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39-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抬枪拿过来,顺着竹梯打。”防守这一面的张树声下令。

“快快快,填药。”

“你倒是快抬啊,笨手笨脚的。”

城头上人喊马嘶,好容易架起了抬枪,砰砰砰的一阵乱放,打退了太平军的这次抢城。

安庆城不大,南城一打,其他三面都加强了戒备。

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太平军大队来到,将安庆城团团围了起来。

冬天,天黑得早。苍茫暮色下,站在安庆城头上望去,满眼尽是太平军的营垒。

“哎呀,大军围城,这可怎生是好?”蒋文庆哀叹。

“围城就围城吧。”苗人凤满不在乎,“这城里有的是粮食,我看到底谁能耗。”

“苗协统,您给我一句实诚话,这安庆守得住吗?”危急关头,知府大人也不掉书袋了。

“蒋太守,您就放心,别看我这旗队只有一千来人,可只要小心在意,饷械无缺,就是十万发匪也休想突进城来,关键啊,就是饷械无缺。有多少兵,多少枪,多少弹药,多少银子,就打多大的仗,一分一毫都少不得,人不够,钱来凑”苗人凤把饷字咬得特别重。

“好说,好说。”蒋文庆答道:“每名神机军军士,当即打赏白银一两,长毛退去后,再打赏一两。至于给苗协统您的,那更是不会少。”

蒋文庆说着这话,看了看身边的李鸿章,便接着说:“淮上团练,啊不,税警团,每人也给一两。”

到了午夜时分,城头四处响起了梆子声。

“长毛摸城啦。”

税警团丁们纷纷涌上城头,打起火把。早已准备好的沸油就泼了下去。

太平军却没有大规模攻城,只是在四城轮流骚扰,接近天明的时候,才安静下去。

辰时,太平军列出大队,四面围城攻击。林凤祥,李开芳,吉文远,曾立昌四人各率部众,攻打一个门,税警团仗着城头的大炮,拼命防守。

“我呸,”张树声骂道,“正白旗那帮老爷,也不来帮个手。”

“人家是旗人老爷嘛。”张树珊心态不错。

“比咱们还多拿一两。”张树声继续骂。

“就让他们看看,咱们爷爷的厉害。”

到了午时,南城的攻势越发猛烈了,太平军炮石齐发,猛烈的撞击着小南门(康济门),同时用长梯抢攻大南门(镇海门)。太平军水营也靠岸登陆,夹攻小南门。

南城本来就矮小,而且有一段临江,防守线很长。张家兄弟带着一千多团丁,要防守两个门,已经顶不住了。

“快,向道台报警。”张树声命令身边的家丁。

李鸿章接了告警,就准备把自己的胜字营填进去。

“别介呀。这么打不就添油了么,发匪少说也有好几万,耗也耗死咱们了,看咱们神机军的。吹哨子。南门集合。”

苗人凤身边的护军,跑出去十几个,一路吹着哨子。

本来在安庆城中部游荡的神机军们,背着自己的步枪,抬着子弹箱,向着城南涌去。只见一道道白色的人流,汇聚到南门。

苗人凤骑着白马,早到了南门,“把旗帜打起来,以旗帜为标杆,列队,报数。”

白色军装的旗丁迅速排列起来,士兵找伍长,伍长找领催,领催找副参领,参领指挥列队。一会儿,就排出四个长方块出来,每个方块都是四排,每排七十人。

每个方阵的前面,排列着两个弹箱,两个火药箱。

“向右看齐,报数!”

“雪风甲喇,满员到达。”

“时雨甲喇,满员到达。”

……

“还装模作样的干嘛,还不快来帮忙?”张树珊在城头上大叫。

正白旗汉军的报数还在进行着。

8 税警

突然,城外的太平军欢呼起来,张树珊在城上喊:“长毛弄来了一部冲车,直向小南门。”

团丁们在城上发炮,试图阻拦住这部冲车,这时候,太平军又发动了大规模的登城。

“冲车快到门口了!”

