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侯争霸-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月六日,经过两日的谈判,皇太极终于在夏军大军压境,而手中筹码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接受了大夏的招降,夏军兵不血刃的拿下大金西南八州,皇太极接受夏王的封爵,清郡子爵,大夏将军,领五万兵马统帅,皇太极这一投降后,皇太极手下谋臣,宁完我就带着皇太极的书信开始去往昔日旧地,那些在努尔哈赤强压下,倒戈的满人,面对横扫了阿纳兰图数州之地的夏军,再次的变幻了大王旗,一时间奉州以南之地尽数被夏军占领,努尔哈赤的老巢被夏军占据。
十月十二日,随着奉州以南地区各州县,城镇的满人纷纷变幻大王旗,承认夏军的统治,努尔哈赤只剩下最后一片领地,费拉阿城,而面对南面夏军的强势,和源源不断开往前线的夏军,反夏联军终于开始后撤,开始收缩战线。
费拉阿城,大汉奸宁完我与费拉阿城后金军统帅福礼在城主府内谈了数个小时,随后福礼出动三个甲喇,将努尔哈赤的亲信将领,士兵尽数抓捕,随后将各将军府衙,努尔哈赤后宫尽数包围,变幻旗帜,宣布归附大夏,闻之费拉阿城大变,年过五旬的努尔哈赤当场吐血,跌落马下。
一时间拥兵马数十万的反夏联盟好似沙滩上的城堡一般,快速的坍塌,只剩下李成梁的十数州县之地,以及反夏联军五十万,面对四面八方杀来的夏军,李成梁派出特使,承认大夏的统治,不过要夏王封李成梁为梁候,拥有梁城等三州之地为封地,兵马保留二十万。
夏羽自然不可能同意,一个皇太极已经埋下了不少祸患,要是真答应了李成梁,除非夏羽脑袋被门挤了,当日,夏羽飞鸽传书,东府,南府,北府三府之兵,彻底拔出李成梁一家,只接受李成梁一家无条件的投降。
第三百四十四章燕辽同盟
整个十月,就如那秋老虎一般,整个大夏都沸腾了起来,皇太极投降,努尔哈赤后方尽失,主城守将叛变,一时间努尔哈赤根基尽毁,尽管反夏联盟仍然拥有五十万兵马,但局势已经不可逆转,在黄金平原南方的李成梁已经成了众矢之的,面对夏军四面八方的包围。
尽管太子河道依旧没有打通,但大辽河河道已经通畅,大夏水军占据了整个浑河水路,随时都能从李成梁的屁股后面来上一下,局势的逆转之快,让李成梁也有些措手不及。
十月十六日,筑城防守了整整一个月,早就归顺大夏的完颜宗翰上表夏王,恳求招降完颜宗望,夏羽准,归于北府将军的完颜宗翰从皋阳乘船顺河而下,进入筑城,翌日,完颜宗望领兵降夏,自此,整个黄金平原之上,只剩下最后一个钉子,李成梁。
十月二十日,见势不妙的李成梁乞降,索要侯位,封地,夏羽冷笑拒绝,当日飞鸽传书三府镇守使,发去嘉奖,并发下谕令,只接受李家无条件的归顺,否则拒不受降,直到铲除李家。
自此,黄金平原局势鼎定,整个大夏欢腾,城主府后宅,院内可谓是热闹至极,九月十月间,除了反夏联盟快速的崩溃,夏羽也多了一子,三女,儿子是祁连纳雪所生,虎头虎脑的,取名夏虎,而三个女儿分别是白素,谭欣茹和岳奴娇三女所生,白素的生下的女儿叫夏雪儿,谭欣茹生下的女儿叫做夏媚儿,岳奴娇生下的女儿叫做夏冰儿,夏羽的后院增加了四个小家伙,也算是热闹不少,而王室兴旺,加上黄金平原鼎定,可谓是双喜临门,夏羽这后宫之内自然是欢声笑语。
整个浑河流域只剩下最后一个诸侯还在顽抗,黄金平原已经鼎定,大夏内部反而更加的忙碌起来,新都虽然确定了地方,虽然设计图纸并没有做出来,但各种资源材料却已经开始进行囤积。
