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物语-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梅兰妮赶紧替他们拿出换洗的衣物。两人出门去泡浑堂去了。老乐安排人抬木头上岸。

回到家里时;两人头也剃过了;只是并没精神和大家说话;倒在暖暖的被窝里就睡着了。这一睡就睡到了第二天中午。

130 造船还是买船

第二日中午;边峰和秦炼醒来的时候;四周静悄悄的。两人梳洗后;来到饭厅;只见梅兰妮正在清洁饭厅。见他们出来;忙把留给他们的饭菜拿了出来;

〃快;还是热的;饿了吧;赶快吃吧。〃梅兰妮说。

边峰和秦炼边坐下;边问;〃人都到哪里去了?〃

梅兰妮把汤盛给他们;〃还能到哪去;男孩去看狼狗了;女孩去看羊驼了。这些活物;你们从哪里弄来的?〃

〃泉州;老外阿拉伯人那里买的。〃秦炼答道。

〃泉州老外多吗?〃梅兰妮问。

〃比苏州多的多;至少在街能看到。〃秦炼说。

边峰只管吃着饭。梅兰妮看着他们吃;〃刘荣华的结果我们已经听说了。你们没吃到什么轧头吧?〃

〃当然没有。〃边峰说。

梅朵从外面进来;〃那些个小羊驼真可爱;你们怎么弄来的?〃羊驼立刻取代了小驴驹的位置;成了华家的宠物。

秦炼放下了汤碗;〃从一个阿拉伯商人那里买来的;他们把羊驼当宠物一只只卖。我们就一下子全都买下了;要三十两一只呢。我们一共买了十六只。〃

梅朵笑着说;〃和后世那一万美元一只比起来真是太便宜了。你们倒还很聪明;知道要一群买下。〃

秦炼道;〃这可是边峰的功劳了;他说;这种动物是群居的;一雄多雌;才好养活。〃

〃边峰;你也知道羊驼?〃

〃我也是探索发现节目的爱好者。〃边峰说。

〃那六只狼犬也是三十两银一只?〃梅朵又问。

〃哪里;那要三十五两一只。〃

〃怎么比羊驼还贵?〃梅兰妮皱着眉头问。

〃可能是;他们还没有发现羊驼的经济价值吧。〃秦炼说。

梅兰妮想起来了;〃怎么还带几篓油?去年庄子上的菜油还吃不完呢。〃

这年头;装油的器物是一种用芦叶类的植物编制的器物;再抹上了什么;外面用竹子框架;所以是称作油篓。好处是;这种器物比坛子轻;运输方便。缺点是;利器容易戳破;所以使用时要很当心。

〃那可不是吃的;那些油是橄榄油;我从洋商那里换来的。是要用在工业上的。菜油粘度大;不能用于润滑。今后;要种些蓖麻。〃

梅朵说;〃我已经计划好了;种茶苗的二十亩地空出来了;三月里全种上蓖麻。〃

梅兰妮说〃行了;言归正传;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办成了。〃边峰说。

〃我是问后来的事。〃梅兰妮道。

〃后来;我们去了泉州;那里好繁华;我们乐不思蜀;流连忘返了。〃秦炼帮着说。

梅兰妮;梅朵都笑了起来。

〃我吃完了;我先去看看保安队那帮小子。等会儿;在回来和你们叙话。让大哥先和你们说。〃边峰走出了主屋。

正事还是要谈的;晚上;华家一家人坐在起居室;梅兰妮等人讲了家里和庄子上的情况。

秦炼和边峰也说了他们的经历。

〃关于刘荣华的事;就是这样了;听说乾隆得知非常震怒;下令一定要捉捕案犯;还要从严处之。温州官员有一阵子好忙活了。〃秦炼道;〃我和二弟趁此机会考察了沿海几个点;还是很有收获的。我们一直打算先买一个船厂;泉州;马尾;温州;台州;宁波这些地方都有造船业;倒是上海;却没有什么造海船的工厂;如果;我们在上海开一个船厂;造船的木料就要从别的地方运过来;上海本地是没有木料资源的。所以;暂时;不考虑在上海建船厂。如今合适的地方有福州;有泉州。泉州的人工成本要高些;那是个港口城市。〃

