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妾室守则-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老太太见孟瑶殷勤,很是高兴,却又担心贺济义对住处不满意,遂叫他亲自跟去看。贺济义哪里耐烦这个,坚决摇了摇头,三蹦两跳,转眼不知窜到哪里去了。
贺老太太笑骂一声“猴子”,将手搭上孟瑶的胳膊,道:“媳妇,你带我去瞧瞧。”
“是。”孟瑶应了一声,搀了她朝后走,穿过东边的小角门,到最后一进院子里去。
贺济礼虽小气,买下的这处宅子却极大,前面三间三进的四合院倒还罢了,独最后一进,乃是个大院落,四个角上,各有一处独立成户的小院子,西北角上,是李姨娘曾住过的赏菊院,东北角上,是王姨娘住过的听泉院,而另外两处,因还没有人住过,不曾取名。
大院落的中央,四处小院落的中心点上,有个波光粼粼的池塘,自孟瑶嫁过来,里面就种了几棵睡莲,养了几位锦鲤。池中无亭,却有座竹桥,供人驻足观赏。池边还种了几棵柳树,并些寻常见的花朵,时值盛夏,那些花儿虽不名贵,却也开得灿烂,姹紫嫣红好不热闹。
贺老太太每次来这宅子,都是脚步匆匆,不曾好好看过,因这回小儿子要住,就特意放慢了脚步,将各处瞧个清楚。她先是走到花圃前,瞧了瞧那些花儿,一脸的嫌弃模样,道:“还不如我们乡下路边的野花好看。”
孟瑶不曾去过乡下,不知那里的野花,是否真开得更好,于是不敢插话,只暗暗埋怨贺济礼小气,不肯栽些牡丹茉莉之类,让个乡下来的婆母都将自己看扁了。
但还没等她埋怨完,贺老太太又开口了:“不如将花草拔去,埋些粪肥,另种几棵白菜。”说着,又遥指一处葡萄架,道:“那里再种些豇豆,就更好了。”
好好的小花园,拿来浇粪种菜?一群人愕然,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接话。
贺老太太却显得兴致勃勃,甩开孟瑶的手,大步走到池塘边,指了里头的睡莲道:“这个我认得,济礼同我讲过的,只开花,不产莲米,栽它何用?不如也拔去,回头我与你送几颗结莲蓬的种子来。”
贺老太太越讲越兴奋,眼看着又要指向池子里的锦鲤,孟瑶连忙上前,不然整进院子里的活物,都要保不住了:“娘,那个是鲤鱼,能吃。”说完又指那睡莲:“这花儿能卖,比莲米更值钱。”
知梅也反应过来,招呼一群下人连声附和:“老太太,这满院子的花啊朵的,都能卖钱哩,那架子上的葡萄,再过个把月,就能摘下来吃了。”
“到时我派人,与您老人家送几串去。”孟瑶及时补上一句。
经她们这样一说,贺老太太再看院子里的小花园,就亲切起来,低头瞧瞧池子,又走去瞅瞅花,最后抓起孟瑶的手拍了拍,笑道:“到底是城里人,读过书,比咱们乡下还会种地。”
养花弄草,极风雅的一件事,却被讲作了种地,偏又还是夸赞的语气,一群下人拼命忍着笑,个个垂头掩饰抽动的嘴角。
孟瑶也是乐,干脆笑出声来,大大方方谢过贺老太太的夸奖,再扶她去瞧东南角的小院子,一面走,一面讲:“这处院子,是四间小院中最大的,因此留着给二弟住。”
贺老太太满意点头,一路到了院门口,在孟瑶的示意下,抬头上望,只见月亮门上,有一块长方形,突出空白的地方,她瞧是瞧见了,却不解其意,茫然看向孟瑶。
孟瑶忙解释道:“这间院子还是崭崭新,不曾有人住过,因此没有院名,如今既然二弟要住,就请娘亲自来取个名儿。”
乡下人家若要正经取名字,那都是要恭请识文断字的先生代劳的,贺老太太认为给院子取名,同给人取名不差分毫,都是极荣耀的一件事。如今孟瑶将这样一件重大的事情交与了她,她心里乐开了花,但嘴上却嫌道:“偏你们城里人讲究,连个屋子也要取名儿。”
孟瑶晓得她爱讲反话,笑而不答。
贺老太太一辈子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偏着脑袋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以询问的语气问道:“就叫种田院罢?”