整个新都的建设至少要等待来年的春季之后,而且按照工部的大体蓝图,新都的建设直接按照皇都级别设计的,并且预留了足够的升级空间,按照城市等级,村镇都是三级,城也分为三级,建立国家之后,诸侯国也要经过三步走,称王,成皇,登帝,诸侯王只是雄霸一地的诸侯强者,只有占据一隅方可称皇,而到登帝,则要四海臣服才行。
而相对应的,称王拥有王城,成皇自然要有对应的皇城,而最高等的自然是帝城,灵夏城的规模已经比大城要大,但还只是准王城的级别,毕竟一个王城要有一定规模的王宫,城市至少要十里围城,百姓过百万方可成都,所以说大夏虽然空占据了广袤的地盘,但总的算起来,却还是在贫困线上往上爬。
三省内阁也开始为日后做筹划,隋地已经消化了半年多,已经搭起了架子,驰道也已经通了过去,但想要形成网络却仍然是任重而道远,而新占据的领地面积可谓是广阔,置办府郡县自然刻不容缓。
“按照内阁讨论,拟定划金地为四府,大名府,下辖山阳郡,大明郡,金州郡,安郡四郡,青州府,下辖筑郡,青郡,河阳郡,沙郡,江源府,下辖江源郡,天兴郡,赫拉郡,南安郡,麒麟府,下辖水阳郡,黑水郡,麒麟郡,岚郡,在后金之地设立两府,正阳府,下辖正阳郡(阿纳兰图),奚山郡,粘郡,河下郡(乌禄县),广阳府,下辖逐马郡,东乡郡,溪水郡,虞郡。苏唐之地划分一府,苏府,下辖,塔州郡,真武郡,安定郡,应郡,明州地区划分一府,彰武郡,濠郡,新宾郡,抚阳郡,加上李梁的地盘划分为一府,广梁府,下辖梁郡,望天郡,丹阳郡,洪都郡,共计九府二十八郡,另外算上之前设立的五府,灵夏府(灵夏郡,湖西郡,凌北郡,黎水郡四郡),凌西府(沐风郡,商郡),安洛府(安络郡,征武郡,法库郡,鹿郡),上都府(上都郡,松山郡,陈郡,柳阳郡),渤海府(黄龙庭,玄菟郡,赤哈郡,盐郡)共计十四府五十四郡,另外新都周边的明州,邺县,皋阳等地都划入王都所辖。”谢安将一个长长的奏章递给夏羽。
夏羽接过之后,仔细的看了起来,十四府中,其中只有五府是旧地,其余九府都是新增,而其中梁府目前还没有拿下来,谢安就已经将其划分了,十四府五十四郡,领地面积估计有四分之一个中国大小了,而当最后一个拼图完成之后,新的大夏将占据浑河,辽河,凌河三条大河周边广袤的土地,不过这些多出这么多府郡,光是安排人员就足够头疼的,更不要说下面那些数不清的县镇,按照一郡下辖五到八个县的规模,大夏拥有州县二百八十多个,虽然说阳明学宫培训了部分可用之才,但相比起众多的空缺却是入不敷出。
“谢辅阁,府郡划分就按这个办吧,工部堪舆要抓紧进行,尽快将各地的地图做好,明确界定,另外官员任命要本着宁缺毋滥,宁愿空缺也不能找一些不称职的人顶上,对于那些投奔过来的官员也要进行筛选,让蝶楼的人帮着了解一下情况,按照能力,品德等几项进行区分,不要一竿子打死。”
“夏王放心,臣会认真筛选择人。”
谢安收回章程后,继续对着夏羽道:“王,如今大夏拥有州县近三百余,然则各地州县却参差不齐,富裕犹如湖西县,金都县,盐县,黎水县等等,县城已是中等城市,人口十数万,工商发达,道路通达,百姓收入很高,而有的县城却是一贫如洗,比如金地的县城甚至还是一个小镇,人口不过数千,地广人稀,经济基础薄弱,然则在地方品级地位待遇却是一应相同,这个似乎有些不妥。”
夏羽听着谢安所说,沉吟了一下,谢安说的倒是一个事:“内阁是怎么个想法。”夏羽问道。