〃买船能赚钱吗?〃有了开织坊的经验;梅兰妮深知这个时代工业很难赚钱。

〃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也就赚个百分之三十的利润。〃秦炼道。

〃那太低了;如果按我们请工人的标准;弄了不好还要赔的。是不是考虑其他的生意?〃梅兰妮说。

〃我们主要是要先组织出一个海运公司;先走南方路线;海运公司就必须有船。〃秦炼说。

梅兰妮道;〃既然是为了组织船运公司;那就太好办了;我们可以买船啊;那样成本就低很多。你们笑什么?我是认真的。〃

梅朵和三胞胎听了梅兰妮的话都笑了起来。

齐逸说;〃我们笑;是因为在现代中国的高层;也曾发生过你们这样的争论。从成本核算上讲;当时也是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

梅兰妮有点恼了;〃我们哪里和他们比;今年我们的庄子虽然有了收入;可是;养这一大家子;还是入不敷出的。就拿我们的纺织作坊为例;一匹纱布只能赚一百文钱;三天一匹;三台织机;平均每天就是一百文的利润。一年三百五十天算;也就三百五十两银。赚这点钱;人很辛苦的。〃

秦炼说;〃你还可以这样算;三台织机你每天赢利一百文;那三十台织机你每天赢利多少呢?三百台呢?〃

梅兰妮道;〃眼下中国还是可农业社会;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哪有怎么多人来买我们的帐纱。如何能随意扩大再生产。〃

齐逸道;〃我们的工人就很可能会购买我们的帐纱;随着工人群体的增加;你的潜在的消费群也会增加。这个过程就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现在话题回到大哥提议的船厂;大哥的目的并不是要造那几条木船;大哥是想通过船厂;提高和改进现有的造船技术和生产力。并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说;大哥能在船上试出蒸气机;那纺织厂也能用。而航海所需的指南针;陀螺仪等;也可以改进;还有远程联络技术都能得到发展。再说;我们中国原本在航海事业是走到了世界前列;可是由于满清这等落后的民族来统治;航海业反倒落后西方几百年。你还愿意看到鸦片战争;甲午海战那样的结果吗?〃

边峰笑道;〃还是小弟能说会道;娘;你同意建船厂吗?〃

〃看来我是少数派;还是服从多数吧。那船厂你们是怎样打算的?〃

秦炼拿出几张皱巴巴的纸;〃我和二弟在路上合计了一下;我们在南方开一家船厂;这是因为那里的资源丰富;木材多。还能找到熟练的船厂工人师傅。万大纲他家过去就是造船的;由于受到洪门的牵连;所以他们的船厂被关闭了。所以我们想由万家的人参加;帮我们组成一个船厂。船厂也由他们出面经营;到时候;娘;你就和他们签一个和窑场类似的合约;签三年。万大纲的大哥万大谦做厂长。工厂事宜由他负责。还有;就是把洪门有关的人组织起来;在泉州建立一个海运公司;专跑从泉州到苏州路线。我们已经在泉州找到了一家牙行;专和洋人做生意。我们想;欧洲现在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瓷器;丝绸和茶叶;江南的丝绸;我们可以和席家合作;茶叶就要自己找门路了;浙江;福建两省都是产茶区;我们可以考虑通过买地建造自己的茶叶生产基地。这个运输线有一个问题;只是单向的;从苏州到泉州有货;而泉州到苏州就要空船了。〃

梅朵说;〃如果能自己在福建省建立茶叶基地的话;那也可以建立砂糖生产基地;我记得后世莆田就种了很多的甘蔗田。现在;江南的砂糖是四百文一斤;贵的时候能卖到六百文一斤。我们把糖运回苏州。还可以运木头。福建可以建砂糖基地和茶场。洋人们喜欢喝红茶;我们就专制红茶。〃

大家点头称好。

齐逸说;〃乾隆二十二年;指定广州成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城市;泉州;上海等地都不能对外直接交易了。那时;我们的对外生产基地是不是会受损失;毕竟;国内市场是有限的。〃

