算,连开封东部屏障的祁州也失守了,这样的话,开封城这座宋国皇都已经彻底的暴露在反王和魏国兵马的面前,或许现在两国兵马已经打到了开封城下。
“恩,我们得到消息的时候,祁州城刚刚失守,但祁州城乃是祁州最大的城池,一旦祁州失守,祁州那数百里的平原之地根本就再无能抵挡反王联军和魏国四十万兵马的兵锋,估计反王联军和魏国大军已经到了颖水河也说不定,不过也不需要那么担心,开封城内有着十余万禁军,又有不少的厢军青壮,想要挺过这个冬天并不难,咱们只要赶到大雪之前赶到就可以了!”
“魏国虽然抢夺了部分宋国的船只,组建了一支不大的船队,大约有五十余艘船,封锁了延津口,不过正对于我大夏舰队来说,想要突破这里轻而易举,只要我们能保证开封与外界的联系,开封城就不会那么轻易的陷落,至于现在让开封城惊慌几日,对我们也有好处,对了,你们一路紧赶慢赶,又接连打了几场战斗,就在这镇上休息一日吧,明日我们在启程开封!”
薛仁贵想了想,点了点头,道:“也好!虽然现在不怎么晕船,但还是脚踏实地比较踏实!”
第五百九十四章延津口水战—强横的大夏海军
黄河,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儿女五千年,而如今在烽火大陆上,这条被命名为黄河大河同样孕育着灿烂的文明,养育着无数人口,长达数万里的黄河,在烽火大陆上拐过一个巨大的几字型,而这条大河周边,形成了无数的诸侯国,以及最强大的三大皇国。
位于关中,黄河中上游,并占据黄河源头的大秦皇国,位于几字型上端的三晋大唐皇国,以及黄河下游区域的大宋皇国,大秦皇国乃是中原地区第一个皇国,大唐皇国仅次在后,而抡起国力大宋皇国却不输于两国,只是在军事上大宋皇国因为地理区域的关系,排名较后。
黄河水,不在浑浊一片,而下游的河宽,最宽处甚至达到了百里之遥,而对于这样宽阔的黄河,大夏的五桅,四桅战船显得十分渺小,数百艘船就好像是随着流水漂流的枯叶,连成一线的逆流而上,行进的速度并不算快。
十一月底,经过三日的航行,海军船队终于靠近了颖水注入黄河口,也是开封府辖地延津的地界,风,萧瑟的吹着,那犹如刀子一般的冷风拍打着披风,抖动个不停,船甲板之上,薛仁贵拿着望远镜遥望岸上的情景,却是寂寞萧索,没有半点人烟,而在黄河边,依稀能看到几座被摧毁的村落。
“大帅,过了前面的鱼嘴口,就能看到延津渡口码头!在往前三十余里,就能看到颖水,进入颖水在行不到一日,就到达开封城了!”大夏在大宋国内建立起的大使馆,可以说是一个超级的间谍部门,利用官方的掩护,可以轻易的得到许多的情况,比如大宋的山川疆域图,经过数年的努力,大夏绘制的大宋地图或许比大宋自己绘制的地图都要详细一些,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山川疆域图就相当于江山国土,是跟国器一样最紧要的存在。
“咚咚咚!”一阵如雷的鼓声突然从前方响起,由于船队规模较大,所以为了能有效的进行联系,大夏海军制订了一套包括旗,鼓,甚至光闪等相互用于联系的信号,旗的变化多用于小规模的船队以及距离较近的船只,主要利用眼睛来判断,有望远镜存在可以看到数里外的旗令,但旗令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很容易被遮挡,所以辅助的,利用声波传递的鼓令则在海军中广泛的使用,除此之外,就是用于黑夜作战的探照灯的光闪,这些传递手段无疑大大的增强了各战船之间的联系。
文达的自由港海军府是大夏第一支海军,同时自由港内还有一批现代的军人存在,这无疑为大夏海军建设提供了现代的一些理论知识,当然后世的那些大炮作战手法并不适用于冷兵器时代,但一些东西却是共通的,而经过数年来不断的总结出来的经验,自由港的海军的战斗力也逐步攀升,组建陆军,从一个新兵军训练而成精锐之军,不需要一年,甚至更短,只要上几次战场就可以练就一支铁军,但是海军的建设却是任重而道远,尤其是渤海内,能与大夏抗衡的水军几乎没有,所以也没有一个练习对象,只能各府之间相互对练,不过随着经验的积累,大夏海军虽然还称不上精锐,但也足以笑傲海上。
