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物语-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梅兰妮说;〃愿意的;杨师傅现在就要吗?〃

剃头匠已替心安洗好了头;用布擦干。心安看了看静慧;又看了看梅兰妮。后者的头发有些雾数;在夏日里更显的热。

轮到静慧了;静慧想让梅兰妮先来;梅兰妮谢绝了;她知道这是一个等级深严的社会;不想逾越;造成某种不安。

在静慧剃头的时候;梅兰妮倒掉了脏水;又去后院提了一壶热水和一桶凉水来。心安师太已回去自己的房间;从窗户里看到她坐在桌旁;写着什么。

梅兰妮的头发被剪去了。那剪下的头发有一米左右;粗粗的一把;青油油的。梅兰妮本人倒不觉的怎样;静慧比她还兴奋。前前后后地看着。

剃头匠有一面旧的玻璃镜;梅兰妮对着镜子看;那头发被剪的惨不忍睹。向剃头匠要了把剪刀;对着镜子自己修剪起来。从前;梅兰妮经常为自己修剪发型;所以做来相当熟练;等修剪完后;用白带子压住头发;在颈后打了个结;头发朝里弯曲;形成了一个好看的弧度。这才发现;静慧和剃头匠都呆呆的看着她。梅兰妮心一惊;忘形了;这年头哪有女人对短发有这么熟练的技艺?

六两银子耶!梅兰妮揣着几块银子;心里美的不行。那一晚;梅兰妮根本没睡好;先是找地藏银子;再后来为了担心银子被偷;作了几许恶梦。

早上顶着熊猫眼上工。下了决心;尽快把那些银子换成实物。

梅兰妮送去早餐;向心安师太和静慧问了安;心安和气的笑了;〃剪了发倒比从前精神了。〃

〃谢师太夸奖。〃怎么会不神气呢?昨还让剃头匠另加了把木梳;晚上用木槿叶揉出汁加了淘米水洗了头。早上梳头;头发又服贴又光亮;比起长发;这短发好伺候的不是一点半点了。而且;头颈感觉轻松了。上海人常讲;噱头就是噱在头上嘛。

静慧狐疑地看着梅兰妮;别人剪了发;有几天的消沉;她怎么就象没事人似的。

梅兰妮哪知静慧的怀疑;该干啥依然干啥去了。

几天后的下午时分;后院来了个不速之客。

和赵阿大一起来了个女人;年龄看上去三十左右;见了梅兰妮就说;〃哟;好个标致的小娘子;噫;怎么把头发剪了。〃

梅兰妮有些怔怔地。

阿大讲;〃这是家主婆。〃

〃是赵家阿嫂;阿嫂好。〃梅兰妮立刻笑容可拘;亲切的问候着。

阿大娘子是个自来熟;热情的说;〃昨天;我们阿大回家;带着米;说是这里机器舂的;不用人工;这不;我跟过来看希奇来了。〃看了舂米机;〃真真地聪明;这省了多少力阿!〃

〃阿大也出大力帮忙的。〃

〃伊能有什么本事;只有蛮力气。我还不知道他。〃转头看梅兰妮的短发;〃这短发剪的蛮好看的;想不到杨师傅有这本事。梅娘子;你也是个可怜人;怎么就孤苦伶丁。〃

梅兰妮知道关于自己的八卦;已经在村子里流行了。

阿大平时不多话;赵嫂却是个话篓子。

十几分钟后;梅兰妮获得了很多信息。

其中梅兰妮最想知道的是;村子里买东西;都由一个货郎送来;他姓胡;每十天来一次;要买什么东西;事先和他讲好;他人诚实;有信誉;村里人都放心他。

解决了一些重体力活;梅兰妮眼下轻松许多。想起那日在树荫下喝的大麦茶。也想对别人有所回报;便请示了心安师太;心安师太对这个提议大加赞赏;还亲自在一块白板上写了〃随意〃二字。