谢安道:“按照内阁的讨论,决定按照富裕程度不同将州县划分三等,普通州县,地级州县以及郡级州县,普通州县依旧按照原来品级定位,而低级州县县令提升半级到一级,郡级州县则比郡级低一等。这样不同州县分成几等,也好让大家有一个差距认识,更加努力的治理州县。”其实谢安还有些东西没有说,只所以要划分州县等级,只要是因为大夏核心州县地区都比较富裕,而这些州县的头头也都是大夏的既有士族阶层,如今大夏占领了这么大的地盘,空额虽然众多,但是局势也更复杂,势力更多,比如苏定方的旧臣,杨素的旧城,以及投诚而来的官员,大夏不可能将核心州县的县令都提拔到各地当郡级官员。
毕竟根基之地还是要牢牢把握的,毕竟占据这么大的地盘需要时间消化,立足未稳之际,根基不稳很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所以就算启用,也只有部分官员会提到提升,而这样问题就来了,大夏的老臣不可能还跟那些投诚过来的官员一个档次吧,这亲疏远近,面上的问题也要考虑,这人心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就算谢安也不可能对下面的声音不闻不问,毕竟这些老臣才是基础,郡级官员有限,那么如何安抚这些老臣,于是内阁讨论出这么一个法子出来,将州县分等,这样就有理由为那些老臣提升一下品级,虽然还是县令,但却比那些新来的要高上一等,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夏羽点了点头,道:“恩,这个法子不错,不过的等级划分还是要有一个标准的,内阁拿出一个章程出来,如果可以的话就按着这个法子实施。”
谢安点了点头,坐回了自己的位置,随后张居正拿出一个奏章让下人递给夏羽,道:“陛下,这是工部刚作出的几份计划。”夏羽接过之后,看了起来,不过看了几眼,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而且不少都是繁体字,看的夏羽头晕,索性将东西放在桌面上,道:“张辅阁还是口述吧。”
张居正点了点头,道:“工部在明年的计划主要有三个,一是新都建设,二是驰道建设,三是水利运河,根据去往新都的匠师所言,新都建设至少需要各类工匠二十万人以上,各种资源数以百万计,其中以陨石为主体的皇宫,官衙,贵族区占地面积三点六平方公里,由于陨石的结构坚固,所以在陨石上建造建筑主要依照山石为体,具体的蓝图将由牧主事等一批老匠师负责,除此之外就是城区部分,将分成三个阶段逐步实施,一期计划将达到可居住五十万人的王城标准,预计需要花费两年时间可建成。”
“第二就是驰道建设,经过工部工建司的匠师调查,新增各府之间的驰道三成需要扩建,四成需要重建,剩下的部分则需要新建,由于工程浩大,所以第一步打算先修各府之间的主干道,而州县之间的干道则选出重要的先行修建,不过就算如此,也需要修建驰道数千里。”
“第三就是水利建设,如今湖西走廊上的两条运河已经全线贯通,打通了辽河和大凌河,而下一步,工部打算在挖二条大运河,打通辽河水系和浑河水系,初步定为上都府的晋水水系,工程量要比湖北运河长度还要短一些,只需要不到五十多公里,就能打通晋水和混合的通道。另外就是大明府内的大明河和青州府的青河之间的运河,距离不过三十余公里,一旦打通两条运河,浑河到辽河之间将会畅通无阻,而且还会增加百万亩的两天沃野。”
