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物语-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是大同贸易栈第一次和蒙古人直接交易;所以康大掌柜亲自出马;带着伙计们过称;计算。又把自家物品的价目表拿来给他们看。
康大掌柜做生意很讲诚信;他没有因为蒙古人新来;而随意加价。相反;买的多还可以打个九五折。
蒙古人很高兴看着自家的骆驼背上又是满满的。
除了盐茶糖外;蒙古人还要了大量的火柴;和羊毛的织品。及一些锅碗瓢勺的日用品。喜得那帮蒙古人直叫“马席赛”(很好)。说是日后还要来“阿日拉价”(贸易)。
因为要赶回去过年;他们在大同不能久留;几天后;满载而归了。
梅兰妮坐在冬天正午的日头下晒着太阳;懒懒欲睡。
康大掌柜结算后;发现和蒙古人做了一笔很合算的买卖。兴奋的找人要叨叨;见梅兰妮独自坐在小院里;打了招呼上前来。
康大掌柜告诉梅兰妮;“他们这次回去的路上要经过些地方;那些地方一直以来都是和张家口做贸易的。蒙古人实诚;做到了一笔合算的生意;不像汉人瞒着捂着;他们是要到处去炫耀的;这样就等于为我们做了广告。这次他们带来的皮子比过去的那些皮子都要好;里面有很多狐皮;还有猞猁皮呐。这可是我们第一次收到的真正上等皮子。等皮子生意做开了;就不用让人养兔了。兔皮也不好。”
梅兰妮有不同的看法;“兔还是要养;如今这一带养的都是太行山兔;等些日子;我想办法买些法国獭兔来;那种兔子的皮毛漂亮;象水獭;所以被称为獭兔。再说;兔肉也是好东西;如今;北京残园还专门有涮兔肉。兔肉还不上火。”
“喔;夫人你说的是拔霞供。”
这是什么东东?梅兰妮一脸的问号。
“就是夫人你说的涮兔肉;这道菜叫拔霞供。”
梅兰妮吃惊道;“原来早就有这道菜了?”她还以为是现代人兴起来的呐。
“有了几百年了。传说是宋朝就有了。”
中国是天下世界第一美食之国还真不是假的!
而康家畦在想;獭兔是怎样的兔子。
两人正说着;从外面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接着管电报收发的人跑了进来;也顾不上行礼问好;慌忙地;“大掌柜;不好了;货队在小孤山那一带被抢了。”
梅兰妮和康家畦都大吃一惊。
那个地方离西宁近;但是;一直以来;那个地方是范大娘的地盘;没人敢在她家门口作案。
“知道是什么人干的?”康家畦问道。
来人看着手里的电文;“说是一百人的绿营兵劫的货;劫的是王家的商队。”
康家畦想了一下;看看梅兰妮;“这货得让那些兵痞还回来;现今走我们这条商道的人渐渐的多了;就是因为我们这道安全。如果;由着这些兵做匪;那我们这条道又会衰败的。”
梅兰妮问;“那绿营兵有多少?”
康家畦清楚地很;“报到上面说是有三千;其实只有一千多人。”
“我们有多少人?”
康家畦算了算;这里能尽快召集起来的保安队不过三十来人。
这力量对比也太悬殊了。
但是;康家畦说;“当初在建这条路时;少主就说;要堤防这兵匪做乱。和范大娘还一起商量了应对措施。我现在先带些人去小孤山。到那里后;和范大娘商量商量。”
梅兰妮想;过去他们和匪盗有些冲突。那些对与国家来说也是负面力量;所以不会引起政府的不满。如今他们要对付的绿营兵;再废柴也是属于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如果和国家机器起了冲突;那他们会不会被按上造反的帽子?如今;华氏和洪门都是处于发展阶段。会不会因为这事而被毁了呢?
