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39-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总理衙门总办隆文提出了另一件事情:“说起和英夷交涉,皇上,出使的主管大臣,实在是没有人选。”
“你和耆英,其中一个人去不就可以了?”
“我们实在不懂。”
“是不愿意到鬼域去吧。”
“皇上恕罪,我们真的不懂交涉,到时候有辱国体,真是万死莫赎。”
“臣有一个两全其美之策。”一直没说话的耆英突然叫道。
“快快讲来。”
“让楚剑功出使英夷。”
啊!诸位中堂先是惊讶,随后不由得暗地里赞叹“妙。”
耆英还在解释着自己的计划。
“朝廷就给楚剑功一个抚夷钦差的头衔,划到总理衙门里头,让他准备出使。现在广东的反入城事件,不知道闹成了什么样子,楚剑功作为抚夷钦差,自然应该南下去看看,这样在明面上,就和朱雀军的事情无关,但一旦要打,他也可以就地指挥。等入城交涉这风头过去了,楚剑功马上出使,顺理成章的,就又把楚剑功从朱雀军里摘了出来。伊里布大人抓紧的接手朱雀军。楚剑功出使,这一来一往,至少要一年呐,林大人和伊大人都是能臣,一年时间,肯定把包括陆达在内的广东大小官员收拾得服服帖帖。”
“好,就这么办。只是,楚剑功还在练着神机军呢。”
“皇上,楚剑功练的朱雀军这么跋扈,还是先杀杀他的锐气才好,不然京师重地,再来一只跋扈的神机军,那谁受得了啊。”耆英不经意的挤兑了一下穆彰阿。
“皇上恕罪,耆中堂说得有道理,”穆彰阿还不好反击,他只有顺着说道:“楚剑功也没教什么,整天跑步,分左右,哈哈哈……,练朱雀军,还要找些洋教官才行。”
“皇上,楚剑功推荐的那个李鸿章,奴才见过了,的确是个伶俐人,奴才私下里会和他通个气,让他留心合适的洋人教官。”耆英说道。
隆文补充说:“皇上有空的话,接见一下李鸿章和郭嵩焘,勉励一番,好让他们知道圣恩深重,尤其是那个李鸿章,奴才已经许了他一个道台的顶子。”
“道台小啦。”道光说道,“这李鸿章有胆识,敢担当,等他回来,至少外放个布政使。”
“皇上真是慧眼识才,现在就还有两个问题,谁来接广东巡抚,徐广缙、阿精阿、怡良三人又去哪里?”
97期望
11月5日
昨天训练结束的时候,镶蓝旗蒙古旗队长马千山找到楚剑功:“院台,听说咱们以后的训练,要能写会算,可我字都不认识几个,那可怎么办呐?”
嘿,还挺有上进心,楚剑功心想,我也不能专门来教你识字啊。
“你就不能自己请个教书先生么?”
“请不起了,要被选上当旗队长,媳妇本都赔进去了。”
“这么惨呐?”
“对呀,我老马是有心报国,可大清没钱的还不要呢。我以前在热河也就是做个领催,也不会做别的营生,就靠着旗饷过活,话说,旗饷我还真没领全过。”
“好吧,好吧,我来给你想想办法。”楚剑功口里应付着,一边寻思,到哪去给马千山找个先生。
他突然记起自己每次在回家途中,都看见路边有个算命的在收摊,那算命的,用的工具好像是算筹。楚剑功决定再碰见这算命的就问问看,看他愿不愿意给人当先生。
今天楚剑功早上起来,那个太监曹蕉又来了,传唤楚剑功觐见。
等楚剑功见完道光,回到了南苑校场,各位都统和旗队长们已经收到了消息,楚剑功作为抚夷钦差大臣,就要再次南下广东,不会再带神机军了。
楚剑功取消了今天的训练,大多数人求之不得。怡亲王载垣走过来说:“楚院台,今日在小王自家备上薄酒,为你践行。”
“多谢,我一定到,还有哪些人?”
