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部 碧血汉卿 魔主篇 下部-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看多看惯习以为常了。
但是,振宇武馆刻意把大量下场凄凉的事例集中在一处记述,又把活生生形容惨淡的真人摆到众人面前,给人造成的冲击极大。
就是这些江湖大豪们,兔死狐悲之下,即感旁人之凄凉晚景,又忧自己的未来堪虑,再加上狄九的天魔音催动,这才会大部分人心志失守,心潮激荡,多少年来认定的许多规则常例,如今想来,都成了荒谬之事。
但这些人都是经历过无数风波才打熬到今日地位的人物,心智大部分十分坚定,阅历也颇丰富,若不是他们心中事先有了悲伤感叹,光凭天魔音,也无法真正强行扭转他们的想法,控制他们的行为,即使是狄九巧妙地创造出天时地利人和来配合天魔音,也只能引导加深他们的情绪,而无法肆意控制。
就算是现在,也仍有几个意志足够顽强的人,还在努力对抗狄九这种无声无息的意识入侵。
“从来有人之处,便有江湖,有人之处,便有纷争,是人就总会有热血冲动之时,倒也不能全怪我们武林人物。谁没有年轻过,谁没有莽撞过,谁不想为自己的门派尽心尽力,谁又能在临敌的时候,动则考虑失败之后的下场。我们武人勇气……”
狄九冷笑一声,毫不客气的打断了仅有的反对者的话:“有人之处,便有江湖,有人之处,便有纷争,就算是民间百姓,也会有争执打闹之事。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只有武林中人,才会视打斗为常理,以拼杀为生活,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正因为自恃身怀武功,所以大事小情首先都只想到以武力来处理,这才有着无数有为之士的死伤。无数和美之家的毁灭。是人都会有冲动之时,是人都会做莽撞之事。但人与野兽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知理,人守法,人能够控制自己,若万事都以冲动莽撞为借口,那人与畜牲有何区别?”
一番话驳得人群之中,再无一人敢于接口。狄九方才悠然叹道:“不知大家可还记得,放鹤书生赵绦,当年也曾为国有立下功劳?”
知府立时应声接口:“不错,本官记得,当年陈国军队派人抄小路偷袭我国边城,是赵绦偶然得到消息,三日三夜奔驰,鞭死爱马之后,又尽展轻功,赶到边城报信,才使我军有所准备,未令陈人得逞。”
狄九点点头,又道:“那么,在场可还有人记得武成文年轻时的英风侠行。”
宗无极扬声道:“十三年前,定州大灾,朝廷拨下救灾银两,途中竟然遇上盗匪。武成文适逢其会,挺身相助官兵,是役共中三箭两刀,却还是护下了救灾银。也因此不知救了多少灾民性命。”
狄九叹息一声:“什么是勇气,什么叫不怕死?象赵绦,孤身面对四大武馆高手的连番挑衅,明知不敌,却只为武馆颜面而白白葬送一生,这就是勇气吗?象武成文,大好身手,却只为两个武馆之间的一些小误会,而血拼道身残功废,这就叫不怕死吗?江湖上,有多少像他们一样的人,白白的因一些意气之争,葬送大好人生。若是这本册子上的人,都能珍惜自己,也珍惜家人,那么,他们可以为天下,为百姓,做下多少事。”
他对知府大人复笑一笑,这才道:“我们戴国武风极盛,武林人物多得各方看重。别的国家总说侠以武犯禁,总把武林中人,视为私开香堂,暗行杀戮的匪徒,只有在戴国,习武之人,可以抬头挺胸,受人敬仰。我辈男儿,得朝廷如此高恩厚意,一身所学,正该报国为民,又岂可只谋私利浮名。谁说我们江湖男子没有勇气,若是为国为民而死,谁不踊跃争先,但若只是为着这些意气之争,这战斗,避又如何,这死,怕便怎样?”
