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侯争霸-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陛下!”
“大夏国运皆在尔等之手,成功之时,就是我大夏君临天下之日。”夏羽站起身,热血沸腾的道:“我宣布,对大辽最后一战开始!”
烽火五年六月十五日,偃旗息鼓,闭门不战的大夏开始频频出击,斥候更加的活跃,跨过那数条巨大的壕沟,四十万大夏兵马陆续离开土城,向辽军大营前进。
“报,大夏兵马数十万从土城出发向着我大军军营而来,似乎要发动决战!”一个斥候快速的跳下战马,飞快的走进中心大帐,对着里面总帅韩德让抱拳跪地道。
韩德让正在思考怎么退军,并解决乐毅所带的二十万燕军,没想到一直闭门不出的大夏军居然主动打上门来,不过两军相隔不过二十余里,大军行进不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而已,骑兵更是一刻即到,当即韩德让也没有犹豫,直接穿上铠甲,快步走向营寨外围的瞭望塔上。
韩德让才到,乐毅也拍马而来,说实话,两国联军八十万非但没有一鼓作气打到大夏富饶的湖西走廊,反而被压在圣州北,乐毅内心颇为焦急,因为大军每日消耗甚巨,尤其是燕军的粮草需要从国内运来,光是路途上的消耗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加上沿海地区海盗众多神出鬼没,导致大片沿海肥沃的田地被放弃,让国内粮食压力大增,所以乐毅心中已经萌生退兵的想法,没想到,大夏居然在当了两月缩头乌龟之后,居然主动打上门来,虽然心中疑惑众多,但还是松了口气,在他看来,痛痛快快的打一场可比就这么耗着好多了。
第三百八十四章一字长蛇阵
咚咚咚,擂鼓阵阵,仿若那晴日霹雳,隆隆作响,大夏四十万兵马连绵数十里,前军已经到达了大辽军营,而后军还未从土城出发,四十万大军可以说是旌旗蔽日,人若飞蝗,铺天盖地的压了过来。
沿途,大辽的斥候早就见势不妙退回了大营之中,十数万兵马在各军都尉的带领下在大辽军营前方列下整齐的阵势,骑兵压住阵脚,遥望千米之外的大辽军营,万军之中,一辆用明黄绸缎以及黑木雕漆的巨大马车在十六匹战马的拉扯下,停在一处略高的山坡之上,马车拥有十六个巨大的宽轮,每走动一下,都会在地面上留下一道宽宽的车辙,幸好最近几日草原上晴空万里,否则这辆马车非要陷入地面不可。
巨大的马车外围雕琢着两头黑水麒麟,黑色象征王权,北地属水,所以麒麟为黑玉麒麟,这辆车也是夏羽御驾,说是一辆马车,却不如是一辆移动的小楼,整个车是后方鲁家班的鲁锤带领上百木匠大师,花费半月倾力打造而成,而这辆车除了可以住人,让居于里面的人更加舒适外,还有着其他的一些功能。
马车上的木建筑是可分成三层,底层可以用来召见臣子,正中还有一个巨大桌面,上方还有一幅大夏疆域图,无疑是堪舆司最新绘画出来的地图,上面的疆域已经涵盖了如今大夏全部的地理,甚至包括那片飞地,山海关以及乌桓山东部的辽西乌桓之地,门台,滦县两地,而对于辽燕两国的地形勘测也已经有了大概的图形,在整个疆域图上,两国井然已经成了大夏的十数个新增州郡,只是一张地图,就能看出内阁那帮阁臣虽然不在战场,但对于领土的孜孜以求。
一层主位后方则有一条隐藏的小楼梯,是通往二层的,一层是接待臣子之用,那么二层就完全是休息之用,尤其正中一张鸾凤雕栏梨花大木床,轻纱飘摆,香炉萦绕,而在房内,还有几排书架,让这处充满旖旎的房间增添了几丝清明,让人心中的恶趣味大增,别具匠心啊!