梅兰妮炒焦大麦;每天早晨;盛在钵斗里;用开水冲泡;放在庵院门外柳荫下修整过的小桌上;周围放些小矮凳;桌上还放些粗瓷碗和竹勺。在柳枝上挂上〃随意〃牌。梅兰妮怕风把泥沙吹进水里;特地在钵上盖了一个稻草做的盖。

这日;午后;梅兰妮收拾干净厨房;听到有摇铃声;想起赵嫂说的胡货郎;便往门外走去;看见静慧正拿着几个做好的荷包;交给一男子。

那男的接过荷包;略看了看;〃静慧师父的女红当然是好的。这是铜钱;你数数。〃从一小筐里拿出一串铜钱给了静慧。并另给了静慧一小卷布料;静慧接过回身进院里去了。

梅兰妮心想这算是来料加工吧;自己是否也可以接点这活呢?

胡货郎看到梅兰妮;神色有些惊讶。梅兰妮没看到货担;倒看见一个小毛驴拉着小车;车上放满了货物。车旁站着几个同村的媳妇;挑着货。看到梅兰妮都像看到外星人似的;梅兰妮心中奇怪;随后;想起自己剪了短发;心下倒也释然了;低下了头;作出害羞的样子。听到一妇人说;〃梅娘子也来看货物啊?〃

梅兰妮定眼看是赵阿大妻;便朝她腼腆地一笑;〃赵嫂子。〃

赵嫂拉过梅兰妮就为她引见村里的媳妇们;乱轰轰一圈;谁是谁;梅兰妮也没记住。只是微笑点头;问好。众人见她态度温和;说话温顺;人又又标致;倒有些喜欢她了。

胡货郎问梅兰妮想要什么。梅兰妮早想好了;问了白绢的价;问了蓝布的价;就讲她要一匹白绢;一匹蓝布;四斤白棉纱;一斤麻细线。一斤棉花;另加一些针线;刀;剪;

尺;顶针箍等。

要白绢;梅兰妮打算做内衣裤;而蓝布做外衣裤。

梅兰妮要的东西不多;却是量大;胡货郎拿起算盘;打了起来。白绢一匹是一两二分;蓝布一匹是六分;棉纱一斤是八十文;麻绳一斤二十五文。劈里啪拉打出的数字是二千一百铜板;约二两一分银子。

胡货郎告诉梅兰妮;今天他没有怎么多的货;十天后;他再来;到时再交银取货。

梅兰妮当然只有说好。

梅兰妮犹豫了一会;就问胡货郎;能不能让她做荷包;前世梅兰妮是外婆的高徒;外婆可是刺绣研究所的高级技师。她刚才看了静慧的绣品;比自己那可是差了一大截。

也许;美女总是有优惠待遇;尽管胡货郎没看到梅兰妮的绣品;想了想;告诉她;〃做一个荷包;二十铜板;绣样自己选;你先做两个;十天后交给我。〃

梅兰妮点头;接过两块白布;看这布的纱很粗;心里有了打算;向胡货郎要了两绞绿色棉线。

梅兰妮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一旁看村里的姑娘媳妇们挑选布料;她要领略一下这个时代的潮流。只见;一个媳妇;拿了一块蓝色面料;有拿了块绿色的面料;对一个姑娘说;〃三妹;蓝色的衣服;绿色打边;很不错的。〃

