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物语-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立清在南方时被显然梅朵培训过了;所以很懂的照顾花草;他专门请了一个办公室小弟;每天打理店铺和仓库房顶上和周边的植物。也在铺面前的长廊上挂上了种花草篮;里面种着五颜六色的花草;成了阊胥街上的亮丽景观。
梅兰妮趁着大家都忙于建设;还没人理会一些空地;就又找陆本临帮忙;把仓库南面靠上塘河的空地买了下来;那块地因为不能作为商业用途;所以一直是空着。梅兰妮买下后;按照梅朵的设计;在那里建了一农家小院似的建筑;实际上是个养牲畜的院子。墙角;墙外上种了树。
做贸易;主要是做批发生意;有时要送货上门。这时候送货很多是人力;梅兰妮买下了驴;代替人力;后来发现她这样做是很有远见的;后来;苏州的送货的脚力们进行过好几次罢工;市场受到了很大影响;惟独他家因为用驴送货;生意如常;这时很多人才意识到了驴的好处;但是;已经没有空地发展养驴事业了。
梅兰妮养驴;不仅仅是为了送货;她是为了把井水压进水塔;苏州虽然是水乡;但是苏州人是不饮用河水的;都是饮用井水;不靠井的地方;专门有人送水;所以有人就靠送水为生。
华家出租的那几套房屋;住的人开始对环境还不了解;一开始他们也买水;平日洗衣就到旁边的河边去洗。
后来他们发现;每天早上大家都在门口放马桶时;华家那套房子从不放马桶出来。
要说;华家的员工也不少了;他们的排泄都到哪里去解决?难道都要跑过山塘桥去远处的公厕?
可是;观察下来;也没见人家的伙计过桥。
这就奇怪了。后来;他们发现他们的后门对着的房间;经常有人进进出出;有时人静时还能听到里面有水声。
大胆的;先去探了探;那里面点缀着花草;一间间的小间;一道墙的后面还有一面大镜子;镜子前面还有一排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后面也是一排小隔间;高处弯着铁莲蓬。
后来;和华记的员工熟了;才弄懂了;这原来是厕所;和梳洗间。
这么漂亮的厕所;完全颠覆了他们对厕所的认知。那铁莲蓬是夏天冲凉所用。他们第一次领略到了自来水。怪不得从不见他们倒马桶;也不见他们买水。原来如此。
那些人;先头还是小试着用华记的厕所;后来是全家都去用;那原来是男厕所;为梅兰妮等女客设的厕所小了点;平日都是锁着的。
那些租户的女人们也跑进去用;有时难免有些不方便了。最后;于立清只好在门上贴纸条〃女客勿进〃。但是;要占便宜的心态还是有的;那些人家从此也不买水了;每日他们就从华家的水龙头了接水回家。这点;于立清也不与计较。
南方的砂糖到来之前;他让人抄写了小广告;去各个省的商业会馆去发放。每斤砂糖比市场上的批发价便宜了一点。如果买十斤以上;还打一折。
只是这抄写小广告;还是很费力的;他有时来不及了;就拿到梅兰妮这里让保安队员抄;有几天;那些孩子就忙着抄写广告了。
梅兰妮想起前世的手摇油印机。但是那玩意虽然简单;要制作还是蛮难的。梅兰妮用木头做了一个粗糙的。这年头蜡纸不缺;就是粗糙了些;主要的是用来包食物的。梅兰妮用信鸽到庄子上向楚源要油墨。这开始的油墨也不细腻;但是能印东西;梅兰妮把刻上字的蜡纸卷上了摇筒;涂上油墨;一张张纸经过摇筒;印上了字;虽然没有抄些的那么漂亮;但是能看的懂;这做广告大家能看懂就行了。
后来;秦炼又改造了摇印机;用金属做了出来;派给华记的每间办事处用;这都是后话了。
自从华记贸易行开张运行以来;庄子上作坊的产品和窑场的定单都交于贸易行经营。梅兰妮轻松了很多。而且那些货物也不要运到家里;直接进入仓库就好。
而仓库因为很大;所以;也租用给人存放货物。这样;贸易行一运行就赚了钱。但是任何事开头都不会很顺利的。华记的砂糖在苏州就受到了抵制。
152 中元节会
要做生意;一开始总要有些阻力的。