“院台没来的时候,小王已经和几位都统大人都商量了,文祥、肃顺、胜保三位都统,还有七八位旗队长,都会来。”
楚剑功心里一想:肯定是每天晚上留下来闲谈那几个。也没有多问,就此约定。
晚上到了怡亲王府上,来的人不出楚剑功所料:文祥等三位都统,齐图、布忽阔阔、德兴阿、孙武安、苗人凤、马千山、范铁锡。
大家正在客套,突然据听见王府的门子一路喊着进来:“淳郡王到。”大家听到这句,赶紧按礼节出迎。
就看见德福一路小跑到了跟前,当着楚剑功的面,一个千打下去:“院台,我家主子给您践行来了。”
楚剑功抬头一看,见到胖乎乎的一个小子,穿着市井的白大褂儿,手拿一把蒲扇,蹦蹦跳跳的走了进来:“楚院台,咱给您送行来了,”小孩叫道:“我知道您不让打千,可今天不是送行吗?就让德福打个千,自称奴才,大家乐呵乐呵。”
道光的第五子,奕碂,正黄旗满洲旗队长,年仅九岁的郡王,在他的贴身奴才德福德伺候下,居然也来了。平时楚剑功都没见过他。但他的威名,楚剑功是知道的,好多京城老段子的主角,就是这位五爷。
主人载垣笑着迎了上来,奕碂叫道:“大侄子,好久不见,又长高了嘿。好嘛,都当上都统了,威风大了,今后你叔叔我就在你手下讨饭了啊。”奕碂是奕字辈,载垣是载字辈,算起来,奕碂真的是载垣的叔叔。
载垣被人占了便宜,还不好发作,难道去宗人府告一个九岁的小孩子人前失仪吗?他脸上一白,装作没有听出来,右手一摊:“淳郡王请。”
晚宴上非常热闹,九岁的淳郡王故意捉弄他的家奴,正黄旗满洲署理旗队长德福,逗得大家十分开心,吃完了饭,大家闲聊了一会,载垣对楚剑功说:“祝院台出使一帆风顺,早日归来,继续教导神机军。”众人在边上听了,纷纷点头附和。
楚剑功伸手拍了拍载垣的肩膀:“小王爷,你天生贵胄,大清现在时局艰难,你要勇于任事,事到临头,千万不能畏手畏脚,有些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院台指的是?”
“这大清的天下,是你爱新觉罗家的,第一代怡亲王允祥,就被康熙爷称作‘吾家千里驹,拼命十三郎’,你可不要辜负了乃祖德威名。”
奕碂在一旁学着说道:“大侄子,你可不要辜负了乃祖的威名啊,我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可都靠你了。”
载垣厌恶的看了奕碂一眼,对楚剑功施礼道:“院台的教诲,我铭记于心。院台的《八旗之奋斗折》和《军国之命运》我都仔细的拜读过。”
“那就好。”楚剑功往双手一摊:“我虽然离去,但练兵之事不可耽搁,各位每天还是要早起跑步,做队列练习,我在国外,会给神机军找些洋教官,人家来了,你们可不能给人看笑话啊。怡亲王,你作为正黄旗地区上级队长,是八旗都统中排位最高的,你要担起责任来。”
怡亲王左右一看,深吸一口气:“还想着练兵的,明儿还是南苑校场见。”
“就到这里吧。我就不叨扰了。”
众人也纷纷告辞。
一起出了王府,楚剑功叫住大家:“同路的,就一起慢慢走走吧。”众人谁也不会驳了他的面子,除了奕碂先行离去。
楚剑功先和马千山并排走,说道:“你要请个先生,我已经帮你找好了,在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个算命先生,叫方从哲。他本是读书人,叫人骗了钱,所以算命摆摊。我已经和他说好了,你明日抽空去寻他。工钱我会给他一半,另一半嘛。”楚剑功摸出一个钱袋,里面包着两个八两的大元宝,“等他教完了,你觉得教得不错,再给他。”
“多谢院台。”
“读书人,多少有些弯弯肠子,马老弟,你要迁就着些,不要把人气跑了。”
“哪会呢,我可尊敬读书人哪。要是有钱,我就把他供着。”
楚剑功点点头,一摆手,马千山知趣的退开了。
楚剑功高声说道:“几位都统今天喝酒喝好了吗?”