三通鼓,乃是舰队结阵的指令,大夏海军府内,以百艘战船为一支舰队,算上后勤等人员,编员一万五千人,其中操作战船的士卒五千人,专门负责作战的士卒七千五百人,负责后勤,战船维护,保养等为二千五百人,一支舰队又可分为五支分舰队,也就是五个战斗团体,每一个二十艘战船,包括两艘五桅战船,八艘四桅战船,八艘三桅战船以及两艘专门的维修补给船,这个编制乃是适用于渤海海域情况的战船编制,如果拿到外海,几乎三桅战船都要淘汰,最低也需要四桅以上的配置,而在内河中,三桅战船则是绝对的主力,不过黄河流域,宽阔的不比海面差多少,就算是三百艘船并排而行也宽敞的多,所以直接使用海军阵型倒也合适。
战斗是以一个个战斗团体结阵而成,以桅战船为核心,形成的两排一字长蛇阵,战船犬牙交错,就好像合拢在一起的牙齿,而战船上那一尊尊的麒麟大炮也被推了出来,尽管如今的大炮都是最低级的前膛炮,发射的也都是铁弹,但在远程上,麒麟大炮的威慑作用还是不错的,尽管很难击沉对方战船,但造成的损伤以及那轰隆隆的响声,对人的心里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远程以炮击为主,较近的距离以床弩为主,在近就是接舷战,以弓箭,弯刀为主,这也是当前水战,海战的一个主旋律,至于象现代,两艘差着几百海里,就开始互相放导弹在烽火大陆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梦。
薛仁贵蹬蹬蹬的上了指挥台,这艘加固的五桅战船也逐渐靠上前方,文达使用望远镜望向从鱼嘴口另一端不断出现的船只,那高大的桅杆之上,黑色的旗面上,大书一个魏字,而在另一个矮上一截的桅杆上,却打着一个墨字,墨,文达冷笑一声,道:“看来真是冤家路窄,碰到了魏国的水军不算,而这个水军的统领居然是墨门的人!”
“哦!”沮授等人纷纷朝着那旗帜上望去,果然那白底蓝边上书一个漆黑的墨字的旗帜在风中飘扬,而根据他们的了解,墨姓乃是墨子赐予最优异的学生的新名,而游历中原的墨门弟子也大多打着墨字旗号,宣扬墨门之学,山东与魏国僻壤,尽管之前魏国入侵齐鲁大地,墨门弟子站在曹操的对立面上,但之后,曹操对于墨门弟子却越发的看重,尤其是墨门的机关之术,巧妙非常,加上墨门弟子大多出身贫寒,在曹操针对魏国内部的清洗之中,墨门站对了立场,如今在魏国内,墨门也占据着相当大的地位。
魏国水军统领正是墨门弟子,墨水,陈林,陈林乃是墨子第一批学生之一,在外出游学中,官拜魏国水军参将,在与淮水大隋的水战中一战而成名,后回到墨门又学两年,烽火七年再次回到魏国,官拜魏国大将,水军左统领一职,乃是曹操麾下不多的水军大将之一。
陈林站在战船乃是缴获延津口宋军战船,尽管当时一把大火烧毁了不少船只,但仍然有一些幸存了下来,成了魏国的战利品,而这批战船本身就是大宋高价从大夏订购的,陈林乘坐的一艘就是一艘四桅大船,这艘大船比起魏国水军中的大型楼船也不遑多让,尽管没有楼船可装八百精兵,但机动性,灵活性却比楼船高出许多,尤其是船上很多的工艺都值得借鉴学习,陈林统领的魏国战船也不小数百艘,不过这数百艘中的水分却很大,其中三分之二都是斗船,甚至是单桅的快船,这种单桅的船适用于内河各种水系,行动力也强,灵活性也不低,但却属于小型船只,上面最多只能装四十到五十个士卒,面对四桅以上的巨无霸,就跟婴儿一样,而能与大夏战船一战的船只不过五六十艘而已。
大夏的这支来援助大宋的舰队,并没有瞒住魏国的探子,所以陈林早就做了布置,延津口东南的鱼嘴山上以及沿途岸边都建有高层哨塔,随时注意着河面,三百艘的大船队如果露面的无法躲过这些眼睛的,所以早在大夏船队距离这里数十里外,延津口的魏国水军就已经得到了消息,于是位于延津口的魏国水军全部出动,黑压压的出了延津口。
尽管之前已经听人汇报了大夏战船规模不小,但三百余艘大船排列起来,那种震撼还是让陈林小小的惊叹了一把,内河水战,多以小型船只为主,大型船只数量不多,而陈林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庞大的水军,夏国入侵山东,与墨门交恶的事情陈林自然也是知晓的,但没想到这个敌人居然这么强大,要知道造船不是普通的打造兵器,一艘大船建造多则半年,少则两三月,而大夏拥有如此多的战船,陈林对于大夏的好奇无疑有多了一分。