就象他们卖砂糖;想来应该是很好卖的;因为江南人嗜甜;连烧菜都要放很多糖;那糖的用量肯定大。
可是;开始他们找不到买家。江南砂糖生意有自己固定的圈子;外面人进来是要受到抵制的。
尽管他们的糖质量好;价钱便宜。在苏州本地居然销不动。
后来;他们到各商会发了广告;特别是山西那些会馆。才有人过来问及。
还是要提到晋商;他们最善于抓住商机。苏州的山西商人不少。在商言商;晋商的确比其他地方的商人强。他们不像有些苏州商人有一种天生的地域优越感。他们在外很团结;拿买砂糖一事来讲;他们就几个人集资;购买量大了;而达到优惠待遇。买下砂糖;他们又齐心协力的运去北方。华记的几千斤砂糖就被他们买去了;等其他商人们醒悟过来;华记的两船糖早已运到北方去了。
华记第一单砂糖生意做成了;他们立刻买了大量的丝绸运到泉州;在那里以三倍的价钱卖给了欧洲商人。
然后又从南方把糖运到苏州。这样几次一来;做活了生意;也发展了生意圈子。
因为;是和晋商做糖的生意;华记就和他们商量到天津去提货。这样一来;大家都省很多事。华记海运只要直接把船驶到天津就行;不用象现在这样;从上海转到苏州;再从苏州转到北方。这个建议;晋商当然愿意接受。接下来的事情是;华记和晋商合资在天津建立一个码头。
这些事是梅兰妮出计划;于立清出面和他们商量。梅兰妮的计划并不是她个人的;而是整个华家的。
开展北方市场也是他们的计划之一;船厂的造船用剩下的木头;秦炼拿来做各种不同类型的车。小木材做小推车;如华记仓库里用的。大点的木头做大车。他们用钢铁做车轴车轮;南方的橡胶;处理的方法粗糙了些;但也能算上是胶皮。这些胶皮大车他们要销到北方去;当然晋商们是首选推销对象。
不要看华家银钱滚滚而来;但是花销也增大了;流动资金并没多少了。梅兰妮的压力一下子感到大了;她玩命的缂丝;这让席羽绢很不理解。
华记开张以来;办公室的文字工作也多;传统的生意行就是有个记帐的账房先生;这人就是搞办公室文字工作的。但是把许多事和会计工作相混合;让人觉的很零乱。梅兰妮把那些个账本拿回家;分类写开;另做会计账;然后再给于立清看。于立清一看;果然清晰;只是这样的文职在苏州可不好找。梅兰妮向他推荐了席羽绢。
女的啊;于立清很踌躇。
〃女的要什么紧;我们办公室后面有这么许多房间空着;给一间让她工作;而且她又不抛头露面;谁知道你聘了个女账房?再说;她可以每天上下班的。不在你这里住。〃
于立清听梅兰妮这样说;也就同意了。
梅兰妮和席羽绢说起这事;席羽绢也很吃惊;她能成了华记的账房?
〃为什么不能;难道你从你家出来了;真的就找一个地方坐吃等老?既然出家了;就要干一翻事业出来;将来让你家的人都对你另眼相看。你要成为你家的骄傲。〃
梅兰妮怎么一说;羽绢还真同意了。她每天不辞辛劳的乘家里小船上下班。于立清后来给了她一份丰厚的账房工资。这是她第一次靠自己的努力赚到的。她更加投入了。
苏州人有一句话;〃房顶上生草〃;来形容这家人的懒惰。
可是;华家的房顶上不仅生草;还种草;这开始还真让人笑话了。
到了六月;太阳如火球一样挂在天上;阊胥街上的房子原本就挤逼;这会更加闷热。可是华家的房子里温度要比其他地方低;好处一下子就显露出来。再也没有人笑话他们了。所以事情的好坏是要比较出来的。
中元节在苏州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一般都要举行节会;所谓节会;就是三个县共同举办的一些项目;一般在清明;中元(七月十五)和下元(十月初一)这三县都要共同举办的节会;所以苏州人叫这三节会。
长洲县的节会是在中元节举行。
三个县的神仙都要请到虎丘山下集体被祭;土地神了;关公啦;药王神啦;各路神仙都来;一抬一抬的装饰的很奢华;前后还有人载歌载舞;象后世的游行;很好看。
华家到了这里虽然听说过这个项目;但从未亲眼见过;因为到了那天;山塘河里的船接着船;山塘路上人拥着人;根本就插不进脚。