不过这个马车除了议政,休息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指挥,从一层外面的楼梯可攀上顶层,马车顶层高两丈三尺,大概有七米高,左右有实木护栏,正中有一面牛皮猛背的震天鼓,可以鼓舞军心士气,而从这里,则可以一览全局,作出正确的判断。
麒麟御驾指挥车:木匠宗师鲁班的亲传弟子鲁锤所造,采用坚硬如铁的铁杉木为构架,精心雕琢组装而成,附带效果一:议政,效果二:休息,效果三:指挥,效果四:激励士气。
整个御驾由于采用刀枪难入的铁杉木打造,所以十分沉重,所以拉动的身后需要十六匹驽马,移动速度比起满载的辎重车要快上那么一点,所以当御驾到达大辽军营的时候,大夏军兵马已经列阵整齐,与大辽军营遥遥对峙。
顶楼指挥台,夏羽站在车顶之上,数米高的高度足够夏羽遥望远处的大辽军营,陈庆之,苏定方等一干主要将领居于两侧,夏羽手中还有一支缴获与那些白人船上的两个单筒望远镜,扩大的倍数大概为三倍,可以将远处的辽军大营看的一清二楚。
望远镜可是军事上的利器,不过对于如何炼制玻璃,夏羽却是一知半解,尽管领地内现代人不少,但真正炼制过玻璃的却没有几个,大多只知道原理,用石英炼制玻璃,石英蕴含在沙子中,不过烽火大陆上却有着天然的石英晶矿,直接成晶体般的存在,不过到目前为止,也只是炼制出一些相对浑浊的琉璃,纯度始终达不到制造望远镜的要求,不过随着工艺的不断加深,早晚玻璃会被制造出来。
大辽军营就好似一条长蛇一般,连绵数十里,分为蛇头,蛇身,蛇尾三个部分,也就是兵书所说的一字长蛇阵,长蛇阵主要有三种变化,击蛇头,则蛇尾动,卷,击蛇尾,则蛇头动,咬,击蛇神,而首尾动,绞,可以说一字长蛇阵是中国十大阵法之一,而以一字长蛇阵为基础,可形成双龙出水阵,变幻天地三才阵,继而四门兜底阵,五虎群羊阵,直到最后的十面埋伏阵,十大阵法精妙绝伦,是为冷兵器时代集智慧之大成。
不过这一字长蛇阵并非不可破,主要就是掐蛇头,定蛇尾,斩蛇腰,这个夏羽也明白,不过明白归明白,数十万人的阵法并非那么容易对付的,这里面就要考验双方的兵马训练程度,对阵法的驾驭能力,否则阵法不成,反而会成为败笔之作。
陈庆之在一旁望着远处的辽军大营,道:“辽军的兵马大元帅韩德让,耶律斜轸还有燕国的大将军乐毅都是难得一见的帅才,只看对方扎下的营盘就知道对方不可小觑,虽然辽,燕大军摆下的是一字长蛇大阵,攻守兼备,而且其中又蕴含着数种变幻,而最让人敬佩的是,两国大营之间犬牙交错,营与营之间贯通联系,加上近日里为了应付我们的袭扰,在附近更是布下无数陷阱,壕沟,配合上营中的弓箭手,想要攻破这处大营,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夏羽却是呵呵一笑,道:“我军此来,主要是拖住辽,燕大军,不让他们撤退,只要每日都摆出大军拼命的架势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真的去破阵,只要辽,燕大军动惮不得,薛镇守使那边行动顺利,辽,燕两国就算空有百万大军又能奈我何,这场战事还是尽快的结束的好,拖的越久,对我们也越不利啊!”
虽然大夏国力远胜辽,燕,但这么对着耗,绝对是两败俱伤的结果,所谓兵马一动,银两上万,这大军在外,每日的花费绝对是一个恐怖的数字,甚至战事的持续已经开始影响大夏的发展。
在数月前,大夏开设大夏中央银行,募集了四亿多两白银,加上国库存有的一亿多两,五亿多两用于整个黄金平原的建设,贯通各州县的官道,挖通几处运河,并建设新都等等大型工程,然而随着战事的持续,军费一增再增,如果不是大夏的重商政策,不断的从周围的诸侯势力收刮暴利,税金收入每日都在提升中,光是这几十万大军的消耗就足以让大夏国库空虚,后劲乏力,别说大开建设,就是能否开出各地官员薪金都是问题。
而除了与大辽对峙的问题外,大夏还面临着另一个尴尬,就是领地扩充的速度太快了,也就是胃口太大了,整个浑河流域的土地面积本身就是大夏之前的一倍左右,吞下之后,还没有消化,西面又有辽,燕两国那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就算夏羽胃口在好,也吃的有些心虚,幸好大夏拿下了山海关这一道关卡,锁住了关外之地,否则吴国在从中横插一棒子,那绝对能让大夏难受好几年。
“陛下,大帅,兵马已经就绪完毕,是否发动进攻!”