在场的几个人都是人精,一听楚剑功这么说,就知道他有事情要交代,就都聚拢来。
“三位都统,刚才我给怡亲王说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
文祥、肃顺、胜保都默不作声。“这大清的江山,是你爱新觉罗家的。”这怎么能乱说。
楚剑功默默地算过今天来的人所代表的力量,神机军八旗,除去杜翰那个书生,一共七个都统,载垣、文祥、肃顺、胜保,直接控制着五个旗,穆荫虽然没来,但他被肃顺唬得死死地。
镶蓝旗的郑亲王端华也没来,但他手下两个旗队长,马千山和范铁锡都到了。
接近皇帝的三个亲兵营旗队长也到了。
这就是说,神机军中的绝大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认同《八旗之奋斗》。虽然他们未必会为此冒险一搏,但要是时机成熟的话,并且有人牵头……
98嘱咐
“我刚才和怡亲王讲的话,说起来,还有些犯忌讳。”楚剑功说道,“但我不怕皇上听到,明天殿辞的时候,我还要当面和皇上说一遍,让神机军多担些责任。”
文祥心里在想:怡亲王还是小孩子,你一说,他就跳,皇上也这么好煽动么?
“我是说,你们三位都统,都是大清的青年才俊,各自领着一旗,文祥你还领着两旗,怡亲王年纪还小,你们要多担待些。他拿不定主意的,你们要支持他,当然,他要是犯浑,你们也要拦着他。”
“那是自然,八旗都统,同气连枝。”肃顺说道。
楚剑功静静地等着,文祥沉默了一会,叹了口气:“我随恩主,在镇江大败,心下悸然,这大清,不变是不行了。但要怎么变,却没个头绪,院台的《八旗之奋斗折》,也只是说八旗要振作,练神机军。可是,仅仅靠八旗军队就够了吗?”
“当年,天命皇帝起兵,也不过是为了争一口饭吃,有些事,你不做,便永远没有出路,事在人为。”楚剑功这么劝慰着文祥。按他所知道的另一个时空的历史,如果说晚清时的八旗人物,文祥和肃顺绝对排在前几位。他很想看看,如果文祥和肃顺没有受到慈禧的掣肘,能够做到什么地步。
胜保一直没有说话,楚剑功心里默默地猜着:胜保是准备明哲保身呢,还是另有打算。
众人沿路散去,各回各家,最后和楚剑功同路的,居然是三个亲兵营的旗队长。
楚剑功没话找话:“齐图啊,你那个翻天画戟拿给我看看,康熙爷钦赐,不容易啊。”
齐图把翻天画戟递过来,楚剑功仔细端详着,原来在“平准有功”四个字刻在画戟的主枪头上,而画戟的小枝上还有四个字“大清吕布”。
楚剑功看到这四个字就笑了,都说清国皇帝喜欢读三国,所言不虚啊。
他把画戟递还给齐图,顺口说道:“三位都是皇上的侍卫,平时见到皇上很容易吧。”
“院台,这您可猜错了。”布忽阔阔说道:“我们以前,虽然轮流到宫里值夜,但皇上身边,是有专门的御前侍卫的,我们只是在外围领队。我们的侍卫头衔,只是加衔,方便出入宫里罢了。三个亲兵营练成了,也是随驾保护皇上,但贴身保卫,那还是侍卫的事情。”
“其实我们瞅准机会,还是能和皇上说上几句话的。”德兴阿阴阴的说,“院台用不着我们给皇上带话吧。”
“我就是随便问问,今天我说的话,你们都听到了,怡亲王年纪小,万一做了什么错事,你们一定要告诉皇上,是我让怡亲王勇于任事的,要怪就怪我楚剑功好了,不要毁了怡亲王的前程。”
布忽阔阔会错了意,大叫:“楚院台,你把我们当什么人了,我们是进谗言的奸臣么?”