苗人凤大手一挥:“把城门打开,别让人把城门撞坏了。”

苗人凤注视着城楼的旗帜,心中数着数,算着城门打开的时机。

咣……!带着巨大的金属摩擦的噪音,小南门打开了。

太平军们一拥而入,出现在城门口。

“雪风甲喇,排枪轮射,四轮。”

雪风甲喇正对城门口站着,以七十杆枪为单位,开始轮射。

“时雨甲喇,雷鸣甲喇,自选夹角,左右轮射。”

又有六百杆步枪加入了大合唱。

太平军们还没有回过味来,都以为已经打下了城门,疯狂的向城内涌入。

城门不过两米来宽,门洞和两扇门板构成了一个短短的通道,三个甲喇对着门洞开枪,每次两百一十发,四秒一次,几乎都不用瞄准,总能打着人。

很快,城门就变得拥挤起来。

带队的太平军点检朱锡锟发现这是个陷阱,在城外命令部队暂时撤退。

红衣的太平军潮水般退了下去。

这一次抢城门挫动了锐气,太平军在先是在南面,接着整个攻势都停止了。

安庆守军们抓紧时间吃饭,休息,等着下午太平军进攻。

然而,在这一天余下的时间,太平军们都没有进攻。

“真厉害呀。”张树珊惊叹道,“我们也要这样,人人一杆洋枪就好了。”今天光在城门口,正白旗汉军打死了二百余人,小南门外堆满了太平军的尸体。

“嘿嘿,我还就是要人人一杆洋枪。”李鸿章不知道什么时候冒了出来,“大伙儿先下去吃饭,今天有肉汤。”

一碗肉汤带着点猪油星儿浇在饭碗里,配着黑乎乎的馒头,那个香啊。虽然没见到肉,好歹有肉味是不是。

税警团的团丁跟神机军的旗丁套起了近乎,想把他们的伯克式和恩菲尔德式步枪借来看看。换来了一个白眼。

张树声和一个参领话不投机,当时就想动手,被他的弟弟拉住了。

“熊!老子迟早搞一杆烧火棍,捅死这帮白皮。”张树声骂道。

李鸿章不动声色,等场面冷清下来,把几个统领都召集在一起:“怎么样,弟兄们?咱们和他们一样,也搞这么一套,洋枪,刺刀,水壶。”

“和他们一样,半高的圆筒军帽。帽上插根羽毛。”

“这军帽不好看,”李鸿章说,“我在西洋见过一种大沿帽,扁的,还可以挡太阳。”

“咱们税警团,穿什么色的?”

“红白蓝青,八旗都用了,咱们就用黑色的吧。”潘濮说

“全黑的,不吉利。”吴延香说。

“那就镶上白边。”李鸿章下结论。

“靴子呢?我们可没钱配靴子。”刘秉璋怀疑。

“打上白色的绑腿。”[小说网·。。]

“大沿帽,黑衣服,白绑腿,这就是咱们的军服吗?”吴长庆高兴的叫起来。

“警服。”李鸿章纠正他说,“咱们是税警,保护盐税的,以后,等咱们人多了,不仅盐税,地税、矿税,水运的漕税,咱们都给朝廷管起来,谁叫咱们是税警团呢。”

“那朝廷能答应吗?”

李鸿章狡猾的笑了起来:“现在是剿发匪,就看不到头。发匪完了还有匪共,你们见过匪共么?知道匪共有多厉害么?”

“难道匪共比这神机军还厉害?”

“这神机军的一招一式,都是跟洋人学的,前几年鸦片之战,匪共可是和洋人打得不分胜败。浙东大捷,听说过吧。”

“听说过,不清楚,李盐台,你就给我们说说。”潘濮说道。

“是啊,李大哥。”潘鼎新可不像他老子那么客气。

李鸿章抬头看了看:“天色还早,就跟你们说说匪共和这神机军的渊源。”

……

第二天,太平军改变了策略,不断的用小部队骚扰,却不正式攻城。

“发匪这是在干什么?”蒋文庆问。

“这是疲兵之计。他们一定另有阴谋。我听说,发匪攻克武昌,就是挖地道,埋炸药,炸塌城门。”李鸿章说。

“上城楼,一望便知。”