夏羽扭过头,对着陈庆之道:“兵马调度由你来,我为将士们擂鼓助威!”夏羽说着转过身,拿起那面震天鼓的两个小臂粗细的巨大鼓槌,放在手里掂量了掂量,如果不是自己体质提高,近些日子有修炼养生诀,气力大增,这鼓还真捶不起来。
陈庆之见夏羽转过身,不发号施令,心里却是感慨万分,得主如此,复有何求,陈庆之心里想着,大声的道:“命令,东镇守府第一步兵军第二步兵军,攻蛇头,南镇守府第五步兵军,第六步兵军,第七步兵军攻蛇身,西南镇守府第十七军,十八军攻蛇尾,第一,第二,第六骑兵军为左翼,牵制敌方骑兵,第七,第九,第十居中策应,轮备一军,轮备二军,轮备三军为右翼,护卫蛇尾方向,三路同时进逼,各军将士,闻鼓进,鸣金退,但有临阵脱逃者,擂鼓不前者,不听号令者,杀!余下各军护翼中军,列阵观战。”
呜呜呜,随着一连窜的牛角号声在各军响起,十数军中都尉快速骑马回到各自军中,打起军旗,万军之中,要想做到如臂驱使,令行禁止并不容易,毕竟这是数十万人,如果打起来,那就是一片混乱,所以大规模战争最是考验将领的驾驭能力,一个好的将军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统帅,因为一个将军可以是千人敌,万人敌,却难以驾驭千军万马,所以将军易得,但独当一面的统帅却难求,大军对战,所采用旗号,鼓,金等来传达信息,擂鼓进,鸣金退是最基本的。
各军旗帜抬起,意味着各军已经做好出战的准备,而在指挥台上,自然有旗手负责传达信息,夏羽得到各军准备好后,握了握那巨大的木槌,双臂上的肌肉紧绷而起,咚,震天鼓果然不俗,站在鼓前,夏羽只觉得一股磅礴的反弹力将他的力量反弹而回,而耳边一声仿若惊雷一般的鼓声响起,夏羽沉了一口气,双臂再次抬起,然后重重的落下,咚,咚,咚。
随着击鼓之声响起,三军整齐划一的迈出步伐,军中击鼓是有一定节奏的,也最能引起战士身体内的鲜血沸腾,士气上升,首先出动的是三个军的步兵,大夏步兵主要分为刀盾兵,长枪兵,弓弩兵三类,而从这三类大类别中还可细分出重盾兵,刀兵,勾镰兵,长戈兵,枪兵,弩兵,弓箭手,使用不同的兵器,装备的士兵有着不同的分工,刀盾兵属于中坚,负责冲锋防御,长枪兵负责攻击,弓弩兵负责压制。
大夏军的步兵除了禁军的虎贲军外,其余各军步兵都属于轻步兵,不过比一般的轻步兵防御要强,因为身上全都穿着防御性更强的平滑铠甲,重量上比皮甲略高,不影响移动,但防御力却提升了两倍,而且可有效的防御流矢,而大夏步兵通常都装备着数样兵器,比如刀盾兵可能装备着臂弩,这样的奢侈配备可以提升单兵作战能力,而将一个大夏步兵的装备分解下来,至少可以给武装三个不穿铠甲的士兵。
率先出动的三个步兵军,分别隶属于东镇守府,南镇守府以及西北镇守府,其中第一步兵军为将军周仓带领,第五步兵军为都尉赵乐(渤海降将)带领,第十七步兵军则为苏定方手下大将曹贺,同样也是都尉,随着鼓声响起,三万人分别从军阵中踏着整齐划一的步子出阵,对准蛇头,蛇身,蛇尾三处大营前进。
近四万人形成的集团,缓慢而整齐的推进,最前排是装备着半身盾的刀盾兵,中间为长枪兵,后阵为弓箭手,辽军大营,站在瞭望塔上,韩德让和乐毅两人都颦蹙着眉头,望着杀过来的大夏军,两人心里都十分不解大夏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尽出精锐,上前讨战,按理说只要僵持下去,辽,燕两军就会因为国力原因而退守关隘,放弃北面草原,然后在争霸中沦落到被动防御的结局。
