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侯争霸-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周边诸侯震慑效果不大,在看西南,虽然温侯国实力不俗,拥有五十万,然而并州草原周边势力繁杂,那温侯国的国主吕布更是三大诸侯共封的将军,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去打吕布,很可能会让我们卷入到这场混乱的局势之中,我们试图要威慑周边的诸侯的目的很可能无法达到,反而会深陷其中,其二,东北的白蛮我们并不了解,而且那里地形复杂,山川河流纵横,森林密布,并不适合骑兵作战,而西南方向却不适合出动太多的兵马,理由自然跟之前一样,我们出动兵马太多,很容易打乱这片区域的平衡,到时候陷入到一场无休止的乱战之中,而选择夏国作为目标则有几个好处,第一,夏国属于半耕作半游牧的国家,国力虽然较强,但远不比蒙元,契丹,大唐,满清所环绕的并州草原形势复杂,我们所要面对的敌人只有一个,第二,夏国在这块区域有着不少的敌人,比如我们东南面的幽国,燕国这些都是我们的一个臂助,甚至我们还能联合吴国,可以说我们占据了很大的优势,第三,夏国地方富饶,如果我们可以占领这里,非但可以弥补损失,还可以壮大我东胡汗国的实力,第四,夏国虽然在不断的征集兵马,但可战的兵力却不过百余万,这个数量比起十余万的白蛮更有震慑力,只要灭掉夏国这支兵马,相信可以达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石勒的话可以说是从几个方面将选择夏国为目标的理由说了出来,可以说好处多多,基本上夏国就是一个最佳的靶子,既能起到震慑周边的作用,又能获得大量的补给,而且打起来不用瞻前顾后可谓是好处多多,在座的可汗一合计,似乎没有比选择这个夏国更合适的了。

木骨闾听了也是频频点头,看众人也达成了一个共识,让众人安静下来,道:“既然大家都赞同,那么第一个目标就定为夏国,此番出战,将以东部各部落为主,我代表柔然汗国出兵二十万,至于其他各部则守御各方!”

木骨闾这个大可汗虽然只是挂上名,但却是大义上的共主,木骨闾既然已经决定了,众人自然要遵从,而且木骨闾所下的命令并没有明显的偏袒,十分公正,众人自然没有人反对,至于这个汗国东部,可以是石羯,后金以及阻卜别部三部,也可以扩大范围,将东北,东南,甚至中部偏东的部落全都包含进去,大的汗王会结束之后,将要加入到对夏国讨伐的汗王又聚集在一块,一共十三个汗国,如果算上木骨闾抽调的二十万兵马,十三个部落能抽调出近三百五十万骑兵,当然各汗国还要留守一部分兵力,但就算这样也有两百五十万骑兵,如果在勾连幽燕,吴三国兵力甚至可以达到四百万。

尽管东胡汗国与吴国的关系并不算好,但皇太极相信,对于经常劫掠吴国北部边境的东胡汗国比起来,吴国对大夏的仇恨要更大,因为吴国强大的国力几乎都断送在大夏的手上,昔日吴国最骄傲的要塞山海关如今就如同一个鱼刺让吴国如鲠在喉,如果有一个机会夺回山海关,想必吴国是不会拒绝的。

就在十三个汗国围聚在一起会盟商谈对付夏国的时候,在老哈河河畔的一块草场之上,乌桓汗王丘居力却有些坐卧不安,丘居力此番前来参加东胡汗国汗王大会,是因为他是东胡汗国乌桓汗国的乌桓王,不过这几年丘居力却是与东胡汗国若即若离,石羯,后金,阻卜三部联手攻打夏国,邀请他,却被他拒绝,因为丘居力现如今跟大夏的关系更好,大夏的扶持,让乌桓人过上了好日子,连带着骑兵的配备都远比一般的草原部落强上几筹,而这一次东胡汗国大会居然要联手对付夏国,而在十三汗国会盟却没有邀请他,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兆头。

“汗王,消息确定了,十三汗国都在石羯汗国的营帐内举行聚会,不过实际上却是在讨论如何攻打夏国,看样子我们已经被排除在外,汗王咱们是不是赶紧离开这里,闹不好那些人会对汗王动手!”