三妹把两种面料放在一起;细细比较。

梅兰妮看着这两种颜色;心想;倒也别致。

赵嫂说;〃这两种颜色;很不错;梅娘子;你说是不是?〃

三妹看着梅兰妮;等着她的意见。

梅兰妮看看三妹;人长的算白;就点头道;〃两个颜色;三妹能撑的起;绿色的做边;蓝色的做纽。〃

那个媳妇说;〃三妹;我的眼光不会错的;看梅娘子从大地方来的;也同意呢。〃

三妹就让胡货郎算;做一件衣服的尺头;胡货郎认真的算了;讲给三妹等人听;梅兰妮心里也在算;心想;胡货郎为人倒是实诚;并没有多算。

女人聊起衣服来;那就有许多话题;梅兰妮听了一会;看看天色不早了;便要回去了。

临走前;梅兰妮同村里的媳妇们打招呼;村里的媳妇们热情的邀请梅兰妮一起八卦;梅兰妮找借口谢绝了。

她哪敢和人八卦;她连眼下是哪个年代都还未搞清楚。她现在的情形就象越剧&里;林妹妹唱的那样〃记住了;不可多走一步路;不可多说一句话。〃

005 DIY

十几天的女佣做下来;梅兰妮有些适应了;活也越干越利落。每天午时;她也能休息上一;两个时辰;她就利用这个时间做私活。她拿出荷包料;这种粗纱的面料;绣什么苏绣;闽绣的绝不会有什么好效果;她用纳纱法;单色绣简单的几何纹;看上去倒是别致;清雅。梅兰妮知道;这种荷包的消费群就是底层的群众。只有做的别致有趣;才可能吸引一些比较有钱的主。

荷包做好后;梅兰妮用绿线织带子;前世她去湖州度假时;村里的女子手巧;能织出上百种的花样带子。梅兰妮学会了几种简单的;她用竹子做了小梭子;上下穿引;绿带子一寸寸织成了。荷包颈用绿线锁出几个小圆洞;上边用绿线扣出荷叶边。绿带子穿上后;抽紧;打好结;一个精致的荷包出现了。

两个荷包花了梅兰妮四个午休完成了;接下来;梅兰妮用竹梢做竹针和竹钩针;并修理她房里的织布机;和纺车。

等十天后胡货郎的摇铃响时;梅兰妮觉的等他好久了。

知道静慧会出去交做好的荷包;所以梅兰妮等静慧进了院门;才出去。

〃梅娘子;你的货物我替你办齐了。你看看还满意吗?〃胡货郎笑着说。

梅兰妮翻看着绢和布;满意地微笑了。一边把做好的荷包交给胡货郎。

〃咦;〃旁边的一个媳妇一把抢过荷包;仔细观看;〃这荷包做的好精致;这种绣法我第一次看到。〃

〃苏绣里这种绣法叫戳纱;北方人叫纳纱;不用棚架;只要数纱数就成。〃

〃听梅娘子的口音象苏州人。〃胡货郎讲;〃如果你不开口;活脱像煞了一个人。〃

〃象啥个人啊?〃旁边的村妇们立刻八卦。

〃象绡山周家媳妇。〃胡货郎答道。〃

梅兰妮一听;心就虚了;〃绡山离此地远吗?〃

〃不算太远;十几里路的样子。〃胡货郎想说什么;终于没讲出来。

梅兰妮也怕胡货郎再说出什么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赶紧拿出银子和他结算。胡货郎应该找六百铜钱给梅兰妮;在他数钱时;梅兰妮先把东西搬进去;再出来;她并没有马上拿找头;而是在货车上翻看;看到有发粉;梅兰妮知道这就是天然的小苏打;是从酒窖里产生的;说要六十铜钱一斤。再看;梅兰妮有些吃惊;这年头居然有纯碱。看到这些东西;梅兰妮心里有了计较。

和胡货郎讨价还价了一番;以那些才买下了一斤发粉;两斤纯碱;另加一个锥子;和一把小翘头剪。

最后;胡货郎给了梅兰妮四十个铜板;是做荷包的手工费。这次梅兰妮还是拿了两个荷包料;但换成淡蓝的棉线。

尽管梅兰妮有许多私活要做;但她对她的工作还是很兢兢业业的。

每天早上天才蒙蒙亮;邻家的公鸡们此起彼伏的鸣了起来;梅兰妮就起床了;略梳洗了番;烧了热水;送到心安和静慧的门前。接着就洗衣煮饭。先是洗米下锅煮粥;在把面粉用水调好;加些盐;葱花醒在一旁。隔夜把草木灰用水泡着的衣服搓洗出来;这年代无肥皂;衣服就用草木灰水洗;北方人洗衣要用棒槌打;而南方洗衣用搓板。