秦炼说;〃这我已经考虑过了;到时候我们把商行移到广州去也行;如果有障碍;我们就早点到香港去。甚至再远一些;我们可以在西贡建立贸易行。毕竟那一块这会还是中国的附属国。我们早点到那里建基地也行;省的法国人过来打主意。既然;没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就定在马尾附近建船厂;以那块地方为基地向南北两边发展;然后组建海运公司。只是在那个地区要发展;必须要有洪门的支持;所以;过了年;娘;你就上一次天台山;和张敬之谈判;让出海运公司的一半红利给洪门做活动经费;换取洪门的支持。〃

大事谈好了;就谈家里的琐事了。

梅朵的荔枝园计划。梅朵说;〃杨贵妃已经把荔枝的知名度提得非常高了;这水果不需要什么广告已经家喻户晓了;苏州人会享受;一百文一斤都卖的掉。一亩半的产量保守些;一千斤算;就有一百两的收入;比种田要高多了。〃

边峰说;〃蒲田的荔枝就很好;你尽管移植。〃

再谈到纱帐生意;讲到目前的陈步云的收购价;梅兰妮就忿忿起来。

秦炼想了想;〃他卖出的价钱;就是市面上布帐的价钱。市面上染布的价在三百六十文到四百文一匹;一般来说;产家和商家都是平分利润;陈步云这样压低我们的价;就是侵蚀了我们的利益;如果;他的收购价在三百六十到四百之间是合理的。现在;还是冬季;人们还没有体会都面纱帐的好处;一到夏季;马上就会有返馈了。所以;他是很精明的;看到了这一点;大冬天就做棉纱帐。〃

梅兰妮讲;〃这时候;不分冬夏;都用帐子。过年时分;都有人家新添帐幔;还算是帐子高峰期呢。〃

秦炼说;〃合约还没签;等这二十匹供完后;我们就不再供他纱帐布了;看他怎么讲。如果;还是不肯提价的话;我们就可以找陆本临合作;或者;还可以销到泉州去。〃

是啊;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秦炼又道;〃三胞胎明年考试;还是要多做些准备;能一次考上最好;万一。。。就再接再厉;不要灰心。如果;家里没有社会地位;干什么事都不顺的。〃

楚源说;〃大哥;你只管放心;我们会努力的。〃

131 过年前后

方针定下来了;就要行动。秦炼把万大纲;洪近全;及林永青请来吃饭。

梅兰妮在席上;先谢万;洪二人一路上对边峰和秦炼的照顾。

洪近全道;〃华家娘子还是不要谢我们;两位小师弟本事大得很;说来我等都是甘拜下风的。这次;温州之行;大大为洪门出了口气。〃

梅兰妮说;〃正是为了温州之事;我请你们过来商议。听说朝廷对此事查的很紧;在莆田也大肆报复;很多人家也失去了生机。〃

说到这里;洪;万二人叹了口气。

梅兰妮继续道;〃虽然;温州我们出了口气;但是;更多的人被逼的没气了。生活问题是个大问题。〃

万大纲道;〃华家娘子;你说的对;我家里的船厂也被官府封查了。我二哥还入了狱。一家老小今后还不知指什么生活。〃

洪近全也说;〃很多人多受到洪门的牵连;今年更是难过。〃

所以呀;暴力行动的后果也是很沉重的。梅兰妮想。

她说;〃我现在有一个想法;可以帮助他们;我打算在马尾开家船厂。莆田查的严;我们何不去马尾那边;那里离莆田也不远;如果形情好转了;回去也方便。〃

万大纲思索着;〃只是开船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只好船都要几百;上千两银子;造好的船卖给谁去?船卖不掉;船厂还是开不下去的。马尾那边我们到底还是不熟啊。〃

梅兰妮说;〃我开的船厂造的船;当然是卖给我们自己了;我还打算组织个海上运输队。把苏州的货运到泉州;泉州的货运到苏州。我的船厂;海运队首先考虑洪门中人优先。〃

洪;万二人对看了一下;洪近全说;〃这个想法好;这样洪门里的人倒是不愁饭吃了。〃

万大钢说;〃如果也和漕帮那样;洪门倒是稳当了。〃

梅兰妮说;〃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一句老话;叫做‘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所以呀;我还打算在周边买些土地;种上庄稼;这样一来;船厂和船队的人都不用愁粮食问题了。几位看看我这想法行不行?〃