大手笔,夏羽看了张居正一眼,工部一上场就是三个大手笔,奈何人穷啊!张居正虽然没有说三个庞大的工程需要花费几何,但夏羽知道绝对不会是一个小数目就是了,当初为了建立核心三府之地,光是驰道就花费四千多万两,那可真是从无到有,而那两条运河也花费两千多万两,这还因为使用的是奴隶,不用支付工钱,不过驰道和运河的花费也很值得,驰道加快的流通,让地方快速的繁荣,而运河则增加了数百万亩的良田,并多出两条黄金水道,也是日入斗金,不过就算如此,夏羽盘算下将张居正的这些大工程都做下来,没有三五亿两白银都是胡扯,光是在陨石上建造王宫,夏羽估计没有一亿两都下不来,就算这样也只是弄个大概,想要完全建好,那钱得花了海了。
夏羽直接挥手打住,虽然夏羽手头上现在有近一亿五千两白银,但也架不住花销啊!一颗神秘之树的种子就需要五千万两,灵夏银行如今也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了,如果光靠人力根本就无法应付,成本太高,所以这笔钱是肯定要花的,加上杂七杂八的,他手里钱不少,但所剩却无几了:“工部作出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吧,每年支出不能超过五千万两。”
夏羽打发了内阁,才打算休息一会,西城良就风风火火的来到了夏羽的办公室:“王,大辽马上就要建国了,估计不出这个月,辽后就会登基,而且燕国已经派去使者,正式与辽国结为兄弟之盟。”
夏羽听了西城良所说,也是大惊,道:“什么时候的事情?辽国得到什么样的神器,打探清楚了么?”
西城良擦拭了额头,道:“前天的事情,辽国大将军韩德让围剿了西南狼山的月狼王,获得了镇国神器,狼神的庇护,至于神器有什么作用就不晓得了,神器如今已经运回了承天城,辽国已经准备登基大典了,估计辽后登基也就这几天的事情,而燕国很显然早就得到了辽国围剿玄兽的事情,所以韩德让那边一得到镇国神器,燕国使者就与辽国结了盟约。”
夏羽陷入到沉思中,辽国集结三十万兵马围剿狼山,付出不可谓不小,毕竟狼山位于大山之中,三十万大军几乎直接将山砍光了,一点点围上去的,最后才得到神器,气魄不小啊!本来辽中地区只有夏羽一个人建国,这下好,多出一个对手出来,而且燕国还依附到了辽国的羽翼下,显然两国都意识到拥有黄金平原的大夏已经成了两国生存下去的威胁,所以才会联合起来,结成兄弟同盟,抗衡大夏,而且夏军敢肯定,一旦辽后萧绰登基,绝对不会让大夏安心的消化掉所得之地,在西面给大夏造成一些困扰。
“还有其他的消息么?”夏羽抬起头,问道。
西城良缓过气来,气息平息了许多道:“韩德让带着大军回了圣州,兵马驻扎在圣州北面的草原上,随时都可能南下楞木河,而燕国也有了动静,位于后方几州的兵马在大将军乐毅的带领下清理了庆川,樊县的兽群,虽然并没有北上千湖州,但种种迹象表明,燕国随时都可能发动攻击,还有我们怀疑燕国找到了绕过野狐岭的通道。”
“哦,为什么这么说!”凌西府多山,造成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地形,而从燕国攻打凌西府,大军通过,只有野狐岭小道,不过事实上除了这条道路外,还有不少暗道同样可以穿行,当初夏羽的重甲步兵就是从白山和老君山之间的茂密丛林中找到一条通道,绕过野狐岭,从后面杀入,夺下的野狐岭,否则以野狐岭那种险关,根本就难以攻下。
“恩,这个很有可能,白山镇南面也有一片密林,而且有发源自周边几座大山上的河流汇聚成一股在茫茫大山中奔流,而在凌河下游有一条十分宽阔的大河,有人曾经顺河而上,不过只向上游走了几十里,两岸都是茂密的丛林,便返了回来,如果这条河就是发源自老君山和铜山的河流,那么这条河流很可能连通着燕国的某个地方,毕竟在铜山里也有一个神器存在,燕国不可能不垂涎,所以发现一条小路也是可能的。”西城良分析的道。