搓好衣服用清水漂洗干净;拧干了;再用稀米汤水浸泡。这就是‘浆洗‘;这样方便下次洗衣。

早饭菜一般是两个;罗卜干切细了;放葱花抄。凉拌黄瓜。摊了几张饼;庵里是分食制;这点梅兰妮非常欣赏;用了几个小碟子;分了菜;静慧的口味比心安的重;所以;她的那份多加了点辣椒。梅兰妮把两分早餐送进了饭厅;两位尼姑的早课也结束了。早餐完后;梅兰妮洗碗;清洁饭厅厨房;把水缸的水放满;梅兰妮是用竹子把水接进缸里;这样省了很多力气和时间。清洗厕所;扫院子;夏天的蔬菜多;要把它们淹制起来;比方做酱瓜;做菜干;这些可以留到冬天菜少时食用。过了午后;梅兰妮要准备午餐;一般是两菜一汤;并做些花卷馒头之类的点心;小锅里煮绿豆百合汤;这年头白糖金贵;所以都是尼姑们自己收藏着;等到吃时;再加糖。干了的衣服要熨好;折好;放如藤筐里;把筐放在过道里;她们自己会拿回去。这年代主仆的等级是很森严的;即使在佛提倡众生平等的庵堂里;也不可能有平等的。除非特别的嘱咐;梅兰妮是不能进她们的房间的。这样对梅兰妮来讲并非坏事;可以少掉很多事;她现在有空就抓紧时间做针线活。晚上没有电灯;黄昏起就只能做些少用眼的事;如用织机织布等。一般大约八点左右睡觉。

到了晚上;屋外远处稻田里;一片蛙鸣;梅兰妮听这嘈杂声;想到只身一人流落到了这里;感到深深的孤寂。不仅泪流满面。

日子在一天天的过;又到了胡货郎到来的日子;梅兰妮交了新做好的两个荷包;又领了两个荷包回来;这回她要的是两绞紫色线。胡货郎告诉她;她做的荷包很好卖;希望她能多做些;并将她的手工费上涨了五个铜板;梅兰妮当然希望能多赚些钱;但目前;她还有大量的针线活要做。所以还是决定每十天做两个。

梅兰妮来到这个世界真所谓一穷二白;连身换洗的衣服都没有。梅兰妮买了纱线;面料;打算用本白绢绸为自己做六套短裤背心;这年代的女人是穿肚兜;梅兰妮哪里穿得惯这些;她按照前世的习惯;做吊代背心;背心的前上部用本白的丝线绣上花;虽然有美观的意思;主要还是要增加面料的厚度。梅兰妮替尼姑们洗内裤时;发现她们的内裤都很长大;和中裤有的比。梅兰妮做的是现代意义上的短裤。省布料;穿着又舒服。用蓝布做两身衣裤;这两身衣裤要穿四季的;所以要做的宽大;梅兰妮观察过;周边的人的衣裤都很宽大;估计也是要穿几季的。女人的衣服都是斜门襟;而且是整块布上挖去一些部位而成;梅兰妮觉得这太浪费棉料了;就按后世越南衫的做法;前开门襟;缝肩拼袖;前面做了七对葡萄纽。裤子按着西裤的裁法;右侧开门襟;梅兰妮用竹片做了些纽扣;把锥尖烧红;在纽扣上钻洞;裤腰的大小就用纽扣的位置来调节;由于裤片是上大下小;所以能用倒顺裁来省面料。这年代的一匹布;长度只有三丈;做了两身衣裤后;剩下的面料;只能做一件西式棉背心;和两三双鞋面了。