众人又是一阵愕然,个个拿眼看她。贺老太太自己也觉着这名字不好听,有几分不好意思,抬头只望门上空白的匾额处。
孟瑶笑道:“老太太这名字取得真叫好,有两句诗里讲,‘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不如就稍稍改一个字,叫作‘归田居’,如何?”
她这一席话解了围,贺老太太虽然听不懂那两句诗,却也跟着下人们齐声叫好,连声道:“归田居好,就叫归田居。”
孟瑶指了月亮门上头,道:“等过两日,这里就会凿上‘归田居’三字,任谁见了,都要赞一声咱们老太太有才学。”
下人们纷纷附和,又七嘴八舌地捧贺老太太来凑趣,将她哄得眉开眼笑。一群人欢声笑语进到院子里去,贺老太太不要人扶,自己溜达了两圈,将三间两进,带东西两间厢房的院子看了个遍,才进厅里细细打量。
中规中矩的布置,两张交椅夹着个小几,迎门放着,两旁也各有两把椅子,同样夹着小几,几上摆着青瓷花盆,种着小金橘;墙上挂着两幅字画,没有落款,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贺老太太又进到作卧房的东里间去看,也仅有一张床,挂着青纱帐,一张八仙桌靠在窗边,两张凳子,一个茶壶。
这未免也太简陋了,贺老太太想起孟瑶房中的景象,不自觉撇了撇嘴。她琢磨着,如何暗示孟瑶,添上些贵重陈设,突然想起,不管添甚么,花的都是大儿子贺济礼的钱,实在不合算;若将孟瑶的嫁妆搬来,这小叔子使用嫂子的物品,怎么讲也不好听,没得惹人闲话。她想来想去,没有妥当方法,只得罢了。
若因贺济义的房间简陋,就怪到孟瑶头上,那可真是太冤枉了,这些家什,全是贺济礼未成亲时,自己买的,成亲后,他又不肯多出家用钱,孟瑶就是想买,也没得钱。
孟瑶察言观色,猜到贺老太太心中所想,她不愿因为贺济礼的吝啬,坏了自己的名声,便道:“这些桌椅板凳,都是柳木的,实在亏待了二弟,我想全换成楠木的,济礼却总是不肯,我想添上些玉器,他也不许,只有厅上的金橘值两个钱,还是学生送的。”
贺老太太此时已转过了弯来,想明白了,家什简陋,才能替大儿子省钱,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于是不但没半句怪罪的话,反而赞道:“勤俭才能持家,济礼很懂事,你肯听他的话,也很好。”
孟瑶今日连得好几回称赞,真是出人意料。她嫁到贺家来,一共只见过三次婆母,头一回是成亲,堂上磕头时,盖头遮着,没见着,不算,第二日起来,才刚敬过茶,贺老太太就称不放心家里的几头猪,赶着回乡下去了;第二回见婆母,是成亲不到一个月,贺老太太拿贺济礼过年时孝敬的钱,买了两个妾送到家里来,想以此牵制她;今日贺老太太送贺济义来,就是这第三回了。
因为见得少,所以孟瑶对贺老太太的脾性,并没有大多了解,今日能得她老人家的欢心,真是误打误撞。她心里想着,对付老人家,倒也没想象中的那般艰难,也许一个哄字诀,就全解决了。
她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便与老太太讲了几个福寿双全的故事,果然哄得她笑到见牙不见眼。
贺老太太这一圈逛下来,也不是没有意见的,比如池子里的鱼,养得那般肥,也不见捞起来卖;比如那些花儿,既已开了,怎么还不采摘?但她此刻脸上笑着,心里乐着,又想到小儿子贺济义从此住在这里,上头有个厉害哥哥,靠这个嫂子照顾的时候多着呢,于是就将责怪的言语收起,待孟瑶格外和颜悦色了些。
过了一时,小丫头来报,称午饭已拾掇好,问孟瑶摆在哪里。
孟瑶先问贺老太太:“娘走了这一会子,想必也累了,不如就摆在归田居?”