林永青因为有师长辈在场;不好多说;这时也说;〃好;这样子好;只是;一下子要花上很多的银两。而且有些地方山多;还不易种庄稼。〃

梅兰妮听说;笑道;〃听上去他林大叔;你对那个地方很熟啊。〃

林永青略带尴尬地;〃你还是别叫我什么大叔了;论洪门辈份;你家老大老二都是我师叔了。〃

洪;万二人都笑将起了。

梅兰妮说;〃那个只是暗地里的事;明面上;该如何称呼;就如何称呼。马尾那处你很熟吗?〃

林永青道;〃不满你说;我祖籍就是长乐的;如果你们要在那里开船厂;我还有熟人在那里可以帮忙。〃

梅兰妮说;〃那太好了;有这么好的人脉;我更应该在那里开厂买地了。只是;这事我是不是要和你们师父商量一下?〃

〃那更是妥当了。〃万;洪二人说。

乾隆四年就在华家忙碌中来到了。

年前;与陈;席两家互送了年礼。得知;席羽绢还是和表弟定了亲。

华家的人为了船厂和南方的农厂在筹算。

男孩们还抽空制做了船模。

初五这天;一家人去了庄子;带来的木头早在年前就运过去了。这次他们带了四条狼犬过去。

三胞胎是第一次去;感到十分新鲜。

到了庄子上;自然有一阵的寒喧。三胞胎成了众人的宠物;被庄子上的人好好的稀罕了一回。

边峰把狼狗交给了李义牛;特特地嘱咐不能当成宠物。李义牛郑重的应了。

大猪出栏了;年前杀了两头外;其他都买掉了;猪栏里现在空空的。

原来计划中的羊栏;现在堆放着草料。梅朵十分不满意;〃草料有地方放;为什么占用了羊栏?赶紧得清出来;很快就有羊过来了。〃

老农和李义牛忙答应了。

老农问;〃今年打算养多少只羊?〃

老农现在对梅朵的计划很支持;过去一年的收益比以往都要好。水稻真种出了一亩十担。开出来的茶园;果园虽然还没效益;但那是明摆着的。

明年要建的养珠场。这又要养羊;东山上还真能放羊。

〃老农叔;能不能让义牛随我们进城住几天?这里找个人顶几天。〃

〃尽管去;找什么人;我看着就行。也是;义牛他辛苦了一年;去玩玩也是应该的。〃

〃我可不要玩;我又不是小孩子;我在这里有吃有穿有住;好得很。〃

〃不叫你去玩;叫你去看羊。再把那些羊带回东山来。〃梅朵笑道。

李义牛和老农对看了一眼;乡里人还有不会养羊的?朵姐儿还真是体谅人啊。

大家到各处看了看。秦炼和梅兰妮来到了纺织作坊。

秦炼看着帐纱布;〃虽然;我们改造了一下织机;但是;你要知道;这种帐纱并不复杂;江南多的是能工巧匠;他们只要稍想一下;就能掌握这纱的技巧了。这样的纱布;原料比白布少;如果价钱又和白布一样;那对他们来讲就是有利可逐了。你根本不能垄断。那就要竞争了;如果讲到竞争;我们的人工费高;对竞争不利。〃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也压低人工费?〃

〃那当然不行;但是;我们可以改进机器;提高效率。〃

〃这倒是件难事;你看;我近来又琢磨了;把这里改进了一下;这样一来;速度要快了很多;原来一天一丈多;现在;可以达到两丈了。可是;这一天一台机器也只六米多;太慢了。如果能改变动力;和无梭;那肯定要快很多的。〃