丘居力皱着粗重的眉头,脑海里快速的运转着,东胡汗国已经不能呆了,他的身上已经被打上了夏国的印记,根本就洗不掉,要知道现在山海关内就有着一支乌桓骑兵军,他已经跟大夏站在同一个战车之上,这里显然已经不在安全,丘居力只是想了一下,就点了点头,道:“立刻拔营,我们离开!”

第四百六十二章堪比李元霸—熊孩铁塔

“报,位于老哈河南岸的乌桓汗王丘居力带人离开的了驻地,此刻已经南下!”石勒的手下大将石虎迈着大步走进宽敞的大帐,草原上的大帐并非都是密不透风的闷罐子,比如这夏日的营帐,顶端都是有一个特殊的伞盖设计,让风可以从上面吹下来,又不至于太过猛烈,淡淡的,吹的很凉爽。

石勒放下手中的冰羊奶茶,冰块是用冰属性的兽灵之魂弄出来的,不同的属性的兽灵之魂具有不同的能量,而冰属性的兽灵之魂放在一个木盒子里,上面放上一个锅,散发出来的冰冷气息就可以将锅内的水凝结成冰,兽灵之魂的能量十分稳定,就这么放着消耗的话,可以消耗一年半载也不会消失。

石勒嘴角露出一丝狞笑,对着在座的十余位大汗道:“各位想必都知道那个乌桓的胆小鬼,此人早就数年前就已经对着夏国卑躬屈膝,做了夏国的看门狗,哼,真亏了他还有脸来开东胡汗王大会,现在他怕是害怕已经逃了,本来看在大家都曾经一体的份上放过他,不过他这回去肯定是要通风报信,本来只是想要扣住他,至少在我们出兵之前他老实呆着,就暂且放他一马,但现在却由不得我们了!”

皇太极在一旁也煽风点火的道:“据说丘居力的乌桓骑兵甚至帮着夏国的人防守山海关,而夏国也给了乌桓人许多的兵器,铠甲以及其他各种物资,整个就是一个夏国的看门狗,这一次东征夏国,正好顺手将乌桓人收拾掉,至于那些兵器,铠甲,虽然没有多少,但一人也能分得万余套,兵器能多一点,可是比咱们手里的好上不少!”

其他的数个汗国的可汗也都点头表示赞同,原因无他,这些部落都眼红乌桓部落日益强盛,尤其是近年随着大夏商队越来越少,但他们买卖的货物却没有减少,只不过从大夏商人转移到了乌桓商人,这货物的来源众人谁不是门清,都是转手从大夏那里以低廉的价格收的,然后又高价的卖给他们,而他们却不得不买,毕竟,那些丝绸,漆器,瓷器的都可以不买,但是盐,茶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却不能不买,所以好处都被乌桓人占去了,所以两人的提议根本就没有人反对,就顺利的通过了,就算是木骨闾派来的柔然大将也罕见的没有发表意见,算是默认了,毕竟乌桓人与东胡汗国若即若离,让柔然汗王也很不满意。

“大人,不好了,柔然人和其他汗国的骑兵从后方追上来了,怎么办!”

“慌什么!”丘居力拉住马缰往后方一看,果然追来不少骑兵,尽管他们的战马不比对方的差,但却是逃不了多远就会被追上,毕竟对方是一人双马,这里是柔然人的地盘,而他们的马早晚有跑累的时候:“阿洽图,你带着一百人,一人双马赶回部落,我带着人去周旋一番,如果三日内我还没有赶回去,你就立刻去山海关内,找西南镇守使苏大人,让楼班继承我的位置,乌桓人接受夏国的驱策,如果我回去了,那么一切另当别论,分出几匹马来给他们!”