贺老太太却身手利落地从椅子上爬起来,道:“在乡下,哪日不到田里走几趟,来回好几里路,都不曾累着我,这几步算甚么。咱们饭厅里吃去,那里敞亮。”
孟瑶听甄济礼讲过,前些年时,贺家没有地,贺老太太为了供贺济礼读书,就带着贺济义,四处打听,看哪个庄上有地,便租了来种,有时运气不好,租到的地,离家老远,一个来回,能走上个把时辰,累得人心里发慌。
想想都累人的事,贺老太太却讲得轻松,这让孟瑶心生佩服,将以往轻视的心,收起了几分,甚至盘算着,是不是真把院子里的那些花,拿出去换些钱回来,好让老人家开心开心。
第五章 前世冤家
孟瑶扶着贺老太太,由一群下人簇拥着,来到饭厅。贺家房屋的风格,除了孟瑶那间,都是极大而简朴,这饭厅也不例外。门口挂的竹帘子,是贺济礼用归田居屋后的毛竹,自己划了篾片做的;进得门去,当中一张八仙桌,墙边搁着圆桌面,预备人多时用;全厅的装饰,就只有墙角一只高几,搁着一株不开花的草。
孟瑶请贺老太太坐了首座,贺济礼与贺济义打横,她自己则照着当朝大户人家的规矩,到贺老太太后面站定,准备服侍她吃饭,做些布菜的活儿。
贺老太太头一回见孟瑶,只是受了她几个头,不曾吃饭;第二回来,送了两个妾,气得孟瑶根本没进饭厅;因此这是她头一回享受儿媳布菜的待遇,又是欢喜,又是得意,笑道:“没想到我这乡下老太婆,也能如富贵人家的夫人们一般。”
孟瑶此时已经牢记了“哄字诀”,忙道:“娘本来就是富贵人家的夫人。”
——只是你儿子贺济礼小气,生生将个富贵生活,过成了贫困。孟瑶这后半截话没敢当面讲,只故意看了贺济礼一眼,后者却不但没领会她话里的含义,还抬头冲她笑了一下,似是对她哄贺老太太的事很满意,呕得孟瑶瞪了他一眼,别过脸去。
贺老太太没留意到儿子儿媳的小动作,自顾自举了筷子,朝离她最近的一碗肉线条子伸去,不料还没碰到肉,就听得孟瑶一声:“娘,放着我来。”紧接着一双筷子斜插过来,夹了几根肉条子,搁到她碗里。
原来所谓布菜,就是你想吃的菜,全由别个帮你夹,贺老太太很有些不习惯,但为了体验一把富贵人家夫人的生活,还是忍了下来,夹起碗里寥寥数根的肉条子,一口塞进了嘴里。
她吃完肉线条子,开口吩咐孟瑶:“媳妇,舀两个圆子与我吃。”
孟瑶愣住了,她未嫁时,是温夫人请了颇有名望的教引妈妈,专门训练了布菜的绝活的,当时教引妈妈就告诉她,婆母的眼睛看哪道菜,她就得赶紧夹过来,可哪有自己开口讲出来的?
贺老太太见她没动作,急了,自己取了个调羹,一口气舀了三、四个圆子。孟瑶这才回过神来,红着脸道歉。
贺济礼放下筷子,奚落她道:“笨手笨脚的,尽给娘添乱,还不赶紧坐下,让娘吃顿安生饭。”
贺老太太也是觉得别人布菜,吃得不尽兴,听见贺济礼这话,就顺势朝下首的位置指了指,叫孟瑶坐下吃饭。
孟瑶依言坐了,想到不用饿肚子,就没和贺济礼计较,而是将贺老太太给归田居取名的事拿出来讲,继续逗老太太开心。她讲述间,把功劳全推给了贺老太太,只字不提将种田改为归田是她的主意。
贺济礼在贺老太太面前,向来是口拙的,应和了两句,就词穷了。贺济义虽然没念过书,一张嘴却甜得很,几句吹捧下来,生生把贺老太太比作了天上的王母,逗她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格外多吃了半碗饭。
饭毕,吃过茶,贺老太太就想动身回家,孟瑶命人套上车,与贺济礼兄弟二人送到门口,目送她去了。
三人送完贺老太太,贺济义称要去看看他的新院子,跑了。
贺家前三进院子,都有夹道相连,而贺济礼夫妻住在第三进,为了走路快些,贺济礼命人开了小角门,走进夹道,孟瑶跟了进去,落后他半步,边走边数落他:“你这人,就晓得给我没脸,真到了该你开口讲话的时候,又成了闷嘴葫芦,真不知那些书念到哪里去了。”
贺济礼晓得孟瑶指的是他不如贺济义嘴甜的事,他自己为了这个,不知吃过多少亏,不然也不会总暗地里埋怨贺老太太偏心。但有些毛病,他心里知道,却听不得孟瑶提起,一时间觉着失了面子,转了个身,拔腿就走,从夹道侧面的门,到前院去了。
孟瑶望着那扇被贺济礼大力甩过,仍微微发颤的门,扯着手帕子恨道:“有本事再别回来。”
知梅暗叹一口气,自家这位少夫人,见了谁都是圆滑无比,连最难对付的贺老太太,都能被她哄得开开心心,但怎么她一见到少爷,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除了针锋相对,还是针锋相对呢,难道真是前世的一对冤家?