秦炼望着那几台织机;〃这也不难;首先要把织机的操作过程分解出来;再一一组合。粗糙的机器是也能够造出来;特别是这种纱布机。我们可以先试一台。〃

〃缝纫机能不能自己造?〃

〃回苏州后;我把家里的缝纫机各部件的草图画出来;拿到这里试一试。〃

三胞胎看了房子后;列出了单子;要多少桌椅床柜。给了梅兰妮。

梅兰妮找了老农来;〃年后;我们家要做家具;你有没合适的人选;听说东山的木匠很有名气的。〃

〃那是不假;我大女儿婆家就有木匠。〃

〃做工好不好?〃梅兰妮问。

〃我房里有把椅子和一个小柜就是他家送的。〃

梅兰妮和三胞胎跟进去看。那两件东西虽然简单;但是做工要比李木匠精细。三胞胎直点头。

梅兰妮对申老农讲要请这个木匠来打家具。申老农一听;高兴啊。华家的工钱都给的高;而且待遇好;女儿在婆家也有些倚仗。

当天就亲自跑了一趟太平村。晚上回来时;带了一个人;姓许;是他大女婿的大哥。中等个;三十岁左右;见了梅兰妮拘束的站了起来。

老农给他们做了介绍。

许木匠回答梅兰妮的问题时;还很拘谨;但是问及木工活时;话就从容了。

梅兰妮暗自点头。带他去看了木材。他见那堆放的木料;过去;查看了一番;他说;〃这里的木料都很好;有紫檀;头酸枝;也有黄花梨。不知;奶奶想打何种家具?〃

〃我这几间屋子都空着;都要家具。许师傅;你看从何处着手?〃

〃自然先打大家具;再打中家具;再打小家具;最后做小物件。〃

原来;东山的木匠做活十分的精细;看见好的木料;先考虑大件;如;床;柜;桌;椅等。再想小的;如凳;几之类。剩下的零星料;还可以做镜框架;砚台盒;小首饰盒;算盘架和珠等;一点料也不浪费。剩下的木屑都不扔掉;还要留着。日后;加了猪血和蛋清等拌和了;还能修补家具。

梅兰妮和三胞胎听他这样说;十分的高兴;当下讲好了工钱;年后就来做工。

梅兰妮对老农说;〃昨日;你走的太急;我还有一事;原还让你去东山镇哪里打听一下;有没有什么人愿意来坐馆。〃

老农惊喜的问;〃日后;少爷们要过来读书了?咱们这个地方好;又安静;风光也好;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梅兰妮说;〃我请先生;就是教庄上孩子们认几个字;不要多好的学问;如今庄子上的孩子多;象你家义宝;赵家的孙儿;孙女;顾家的孩子。都叫来读书认字;省的将来做睁眼瞎。〃

老农半天说不出话;〃奶奶;你原是替我们家的孩子请先生。这;这;让我说什么好。〃

〃你不想让义宝读书认字?〃

〃想啊;怎么不想;连义牛上年回来后;也识了几个字;我看他日日写写划划。〃

〃那就是了;请个先生来教大家识字啊;你有工夫;也跟着认几个字。〃

〃如果是这样的先生;我倒可以推荐一个。〃许木匠大胆的说。

〃啥人啊?〃老农问。

〃就是我的一个本家哥哥;他小时也读过几年书;但是没考上秀才;平日里喜欢看杂书;故事讲的好;家里人嫌他种地种不好;读书读不出来;如果;他来你们这里教书;那是最好了。〃

梅兰妮道;〃那你让他过来试试。合适就留下。老农;这事交给你办;学堂就在那所大院子里;造房子剩下的木头找人来做课桌椅。替先生做几件家具。你家就搬到学堂南面的那个院落里。要什么家具;也可以一并打造。〃

〃奶奶;那可是个好院子!〃

〃所以我留给了你;你现在是我们庄子的总管。〃

老农听梅兰妮当着他的亲戚抬举他;心里高兴的不知说什么好。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132 天台山行

132天台山行

庄子上的事安排好了后;梅兰妮等人返回了苏州。

到了家;李义牛就去看羊。一看是这种羊;喜爱的很;也把它当成宠物。

梅朵忙忙的制止;〃这叫羊驼;是漂洋过海来的;可金贵了;养它们和养羊也差不多;但要保持干净;它们原就有定点排泻的习惯。养它们不为吃;只是为它身上的毛。它们不怕冷;倒是怕热。所以;天热时要让它们在阴凉通风处。母羊驼怀小羊驼时;要注意了;生下的每一只小驼羊都是宝。〃

李义牛一一应了;小甲一旁看的妒嫉;〃朵姐儿;这我能养;我定让它们好好的;不用送它们走。〃

梅朵道;〃它们不是宠物;让你们得养歪了。〃

又对李义牛交代什么可以给它们吃。李义牛知这是宝羊;更是放在心上了。

要办大事;宜早不宜迟。梅兰妮准备动身去天台山。

万;洪二人也愿意跟去。商量后;只洪近全跟边峰和梅兰妮去天台。

十五过后;三人就出门了;秦炼带着三胞胎和叶;屈二人;送他们上了船。

撑船的是林永青介绍的同乡人黄家平。他在江南靠撑船为生。这次;梅兰妮等就租用他的船。

洪近全见梅兰妮出门不带使女;心里十分奇怪。

他们的船直驶杭州。这个时代;江南的水路十分通畅;他们的船从杭州到绍兴;再沿着曹娥江朝上游去;经过;上虞;嵊县;来到了天台县城外孝感村;泊了船;黄家平就在那里等他们。