李鸿章、苗人凤,蒋文庆围着城墙巡视了一番,觉得东、北两面,太平军都有挖地道的嫌疑,却无法确定。

“叫人埋下瓮桶,每日监听便是。”破地道之术,也不是什么技术秘密。

就这样,在安庆城下僵持了好几天。

2月7日,有兵丁来报,“在北面集贤门方向,听到挖掘的声音。”

“我们在北城横挖壕沟,破他的地道。”李鸿章非常镇定。

“横挖壕沟是正途,但我们现在直杀到他们挖地道的地方,发匪一定措手不及。”苗人凤说。

“出城?那被困住怎么办?”

“有我这一千条火枪,哪里去不得?蒋父母,我还要几百民夫,去把那地道口填了。”

“战场之上,哪有民夫敢去。”

这时,在座的王须水站了出来:“我自带族中子弟,陪苗协统走一遭,只是,希望大人给些火铳。我们安庆的团练拉起来好些天了,一直没有发给武器,也帮不上忙。”

“好,”蒋文庆称赞,“出城的正白旗每人赏银一两,王员外带的安庆子弟,也赏银一两。大家好好打,安庆城里,可有藩库。叫发匪破城也是被抢光,不如犒赏大家。”

苗人凤以雪风甲喇开路,护着王须水的家丁,顺着挖掘声来的方向,突击过去。

攻城的地道口其实并不远,一里多一点,不过选在一处小丘后面,城上很难看到。

苗人凤的旗队端着刺刀,狼奔猪突,如入无人之境,顺顺利利的杀到地道口,排枪一放,驱散了地道口的守兵,王须水就叫人往地道里填土。

当时在地道里,还有好多人在挖掘,一下子都被堵在里面。

土营丞相曾水源来抢救自己的下属,正白旗汉军扎起空心方阵,将王须水的民夫护在中心,

曾水源叫人反复冲击,也没能冲动方阵。

王须水很快将地道口填满,垒实。

苗人凤一声令下,正白旗汉军旗队又转变成三角阵,护着王须水等人杀回了安庆城中。

李开芳已经得到了消息,一面派人围堵,一面组织人手,前去抢城。

城头上吴延香父子叫人放炮,护住城头,苗人凤安然返回城中。

等城门一合上,苗人凤大叫:“王三弟,好胆色。”这下苗人凤才真认了这兄弟。

“二哥带的好兵,兄弟佩服。”

9 新选择

2月8日

平等王杨秀清坐在大帐之内,左右坐着秦日纲,林凤祥等人。

“林天威,这苗妖头如此凶悍?”

“回九千票,这苗妖头倒不是凶悍,而是部属号令严整,进退有度,和肃顺的神机军一般模样。”

“这安庆城还打得下来么?”

“请九千票放心,我李开芳就是豁出性命不要,也要打下这安庆,手刃那苗人凤,给弟兄们报仇。”

曾水源也附和道:“对呀,地道里的兄弟,死的太惨了。”

“各位丞相有何妙策?强攻?”

众人都沉默不语,刚开始打安庆就是强攻,折损了五百多人,都是悍勇善战的天国兄弟,冲在最前头。

“地道之法也被人识破,恐怕不好再用。”

“尔等且先围城,我自去与天王商议。”

天王的大帐,设在彭泽,杨秀清快马加鞭,晚间就赶到了。洪秀全得知攻打安庆受挫,认为事关重大,于是召集太平王庭。在天王本部的王侯都到了

“不如我们绕过安庆,直下江宁。”柳叶飞说。

“不妥,不妥,安庆为江宁屏障,如果安庆在清妖的手里,他们的追兵便可压到江宁城下。”

“而且,天勤林启荣防守九江,清妖在安庆拦腰一斩,九江就变成了一座孤城。”胡以晃说道。

“我们攻打安庆这几日,追击的清妖,肃顺,向荣有什么动静。”

“向荣是被咱们打怕了。”