一席话说完,他从容负手而立,神色安然平淡。
厅里厅外,一时间静的落针可闻,无数双眼静望着他,有震撼,有感悟,有激动,甚至也有叹息和无奈,只是再也找不到不以为然。
也许大家依然觉得他的理想不可能实现,却也不得不认同他所说的道理,不得不佩服他有足够的胆量见识,站出来直斥所有人视为平常的旧例俗规。
又是长久的沉默之后,才有人叹息着道:“狄公子说的是,只是,这些武林中千百年来的旧例,又岂是可以一朝改变的。江湖中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的生活,已经习惯了以武功来谋取成功,以武功来解决所有问题。狄公子所说的道理,我们何尝不知道,只是根本无力改善罢了。”
此言一出,立时引来许多人的应声附和。狄九所说的道理,所发感慨,在场这么多人。历过这么多江湖风雨,总会有些人会有感悟,总会有些人也曾为之无奈过。但是,没有人会去深思,没有人会如傅汉卿那样,轻飘飘把名望声誉一朝抛,把颜面尊严看做等闲的为了避免死斗而情愿下跪,也没有人能如狄九一番,下如此苦心去调查收集资料,敢于当众把武林人视为天理的规则,驳斥的一文不值。
今日一会,无论结果如何,傅汉卿和狄九的名字都必会无比鲜明的刻在每一个人心中,让他们一生也不能忘怀。
狄九听得众人长吁短叹,微笑道:“能不能成功改变,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那就真的改变不了任何事。什么是常规什么是俗例,这些俗例又是如何形成的?江湖人物喜欢动则以武力说话,为的不过是胜利之后。可以扬名露脸,甚至得材得利。”
他目光环视众人,双手抱拳,又是无比郑重深施一礼:“诸位既然都与我有同感,觉得武林人物这种动则死斗的方式有极大弊端,我在此斗胆,请诸位与我共订一盟。”
大家纷纷还礼不迭,有几个人已扬声问:“狄公子有何想法,不妨尽言。”
其他人虽然也仍有不少暗怀戒心,不过倒真是极好奇狄九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千年常例。不觉也都竖起耳朵听。
“我希望从今以后,大家都不再支持武林之间,纯为排名而兴的无端挑战。不管有什么样的神功,不管取得怎样的辉煌胜利,若只是意气名位之争,大家都可不屑一顾。而从今以后,大家也不要责难任何避战不出的人。只要不是为国为民。义所当为之事,谁也没有义务非要应战。被挑战的人有权力避战不出,甚至被挑衅时,有权利报官抓人,我等江湖公议,不得轻视鄙夷。我们不要再过多赞颂传奇英雄,绝世高手,反要告诉门人弟子们牢记仁信礼义。我们要传扬赞美的英雄,是为国家,为百姓真真切切做过一些事的真正的侠客,而不是那种拿把剑,三天两头找人打架,会几招,就敢自封侠客的人物。我们要让戴国武林人物知道,朝廷纵容我们,宽待我们,这不是我们可以借以骄狂,轻视律法的理由,我们同样要守法。行事同样要守信重理。我们不再赞扬某人武功有多高,打过多少胜仗。我们只要提醒每一个武人,在握剑欲斗之前,好好想一想,自己除了是一个好剑手,好武者之外,是否想过做一个孝顺的儿子,体贴的丈夫,合格的父亲,是否曾为自己的亲人想过,是否曾为自己的国家而珍重自身。”
狄九语气郑重,神色肃然,一字字说来,满厅之内,仅有他清晰的语声,聚聚重逾千钧。
他说的话听起来,似乎过于天真,似乎并不可实行。然而,在场的人都知道,一旦他们达成了联盟,则必将对江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场的都是戴国最有声望,最有势力的人物,他们掌握着引导整个江湖的权利,也控制着江湖舆论的方向。
任何事情,一旦他们都一口咬定,对或错,荣或辱,则那些后起之秀,游离于各方势力之外的闲散之人,都将不可撼动。
如果大家都听从了狄九的意见。江湖的确会少许多没有意义的争斗,救回无数人的性命前程。
武林人也不是单纯的好勇斗狠,所有的意气之事背后,说穿了,还不是争名夺利四个字。
若这样的争斗得不到名利,反而会遭受所有人的鄙夷轻视,有还有谁回去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就是他们自己,也可以因此避免许多危机。
就像多年前赵绦被四大武馆联手挑衅,却因为顾及名声颜面,而只能硬着头皮应战。就像这一次,宗无极,杜松坡等人联手对付振宇武馆,舒放明知实力不够,为了武馆的名誉,也只好咬牙硬撑。
如果今日联盟事成,大家统一了观点说法,则以后遇上这种不敌的局面,任何江湖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坦坦然避战不出,被逼急了,甚至可以脸也不红一下的直接告官,借官府的力量来解决困境。