“可汗,你……?”阿恰图愣了一下,嗓子有些哽咽起来,显然丘居力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形势却不容他去多想,毕竟这里是柔然的领地,想要离开哪里那般容易。

丘居力径直转身,带着两千八百余骑转身,原地站立,等待着后方匆匆赶来的上万骑兵,阿恰图咬了咬牙,眼角含泪的策马带着一百骑兵快速的南下。

吁,石勒拉住马缰,望着不远处的丘居力,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笑容,大声的喝道:“丘居力可汗,为什么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匆匆离去,可是我等招待不周,怠慢了你不成!”石勒可汗这话说的有些反客为主的意思,不过此刻柔然人并没有掺合进来,毕竟柔然汗王是东胡汗国的大可汗,有些事情自然要避嫌,睁只眼闭只眼就好。

丘居力哈哈一笑,道:“石勒可汗,东胡汗王大会似乎已经结束了,而且木骨闾大汗也并没有阻止各部汗王离开,怎么我乌桓想要离开还需要羯汗国的同意不成,似乎你并不是东胡共主,大可汗吧!”

石勒大怒,冷哼一声,道:“丘居力,明人不说暗话,此番我东胡欲对大夏动兵,而你们乌桓部落似乎与夏国的人走的太近了些,如果你当众宣布与夏国断绝一切关系,重返东胡大家庭里来,我们可以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你执意要与夏国狼狈为奸,可就怪不得我等不顾情谊了!”

丘居力却是轻蔑的一笑,道:“情谊,石勒可汗可是说的好笑话,你我部落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你等狼子野心,与夏国交恶,出兵夏国,看在同为汗国一份子的份上,我乌桓部落可是未曾出动一兵不卒抄你后路,如果丘某真与大夏狼狈为奸,怕是尔等早就已经是丧家之犬。”

“石勒可汗,不要与他废话,直接将他杀了,然后在灭了他的乌桓部落!”

石勒轻叹一口气,道:“本可汗已经给你最后一条活路,既然你非要选择死路,那就别怪我们了,一个不留,全部杀光!”

“是!”一万余铁骑随着石勒可汗的命令,纷纷驱动战马,而对面的丘居力也缓缓的抽出那把黄金战刀,刀身那金黄色的光晕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丘居力自知今天逃不过去,索性杀个痛快,近三千骑兵呼啸着,冲向敌阵。

丘居力的随行三千骑兵,都是装备了狼牙棒的狼牙骑兵,身上的铠甲虽然不是大夏新换装的兵器铠甲,但却与大夏守备营的装备一样,而且这狼牙棒都是专门为乌桓人打造的,重达五十斤,砸中非死即残,在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是有着不小的优势。

“啊!开!”冲在队伍最前方的是石勒汗国的大将石虎,有着羯族之虎之称,石虎身形彪悍,膀大腰圆,善使一双八菱翁金青铜锤,一个重达六十余斤,两个就是一百二十余斤,可算是兵器的重兵器,而迎面一个乌桓千夫人手中的狼牙棒也是加重的狼牙棒,足有八十来斤,挥舞起来呼啸带风,那狼牙棒头上那凸出的狼牙刺要是拍在人身后,顿时就是一片血窟窿,石虎双锤往上一顶,双腿夹住马腹,胯下战马憋足了力气,狼牙棒重重的砸在双锤之上,一身金属交鸣之声响起,强大的反震力,让石虎胯下战马也不由地微微后退一步,而对面的乌桓千夫长更是狼狈不堪。

双手虽然还握住狼牙棒,但是双手却是微微的颤抖,虎口在这一次对碰中已经震裂,一道鲜血顺着狼牙棒滴落下来,战马连退数步这才站稳脚跟,然而还没有等他重拾力气再来,一团呼啸之风已经在胸前刮起,“啊!”的一声大吼,一口鲜血喷溅而出,伴随着几声骨头断裂的声音,人已经被一柄重锤倒砸飞出,石虎就如同一个下山猛虎,双锤杀入乌桓阵中,双锤上下翻飞,所过之处,飞出者十数人,一时之间竟无人可挡。

丘居力金刀连闪,那璀璨的金阳闪着对面士兵的眼,眼睛一花,只觉得脖颈一痛,一颗大好的头颅飞溅而出,血雾弥漫,丘居力微微气喘看着已经杀做一团的两军兵马,再次催马向着圈外的一干汗王杀去。