向荣,这位广西提督兼领湖南提督在太平军占领九江后,对战局发展悲观失望,拥兵不前,竟停驻武穴,坐视太平军进取安徽。他的借口是:1,没有船只,不能与太平军争速度,必须在湖北征集船只。2,缺粮缺晌。“兵勇自上年冬腊以至今,铜银俱未发给。兵勇二万,觅食无从,多有刨芋掘术充饥者,嗷嗷待哺,即觉人心涣散。”必须坐索粮响,方可追击。3、缺军火弹药,“必于湖广省城提拨,方能应用。4、兵勇沿途流散,必须有一段时间集结、休整。

而肃顺命令穆荫带领镶白旗坐镇武昌,自带其余二旗二营缓缓追来。他的部属中多有北方人,习惯了北方的干燥,对南方的湿冷气候非常不适应,一路上叫苦连天,不断有人病倒。按肃顺的奏折说法:不得不“强入民宅,夺取生碳,引火取暖。”一路骚扰,每天走不了几里。

太平军侦查的情况虽然没有这么准确详细,但洪秀全和杨秀清足以得出结论:“追兵暂时跟不上来。”

“想不到安庆一座孤城,这么难打。”众王侯都是一筹莫展。

自由王韦昌辉说道:“我们要赶快打下一座省城,夺取府库,这连同老营,大概二十万人,坐山吃空,武昌拿到的粮食,还能坚持一个多月。”

省城?柳叶飞突然说道:“附近就有一座省城,南昌。”

“那就,先借据南昌吧。请平等王调兵遣将。”洪秀全说。

杨秀清考虑了一下:“攻打安庆的殿前部不宜动,天遵曾天养,天忠李秀成,为殿右正副丞相,带领四个点检,唐正材带领水营一部,沿赣江南下,直取南昌,迎接天王入城。”

曾天养,李秀成得令,自去点齐部众,第二天五更出发,中午占领湖口,第三天占领南康,同日下午到达吴城,冲入赣江,再过两日而到南昌城下。

巡抚陆建瀛坐镇南昌,听闻太平军进入赣江,南昌城里一片慌乱。廷尉为首,城中文武官,逃出城者百七十余员。团练乡勇也惊散溃逃一空。

陆建瀛慌乱之中,派楚勇缝城而下,焚烧城外居民住房,借口是:“勿令贼踞为巢,得借以乘城,蹈长沙、武昌覆辙也。”“外城凡三里之地,民房焚化一尽,甚属惨烈”,著名的滕王王阁以及法华堂、圆觉寺、天寿寺、天空寺、石哥寺等著名文物古迹,“类不胜数,皆焚毁殆尽。”:“附城十万家,焚尽无留楹。”

陆建瀛在龙口,在九江几度逃跑,都让他找到理由,朝廷没有治罪。这次在省城,他再也不能逃跑啦。

为加强城防,陆建瀛等在江边修建营垒,设置炮台,封锁江路。同时,封闭城门,各门配置兵勇驻扎,专人指挥,各守其门,各司其职。具体兵力配置是:

章江门:570余人,德胜门:1000人,永和门:1000人,顺化门:360人,进贤门:400人,惠民门:280人,广润门:310余人。在进贤与永顺间两座炮台50人,以后各门还陆续增加。陆建瀛所直辖抚标1000余人,在每座城门上各安插100人,以充当生力军,并可监管各门守城兵勇。:其余充当机动兵力。陆建瀛带着提督则驻守城内,指挥全城防守事宜。

随后,陆建瀛派出耳目,在城中四处捕杀奸细。对于所谓“通匪”嫌疑犯,更是残酷镇压。抓获了所谓36个“间谍”,“诛之”。又抓获“接济贼匪之奸细八人,立斩首”,甚至有弟兄两人在城上城下说话都遭惨杀,南昌城内一片恐怖。有在街上“偶语贼攻城甚急者”,都以“扰乱人心”的罪名,加以杀戮。