齐图在一旁宽慰道:“皇上宽仁,楚院台一到京师,就犯言直谏,说八旗不成了,皇上不但没有归罪,还夸奖楚院台是直臣呢。怡亲王的爵位,自雍正爷以来就是本朝最为亲贵,皇上肯定容着他,院台不必担心。”
德兴阿慢慢的说:“院台,咱们兄弟几个,就知道护卫皇上,至于其他的浑水,咱们一点都不想沾上。”
到了崇文门边上,三位亲兵营旗队长掏出腰牌,放在篮子里,让城楼的绿营点验,趁这个机会,楚剑功和三人告辞,然后往南走,回小红庙。
回到家,那姐儿还在等他。
“老爷喝酒了吧?”
“嗯。”
“要不要喝点醒酒汤?”
“什么汤?”
”莲子。”
等莲子盛来,楚剑功用勺子吃了两口,问:“你不吃么?”
“啊,我就去盛。”
“不用了,坐过来。我喂你。”
那姐儿一笑,欢欢喜喜的坐过来,“老爷其实挺会疼人的。”
“你挺乖的,家里也打理得挺好。”
“可惜。老爷过几天要走了,这一去西洋,起码要一年呐。”
“舍不得我啊?”
“老爷又不是不回来。”
那可真说不定,楚剑功心想。
“跟了老爷这么久,也没怀上老爷的孩子。”
“想要小孩啊?”
“嗯。”
楚剑功喂了她一口,不说话。
那姐儿说:“老爷疑心了吧?”
“我疑心什么?”楚剑功这次是真不明白。
“担心奴婢抢大妇位置啊。”
楚剑功正把莲子送到嘴里,一口喷了出来,这些他还真是没想到。
那姐儿自顾自地说着:“其实老爷是白担心了,老爷的夫人,肯定是要找大户人家的小姐的。皇上赐婚也说不定。奴婢自知身份,也就是觉得老爷是个好归宿,想和老爷成个家。”
楚剑功笑了起来:“其实这两天,也不一定就怀不上。我们马上到房里去好不好?”
“今天哪?”
“今天不行么?”
“老爷就要走了。人家送来的琴师还没有尝过,奴婢今晚已经把她送到老爷房里去了。”
“不是说女人善妒吗?你这么着急干嘛?”
“正因为女人善妒,才着急啊。俗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嘛。”
“今晚我们呆着不好吗?把碗叫下人收了吧。”
楚剑功拉着那姐儿的手,往房里走。
“那那个琴师怎么办?”
“让她先看着,学习学习。”
“老爷真是……”
琴师已经睡去,楚剑功搂着那姐儿,慢慢说着话。
“老爷出门,也没个人服侍。”
“老爷以前就是一个人,一直没人服侍。”
“别人送来的礼物,除了这姑娘,其他的加起来,大概有多少了?”
“八旗都统,还有其他的一些大臣们,陆陆续续,折算起来送了有一万两了吧。”
“我还以为有几百万两了呢?”
“老爷,哪有那么多。”
楚剑功踌躇了一番,最后终于说道:“上海很快会开银行,也就是洋人的钱庄,你把这些银子,还有礼品,都想办法存过去。”
“老爷,这是做什么呀?”
楚剑功狠狠地亲了亲那姐儿:“不要问,如果有人送我的信来,你一定要按送信人说的做。知道吗?”
“老爷你在说什么呀?”