不过眼看着数万夏军杀了出来,韩德让也放弃了思考这个问题,立刻命令全军进入战争状态,无数的长枪兵来到木栅后面,弓箭手在营中排列成一个个方阵,箭指半空,而在营中隐藏的投石车也已经装入石弹,随时可发。
“哼,就这样打一场也好。”韩德让心里说着,对着下方的传令兵道:“传令,投石车攻击,弓箭手准备,进入射程后,漫射!”韩德让头脑清晰的道:“乐毅将军,你军在蛇尾,蛇尾部分就全交给你了,既然夏军寻上门来,那就让大夏知道知道我们的厉害。”
乐毅点了点头,抱拳离开,韩德让又对耶律斜轸道:“蛇头部分就交给副帅指挥,一切行动可由副帅决定。”韩德让将蛇头蛇尾交给两人,自己坐镇蛇身中军,他相信以两人的才华,定能让这一字长蛇阵发挥出强大的攻防能力。
第三百八十五章弓长岭
“射!”一声响亮的嘶吼声在一座哨塔上响起,哨塔上的小旗也在旗手的摆动下,来回的飘扬,远处,在营地之中成方块摆放的投石车车阵上,一辽军百夫长看到远处的旗手挥动旗子,回过头,对着身后操作着四架大型投石车的士兵大声道:“放!”
吱嘎,随着那投石车巨大的甩臂抛出,后面的斗勺之上的石块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形成一道优美的抛物线,砸向营外,大型投石车的攻击距离,至少有上千米,而为了增加打击面,采用的都是脸盆大的菱形石头,每一次投射都能抛射出三四块。
俗话说,人一上万,铺天盖地,这话丝毫不做假,大夏一军人马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就是近四万,踏着三个整齐的方阵,远远的看去,就好似三片乌黑的乌云,巨石呼啸着划破空气,携带着万钧之力砸向大夏军阵。
碰,一块脸盆大,足有十余公斤重的大石砸在一个夏军身前的巨盾之上,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那木质包铁的巨盾在巨石的猛烈撞击下,当场就凹进入一块,而持盾的夏军士兵却是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那持盾的手臂在猛烈的撞击下,已经错位,露出森森的白骨,整个人更是被撞飞出去,将身后的几个同伴都撞倒,这才停下冲势。
很快就有重盾兵补上他的位置,整个军阵依旧阴森安静,没有露出半点的怯懦之色的前行着,砰,一块巨石直接从半空中划过一道空气尾巴狠狠的撞入军阵之中,一个倒霉的夏军士兵甚至叫都没有叫一声,脑袋就已经跟石头做了一个亲密的接触,尽管士兵头上带着头盔,但面对石块却显然单薄无比,当场,无数白的,红的溅射飞出数米,在整个黑压压的军阵上留下一个小白点,但很快,白点就被弥补。
周仓一身蛮牛套装,就好似一头狂暴的野牛,手上那重达五十余公斤的巨型陌刀,拖在地面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凹槽,刀身之上闪现着一头血红色的钢纹,一头狂暴的野牛跃跃欲试,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奔跑而出。
牛头斩:黄金级上品,大夏精工坊白鸿涛与张梦浩合力打造而成,重达五十五公斤,刀身长五尺三寸,刀柄长一尺六寸,刀宽六寸三,刀身带有角牛螺钢纹,锐度:52~65,耐久:5000,附着四阶玄兽狂暴角牛之魂,附带技能:狂暴斩,黄金刀气。