“传令,以单桅快船为主,斗船为辅,顺河而下,采用火攻之术!”陈林自从得知了可能会有一支夏军水军到来,而且规模不会太小,陈林就已经开始布置战术了,而从宋国缴获的战船也让他丝毫不敢大意,而夏军想要进入颖水,就必须走鱼嘴口,这里水流急促,船只顺流而下的话,速度会加快许多,而数百艘小船实行火攻之术,对于都是大船的夏国水军无疑是一个灾难。
随着命令传下,魏国水军中,那些以单桅战船为核心的船队鼓足了风帆,斗船犹如星斗一般围绕在侧,形成了一张天罗地网一般的大网,快速的罩向大夏的船队,因为鱼嘴口的特殊地形,魏国水军出现的时候,距离大夏船队紧紧只有不足数里,而在足风顺水下,数里的水路几乎不要半刻钟的时间就能抵达,而对于大夏的船队来说,想要转向,规避,半刻钟显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大规模的船队,一旦出现混乱,结果是灾难性的。
“哼,想以火攻对我,传令,各船前甲板上的麒麟大炮准备开炮,弹射炮清理靠近船只。”
文达在自由港口练兵练了好几年,各种情况都做了应对之策,而对于水战来说,火攻之策无疑是最常用的一种,同样也是小型船只对付大型战船最有效也最实用的战术,尽管招数老旧,但却是百试百灵,唯一不同的就是选择作战的地点,如果应对不得法,就算你明知道对手有什么打算,你注定要吃亏,而对于火攻,文达可是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的演练了,只不过以前都是训练,这一次却是实战而已。
八千斤的麒麟大炮射程达到了四里以上,也就是说在这个距离上,大夏的麒麟大炮可以直接打到对面的出现在鱼嘴口的那支魏国水军战船上面,八千斤的麒麟大炮只有在四桅以上的战船甲板上才有安置,数量只有前甲板上的一门,尽管如此,两百艘战船中,也有百门八千斤的麒麟大将军炮,八千斤的麒麟炮,释放的铁球弹足有二十四斤,随着文达命令一下,早就已经准备好作战的士兵终于接到了发炮的命令。
“点火!”前膛炮后屁股上,一根火药绳快速的燃烧起来,发出老鼠的呲呲声,最后冒出一股白烟,消失在前膛炮内,眨眼的功夫,一声轰的炸响在甲板上响起,同时一阵硝烟将甲板上方都笼罩住了,而站在船上的士兵都感觉到了这一炮发射出去的瞬间,整艘战船都为之一顿,向后退了几米,强大的后座力,也是这种麒麟大将军炮无法过多装备的主要原因,否则这甲板首先就要撑不住了。
上百巨大的铁球带着强大的劲道直扑向数里之外的魏国水军主力战船,密密麻麻的水柱冲天而起,上百炮就算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也有几炮命中的,而事实上也是如此,魏国的水船队形并不算松散,加上在数里之外,就算是陈林也没有想过会有什么兵器能打这么远,海军在对山东的战事中,很少使用火炮,一来命中率不高,杀伤力不大,二来这一炮的成本可不低,光是那一个铁球就要十几两银子一颗,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海军的经费虽然不少,但也架不住打。
陈林很有幸的成为大夏海军成军以来的第一次水战使用这种犀利的麒麟大将军炮的第一个观众,而且还是很直观的那种,因为一个巨大的铁球直接命中了陈林坐船旁边的那艘三桅战船之上,巨大的铁球直接以一个斜切面飞射而来,重重的撞击在前甲板上,不得不说大夏造的船很结实,哪怕是外卖的货色也是如此,前甲板在剧烈的撞击下,居然发出吱嘎吱嘎的倒牙的声音,甚至微微带有甲板断裂的声响,但始终是坚持了下来,铁球被弹飞了出去,而站在甲板上的魏军士卒可算是倒了血霉。
那铁球被发射出来,带着多大的威力,何况经过火药那么一灼烧,铁球就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烙铁,上面通红滚烫,而被这样一个铁球碰到,那还有好,几乎是碰上伤残,重则惨死,这一条线上的五六个魏军就这么倒下了,铁球直接撞入到船舱中,破开一个大窟窿这才算停下来,几个死伤并不算多,如果是接舷战,眨眨眼的功夫都比这死的多,但关键是两者相差好几里地,而且那一声巨响远隔这么远也听的震耳欲聋,魏军士卒中大多都是古时人,当场就被惊呆了。