“燕国军队目前集结在哪里,知道么?”夏羽问道。
“在庆川州的东北,不过我们没有此地的地图,所以具体情况还不是很清楚。”西城良道。
“此事你要密切关注,另外通知西府,让薛镇守使在竹山南面的竹镇派些兵马,小心无大错。”夏羽想了想道,环在竹山一圈是一个回环型的平原,由于位置比较偏僻所以人口比较少,加上周边到处都是森林,谁也不知道这些森林后面通到哪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西府在这里除了在白山镇派了一些人马外,整个地方几乎没有驻兵,如果燕军真的从这里钻出来,燕国半日就可杀到商郡最富裕的区域,那才是损失大了。
第五卷风雨锦西
第三百四十五章大夏中央银行
沐风郡首府,沐风城那繁华主街之上,一处占据着一条街道,正门前摆放着两头耀武扬威的麒麟石像,七级青石台阶之上,八名身着千鳞甲的士兵威武的站在大门两侧,而街道前方十数米的地方,却是一片空旷,与不远处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抬起目光就能看到府门之上,挂着一块枫桦铁木打造的匾额,上面铁画银钩的写着五个大字,西府镇守府。
西府,作为坐镇大夏西方屏障的军府,在整个四府军中地位仅次于东府,而镇守使薛仁贵无论在武力和带兵能力之上,都不比陈庆之差多少,以不到十万兵马镇守着整个大夏的西面领地。
镇守府衙门后宅,一只雪白色的飞鸽扑腾着翅膀落在一个蛮族少女的肩头,少女从信鸽的腿上取出信函,在信函上面还盖着一个金黄色的漆印,漆印上面隐隐有一只咆哮的麒麟图案,蛮族少女将信函放入一个小盒子内,然后从腰间的口袋里拿出一小把米粒,鸽子飞上少女的手掌,尖尖的小嘴轻啄着米粒,不一刻就将米粒啄光,少女将信鸽放入鸽笼,这才快步的离开鸽舍,前往后院。
随着大夏建国,各种机构日益完善,枢密省内也有了一套规矩,比如这信函,也分为上下三个级别,普通的是使用丹砂红印,重要的则使用墨黑印,而加急的则使用明黄印,而自从大夏将麒麟定为国兽,新开张的礼部为枢密省打造了一套兵符印信,东府的印信为天蓝水麒麟,西府的印信为血红火麒麟,北府的印信为丹青风麒麟,南府的印信为暗黄土麒麟,每个镇守使都有一枚麒麟印,而发送给四府的信函,除了三种不同的颜色外,上面的麒麟也是按照四府的专有颜色区分。
薛仁贵打开信函上的漆印,纸条上只有寥寥几行字,不过看完之后薛仁贵却是皱了下眉头,薛仁贵的反应落在款款走来的薛羿荷眼中,薛羿荷身怀六甲,腹部隆起一个优美的弧线,那张冷傲的容颜上也浮现着一丝母亲的慈爱。
薛羿荷曾是巾帼镇首席女将,抡起武艺,兵法,谋略都算是女中翘楚,跟薛仁贵可谓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薛羿荷将茶盏放在桌上,端坐在一旁的椅子,玩笑的道:“还有什么事情能让夫君皱起眉头。”
薛仁贵看着薛羿荷,脸上浮起一丝笑容,将薛羿荷拉在身前,耳朵贴在薛羿荷的小腹上:“今个怎么这般的消停!”薛羿荷轻笑道:“折腾我这个当娘的半天了,在肚子里都这么不老实,要是出生了还得了,本来还指望他日后弃武从文,看来是没指望了。”
“哈哈,老子英雄儿好汉,还是当兵好。”薛仁贵轻搂过薛羿荷,哈哈大笑着,薛羿荷却是瞄了几眼信函,道:“这个消息可靠么?”