梅兰妮用绢绸做了两身衬衣裤;就是古人讲的中衣;但做法梅兰妮依照现代的式样;衣服做成套衫;袖口和脚口都装上克缚;钉上纽扣;方便再穿衣物。又用绢绸做了一身睡衣裤。

新衣裤做好;梅兰妮立刻把那身旧衣裤拆了;用面粉浆了;做成鞋面衬。因为上次胡货郎说起她长得像某家的媳妇;她怕这身衣裤被人认出;惹来麻烦。

细麻绳用来钩成鞋底;这本事也是梅兰妮从湖州老家学来的;当时村里妇女人人都用麻绳钩鞋底;乡办厂做成牛仔布麻绳底的风凉鞋;在上海滩风靡一时。梅兰妮用一斤麻绳钩出了三双鞋底;一双薄的;两双厚的;都是坡跟;梅兰妮将薄的做成风凉鞋;没有搭扣;就用竹片扣代替。这年头虽讲女人不能露脚;但穷家女子;夏天大都穿草鞋;谁管露不露的。两双厚底;做成了单鞋;一双装上搭攀;另一双做成绑带鞋。梅兰妮第一次做鞋;居然做的还不错。心里有些个得意。

两斤棉纱被整理上了织机;梅兰妮先是织出了三丈纱布;梅兰妮的织布手艺是外婆传教的;外婆教的是緙丝织法;最复杂的机织工艺;加上梅兰妮在纺织机械研究院工作;简单的织布很快能想明白。这几丈纱布;梅兰妮用开水烫;用薄米汤水浆后晒干;剪成小片;包上棉花;自制成卫生棉;这年头妇女生理期的卫生很差;只能自己当心。而且自制卫生棉很绿色;用后可放进炉灶里烧掉。然后;梅兰妮把经线并紧;用两个梭子:一个织纬线;一个拉线圈;织成毛巾。

另外两斤棉纱;梅兰妮用纺车;把几根细纱线并起来;用竹针编织了六双袜子;剩下的棉纱线;准备编织成一条纱裤;一件薄纱衫。

穿衣的问题解决了;梅兰妮利用石灰和纯碱反应得到了烧碱;用六十个铜板向赵阿大换了半斤棉籽油和半斤熟猪油;把这两种油融合了;加入烧碱;野菊叶捣成的汁;和豆粉;然后倒入刨开的竹子里定型;几天后成型;硬了后;再切小了风干在房角;就是肥皂了。梅兰妮不会把这些肥皂拿去卖;这年头洗衣的都是穷人;谁会花百八十个铜板买肥皂用?卖便宜了;连本都捞不回;梅兰妮又怎么会卖呢。

梅兰妮用竹制成牙刷长短的片条;一头钻了几个洞;江南到处有棕榈树;用棕丝穿过;做成牙刷;粗糙了些;比柳枝强。用野薄荷叶捣出汁和发粉(主要成分是小苏打)调和;制成牙粉;好过青盐。用一份稻草灰水和三份木槿叶汁相混合;得到了洗头水。

随着DIY的进程;梅兰妮开始感觉到自己恢复了人的生活。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梅兰妮在这里已生活了一个多月了;六月六;荷花节;在江南是个大日子;离村子不远的小镇;草台班在唱戏;村民们大都去看戏了;连心安和静慧也结伴而去;村里静悄悄的。中午时分;骄阳似火;梅兰妮出院门;添茶水;她第一次看到了赵二毛。

006 同乡

赵二毛虽叫二毛;在家里却排行第四;他上头是大毛;大妞;二妞;他下面还有三毛。而二毛看上去只有三;四岁的样子。

梅兰妮第一眼看到他的印象就像那些饥饿的非洲儿童;大大的头;呆呆的眼;梅兰妮看着他;不知怎的心里酸楚。从村民们的八卦里;她知道;赵家确认二毛烧傻了后;就不给他吃饱;对他实行了自然淘汰;在这生活资源如此缺乏的时代;谁愿意养废人呢。

这不;定是赵家全去看草台戏去了;独留了他;门锁了;他也饿到了现在。

梅兰妮牵起二毛;他没有抗拒;顺从的跟着她;进了庵院门;穿过前院;来到后院的水池边;梅兰妮帮他洗净手和脸;让他坐在树荫下的竹椅上;他安安静静地坐着;梅兰妮的厨房里;还有些锅巴;梅兰妮用丝瓜做了碗汤;滴了两滴麻油;把锅巴泡了进去;放在窗口吹凉;再把黄瓜洗干净;切成条块;放在碗里。端出去放在小桌上;给二毛先垫垫饥。