今年;华家在自家的楼上就可以看;所以;三胞胎他们五个;邀了老师李果一起来看热闹。梅兰妮给了他们一人一个望远镜;这是从泉州过来的;华记泉州贸易公司从洋人手里买的。于立清拿着望远镜看了一会;又放下来;若有所思的看着那东西。
这个活动;梅兰妮从没有见过;连她妈应该也没有见过;因为;四九年前;中国十几年的战乱;哪会搞这样的活动;四九年后;这种存属迷信的活动被取缔了。
梅兰妮算开了眼了。拿着神仙在斗富;每个神仙的装饰都是他附近的居民家里借出来的;药王神最富了。浑身上下的珠宝。她听到有人说;〃看;那药王神冠上的珠子有鸡卵大;恐怕皇宫里都不见的有呢。〃
有人认得那物;道;〃那是杨家之物;他家去倭国贩铜时得来的。〃
又有人道;〃周家那是别说了;他家的好东西只怕是连皇上也没见过呢。〃
先头那人又说;〃如今可不一样了;你们看那大成坊的土地;头上那十几颗猫眼;哪里去寻?听说都是前朝宫里流出来的旧物。〃
梅兰妮突然心虚起来;放下了望远镜不再看了。
她拿了杯子倒了茶水;坐在风口喝。于立清见到了;过来陪同。
于立清说;〃苏州人爱奢华;我们从泉州多贩些望远镜;这类的东西过来;肯定好卖。〃
梅兰妮立刻表示同意。心里对于立清欣赏起来;你看;这人看什么都能看出商机来。
梅兰妮问起他的家庭来。
他原来是徽州人歙县人;家里是做墨生意的。妻子和一女现在留在歙县。
梅兰妮问;〃你家没有分家吗?〃问完;梅兰妮有些后悔;哪里与这样问的。
可是;于立清答道;〃我是没与资格分家的。〃
梅兰妮方知他原是庶子;庶子是没有资格分到任何家产的。一般家中嫡子多时;他们连读书都没人关心的。他是早就出来做生意了。
梅兰妮说;〃既然如此;那为何不把妻儿接出来?〃
〃难道;奶奶你不知道?做大掌柜的不能带家眷。〃
这是什么规矩?这不是逼人往烟花巷里走吗?
梅兰妮说;〃我们家没有这样的规矩。你只管带她们出来;那楼上足够你们住了。何必让她们在家乡受人白眼?你也有家人在身边照应。〃
于立清一时没有说话。但是;后来到了过年时节;他还是回乡去把妻女接到了苏州。
梅兰妮又说;〃中元节后;我要和这几个少爷往江宁去了;苏州这边的事情要你多照应了。〃
古人对科举考试那是很重视的。华家有五个少爷要参加考试;那更是大事。
所以;于立清说;〃东家;你只管放心去;我会很好照应的。〃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事情。
这时神仙也过完了;于立清早在附近的饭店定了包房;一行人都到那近水台饭庄去了。这也是梅兰妮等人第一次到饭庄吃饭。这个时代很多事是要男人出面做的。
这个饭庄临水而筑;叫做近水台;梅兰妮想起后世那著名的〃得月楼〃来了。便问他们;〃有没有得月楼呢?〃
李果掐着胡须;〃对的果然工整;想来也是近赤近墨的缘故了。〃
李芸说道;〃哪里是他们的缘故;梅娘子才华好得很;她和羽绢还做了一部弹词呐。〃
羽绢脸也红了;〃那是玩笑的;哪里上的了台面。再说;也是多亏了你的润色。〃
李果感兴趣了;〃哦?怎样的弹词;我倒要听听了。〃
梅兰妮道;〃就要长途跋涉了;在那伤怀日寂寞时;不妨让李芸唱与你听;她学会了全本的。〃
李果要和学生们北上;费用自然都是华家出;但是李芸并不知道;华家也愿意出她的旅资。现在听了梅兰妮这样说;兴奋的脸都红了。
对于梅兰妮来讲;她也要和孩子们一起去;如果李芸不去;她一个女的怎么都不方便。
菜上来了;有太湖白虾;清蒸太湖白鱼;水晶淆肉;茭白蟮丝;松鼠鳜鱼;鲃肺汤等苏帮菜。很和时宜;时立秋已过;秋风初爽。这样清淡的菜肴很和胃口。在没有味精的时代;充分体现出食材本身的鲜味;这在梅兰妮他们的时代;大多数饭庄是做不到的。
153 来到江宁
前几年;家里孩子还小时;梅兰妮心里盼望着日子过的快些;好让他们快些长大。而如今;梅兰妮觉的日子太快了。她的那套月曼清游图;到底还是没与完成;他们就要起身北上了。
梅兰妮整理行装;吩咐家事。忙忙碌碌;唠唠叨叨了一番。
