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物语-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妇身份进祖坟。这事才算完;但是两家的仇结下了。梅娘子;我劝你;这样的人家不与他结亲就是了;何必要去弄什么守宫砂。〃

梅兰妮说;〃那新娘子也是想不开;请个医生来家搭搭脉;不就清楚是女儿还是媳妇了?〃

冯岱正准备喝茶;听了这话;‘噗兹‘一声;茶也喷出来了;〃谁告诉你的;医生能搭脉搭分出媳妇女儿的?这都是子不语。〃

梅兰妮得到了想要的信息;便也附和冯岱的看法。又借机问了些儿童保健的问题。冯岱听说;她家孩子定期捏积。很是赞同。还向梅兰妮讲述了葛洪的依据。梅兰妮顺手抓来了三胞胎中的一个;让冯岱指点她的手法对错。

要说;她家的家庭医生还是比较靠谱的。做事很有些科学精神。

梅朵要去农庄送暖棚架;水妮是当仁不让的船娘。

边峰带着小乙同行。船上装满了木架子和一捆捆的桑皮纸。临行前;梅朵自然有许多事情吩咐了小甲。

去了一部分心病;席羽绢心宽了许多。脸上也渐渐红润了。其实;席羽绢几个都需要心理医生。但他们中间没人曾经涉及这个领域;所以都爱莫能助。再加上这个时代人对这样的事情的看法很偏执。主流社会提倡的烈女之说;洗了大多数人的脑子。羽绢家人如果知道了她的遭遇;会不会反认为她的不死是为家族抹了黑?

席羽绢迟早要回到自己家里;有些事;尽管难以开口;还是要讲的。

这天;梅兰妮和席羽绢;绫子谈话。

梅兰妮说;〃我一直没有安排你们回家;因为;我不放心你们这样回去。有些事我要给你们讲清楚。你们所经历的事;并不是你们有什么过错。你们都是好女儿。但是;这世上糊涂人多;在坏人欺负好人时;他们不敢出面制止。反而会责备受欺负的人不贞烈。好象只要受欺负的人死了;整件事请就解决了。所以;如果;你们这样回去;当家人问话时;你们回答的不谨慎就会遭到流言的攻击;那个时候你们怎么办?流言的压力是很大的。所以在你们返家前;所有的事情要想好。〃

羽绢道;〃我能有什么好想的;听天由命罢了。〃

绫子想开口;又止住了。在华家生活的这几天;她感到很轻松。华家的佣人没有等级。责任划分很清楚;基本上;就没有勾心斗角的事。想到回到席家;她心里就犯怵;主人的派系多;还加上佣人之间的相互斗;哪有在华家省心。可是;华家再好;小姐也也终要回到主家去的。她又怎么能象水妮那样留下呢?

梅兰妮听了羽绢的话;皱了皱眉头;〃虽说;成事在天;但也先要尽人事的。我也有件事要请你们二位帮忙。〃

羽绢说;〃奶奶不用客气;我们的命都是奶奶救的。〃

梅兰妮说;〃我正是要说这事;你们日后;千万不要在人面前说起泽山的事。不能告诉人;水盗曾经盘旋在那里。也不能和人说起我庄子上的人打水盗的事。如果;要问我在哪里救得你们;就说;你们是在湖里被我救上来的。〃