二毛显然很饿;但吃相并不粗野;那碗汤泡锅巴还有些烫口;他懂的吹凉了再入口;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吃;桌面上很干净;没有滴下汤汤水水;也没有饭米粒。这真让梅兰妮刮目相看。

二毛吃完后;梅兰妮收拾了碗筷;进了厨房。她出来时;见二毛正呆呆的望着;顺着二毛的目光;梅兰妮看去;见到自己晾晒的背心短裤。心里不免有些怪怪的感觉。她做出了衣裤;心安不曾说什么;可静慧却问了;是否是苏杭的新式样。梅兰妮只得解释说是为了省面料才如此这般。静慧虽是姑子;到底还是年轻女子;对衣物的热情是正常的。可二毛这样的弱智幼童;也对衣物爱好?

自这以后;二毛经常在庵堂后门;等着梅兰妮。梅兰妮经常留些吃食给他。

在梅兰妮这个位置;要留剩些吃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她记得过去看过&;安老爷给两媳妇分配管家任务;就是;一个‘支应门庭‘;一个‘料量盐米‘。当时觉的怪怪的;这会方明白了;古人的管家内容和现代的大不相同。油米盐粮的消费量是受严格控制的。水月庵的当家人就是心安师太;每隔三天她量出三天的谷;面;油盐给梅兰妮;梅兰妮要把它们均分成三天食用。谷舂成米;那谷皮还要扫起;交还师太。每一顿的量都是很精确的;所以;能剩下的都很有限。人和人之间讲究的是缘分;梅兰妮看到二毛就觉的亲;尽管他是个傻子。好在时下是夏季;菜园里的瓜果渐多;少量的米面多加些菜果;也能让二毛吃个七分饱。

梅兰妮奇怪的是;二毛虽说是傻子;但从不吵着要吃;给啥吃啥;吃相极好。经常是不声不响地坐在那里;看着梅兰妮干活。

套用话本上的话;就是‘岁月如梭‘;日子到了六月中旬;天越发的热了。

这天;梅兰妮从胡货郎那里领来了工钱;和新的材料;胡货郎讲七月有盂盆节;庙会很热闹;想让她多做些荷包;梅兰妮做的荷包很好卖。所以她近两次都是领了六个荷包做。靠做荷包扇袋;她已积攒了三百个铜板;午后的庵堂静悄悄的;心安和静慧都有午睡的习惯。梅兰妮和二毛在她的房间里;乡下的房子;窗门都大开;有穿堂风吹过;倒也凉快。梅兰妮把铜板用麻绳穿起;一百个一串;这些铜板大都是雍正通宝;也有康熙通宝;梅兰妮是历史小白;但也知道康熙和雍正;这要归功于众多的电视清宫剧。但雍正有几十年吧;〃今年到底是第几年呢?〃梅兰妮低声的自言自语。

〃今年是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再过两月;这位皇帝就要驾崩了。〃二毛突然说话;用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什么!〃梅兰妮像似被雷击中一样;呆呆的看着二毛。

二毛点点头;轻声说;〃我和你一样;来自于未来。〃

〃你;你。。。〃梅兰妮太吃惊了;说不出完整的话来。眼泪控制不住的淌了下来。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梅兰妮就像被流放了一样;小心谨慎的做人;物质生活的艰苦尚能忍受;精神上的孤独寂寞却是难熬。日子一天天过着;却不知何去何从。二毛虽然看上去四