他们沿着山路进了天台山。要说这个时代的绿化覆盖率是很高的;尽管是早春;在这山里;满眼皆绿。

此时这里还不是旅游胜地;上山的路很难走。走了半日;方才到了慈恩寺。

这慈恩寺并不大;在白云山半腰。

在寺旁有几眼石洞;据说是古代高僧修行过的地方。还说;此寺已经有千年多的历史了。

寺庙看上去已经旧了。寺旁古树苍蝤;门口一树梅花开的烂漫。

寺庙只得三进;里面的和尚也不多;张敬之带着四;五个人居此地;倒占了一半人口。

见了礼后;张敬之就细细问边峰和洪近全关于温州事情的细节。

其实结果;想来他早已知道了。可能;这件事也算得上扬眉吐气;所以;他一问再问。光此话题就讲了半天。

当然;边峰没有告诉他**之事;只是说用了做爆竹的火药。

天色晚了;梅兰妮和边峰吃了斋饭后;就到庙旁人家借宿。

山民十分淳朴;热情好客。虽然简陋;但安排的还算周到。问下来;原来周边的山民多租庙里的地种;梅兰妮恍然;原来出家人也食人间烟火。寺庙也是要靠产业来维持的。

直到第二日;梅兰妮再次拜见张敬之时;方有时间说起组建海运队的事。

张敬之听说能够安排洪门弟子工作;梅兰妮还没有谈及利润分成;他就一口说好。让洪近全等人定要全力支持。

等梅兰妮说了利润分成后;他倒是思量了半天;方道;〃施主已经全力为我洪门弟子;我等如何再要分钱?此事不妥。日后;若传出去;定会被人耻笑。〃

梅兰妮和边峰方才知道;此时的人是如此单纯。

边峰对他讲;〃百多年来;我洪门一直受到清廷的镇压;如今要是能得以发展壮大;没有经费是不能的。不如师父收下这钱;发展洪门。〃

张敬之说;〃老衲已经年事高了;许多事情力不从心;如你有此心;我就把这事交于你办;那些钱;你收下就是了。〃

梅兰妮想;把钱交给边峰;和过去不是一样吗?

边峰欣然;〃请师父给我派个管帐的;我好办理此事。〃

梅兰妮心里说;边峰你这不是给老和尚出难题吗?他哪来的会计师?

没想到;张敬之还真有会计人员;〃能海;你随边峰办理这事如何?〃

叫能海的和尚;已有四十多岁了。站到了张敬之面前;〃弟子领命。〃

〃以后;就让你这个师兄跟着你办事;他曾是福州有名的神算子。算盘打的极好。〃张敬之又转向众人;〃老衲年事已高;外面的事就拜托你们了;你们要团结一心;为光复洪门而努力。为了不让清廷得知我洪门秘密;对外我们就称天地会。〃