羽绢想了想;〃那是什么时间;奶奶救得我们呢?〃

梅兰妮道;〃就说是九月十五如何?〃

羽绢说;〃你的意思是我一直在你家?〃

〃你们落水后惊了风;受了寒;自然有一场病要生。等你们病好了;也差不多是现在这个辰光。〃

羽绢和绫子听得梅兰妮这样说;心思就活络起来。几个人的话语也投机了。讨论了一个个的细节。一个计划也丰满了起来。

106 皇帝未来的老师

怎样送羽绢姑娘回家;华家的人也讨论过了。

这一日;梅兰妮收拾的山青水绿的去了陈家。

先去拜访了老夫人。然后;就当着陈母的面把救了席家女儿的事情说了出来。这个年代没有广播电视;这样的新文也是很吸引人的。陈家的女眷借此事感慨了一番。

陈步云和丝绸业有来往的;他说;〃如果是席家三爷的女儿;我倒可以去他家告诉这件事。我曾和席三爷有过几次交往。〃

陈母说;〃那最好不过了;梅娘子总是女流;抛头露面的不方便;如果让她家管事出面;席家会认为她太托大了。〃

梅兰妮笑道;〃老太太真是人精;一下子就把我的来意讲的明明白白。〃

陈太太说;〃还要谢谢你送来的鱼虾;新鲜得来;长远没有吃到介鲜的鱼虾了。〃

陈家的两位少奶奶;在一旁相陪;奉茶。

梅兰妮客气道;〃这个不值什么;是乡下人自己捕捞的。太太如果喜欢;下次我再送些来。〃

陈母斜了陈太太一眼;对梅兰妮说;〃这不是谢了;倒是预定了下一次的。〃众人都笑将起来。

陈母道;〃你不用这样客气;只管叫她嫂子。听说;你家和我们舅爷家经常来往?〃

梅兰妮忙道;〃李舅爷好学问;我家三胞胎拜了他做老师。回家不住口的夸;说是比学堂了的夫子不知强出多少。〃

见夸自家兄弟;陈母脸上有了光;〃那是;硕夫自幼聪明过人;考过了秀才后;终因为家景清贫;出去为人做幕僚养家。他那东家当时倒是个风云人物;很得帝心。他跟着也见识了不少风光;光是接驾就经历过三次。后来;他东家又几次到扬州管两淮盐课。荣华富贵都是见识过的。雍正年他东家坏事后;也不是没人请他;但是;他看破了;心里记着老东家的情;就归家安心读书做学问。你嫂子的一个族叔和他就来往密切。读书人在一起;总是有话说。你嫂子的族叔去年被荐举博学鸿词科;未被取用;灰心丧气;前几天才归家里;他们舅舅就赶过去看望了。〃

〃怪不得;这两天三胞胎没去李家。〃梅兰妮说;〃原来老师去远游了。〃

陈母道;〃倒也不远;就在虎丘。〃

陈步云说;〃我正想和梅娘子商量这件事;你嫂子的这个族叔叫沈德潜;诗文极好。这苏州地区是有名的;我想请他主持拍卖会。而且;我把拍卖会放在木渎举办;要造些声势。环境要选的宽裕些;借了一个小园子;请舅舅和他的朋友来助兴。〃梅兰妮才知道陈步云的太太姓沈。

梅兰妮对这事提不出什么意见;〃陈老板;〃她见陈母斜过来不满的一眼;改口道;〃这事;陈大哥你看着合适就行。〃

梅兰妮懂得;当钱赚到一定程度;就要打知名度了。在苏州;没有比文人韵事更让人称道了。

陈步云又道;〃这沈族叔和小舅舅是同窗;受教于叶燮。也是饱学之士;只是功名艰难。他家中也不富裕;我想借次机会补贴他些;听说;他打算两年后再北上。说起来他也已经考了十六场了;至今未第。年已过花甲了。〃