“哼,不自量力,来人,将铁塔给我牵过来!”说话(“文)的是乞(“人)拔汗国(“书)汗王拔石(“屋)可汗,实力上跟石羯部落不相上下,不过现在已经超过石羯部落一头。

不多时,被七八个大汉拉住一条铁索从阵中牵出一个身高近丈,全身上下犹如猿人,胸前长满黑毛,肌肉好像要爆炸一般,坚若钢铁,好像龙珠之中,变身大猩猩的孙悟空,脖颈上被挂着一条铁链,被人强拉着出了人群之中。

“铁塔,去将那人杀掉,今天晚上就赏你一头牛吃!”拔石可汗指着杀出重围,本来的丘居力,对着那黑色的铁塔一般的巨汉说道。

铁塔本来慵懒的目光听到食物之后,透过那乱如杂草的头发,射出一道野兽才有的凶芒,单臂一挥,那七八个拉扯着铁链的壮汉直接被拉倒在地,那赤裸的大脚踏着步子,跑出两步,却扭回头,道:“一头牛,你可不要骗铁塔!”

“拔石可汗,这个家伙还是一个人么,居然长的这么大!”一个部落可汗砸着嘴巴问道。

“哈哈,告诉你们,这个家伙可不是一个普通家伙,我们抓到他的时候,这个家伙可是跟几头熊一起生活,这两年才算是会说几句人话,别看他那呆呆的样子,如果发起狠来,可是谁都拦不住,各位看着就知道了!”

众人将目光望向那铁塔大汉,只见这个赤裸着脚丫的家伙居然奔跑如飞,速度丝毫不比战马的速度差,迎着杀来的丘居力上百多骑就奔了过去。

丘居力看着迎面而来一个大汉,也是惊骇对方奔跑起来的速度,不过战马的速度却丝毫没有停歇下来,迎着对面的人就冲了过去,双腿微微躬起,战刀已经扬起,随时都可以重重的斩落。

然而在黑塔大汉还有两米多时候,黑塔大汉突然停住,双腿一前一后,右拳猛然砸出,而丘居力也已经站起身,金阳战刀高高的扬起,对着黑塔大汉狠狠的劈落,长刀如虹,闪过一片刀光,然而意料中的鲜血并没有喷溅而出,战马突然长嘶一声,那黑塔巨汉的拳头硬生生的将马头给打爆了,丘居力在强大的惯性作用下,飞身而起。

铁塔巨汉一拳打爆马头,探手而出,虽然人高马大,却动作却十分灵敏,左手抓住丘居力的左腿,右手抓住丘居力的右腿,声声如洪钟一般一声长吼,双臂上的肌肉快速的隆起,就好像跟小山包一般,露出狰狞的青筋,丘居力啊的一声的惨叫,整个人竟被铁塔巨汉生生的撕成两半。

暴熊之力,铁塔巨汉就好像一头暴熊,将人撕裂而来,漫天的血雨飞溅,内脏流了一地,丘居力身后的乌桓骑兵顿时眼红如血,纷纷杀向那铁塔巨汉,铁塔却是一拉脖颈上的婴儿拳头出的铁索,双手一用力,铁索就被拉开,抡了起来,铁链带着呼啸的风声,所过一处一片惨叫之声和骨头碎裂的声音,一百余骑,不到半刻钟,没有一人一马还能站立。

在几十米外,看着那铁塔巨汉以一人之力生撕了丘居力,灭了一百余骑,全都被这铁塔巨汉给惊呆了,那得要有多大的力气啊!将人撕开,拉断铁索,皇太极倒吸了一口冷气,扭过头对着拔石可汗道:“拔石可汗,这个大家伙送给我怎么样,我可以用五百套骑兵装备跟你换!”