早查了黄历;七月十七日这日〃宜出行〃。在这天卖舟北上。雇的还是老熟人黄家平和他朋友的船。两只船一前一后的离开苏州去了江宁。
沿着运河北上;梅兰妮等也算是故地重游。一路北上;梅兰妮也是感慨极多。但是到了常州一带;她还是有点心虚;特地吩咐三胞胎少在那里露面。她自己也不出船舱。
从苏州到江宁;船快的话;也就五;六天功夫。
到了江宁码头;老乐已经雇了车马;在那里等候了。老乐是先几天过来了。梅兰妮和黄家平讲好;等发榜时再来接他们;梅兰妮说;〃如果有一人侥幸上榜。那就得麻烦你和我们去一趟京城了。〃
黄家平道;〃有你这句话;我还是准备跑一次京城吧。都说你家的几个是文曲星;他们考不上;谁人能考上?〃
人道;千错万错;马屁不错。梅兰妮明知道这话是奉承话;还是听的心花怒放。
把行李带到了钓鱼巷;进了大门;向东拐;又进了一个侧院;那侧院也有两进;他们租的是这个侧院。
外进是三间倒座河房;里进是两间房间再加一个小厨房。收拾的还干净。
院中也有几杆竹子;一;两块湖石;外院还有一棵老树。最难得的是这厨房前还有一个小水井。
这时节的房子非常紧张;四下里都住着赶考的秀才;正院也是住满了人;有些人还在院子里哼哼卿卿的读文章。
还真有一种大考将来的紧张气氛。
学生和老师分住三间倒河屋;女眷住里进;梅兰妮住了一间;李芸和篆儿住了一间。
老乐早在饭店里定了饭食;这时已由店家送来。坐了几天船;大家都疲劳了;吃了饭;梳洗了一下;早早的睡下了。
这个时节这里的人虽然多;但比起上海那七十二家房客和北京的大杂院来;还是小巫见大巫的;所以;梅兰妮和三胞胎都没有心理负担的睡了。倒是李芸可能从没有住过着样逼仄的空间;老觉得那墙外的人都能破墙而入似的;一夜倒不曾睡好;第二日带着两只熊猫眼起床了。
原来;那老苍头不住在这里;他家就在巷子里;老乐和他讲好;女眷到时;请他的家主婆来做些日子的高妈。
苍头姓张;那张妈妈清早过来;帮着烧早饭。梅兰妮因为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清早;听见大门外有响动;便开了门;见张妈妈在外;因老乐事先讲好的;梅兰妮放她进来。关了门;带她到了小厨房。一起烧了洗脸水;做了早饭。梅兰妮收拾了一下;就和张妈妈一起去逛菜场了。江宁的菜市也和苏州一样;都是巳时就结束的。
卖了菜和早点回来;大家都起来了;梳洗后;吃了早饭。老乐拿着包裹就要去江边;乘黄家平的船返回苏州。
休息了一晚上;李果又有精力折腾学生了;上午把他们关在房间里;出了题;让他们做文章。他自己倒是坐在院中老树下乘凉。
昨天忙乱;梅兰妮都没有注意这是棵什么树;今天闲了;她抬头一看;满树的小花苞;有一丝丝的香甜的味道;正是桂树。梅兰妮这才觉察的老乐租这小院的用心良苦。
李芸出来;见李果喝着茶;拿着书在看。便问他想不想出去走走。
李果说;〃这江宁我是来过许多次了;这夫子庙那里的书肆倒是可以去看看;有时能掏到好书。〃
梅兰妮有很多事情要干;就不和他们父女同去了。
李果;李芸带着篆儿去逛夫子庙街去了;丢下几个学生自在房里写八股文。
梅兰妮这边忙着洗衣服。洗完衣服又忙着准备午饭。打扫房间;整理行李。足足忙了一个上午。
等李果父女带着买到的书回来时;几个学生的文章也做好了;梅兰妮的午饭也做好了。
古人吃饭也是男女有别的;李果和五个学生在河房里吃;梅兰妮和李芸;篆儿就在厨房里吃。梅兰妮让张妈妈也一起吃;张妈妈告了罪;自端了饭菜在一边吃了。
李芸见桌上的菜肴有;毛豆炒芋艿丁;咕咾肉;八珍豆腐;再一个绿油油的小塘菜;加上雪白的鲫鱼汤。
李芸虽然和华家交往经年;但是吃梅兰妮做的饭菜是第一次;不仅大大的赞赏了一番。
梅兰妮很不以为然的说;〃女人嘛;就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李芸说;〃这也是警世通言了。〃
梅兰妮想;这难道不是古代淑女的标准吗?