知梅是孟瑶的陪嫁,自小贴身服侍的人,凡事都为她着想,于是出声劝道:“少夫人,少爷爱听温柔话,你就讲几句又怎地,为何非要照着他的毛病挑?”
孟瑶瞪了她一眼,道:“怎么,只许他挖苦我,不许我奚落他?你到底是谁的丫头?”
知梅正要应答,孟瑶又笑了:“‘温柔话’三个字都被你讲出来了,莫非是你自己思嫁?”
知梅羞得不敢抬头,嗫嚅道:“我这不是为了少夫人与少爷和睦,心急了……”
“知道你忠心,爱和稀泥。”孟瑶被她这一打岔,忘了去记恨贺济礼,边笑边朝前走,回到第三进院子。
才迈过角门的门槛,孟瑶就瞧见抄手游廊下,贺济义在蹦跳着逗那笼子里的黄鹂鸟,她带着下人们走过去,笑道:“二弟,莫逗了,累死了它,你哥哥可舍不得出钱与我买新的。”
贺济义嘿嘿一笑,丢开了手,跟在她身后进房,道:“嫂子,我来取银子。”
孟瑶挥了挥手,命知梅取来柜子上搁的银子,递与贺济义,又再三叮嘱他,莫要去赌钱,小心被贺济礼责骂。
贺济义只管笑,也不知听进去没有。孟瑶命人送他去归田居歇午觉,他却嫌院子太新,睡不着,朝前院的外书房去了。
孟瑶瞧着贺济义的背影,向知梅笑道:“二少爷算计大少爷的钱,倒是有一套。”
孟瑶这话,涉及贺家两位主子,知梅一个下人,不便于接,只好道:“少夫人,那银子我们也有十五两,我去取来入少夫人的私账?”
第六章 鲜红的草莓印
贺家有三本帐,一本是外账,在贺济礼手中,另一本是内帐,孟瑶掌管,除这两本公帐外,孟瑶还另有一本私帐,主要记录着她自己的嫁妆——当朝有律可循的规矩,女子出嫁后,嫁妆由自己支配,不计入夫家财产。
知梅口中的私帐,便是这第三本了。
孟瑶摆了摆手,不让知梅开账箱,道:“所谓悖入悖出,这十五两银子,还是赶紧花掉的好。”
知梅不解其意,开口讨教。
孟瑶告诉她,悖入悖出,即胡乱挣来的钱,最终得胡乱花掉,所以得趁早,免得迟了,生出事端来。
知梅听后,深以为然,遂不去开账箱,而是开了平日盛钱的匣子,取出那十五两细丝银子,拿来与孟瑶瞧,又问她道:“少夫人想买甚么?”
孟瑶走到妆台前,翻翻拣拣看了一时,道:“买盒新胭脂罢。”说完朝知梅头上看了看,道:“再与你买支簪罢,你也十五岁了。”
自古以来的习俗,女孩儿到了十五岁,插簪,行及笄礼,便是成人了,知梅一个丫头,哪想过要这待遇,闻言十分感激,跪下磕头,谢孟瑶厚爱。
她谢过孟瑶,又问道:“是奴婢去帮少夫人买,还是少夫人亲自去挑选?”