事后,不用担心名声受损,威信扫地,天下人还要称赞他为国为民,爱惜有为之身,不做意气之争。
如此一来,江湖上除了不可避免的仇杀之外,基本上不会再有什么实力有明显悬殊的战斗了。
这些江湖大佬们,以后如果自己处在这一类困境中,他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同样的理由,大大方方避免苦战败亡的结局。
但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无法再用同样的方法算计别人。就像当年四大武馆联手对付振宇武馆的京城分馆,这一次,多家武馆合力来同振宇武馆为难一样。
这个协议若真的达成。则以后,那些有争端的门派,很难再名正言顺的解决彼此的矛盾。而地位较低,目前较弱的势力也难以更上一层楼的挑战强大势力,夺取新的成果。
凡事有利必有弊,这个两难的局面,让大部分人颇感为难,一时不能取舍。
但是,偏偏谁也不好正面反驳狄九的话。
狄九的意见,字字句句都占着天理大义,都是为天下人着想,而且他还把朝廷官府一起捎带上了。你要反对他,那岂不是存心要违法作乱,真的不把朝廷官府看在眼中。
戴国武风如此之盛,最大的原因是朝廷广开门路,学武可以保证将来的前程,也因此戴国武人颇为看重官方的意见。
知府和其他官员们都是一脸欣然赞同,豪商巨贾们,地方士绅们也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江湖上的人,平时能少打些架,天下太平,这是最好的事了。所以也全部满面赞许之色。
这个时候,谁也不会真傻乎乎跳起来大声反对的,所以大家只好沉默罢了。场面又一次略带尴尬的陷入寂静之中。
狄九心中微微冷笑,世情从来如此,多少大义也抵不过权势纷争的现实,多少益处,也无法让人搁下名利得失的贪念。
如果没有一个更好的替代的办法,所有人明知武人千百年来的劣规恶习,也依然不会甘心去做任何改善。
他淡淡笑笑,心思忽然飘摇起来,想起上次,那个平时只会睡懒觉,偶尔却可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所谓教主说起那个,闻所未闻,甚至向也没有人想过的主意时,自己和其他人,好像都被惊呆了。
那么,若是由自己说出来,今日厅中诸人,又还有几个能保持镇定呢?
他心间莫名的一笑,竟凭空生出些许期待之意,然后方安然道:“当然,我们江湖各派,总难免会有些争端,一些误会,需要以武功解决,但如何处理,怎样掌握这个度,确是件需要好好思索的问题。”
人群中有人笑道:“我们就算比武,也还可以点到为止的。”
狄九失笑:“武林千百年来,有过无数所谓的切磋,所谓的比武,讲的都是点到为止,但真正点到为止,没有伤亡的到底有几次。”
刚才说话的人呢,即时默不作声,就算是博闻广知,见多识广,硬要在武林史中,找出一场有名的,而真正点到为止的比武,还真不是立刻就能办到的。
狄九复又笑道:“别的门派我不知道,振宇武馆是武馆,是以培育武学人才为目的的学馆,而在戴国武馆最多,势头最盛,因此纷争也多,关于武馆,我倒是有一个主意,就不知道好不好,还需要大家的意见。”
众人全都注目望向他,任人伸长了耳朵,准备听他的高见。
狄九便在所有人的注目中,悠悠然说出一番话,讲出了一个,从来没有人听过,甚至想都没有人想过的主意。从此,在所有武人心中,在戴国,甚至在全天下,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第四十章 倦极而眠
在后世戴国的传说中,傅汉卿被描绘成一个目光远大,悲悯天下,且行事不拘一格的奇人。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因傅汉卿所引发的那一场变革,最初的动机,并不是关心武林安危,江湖同道的生死,仅仅是傅汉卿希望自己可以不受打扰的过吃吃喝喝睡睡的好日子罢了。
只要武林中的人打打杀杀的少了,那修罗教下属分堂的麻烦就少了。自己就不会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什么械斗啊,决战啊,血肉横飞啊的麻烦事了。
抱着这个想法,傅汉卿才振振有词的提出了改革方案:“武馆是教育别人练武的地方,武馆的成就不应该只看武师们武功有多高,而要看学生们的成绩啊。光让武师们打打杀杀有什么用,就算是功夫很好的老师,教不得法,也未必能教出很厉害的学生。”
“教主是指,以后凡有人长门挑战,只让大家的弟子们比拼。”齐皓自以为领悟了要旨。
“当然不是,学生们的性命,我们是要负责的。再说,要还是这样,今天你来挑战,明天他来找麻烦,这还有安生日子吗?”傅汉卿赶紧道“为什么不和全国大小武馆协商,由最大最有影响的几家武馆首先倡导,来一次武馆之间的运动会呢?”