人站在不同的高度;想的问题就不一样了。梅兰妮这回非常理解“稳定压倒一切”的名言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241 兵匪的祸害
作为一个家庭妇女;梅兰妮可以胆怯。但是;作为一个华氏企业的负责人;梅兰妮必须得撑着。
要尽快赶到小孤山才行。
康家畦把大同的业务交代给了二掌柜。组织了三十人的保安队;准备出发。
梅兰妮也赶紧换上了短打扮;让人驾了马车;带着齐逸留给她的十个保安队员;紧随其后;也跟着出了大同城。
从大同到小孤山六十里路;加上这队人在飞马奔驰。一个多时辰后;他们前后脚来到了小孤山。
小孤山其实是八十多米高的小山。因为孤零零的在这商路上矗着;被人称为小孤山。因为这里离着西宁县近;那里的绿营兵纪律很差;常出来扰民。所以;小孤山的客栈他们下了本钱修建;依山面河;易守难攻。
这年头;进出城都要查;所以;他们的武器;军火大多都放在小孤山。这条商路的保安队总部就设在小孤山。
边峰一直把兵权抓的极紧;各地保安队的负责人都是他的亲信。留守小孤山的是于阿根;这是当年她家园子里最早了保安队员之一。如今已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了。这些年跟着边峰开通商路;一路打过来;胆子早就打肥了;还打出了一身的杀气。
梅兰妮等人到的时候;张掌柜迎了上来;“大掌柜;夫人。”
康家畦问;“打听了那批货如今在何处吗?”
张掌柜道;“听到货被抢;于队长就带着人追了过去。现在还没有回来;具体还不知道。”
梅兰妮问;“他带了多少人去追?”
“三十来人。”
来抢货的有一百多人;他这三十来个人顶什么用!
“那不怕;我们这里清一色的火器;他们还带着不少手榴弹。”张掌柜答道。
张掌柜和康大掌柜一样;都是跟着边峰一路剿过匪的。对于打打杀杀的事件并不害怕。相反还有点兴奋。
边峰和秦炼这些年来造的枪;就是ak系列的粗糙的仿制;因为材料没有后世的好;这种枪打上几百发子弹;就要报废。而且枪的后震力很大;如果不专门训练;这种枪就根本没有准头。这种枪好处是;不容易卡壳;发射快。跟那种打一枪上半天子弹的火统比起来;这种枪的威力不下于后世的火箭炮。再加上;他们还造了不少的手榴弹。
有了精良武器;人数倒不是主要决定胜利的因素。
康家畦沉着声问;“在哪里被抢的?”
“离这里五里地的东井村。那些人先是把那村子抢了一遍;恰好王家商队正好路过;就连商队一起抢了。”
东井村是个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
梅兰妮问道;“有人员伤亡没有?”
“有两人受了些皮外伤;找人看了;不碍什么。”
康家畦道;“那里离着西宁兵营要有三十里地!”
“所以;于队长带着人赶紧就追了过去。越是早追上了;事情就越好办。”
梅兰妮有点听不懂。
康家畦顾不上向她解释;问道;“他们追去多久了?”