梅兰妮道;〃再好不过了;一次活动;有诗人写诗助兴也是见韵事了;只怕读书人都有些清高。〃

陈母说;〃不碍的;让你舅舅去与他相商。他那人是热衷功名的。〃

梅兰妮中学时读过‘范进中举‘;知道求取功名的艰难;想到自家三胞胎;默默不语了。

〃谁?沈德潜?〃楚濂叫道;〃那是乾隆的老师啊。〃

〃是不是这个啊?他都六十多了;还没考上举人。〃梅兰妮怀疑道。

〃这叫大气晚成。他是六十七岁中的进士。后来被乾隆优待;成为了他的老师;有时还帮助他写些诗词什么的。〃楚濂说道。

齐逸说;〃我们赶紧要借现在的机会认识他;现在他还是处于贫困之中。等他发达了;就巴结不上了。〃一口的急功近利。

梅兰妮一听;觉着很合适;日后;三胞胎考功名有皇帝老师的推荐;不是能事半功倍吗?心里跃跃欲试了。

冬至节这天;华家依着往常的例;包了顿饺子;经过这些年的锻炼;梅兰妮擀饺子皮的功夫大有提高。

包饺子当然是人多好手快。保安队的孩子都洗干净了手;在大厨房里一起帮厨;梅香自然是当任指挥。梅兰妮和鲁妈都听她的调派。

席羽绢和绫子留在主屋里做针线活;绫子在这冷清的环境中;就想到那边的热闹;就有点坐不住了。羽绢看了她一眼;〃不如你也去那边帮忙。〃

〃那姐儿你一人留在这里。。。〃

〃这里又不是强盗窝;安全的很。〃说完这话;她咬住了下唇。

〃那我;去;。。。去看看?〃绫子迟疑地。

〃去吧;以后回家;就没这样的热闹了。〃

〃要么;姐儿;你和我一起去吧。〃绫子热切地。

〃我?〃羽绢想了想;还是摇摇头;〃我正好趁这个机会把睡鞋做完了。〃

〃那我;去看看就回来;我把看到的告诉姑娘。〃

羽绢看着出门的绫子;走路都欢快了。她呆了;有一种凄凉孤独感弥漫在周身。

冬至这天的日头特别短;渐渐地;黄昏进了房间。

如果;没有羽绢;华家的人就要在大厨房里一起吃饺子;但是有客人在;不能怠慢。所以;梅兰妮把包好的饺子放在一个圆竹扁里带到小厨房。三胞胎和秦炼跟了过来。

梅兰妮刚把炉火捅旺;将一锅水烧上去;梅香又托着一竹篇的饺子进来;〃小师姐他们回来了。〃

家里人都很高兴;冬至节也能吃上团圆饭;江南俗语;〃冬至大如年〃。这个节日在江南也是个大节日的。

冬至的前一天;东岸三家相互送了食品。这年大灾;粮价还在飞涨;所以食品成为很珍贵的礼品。

晚饭后;一家人在起居室闲聊。几天分别;自然有些许话要说。

边峰这人向来是惜语的;除了必要的描述;一般不多话。

梅朵讲到她的专业有关;才会眉飞色舞;平时也没什么多话。所以他们的农场之行听上去也没什么特别。

只说是水利工程开展的很顺利。再有小林他们已经回到农场了;房屋的一期工程接近尾声了。

可这次跟了个水妮;事情有些不同。水妮虽然经历过了一场恶梦;但是;她和羽绢是不同的。首先她没有受过完整的封建家庭教育。加上事后有梅兰妮等人的正确开导;及她自身原有的江湖女儿的爽性。再有她和华家人生活在一起;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她很快就恢复了少女的活泼。

〃到了那里;我们在木框上糊上了桑皮纸;我也帮忙糊了;大家还说我糊的好呢。朵姐儿把那些木架子放到茶苗地里搭起矮房子;老农叔直稀罕。朵姐儿说;这叫简易暖棚;冬天给茶苗儿造的房子。老农叔说;怨不得朵姐儿在整地时;尺寸卡得很严谨;原来是为了造同样大小的房子。朵姐儿教他说;这叫做标准化生产。老农叔回去和农婶嘀咕说;朵姐儿的新名词让人记不过来;前些日子的‘流水作业‘;‘现在又是‘标准化生产‘;感情还真是高人的高徒。〃

梅兰妮问梅朵;〃桑皮纸经不起雨水吧?〃

梅朵道;〃下雨天;气温相对比较高;用不着暖棚;所以这叫临时活动简易暖棚。〃

梅兰妮笑道;〃别说是老农了;连我都倒不过来这些新名词。〃

梅香喜欢听人夸她的小师姐;倒了一杯茶给水妮润嗓子。

水妮接过茶喝了一口;〃庄子上现在可闹热的啦;村里很多人来帮忙。房子工地上进展的很快。那个林师傅还说;没想到才离开几天;你家人缘就这么好了。朵姐儿还让老农伯给帮忙的人发工钱;我就说不能这样。请人来和自愿来是不同的。乡里乡亲的常有造房子时;村里人相互帮忙。哪里要你的工钱;你给人钱;人家还说你外道了。就是吃饭上要大方;顿顿不能少了鱼肉。这事老农伯说我是对的;没照朵姐儿的意思办。〃

梅兰妮认真听后;说道;〃这事倒是水妮想的周全。梅朵到底是个孩子;办事不老道。水妮做得很好。〃

水妮的脸上全写满了‘得意‘二字。

梅兰妮问边峰和梅朵;〃张姑娘怎样了?〃

边峰说;〃老农叔说;等方便了;就托人过湖给她家里人捎信。张姑娘在庄子上生活的不错;和申妈妈及茶香相处的很好。〃

梅兰妮问梅朵;〃茶香怎么样?〃

梅朵说;〃挺好的;我看她做事做的有模有样的。〃

水妮道;〃茶香的志向可高了;她说她要把梅香比。。。〃水妮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刹住了。