薛仁贵知道自家老婆是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女子,如果不是身上怀了孩子,怕是还要跟夏王的那几个夫人折腾着女卫:“消息可靠不可靠不好说,不过燕辽联盟的事情确实已经证实了,而且辽后登位也不会太久,照眼下这个局面,东面的黄金平原已经尘埃落定,李成梁翻不起多大的风浪,或许这个冬日都撑不下去,东面占据了整个浑河流域,那可是一片用手一抓就肥的流油的土地,假以时日,这片平原就如名字一般,遍地黄金,只要大夏消化了这里,那么就拥有足够的实力争霸辽西,显然燕辽两国内的大臣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是不会让我们安心的消化这片富裕的土地,依我看三国之间一场大战不可避免,至于参谋情报司所说这个,倒也很有可能,毕竟凌西多山川密林,我们能穿过群山密林绕到燕国后方,夺取野狐岭,燕国也很可能找到一条密道,进入我大夏,小心无大错,毕竟在李成梁彻底完蛋之前,我们西府只能孤军奋战,不可不慎啊!”
薛羿荷点了点头,大夏虽然在燕国内拥有不少的探子,但在庆川州附近却因为兽群攻城的关系,整个区域都为之一空,如今大夏在往那边安插探子显然已经来不及了,而铜山,老君山之间那片连绵大山,本身就是丛林密布,里面野兽成群,地形错综复杂,人迹罕至,所以燕国究竟是否发现一条通往大夏的通道都是一个未知数,但就如夫君所说,小心无大错,只要挺过今年,大夏的兵马就会陆续向西调派,到时候就算燕辽真的合兵一处,也奈何不了兵强马壮的大夏。
薛仁贵为了小心起见,从沐风城内调集了一营兵马驻扎在竹山南侧的竹镇,并开始对西府的兵马进行重新布置,增加斥候,查探燕辽两国的动向,另外书信罗霄关和野狐岭两个要隘内的将领,提高戒备。
灵夏城城主府后宅,作为大夏银行的总管夏梓裳端依偎在夏羽的怀中,大夏银行建立的时间也有一年半了,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大夏银行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别的不说,光是大夏银行内那超过亿两白银的存储就足以证明大夏银行的财力。
当初只是在几个城镇内建立起类似钱庄的大夏银行,如今在大夏镇级以上的城镇都设有分部,尤其是随着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因为带着大批现银交易十分不方便,所以很多商人都会在大夏银行内存入一些银两,换取相应份额的绸币,如果是大夏内部商人交易,绸币也可以流通,不过在对外交易的时候,则可以在最近的大夏银行换取灵夏币,异地存取的方便,加上大夏银行属于王家银行,信用可靠,所以很多商人都将部分家产存入银行之中。
尤其是大夏铸币作坊纳入大夏银行机构,使得大夏银行成为大夏唯一发行,兑换新币的银行,这也让大夏银行的地位得到了稳固的提高,尤其是夏羽赋予大夏银行对州府银库具有检索堪合之权后,大夏银行的地位再次获得提高,井然已经成了大夏第二个户部。
夏梓裳躺在夏羽的怀中,葱白的手指在夏羽胸前划着圆圈,两颗水汪汪的大眼睛还蒙着一层薄雾,那绯红的俏颜,半开的衣襟在述说着刚才这里的激情,周紫晴在去年怀孕的时候,将大夏银行交给了夏梓裳打理,夏梓裳也深得周紫晴的真传,将大夏银行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有十足的进展,周紫晴在恢复好身体后,也没有收回大夏银行的摊子,全部交给了夏梓裳负责。
“大夏银行内有多少存银了!”黄金平原要开发,各种工程要上马,需要的钱是大把大把的,户部那些库银也无法支撑,而作为吸取闲散资金的银行自然成了最重要的募集资金手段。
夏梓裳对大夏银行可谓是了若指掌,而且上午内阁会议,工部一下就抛出几个花销上亿的庞大工程,以夏梓裳的精明怎么会猜不出夏羽的打算,所以夏羽一开口,夏梓裳就嘟起小嘴,道:“就知道你叫人家来没那么简单。”夏梓裳虽然发着小脾气,但还是老实的道:“目前各个钱庄内拥有存银的数量大概有一亿三千四百多万两,其中以灵夏商会为首的各大商会存银就有一亿一千万两,另外就是一些散商也有两千万两左右的存银,不过这些存银的都不是长期存放的,除了一部分以绸币的形势在内部流通外,大部分都会以夏币的形势外流,然后换回银两,所以除去最低的库存银外,可动用的银两不过超过三千万两,否则就会造成资金断流的麻烦。”