“要有一个多时辰了。”
那就是说;如果按照他们来的速度;于阿根他们已经是从小孤山到西宁营走了一个来回了。
康家畦说;“我带人跟去看看。”
张掌柜让人把猎狗牵来;让狗给他们带路。梅兰妮怕人太少;他们吃亏;就把自己的十个警卫也交给了他。
康家畦有些踌躇。
张掌柜说;“没事;夫人在我这里不会有什么差错。”
康家畦也不多说;带着这队人马;风行电驰向东而去。
张掌柜沉着让人关好客栈大门。安排人警戒。
方才向梅兰妮释疑。
原来;清朝的绿营是由汉人组织起的军队;人数众多;给养差;还不受到朝廷的信任。
梅兰妮明白;这就象后世国民党时代的杂牌军了。
所以朝廷有规定;绿营兵不能擅自离开驻地。如果没有命令擅自离开驻地;那就算逃兵。如果一群人擅自离开驻地;那就算叛乱了。
西宁的绿营兵过去一直是在自己家门口抢;后来;那里的百姓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大批的迁移逃亡。这两年这条商路繁华了;很多人就南迁到了桑干河边。新的小集市和村庄逐渐形成了。而相比之下;西宁那里是越发的荒凉起来。
西宁县令并不敢开罪这些兵匪;只要他们不抢西宁县城;他乐的当驼鸟。纵得西宁绿营成了当地的最大的祸害。有了这样的祸害在;那个地方渐渐衰落成了特困区。抢也抢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于是;那些兵就动起了抢商路的念头。因为鱼河湾那一带是范大娘的地盘。范大娘在这一带名气很旺;武装也得力。所以那些绿营兵不敢惹他们。就选择了东井村这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下手;也是想以此做试探;如果没有什么反应;当然就会在深入抢劫了。
梅兰妮听了张掌柜的说明后;明白了这些绿营兵这样过来抢劫;其实也是冒着被指‘反叛’的危险。
还明白了;如果不坚决的打回去;只怕今后这起兵痞就真的要得寸进尺了。在他们祸害了整个西宁县后;就祸害这条新建成的商路;这条路可是花了华家巨大的心血的。
女人心景;担心这自己这方面的人少;要吃亏。
张掌柜安慰道;“没事;我们的武器得力。想那年少主带着我们在塞外干的那一仗;我们虽说有二百多号人;大半还是新人;没受过什么训练;真正能打的就那几十个人;凭着几只枪和手榴弹;硬是把那六百多人的匪盗打的从此流落天涯;再也不敢在那条路上抢劫。”
张掌柜说着陈年的剿匪功绩;安抚着梅兰妮和他自己。那时候都是边峰带着;说起来;虽然是边峰那是只是个孩子;可是他的命令让人觉的比个成人都还成熟。如果让少主去当个带兵的将军;那肯定是建功立业的主。
坐在大堂的一角;梅兰妮吃着汤面;等着消息。
原先这个时候大堂总是挤满了人;今天;所有的客人都被劝说留在了自己的房间。大堂成了临时指挥部。
天将黑时;飞来一只鸽子。鸽子携带的纸条上说;“货已拿回;现返回;夜半到。”上面画了颗五角星。梅兰妮一看这符号;就知道是于阿根的字条。当初苏州园子里的保安队就是用的五角星做队符的。
有了这样的肯定消息;虽然保安队和车队还没有回来;但是;梅兰妮这紧张了大半天;一放松了;人就疲了;就到安排好的屋子了去睡了。
张掌柜却没有松劲;指挥着厨房准备羊肉汤面;热水;姜茶。准备迎接凯旋的勇士们。
可是这些勇士们回来时悄无人声的;并没有闹出什么大动静。边峰的部队;纪律是严格的。前后去的两批人在回程路上碰了头;一起回来;到客栈时已经夜半了。共有六;七十人;除了厨房动静大了些;其他地方都没有多少声音;那些人静静的吃了饭;静静的回屋休息。并没有兴奋的吵闹。从这点都能看出来这些保安队员是训练有素的。
第二天上午;平日这个时辰;住店的商旅们早就上路了;可是今天;大堂里来往的客商围着王货主正热闹的说着什么。王货主昨天被打的鼻青眼肿;还被抢了货物;这事大家都知道。可隔了一夜;那被抢去的货又都回来了。对商旅们来说;路上的安全是最重要了。更重要的是遇到了祸害;有人能为他们出头。如今碰上了新鲜的一例;自然不轻易放过;所以;顾不上赶路;就七嘴八舌的问着;说着。
梅兰妮这时坐在就在张掌柜的办公室了;听着于阿根的汇报。
“。。。我紧赶慢赶的;终于在离兵营五里地的地方截住了他们。这还是多亏了车队里的人机灵;先前就把轮胎的气给放了;那车就走不快了;几匹马也累的没什么力气了。这才让我们赶上了他们。可是;他们见我们人不多;又是离着自家的营地近了;根本就不怕我们。我先就打了一枪;打伤了那个话最多的。一下子就把场子给震住了。留货;还是留命;让他们看着办。后来;赶着货车回程的时候;他们还想趁机反扑一下;断后的十人一起开了枪;是死是活不知道;倒下去七;八个;这下子;他们真的给镇住了;我们走了好远;那些人都没敢动。只是这车胎没气;回来就是拖着;所以二十多里路走了两个时辰;路上碰上了大掌柜他们;换了拖车的马;才走了回来。”
这都出人命了。梅兰妮担心的问;“那些兵痞会不会来报复?”