“运动会?”众皆愕然。
“是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傅汉卿一本正经的宣扬运动会精神“比如每隔三年,由各大武馆轮流做东道主,大开盛会,让各个武馆选拔的出色弟子们比试身手。武馆的成就,排名,实力,特色,都由这样的大会决定。而且,因为每三年一轮,就算这次失败,下次也还有机会,大家就会专心回家攒着劲苦练,而不是到处上门找茬。”
狄九沉吟道:“你是指,开武林大会,各大武馆大擂台?”
“不是大擂台。”傅汉卿摇头不迭“大擂台容易有死伤。很难做到真正的点到为止,而且擂台比武也很难做到完全公正,就算是高手,也很容易因为车轮战,或长时间在众人面前应战,招式被人看破而落败。我指的,是运动会啊……”
他有些苦恼的抓抓头。好在他的记忆力好,以前做常识学习时学到的内容很快浮上心头,他笨嘴笨舌的努力用大家听得懂的话讲解。
如何制订各方面公正严谨的规则,如何把项目分得极细来展开比赛,如何向普通人开放,引导平常百姓也来注意他们的盛会,如何把一场运动会,慢慢发展成一项影响全国,甚至天下诸国的绝对盛事。
其实傅汉卿这个懒人就算解说,都是尽量简单了事的。亏得狄九悟性惊人,居然能从他那乱七八糟的说明中,很快了解了他想要传达的信息,并在第一时间,意识到这种做法的好处。
如今的振宇武馆已经是戴国第一武馆,实力上,弟子人数上,受朝廷信重上,都远远超过其他武馆。从来树大招风,财多招忌,其他武馆为了对付振宇武馆,就算本来是敌人,也会携手合作,诡计百出,不择手段的。
振宇武馆实力虽强,但从来只有千日做贼的,又哪来千日防贼的,时时刻刻成为众矢之的的日子也不好过。
他们总坛一行人,以来不能长留在戴国,帮的忙有限,二来就算出雷霆手段,把其他武馆给肃清了。但以振宇武馆如今在戴国的地位,若是出手太辣太狠,也未必是好事。
在别的国家武林高人看不起的武馆,之所以在戴国能有如许声威,是因为朝廷重武事,经常在武馆中挑选武术人才为国家所用。振宇武馆如今和官方关系如此和睦便是证明。也因此,为了官府心目中的印象,振宇武馆做事不能太狠辣,而且,万一真的把其他的武馆全部踩到脚下,再无翻身机会,只怕朝中掌权者,也未必愿意振宇武馆一家独大。
若能借这个所谓运动会的方式,以不伤振宇武馆颜面的手段,悄悄让出许多光彩给别家,却又让振宇武馆的地位更加巩固,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以振宇武馆的综合力量,不管这各武馆之间的比赛如何进行,得到名次最多的,最出风头的,一定是振宇武馆。
但其他的武馆也不是全无机会。象宗无极以掌法独步武林,杜松坡精擅剑法,他们若只专心教授得意弟子掌法或剑法,不求全功,只求在掌法和剑术比试中夺取魁首,也依然有极大的希望。
而且,这种公开的,大规模的,层出不穷的各武馆之间的比试,一方面,能刚好的督促大家教导出最好的弟子,一方面,可以让大家向天下人,全面的展示门下弟子的水准。朝廷可以从容方便的选取人才,权贵们可以简单直接的寻找可用之士,就是老百姓们,也能更近更刺激的观看英雄少年们的面现。还有一方面,则是拉近各武馆之间的关系,就算心里恨得牙痒痒,表面上,总要彼此协调合作,讲规矩,守法则,私底下的争斗杀伐,会减到最少。
定下公平公正的规矩,把一切争斗都纳入规则之中,这对最强者最为有利,却也不会让弱者失去机会。
振宇武馆不必再担心背后的暗算,眼前的明刀,只要专心教导弟子,只要保持现在的水准不下降,就永远是举国官员百姓眼中最强的。
百姓们为儿子前途选择武馆,也会最多以振宇武馆为目标。
而其他的武馆,不再一昧被振宇武馆压制,有机会展现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也一样会有同样喜好和考虑的人选择加入,也一样会有在朝廷和权贵面前得到进身之阶的机会。
这个设想提出来,基本上官府是不会反对的。以戴国好武之风,朝廷君主只会希望把这样的演武会办的越大,越气派,越有声势,越能显示国威才好。而官员们则也会希望能参与操办这样的大事,积累政绩声望。