孟瑶毫不犹豫答道:“好容易嫁了人,能自由出入,自然是要去逛逛的。”
当朝习俗,未嫁的女孩儿,不得轻易踏出二门,但已婚的女子,只要长辈夫君同意,便可头覆一块薄纱,或戴一顶垂纱帽,稍稍遮住容颜,上街去逛。
孟瑶想要出门,须得婆母与夫君同意,贺老太太回了乡下,可略过这步,但贺济礼那关,还是得过。孟瑶颦眉思索,要不要放下身段,请贺济礼回来。正犹豫,知梅走到门口,手搭凉棚望了望天,建议道:“少夫人,这会儿日头正高,坐凉轿出去也嫌热,不如明日早起,趁着清晨凉快再去罢。”
此时不去,便不用急着寻贺济礼,到了晚饭时,他自然就回来了,孟瑶欢喜起来,吩咐知梅:“叫厨房晚上多做几个好菜。”
知梅会意,抿嘴一笑,退下去安排不提。
夏天,天黑得晚,到了晚饭时,外头仍旧明晃晃,热得很,孟瑶便让人把饭摆在了院中的葡萄架下,好就些阴凉,又让人送了份饭菜到归田居,免得贺济义来回跑。
平日里都是这个点摆饭,算着时辰,贺济礼也该回来了,但孟瑶等了又等,仍不见他的踪影。
知梅见孟瑶一脸的不耐烦,忙悄悄地使小丫头去打听贺济礼的下落。没过会子,小丫头便来回报,称贺济礼其实就在外书房,却不肯回房吃饭。
知梅遣退小丫头,想了想,走到孟瑶身旁,小声道:“少夫人,少爷大概还在生闷气呢,要不你去劝一劝?”
孟瑶道:“他生气,我还生气呢。多大点子事,就不回来吃晚饭。”
知梅叹道:“少爷哪里是生气,只是希望少夫人服个软。”
孟瑶气道:“凭甚么要我服软?他一个大男人,也好意思。”
知梅瞧她是不想去的样子,正欲再劝,却见孟瑶忽地笑起来:“你说的是,哪有晚饭得了,做妻子的却不去请的?”
知梅自小跟着孟瑶,熟知她脾性,这般先气后笑,必不是甚么好事,只怕贺济礼要倒霉。
孟瑶当真起了身,自夹道走去外书房,站在门口一瞧,只见贺济礼一身月白直裰,袖口有些磨损,正坐在书桌旁,专心致志写字。俊俏的人凝神专注做某件事时,格外迷人,孟瑶刹那间有些晃神,片刻后才记起自己是来唤他回去吃饭的,忙走到他身旁,福了福身,笑着问道:“少爷这时候还不回房,是想去青楼?”
贺济礼手一颤,雪白的纸上溅上一大团墨点。去青楼?他堂堂州学的教书先生,为人师表,会去青楼?他抬头直视孟瑶,眼里似要喷出火来。
孟瑶毫不畏惧迎上,质问道:“既然不去青楼,为何不回房吃饭?”
贺济礼的眼神变得有些茫然,去青楼与回房吃饭,这两者之间有联系?他待向孟瑶问个明白,孟瑶却早已趁他愣神时,去得远了,只留下淡淡的木樨味道。
大概是熏香的味道罢,或是窗前染的桂树香?贺济礼搁下笔,站起身来,回房,还是不回房?回房,不甘心,孟瑶这态度,能叫来请过他?不回,万一她四处造谣,称他想去青楼,岂不是平白无故坏了他名声?
罢了,这个厉害女人,不同她计较。贺济礼跺了跺脚,命小厮进来收拾纸笔,自己则出门进夹道,回房去。
葡萄架下,满满一桌子的菜,幸好天气热,不曾变凉。贺济礼也不同孟瑶打招呼,自顾自朝桌边坐下,举筷就吃。他吃了两口,才发现今日的菜色不同寻常,除了鸡、肉、鱼,竟还有一大碗燕窝虾丸子。
以他对孟瑶的了解,加菜,即意味着有事要求他,他想到这点,突然就得意起来,对孟瑶的一点子不满,也烟消云散,笑眯眯地夹菜,等着孟瑶开口。
孟瑶猜到他心里在想甚么,偏不愿助长他气焰,强忍着就是不说。贺济礼盼着她开口,但直到吃完饭、散完步,夜幕降临,回房宽了衣,还是没等到,急得他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定。孟瑶瞧他一副着急上火的模样,真要怀疑,那心里有话的人,不是她,而是他。
贺济礼定力不如孟瑶,待到脱光了钻进被窝,终于忍不住在她耳旁犹豫问道:“你没话要讲?”