楚剑功长吁了一口气,他现在也冷静下来了,“没什么,我是说,怕家里有小偷,让你把值钱的东西都存起来。”
99 话别
11月6日
楚剑功面见道光,殿辞之后,太监曹蕉送楚剑功出来,一路走,曹蕉一边说道:“皇上对楚大人真是非常器重,楚大人平日里说的那些话,早有御史上折子弹劾了,可皇上一概留中不发。”
“喔,哪些事情啊,公公能不能提点一下?”说着,楚剑功攥着一块银饼,递给曹公公。
曹蕉却没有接,就像没看见一样,自言自语的说道:“楚大人前几日和怡亲王说什么星运论,就有折子上来说‘怪力乱神,离间宗室’。”
楚剑功心想:那天在场的除了八旗都统,就是旗队长,没有御史。那是谁把这些透露给御史让他们上折子呢?
曹蕉继续说道:“幸好皇上圣明,没有追究。不过楚大人也要记着点教训。这种谗言,楚大人受宠的时候,根本不算什么,怕就怕楚大人一旦失势,你讲过的每一句话,都可以拿出来坐实罪名。”
曹公公你今天想说啥?
“咱家啥也不懂,就是在宫里长大,十年前开始,在皇上和军机处之间跑腿,要说洋玩意啥的,咱家一概不懂,西洋钟都不会看。可是各位大人们斗法的西洋景,咱家可是见得多了。呵呵,楚大人,楚院台,咱家没来由的呱噪两句,你不嫌烦吧。”
“公公有话请说。”
“没啥,就是做臣子的一切,都是皇上给的,只要忠心,皇上圣明,那些闲言碎语连个屁都不算。楚大人练神机军,把亲王、贝子还有关外八旗的骄兵悍将呼来喝去,他们肯定有不愿意的,可谁也不敢做声反对,为什么,因为皇上看重你。楚大人,你明白么?”
明白,我怎么会不明白,楚剑功心里想:曹公公你后面有一段话,是反过来的——如果皇上不再看重我,或者我要背叛道光,那神机军肯定会反噬——不过这些话就不会明说了,点到即止。
“皇上明见万里,”楚剑功口中说:“对臣子是忠是奸,也是明察秋毫。神机军中的几位都统,文祥、肃顺,都是栋梁之才,怡亲王更是宗室中的翘楚,神机军本来是由穆彰阿和赛尚阿两位大人管着,可他们两位,都不大参合练兵的事情。我这一走,神机军主要是文祥、肃顺以及怡亲王来带。皇上若是对神机军有什么疑问,大可找他们参详。他们都是八旗的老底子,断不至于做出什么对大清不利的事情来。”
“楚大人,你想多了。”
“还真有件事情,要拜托曹公公呢。”
“不敢当,楚大人有事请讲。”
楚剑功道:“神机军新办,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粮饷。我给文祥他们留下了几条对策,等到他日,文祥将这些对策提出来,如果不合皇上的胃口,还请曹公公提醒皇上,这主意是我出的,不要归罪文祥他们,也不要因此就停止了维新的步伐。”
“楚大人,你刚才殿辞的时候,你自己为什么不合皇上说呢?”
“几条方法,开厘金,旗饷入营,我都和皇上,以及穆中堂说过了,但穆中堂未置可否,皇上对加赋也不太情愿,我就不方便再提了。但一旦情势紧急,文祥等人如果向皇上建议,还请曹公公多多周旋。”
“楚大人,你倒是为文祥他们考虑得周详。虽然咱家不太赞成你的一套,到时候,还是会帮文祥他们说话的。说到底,他们是我大清的底子啊。”
“曹公公不赞成什么?”楚剑功来兴趣了。
“不说了,大清铁律,太监不得干政,咱家还不想千刀万剐。哎呀,到宫门了,楚大人,走好。”
楚剑功道了谢,又把那块银饼子递给曹蕉。
“楚大人,说实话,你这一斤重的银饼子还真入不了咱家的眼。不过既然要帮着您带话,银子我就收下了,万一以后说错了话、追究起来,咱家只是拿钱办事的惯例,不是和您结党。”曹蕉笑吟吟的,把银饼子接了过去。
楚剑功心想:真是失败,连行贿人家都不要。这太监到底不赞同什么?楚剑功想了一会,也没个头绪。
回到住处,那姐儿已经候着了:“老爷今天回来真早。”
“后天出发,早点回来,看还有什么要收拾的。”
“都跟老爷收拾好了。也不缺什么东西,就是有几位大人,送了帖子来,要给老爷践行,老爷怎么回话?”