2月13日,曾天养,李秀成开始攻打南昌城。正值清兵在城外焚毁民房,李秀成立即上岸杀退清兵,指挥灭火,保住了章江门外文孝庙。

2月14日,陆建瀛派都司一名,带兵四百,主动出击,他吩咐道:“尔等探明道路,本抚即率大队突围。”

李秀成看到城中出来一队清兵,便据守城外山坡,并出动四五千将士,分三路迎击。双方靡战多时,反复拼杀,往返四次。清兵四百人陷入重重包围,那都司摇动旗帜,向城头示意。陆建瀛闭门不救。于是清兵剩余的二百余人向李秀成投降。

又过了一日,土营一千余人携带火药乘船赶到。自文孝庙至七里街沿10余里,以大木排扎营,并以文孝庙为掩护,在庙里挖掘地道准备轰城。及至2月16日,地道挖通,轰塌了德胜门城墙数丈,立即组织攻城,曾天养带领大队从缺口一拥而入,冲进南昌府城,斩下了陆建瀛的头颅。

洪秀全得知攻取南昌,大喜,立刻带领天王大帐前来。

柳叶飞劝诫道:“南昌非久留之地,取了钱粮,速走。”

洪秀全摆摆手:“好歹也是座府城,王殿设在这里,也是一样。将安庆的林凤祥他们叫回来吧,守住南昌就好,我们不去江宁了。”

10 给援

2月22日

啪,楚剑功看了东厂的汇报,拍了桌子,据说又震碎了茶杯:“洪秀全太不像话了,公然篡改历史。”

他对面只有李颖修一个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利用现在的局势。最开始我们只是希望保护自己的侧翼。自从太平军离开广西之后,我们就改变了计划,希望太平军将长江两岸,甚至淮河流域,打成一张白纸,方便我们的社会改造。”

楚剑功说:“现在他们去了南昌,但我们的计划;也要跟着变了,江西,是个好地方啊。”

江西,位于江宁上游,长江中段,东连闽、浙,南邻广东,北接鄂、皖,西界湖南,处于六省交接之地,为东南各省之中枢,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江西自前明以来,一直是朝廷的“粮台根本重地”。物产丰富,都阳湖、赣江沿岸地区盛产大米,被清廷视作财赋之区。后来,江南清军“筹晌以江西为本”,且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等省调拨之军队军饷一般都经江西转送。因而江西战略地位颇为重要,号称“腹心之地。”

楚剑功接着说:“我只是担心,湖南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江西再打烂了,难民涌入广东的话,恐怕不好收拾。”

“难民?全部招募的工厂去,何况江西和广东之间隔着五岭,江西的难民更容易逃向江苏,浙江。你还是考虑怎么援助一下洪秀全吧。历史已经变了,不能依靠我们的‘历史’常识,来判断太平军的走势。”

“援助?无非扬长补短。根据前段时间东厂递交的太平军观察来看,太平军的优势在于水军,而劣势在于仍旧是一只农民军,缺乏近代化的武器和训练,没有步枪滑膛炮。”

“那我们组织一批士官,并送给他们一批枪炮如何?”

“洪秀全肯定以为我们的士官是来渗透的,他会把士官编成敢死队,很快消耗掉,步枪滑膛炮,要训练才能达成最大效果。还是免了吧。”楚剑功否决了这个想法。

“那就只有加强太平军的水师了。”

“走浈水?”

浈水,是珠江支流北江的主要源头,水量比通往湖南的武水流量要大得多,可以行船。浈水距离赣江的支流桃江,最近的距离仅仅九公里,江西通广东的水路,就是沿赣江干流而上,经南昌、吉安、万安、赣州入桃江,越分水岭到达广东境内浈水,顺流而下,经南雄、韶关、穿珠江三角洲南达广州,全长1275公里。早在明代,大学士解缙就提出开凿赣粤运河,将赣江水与北江水用于农田灌溉。

而浈水和桃江之间,是一座分水岭,要克服这个分水岭,就需要启动另一个类似郴州运河规模的工程。楚剑功和李颖修都明白,共和目前根本无力再修筑另一条运河。所以派出031海防舰级别的舰只去增援太平军是不可能的。

“广东水师被改建为海军之后,原有的兵勇要么在大南洋壁垒的炮台上,要么在准备接手三艘海防舰,原来的旧式师船,却空了一大批出来。”

“旧式的师船还有多少?”