下面各人一起郑重答道;〃是。〃

天台山上虽然寺庙多;但是;梅兰妮却无心再逛。家里三胞胎二月要参加考试;她放心不下;急着回家。

赵行义和洪近全大半年没见;自有许多别后事要叙说。赵行义等人知道;洪近全要跟去南方办厂;也都有亲朋好友要托付;这一说;又耽搁了一天。梅兰妮等人方才下了山。

来时三人;归时多了个和尚。

来到了孝感村;上了船;就沿江而下。曹娥江上游又称剡溪;两岸风景十分秀丽;和后世的景色不能同日而语。或急或徐;或泻或漾;两岸山青树绿。让梅兰妮看不够。

过了绍兴;来到钱塘江;又从钱塘江来到杭州。杭州是江南名城;众人便在此地停留两日;进城游逛。买些手信;方回苏州。

能海和洪近全住教堂。还好教堂已经十来年不传教了;否则;佛家弟子出入天主教堂倒要成了笑谈。

梅兰妮到家时;已是二月八日。

二月十二就是县考日子。三胞胎却是很放松;梅兰妮知道;这是考出精来了;很知道考试的窍嵌。

叶;屈二人却是有些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入考场。

梅兰妮对那两人说了很多宽心的话。

秦炼告诉梅兰妮;她不在的时候;陈步云来找过她了;说起帐纱布的价;愿意定在每匹三百三十。并说;别家也已经有这样的棉纱了;也是每匹卖三百三十。

梅兰妮问;〃纱帐现今卖多少一顶?〃

秦炼道;〃还是六百文。但是;不久就会降下来;这样的东西;都无法厚利的。〃

梅兰妮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那我们就卖三百三十?〃

秦炼说;〃过些时日;三百三十这个价位都保不住。毕竟很多人家或是自家人;或是家奴在干这活;成本只算成两碗饭;又肯起早贪黑。三百文的价;也有的赚。〃

梅兰妮深深叹了口气;怪不得后世发达地区的工厂都往第三世界搬迁;劳动报酬高;实在是竞争不过人家。但是要她象别人那样使唤人;她又做不到。

其实;不论前世后世;开工厂都要碰到这样的问题。但是;他们也不是没有优势的;至少他们知道要提高劳动效率。

陈步云还是很快找来了;他把〃十美图〃的钱给梅兰妮送来了;每幅缂丝以二千的价买给了苏州的一个富豪。这样的价比盐商抄出来的价更合理些。

如果梅兰妮没有做帐纱布生意;那她就不能真正领会这个时代赚钱的艰难。她还会嫌这套缂丝卖的少了。现如今;她已经知道过去的抄作反而是不正常的了。有幸让她赚到过了;眼下;她已经恢复理性了。心平气和地赚钱。自己经营了作坊后;才知道经营的艰难。

两人还是谈定了帐纱布的供应价格。每匹三百三十文。陈步云定了二十匹。

华家的纺织作坊的速度已经由三天三匹;提高到了两天三匹。所以对于二十匹的订单不觉的吃力。

陈步云走后;梅兰妮按照大家事前商量好的;从一万六千两银票中数出了两千两;让三胞胎给李果送去;作为画稿提供费。

李果先是推辞了一番;在华家的坚持下;最后才收下了。

三胞胎他们后天要去长洲县考试;李果便问了各方面的准备情况。又吩咐考试注意事项。

讲到沈德潜果然秋闱中了;他没有回苏州;直接就上京城去考春闱了。李果很有些感慨。

三胞胎想;如果;他知道沈德潜今后十多年的风光岁月;还不知会怎样呢?

十二日这天;三胞胎和叶;屈二人;早早的赶去了长洲县衙;他们要在那里考试。

苏州读书人多;但是三个县衙在一个城里;所以并没有很拥挤。

再说;这个地方的县里的人对这种考试操作已经非常熟练了。

过了年;就向县衙礼房报名;写下了姓名;年龄;籍贯;及三代的履历。还要有五人的结保。比报考公务员的政审要严格的多。

梅兰妮他们早有准备。请了苗年;李果;还有另外三个秀才做保。那三个秀才都是廪生。

梅兰妮付给他们每个人担保费。按时价保一个人二十两银。他们见是沈德潜所推荐的小学生;并没有疑虑;加上钱也很丰富;便都填写了保单。这年头;秀才和名士做保;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加上华家这五个孩子;年纪还幼;更不会有人起疑。倒是叶;屈二人;还是很担了一些心事。

考生进去后;大门关闭了。送考的人还站在门外。相互搭着话。

梅兰妮看见林永青来了;心知他不放心叶;屈二人;怕事情穿帮。笑着告诉他;人都进去了。他点了点头。讲了几句后;便自去了。

梅兰妮来到十梓河西小桥下;寻自家的船。

其实;这长洲县衙离华家一点都不远。从他家到走锦帆泾到十梓河也就几百米的距离。上了岸;从小巷穿到长洲县前;便到了。

这天考试;十梓河和十全河里的船都停的满满的。有些路远的;要停泊到考试完毕。县考要连考五场;三天时间。这和高考就有些象。不过;人数要少。一个县也就只有几百个考生。

梅兰妮回到家中;赶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