“哈哈,这个大家伙虽然吃的多了点,但放在身边却让本可汗吃得香,睡得稳,此事莫要再提!”拔石可汗炫耀的道,这个家伙虽然平日里老给自己惹篓子,一顿饭要吃几只羊,但这个家伙却有着一股比熊还狂暴的力量,他可是亲眼看到这个家伙将一头丈许猛虎撕成碎片,几百套骑兵装备跟这么一个人比起来,可是差的远了。

宋国中山镇码头,作为宋国专门划出的一块供大夏船只停泊,贸易的地方,这里就相当于大夏在宋国的一个租借区,由于宋国与大夏之间的贸易开通,源源不断的大夏货物被运到这里,然后被大宋的商人贩卖到更远的中原地区,十里集市十里货场足以说明这里的繁荣,除了日常贸易之外,还有大夏每年对宋国买卖的战马等物,这几年,宋国在获得大夏国的战马之后,底气可是硬了不少,除了部分战马组建了禁军,在北部边境上还组建了一支五万骑的骑兵,尽管数量并不算多,但却是拥有了一支可以机动的力量。

五艘大夏的四桅大船在海面上逐渐露出头,正中的一艘之上,分明是一艘长达百米的五桅巨船,这是大夏最新建造出来的五桅风帆巨舰的第二艘,第一艘已经送入王室,作为夏羽的坐船,而这第二艘,却是直接给了外使部使用,而这艘巨舰之上,正是大夏使部尚书,张禄,而他此行的目的,则是出使宋,清,唐,以及南面的秦,汉,北面三国是商议联盟之事,而南面两国却以交好为主,同样也是要打探中原的风土人情以及各国的态势。

第四百六十三章御驾亲征

五桅巨舰,船身长三十三丈,宽五丈,立有一主桅,两副桅,以及前后两个次桅,通常使用的时候,起用主桅,副桅三个桅杆,而在逆风的时候则使用两个次桅上的三角巨帆,战船高达近四丈,好似一面城墙,航速为七节,因为船身加长,所有甲板空间更大,而在船身上,还设有两层船楼,船身共有甲板五层,除去底舱密封之外,余下四个船舱中有一个专用的水舱,可提供船上两百人一个月的用度。

五桅巨舰可以说是大夏造船工艺不断提升的结果,从设计到建造,到定型,花费了近两年时间,如今打造出来的巨舰共有两艘,一艘是首舰,按照大夏船厂的规矩,首船通常都会交由王室,作为夏羽的坐船,而眼前这艘大船则属于外使部。

外使部是从礼部单独划分出来的尚书省部阁之一,主管大夏的对外事宜,以及接待外使等等事务,地位十分重要,尤其是随着大夏的国力不断提升,已经逐渐成为东北的中心之国,使部的作用也越发的突出。

不过在四周群敌环绕,外使部的主要职责却是放在与一些与大夏相隔较远的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比如宋国,宋国地处黄河中下游,占据着小半个中原,虽然面积不及大夏一半,但人口却足有大夏两倍,如今大夏与宋国兵无边界接壤,而且两国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吴国,吴国占据着大半个幽云,虽然山海关被大夏所占据,但吴国的实力并没有下滑的太狠,而且在这片区域,吴,宋,清三朝属于三国鼎立之局,吴国前一段时间被两国打压的厉害,但随着满清逐渐势大,宋,吴两国边境却是烟消云散,之前大有大兵压境之势的宋兵尽数退却,吴国抽调了十万南方兵马西进,挡住了清军的步伐。

张禄此行倒不是为了谴责宋国,毕竟大夏与宋国虽然建立了联盟关系,但在大夏还无力踏足吴国疆域的时候,对于宋国的长袖舞剑,玩权术平衡,对大夏来说并无害处,张禄此行的目的在于中原诸国。

随着新一轮征兵的结束,大夏已经做好了再次扩张的准备工作,尽管在面上大夏兵马达到了恐怖的四百万,但大夏地方守备营除了是一线兵马的预备役之外,还兼职地方巡逻,治安负责驿站等等职责,甚至在混乱的地方,守备营的士兵还要担任地方官的衙役,这部分兵马除了作为后备补充之外,是不会加入战斗的。