梅兰妮的二〃得〃名言;很快被李芸宣传给了李果听。
李果听了觉的有趣;〃除了这二‘得‘外;我看你还有几‘得‘呢。〃他的本意是想说梅兰妮做得了生意;坐得了绣房。
梅兰妮说;〃那当然;我还斗得过二奶;打得过流氓。〃
三胞胎听了笑的趴在了床上。另外几个人还在琢磨‘二奶‘是谁。
那李果说;〃那二奶莫非是惟世他母亲?〃
〃谁?〃梅兰妮被绕昏了;这和叶惟世他妈有什么关系。
三胞胎听了更是大笑;在床上矮油;矮油的。
齐逸忍笑对梅兰妮说;〃娘;我看二奶就不劳您费心了;门口几个流氓你倒是可以打。〃
说罢;三人更是大笑。
钓鱼巷离那贡院近;又有许多河房;考试其间秀才们喜欢租这里的房子。梅兰妮他们住的正院;一间大房间被栏成小间;分辨租给了外地赶考的学子们住;那屋子狭窄;那些学子有时就在院里读书。梅兰妮经常出出进进;又梳着妇人的头;大脚;他们见了以为是这家的高妈。
也是的;有钱的考生们都带着小厮来;谁也不会带着妈来。
而这个高妈看着还养眼;有那轻浮的;就在她面前念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可是;梅兰妮面不改色的走出走进;她压根都没有听懂那句子的意思。再说了;上海滩出来的女人不怕人看;就怕人不看。吸引了几个猪小辫的目光;她都还没有什么成就感呢。越是这样;越是引的几个学子象苍蝇一样总在他们的门前转悠。
玩笑归玩笑;五人读书是拼了老力了。
梅兰妮每日煮些营养饭菜给他们吃。早上也不让他们睡懒觉;叫他们起来在小院里打打太极拳。伸伸腰腿;李果见了感到很新鲜;他们就鼓励他也学。还说这原本就是给老人打的拳。
叶惟世这年已经十七岁了;长得比梅兰妮都高了。知道帮着照顾老师;晚上都是他替老师打洗脚水。
来到江宁后;这几人倒是日日关在小院里安心做文章;做诗;读书;复习功课;连院门都不出。李芸他们出去过几次;有两次李芸回来;两眼红红的象似哭过的样子。梅兰妮等一猜就知道;她准是旧地重游伤感了。
这转眼进到了八月;院里这棵桂花开放了;满院甜香。梅兰妮觉的兆头很好。
这天;五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去鹫峰寺去了;考试注册就设在这里。几个人仔细写了卷头;交了卷;和老师在那附近逛了逛。
梅兰妮在家整理考篮;每只考篮放进号顶;号帘;小铜铫;小铜锅;小风炉;烛台;烛剪;卷袋;匙箸筒;杯子;一点茶叶;钉锤;一小包米;几片人参。笔墨纸砚。小折凳。
李芸也在一旁帮忙。梅兰妮听到门口有响动;以为是三胞胎他们回来了;赶到门口方觉着不是。原来;是门外的人自说着体己的话;〃打听到了;这次的主考官是李扶。〃
梅兰妮记住了这名字;悄悄的告诉了齐逸。
齐逸想了想;恍然地;〃是李绂。他也算清朝著名的理学家和政治家;诗也写的好;也算是大清的名臣。钱穆;钱钟书对他都有研究。〃
便悄悄地把他的生平事迹讲给了梅兰妮听。梅兰妮死记硬背了下来;还在手上做了小笔记。
转身。梅兰妮带着齐逸找到另外四人;对他们介绍了主考官李绂。
江西人李绂自己就是个天才儿童;十岁能写诗;十二岁就和成人们结诗社。二十五岁那年;他哥哥在汉阳经商养家;所住的地方起火;衣服本钱都烧光了;他知道这事后;毅然停下了学习;带着家里仅有的三百个铜板在大风雪里走了一个月;一个人从临川走到汉阳去帮助哥哥。这事传开好;大家都认为李绂意志坚强;还有孝心和爱心;这样的人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