梅香问道;〃她把我怎样?〃

水妮讪讪地;不再接话。

梅兰妮说;〃做人做事;自己尽心尽力就好;不用和别的人比;个人情况不一样;没法比较。就象;水妮你会撑船;到了船上你就是老大。可是;管理我们家这些杂事;我都没有梅香做的妥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齐逸见气氛有些严肃;他对边峰说;〃二哥;你不在的几天;我们又发现了新的人脉;我们去书房和你好好汇报一下。〃

男孩们去了书房;梅朵自然也是要跟去的;剩下的女人;正好聊些家庭琐事;梅兰妮对于这个时代的许多规矩和礼节;趁此机会向席羽绢好好的讨教了一番。

107 新的老师

席家派了席羽绢的大哥席羽平和她的奶妈王妈妈来接羽绢;由陈老板陪着过来的。

由于陈老板是第一次来华家;所以;他特地请了李芸相伴。

李芸这几日;因为李果外出访友;她不能随意出去串门;所以在家正闷气。见来了好的外出借口;自然踊跃。

失散的亲人相见;自有一场悲喜交加;众人之间也自然有一场相互认识;见礼。

席家大公子千万的感谢;终于把席羽绢和绫子接走了。陈步云随船而去;李芸则留了下来和梅兰妮闲话了一阵。

梅兰妮问了问李果的归期;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沈德潜的情况。

李芸是很不看好沈德潜的;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了;还没考上举人;一次次的上江宁考试;她说;〃等下一次再上江宁时;他都要六十六岁了;还要考进士;就算考上了进士;最多也是到哪个县里去当个知县。这举人都考了四十年;进士还难考。别人这个年龄都要告老返乡了。〃

梅兰妮没法和她说今后的事;象沈德潜这些要靠个人奋斗的人;自然不能和李煦这样抱皇帝大腿的人好比;他们一个肥差就能占了三;四十年不放。如果不是预知了沈德潜今后十几年的风光岁月;她也要把他当成现实版的&了。

十一月中;李果和沈德潜回到了苏州。

沈德潜住干将坊;与李果的住处由乘鱼桥相连。这次他被苏州地区荐举到博学鸿词科;可是他没有入皇帝的青眼;实在也觉的扫兴;想自己多年来的奔波;现已白首;可是前途依旧;实在让他鼓舞不起来。这次李果陪他到城外散心;可是秋景虽然美;但毕竟是一步步走向了冬天;〃到处是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心情非但没有轻松;反而更沉重了。

李果是个豁达的人;亲眼看过富贵荣华转眼成空的过程。所以对于浮名浮财并不放在心上。十一月十六日是他五十八岁的生日。这生日要说也不是什么大生日;所以;他家也并没什么操办;只是请了几个好友;来家吃了碗长寿面。

三胞胎是他的弟子;十六这日要读书;所以十五日就把寿礼送了过去。小弟子送礼是象征性;送的太厚了;李果也不便于收下;所以;三人只是送了一卷书画过去。

李果接过画卷;眼睛一瞄就知是新裱的。用的是丝绢托底。绢底颜色倒是古朴。〃长进了;知道用字画来做礼品了。〃

三胞胎一溜站在李果前面;楚源恭敬地;〃老师;我们是借您的花献您这尊佛。〃

李果好奇;大开画卷一看;是新裱的旧作&。这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三胞胎重裱后;又做礼品送回。等他戴上眼镜子;一看;这是件缂丝作品。在他的原来印章的下面;多出了一嵚〃梅氏女红〃。李芸也在一旁观看。