孟瑶伏在枕上笑了个痛快,故意道:“无话。”
她笑得那样大声,贺济礼再笨也瞧得出自己是被耍了,一时生起气来,不分由说,抓住她就啃,在她脖子处留下密密几个红印,再得意洋洋道:“我看你讲不讲。”
孟瑶觉着不对劲,爬起来取镜子一照,瞧见那几个显眼的红印子,倒抽一口气,举起镜子就朝床上的贺济礼招呼:“我明日想上街,上街!你把我啃成这样,我还怎么出门?”
第七章 一件直裰
第二日清早,孟瑶还是出了门,没有立领的衣裳,就朝头上先戴了一层紫罗面纱,上头再戴一顶紫罗帽,双层紫罗垂下,勉勉强强遮住了脖子上的红印。
一乘细竹编成的凉轿,停在院中,轿门边上印着小小一个贺字,知梅打起轿帘,请孟瑶上轿。
孟瑶仍记恨贺济礼,也不知会他一声,径直上了轿,经二门、出大门、一路朝最热闹的脂粉街而去。
脂粉街,正名清河街,因街后有条清河流过而得名,这条街道上,胭脂水粉店林立,城中女子,都爱来逛,因此得了个诨名,脂粉街。
脂粉街不宽,仅能供滑竿通过,凉轿进去,稍嫌拥挤,孟瑶就在街口下了轿,带一众下人,朝前慢慢逛去。
脂粉街的店铺排列,有序可寻,街口站着,左手边皆为带学印的,所谓学印,即那些店铺的招牌右上角,都雕有一枚印章,这些印章,式样相同,但颜色各异,分金印、红印、蓝印三种;右手边的店铺,招牌上则仅有店名,无学印相加。
孟瑶并不知这些学印因何而加,只知品质上佳、信誉度高、有钱人最爱去的,是那金印店,其次为红印、再次为蓝印;至于那些无学印的店铺,只有家境稍差的女子,才会光顾。
街上人多,知梅上前,扶了孟瑶的胳膊,询问道:“少夫人,直接到常去的那家?”
那两个妾还在家里时,孟瑶每日如坐针毡,根本无心逛街,好容易得了安定,当然要好好逛一逛,她站在街口兴致勃勃地看了一番,决定把那金印胭脂店,一家一家地逛下去。
左手边的金印胭脂店,足有十来家,孟瑶一路逛下来,却丝毫不嫌疲惫,最后在一家老字号乔家胭脂行停下,瞧那雕花货架上的一只景泰蓝盒子。店里的伙计,都是极有眼色的,她才看了两眼,就有人将盒子取下,捧到她面前,掀开盖儿来,殷勤介绍道:“夫人,这盒胭脂,乃本店秘制,外头再买不到的。”
孟瑶接过盒子,细细打量,只见里头的胭脂,既非寻常的片状,亦非时下最流行的粉状,而是类似抹面的脂膏,润滑细腻。这胭脂的颜色倒好,但孟瑶却犹豫:“看这模样,不是加了牛髓,就是加了猪胰,不会容易抹不均匀?”
店伙计翘起大拇指,赞道:“一看夫人就是懂行的。”又自信满满道:“若不易抹匀,也不敢自称是秘方。”说着,捧上店内的试用品,请孟瑶抹上些瞧瞧。
孟瑶脸上有妆,不便试用,知梅就朝自己脸上抹了些,正是孟瑶最爱的淡淡桃花色,于是毫不犹豫付了四两银子,买下一盒。
自乔家胭脂行出来,孟瑶驻足,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犹豫了一会儿,带知梅去了一家蓝印首饰铺,花去六两银,与她买了一支玉簪。虽然成色不算好,知梅还是激动得红了眼眶,她原本以为,孟瑶顶多带她去右边的店子,没想到,却得了一支学印店的簪,这在贺家下人里头,可算是独一份了。
知梅本就是忠心的,何况得了荣耀,更要替主子着想,于是建议孟瑶,将剩下的五两银,与贺济礼买一份礼物,博他一笑。
孟瑶正打算拿这五两银子,上专门招待女客的酒楼坐一坐呢,忽一听到知梅的提议,诧异道:“他那般待我,我还要买礼物讨他欢心?”