在齐逸的不断提示下;梅兰妮讲了李绂大概的一生;和他的几次官场沉浮。及他推崇的陆象山。极力协调陆朱二人。他尝谓朱熹道问学之功居多,陆象山尊德性之见为卓。他对江西籍的历史名人多有袒护;甚至连严嵩都认为不能入佞臣类。
梅兰妮总结说;〃李绂在康熙五十九年担任会试的副考官;由于落地举子到他家门口闹事;他遭到了弹劾;被发配到永定河工地上效力。这件事他显然是冤枉的;他写诗明志:‘只知国事如家事;敢怨清流向浊流。‘他有过一次当考官的失败经历;这次他又来江南做主考;他肯定会尽心尽力;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加上他为人很清濂;当官这么久;没有什么贪污受贿的记录;所以;你们只要真正文章诗文做的好;就一定能考上的。〃
154 秋闱
李果听了梅兰妮这些话;大大的跌破眼镜;他真想不到梅兰妮一个家庭妇女;对一个朝廷的主考官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又可以有这样的一番见解。
他原以为;她家的孩子读书都有天份;现在看来;还真不能小觑了他们背后的这个女人。
到了八月七日这天;梅兰妮料理下场的食品。自己做的饼干。酱菜;月饼;肉松;蜜橙糕;板鸭;炒米;生姜。
八日一清早;几个人就起身了;梅兰妮男装打扮;帮着他们拎东西;一直把他们送过了淮清桥。苏州府的秀才们先点到了;五个人大的帮小的;披披挂挂的进去了。
梅兰妮目送着他们;心里百感交际。
回到了寓所;梅兰妮给张妈妈安排了家务后;自己拿出了棚架;坐在湖石旁专心的绣双面绣。李芸等人见了;知她心中的挂记;所以并不扰她。
到了十日一早;梅兰妮雇了大车等在了贡院大门外;最早是齐逸出来了;见到梅兰妮高兴的往车上一坐;感叹道;〃世上只有妈妈好。〃
梅兰妮笑道;〃这会子没人;用不着做戏;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还能是什么情况?脏;乱;差呗;那老鼠蟑螂有人的时候都窜了出来。那厕所更是不能说了。对了下次要提醒大家少喝水;否则连厕所都没法上;下两场那粪桶肯定都要瀑出来了;脚都踩不进的。〃
娘俩正说着;其他四人也陆续到了。马车回到寓所;早有烧好的水;煮好的饭菜等着他们了;几个人把带出来的草稿交给了李果;梳洗了一番;饱饱的吃了一顿;上床美美的睡了。
李果细读了五人的卷稿;心里直有叫好的;只是这科场除了文章;其他变数也很大;能不能中还得看造化。
华家五位秀才在考试前就很好的分析过考官了;对于他可能出什么样的题目也有了大概的猜想;所以;第一场的试题发下来;都在他们的预想范围内;可想而知他们的成竹都是如何挺立在胸了。
李果把自己的意见讲了出来;叶;屈二人难免有些消沉了。
梅兰妮立刻鼓劲道;〃那李绂做事勤恳;凡事都要亲力亲为;这次当主考官又是在他三年前被贬后重新起用。他肯定会亲自读过每一份考卷的。你们只要用心写来;他定能公正评判。〃
梅兰妮说的可不是预言;她讲的是齐逸告诉她的史料;李绂在二十天的批卷其间;亲自读了几万张卷子;以至健康受到损害;两年后就辞官回故里了。这次江南考官也是他政治生涯中的最后一笔。
李果听了梅兰妮的话;只有再次跌眼睛的份。
考试写文章;能不能入考官的眼还真要看造化;像李绂这样仕途艰辛;学问超群的大儒;做人做事都很有自己的见解。