对于自己的作品;李果平时看习惯了;并没有特别感受;现在换了一种质材;用丝织物来表达;让他又从另面重新审视这件作品。

〃老夫这件画作;只是平庸之做。可是梅娘子这件缂丝之作;倒是一件传世的精品;老夫借光了。〃李果笑道。

齐逸最活络;〃如果画作本身不好;怎么缂绣都是一件庸品。这画虽然只寥寥几笔;可是这种苍远的意境已经全都表现出来了。〃

李果欣赏着自己的画的缂丝。突然想起一事;〃你们陈家表舅说;要在木渎赏一组缂丝图画;是你们母亲的作品吧?〃

齐逸说;〃正是。〃

〃那是什么题材的画?〃李芸问道。

〃是一组仕女题材的画;以十二月令来分的。〃

李果更感兴趣的是;〃谁的画稿?〃

齐逸说;〃原来我们在京城时;这些只是一些草图;并未成稿;听说是冷枚的。又说是陈枚的;我娘也不清楚。〃

〃陈载东?我倒是听说过;他是娄县人;雍正初年由陈善推荐;到宫廷供职;四年;他以娶亲借口请假南回;我们还见了一面。只是;他的画稿怎会到了你家?〃

齐逸道;〃原是这样的:我家的邻居朗世宁;和陈枚同为宫廷供奉。朗士宁擅长西洋画;但是;皇室诸人喜欢中国画。我娘说;朗士宁没事就独自琢磨中国画的画艺;由于他是洋人;很少和人有来往;他只好;把一些供院的画草稿拿回家来揣摩;这些草图就是这样来的;我爹在时;也是爱好书画的;略有些体会;就与他探讨;两人也投机。家母在绘画上的造诣虽然不高;但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也提了些意见;这组画其实是郎士宁的练笔。但是;西洋画也有长处;人物;动物逼真。我娘后来临摩了这组画稿;但稍加改动;朗士宁又在我娘的画上加了改动;家母又改动的临摩了一遍。在缂丝前;家母把这套画稿拿出来修改;我们也一起动手相帮;这才成了最后的稿样。〃

李果点头;〃原来如此;我说;宫中画稿管理很严;如何会流出来。听步云说;去年你们也售了一套十二张的美人图缂丝;十分的惊心动魄。他说;这套缂丝的画稿是出自宫廷。〃

齐逸说;〃也对;也不对。还是在康熙朝的时候;朗士宁参于为雍亲王画了一组美人图。朗士宁的人物;动物都十分逼真。他的人物画稿借给了家母临摹;至于画中的景物;都是拼凑而成的。〃

李芸笑道;〃原来;是假造的宫廷画稿。〃

楚濂正色道;〃芸姑姑此言差矣。并无人说那是宫廷画稿;只是画面很富丽堂皇;陈老板说有皇家气派。其实谁人也没见过皇家。气派不气派的只是感受。〃

李果说;〃话说的也对;只是;你等并没见过荣华富贵;如何能在画稿上将它绘出?〃

三胞胎背上已经薄汗。编谎也不是好编的;当古人是傻子?

楚源说;〃如果要显富贵;无非是家具华丽;用器精致;衣饰光鲜。这些东西都能在苏州街头看见;再一样样拼凑在一张画面上。还有;即使有了实物;还可以有想象的空间。就象老师的这幅‘远村‘;未见得是真有这样的宁静苍老之处;可是在老师的笔下却是有这样的意境。〃

李果满意的笑了;〃果然是有些见识。芸儿;不可小看了我这几个弟子。〃

十六这日;李果请了几位老友在家聚会;席间就把‘远村‘的缂丝拿出来给大家欣赏。众人自是满口称赞。有赞那诗画的;有赞那缂丝的;又有以此为题做诗的。热热闹闹的过了一天。

后来;私下沈德潜问起缂丝的来历;李果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沈德潜对三胞胎感起了兴趣。

李果曾多年做人幕僚;看人脸色是高手;便对他说;〃过几日;我让那三个小弟子去拜访你;他们对制文很有兴趣;将来也会走科举的路。正好向你请教。〃

李果把这事告诉了三胞胎;说好了下一个休沐日带他们去沈家拜访。

三胞胎回来把这事告诉了家里人;大家都很高兴。

楚濂说;〃沈德潜的八股文肯定比李果精通;毕竟他着四十年来都没有中断过。〃

边峰说;〃我去调查过了;他一直教学生受束脩补贴家用;和自己的考试费用。〃

齐逸道;〃我们也敬他一份脩束。〃

楚源说;〃那李果会不会不开心;我们没有给他束脩。〃

梅兰妮说;〃这个不难;虽然没给李果束脩;但现在他和我们家还多了一层关系;所以我们人情来往时多加些;说明是学生敬老师的;也就有了。沈德潜的束脩比较着苗夫子如何?〃

随后;众人又商量着第一次的见面礼。这礼是很有讲究的;厚了不行;人说你暴发户嘴脸。薄了也不行;人说你抠门。

梅朵突然想到什么;〃欸;那沈德潜的故居好象是在十全街网狮园旁边的。怎么;他住在干将河北?〃

梅兰妮道;〃这没什么希奇的;他现在这么穷;哪里养的起一个大宅子。可见那所宅子是他当了大官后所得。再说;那所大宅子是元和县的;他现在和我们一样都是属于长洲县的。〃

因为涉及到税务;及三胞胎县考所在地;所以梅兰妮对她家的所在的县是很拎得清的。

三胞胎拜新老师;自有一番热闹。

沈德潜不考试时;在家还是收学生。这许多年;他一直在行举子业;来回江宁已经十六次了。

前年被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让他取得了举人相同的考试身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象举人一样有各种免税待遇。所以;他的家景不是很好;加上两三年他就要去一次江宁;这花费也是大的。