“我靠他妈咪,居然来火炮都造出来了,还他妈让不让活了!”甲板上一个明显来自现代的牛人高耸着中指,对着远处大夏的船队投去了鄙视的目光,这位仁兄明显混的并不怎么如意,中原人多如狗,现代人无论是身体还算心理承受能力比之古人差了不是一点半点,长期在城市中生存,连五谷杂粮都不分,几乎第一个冬天,现代人饿死的就数不胜数,能活下来的都属于小强级别的,而能活了十年仍然不死,而且还是当兵的,这家伙也算是一个极品了。
不过这位仁兄也就是骂骂而已,心里却是心肝扑通扑通的跳着,赶紧找了一个安全的地躲着,嘴里继续诅咒着那个造出火炮的混蛋,陈林并没有被这一通炮弹给吓傻掉,他冷静的看着对方的那种武器造成的伤害,虽然射程很远,但命中率却不怎么样,就跟投石车一样全靠蒙,陈林直接下令船队分散开来,以减小打击面。
麒麟大将军炮的远程射程确实不错,但是命中率就不好说了,又没有什么现代的光学校准设备,打炮全靠感觉,说的难听点,就是靠蒙的,简直就是败家的行为,所以在打了三通炮后,八千斤的大将军炮就已经停火了,不过四千斤的小将军炮却以更加密集的炮击对着那些压上来的单桅船只和斗船进行了清理。
隆隆的炮声连续不停,四千斤炮远比八千斤的麒麟大将军炮数量多,因为后座力也小的多,这一次连三桅的战船也陆续加入战斗,在前方来两里左右的区域,形成了一道死亡线,两段炮击,最大限度的让炮击可以连续起来,在两里的距离,炮击的命中率要高上许多,单桅战船也许能禁得住两三炮,但斗船一旦被击中,就会立刻被砸碎解体。
这一道火线就好像是一道缝隙较大的网,对着魏国的船只进行了一遍梳理,尽管数量仍然不少,但却显得稀疏了许多,河面上也多了许多尸体以及破碎的战船残骸,然而炮击并没有停止,四千斤炮后,随着三桅战船陆续侧过船身,侧舷的炮窗纷纷被打开,一门门千斤的小炮纷纷被推了出来,这种炮射程不过六百米,甚至不比一些大型床弩远,但却是中近距离下的杀手兵器,这种士兵炮的数量可远比前面几种炮还要多上几倍,一面侧舷,上下两侧甲板,共装有十六门这种士兵炮,威力虽然下降许多,但近距离攻击斗船之类的船只却是绰绰有余。
上千门士兵炮齐射无论是动静还是声势都远比百门大将军炮更加的大,只见江面上顿时被一片白雾笼罩,而上千个铁球如同一阵雨水一般倾泻而下,由于距离再次的拉近,以及士兵炮由于重量原因也不像大将军炮和小将军炮那般是固定的,士兵炮可以调整角度,高低,加上平素士兵操练也多以士兵炮为主,所以命中率再次提高,如果说之前的命中率是百分之一的话,那么现在至少有百分五六,别看仍然只是这么点的命中率,但架不住基数大,这一次齐射,江面上的魏国斗船立刻少了一片,而由于能操作角度的关系,士兵炮可以覆盖四百米到八百米之间的距离,而一个经过严格操练的炮组几乎三十秒就可以发射一发炮弹,而四百米的距离,差不多可以发射三轮,而经过这一波的炮击,魏国火攻的三百来艘船只已经不过百艘,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但是大夏的攻击并没有结束,从麒麟大将军炮,小将军炮,士兵炮,这些都属于中远程的打击,而进入到战船四百米的范围,则属于近程的范围,而进入这个区域,安置在大夏甲板上的旋转弹射石弩炮也再次闪亮等产,尽管发射石头的石弩炮同样也是耗钱的大户,但石头比起同等重量的铁却是要便宜了十倍,而经过改良的旋转弹射石弩炮在家装了玄兽兽筋之后,威力远远比之前的几代威力要大的多,而这种石弩炮重量更轻,两个士兵就能推着走,尽管石弹在破坏力上远不比铁弹大,但架不住数量多啊!尤其是对甲板上的士兵,石弹的攻击力可不弱。
前来纵火的魏国水军士卒可以说快患神经衰弱症了,前面是铺天盖地的铁弹攻势,好不容易挨了过来,又是一片石头雨,本来出发前三百来艘船只,黑压压的一片,到了此刻却是寥落的只余下几十艘,而一片石头雨后,又有十来艘直接解体,更多的船摇摇欲坠,而这么点船就算是真的冲入对方的船队之中,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火攻本身就是靠小船的数量,让对方根本就防无可防,然后靠近,引燃船只,达到同归于尽的目的,但此刻,魏国的火攻之策却已经宣布被瓦解了。