在雍正四年;他弹劾河南巡抚田文镜‘横行乡里;贪赃枉法;祸害百姓。‘后来反被田文镜弹劾他‘贪脏枉法;庇护私党‘。雍正将他下到刑部大牢里;曾两次到刑场陪斩;都面不该色。雍正使人将刀置于他颈上;问;〃此时知田文镜好否?〃
他答;〃臣虽死;不知田文镜的好处。〃
在狱中;吃饱;睡足;读书。
后来刑部抄他家;见他家‘室内简陋;别无长物。‘连夫人头上的首饰都是铜制品。雍正知他真的清廉。将他赦免。
他奉敕主修&等;八年来闭门谢客;专心修书。直到乾隆上位才又升为户部左侍郎。
象他这样的人什么样的文章能入其眼?当然要和他一样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了。还要有‘为了真理不怕杀头‘的气势。
当然;文笔中还要有一种沧桑感。
华家的五个孩子;年纪虽小;但是他们的经历恐怕无人能及;三胞胎不用说了;从一个富庶安定的社会;一下子跌到了一个封建奴隶社会的最下层;这其中的沧海桑田是没人能体会的。叶;屈二人;小小年纪就家破人亡;这种经历也没几人。所以;他们年记虽小;但是文章已老。
两场很快就结束了。要到二十天后才知道结果。这二十天可以说是考生最放松的时间了。
华家的人也趁这个机会游玩南京。这个时代的江宁;李果最熟悉了;他十多年前来过好几次。梅兰妮所熟悉的是后世的南京;和现在的江宁几乎就是两个不同的城市;只有一些景点的名字相同而已。
什么地方最好玩?按照李果的说法当然是秦淮河啊。
玩就玩呗;梅兰妮倒是真想见识一下秦淮风月。
李芸主仆也象梅兰妮那样男装打扮;看这就是大脚的好处了。
秦淮河的船菜是有名的。他们包了一条小船;那船娘是婆媳二人;原本这样的生意总要带着些粉红色;只是看着梅兰妮这一行;老的老;小的小;还有三个一看就是女扮的;所以就是纯吃菜了。
这时的秦淮河虽然两岸也是楼台林立;但已经没有明代的风光了;那风月二字只换成了风尘。
船菜都有独特之处;这家的鱼做的特别好。长江里有一种镬盖鱼;她们做的特别好吃。秋季当然少不了蟹了。只是这江蟹比阳澄湖蟹的要小了许多。
对面来了一条船;船上笙歌弹唱清晰入耳。
梅兰妮精神一振;她终于可一看见货真价实的古代妓女了;男人看女人;和女人看女人是不一样的;女人看女人看的特别仔细;化装;衣服;首饰;服饰;举止言谈了;一项项在细细研究。
等那船走了好远;梅兰妮才转过头来;见叶惟世还在呆呆的望向那船。
梅兰妮心中一动;想到他已经十七岁了。还没替他说亲。说穿了;梅兰妮的脑子里根本没有说亲这根弦。这回她想到叶;屈两位真正的古代孩子;恐怕不会来自由恋爱这一套。春考考完了;还是要给他说门亲事了。
这时楚濂说;〃大表哥是否看中了那船上的女子?〃
叶惟世回过神来;〃哪里;我是在想;以一笑倾城来衡量一下;那几个女子能倾多少地。〃
李芸觉的好笑了;〃能倾多少啊?〃
〃最多也不超过一里地耳。〃叶惟世认真的回答。
梅兰妮等人随车来到鸡鸣寺。
鸡鸣寺是一座江南的名刹;大门上的〃古鸡鸣寺〃几个字还是康熙的文墨。梅兰妮指着那字告诉子侄们。
平日里在三胞胎眼里她就是个历史小白;但是江南著名的地方她前世可是一来再来;算得上半个土著。她也有资格骄傲骄傲的。
李果抚着胡须;〃想不到梅娘子也认得康熙爷的字。〃
这还要认?导游书上全写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