“钱水廷。”楚剑功大声叫着自己的副官,“去吧施策和陈连升请来。”陈连升是原广东水师的总兵,共和起义之后,原广东水师提督李廷钰随着林则徐北归,陈连升、赖恩爵、麦莛恩却留了下来,成为新生海军的干将。

陈连升来后,报告了海军旧有师船的情况。广东水师极盛时期,也就是关天培督粤,鸦片战争前夕,有师船一百一十艘。历经战斗损失,近年来整编,还有师船七十余艘。有三十艘分作三班,在珠江口巡逻,缉拿走私,其他的船都放置在海边的沙滩上,闲着。

“那就留下三十艘船况最好的,其他的,都开到浈水上游,用民夫抬过分水岭,入桃江,然后直下赣州。”

“船上的炮要不要拆下来?”

“不用,连炮带船,统统送人。施策,你带队?”

“均座,交了船怎么回来?”

“不要海军出人,找些渔业人家和会党,驾船过去,他们愿意,就留下,不愿留下,装成平民,分散回来。施策你只带随从,轻骑回来。东厂会派出人员,到南昌先行联络,让太平军到赣州接应。”

“031海防舰第一艘即将入役,第二艘将要下水,第三艘要开建,我都得盯着。”

施策不愿去,楚剑功在这件事上也不想强迫他:“那陈军门带队?”

“大南洋壁垒还是我总管呢。”陈连升清廷旧人,不想和发匪打交道。

“麦莛恩和赖恩爵,谁在管日常巡逻?”

“回均座话,麦莛恩!”陈连升还是有些绿营做派。

“那就赖恩爵去,施策你直接以都督府的名义下令。”

“是!”

南昌,洪秀全还不知道会有三十多艘师船沿赣江而来帮助自己,他正在忙着安排大事:“天王殿自然是要设在巡抚衙门,博爱王殿就设在学台吧。平等王殿设在按察司,自由王殿设在布政司。护法王殿委屈一些,就设在府衙吧。”

“王殿的事好说。”柳叶飞一点不关心这些,“只是南昌实在不适合当天京。还请召开康股瑞斯,大家商议。”

“哎呀,护法王五千票,你就容朕清静两天吧,再说,天勤及林启荣在九江,天威林凤祥,天毅李开芳,天定吉文元,天昌曾立昌,天秀曾水源更是远在安庆。天勇罗大纲巡航水路,十五侯少了一半,怎么开太平王庭?”

柳叶飞还待再劝,转念一想:现在也就能召集洪仁发,洪仁达这样的,能讨到什么好去。便改口说道:“天王说得是,还是先请平等王来商量商量。”

“平等王,我问你。这南昌周围的清妖是个什么情状?”

“天王,神机军那群妖贼都是北方人,水土不服,到了九江城下,四处强占民宅,休整恢复,没有攻城,而向荣部也在向九江靠拢,曾妖头,江妖头的湘军,缩在湖南,没有出来。”

“安庆的妖军呢?”

“还被包围在城里,不过他们洋枪厉害,咱们也攻不进去。”

“那就把林凤祥他们撤回来,护住这九江城。南昌就南昌。抓紧,把选妃什么的事情都办了。趁着清妖还没来。”洪秀全的口气,不像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像一个重病的老人。

“天王,您说什么?我们不争天下了?不传这大慈大悲总教了?”柳叶飞以为自己听错了,洪秀全仿佛变了一个人。

“争,怎么不争呢?”洪秀全应付着,“不过朕和诸王选妃的事情已经耽误了好久,趁着清妖追得不急,就办了吧。”

柳叶飞求助的看着杨秀清:“平等王,选妃的事情不急吧,我们选妃,那诸侯怎么办?下面的丞相点检怎么办,他们服气吗?”