石弹雨过后,冲过来的船只已经只有三十来艘较大的单桅杆战船,尽管这三十来艘船纷纷点燃船上的引火之物,化作了一条火船冲向了大夏船队,但面对更加集中的石弹攻击,这些在燃烧中再次变得脆弱的船只,又有十数艘沉入河面,而最后的十来艘单桅战船还没靠近大夏的船队,就从侧面冲出数艘装有撞角的五桅战船,从北面插入,就好像是霸道的螃蟹,横冲直撞,只有二十来米长的单桅战船怎么可能抵挡得住的百米长的五桅战船,几个呼吸的功夫,魏国的火攻船队全军覆灭,一艘都没有撞到大夏的战舰身前。
陈林当即就意识到不好,直接命令麾下的船队撤回延津口码头,进驻延津口码头大寨,利用布置在四周的投石车以抵御夏军的战船,毕竟那些斗船毁了就毁了,造起来并不算费劲,而这些大船要是毁了,可就造不出来了。
“大人,魏国的水军狼狈的逃入了延津口,咱们追不追!”
“算了,延津口乃是一处天然的河港,易守难攻,再说这里有一支魏国水军,才能显示出我们的重要性,如果兔子打没了,还要咱们这猎人做什么!”文达可是深知此番来到宋国的目的,帮忙归帮忙,但绝对不是免费的帮忙,而且在关键的时候,也要帮帮倒忙,否则宋国那么快恢复了平定,对于大夏可没有多少好处。
第五百九十五章“暗子”贾弼,平王也要“反”
大夏海军直接从延津口水军大寨前方大摇大摆的开过,逆流而上三十里,进入了通往开封城的水道,颖水,颖水发源自东汉境内的颍川山,乃是黄河下游重要的支流之一,水面最宽处也有二十余里,从开封到黄河一段水路终年不冻,所以这条水路一年四季百舸争流,千帆竞逐,不过由于魏国军队占据了延津口,封锁了颍川水道,这条水路难得的冷清了下来。
三反王和魏国发动的攻势正赶在秋收的时候,而颍川水道一封锁,大宋七路的粮草钱粮运送自然也断了,好在这两年大宋境内还算安定,四边虽有战事不断,却无大战,开封城内存储的粮草足够开封府支用三年,加上开封府三州七县抢收的粮食,粮草倒是不缺,但开封府内却缺乏兵器,因为开封府周边没有大的山川,根本就不产铁矿,宋国内部仅有的铁矿一座在平王朱温的辖地内,还有就是在西北边境与清国的交界处,不过随着其他反王的举起反旗,黄河以北的物资已经运送不到开封,尤其是在延津口失守之后,黄河南北的连接几乎中断了。
顺着颖水一路南下,虽然仍然是逆水,但风向却正好,速度也快上不少,不过在进入颖水祁州段的时候,战船却停了下来,并派出快船率先前往开封,其实如果要赶路的话,在傍晚时分就能到达开封城下,不过萧庸却提出休整一夜,翌日在行出发,文达,沮授,薛仁贵等人一番商议后统一了萧庸的建议,于是船队在颖水岸边休整,准备明日再行启程,这样的话,舰队会在正午赶到开封。
萧庸的这个提议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此番宋国求援大夏,借兵十万,大夏自然要大张旗鼓的做一番宣传,而不是悄悄的在晚上到达开封,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可是一次难得的宣扬大夏的时机,而且声势造出来了,有些条件才好仔细的谈一谈。
开封府衙,执掌着开封京畿的政务,开封府尹不是别人正是宋主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可以说这开封府尹的权势比起丞相来也丝毫不小,要知道开封府三州七县之地,人口就足有七千万,其中开封城一城就足有人口两百万以上,乃是大宋最富裕的区域,尤其是大宋实行的是财税归附中央的高度集权制度,集天下财物与京畿,所以开封府就算是在中原地区也是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所以开封府尹的权责可想而知有多大了。
时,黄昏暮霭,赵光义却仍然在开封府衙内办着工,由于魏国和反王军队已经开到了颖水对岸,赵光义手上的工作就更多了,每日调拨粮草,加固城防,调派城内青壮,还要保证城内的治安,物价等等,如果说在这之前,宋国内部还有一些权利争斗的话,那么现在所有的人都已经扭成了一股绳,这一关过不去,那么他们都得倒下去。
“报,府尹大人,城外快马来报,大夏水军的先行船只已经到了,现在估计已经进城了!”