“不会。”康大掌柜肯定的回答;“那些人敢胡作非为是因为他们觉着自己比别人强;真遇到了比他们强的;他们也不会用鸡蛋去撞石头的。”
这倒是真的,凌强欺弱的人都是欺软怕硬的。
“那这不是也暴露了我们的武装?”梅兰妮又问。
“这算什么?”张掌柜道;“这年头;谁家没有几个护卫;护院?比起来;我们的人数也不多。”
“夫人;人多人少的不是问题;当年队长带着我们上泽山;他们多少人;我们多少人?照样让我们把粮食都拿了回来;保安队就是保一带平安的。”
梅兰妮听了这话;心里知道;边峰这是用人民子弟兵的要求在建立自己的武装。不由的点头赞成。
于阿根见到了夫人的赞同;更是来劲。又说了一些后继的打算。
这时;来人报道;“东井村来人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242 灰色
东井村和小孤山离着五里地;但是素不来往。
东井村是个小村子;只有十来户人家;村子虽小;可是村规却大。不许村里的人结党。村长也不是众人选的。因为那户人家最早在那里居住;几十年来;他家就一直是那个小村的领导人。
这一带红花会的势力很大;这东井村就没有一户参加红花会。
村规很严;可是村里的生产经营却不好;眼见着周围的村落了的日子红火起来。村里就有人迁了出来;迁也没有迁远;就迁移到了小孤山。傍着华记客栈生活;那日子就象是开花的芝麻节节高。
村里就视那迁出的人家为东井村的叛徒(其实人家什么危害村里的事都没有做;只不过投奔幸福日子来了);看着他家的日子日渐红火;村里人心里更是忿忿。让那村长更是生气的是;居然还有两家也想学着他家的样子;迁移出东井村。
其实;西宁兵上个月就到那里打探过消息;村里来了外人;都由村长接待;村里热心的向那几个人提供了商路的情报。原是想给那条商路上一点颜色看;虽然也知道西宁兵是什么德性;但是;再坏的官兵也好过盗匪。红花会那起人谁不知道他们的出身?
没想到;这些西宁兵根本就是白眼狼。抢商队的同时也祸害了整个村子。村里每家都被抢劫一空;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被糟蹋了。西宁兵走后;村里就有那烈性的女子投井上吊。一个小村子;一下子死了几个人;立刻就风凄云惨了。
村里也有明白人;大骂村长不是东西;自己没本事;还阻着大家伙没好日子过;带头祸害了村子。
东井村的村长是个读书读迂了老先生;想要把自己的村子建成一个世外的桃园。几十年前那场大屠杀;被视为祖传的教训。所以村里的人都不许在外入什么帮会。怕是给村里带来没顶之灾。如今是帮会倒没有没他们的顶;官兵先毁了这个小村。看这村里一片凄风苦雨;这老先生没想开;原是要为村民们建造一个避风港;现在却祸害了整个村。清早就被人发现他吊在了村口的歪脖树上了。
这下;村里乱了套。
还是有人机灵;找了原来迁出的那户人家;说了村里的惨状。
那户人家现在正为华记打工;就带这村里人来见掌柜。
听说了东井村的灾难后;张掌柜就准备动身去那里了。虽然东井村离着只有五里地;可是因为那个村子里对客栈有种敌意;所以两处就一直没什么来往。