杨秀清权衡了一下:“天王,您还是先问问博爱王怎么想吧。还有其他的将士怎么想。”

“我还就是想知道其他将士怎么想呢!”洪秀全心里说。

11 选边

在得到了共和三十多艘师船的支援之后,洪秀全也稍稍振作了一些,选妃的心思也收敛了起来。

3月10日,殿前部也到达了南昌,现在,除了镇守九江的天勤林启荣,其他的十四侯都到了南昌,太平王庭终于召集起来。

“我们去哪里?继续东进江宁,要么反攻武昌,或者南下投奔共和。反正,坐困南昌是死路一条。”柳叶飞言简意赅。

“还是东进吧,江南形胜之地,物产丰饶,而且前几年刚刚被英夷攻打过,兵力不强。”冯云山坚持商定策略。

“可是安庆拦腰一斩,不好办。”

“安庆没有水军,也没有封锁江面的炮台,从江面强冲而过,苗人凤那妖贼拦不住我们。”林凤祥说。

“水军运不走所有人,陆路呢?”

“走皖南,清妖也追不上。”

“又要跑。不如,我们南下投共和吧。”胡以晃小心的提议道。

“投了共和,你还能当侯爷吗?楚剑功自己都没有称帝。”冯云山有些急了,“寄人篱下,哪有自己称王来得痛快。天王,您说呢?”

“当初在广西就定了,自己干,不靠谁,有天帝照应,定能逢凶化吉。”

“那就东下。”柳叶飞以为洪秀全下了决心。

“还要走吗?”洪秀全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测试一下,谁会无条件的支持自己,“我们在江西,还能得到共和的支援,去了江宁,那就是真的孤立无援了。”

“天王,坐困南昌真是毫无办法。清妖现在已经在围攻九江了,他们迟早将我们一点点耗光。”曾立昌说完,吉文元等人纷纷附和。

蒙得恩看了看洪秀全,给天王解围:“老营好几万人,跟着大军东奔西跑,也需要歇一歇啦。”

杨秀清说:“走陆路绕过安庆虽然辛苦,但总比在江西一点一点耗光,转头去求共和的好。”

“大家投票吧。”柳叶飞拼了,“天王,你怎么说?”

洪秀全道:“我留南昌,一万票。”洪仁发,洪仁达立即跟进。

杨秀清坚持东进,九千票。

接着林凤祥、李开芳、曾水源、吉文元、曾立昌都跟着平等王投票东进,合计两千六百票。

罗大纲支持说:“水营冲过安庆,没什么大问题,我六百票,东进。”

秦日纲看到这么多人支持东进,便表明态度:“去江宁也好,江南好征粮啊。”

李秀成也赞成东进:“东进陆路,我打先锋。”

蒙得恩说:“无论如何,我赞同天王的想法。”

赖汉英、曾天养本来希望东进,但又不想忤逆洪秀全。胡以晃也在摇摆。

柳叶飞说:“我也支持东进,五千票,博爱王,你刚才也说要东进的,对不对?”

现在,支持东进的是一万八千一百票,支持留在南昌的是一万零八百票。

冯云山看了柳叶飞一眼,又盯着杨秀清看了半天,叹了口气:“天王还没拿定主意,不要催他,停在南昌,等两天吧。”冯云山虽然偏向东下,但他绝不会在这么多人面前公然和杨秀清站到一起反对洪秀全。

洪秀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下,同意留在南昌的有一万八千八百票了。

柳叶飞脸色如常,转头问:“自由王六千票,你呢?”

韦昌辉嘿嘿一笑:“我弃权,守着圣库便是。大伙怎么决定,我都听着。”

赖汉英赶紧接腔:“我也弃权,我也弃权。”他还是不愿意正面反对他姐夫。

柳叶飞又看了看默不作声的老将曾天养,曾天养下定决心说:“天王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打。”

胡以晃弃权。

最终太平王庭以一万九千四百票决定留在南昌。

杨秀清有些丧气,柳叶飞却道:“既然如此,多的也不用说了,如何守住南昌,还请平等王点兵遣将。”

杨秀清也很快从沮丧中恢复过来,说道:“南昌城小,枯守是守不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