”都是谁呀,林大人?”
“林大人倒是让老爷明天过去一下。还有……”
“不用说了,其他人一律回话,时间太紧,不去。”
“其实,官场之上,还是多走动走动,交些朋友,对老爷有好处。”
“没时间,嗯,我很快就走,我们现在去房里好不好?”
“老爷真是,大白天的……”
“怕什么,下人们又不到内宅。”
“内宅现在有另外的人了。”口气不大对。
“琴师啊,让她一起来好了。”
“老爷……”
“不愿意啊。那我们把她光着用渔网吊起来,看着我们做,馋馋她,好不好?”
“老爷越来越不成体统了。”
“这又不行,别废话了,脱。”
……
楚剑功没有想到,就在他和那姐儿在说话的时候。李颖修正在应付英国驻澳门领事,小额尔金勋爵。
“阁下,我再次向您提出抗议,你们的居民昨天又向我们的商馆扔石头。”
“您要理解,因为战争而产生的对抗情绪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淡化。”
“不不,情绪是一回事,关键在于,我们商人的行动完全被限制在沙面,这和条约中将整个广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计划不符。”
“如果英国商人现在贸然进入广州主城区,会引起极大地愤慨。会有不明真相的群众伤害他们的。”
“我警告您,如果有英国公民被伤害,澳门的龙骑兵团将进入广州维持秩序。”
“我不认为您有这个权限。”李颖修简洁的答复。你也没有这个意志,现在是1841年,不是1860年,小额尔金勋爵还是个乳臭未干的纨绔子弟,还承担不了重开战端的责任。
100 条约
11月25日
楚剑功随从也不带,单人独骑,快马加鞭,十几天时间就到了广州。
“回来得好快。”李颖修说。
“到底怎样,局面很糟糕么,要开打么?”
“哪有那么严重,你知道吗?这次的驻清国公使是格莱斯顿。”
“贸易之剑格莱斯顿?”
“对,他一向主张自由贸易,不会随便开战的。”
“那你在奏折里写得那么吓人。朝廷都被你唬住了。”
“我要把你弄出京师啊,万一你被道光杀了怎么办?现在好了,你也脱身了。朝廷是不是让你常驻广州?”
“你也不和我商量一下,你不知道,我在京师又在练一支精兵,到时候说不定顺着袁世凯的道路就推翻清朝了。”
“我知道,看过邸报了,神机军嘛。还以为你是应付差事呢。那朝廷到底怎么安排?”
楚剑功把朝廷各方面的安排大致说了一下。
“你出使?那岂不是一千六百万两的采办费都由你控制?”
“哪有那么简单,还有李鸿章和郭嵩焘跟着呢。”
“没关系,他们又弄不懂银行、汇票、本票、支票、信用证。”
“银行?”
“银行,当然要银行了。莫非你准备带着一千六百万两白银,也就是六百吨贵金属,开到伦敦去?万一半路船沉了怎么办?”
“我要出远门了,给点吉利话行不行?你准备怎么做?”
“格莱斯顿路过澳门的时候,我和他谈过了,关于金融方面互利的一些条款。他在考虑,12月24日,英国驻上海公使馆将举办第一次圣诞国宴,我将代表大清国出席,同时和格莱斯顿签订一些事务性条约。”
“你有这个权利吗?”
“当然有了,我还是洋务通商善后使,再说,这些条约,报去总理衙门,他们看得懂吗?”
“哪些条约?”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汇票、本票、支票以及信用证统一议定书》、《邮政互助协定》、《航海公约》、《联合海事协定》、《互相保护直接投资的协定》。这些条约都是开放性条约,以后凡是和中国或者英国签订相关范畴文件,都视为加入这些条约。英国人希望凭这一手,打开欧洲的贸易壁垒,同时将美国孤立在文明世界之外。”
“那我们的好处呢?”