这把牛头斩是精工坊在初窥锻造英雄武器门径之后,白鸿涛和张梦浩这两个器锻和灵锻一同操刀,精心打造而成,而这里面自然也少不了困兽囚笼的功劳,随着困兽囚笼制造完成,大夏发布了悬赏捕抓玄兽,奇兽的任务,虽然玄兽,奇兽多如深山老林之中,而且很有危险性,但还是有一些奇人去抓这些奇兽,玄兽以换取不菲的金钱和其他奖励,而附着在这把牛头斩中的魂魄就是一头狂暴角牛的兽灵之魂,正因为有了这个,这把武器才能成为将领所使用的英雄武器。
“架梯!”周仓那虎吼一般的嗓门大吼一声,身后的军阵之中冲出十数刀盾兵来,用臂上的盾牌,搭成一座人梯,周仓大步流星的飞快疾驰,脚踏盾牌之上,借助士兵的力道,连踩数下,人已经飞上五米高空,散乱的头发在空气中飘逸摆动,双手握住那牛头斩的刀柄,半空中一个悬空旋斩,一道金黄色的刀芒从刀身之上狂扫而出。
迎面飞来的五六块巨石在那狂暴射来的刀气的直击下,顿时碎裂无数,下一刻,周仓滚落在地,而那射来的数块巨石却化作齑粉随着风飘散,周仓这一击,无疑让身后的士兵士气大涨,狂野粗暴,威风霸道这就是周仓的风格,那前排的刀盾兵抽出战刀,拍打着盾牌,口中发出吼吼的低沉之声,伴随着那激昂的鼓点,一往无前。
上千米的距离不过半刻钟就已经走到了尽头,迎面那好似张开的巨大蛇口的辽军大营之中,突然一阵密密麻麻的箭雨密集射来,周仓看着那箭雨,立刻大声吼道:“盾阵防御!”
吼,一千重盾兵将手中重盾抬起,然后重重的遁下,大地为之一颤,而在重盾兵之后,带有圆盾的刀盾兵快速的将盾牌撑在半空中,组成一个个防御盾阵,将枪兵,弓箭手护在中心,咄咄,咄咄,无数的箭雨击打在盾牌之上,发出金属交鸣之声,就好似雨打芭蕉,连绵不绝。
“弓箭手,反击!”十数波箭雨过后,辽军士兵终于停歇了下来,就算是在强壮的士兵,也不可能一口气连续张开二十个以上的满弓,就在辽军停歇的瞬间,大夏军后的弓箭手终于有了反击的时间,踏张弓,类似于宋代的神臂弓,神臂弓因为劲道大,所以采用脚踏的方式张弦,弓若床弩,有效射程可达到两百五十米,威力巨大,周仓的步兵军,虽然并没有形成重甲步兵,不过周仓手下的力士营却是用重甲武装,而军中将士也多挑选力大之人充入,至于武器更是多采用重武器,比如巨斧手,重弓兵等等,整个大夏步兵之中,除了夏羽的山蛮重甲步兵之外,就要属周仓的步兵最是精锐,历经大小战役上百场,功勋无数,是大夏最精锐的百战之军之一。
一千重弓兵平躺在地,脚踩住踏环,踏张弓被巨力拉开,形成一道满月,将长达两尺的破甲精铁箭放在弓弦之上,随着周仓一声令下,一千道破甲精铁箭划破空气,带着特有的尖啸之声划过水平的直线,带着那强大的破坏力射入大辽军营之中。
那粗有人大腿一般的木栅在破甲精铁箭那无匹的劲道下,木屑飞扬,虽然力道被减弱了许多,但还是轻易的射入木栅之后的一个辽军士兵的皮甲之中,噗的一声,鲜血四溅,那士兵身前居然被那强大的破坏力直接射出一个血窟窿,而箭头则插在他身后的士兵的胸口,一箭双雕。
“前进!”军队再次的向前移动,不过移动的速度却异常缓慢,因为他们的任务只是扫除前方的障碍,辽军在营盘之外百米的圈内,挖掘了无数的陷马坑,陷阱,以及隐秘的壕沟,这些都是他们需要排查的。
大夏的第一波攻势基本上是以试探排查为主,所以这一下午,三个军的兵马并没有冲击辽军营盘,只是在前进到一条明沟前方,距离辽军大营不足二十米的位置,后方就传来一阵鸣金之声,而双方的对抗主要是以弓箭远程打击为主,不过显然,双方都没有投入全部的力量。
随着夕阳西落,大夏军后撤三里,扎下临时营盘,而从后方源源不断运输而来的各种攻城器械也陆续送到,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战即将爆发。