岁不到;可梅兰妮却像是找到了组织一样。

这时二毛低声说;〃好啦;别哭了;给人发现了。〃

梅兰妮抽泣着;〃重新认识一下;我叫梅兰妮;来自上海。〃

二毛说;〃我叫齐逸;是北京人。〃

佛曰;〃十年修得同船渡。〃看来;梅兰妮和二毛显然不止修了十年。

他们乘同一客车;同一天穿越过来。

齐逸意识到自己穿成二毛时;不是不惊骇;更要命的是;周边的人讲的方言他听都听不懂;只能装傻。

齐逸是北京人;父母亲从事和文物有关的工作。他们都在故宫博物馆工作。父亲从事陶瓷方面的工作;母亲是个画家。他本人获得文科硕士学位;在某学院当教师。齐逸有个哥哥;在北京开了一家古玩店;就是买些假古董。哥俩承家学;都会摹古画和制陶瓷。齐逸乘假期和俩发小一起到江南来;是为了买瓷釉;为哥哥烧仿哥窑瓷器。后来;齐逸对梅兰妮讲;也许是做假古董;损了阴德;才穿越了。梅兰妮想起观前街上卖的那些缂丝作品;很是无语。

最初的震惊过后;一日;梅兰妮低声问齐逸;〃你怎么看出我是同乡的?〃

〃你的衣服;特别是内衣;一看就是现代服装。〃齐逸低声回答。

梅兰妮看看院子里晾的衣物;想起静慧也曾把她的衣服研究了好久;还问是否是苏州的新式样。

齐逸悄声说;〃没想到你的女红这么好;手很巧。能不能替我也做一身?整天穿着开裆裤;太丢人了。〃

梅兰妮忍着笑;〃现在不能。别忘了;你是傻子;不能有羞耻心。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果;立刻就被上帝发现了。所以你要小心从事。〃

齐逸闷闷地叹了口气。

梅兰妮和齐逸有许多的信息要交换。

梅兰妮告诉齐逸;〃我们现在在金坛。〃

〃江苏省金坛?〃

梅兰妮想了想;〃是;茅山所在地。数学家华罗庚的家乡。〃

〃茅山道士的那个茅山?〃

梅兰妮点点头。齐逸终于明白了他们的地理位置。

而梅兰妮的问题;却让齐逸有些哭笑不得。

梅兰妮问;〃现在的铜钱;有的是‘康熙通宝‘;有的是‘雍正通宝‘。你怎么确定现在是雍正年?〃

〃因为;雍正是康熙的儿子。〃

梅兰妮想了想;〃我记得康熙有好多阿哥抢皇位。〃

〃没错;现在的皇帝是四阿哥。〃

〃四阿哥;是个很阴险的人。〃

齐逸低声道;〃千万不要在人前说这样的话;这是死罪。再讲;你看的那是电视剧;和现实相差了很多。〃

〃那慈禧太后是他们什么人?〃

齐逸忍不住笑了;〃那是他们的后人;我们都活不到她的年代。〃

梅兰妮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你说我们现在的清朝;是历史上的那个清朝吗?〃

齐逸想了想;〃应该是吧。〃

〃可是;你看他们的发型和清朝的发型不同啊。〃

齐逸说;〃他们的发型是真实的清朝发型;你看的电视剧里的发型;那已是清朝晚期的了。最开始的时候;清人的发型叫作‘金钱鼠尾‘;剃光的头上;在后脑勺上留一跟老鼠尾巴。现在;已经比那时留的头发粗了些;成了猪尾巴。〃

梅兰妮哀叹道;〃真是难看。这种头型下;你说还会有什么俊男?〃

齐逸严肃道;〃为了发型;汉人死了成千上万;你从一个男人剃短发的时代过来;都无法接受这种发型;他们世世代代留着长发;怎能接受?所以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为了发型杀人;前所未闻。所以;你不要把电视剧里的满人当作参考。现实中的满人是很残忍的。这个民族始终有自卑感;文字管理特别严格。曾有一个诗人作诗;里面有句‘清风不识字;何必苦翻书。‘满人认为是讽刺他们;就把那诗人杀了。这个朝代的**特别多。〃