夏羽听了夏梓裳这么一说,反而有些意外了,要知道大夏农商并重,尤其是兵荒马乱,到处烽火的时候,粮食的价格是居高不下的,而每年大夏都会花费不少银两采购粮草,所以农民阶级的富裕程度应该不会比那些普通的散商差多少,而且农民的基数可是很庞大的,偌大一个大夏银行,存银却只有一亿多两,而且里面有六千多万灵夏商会的资金,那可是王室的私人小金库,看来这个银行对百姓的吸引度不高啊!就算是那些商人也没有将钱放入银行的习惯,顶多是存入部分家产,以方便做生意之用,其余的还是存入家中的密库里。
“太少了!”夏羽摇着脑袋说道。
夏梓裳白了夏羽一眼,道:“我也知道太少了,按照紫晴姐所说,大夏银行存银至少要有五亿两以上才算是达标,不过这有什么办法,人家不往银行里存,我们还能逼着人家不成,现在整个银行,大多数都是各个商会的存款,但这差不多也只是很小一部分,你那些手下将领,官员各个都富得流油,但很少有将钱存入银行的,都怕你翻账,这些人可都是跟各大商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算现在这些银两,大多数都是用于商会之间的流动,至于下面的百姓,都乐意将钱放在家中,更是连银行的门都不进。”
夏羽躺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夏羽之所以开办大夏银行,除了银行可以促进流通,积聚财富之外,也是夏羽控制手下的一种手段,大夏不限制官员家属经商,毕竟凭借着那丁点的俸禄,过个普通富裕的日子是够了,但想大富大贵是想都别想的,而且这种事情是禁不了的,只不过绕上几个弯,蒙上几层纱,该行商还是行商,与其这样,不如明面上来,也方便操控,各级官员家中都有不少的资产,如果还贪心不足的以权谋私,腐化堕落那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所以在这方面,夏羽制定了十分严苛的法令,不过有法令是不够的,所以这个大夏银行就是夏羽监察官员的一种手段,不过这些官员明显都不敢露富,所谓伴君如伴虎,在钱财上自然是要多低调有多低调,被上头盯上可没好日子过。
不过手下官员太低调了,对夏羽的统治可没有多少好处,在集权和放权之间,夏羽采用的放权,中央集权,大权独掌固然不错,但夏羽却没有那么驾驭能力,就算他的气质可以随着地位改变而改变,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知道自己的斤两,有些东西是求也求不来的,所以在军国大事,政务处理上,他放权给内阁,在军务之上,他放权给枢密省,放权固然能让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但同样也会让手下少了一个制约,所以在军队建设上,夏羽虽然分权给四府,每个镇守府都拥有很大的权利,虽然有兵部和后勤部,参谋部,三部制约,但手握重兵的各府一旦叛乱造成的后果将是巨大的,所以夏羽才会建立强大的禁军,以保证内外平衡,威慑各府。
不过强大的军事力量只是制衡的一条腿,另一条自然是经济上的集权,夏羽知道,只有手握住军权和财权才能保证他这个夏王的权威,而无疑,大夏银行这个独立在户部之外的机构就是夏羽经济集权的工具,控制住手下官员的财产,将一切置于自己的眼皮之下,就等于在各级官员,武将的身上套上了一层无形的枷锁,并将两者的利益紧密的集合在一起。
夏羽携着夏梓裳,将后宅内的妃子都聚集了起来,秘密的谋划起来,夏羽的这些女人可各个都是身价不菲的小富婆,就算是只懂武艺,不善理财的岳奴娇,李家姐妹等人,各个都有一份可观的产业,以及每月十分丰厚的商会分红,一家人在家中商议了一晚之后,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