但是;三胞胎从沈家回来;得到的印象是沈德潜并不想他们想象中那样穷。几年前;他还在木渎买了一所园子;他叫那处园子为&。现在他的家人大都住在那块。他在干将坊的房子十分逼仄;现在只有一个小厮和一个高妈与他同住。每日下午都有学生去上课。他在苏州很有文名;找他写文章的人很多;所以有稿费收入。但是;他的日子倒还算是艰苦。分分厘厘的算着用。比起后世那起牛逼名人来;他要寒惨很多。

几个人正八卦着沈德潜。陈步云着人送信给梅兰妮;说席家邀请她去胥口。信中说席家对梅兰妮救了他们的女儿非常感谢。所以想借腊八日邀请她去玩。

108 餐桌礼仪

对于这样一次正规的邀请;梅兰妮还是很重视的;她特地向李果请教到大家庭出客的各种礼仪。和注意事项。让李芸帮着纠正行礼动作。狠狠地准备了几天。

到了腊月初七;席家的船只来了;席家大公子亲自来接梅兰妮;随船带来了红枣;莲子等南货。和几匹绸缎。

梅兰妮把家里的事交给了老乐;带着梅香;拿着行李和礼品;上了席家的船;正在船要行时;三胞胎放学回家;在桥上见到了;吵着要和母亲同去。

席大公子笑道;‘听妹妹讲;你家小公子们都特别聪明;家母正想要连他们一起接去玩两天。‘

梅兰妮故意说;‘小孩儿家粘人的很。没的给人添麻烦。‘

‘不麻烦;不麻烦;我家里许久没有小小孩了;家母让我请了你家孩儿去;连住房都安排好了。方才你家的那两个公子都不愿意出们;我正愁没法完成家母的嘱托。真是菩萨开眼;想睡觉就送来了枕头。‘

梅兰妮心想;早知道是这样;何必如此演戏。接了三胞胎上船不提。

到陌生人家做客是件枯燥的事情;席家是个人口众多的人家;除了家主席三爷和正妻王氏;还有五个姨娘。他家有嫡子二人;嫡女一人就是羽绢;庶子一人;庶女三人。加上亲亲眷眷人口繁杂;要记住这许多的人也是一件搞脑筋的事。

大家见了礼后;王夫人就在花厅招待梅兰妮;三胞胎人小;自然不用男女有别;只跟着母亲。

一屋的莺莺燕燕都是三寸金莲;看着梅兰妮的天足;心里多少有些鄙视;说话举投之间不知不觉地流露出些优越感。

梅兰妮心里不高兴;应酬她们也没什么精神;原来以为古代富人总有些文化涵养的;这时才知道是真正高看他们了;想来也是;这满屋的女人谁也没有和社会接触过;最多是从一个家庭到了另一个家庭;这个富有家庭人际复杂;虽说古代的家庭等级还是很森严的;但是保不住争宠斗奇;在这点上;现代人是比不过她们的。

再说;在这个时代;女人的脚就是身份证;小脚是高等人;大脚是下等人;小脚女人尽管在人家家里做姨娘;地位不高;可是;相比一个大脚女人来说;她们在心理上可都是高人一等的。

在花厅中;分主客坐定了;上面的主座自然是席三爷和王氏;梅兰妮通过和席羽绢谈话得知;席三爷也就四十来岁的人;可是梅兰妮看他要近五十岁的样子;梅兰妮看着两人旁边站立的那五;六个妇人;心里鄙视着;如此不知保养;不老才见鬼。

王氏看上去也显老;脸上已有斑点出现;皮肤没有了弹性很松弛。梅兰妮知道这是长期使用化妆品的原因。这个时代的粉里面含铅量高;会使皮肤变怀。而那些有钱人;如果不涂脂粉;就像是裸脸;是见不得人的。谁知这妆是越画;皮肤就越坏。二;三十年的的连续腐蚀;别说是皮肤了;就是钢铁也腐蚀的差不多了。