昨天他们截回了货物;里面还有不少是东井村的东西;张掌柜已经叫人把村里的东西归在了一边。原打算等日头高了;就派人走一趟。如今听了这信息;收拾了东西;亲自带人带货去了东井村。
梅兰妮听说了东井村的遭遇也是深深的嗟吁。她现在是善于从别人的教训中吸取教训。。东井村错就错在一个领导人;领错了路;把原本应该借着商路发达起来的村子领向了死路。几十年前的那场大屠杀;让那村人记住了官兵的强大。却没让他们记住官兵的野蛮。
梅兰妮自己作为华家的领导人;这件事给她的感触也实在太大。如今她家的企业加起来人数也要有几万了。如果一但领导人的决策有了错误;那东井村的教训就在眼前。
梅兰妮想;下次家庭会议时;她一定要辞职。董事长这样的职位还是让给秦炼当。
且不说梅兰妮想着身上的责任。
范大娘听说了抢劫之事;特地派了亲信来问究竟。
眼见得要年底了;范家就要嫁女儿了;还闹了这一出。对于东井村抗拒红花会的事;范大娘她们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如今他们村子被祸害了;还死了不少人;大家嘴上没说什么;心里有点“该”的意思。
张掌柜送还东井村被抢的东西;还加了些粮食;布匹。又帮着安葬死者;几天后;整个小村子算是安抚下来了。小村里的人也不再听什么‘村长’(老村长的儿子自动成了新村长)的了;除了‘村长’家;都要求参加红花会。
东井村就是小孤山的近邻。。邻的关系好了;才有和睦的气氛;不然总是提防着;日子也紧张。所以;小孤山也趁此机会开拓了根据地。
抢劫的事情处理完后;梅兰妮就回到了大同。
几天后;齐逸陪着屈仪奉也过来了。
那又是一番忙碌;试新衣;看新房等。
等到范家发嫁家闺女的那天;花轿队是一路吹打过来;大有土豪的气势。沿途的人都去看热闹。
各地婚礼习俗大同小异;梅兰妮等人听着司仪的调度安排;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
第二天见礼后;梅兰妮给十三娘的见面礼还是两套头面;这次都是用的真宝石。只是;这个时代的切割打磨技术不好;整出的真宝石还没有她家的假宝石漂亮。又送了十二颗鸽蛋大小的珍珠。这是自家养的池蝶蚌珠;眼下还没人认识这种珠;只当做是东珠。东珠相传是在牡丹江里长的珠子;是皇家的专用品。这年代珍珠也是很宝贝的东西;一是难得;再有就是漂亮;还有是它轻;镶成首饰头面没有多少份量。
十三娘也不是扭捏之辈;大方的接受了礼品;也有回礼;送给梅兰妮的是一双鞋;中规中矩。送几个小叔子就不同了,送的东西大气;并不是荷包鞋袜等物;而是一人给了个宝鸡出土的青铜器。齐逸替几个哥哥收下了。喜的他嘴角都到了耳边。
完成了认亲仪式后;康大掌柜等人来见礼。
为了表示娶亲的隆重;华记在大门外搭了戏台;请了戏班子来唱三天大戏。
锣鼓一响;往日的宁静全没了。除了大同城里的人;连周围几十里地的人都赶过来看戏。机灵的小贩趁着热闹做生意。
梅兰妮对这种戏曲没有什么兴趣。和齐逸找了个僻静处讲起小孤山发生的种种。
齐逸才知道自己离开的这几天;错过了这么大的事。说着;就着急着要去小孤山。
被梅兰妮按住了;“急什么;你这会去;早错过了。不如等仪奉他们离开后;我们到那里多住几天。”
齐逸想到什么;问道;“你不怕?”