而举办这盛会所需的钱其实也不用太头疼,按傅汉卿的说法,可以直接让百姓参与,以售票的方式得到极大一笔钱。另外,还可以拉各个富商巨贾的出资,只需闲闲挑明如许盛会的商机,有眼光的商人就会争着出钱了。如此一番计算下来,这样的盛会,多举办几次,几大武馆就得赚的盘满钵满。
虽说武林人士比武较技,居然卖票给老百姓,这种说法让狄九颇感震惊,但静心一想,立刻明悟到其中巨大的商机。不免心中一动,深深望了傅汉卿一眼,暗想:“怪不得那个风劲节,可以做成如此成功的商人,原来他们这帮小楼出来的怪物,即使这种懒猪,也有赚钱的头脑。”
虽说傅汉卿提出的是闻所未闻的异事,但狄九深深了解到,此事大有可为。而且只要一旦办成功了,一旦推广开了,就会在民间产生极大的影响。而最早提此倡举的人,必会得到极超然,极了不起的地位和声望。最早组织盛会的主要武馆将来也会因此得到巨大的利益。
那些没有在第一时间参与这种组织的武馆,以后只怕求爹拜娘,哭着喊着,暗中给他们下跪磕头送红包都一定要参加。甚至将来有可能将比试扩大,不再局限于武馆之间,而将诸多江湖门派都包括在内。
狄九十个想做便做,刚毅决断之人,心思即动,便雷厉风行,立时要办。
只是,这种事,也只有眼光如他这般远大,像他一样可以最快接受新鲜事物的人才能赞成,真要顺利推行,真要让那么多怀有敌意的武馆听从他们的意思,可绝没有那么容易。
狄九苦思冥想多时,最后才决定旁敲侧击,先示之以武林中人纷争杀戮的恶果,再晓之以,为国为民,珍惜自身的大义,带动别人的情绪,引动别人的心思,最后才说明自己的打算。
真说起来,傅汉卿希望大家都不要打架,最好天下学武的人都只把武功用来洗衣服做饭烧开水,从此天下太平。在他看来,打架是不对的,拼命是不好的,意气之争是不值得学习的。
他的想法,也许有一定道理,但未必各方面都是对的。
而狄九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收集实例和证据,用尽各种心里战术,把黑的说成白的,把歪理讲成真理,论证傅汉卿的主张无比正确。
在他提出各个武馆订立同盟,由官方协助三年一次举行演武会这一主意,并对此做出详细解释后,果然得到了一致的认同。
大家的心神本来已因为连番的震撼而认同了他的价值观,又被天魔音所催动,将敌意和防备之心尽去,各自一思考,都想到这项举措的好处,也确知这种方法能避免大家将来落得黯淡收场的危险,自是纷纷赞同。
而官员们想到政绩,富商们想到财源,当然也都全力表示支持。
大家全都兴奋无比,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知府等几个官员们凑到一起商量,如何写奏折向上反应,如何着手操办大会。
富商们聚到一块探讨着如何让这件事成为最大的财源。
而武林群豪们则把齐皓围在一块,研究起整件事的细则了。
狄九就在这一片喧闹中,悄悄地退了出来。也曾有人满脸激动的想拉他商量,也曾有人拦在前面,赞他功德无量,此番义举,必能使江湖稍诸多纷争,救下数人的性命。
而他只是礼仪周全却淡漠的应付,一再声称要去看望劝导师兄,向他通报大家赞同这个主意的好消息,借此脱身而走。
他要做的已经做完了,开创一个局面,指出一条新路,而细节方面,让这些人自己去商量着办。
最初参与联盟的应该有多少家武馆,哪些武馆的地位更高,提的意见更需要重视,如何轮换东道主,怎样制订最公正有利的条款,最先应该订下多少条赛事,比赛的细则到底是怎样的。如何奖赏获胜的弟子,按什么样的条件,允许新的武馆加入,接受新的队伍,安排新的赛事……
琐碎的细则仿佛无穷无尽,最初的时候,规则上必会有许多漏洞,运作上,必会有许多错失,以后,也会有很多耍嘴皮子的闲仗要打。
然而,这些对狄九来说,都不重要了。
所有一切,让这些人自己摸索着去研究改进吧。作为提倡者,作为敢于天下先的人物,他的名字,将永远留在武林史上。未来天下武林的变革,都会因为他和傅汉卿而起,无论再过多少年,无论这天下,分久而合,合久而分多少回,人们都将传颂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故事。
然而,都将此刻竟然感觉不到兴奋和快乐。他只是疲倦,深深的,直入骨髓的疲倦。