赵光义听了下面小吏的报告,手上的毛笔也一顿,一滴墨汁滴落在纸张上,但随后就露出一丝喜悦,将笔放在一旁,站起身,道:“快,随我出去出迎!”尽管开封府的品级不高,但却具有实权,而夏国前来报信的不过是一个小武官,但赵光义却亲自到府前迎接,可见赵光义对大夏这支水军已经到了望眼欲穿的地步。
不当家不知道油米贵,作为开封府府尹,管着上百万人的吃喝拉撒,赵光义自然知道开封府目前最需要的是些什么,不是兵,也不是粮,而是一条畅通无阻的路,自从延津口失守,魏国的水军开始游弋以来,开封府与黄河北岸,以及大宋东南路等地彻底的断开了联系,而这意味着开封府被封锁了,而大宋皇帝的号令已经不出开封府辖区,短时间内还可以支撑,但时间一长,谁知道会出现什么乱子,如果没有中央的统一指挥,各地各自为战,说不准大宋就会分崩离析了,到时候就算是开封府能守上十年八年又有什么用。
被派来打先锋的是水军的一员小校,对于赵光义如此热情还真有点承受不了,被请进开封府内之后,又有婢女上了热茶,赵光义这才道:“不知贵军会在什么时候能到开封府,我等也好做一番迎接准备!”
那小校在之前紧张了一阵之后,就放开了,如今是大宋有求于大夏,他这大夏小校自然也不用低人一等,直接对着赵光义道:“现在船队已经到了祁州水域了吧,本来船队今日就能赶到的,不过在延津口与魏国的水军大战一场,所以耽搁了一些时间,我家大人只能在半途耽搁一晚,大约明日正午左右就能赶到!”
赵光义听了小校所言,尤其是听到在延津口与魏军水师大打出来,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至于后面那一段,赵光义直接就给滤过了:“哦,贵军伤亡如何,根据我们的探子回报,延津口的水军战船数量可不少,而且乃是魏国三大水军统领之一的墨水驻守,此人可不是一个善茬啊!”当然不是一个善茬,延津口大宋水军覆灭跟这个家伙有着直接的关系,或者说火烧延津口就是此人的主意,如果不是延津口惨败,大宋不多的水军损失殆尽,现在又何必去求大夏支援水军,但此刻,赵光义却很是关心这支大夏水军的命运,如果大夏船队没有讨到好处,那打通颖水的希望又要泡汤了。
“谢大人关心,那墨家大多是徒有虚名之辈,面对我大夏精锐海军那几百条破船简直不堪一击,魏国水军大败退回了延津口大寨,死守不出,我家大人担心开封这边着急,所以就先进入了颖水,放了他们一马,不过日后有我大夏海军在,那些魏国的水军绝对不敢猖狂!”
虽然听到延津口没有打下来,赵匡义有些失望,但对于击败了魏国水军,赵光义却还是很欣喜的,又询问了几句之后,赵光义这才安排人带其下去休息,而自己则匆匆赶往皇宫,因为从大夏的种种举动上,赵光义还读出了一些其他的味道,想要让这支夏军为大宋效力,怕是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成。
贾弼,昔日白金国丞相,富甲一方的家伙,如今却是开封府掌管巡捕,火警,治安等职权的开封府少尹,虽然只是一个五品小官,但贾弼对这开封府的了解却如同自己的家一样,开封城上上下下的达官贵人,其间有什么关系,是否不合,有什么私密之事,他几乎都清清楚楚,当然想要做到这些并不是靠他一个人能做到的,但没有他却是万万做不到的。
贾弼是大夏在烽火七年制定的暗子计划中的一员,当时夏羽将许多品行不端,但却又是官场老滑头的家伙都以暗子的形势埋伏到了其他的诸侯国内,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