“创始缔约国地位,以后再也不需要别人承认我们的什么市场经济地位等等资格,相反,我们将审查每一个会员国的地位。从法律上说,只有在今年的12月24日晚上就签约的国家,才具有创始缔约国地位。这些条约,将让我们和英国人拥有在全世界的同等权力。”
“太乐观了吧,凭清国现在的国力,签订这样的条约只会国门大开。”
“先把茅坑站住,什么时候拉屎我们再商量。清国目前并非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各地条块性的封建经济,就是最好的贸易壁垒。不是我们不执行条约,而是清国内陆的官僚们太守旧了……借口,总是最好找的。话说回来,一千六百万两白银,大约五百万英镑,你准备买些什么啊?”
“八旗神机军的装备……以他们的名义买,运到广州,然后再做决定。当然还要买些机器,雇些技师。具体买哪些,可以把范中流,杰肯斯凯和肯尼夫都找来,仔细列个单子。嗯,我们还要添哪些装备?”
“你终于想起来问一声朱雀军的情况了。”
“难道出什么大事了?”
“没什么大事,就是缺钱。我们本来有四千支步枪,一千出头的火铳,现在主要放在白云山大营,让补备兵学习射击,两万人,平均五个人才一支步枪或者火铳,你就知道枪用得有多苦了。我这么个你说吧,所有的枪都打坏了,现在就只能练练上弹,放了听个响,根本没法练瞄准。”
“那找英国人先定两万只步枪吧,才十万英镑,费用就从一千六百万两白银里扣。英国人在附近,有新南威尔士兵工厂和加尔各答兵工厂,三个月,应该可以交货。”
“我还准备把自己的枪械厂办起来,然后自己生产呢。”
“不用着急,以后的仗有得打,步枪这东西损耗又快,肯定按百万计。”
“步枪的事情好说,倒是你给我惹了个大麻烦。”
“我都不在这里,怎么给你惹麻烦。”
“你在湖南练兵的时候,许下承诺,说每个月都有肉吃。四千人,每个月就要杀二十头猪,勉勉强强还可以应付,但是等白云山的一万七千人正式并进朱雀军,我们总要一视同仁吧。两万人,每个月要杀一百头猪。连上种猪,不知道广州附近能不能持续供应。我们又不是流民,总不能吃光了一个地区的猪就去下一个地方。”
“想想办法,多找些种猪,嗯,种猪不够你可以多去猪圈跑一跑嘛。”
“你这人真恶心,一点宇航先驱的风度都没有。”
“实在不行,那就减少每个人的分量,和大家把话讲清楚,不是上级克扣,而是附近的猪不够了,所以,部队要学会自己养猪,种菜。”
“现在就向生产队发展?太早了吧?”
“没有什么硬性障碍吧,那就可以开始了。正好我回了广州,‘我们不仅是战斗队,也是生产队’这句话,就由我来说吧。”
“你回来也挺好,黄埔第一期,就快毕业了,也就是说,第一期六百名正儒锐士,我们的骨干,就要出现了。”
“好好,正儒锐士马上入营,正好接管全部军队。”
“有三个人,应该安排进第二期,乐楚名,他一直担任你的副官,陈日天,翟晓林一直在白云山训练新兵,按他们的资历,本来应该在第一批担任区队长的。”
“嗯,我要出使,用不着副官,倒是陆达,需要有个常任的副官。”
“黄埔第一期,有三个人表现极好,季退思、李云纵、司马电六。选一个给陆达做副官。”
“季退思我知道,李云纵……就是砚山顶领头冲锋的那个?我有印象,司马电六是谁?”
“黄埔第一期,毕业步兵战术、步炮协同两项实操考核第一,后勤管理书面答卷满分,军事工程书面答卷满分。自然科学基础考卷第一,毕业总分第一。”
101羽檄争驰无稍停(节选)
我姓司马,司马这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