梅兰妮把和静慧关于南京的对话讲给了齐逸听。

齐逸说;〃你以后说话真要小心;南京是明朝朱元璋叫的;定都那里。后来国都迁去了北平;南京就成了留都了。满人占领南京后;就改名江宁。这时的许多地名和后世的叫法是不同的;朱元璋的儿子朱棣迁都北平后;就改名叫北京;一直沿用至今。北京现是顺天府;在直隶省。对于一个地名的叫法;有时也是表示你对一个政府的承认。比如;民国时期;曾把北京改成北平;建国后;又改回北京。大陆的人都说北京;可台湾很多人;还是叫北平。关于头型不要随意批评。真会惹上杀身之祸的。〃

有一个同伙;感觉真好;梅兰妮真心的感激上苍。

007 计划

六月十九;这在江南是佛教的一个大日子。

江南女子多信奉观音菩萨;这天是菩萨成道的日子;在民间有许多的庆祝活动。金坛的法镜寺就举办了盛大的庆典;心安和静慧一早雇了村里盛阿四的牛车;去了金坛。

梅兰妮自然留守庵中;快手快脚地洗衣煮饭;清洁卫生;中午时分;等齐逸来了后;把前后院门关牢;俩人坐在后院的树荫下;梅兰妮一边做针线;一边和齐逸说;〃你这样长期以往肯定是不行的;赵家决不会养大一个傻瓜的;你短期内也学不会本地方言;你一开口;就要穿帮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我们俩尽快离开这里。〃

〃我也这样想;但我们肯定是不能逃走的;而且;离开这里我们需要钱;短期内;靠你做工和卖针线活;赚不了太多的银子。〃

〃我一人是不行;但我们俩人;也许可以。〃

齐逸的眼睛亮了;〃你有什么主意?〃

〃我会缂丝;你会画稿。我们联手做小件缂丝作品。做一;两件;就够我们离开的资本了吧。〃

〃只是画画要笔;墨;颜料和纸。〃

〃我们简单些;做水墨缂丝;一尺左右大小;〃梅兰妮想了想;〃就做水墨观音吧。笔墨呢;你们家大毛就有;到时候偷偷拿来用一下。等我把经线绷好;你直接在经线上画。〃

齐逸盘算了一下;点点头;〃什么时间开始?〃

〃丝线我来想法子;下月;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在佛教里也是个大日子;前后有几天的热闹;大家不会注意我们;那时来画吧。〃

齐逸看着梅兰妮房中那架陈旧的织机;〃你用这架织机能行吗?〃

〃我已修过了;没问题;事实上;织缂丝的机子比这还要小。缂丝的工具主要是小梭子。〃梅兰妮把做好的小梭子拿给齐逸看。

齐逸看时;只见是三寸左右长的竹制梭子;小巧精致;问道;〃你从那里弄来的?我见大毛娘用的梭子比这大很多;没这精巧。〃

梅兰妮得意的说;〃这是我自己做的。〃

〃你做的?〃

〃嗯。〃梅兰妮肯定地;〃缂丝的机子很简单;就是一种简便的平纹木机。缂丝的关键在于小工具;这种小梭子和拨子。这两种工具;每个缂丝工都会有自己的改造品。就是在现代社会;这种工具的制作也已淘汰了;所以;我外婆缂丝都是自己做工具;我学缂丝时;也要学做工具。工具好坏;决定缂丝的质量和速度。我做的拨子也是与众不同的。〃

齐逸笑了;〃听你这么一说;我倒对这个计划有了信心。这个时代;缂丝为皇家垄断。民间好的缂丝制品凤毛麟角。但需求量大。所以这是个好的计划。〃

梅兰妮说;〃缂丝只是技工;那画稿好才是设计。设计好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半。你要好好琢磨琢磨。〃

齐逸听了这话很高兴;想了想;〃行;没问题;我一定努力。〃

梅兰妮告诫道;〃设计不是个小问题;要符合大众的口胃;还要有与众不同的特性。我们毕竟是在乡下;这里的人土头土脑的;从他们身上是看不到流行趋势的。〃

齐逸问道;〃缂丝作品是卖给劳苦大众呢?还是卖给上流社会?〃

〃那当然是给有钱人的。〃

〃所以;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