残阳如血,风如刀。
烽火五年六月十八日,罗霄关城,罗霄关位于辽,夏边境,居于大夏沐风郡乐安县西方,南北分别是野狐岭和茂山山脉,罗霄关城就居于两山之间,罗霄关东面为乐安县内第二大城市,茂州,昔日罗世信还未投入大夏之时,乐安之地与大辽还算和平,茂州所产的铜矿,锡矿顺着罗霄关运往大辽,为乐安提供了初期的发展基础。
然而在烽火三年,随着罗世信投奔大夏,对于矿脉收归国有,限制买卖,茂州的矿石就从此改变了路线,不在通行西部的罗霄关,而商道的没落,也让茂州到罗霄关的官道显得寥落了起来。
当初为了买卖,徐茂公组织民壮五万人专门修筑了这条官道,以方便通行,两年多过去了,官道依旧,但昔日官道两侧那三里一茶摊,五里一客栈的繁华却早已远去,只剩下那还没有倒塌的土墙,以及那高耸的木杆上悬挂着一块茶字在向人述说往日的情景。
随着商队的转移,官道已经彻底成为兵道,除了每半个月一次运往罗霄关的辎重补给之外,官道已经没有其他用途,而随着大夏制定犁庭扫穴计划,这条已经没落的官道却再次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色,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批的粮草辎重从后方转运到罗霄关,让这条官道再次繁华起来,每日络绎不绝的车马带动了沿途的茶摊的生意。
薛仁贵从圣州北土城出发一路快马加鞭花费三日到达楞木河补给站,随着乘坐船只,顺着楞木河进入大凌河,然后在承安城河港下船,再从承安城骑马前往乐安,转道通往罗霄关。
此番为了完成犁庭扫穴计划,至少拨调了二十余万兵马,其中以西镇守府的五军为主力,另外还配属了四个游牧骑兵军,除此之外还从核心五郡抽调了不少作为二线队伍存在的城卫军,城卫军的编制在大夏不属于一线主力兵马,大夏常备一线兵马只有七府,外加禁军,不到五十余万兵马,而兵力不够,也是首先从轮备兵马抽调,轮备兵常例保持在十军以上,也就是十五万人左右,而战时则根据情况抽调,最多可征集二十五军到三十个军的游牧骑兵,也就是说大夏一线兵马全部集合的话,至少有百万左右,而正常维系的兵马却只有七十万。
除了一线兵马之外,大夏还拥有着规模丝毫不弱于一线兵马的城卫军,城卫军负责日常城市安定,巡逻,戒备,是一线兵马的后备兵源,通常镇级单位就要配属城卫军,小镇在两个大队,大镇在两个卫,而城市通常会有营级配属,而城卫军的配属也根据不同的地方而有多不同,比如新占之地,城卫军通常都会加倍配置,靠近边境之地也会如此,而越是核心之地,城卫军通常只会保持一定数量,保证地方稳定,而城卫军的军官大多是在战场上受了伤的老兵担任,这样在训练上,城卫军并不会太差,只不过是少见了一些血腥而已,大夏十四府五十四郡差不多有近三百州县,每个州县至少有一营兵马,加起来光是城卫军就有四百三十余营,一百一十多万士兵,后备兵日常开支通常是由兵部出一半,地方出一半,加上后备兵花销基本是一线兵马的一半,大大的减轻了中央财政的支出。
“大人,在前方的茶棚休息一下吧!”薛明达看着头顶上火辣辣的太阳,用手擦了下额头上不住流下的汗水,对着身前的薛仁贵大声的道。
“吁。”薛仁贵拉住马缰,用手拭去额头上的汗水,看了眼身后的将士,一个个风尘仆仆,满面的疲惫之色,点了点头,十余人纷纷下马,来到官道旁边的茶棚,茶棚里的老翁看到薛仁贵等穿着将军铠甲,个个气势不凡的官兵,连忙迎了出来:“几位官爷,快里面请,小老儿这就给你们倒茶去!”