而刨除这部分,大夏三大海军驻守着海域比起大夏疆域还要宽广的大渤海各地,而大夏正不断的吞食着辽东半岛,并准备向山东半岛进军,北部,东部是东胡汗国的各个汗国,内部还有燕,幽未靖,一百余万兵马看似很多,但分散到各处要隘,重地,实际上却都不多。

丘居力之死很快就传回了夏国王城,阿恰图一路紧赶慢赶的逃回乌桓草原,身边只剩下不到五六骑,余下的人都分散开来,以吸引追兵,阿恰图在滦河源头等了一日,就一路南下,来到了大夏控制的滦河入海口处的两县之地,进入到山海关。

丘居力的小儿子如今也已经不在是那当初那个落冠少年,而长成了一个彪悍的乌桓战士,丘居力将楼班送入到大夏军中,调拨了一万乌桓骑兵归其管辖,让驻扎在山海关内的西南镇守使苏定方教导其子,乌桓部落位于大夏占据的两县北面,过了乌桓走廊就是河西草原,可以说是山海关内面的屏障,苏定方自然不会拒绝这个提议,于是楼班就成了苏定方的麾下亲兵,平素在苏定方身边学习兵法,战阵,或者训练自己麾下的一万骑兵。

接到父亲被草原各部杀害的消息,楼班双眼血红,愤怒不已,但已经冷静沉稳许多的楼班并没有大呼小叫着报仇,而是在苏定方的扶持在,在山海关内接任了乌桓王的称号,并纳表乞求并入大夏,成为大夏臣民,夏羽这次得到消息之后,与内阁商议不久,就做出了决议,册封楼班为顺勇乌桓王,置河西草原为河西郡,由乌桓王担任郡守,世袭罔替,并赏赐了众多的东西。

尽管大夏的边境还是一片风轻云淡,丝毫没有大战来临的气息,但大夏内部的兵力部署,后勤布置却已经开始了,如今正是七八月份,天气正热,雨水不断的时候,而草原各部也需要召集兵马,所以战争很可能会在九月间爆发。

张禄作为使部尚书,是可以得知国家核心机密的,此番出使,张禄的担子却是不轻,据蝶楼和参谋情报司大夏两个谍报组织的消息回报,东胡汗国已经派出密使前往南面的吴国,打算合兵攻打山海关,山海关地锁关内关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门户,大夏为了夺取山海关可是耗费思量,利用吴国的疏忽大意才拿下这里,山海关确实是一座天下雄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山海关毕竟是一块飞地,尽管东面有滦县,门台两县之地,但却回旋空间不大,如今这块飞地可谓是三面环敌,北面有东胡,东面是幽国,西面是吴国,三国一但尽弃前嫌,那山海关的压力可想而知,而这次就是要劝动宋,清两国对吴国增加一些压力,让吴国就算想夺回山海关,却后腿被拉住,无法全力而为。

五艘大夏使船出现在中山镇外海没多久,从镇内就迎出四艘三桅的战船,尽管中山镇周边十里都划归为大夏租借之地,大夏可以驻扎部分治安人员,只是数量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对于宋王赵匡胤来说,租借并不算是一件大事,只不过划出一小块土地而已,比起与大夏贸易所得的战马以及其他货物,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而大夏在这里也没有驻扎多少人,战船也只有八艘三桅战船理由还是防范海盗侵袭,这时候五艘大夏战船的出现,却足以让中山海港码头上的人都放下手里的活计,侧目观看,四桅的大船他们见过不少,但眼前几艘四桅战船护卫的,分明是一艘还要大上一圈的五桅战船。

使者在外,就是一国之国体所在,所以大夏的使部是众多衙门中最风光的一个部门,毕竟使者出使外国的底气,跟国家的实力是成正比的,后台硬,自然就更强硬一些,手上的筹码更多一些,反之就会处处碰壁,处处掣肘,弱国无外交,在这片烽火大陆上也是不变的真理。