梅兰妮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怕;当时我就权衡来着;可是就没法拿主意;如果他们不是自己追去的话;让我做决定;怕是要误事了。”梅兰妮老实交代着。
又讲了东井村发生的事给他听。
又把自己要退下来的打算讲给他听。齐逸听后;倒是很支持梅兰妮退下来的;企业越做越大;梅兰妮的水平明显是够不上了。再说;在这个朝代中;总是重男轻女;梅兰妮在家族企业中的角色;就象是太后暂管朝廷一样;总是要归政于皇帝的。
如今秦炼虽然还没有娶亲;但是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十七;八岁也算是成年人了。
齐逸对梅兰妮说;“现在要考虑梅朵的身份。”
梅兰妮奇怪了;“梅朵不是你们的表姐吗?”
“她不能一直是我们的表姐;在华氏企业里她最合适的身份应该是我们的嫂子。”
梅兰妮说;“婚姻这事总要当事人自己乐意才行。”
齐逸说;“如果是从政治上考虑;就不会这么说了。”
“好不容易穿越了一会;想方设法的创造了亿万家产;不就是要让自己生活的随意些;还把什么事都扯上政治;你扫兴不扫兴?”
“这就是女人和男人考虑问题的不同。创造财富的是一个团体;并不是你个人;所以现在考虑问题就要从这个团体利益出发。这世上根本没有率性两字;任何事情都是要付代价的。比如说;我们家现在成了一个财团;这就是意味着我们这些人的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这个财团的利益。梅朵如果要名正言顺的留在这个财团里;那就要改变身份。这还是个封建社会;有着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不是我们任意能改变的。目前我们还只能尽量和那个标准保持一致。就拿你来说;就不可能再恋爱;结婚。你已经成了这个集团的活牌坊了。”
梅兰妮听的一脸的震惊;脑子空白;接不上话来。她还真幻想过;也许能遇上一个合心意的男人;恋爱上那么一会;两世人生都没有ry;实在是一种遗憾。听了齐逸这么一说;就象是肥皂泡一个个破灭了一样。心底里产生了一股悲哀。这才认识到;随便穿到那里;只要有人群;就有政治;这种政治和谁也分不开;朝廷;财团;家族;甚至是小家庭都有自己的政治。换句话说;人就是政治的生物。
没有认清这一点时;日子还有些期待。等认清了这一点;前途都是灰色的了。就好象;从前以为自己的日子象一条溪流;前头还有千山万水似的。如今;让齐逸一说破;那未来的日子就象是设计好的工程;只等着按部就班。
梅兰妮想想就没劲;穿来穿去的;命运还在一条固定的铁轨上。心情都成灰色的了。
接下来的几天;梅兰妮都有些消沉。虽然她人前还是强打起精神;但是连新人们都看出来了。
屈仪奉背着人问齐逸;婶娘怎么了?
齐逸笑道;“没事;就是太闲了;心情才不好。”
屈仪奉只好苦笑;这小弟太会说笑;只是有些笑话他不知道该怎样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243 绿色
回北京时;经过小孤山;齐逸大大的表扬了于阿根。
阿根腼腆的红了脸;“参谋;那些都是我份内的事;不值得说。”
齐逸道;“没白教育你;我一定要把你的事告诉你们队长;让他也为你自豪。”
阿根立刻精神焕发了。
党外有党;党内有派;这在哪个时代都一样。。边峰成了洪门的新掌门;大家都称他为少主。可是;原来保安队的人坚持叫他队长。
梅兰妮很理解他们这种做法;就象民国时期;蒋委员长的嫡系都叫他校长。
齐逸当然不会忽略张掌柜。口灿舌花的一顿夸奖;让他眉开眼笑。
齐逸说;“这地风水见好;地名也要改一下;‘孤’字听上去不吉利。”
当时的人就信这个;张掌柜过去提过这事;没人重视。这次听齐逸这么一说;喜笑颜开;“也不用找别人;小爷你就是二榜进士出身;现成的学问比谁都好。”
小孤山如今不再是荒山了;华记把它全圈了下来;种上了树。虽然现在山上很多树还没有暴芽;但是松柏等树还是让山看上去有些绿意。
齐逸看着山上;问张掌柜;“山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张掌柜道;“今年夏天;山上就流出了泉水;以往从没有泉;可不就神奇了?”