即使是以他的深厚功力和坚忍性情,长时间以天魔音不动声色的影响极大范围内的所有人,还要小心的控制着分寸。不让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江湖,武功不弱的一方宗师们察觉。并确保即使他们事后反思,也找不到可疑之处,还要能成功引导众人的情绪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实在是一件太累太累,太辛苦太辛苦的事。
更何况,天魔音本来就不是都将最擅长的武功,他这样勉力而为,实是极为伤身之事。表面上他从容自若,控制全局,实际上早已体力透支,汗湿重衣。
待到大功告成,退出厅外,这才脚下一个踉跄,几乎跌倒。
一旁有振宇武馆弟子慌忙来扶,却被他冰雪般肃杀的眼神复又吓退。
狄九长吸一口气,复又站定了身子,勉力保持平常的步伐,平静的神情,向自己的居所而去。
来往的武馆弟子,只见到狄公子一如往常一般,神色冷肃,漫然而行,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冷僻之人,自是没有人敢于靠近。
所以,没有人知道,狄九疲惫的随时都可能倒地不起,只是多年来的铁血训练,让他知道,在任何时候示弱,都不会得到怜悯和帮助,让人察觉你的虚弱,只会为自己招来灾难和苦痛。
他习惯了掩饰伤痛,他习惯了不依靠任何人,他习惯了永远孤独的咬着牙,抗下所有的重负。
所以,尽管他疲惫不堪,却不动声色,尽管他的眼神都已经一片模糊,几乎辨不清道路,脚下却还是看似从容的走向了最熟悉的方向,最重推开了那扇熟悉的房门,迈步而入,反手掩门。
此时,室内再无半个人影,他却依旧没有露出疲惫之色,他依旧坚持着,步履从容的走向他的床。即使是孤独的处在天地之间,他依然习惯性的不愿示弱,不肯祈怜,纵然没有人,他却连天地也要欺瞒。
然而,走到床边时,他的最后一点意志,终于消耗殆尽了。他几乎是一头栽倒的,他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进入沉眠的。
太长时间的心机谋算,太长时间的竭力行功,太长时间的内息耗损过剧,他累得连手指都不能再动一下,所以没有为自己掀开被子。所以,没有察觉,被子下分明还盖着一个温热的身体。
他累得耳朵已不能正常接收声音,所以没有听到那响亮而幸福的鼾声。
他累得眼睛不能正常视物,只凭感觉去寻找熟悉的房间,熟悉的床铺,却不知道自己来的,并不是自己的房间。
他对这里熟悉,是因为两个房间的摆设完全一样,他对通向这个房间的道路熟悉,是因为他几乎每天要走这条路三次以上,只为了教训某个偷懒的猪。
狄九一头栽倒,沉沉入睡,在他那只有在没有知觉时,才肯展露出疲惫的面容上,只有清冷和孤寂,只有即使在睡梦中,也依然紧蹙不展的眉峰。
而在他那抑郁难舒的脸旁边,是傅汉卿无比香甜幸福的睡颜。
第四十一章 睡吧睡吧
傅汉卿能抓紧一切时机睡大觉。人家办天大的正事的时候,他都能理直气壮溜回房间偷懒。但另一方面,他也同样习惯了被人惊醒好梦。
当教主嘛,总会有很多麻烦事找上门的,更何况,狄九一向以虐待他为乐,有事没事,就爱在他睡得最沉时,恶意的叫醒他。通常叫醒的方法手段,也绝对称不上温和。
所以,这一次傅汉卿被人一脚踹到床下,在地上滚了两滚之后,也就醒过来了。他基本上也对这种事习以为常了,睡眼惺忪的抬起头来,迷迷糊糊的问:“什么事啊?”
等了半天,等到他差不多要在地上继续趴着睡了,居然还没等到回答,他也懒得去多想,既然没人说话,他就接着睡,不过,地面毕竟还是太硬太冷了。他扎手扎脚的的往床上爬,这才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床上居然还睡了一个人。
傅汉卿有点反应不过来,张大嘴,傻乎乎站在床前,看着在睡梦中手脚摊开的狄九。
闹了半天,敢情是这位睡觉不老实,拳打脚踢,把自己给踢下床了啊。
就连迟钝如傅汉卿,也因为这件太阳从西边出来的事,而瞪大了眼。有人会睡他的床,已经够奇怪了,而这个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