她意指昨晚的草莓印,讲完才醒悟,面对的是丫头,刹那间脸红到脖子,幸好有双层紫罗遮着,瞧不大清楚。
知梅以为她还在为昨晚贺济礼不主动回房吃饭的事生气,耐心劝解:“少爷是嘴冷心热……”
孟瑶仍在为草莓印的事脸上发烫,还没听清知梅讲甚么,就慌忙打断她道:“依你,去买一方头巾送他罢。”
五两银子,足够买一块绸头巾,一行人去了一家金印头巾行,其他人在门外守候,孟瑶由知梅陪着进去,照着贺济礼平常穿衣的颜色,挑了一块月白色逍遥巾。
孟瑶买这逍遥巾,乃是知梅劝来的,本有几分不情愿,但等到真买下来,却不知怎地,忽然想起贺济礼昨晚在书房写字,那袖口是有些磨损的,于是就不知不觉,走到了隔壁的成衣店去。
店内衣架子上,各式衫裙琳琅满目,女伙计热情上前招呼,捧了时下最流行的缂绣裙,来与孟瑶瞧。孟瑶却摆了摆手,道:“我想买一件直裰。”说着命知梅将才刚买的头巾取出来,指与伙计瞧,让她找一件同色同料的出来。
这家店,并不只卖女衣,其实也有许多男子服饰,只是因为开在脂粉街,所以衣架上陈列的大多是女装。女伙计就着知梅的手看了看,马上钻进柜台,翻找去了。
知梅却有些吃惊,少夫人这是要买给谁?难道是与兄弟孟里挑的?待得伙计把不同尺寸的直裰摆上柜台,而孟瑶挑了一件大的,知梅才反应过来,这是与贺济礼挑的。她心下更为诧异,脸上却露了笑容,接过伙计递来的包袱,跟在孟瑶身后出门回家。
孟瑶这一趟脂粉街逛下来,足足花去三十两,而她还意犹未尽,坐在轿子上,盘算着甚么时候再诓贺济礼几两银,好好逛一逛。
回到家,摘下紫罗帽,孟瑶对着镜子照了照,几点草莓印愈发显眼了,她心头火起,举起手里的帽子,朝着镜子砸去。知梅连忙拦下来,分析道:“少夫人定是热着了,这天气,屋里该搁冰盆了,我叫他们买冰去,再与少夫人请个郎中来瞧瞧,如何?”
孟瑶的脸,又泛上红晕,侧头掩饰着,道:“家里有治过敏症的药膏,不必再请郎中。倒是冰块,确是该买了,但我们家并无冰窖,须得与少爷商量过后再说。”
孟瑶自小就对一些东西过敏,且每年的过敏源不尽相同,有时是花粉,有时是食物,只要过敏,身上便起红疹,怎么治也治不好。温夫人曾为她这毛病伤透了脑筋,后来重金请京城名医配了一剂万用药膏,才算勉强对了症,凡遇过敏,擦上一点儿,三天就好。
这药膏极其有效,知梅深信不疑,因此孟瑶不愿请郎中,她也没深劝。
第八章 夫妻吵架
酉时,贺济礼教完课,自州学回来,进门便瞧见孟瑶坐在妆台前,摆弄着一只景泰蓝盒子,他走近前一看,原来是盒胭脂,顺口问了一句:“今日上街买的?几个钱?”
孟瑶低头闻了闻,答道:“四两。”
“多少?”贺济礼本已转过身去,准备换家常衣裳,闻言手一抖,直裰落地,“这样小小一盒,竟得四两银?”他也不去捡衣裳,几步走到妆台前,拿起景泰蓝盒子看了又看,问道:“这与寻常胭脂有何不同,为甚么这样的贵?”
孟瑶开了小抽屉,取出平常使用的一盒,递与他瞧,解释道:“这个是粉状的,二两银,你手里拿的,因做成了脂膏,所以贵些。”
贺济礼一手捧一只胭脂盒,对着比较了又比较,觉得唯一的区别,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