五桅战船的出现,本身就是大夏国力的一种体现,因为受到大夏的影响,宋国已经开始加强水军的建设,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但宋国的水军却始终无法走出黄河河口几十海里外,只能在黄河那宽阔的水道上行驶,宋国人多,能工巧匠也不少,加上宋国民风开放,虽然不比大夏那般重视匠人,却也没有多少压制,而中原地区历来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发源地,尽管大夏如今是在向宋国不断的倾销着大夏的出产,但随着宋国有样学样的加大生产规模,进行了流水作业,加上宋国纺织品工艺更加的精美,已经有了与大夏争夺市场的苗头,只不过宋国周边市场广大,大夏的货物依旧畅销无比,但隐患却已经埋下了。

在宋国的中山港,大夏专门设立了一个六品官员,租借使,管理的地盘虽然不大,但地位却要比七品县令高上一级,租借使全权负责租地上的事务,甚至还具有部分外交的职能,毕竟与周边的大宋官员要打好关系。

“中山港租借使刘维拜见尚书大人!”刘维是一个典型的书生文人,举止儒雅,颇有君子之风,是大夏阳明学宫一期学生,受到过王阳明的亲口夸赞。

张禄看着眼前这个不卑不亢,正气凛然的官员,却是难得的露出一丝笑意,道:“你就是刘维,刘子卿,呵呵,一年前你在阳明学宫内的辩才可是惊艳的很,将对手驳斥的连还口的本事都没有,当时我还打算将你招入使部,却因为一些事情给耽搁了下来,没想到今日居然在这见面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我外使部来做个使臣!”

六部的尚书都属于二品大员,属于大夏的核心,如今的大夏已经不是当初随便是一个读过书的,品德过的去的就会委派一个官职,大夏的官吏选拔已经越来越严格,而且对昔日派下去的官员也开始进行考教并查看有无政绩,治下百姓风评等等,而刘维之所以能当上这个刘品官却也是因为这租借地为之特殊,没有多少人愿意到异国他乡任职,加上这里也涉及一个脸面问题,所以他的品级才会定为六品,至少与中山港周边的大宋官员比起来,这品级上要盖过一头,就算到了州内,也不算品级太低。

刘维在大夏境内的一个县内当了半年多的主簿,随后直接官升四级,从八品主簿升到六品,只要在租借地待上四年,他就能以平级调回大夏,直接进入郡中任职,四年时间,从八品到六品也算是一个飞跃了,不过除了正常的各处衙门之外,外使部绝对是一个特殊情况,外使部最低的品级也要在五品官,不过使部代表着王家脸面,出使外邦的时候可有着很大的权利,不过刘维也知道这使部好进不好出,而且进了使部就很难在到地方任职,这辈子最高的地位也就是二品到头了,晋阶之道十分狭窄,刘维可是身有大志向的人,自然不愿:“谢大人抬举,不过子卿刚赴任不足半年,如果就随大人而去,那不是半途而废,上官怕还会以为子卿吃不得苦,不堪大任,就算博得大人赏识,日后也恐有人背后讥讽,所以还望大人恕罪!”

“呵呵,做事有始有终,不错,走,去租借府衙门坐坐,今个天色也不早了,明日再行启程!”张禄呵呵一笑,脸上没有半点生气之色,两人并行向衙门走去。

大夏参谋部,侍从官不断的从外面将一份份从外地传回的消息送入巨大的参谋室,在参谋部最大的大厅内,有着一个一眼就可以看遍山川河流,州郡城市的沙盘模型,模型是由着工部堪舆司,工建司等部门联合制作的,可以说上面的一切都是缩小了无数倍而得来的,在这巨大的沙盘之上,就可以纵观全局,运筹帷幄千里之外,对敌我双方态势有一个清晰而又直观的分析。

不过这个时代的消息传播还很落后,就算是用最快的鸽子远隔上千里,甚至更远也需要一天甚至更多的时间,而且中途很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尽管重要的消息通常要用双鸽反复确定,以保证消息的传递,但战场上瞬息万变,参谋部的谋士们只能在战前对双方兵力,分布,周边的各种地形种种作出各种分析,然后进行排兵列阵,之后在战争爆发前,参谋部的谋士都会被下派到各军,按照事先制定的大的目标来进行临阵决断。

沮授将一个绿色的小飞旗插在沙盘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