连梅兰妮都知道;这泉水是因为绿化了山;使得地下水位高了;才成了泉;和神奇不神奇没什么关系。
但是;齐逸严肃的;“果真是神奇。那这处就叫神泉山吧。我给你写下来;你找人刻在石头上;日子久了;大家都会改口了。”
张掌柜立刻又说;“那我们这小孤山客栈也该成神泉山客栈了。”
“那是必须的;我一并写来;你找人重做招牌。”
张掌柜亲自侍侯笔墨。
齐逸还有让梅兰妮跌破眼镜的提议;“规划一下在这山上建座寺庙。就叫神泉寺。”
这个提议;不仅是张掌柜兴奋;连于阿根也很来劲;有南方的南少林做着榜样呢。
梅兰妮想;他们都愿意拿宗教做文章。一次;两次的;难道次次都能行的通?
看着张掌柜和于阿根的高兴劲;想来这个提议是得了他们的心。
曾经;梅兰妮和秦炼有过一次关于宗教的谈话。秦炼自有一套理论拿出来说。如今的妈祖在南洋和圣母玛利亚在欧洲有相同的地位。几乎每家华人都供奉。也因为有了共同的信仰使的那里的华人团结起来。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齐逸的文科水平比秦炼要高。
“因为有苦难;就要有宗教。”
“苦难?”梅兰妮问;“前些年这一路吃不饱;穿不暖;如今吃饱穿暖奔小康了;倒有了苦难了。”
“人的苦难也随着生活条件不断升级的。过去那种饥寒交迫是种苦难。但是;吃饱喝足后苦难也提升到了另一个层面。这时人们开始有机会关心精神层面的苦闷了。苦难提升到了精神层面。再如果成了富豪后;就要担心生死问题了;这么多的财富死后又带不走;下辈子不知能不能继续享受。甚至有人求长生不死。这时的苦难成了灵魂层面的事。”
这梅兰妮倒能理解。紫禁城里的佛堂最多。说起来那里还是天下第一家庭;吃穿用度不知比平民百姓好上多少倍了。
梅兰妮也想;齐逸是不是也婉转的告诉了她;当初他们在坞桥村时;只想着能活下来就行。后来到了苏州;想到是要活的好。如今在别人眼里他们算上活的好吧;可是新的烦恼又出现了;梅兰妮觉的人生好象没什么意义;说起来一生也有几十年;其实每个人一生中也就是那几件事。有很多人还不是每件事都能遇上。
这就是人生的不圆满吧。梅兰妮这样认为。
要建寺庙;这是大事;齐逸亲自上山看察;画草图;请了康大掌柜过来;一起商量;筹划。
寺庙的规格要齐全;有山门;有天王殿;弥勒堂;主建筑是大雄宝殿;后面再跟个观音堂;再可一造个藏经楼。佛塔;钟楼;鼓楼都不能少。光看这规模就让人兴奋了。
南少林是座军事意义上的寺庙;这座寺庙;齐逸想做成商业性质的寺庙。
这个提议最是合了康大掌柜的心了。
寺庙建成了;香火就是主要道具;生产香烛就成了一个产业。
远道的香客们要住宿;客栈也要相应扩大。这又是一个产业。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香客多了;市场也要繁荣了。饮食业也跟着兴起。
齐逸有着残园的经验;提议;在庙里发展素餐饮食。
这个提议;让康大掌柜立刻想到那些咖喱粉;胡椒粉;都可以拿来发挥作用。激动的击掌叫好。
张掌柜也提议;山上的泉水也要当作神泉好好保管;到时候也可以当药卖给人家治病。这在当时很多寺庙都是这样做的。
梅兰妮吓了一跳;这比卖假药还坑人。
这个提议引发了齐逸的一个设想;他说;“山泉咱还是引了当自来水用;不过;找些医生来寺庙里坐堂;给人看病;每日我们给医生们发些补贴;让他们每日免费看几个人。我们在寺庙外面开个药店;这样也形成了个产业链。”
康家畦横了张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