右首的第一个位置坐的是梅兰妮;梅香在她身后站着。依此下去坐的是三胞胎。

对面的那排座位是席家的亲戚;被介绍为‘大姆妈‘;‘二姆妈‘;梅兰妮理解她们应该是席大和席二的妻子;是王氏的妯娌。

还有‘舅妈‘;‘婶婶‘之类;应该都是亲戚了。至于她们身后站着的那些个小脚妇人;一看就应该是姨娘们了。

席大公子的夫人正站在一个显眼的位置指挥着佣人的进退。

席三爷和席三太太自然是说了一大堆的感谢话。梅兰妮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客气着。对面的那些亲戚们也帮着感谢。

后来;席三太太王氏说;‘让二小姐亲自过来给梅娘子磕头。‘

大少奶奶应了;转过身。这时席三爷说;‘把另两位姑娘也请来;见见梅娘子。‘

大少奶奶侧身听完席三爷的话;稳稳的应了一声;走到门口;吩咐人去请姑娘们来。

三个姑娘来了;跟着的六个丫环;整整齐齐的向上首行了个礼。王氏向她们引见了梅兰妮;那四人有转过身来;对梅兰妮行了大礼;梅兰妮站起身来;回了一礼。

羽绢上前要磕头;被梅兰妮挽住了;她叫了声;‘梅娘子。‘眼圈就红了。姑娘们身后的丫环上前;也叫了声;‘梅娘子。‘梅兰妮定眼一看;是绫子。

三胞胎和梅香也见过了羽绢和绫子。几个人相互的问候;也是一番热闹。

羽绢又一一向梅兰妮介绍三妹和四妹。那是两个teenage的女孩;一个是圆脸;十五;六岁的样子;叫羽纤。一个是容长脸;年龄略小了些;叫羽织。两人长的和羽绢并不十分相象。见客态度也大方;梅兰妮一人送了份见面礼;一人一副碧玉耳坠子。

席三爷见女眷们都很和谐;他对梅兰妮说;让她放松的像在自己家一样;便借故离开了。唯一的男丁离开后;场面上的较劲松弛了;女眷们说着些场面上的话;又拿三胞胎比较;打趣。那三胞胎个顶个的人精。气氛立刻就活跃了。席大少奶奶尤其希罕他们。

晚饭安排在花厅侧间;开了两桌;梅兰妮和女主人及几个亲戚坐一桌;三胞胎和小姐们及小少爷坐一桌;成年的男人在外另开一桌。

饭前;一队丫环拿了水盆和浇水壶;伺候着众人洗手。

大户人家;吃饭也要表现家庭次序的存在。主人和客人都坐着;可是;身边站着一群人;她们负责替人捡菜;盛饭;舀汤。

过去人说;吃西餐要注意礼仪。其实;古代中国的餐桌上也是有一套礼仪的;用筷子拣菜的时候只能拣自己面前的菜;如果;伸筷子越过自己面前的菜去拣对面的菜;这叫‘漂洋过海‘;是很忌讳的行为。

但是这时的中国人又不在桌子上用转盘。所以;吃饭时就必需有人在桌边帮着布菜。

大户人家;不缺少布菜工;小一辈的儿孙媳妇;丈夫的小老婆;都是做这工作的首选。那些人拿着筷子;揣摩着饭桌上的人的爱好;帮着拣菜。

但是;一般是不能把菜拣在碗里堆尖的。

&里刘老老在大观院里的早饭;各类菜在她碗里堆了尖;是件很失礼的事。所以她在凤姐和鸳鸯吃早饭的时候;会说;‘礼出大家子。‘那两人听了立刻道歉。她们开饭前拿她耍着玩;吃饭时把人当阿乡;以为别人不懂餐桌上的礼仪。

现在;梅兰妮微皱着眉头;看着自己碗里堆尖的菜;心里在大骂。真当阿拉是乡下人啊;阿拉见识过的荣华富贵不知比你们强了多少倍;就算是皇宫只要买张门票就能进去了;贾家的豪华排场在电影电视剧里演义了好多次;看都看会了;还惧你个商人之家?不就是吃饭时旁边站着几个小脚妇人帮着拣拣菜吗?又不是没在大饭店里吃过饭;那一旁的服务生可全是俊男美女的。

她又不是刘姥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