不多时,一大壶凉茶被送了上来,虽然不是冰的,但在茶棚内的荫凉处放着,也要比外面的空气凉爽许多,众人咕嘟咕嘟的连喝了几大碗,十分过瘾:“茶翁,在上一壶茶来。”薛明达一边叫着,一边扭过头,对着薛仁贵道:“大人,这边这么折腾,辽国那边会不会提前知晓我们的行动啊!”
薛仁贵呵呵一笑,道:“这点倒不用当心,乐安三面环山,地理不通,罗霄关在半月之前就明令只进不出,加上蝶楼密探出动,就算有隐藏在乐安境内的辽国探子,也跑不出咱们的手心,更何况陛下在北面大张旗鼓的攻打辽国大营,辽国大部分注意力都会吸引了过去,加上辽国南部各道纷纷爆发农民起义,虽然驻马军道还算安静,但也是暗流涌动,地方官都注意着自己治下,蝶楼那边传来消息,连弓长岭峡道驻军都被抽调了大半,以弹压地方,加上大凌河水道如今被封锁,就算辽国探子得到我们要出兵的消息,也要花费几天才能将消息送回去,而辽国作出判断,在调兵遣将早就来不及了。”
弓长岭,位于罗霄关西面的一座山岭,也是驻马军东部屏障,弓长岭与南部的野狐岭,北部的茂山余脉形成了两个半弓形的峡道,北部道宽,地势也相对平坦,但却遍布密林,乱石,没有一条完整的道路,而南部的峡道则是一条谷道,相对狭窄,然而却十分平坦,由于易于防守,所以这里曾经是与乐安之地贸易的繁华商路,不过随着两国贸易断绝,弓长岭南部小道已经失去了商业的性质,而只作为一个关隘而存在。
大夏有罗霄,大辽有弓长岭,也正因为如此,在这里才会显得异常平静,否则以大辽驻马军道在大辽国内的地位,大夏早就打过来了,占领了这片平原,大辽本就不够食用的粮食,会陷入到粮荒危机。
随手丢了一个银币在桌子上,一行人再次上马,一路狂奔,终于赶在日落之前来到了罗霄关,罗霄关外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兵营,陆续从土城撤出的兵马都驻扎在这里,西府之中的另一位将军李笃(渤海降将,曾任西大营副总管)早就得到消息,带着一干将领在关外大道上迎接。
“镇守大人,你可算是到了!卑下已经备好了酒菜,为大人接风洗尘!”
“有劳李将军了,走吧,这一路上可是没吃一顿安稳饭!”薛仁贵笑着进了罗霄关。罗霄关建在两座大山之间,就好像一座水坝一般,整个关隘并不算大,顶多能驻扎五千人,关内的民房大多是商人建设的,不过随着商道没落,这些民房也成了士兵们的住所。
李笃带着薛仁贵来到一个三进的院落,边走边道:“大人,这里曾是一个大富商建的居所,不过才建好没两个月,商道就没落了,商人将这里贱卖给了官府,现在成了关内防御使衙门,后堂已经烧了热水,大人且换身衣服,我们在前堂等着。”
洗去一身的尘土,换上了一身相对舒适的锦袍,在两个侍女的带领下,来到前厅,军中酒宴少了写精致,却胜在豪气,大块的酒肉摆满了长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撤去了酒席,就在这长桌上,一张大地图被摆放在桌面上。
“本帅初来乍到,情况还不熟悉,你们谁来将情况介绍一二!”薛仁贵问道。
“大人,属下罗霄关守备周旭,在罗霄关有两个年头,情况还算熟悉,罗霄关位于野狐岭与茂山之间,扼守着乐安县的西部门户,也是抵挡大辽军最重要的关隘,昔日辽军东进,徐军师在此立关,取名罗霄关,自此大辽再也无法威胁乐安,反而因为此关筑成,大辽反而落了被动,为了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